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夏季养生有哪些 > 导航 > 养生有哪些药

辛凉解表药有哪些?

【www.ys630.com - 夏季养生有哪些】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但凡长寿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养生,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辛凉解表药有哪些?,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人的体内经常会出现热气,尤其在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非常闷热,所以总感觉到内心有一团火,即便到了冬天的时候,因为很多人喜欢吃火锅,严重的也会导致体内的热气加重,然后就会出现口干舌燥,舌苔变得很薄很黄等症状,这时候就有必要吃一些辛凉解表的药了,那么这样的药有哪些呢?

辛凉解表药有哪些?

1.薄荷

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茎叶。

性味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性能特点:本品质轻上浮,辛香凉散,疏泄清利,入肺、肝经。既善散上焦风热而清利头目与咽喉,又能透发疹毒和疏肝。治风热诸疾最宜,治肝郁化热可投。

功效: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主治病证: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气郁滞,胸闷胁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10g;或入丸散;不宜久煎,入汤剂当后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汁涂,也可煎汤洗或含漱。叶长于发汗,梗偏于理气。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耗气,故表虚自汗者不宜服。

2.牛蒡子

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肺、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寒清散,苦寒清泄,并兼滑利,入肺胃经,能升能降。外散风热而解表透疹,内解热毒而消肿,上清宣肺气而祛痰止咳,下利二便而导热毒外出。长于清解热毒与滑利二便。主治风热或热毒所致诸疾,兼二便不利者尤宜。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主治病证: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热疹痒;热毒疮肿,痄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入煎剂宜打碎,炒用寒性略减。

使用注意:本品能滑肠,故脾虚便溏者忌服。

3.蝉蜕

蝉科动物黑蚱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寒质轻,疏散清透解痉,功在肺、肝二经。主治风热、肝热或肝风所致诸疾。

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主治病证: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音哑咽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风热或肝热目赤翳障;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研末冲服,或作丸散服。止痉用量宜大。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4.桑叶

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肝经。

性能特点:本品质轻疏散,苦多甘少,苦寒清泄,甘能益润。主治风热、燥热、血热所致诸疾。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主治病证: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咳嗽头痛;肺热燥咳;肝阳眩晕,目赤肿痛,视物昏花;血热吐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l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眼或捣敷。润肺止咳宜蜜炙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故脾胃虚寒者慎服。

5.菊花

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黄者名黄菊花,白者名白菊花。

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香轻散,苦寒清泄,甘而益养,疏散清降。主治风热、肝热、热毒所致诸疾。

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治病证: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肝阴虚的眼目昏花;风热头痛,肝阳头痛、眩晕;热毒疮肿。

用法用量: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泡茶饮。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烂敷。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

使用注意:本品寒凉,故脾胃虚寒者慎服。

6.葛根

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辛甘而凉,性善升散,入脾、胃经。疏散肌腠经络之邪气,能解肌发表退热,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主治病证:外感表证,项背强痛;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热病烦渴,消渴证;湿热泻痢初起,脾虚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入丸散,或鲜品捣汁服。止泻宜煨用,退热生津、透疹宜生用,鲜葛根生津最佳。

相关阅读

辛温解表的中药有哪些


导读:辛温解表的中药有哪些?辛温解表药是指用性味辛温的药物发散风寒,解除表证的治法。那么辛温解表的中药有哪些?下面推荐几种辛温解表的中药,一起来看看。

辛温解表的中药有哪些

中药辛温解表药一般药性辛温。辛可散风,温能祛寒,因此有发散风寒的功效。部分药物还同时兼具有平喘,利水,透疹,止疼等作用功效。辛温解表的中药有麻黄,细辛,香薷,防风,羌活,白芷等。

1、麻黄

麻黄,为中药中的发散风寒药,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本品辛散质轻,苦泄温通,重在宣肺,药力较强。入肺与胱经,外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

因为麻黄的发汗力强,故外感风寒轻证、心悸、失眠、肺虚咳喘等均应忌用或慎用。老人、体虚及小儿宜用炙麻黄。

2、细辛

细辛,属马兜铃目,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等功效。常用于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细辛既能外散风寒,又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功效较佳。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3、香薷

