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穴位与养生 > 导航 > 三界养生刺血疗法

三界养生刺血疗法

2019-10-15

泻血疗法穴位方法

穴位与养生。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随着时间的失衡,养生这个话题走入大众视野,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积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泻血疗法穴位方法”,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泻血穴位疗法也是属于中医上的一种治病方法,这样的治病方法可以缓解很多不良症状,用来治疗不同的疾病,人们出现了头痛,头晕,肚子痛,腹泻,便秘的时候多是可以选择这种泻血穴位的方法来治疗,泻血穴位治疗这些疾病的时候可以用到不同的方法,但是要找对位置扎准,那么泻血疗法穴位方法有哪些?

1 号:头痛穴: 此穴位可以治疗除脑瘤以外的所有头痛症。 1-17-9 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可去头屑 , 使头发润泽发亮,对脱发、忧郁症、记忆力减退也有疗效。

2 号:胃脏穴: 此穴位对胃肠炎、胃炎、烧心、胃酸过多、胃下垂、食欲不振等有疗效,并对胸闷、心烦意乱心跳过速等症也有疗效。

3 号:根穴: 对腹泻、便秘、黑斑等有疗效。对 2-3-6 号穴位的泻血治疗可使皮肤暗黑的人变白而有光泽。再对 8 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可以使患者从高血压、中风、痴呆症的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4 号:感冒穴: 感冒初期对 4-18 号穴位进行泻血,虽然睡一觉起来就会好,但对患感冒时间过长的人,此穴位是不易泻出血来的,想治好感冒就必须对此穴位泻血到能泻出血为止 . 治疗感冒有效的应急措施,也可以用电热吹风给脖子的部位加热,或用毛巾裹住脖子维持其温度。

5 号:心绞痛穴: 此穴位对心绞痛引起的胸闷、心烦意乱等症状有疗效,对低血压、咳嗽、气喘、肺结核也有疗效。治疗心绞痛时与中药配合会有更好的疗效。低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如出现这种现象要当即停止泻血保持其镇定,如出现昏迷状态时要及时对十宣穴进行针剌放血,这样人可以马上苏醒过来。

这些内容介绍了泻血疗法穴位的方法,如果大家平时在进行泻血疗法的时候多选择这些方法的话,都可以得到很不错的治疗效果,因为这些穴位的位置不同的话可以用来治疗很多不同的疾病,有治疗感冒的,治疗心绞痛的治疗其他的,但是一定要专业正规,选择到有信誉的的中医药最好。

ys630.coM延伸阅读

中医泻血疗法的注意事项


 

中医泻血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选择中医的泻血很多人一直不解,更不知道自己的这个泻血到底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泻血也就是我们说的拔火罐,这种这样的方法是需要放血,但是不是真正的让我们看到血流出来,而是看到学凝固在一个地方,但是中医上的泻血疗法必须要注意很多事项,那么中医泻血疗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必须按顺序系统泻血

根据泻血疗法临床研究,专家们得出了更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必须按照系统的泻血方法和泻血顺序才能达到理想的理疗效果。首先必须对2、3、6 和 2、3、8号部位依次系统泻血,根据个体体质差异,每隔3到7天一次,坚持到泻通,然后再针对性做其他穴位。要注意的是:很多的病不是一日形成,必须按疗程坚持定期泻血,直到按顺序泻通相关穴位为最佳效果。

(2)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泻血疗法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虽然泻血疗法对很多疾病能够很快速改善甚至康复,对2-3-6-8号泻血,高血压,中风,癌症,糖尿病,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症等都可以预防。但是毕竟出血量因不同人有不同的安全值,最保险的出血量是每月小于200cc。原则上瘀血出得越快越好,但从安全的角度来说是不能及于求成的。一般情况下,1、每次泻血不超过100CC;2、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治疗间隔天数,一般3—7天一次(如每次间隔三天,每次出血量最好小于50cc);3、根据不同人的出血量,每次治疗部位数最多不超过8个。

