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运动养生歌 > 导航 > 中医运动养生歌

中医方剂固阴煎方歌

中医运动养生歌。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中医方剂固阴煎方歌”,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中医方剂固阴煎方歌

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玻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每种方剂都会有一个有趣的方歌便于记忆,中医方剂固阴煎方歌,一起来看看。

1、固阴煎来源于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由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 远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八味中药组成。

2、固阴煎方歌为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菟丝熟地远志味,补肾益气服后康。

3、固阴煎主治肝肾两亏,遗精滑泄,带下崩漏,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止,妇人阴挺。带浊淋遗,及经水因虚不固。肝肾血虚,胎动不安;产后冲任损伤,恶露不止。阴虚滑脱,以致下坠者。

4、固阴煎用法用量: 水2钟,煎至7分,食远温服。

中医方剂固阴煎加减

方剂多为前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方,为了适应变化的病情,方剂必然要进行加减变化。中医方剂固阴煎加减,一起来看看。

如虚滑遗甚者,加金樱子肉2-3钱,或醋炒文蛤2钱,或乌梅肉2个;阴虚微热,而经血不固者,加川续断2钱;下焦阳气不足,而兼腹痛溏泄者,加补骨脂、吴茱萸适量;肝肾血虚,小腹疼痛而血不归经者,加当归2-3钱;脾虚多湿,或兼呕恶者,加白术1-2钱;气陷不固者,加炒升麻1钱;兼心虚不眠,或多汗者,加枣仁2钱(炒用)。

中医方剂固阴煎医书记载

中医方剂历史悠久,那么固阴煎在历史书籍中有哪些记载呢?中医方剂固阴煎医书记载,一起来看看。

《证因方论集要》:人参、熟地两补气血,山萸涩精固气,山药理脾固肾,远志交通心肾,炙甘草补卫和阴,菟丝强阴益精,五味酸敛肾气,阴虚精脱者,补以固阴也。

中医方剂固阴煎组成药物各功效

固阴煎由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 远志、甘草、五味子、菟丝子组成。固阴煎组成药物各功效,一起来看看。

1、人参

人参历来被视为百草之王,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2、熟地

熟地,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3、山药

山药,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

4、山茱萸

山茱萸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5、远志

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6、炙甘草

炙甘草在临床应用多为炙甘草汤,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大枣、清酒组成。

7、五味子

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与琼珍灵芝合用治疗失眠。

8、菟丝子

菟丝子是一味平补肾、肝、脾之良药,临床主要应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目暗便溏之肾阴阳虚证。

以上就是中医方剂固阴煎的一些相关知识,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都是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的,大家要多多了解哦。

yS630.Com相关推荐

眼肌麻痹中医方剂


眼肌麻痹是眼部神经错乱引起的一种症状,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这类患者,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采用西医治疗这类病状。其实中医也可以治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眼肌麻痹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方剂一

【配方】去痹汤。

【材料】天麻、僵蚕、地龙、全蝎、海风藤、络石藤各3克,制川乌(或制草乌)、炮山甲各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驱风逐邪,通经活络。

【方解】病程短暂,谓之新病。方用天麻、僵蚕、地龙、全蝎搜风止痉;川乌祛风散湿;海风藤、络石藤、穿山甲通络。方中剂量虽轻,而疗效甚著。说明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临床用药亦同属此理。方中大辛之品,投之过重,恐有耗阴之弊。方中用药,恰到好处,故取效颇捷。

【主治】后天性眼肌麻痹。

【加减】烦躁失眠,加茯神、远志;孕妇,去山甲,加川断、苎麻根。

【疗效】治疗13例,其中单眼外肌麻痹5例,单眼动眼神经麻痹4例,单眼全眼神经麻痹4例。病程多在10天以内。皆服药2~4周而愈。

方剂二

【配方】培土健脾汤。

【材料】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炙黄芪各9克,银柴胡、升麻、陈皮、钩藤、甘草各3克,全蝎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益气,养血祛风,通经活络。

【主治】各类眼肌麻痹及重症肌无力症。

【疗效】治疗眼肌麻痹13例14眼。结果治愈10例,有效3例。疗程6~40天,平均20天。

方剂三

配方:川芎30克,白芍、酸枣仁、葛根各15克,天麻、僵蚕各10克,白芥子、细辛各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服2次。

疗效:用药5-10天,效果显著。这个方法对治疗偏头痛也很有疗效。

眼肌麻痹预防方法

1.注意增强体质,预防面部及上呼吸道感染。

2.早期综合治疗减少复发。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治疗眼肌麻痹的偏方有了一定的了解,眼睛的保养自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忽视。以上介绍的治疗眼肌麻痹的偏方大家可以试试。最重要的还是要能够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病情的加重。