香薷,中药名。为唇形科、香薷属植物,直立草本,密集的须根。香薷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

4、防风

防风,是一种药草的名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主产于河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防风的根可生用。味辛、甘,性微温。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5、羌活

羌活,中药名。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茎粗壮,伸长呈竹节状。其性温,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该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亏血虚者慎用;阴虚头痛者慎用;血虚痹痛忌服。

6、白芷

白芷,中药名。以根入药,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带下证,疮痈肿毒。亦可作香料。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

7、桂枝

桂枝,中药名。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与白芍等同用,用于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桂枝辛温助热,易动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症,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慎用。

辛温解表的中药,下面继续为你推荐,一起来看看。

8、紫苏

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行气宽中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

用于感冒风寒: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9、生姜

生姜,中药名。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生姜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10、辛夷

辛夷,中药名。又名木兰、紫玉兰,为中国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云南、福建、湖北、四川等地。发散风寒,通鼻窍。主治风寒感冒,鼻塞,鼻渊。鼻病因于阴虚火旺者忌服。

以上就是一些辛温解表的中药,供大家参考。

辛温解表中成药


感冒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身体抵抗力差,每年都会有一两次感冒;有的人身体比较强壮,可能一两年才会有一次感冒,所以提高自免疫力是很重要的。感冒分为风寒和风热,风寒感冒发生时最好服用一些辛温解表中成药。不过,感冒最需要做的就是休息多喝水。

中医学认为,感冒病因是在冷热失常的情况下发病,所以冷热无常的冬春两季最容易发病,得感冒的人数也最多。气候突冷、突热是外因,其内因是体质虚弱,不能适应外界冷热变化而引发感冒。这是外邪乘虚而入发生疾病,外邪从口腔、鼻腔、皮毛入侵犯于肺卫,致使气卫郁结而造成鼻塞、畏冷、发热等表现。又因外因不同,其临床表现(症状)也各不相同。

为此,中医按表证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湿感冒和暑湿感冒四大类型。各种类型的感冒应用的中成药也不相同。

一般讲风寒感冒应用辛温解表剂,风热感冒应用辛凉解表剂,风湿感冒应用解表胜湿剂,暑湿感冒应用祛暑解表剂,体虚感冒应用扶正解表剂,需分别进行辨证施治。

辛温解表药由辛温解表的中药组成。常用的辛温解表中药有:防风、荆芥、紫苏、麻黄、桂枝、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藁本等,具有发汗、祛风、散寒等功效。该类解表药可用于风寒感冒,适用于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肢体酸痛、口不渴、无汗或有汗、舌苔薄白或润白、脉浮等风寒感冒表证。

辛温解表的中成药有风寒感冒冲剂、荆防颗粒、表实感冒颗粒、表虚感冒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清热颗粒、伤风停胶囊、感冒软胶囊、桂枝合剂、都梁软胶囊、感冒疏风丸等。它们虽然组方各不相同,剂型不同,但功效相同,均可应用于风寒感冒患者的治疗。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病症选用合适的剂型和品种服用,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辛温解表的紫苏酒


感冒我们都会得,一不小心着凉了就会生病了。然而,感冒也有很多种类,治疗的时候要对症下药才行。这里小编介绍的紫苏酒的功效是治疗风寒型感冒的,对于此疾病的病症,大家应该都熟悉。来看紫苏酒的用法!

来源

经验方。

配方

紫苏叶50g,生姜100g,红糖50g。

制法

紫苏叶碾粗粉,用纱布袋盛装,扎口,倒入黄酒300ml,先浸泡10分钟,后加热煮沸后转小火煮5~10分钟,熄火,去药袋。生姜拍碎,捣烂绞汁,滴入药酒中,加红糖搅拌,待溶化后即成。

用法

温饮。每次30~50ml,每日2~3次。饮后卧床盖被休息,见微微汗出则效佳。

功效

辛温解表。

主治

风寒型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鼻塞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紧。

宜忌

风热型感冒不宜用。

附记

紫苏叶辛温,有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的功效,所以风寒感冒后伴有脘腹饱胀不适者用之尤宜。配伍生姜、红糖,发汗解表作用更好。若血糖高者不加红糖。外感风寒所致感冒病症,主治酒剂,可以借酒温通行血之力,使药力迅速布达全身,有利于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风寒型感冒

感冒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热等为特征,四时皆有。病情轻者,称为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或时行感冒。中医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暑湿三种类型。

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增加体表温度(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

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结语:有关紫苏酒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紫苏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紫苏酒能治疗风寒型感冒,而且风热型的感冒还不能食用。大家有需要的可以试试,前提是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感冒类型才行!