(3)关于调整反应 在泻血过程中,很多疾病都会出现正常的调整反应。比如鼻炎、类风湿等,严重的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最多五到六次调整反应,现象是症状明变得显加更严重,并出现肿胀。这些都是正常的好转反应,只要继续施术,几天后就恢复了,不必要害怕。

如果是中医泻血,那么就要注意这样的事项,让自己健康安全的泻血,这样自己才可以得到好的效果,泻血治疗的时候必须要补充营养,因为这个流程很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的现象,补充营养的时候多吃一些蛋白质类的食物,但是泻血毕竟是一种暂时性的方法,最好是经常锻炼让自己提高身体素质来保健。

特效穴位疗法:治疗肝血阴虚


人到中年体质感觉一年不如一年,不少中年人经常会出现舌苔红,口干,苔少,腰腿痛,落枕;睡觉时腿老抽筋;眼花,看不清东西(视力减退),头昏,两胁下灼热;老打嗝,恶心想吐,吃下东西很不舒服;不明原因的全身酸痛;经常莫名其妙地为一点小事发火。

以上这些情况如不及时纠正的话,不久就会发展成西医检查后认定的脂肪肝、高血脂、慢性肝炎、胆囊炎、视网膜脱落、浅表性胃炎等。

《素问宣明五气论》说肝是主管筋的,肝的气血可以抚养筋,正如书中所说的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一样,淫气就是指气血。而筋就包括我们现在说的人身上的肌腱,它负责管理全身各个关节的运动。

肝血虚、阴虚了就没有力气,更没有多少气血能够分给筋,人抽筋就是身体在向我们抱怨了,如果我们还是不管不顾的话,病就要来了,而且还要攻陷脏腑。

特效穴位疗法:治疗肝血阴虚

此时,我们只要选足太阳膀胱经上的承山穴和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再配以足太阴脾经上的三阴交穴就行。

承山穴,顾名思义,能承担如山重量的意思,它能够舒筋活络,自古就是腿痛转筋的有效大穴。疼的时候,用手指点揉此处5分钟就可以了(平时每天按揉3分钟即可),虽然按下去有很重的胀痛感,但一定要忍住,完后,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感觉。

阳陵泉穴还是特定穴八会穴中的筋会,也就是全身筋的总汇之处,所以用此穴来治筋的毛病,疗效特别棒。另外,此穴对胆上的任何疾病都有效。

使用阳陵泉穴时用拇指进行点揉或者点拨,点拨效果最好,每天5分钟,也可以用指间关节进行刺激,以加大刺激量。它在膝关节的下方,小腿外侧、腓骨头下方的凹陷处就是。

特效穴位疗法:治疗肝血阴虚

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正是因为是三经交会的重要通衢之处,所以刺激它可以把三条经的经气全调动了,可防治肝、脾、肾三脏上的诸多病症。每天按揉三阴交穴,坚持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很好地保养肝、脾、肾,使其气血充足、流畅,这样,三脏上的很多不适及慢性病都会不治而愈。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上方3寸的骨后缘处。操作方法:每天晚上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10分钟,泡到小腿肚子以上,然后开始从上到下按揉穴位。先按揉两侧阳陵泉3分钟,一定要产生酸胀的感觉才行。然后点按承山,小腿一定要放松,注意点按时不要使太大的力,因为这个穴位的感觉很强,刺激力量太大反而欲速则不达,时间也不需要太长,3分钟即可。最后按揉双腿侧的三阴交穴,向着骨缘内侧点揉5分钟。请记住,一定要坚持。

特效穴位疗法:治疗肝血阴虚

还可以到药店去买杞菊地黄丸,再用枸杞甘草泡水,或生地15克、白芍10克用水煎服,配合以上3个特效穴位,就能从根上改变这些肝血阴虚症状。

肝阴虚要多吃一点酸味的食物,因为酸甘化阴,可以补充阴津,还有肝在五味中合酸。少吃辛辣之品,因为辛辣的东西最耗阴液。

肝阴虚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指肝脏阴液亏虚的证候。多由气郁化火,肝病及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所致。