固阴煎的功效与作用


固阴煎作为一种中药方剂,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令人非常满意,而且 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对于固阴煎这种比较受欢迎的方剂,我们更应该要了解它的吃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运用它了。

【处方】人参适量,熟地3-5钱,山药(炒)2钱,山茱萸1钱半,远志7分(炒),炙甘草1-2钱,五味14粒,菟丝子(炒香)2-3钱。

【功能主治】肝肾两亏,遗精滑泄,带下崩漏,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止,妇人阴挺。带浊淋遗,及经水因虚不固。肝肾血虚,胎动不安;产后冲任损伤,恶露不止。阴虚滑脱,以致下坠者。

【用法用量】水2钟,煎至7分,食远温服。

【各家论述】《证因方论集要》:人参、熟地两补气血,山萸涩精固气,山药理脾固肾,远志交通心肾,炙甘草补卫和阴,菟丝强阴益精,五味酸敛肾气,阴虚精脱者,补以固阴也。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固阴煎的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固阴煎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固阴煎对于一些疾病来说,帮助是很大的。多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要懂得调理身体。

治疗胸肋骨损伤中医方剂


胸肋骨损伤这种疾病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这类患者,这类症状的患者是非常痛苦的。中医对这种病症的治疗很有研究,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胸肋骨损伤的中医方剂有哪些?

病因

在小儿和青年期,肋骨本身富有弹性,不易折断,有时有胸内脏器损伤而不发生肋骨骨折,老年人肋骨脱钙,脆弱,有时因轻伤甚至用力咳嗽或喷嚏,也可引起骨折,肋骨骨折一般由外来暴力所致,直接暴力作用于胸部时,肋骨骨折常发生于受打击部位,骨折端向内折断,同时胸内脏器造成损伤。

间接暴力作用于胸部时,如胸部受挤压的暴力,肋骨骨折发生于暴力作用点以外的部位,骨折端向外,容易损伤胸壁软组织,产生胸部血肿。

开放性骨折多见于火器或锐器直接损伤,此外,当肋骨有病理性改变如骨质疏松,骨质软化或原发性和转移性肋骨肿瘤的基础上发生骨折,称为病理性肋骨骨折。

胸肋骨损伤中医方剂

处方

全当归9克 赤丹参6克 川郁金6克 大川芎6克 单桃仁9克 台乌药9克 西赤芍6克 老苏梗9克 青皮、陈皮各6克 制如下4.5克 地鳖虫9克。

用法

每日一剂,用水煎服。

胸肋骨损伤要及时治疗,并且要得当,不然气滞血瘀会增加此病的治疗难度,且不容易根治,容易复发。

瓜蒌散加味治疗肋痛

处方

红花5克 全瓜蒌50克 生甘草6克 白芍15克 延胡索15克。

效果

一般三剂即可病愈。服药期间大便略溏,余无不适。

出处

《养生治病秘方选集》。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胸肋骨损伤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胸肋骨损伤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中医方剂黄龙汤的功效


导读:中医方剂黄龙汤的功效。黄龙汤是一种中医方剂名,那么黄龙汤由哪些药物组成,又有哪些功效呢?中医方剂黄龙汤的功效,下面具体来看看。

黄龙汤,中医方剂名。为泻下剂,具有攻下通便,补气养血之功效。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清,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疲少气,谵语,甚则循衣摸床,抽空理线,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老年性肠梗阻等属于阳明腑实,兼气血不足者。

【名称】黄龙汤

【出处】《温病条辨》

【组成】细生地15克,生甘草6克,人参(另煎)4.5克,生大黄9克,芒硝3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当归4.5克,海参(洗)2条,姜汁6匙。

【歌诀】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方解】本方主治热结里实,应下失下,正气久耗,阴液耗竭尤重,故方以调胃承气汤以缓下热结,并重用养阴增液之品,使之增水行舟,兼顾气阴之虚。

【用法】以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之,后再加桔梗,煎一沸,热服。

【功效】攻下通便,补气养血。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清,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疲少气,谵语,甚则循衣摸床,抽空理线,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方义】本证多由邪热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气血不足所致。治疗以攻下通便,补气养血为主。邪热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故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舌苔焦黄或焦黑;素体不足,或耗伤气血,故见神疲少气,脉虚;邪热炽盛,内扰神明,故见谵语,甚则循衣摸床,抽空理线。方中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大承气汤)攻下热结,荡涤肠热;当归、人参益气补血、扶正祛邪;桔梗开宣肺气,以助大黄通腑;姜、枣、草补益脾胃。