解表散寒的药有哪些


一般来说风寒感冒大多就是受风寒造成的,患者所表现出现的症状就是发热、头晕、流鼻涕、咳嗽、口渴等等,那么解表散寒的药物有哪些呢?

麻 黄 汤

【处方】麻黄99桂枝69杏仁69炙甘草39

【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等属风寒表实证者可用此方。

【方义】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以解除表证;桂枝为臣药,透达营卫,与麻黄配伍增强解表之力,使邪去而营卫和;杏仁为佐药,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增强宣肺平喘之功;炙甘草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调和诸药,兼缓和麻、桂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四药合用,发表以散寒,宣肺降气以平喘。

【用法与用量】水煎服,分3次服,每隔2h服一次。

【注意事项】①服药后注意保暖休息,避风寒,如服药1次或2次,微汗出而诸症解除,则停止服药,以免过汗伤耗正气。②外感风热、风寒表虚证及体虚外感均不可用此方。③南方人用此方麻黄用量应酌减。

风寒感冒用药禁忌

桂 枝 汤

【处方】桂枝99 白芍99生姜99大枣4枚炙甘草69

【功能与主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流清涕,或喷嚏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

现代用本方加减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妊娠呕吐、冻疮、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见上述症状者。

【方义】本证病机为风寒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泻有余之卫气;白芍为臣药,益阴止汗,敛不足之营气;桂芍等量合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使营卫调和。生姜助桂枝发散解表,并能止呕;大枣助白芍益阴,且能补气;姜枣相配亦调和营卫,共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本方结构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使表证得解,营卫得和,诸证得愈。

【用法与用量】水煎,分3次服,每隔2h服一次,服药后约lOmin,喝热稀粥1小碗,保暖休息。如一剂服完病证犹在者,可再服1~3剂,至症状解除为止。

【注意事项】外感风寒表实证、温病初起及风热表证,均不宜使用。

辛温解表的白芷藁本酒


一不小心感染风寒发烧了怎么办?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拿些药服用下就会好了。这里小编介绍另外一个方法给不喜欢吃药的朋友,喝白芷藁本酒。白芷藁本酒的功效是辛温解表祛风止痛的,对治疗风寒有辅助作用。来看白芷藁本酒的用法!

配方

白芷15g,藁本15g,川芎15g,羌活15g。

制法

上药打碎成粗粉,白纱布口袋装,扎口,用米酒500ml浸泡10分钟,加热煮沸后转小火再煮5~10分钟,熄火,待凉后将药袋压榨取汁与药酒合并,即成。

用法

温服。每次30ml,每日3次。

功效

辛温解表,祛风止痛。

主治

外感风寒,头痛身疼。

宜忌

外感风热,咽喉肿痛者不宜用。

附记

白芷、藁本、羌活均为辛温解表药,且有较好的祛风止痛功效,善治外感头痛。其中白芷善治阳明经前额部头痛,藁本善治厥阴经巅顶头痛,羌活善治膀胱经后枕部头痛,川芎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善治各种性质的头痛。四药配伍合用,祛风止痛之力倍增,故尤宜用于外感头痛较著者。

风寒

风寒为中医的病因学术语,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素问玉机真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机体感受风寒后,临床表现可见有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治疗以祛风散寒为大法,可采用中药内服或非药物疗法,效果明显。