肝阴虚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本证以头晕、目涩、胁痛等与虚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肝血虚与肝阴虚均属肝的虚证,均有头晕等表现,但前者为血虚,无热象,常见眩晕、视物模煳、经少、肢麻手颤等症;后者为阴虚,虚热表现明显,常见眼干涩、潮热、颧红、手足蠕动等症。

特效穴位疗法:治疗肝血阴虚

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煺,或胁肋隐隐灼痛,面部烘热或两颧潮红,或手足蠕动,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乏津,脉弦细数。

肝阴虚应该如何预防?

滋阴养血,活血化瘀。这既是对表面症状的治疗又是对病根的治疗。肝阴虚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肝藏血少了,因此滋阴养血应该是最直接的一种治疗方法。肝阴虚是由于肺的营卫能力不足,外邪随虚侵入脏腑,即成病患。而不论是祛风还是滋阴,归根结底都是要治血。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桑葚粥

桑葚30g(鲜桑葚60g),糯米60g,冰糖适量。将桑葚洗干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该粥可以滋补肝阴,养血明目。适合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症。

特效穴位疗法:治疗肝血阴虚

阴虚之人宜常吃食物

鸭肉 性平,味甘咸,能滋阴养胃。《本草汇》说它滋阴除蒸.《随息居饮食谱》称它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养胃生津.民间也认为鸭是最理想的清补之物,阴虚体质宜食之。

猪肉 性平,味甘咸,有滋阴和润燥的作用。清代医家王孟英说: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止消渴。《本草备要》亦载:猪肉,其味隽永,食之润肠胃,生精液,泽皮肤。所以也适宜阴虚体质者食用。

鸡蛋 性平,味甘,不仅能益气养血,而且无论鸡蛋白或鸡蛋黄,均有滋阴润燥的作用。鸡蛋被医学界认为是很好的蛋白质食品,其中卵白蛋白、卵球蛋白和卵黄磷蛋白,是很完全的蛋白质。凡阴虚之人食之颇宜,尤其是鸡蛋同大豆一起食用,如民间习惯用鸡蛋与豆浆同食,更有益处。

特效穴位疗法:治疗肝血阴虚

牛奶 性平,味甘,不仅营养丰富,更具有滋阴养液、生津润燥的功效。历代医家对牛奶的滋阴作用颇多赞誉,或称牛奶润肌止渴,润皮肤,润大肠,或曰滋润五脏,滋润补液.凡体质属阴虚者,宜常食之,裨益颇多。

甲鱼 性平,味甘,有滋阴凉血作用,为清补佳品,对阴虚之人,食之最宜。《本草备要》中说它能凉血滋阴.《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甲鱼可以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所以,甲鱼对阴虚血热或阴虚火旺、虚劳骨蒸者,更为适宜。甲鱼的背壳,又称鳖甲,也有滋阴补血作用,阴虚之人食之亦宜。

龟肉 性平,味甘咸,能滋阴补血,故阴虚者宜食之。《医林纂要》中就曾说它能治骨蒸劳热,阴虚血热之症.由乌龟壳加工而成的龟板或龟板胶,同样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阴虚之人也宜服食。

特效穴位疗法:治疗肝血阴虚

干贝 又称江珧柱、马甲柱,为一种海鲜食品。性平,味甘咸,能滋阴补肾。《本草求真》说它能滋真阴.《本草从新》称它疗消渴.干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高蛋白食品,故阴虚之人宜常用干贝炖汤,最为有益。

海参 有滋阴、补血、益精、润燥的作用。《药性考》说它降火滋肾.《食物宜忌》亦载:海参补肾精,益精髓.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海参能滋阴,补血,润燥.海参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味珍品,大能补益,又能滋阴,阴虚体质宜常食之。