【配伍特点】桔梗与大黄配伍,上宣下通,肺与大肠相表里,欲通胃肠,必先开宣肺气。九药合用,既攻下热结,又补益气血,使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运用】本方用于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临床应用以自利清水,色纯清,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气血虚者,去芒硝,加大人参、当归的用量。

【文献摘要】

1、《伤寒六书》:治患心下鞕痛,下利纯清水,谵语,发渴,身热。庸医不识此证,但见下利便呼为漏底伤寒,而用热药止之,就如抱薪救火,误人死者多矣。殊不知此因热邪传里,胃中燥屎结实,此利非内寒而利,乃日逐自饮汤药而利也,直急下之,名曰结热利证;身有热者,宜用此汤;身无热者,用前六乙顺气汤。

2、《张氏医通》:汤取黄龙命名,专攻中央燥土,土既燥竭,虽三承气萃集一方,不得参、归鼓舞胃气,焉能兴云致雨,或者以为因虚用参,殊不知参在群行剂中,则迅扫之威愈猛。

以上就是黄龙汤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治疗黄褐斑的中医方剂


黄褐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它的病因有很多种,但是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搞不清楚的。很多爱美的女性都很讨厌有这种斑,其实中医方剂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很不错。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黄褐斑有哪些方剂吧?

治疗黄褐斑的中医方剂

中医处方(一)

辨证

肾阳不足。

治法

补阳祛斑。

方名

阳虚黄褐斑方。

组成

制附片9克,淫羊藿9克,熟地9克,仙茅6克,冬瓜仁30克,生薏仁30克,党参12克,茯苓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附子3克,蔓荆子3克,细辛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

《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中医处方(二)

辨证

肾亏血虚。

治法

滋肾养血,除斑。

方名

菟丝子祛斑汤。

组成

生地15克,熟地15克,女贞子12克,何首乌12克,旱莲草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阿胶9克,枸杞子9克。

用法

水煎服,日服1剂,分2次服。

出 处

《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黄褐斑的相关治疗偏方有了一定的了解,黄褐斑的治疗有很多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但是中药方剂我们一定要找专业人士确定好了是可用的哦,不能随便的乱用。

中医方剂歌谣,收藏一下


参苓白朮散

参苓白朮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补中益气汤

补中参草朮归陈,耆得升柴用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四物汤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重黄耆,甘温除热法颇奇;耆取十份归二份,阳生阴长理奥妙。

归脾汤

归脾汤用参朮耆,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忡健忘俱可却,肠风崩漏总能医。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胶枣麻仁襄;心动悸兮脉结代,虚劳肺痿俱可尝。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益肝肾,山药丹泽萸苓掺。

再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可煎餐。

地黄丸中加麦味,咳喘盗汗皆能挽。

六味再加杞与菊,目视昏花治可痊。

左归丸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虎潜丸

虎潜足痿是妙方,虎骨陈皮并锁阳;龟板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尝。

二至丸

二至女贞与旱莲,桑椹熬膏和成圆;肝肾阴虚得培补,消除眩晕与失眠。

一贯煎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七宝美髯丹

七宝美髯归杞乌,苓膝故纸芝麻菟;筋痿骨软齿动摇,重在滋水与涵木。

肾气丸

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济生加入车牛膝,通调水道肿胀祛。

十补丸

肾气丸中加茸味,填精补阳总能扶。

右归丸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滋养安神━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天王补心丹

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或加菖蒲去五味,心气开通肾气升。

甘麦大枣汤

甘草小麦大枣汤,妇人脏躁性反常;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

固表止汗━玉屏风散

玉屏组合少而精,耆朮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牡蛎散

牡蛎散内用黄耆,浮麦麻根相用宜;卫虚自汗或盗汗,固表收敛见效奇。

涩肠固脱━真人养脏汤

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蔻与栗壳;朮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痢服之瘥。

四神丸

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涩精止遗━金锁固精丸

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蔾;莲粉糊丸盐汤下,能止无梦夜滑遗。

桑螵蛸散

桑螵散治小便数,参苓龙骨同归壳;菖蒲远志加当归,补肾宁心健忘祛。

固崩止带━固精丸

固精丸内龟板君,黄柏桩皮香附芩;更加芍药糊丸服,漏下崩中均可宁。

完带汤

完带汤中二朮陈,苍朮参草车前仁;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能。

理气剂之行气━越鞠丸

越鞠丸治六郁侵,气血痰火湿食困;芎苍香附加栀曲,气畅郁舒痛闷平。

金铃子散

金铃延胡等分研,黄酒调服或水煎;心腹诸痛由热郁,降热开郁痛自蠲。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瓜蒌合成方;通阳理气又散结,胸痹心痛皆可尝。