病因

风邪为百病之长,为外邪致病的主因,易与他邪相合,不同的季节,每与时令之气相合伤人,而表现不同证候,如秋冬寒冷之季,或夏季空调温度过低,造成风与寒合,机体卫外不固,形成外感风寒证,寒性收引,凝滞,易闭塞皮毛,邪郁于肺卫,肺失宣降,卫阳失于温煦,而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如风寒束表,可见发热轻、恶寒重、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头痛、周身酸痛、恶风、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等。如风寒袭肺,还可见咳嗽、恶风、鼻塞流涕、咽痒不适等症状。

预防

1.感冒流行季节,生活上应慎起居、适寒温,注意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地所,以免感染。同时每天可多食用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以预防感冒。

2.天气寒冷的季节,坚持每晚入睡前热水浴足20分钟左右,以温通气血,提高抗病能力。

3.外感风寒初起时,可趁热服用生姜红糖汤,具体做法是生姜、葱自连根,红糖适量。把前两味水煎,过滤去渣,加入红糖,趁热1次服下。也可趁热食白粥一碗,加葱白四段、姜丝少许,多喝开水,最好能发点汗以助祛风散寒解表。同时要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鸡鸭等肥甘厚味。

4.如家里或单位有人感冒,最好要保持房间的空气通风良好,也可用食醋10~20毫升,加热后在房间熏蒸,作空气消毒,以预防感染。

结语:有关白芷藁本酒的功效和用法等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白芷藁本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很多人遇到风寒、感冒发烧的情况,都会买些药吃一下就好了。喜欢喝酒的人不防喝些白芷藁本酒,既能治病还能解酒瘾,效果不错的。

解表药功效与特点


养生导读: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一般都具有发汗的功效,通过发汗而达到发散表邪,以解除表证的目的。部分药物兼有利尿退肿、止咳平喘、透疹和止痛等作用。

所谓表证,就是指病在浅表。多见于外感初期,肺部受邪,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有汗、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病初期的症状。表证是由外邪侵犯肌表所引起,可分表热证和表寒证两型。后者又有表实与表虚之别。发热、无汗、恶寒、脉浮紧等寒象较明显的为表实证、以麻黄汤主之;发热、自汗、恶风、脉浮缓等寒象较轻的为表虚证,以桂枝汤主之。表热证是指发热为主;既不恶寒,又不恶风,口渴、咽痛、舌质红、脉浮数等热象较明显的表证,以桑菊饮、银翘散主之。

解表药根据其性味和临床功效的不同,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发散风寒药多属辛温,故又名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发散风热药多属辛凉,故又名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药物有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菊花等。



一、解表药-药理作用。

1.发汗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本类药物一般都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通过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有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理论,可见发汗是中医治疗表证的重要治法之一。解表药中以发散风寒药类的发汗作用较强调,其中以麻黄配桂枝的作用尤为显著,如麻黄汤就是一典型发汗方剂。麻黄中所含挥发油有发汗作用,近有资料证实麻黄碱和麻黄水溶性提取物能促使实验动物发汗。生姜的挥发油和辛辣成分(姜酚及姜烯酚)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受寒后煎服生姜汤则感觉全身温暖,说明生姜能改善体表血循环而协助发汗。桂枝也因能扩张末梢血管,促进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而加强麻黄的发汗作用。

2.解热作用。

本类药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解热作用,使实验性致热动物体温降低,以柴胡作用最显著,桂枝、荆芥、防风、葛根、紫苏、浮萍等也有一定的退热效果。其作用方式,有通过发汗,或促进发汗,以及通过抗炎、抗菌和抗病毒等作用而促使体温下降。此外,葛根等还有降低正常体温的作用。

3.镇痛作用。

柴胡、桂枝、细辛、防风、紫苏等对小鼠尾部机械压迫法或醋酸扭体法等引起的疼痛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它们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4.抗菌、抗病毒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柴胡、桂枝、紫苏、防风、薄荷、桑叶等对多种细 菌,如金葡菌、溶血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茵以及某些致病性真菌分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麻黄、桂枝、柴胡、紫苏、菊花等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解表药-性能特点。

根据解表药的性能,可以分为发散风寒,发散风热两类。

1、药性。

发散风寒药主治表寒证,发散风热药主治表热证。前者性味多辛温,发汗作用较强;后者性味多辛凉,发汗作用比较缓和。


2、药味。

解表药大多气味芳香,性质轻宣疏散,主要用以发散表邪,故一般为辛味;发散风热药又因能清泄,而多兼苦味。

3、归经。

因为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足太阳膀胱经亦主一身之表,故解表药的解表功效应归太阳病或膀胱经的证侯,现代中药学多言其归肺经,而古代本草多言其归太阳经或膀胱经。

常见的解表药材有哪些?


自古以来中医、中药材,都非常神奇,众所周知,中药材治病不伤身,而且效果显著不易复发;如此神奇的中药材,还有很多朋友不知的一面,如一些常见的解表药材;那究竟生活中常见的解表药材都有哪些呢?不清楚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凡是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本类药物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有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解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

解表药主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部分解表药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证而兼有表证者。

根据解表药药性及临床应用不同,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①发散风寒药:性味多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故以发散风寒为主。 ②发散风热药:性味多辛凉,发汗作用比较缓和,辛以发散,凉可祛热,故以发散风热为主要作用。

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疗效。

常见解表药材:

浮萍 淡豆豉 木贼 葛根 升麻 蔓荆子 柴胡 菊花 桑叶 蝉蜕 牛蒡子 薄荷 生姜 细辛 胡荽 柽柳 辛夷 苍耳子 藁本 白芷 羌活 防风 荆芥 香薷 紫苏叶 桂枝 麻黄

温馨提示:中药虽然神奇,但也要在中医的指导下用药,否则不但药效不明显,同样会引发中毒事件。

吲哚美辛有哪些副作用?


吲哚美辛这个名字或许并不是有很多人知道,简单地说吲哚美辛是一种有效缓解病痛的药物,具体它对于什么样的病痛有效,可以在下文找寻答案。众所周知“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吲哚美辛有也不例外,除了它对适用症状的缓解之外,同时也有一些副作用,会使人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具体吲哚美辛对人体的副作用有哪些,一起来看一下。

吲哚美辛适用于解热、缓解炎性疼痛作用明显,故可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及癌性疼痛;也可用于滑囊炎、腱鞘炎及关节囊炎等。

一、过敏反应:

服药后可引起口周、舌和四肢麻木,突然心里难受、头痛恶心、语言不利、全身颤动、不能自控,甚至晕倒。有的发生全身血管性浮肿、皮疹。亦有病人出现哮喘样发作。故凡有过敏体质及哮喘病人均不宜使用消炎痛。过敏反应多于服药后1 ~2 小时出现,也有的长达3 天者。

二、消化系统:

消炎痛对胃肠道有明显的刺激和诱发溃疡作用,并有引起胃肠粘膜糜烂和溃疡出血的危险。发生机理除药物直接刺激外,是消炎痛抑制了前列腺的合成,胃粘膜屏障受到破坏而导致粘膜发生炎症、坏死及溃疡。因此有胃、肠道病史者不宜服用消炎痛。对需长期使用消炎痛的患者应定期作大便潜血试验,另外,消炎痛还会引起暂时性的黄疸、转氨酶升高,但程度较轻。

三、循环系统:

消炎痛能减少速尿及其它利尿剂的降压作用,能抵消心得安的降压效果,从而使血压升高。另外,由于消炎痛可显著地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能使胎儿动脉导管提前闭合,故对高血压及妊娠期妇女不宜应用。

四、血液系统:

消炎痛对造血系统功能有抑制作用,可诱发粒细胞缺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能引起血小板的减少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而导致出血。另外,消炎痛可通过自体免疫而产生溶血性贫血。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五、泌尿系统:

有人用消炎痛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结果是尿蛋白增加、面部浮肿加重,停药数天后症状好转。新生儿在接受大剂量消炎痛治疗时可引起轻度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尿量减少,血清肌酐暂时性升高。故大多数学者认为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

六、神经系统:

可出现前额头痛、眩晕、个别出现躁动、四肢强直、言语紊乱、哭笑不休、睁眼张口困难等精神障碍。停药后好转。 七、其它:可有耳鸣、耳聋、角膜混浊、眼运动障碍、复视,停药后消失,并可导致生育妇女不孕或分娩推迟及早产婴儿并发症增加。