天台乌药散

天台乌药楝茴香,良姜巴豆与槟榔;青皮木香共研末,寒滞疝痛酒调尝。

厚朴温中汤

厚朴温中姜陈草,苓蔻木香一齐煎;温中行气兼燥湿,脘腹胀痛服之消。

理气剂之降气━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懆姜随;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旋覆代赭汤

仲景旋覆代赭汤,半夏参草大枣姜;噫气不降心下痞,健脾祛痰治相当。

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治逆呃,参草姜枣效最捷。

丁香柿蒂汤

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伤。

理血剂之活血祛瘀━失笑散

失笑灵脂共蒲黄,等分作散醋煎尝;血瘀少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效非常。

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用硝黄,桂枝甘草合成方;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热烦如狂。

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通窍活血汤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仁大枣与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复元活血汤

复元活血有柴胡,蒌根归草与甲珠;桃仁红花大黄配,跌打损伤郑宜服。

少腹逐瘀汤

少腹逐瘀小茴香;玄胡没药芎归姜;官桂赤芍蒲黄脂,经黯腹痛快兼尝。

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桃归芎,脂艽附羌与地龙;牛膝红花没药草,通络止痛力量雄。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耆归芎,桃红赤芍加地龙;半身不遂中风证,益气活血经络通。

温经汤

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养胞宫。

生化汤

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加炮姜;恶露不行少腹痛,温经活血最见长。

桂枝茯苓丸

金匮桂枝茯苓丸,芍药桃仁红共粉丹;等分为末蜜丸服,活血化瘀症块散。

理血剂之止血━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荷丹榈随;二蓟栀黄皆妙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咳血方

咳血方中诃子收,海石栀子共瓜蒌;青黛泻肝又凉血,咳嗽痰血服之疗。

槐花散

槐花散治阳风血,芥穗枳壳侧柏叶;等分为末米汤下,凉血疏风又清热。

小蓟饮子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康

黄土汤

黄土汤中朮附芩,阿胶甘草地黄并;便后下血功独擅,吐衄崩中效亦灵。

治风剂之疏散外风━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朮草,养血祛风通治方。

消风散

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牵正散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殭蚕全蝎加;混合研细酒调服,风中络脉效力佳。

玉真散

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体张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小活络丹

小活络丹用胆星,蚕退天麻加南星;全蝎殭蚕一并入,风痰祛散抽搐平。

治风剂之平肝息风━钩藤饮

钩藤饮用羚羊角,全蝎麻参炙草合;小儿急惊牙关紧,手足抽搐急煎酌。

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苍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喑厥风痱能治之,火归水中水生木。

阿胶鸡子黄汤

阿胶鸡子黄汤好,地芍钩藤牡蛎草;决明茯神络石藤,阴虚风动此方保。

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治燥剂之轻宣润燥━杏苏散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桑杏汤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可嘉。

治燥剂之滋养润燥━养阴清肺汤

养阴清肺是妙丹,玄参草芍冬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宜煎烹。

袪湿剂之燥湿和胃━平胃散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朮甘草四味齐;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袪湿剂之燥湿和胃━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朮朴具;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袪湿剂之清热祛湿━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清热利湿总相宜。

三仁汤

三仁杏蔻薏苡仁,夏朴通草竹叶存;加入滑石渗湿热,身重胸闷属湿温。

中医方剂十枣汤怎么做


导读:中医方剂十枣汤怎么做?十枣汤,中医方剂名。那么十枣汤怎么做?下面就详细介绍下十枣汤的做法。

【方剂名】

十枣汤

【出处】

《伤寒论》

【组成】

芫花1.5g、大戟1.5g、甘遂1.5g、大枣10枚。

【用法】

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现代用法:上3味各等分为末,或装入胶囊,每服0.5~1g,每日1次,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清晨空腹服。得下之后,服糜粥以调养胃气。

【方歌】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芜花,胁下悬饮大腹肿,三药为末枣汤下。

【方解】

本证多由水饮壅盛于里,停于胸胁,或水饮泛溢肢体所致。治疗以攻逐水饮为主。水停胸胁,气机阻滞,故胸胁作痛;水饮上迫于肺,肺气不利,故咳唾引胸胁疼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饮为阴邪,随气流动,停留心下,气结于中,故心下痞硬胀满、干呕短气;饮邪上扰清阳,故头痛目眩;饮邪结聚,胸胁疼痛,故脉沉弦。水饮泛溢肢体,内聚脘腹,三焦水道受阻,故一身悉肿、腹胀喘满、二便不利。方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是为君药。大戟善泄脏腑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均为臣药。大枣为使药。