辛伐他丁有哪些副作用


辛伐他丁是一种由土曲霉内提炼而成的一种药物,它是一种口服的降血脂的药物,能够有效的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当然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说容易引起便秘,容易导致恶心,这些男功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妊娠期的孕妇来说,如果使用这种药物,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

不良反应

辛伐他汀一般耐受性良好,大部分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在临床对照试验中只有少于2%的病人因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而中途停药。

在已有对照组的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分为可能、可疑或肯定)与药物有关的发生率大于或等于1%的有:腹痛、便秘、胃肠胀气。发生率在0.5%~0.9%的不良反应有疲乏、无力、头痛。发现肌病的报告很罕见。

下列不良反应的报导曾出现在无对照组临床试验或上市后的应用中,如恶心、腹泻、皮疹、消化不良、瘙痒、脱发、晕眩、肌肉痉挛、肌痛、胰腺炎、感觉异常、外周神经病变、呕吐和贫血;横纹肌溶解和肝炎/黄疸罕有发生。

包括下列一项或多项特征的明显的过敏反应综合征罕有报导,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狼疮样综合征、风湿性多发性肌痛、脉管炎、血小板减少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沉(ESR)增高、关节炎、关节痛、荨麻疹、光敏感性、发热、潮红、呼吸困难以及不适。

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氨基转移酶显著和持续性升高的情况罕有报导。肝功能检查异常为轻微或一过性。来源于骨骼肌部分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升高的情况也有报告。

适应症

1、高脂血症:

(1)对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当饮食控制及其他非药物治疗不理想时,辛伐他汀可用于降低升高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和甘油三脂。且辛伐他汀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比率。

(2)对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当饮食控制及非饮食疗法不理想时,辛伐他汀可用于降低升高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

2、冠心病。对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用于:

(1)减少死亡的危险性。

(2)减少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

(3)减少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的危险性。

(4)减少心肌血管再通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及经皮气囊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危险性。

(5)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包括新病灶及全堵塞的发生。

吲哚美辛栓有哪些副作用


吲哚美辛栓,这是一种非甾体的抗炎药物,它有解热的作用,有镇痛的效果,经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对于因为肿瘤引起的疼痛,也能发挥很好的治疗效果,这种药物在治疗过程当中,对于有些患者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说会引起头晕头痛,会引起尿血,导致肾功能下降等等。

不良反应

本品的不良反应较布洛芬、萘普生及双氯芬酸多。

①神经系统:出现头痛、头晕、焦虑及失眠约10%-25%,严重者可有精神行为障碍或抽搐等;

②肾:出现尿血、水肿肾功能不全,在老年人多见;

③各型皮疹,最严重的为大孢性多形红斑(Steven-Johnson综合征);

④ 造血系统受抑制而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等; ⑤过敏反应,哮喘、血管性水肿及休克等。

禁忌

1.对本品及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有血管性水肿或支气管痉挛时禁用。

2.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3.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禁用。

4.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禁用。

5.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6.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后引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

7.本品由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对肝肾均有一定毒性。故肝、肾功能不全时应慎用或禁用。

8.癫痫、帕金森病及精神病患者,本品可使病情加重应慎用。

9.因本品可使出血时间延长,加重出血倾向,故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此外,本品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等患者也应慎用。

注意事项

1.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2.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3.在使用所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也无论患者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凉性中药有哪些


喝中药对于人们来说是很依赖的治疗疾病方式,很多疾病虽然比较顽固,但通过中药的调理也会得到良好的改善。不过,中药也分种类,有凉性的也有热性的,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来对症下药,但是凉性中药有哪些呢?不同的药物治疗的疾病种类也各不相同,凉性药比如大黄、黄连等对于解毒有很好的作用。

黄柏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大黄

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气特殊,味苦而微涩。主产于青海同仁、同德等地。

黄连

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黄芩

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金银花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知母

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寒水石

用于热病烦渴,丹毒烫伤。与石膏、滑石等同用,可用于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者。脾胃虚寒者慎服。

辛凉解表药有哪些?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