【功效与作用】

攻逐水饮。

【主治】

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舌苔滑,脉沉弦。

2、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配伍特点】

三药峻猛有毒,易伤正气,故以大枣十枚为佐,煎汤送服,寓意有三:缓和诸药毒性;益气护胃,减少药后反应;培土制水,邪正兼顾。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攻逐水饮之峻剂,以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以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等属水饮内停里实证者。

3、使用注意本方为逐水峻剂,用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中病即止,勿使过剂。年老体虚慎用,孕妇忌服。忌与甘草配伍。

【使用注意】

本方作用峻猛,只可暂用,不宜久服。若精神胃纳俱好,而水饮未尽去者,可再投本方;若泻后精神疲乏,食欲减退,则宜暂停攻逐;若患者体虚邪实,又非攻不可者,可用本方与健脾补益剂交替使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使用本方应注意四点:一是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二是于清晨空腹服用,从小量开始,以免量大下多伤正,若服后下少,次日加量;三是服药得快利后,宜食糜粥以保养脾胃;四是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文献摘要】

1、李时珍《本草纲目》卷17:十枣汤驱逐里邪,使水气自大小便而泄,乃《内经》所谓洁净府,去菀陈莝法也。芫花、大戟、甘遂之性,逐水泄湿,能直达水饮窠(ke)囊隐僻之处,但可徐徐用之,取效甚捷,不可过剂,泄人真元也。

2、陈言《三因方》以十枣汤药为末,用枣肉和丸,以治水气喘急浮肿之证,盖善变通者也。

2、《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纷纷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以上就是十枣汤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镇阴煎的中药方剂


镇阴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方剂,这种中药方剂能够有效地帮助治疗阴虚于下,那么,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镇阴煎的中药方剂以及镇阴煎的处方、功能主治以及其他的功效,希望对大家保健身体有所帮助,通过对镇阴煎的了解,保健好身体,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镇阴煎

【处方】

熟地30~60克,牛膝6克,炙甘草3克,泽泻4.5克,肉桂3~6克,制附子1.5~2.1克,或3~9克。

【功能主治】

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冷,危在顷刻而血不能止者。冷服亦治格阳喉痹上热者。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服。如兼呕恶者,加干姜(炒黄)3~6克;如气脱倦言而脉弱极者,宜速速多加人参,随宜用之。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镇元饮

【处方】

人参、当归、白术、黄耆、五味子各3克,山茱萸、肉苁蓉、麦门冬、黄柏、生地各3.6克。

【功能主治】

治自汗。

【用法用量】

同莲肉10枚,灯心30茎,水煎,临卧服。

【摘录】

《丹台玉案》卷四。

结语:通过以上的这篇文章的相关介绍,相信每一个读者朋友们对于镇阴煎的中药方剂应该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镇阴煎是一款难得中药方剂,对于身体保健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上介绍的中药方剂是比较有效的,如果想要彻底治疗还请咨询专业医生,以此来保护身体。

败毒散方歌


导读:败毒散方歌?败毒散是一剂扶正解表剂,那么败毒散的方歌是什么?败毒散方歌,下面一起来看看。

【方剂名】

败毒散

【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等

【组成】

柴胡、桔梗、人参、川芎、茯苓(去皮)、枳壳(麸炒)、前胡、羌活、独活各一两(30g)、甘草半两(15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克),水一盏,加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服,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现代用法:作汤剂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方歌】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方解】

本方证为正气素虚,又外感风寒湿邪,表阳受制,肺气失宣所致。荆防败毒散于败毒散去参、姜、薄,再加荆、防,故解表发散之力增强而无益气扶正之效,宜于外感风寒湿邪而正气不虚之表证及疮疡、瘾疹。

【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

用于伤寒温病,憎寒壮热,项强头痛,四肢酸痛,噤口痢疾,无汗鼻塞,咳嗽有痰。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

【加减化裁】

若正气未虚,而表寒较甚者,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以祛风散寒;气虚明显者,可重用人参,或加黄芪以益气补虚;湿滞肌表经络,肢体酸楚疼痛甚者,可酌加威灵仙、桑枝、秦艽、防己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咳嗽重者,加杏仁、白前止咳化痰;痢疾之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甚者,可加白芍、木香以行气和血止痛。

【使用注意】

方中药物多为辛温香燥之品,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均忌用。若时疫、湿温、湿热蕴结肠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文献摘要】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决》

以上就是败毒散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中医方剂固阴煎方歌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