蛤蜊 性寒,味咸,能滋阴、化痰、软坚。古代医家认为蛤蜊功同蚌蚬,滋阴明目.明缪希雍曾经指出: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可见阴虚体质或阴虚病人,包括糖尿病、干燥综合症、结核病以及肿瘤病等,食之颇宜。

蚌肉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有滋阴、清热、明目的功效。蚌肉能清热滋阴,养肝凉血。阴虚之人常用蚌肉煨汤食用,最为适宜。

特效穴位疗法:治疗肝血阴虚

改变先天体弱的三大穴:肝俞穴、肾俞穴和太冲穴

人的五脏是我们身体的核心部分,其他器官组织都隶属于它们。肾为先天之本,主管骨,和六腑中的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脾为后天之本,主管肌肉,和胃相表里,开窍于唇;心为君主之官,主管脉,和小肠相表里,开窍于舌;肝主管筋,和胆相表里,开窍于眼;肺主管皮毛,和大肠相表里,开窍于鼻。这样一来,全身众多部位的疾病我们都可以找到它的来路与归途。

人生下来体质就是阴阳不平衡的,差异很大,但我们不能认为这一切就是不可改变的。如果能仔细分析一下弱在哪里,是哪一脏弱,我们就能通过后天的各种方法改变它。

既然内脏通过经络和它们之外的器官相互联系,生病时可以遥相呼应,里应外合,那么人体在没病时也可以通过刺激经络上最有效的穴位,激发它们的自救潜能,去提醒、改善内在的脏腑,从而进一步提高它们的防御功能和状态,这样岂不是防患于未然吗?

特效穴位疗法:治疗肝血阴虚

先天体质不好的朋友一定要每天按摩双侧的下面几个穴位三至五分钟:肝俞穴、肾俞穴和太冲穴。

之所以这么选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首先,肾藏精、肝藏血,精血是我们生命中最根本的东西,每天按摩这3个穴位可以补益肝肾,肝肾逐渐强大了,身体就会一步步好起来。其次,这两个穴都是背俞穴,背俞穴是膀胱经上的穴位,主管人全身的阳气分布,所以,刺激它可以最快地补充人体的阳气。另外,背俞穴为什么要选太冲这个作用偏泻的穴位呢?中医里面有句话叫气有余便是火,就是说如果所补阳气太多了,就会导致它们变成对人体有害的火。加用一下太冲就是给这些火透透气,不至于让它们在体内横冲直撞,最后变性发酵。

我们经常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要想身体好,主要就是要使五脏好,既不能锻炼太过,也不能休息太过,按摩穴位也是这个道理,在身体偏弱的时候要以补为主,但是不能一味地强补,只有恰当调理,五脏和谐这样才能真正地改变先天,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特效穴位疗法:治疗肝血阴虚

泻肝火按什么穴位


肝火一般是由于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或肝热素盛所致,有时也与情志激动过度也有一定关系。症状表现为目赤。易怒。头痛。胁痛。口苦。吐血。咯血。脉弦数等症。肝火易致人燥热不适,通过饮食调理与穴位按摩可很好地缓解。

一、泻肝火按什么穴位

1、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为胆经的合穴,因此对整个胆经都有很好的调节效果。胆经作为排泄通道的功能正常,肝火便可顺利排出,脾胃也就安全了。

寻找阳陵泉穴可能要稍微费些力气,屈膝90°,在膝盖外侧有两个突起,前上方为胫骨小头,后方偏下的为腓骨小头,将两点连线做一个直角三角形,第三点便为阳陵泉穴的位置。用拇指用力按住它,其余四指并拢托住腿肚,用力按揉3分钟。也可用艾条灸10分钟,以皮肤微热发红为止。

2、太冲穴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按压这个穴位前,最好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再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按右太冲穴,3分钟后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按左太冲穴3分钟。反复2-3次,共计10-15分钟。揉按时要有一点力度,以产生酸胀甚至胀痛感为宜。这种方法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有泪往肚子里咽的人,还有那些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建议可以在饭后1小时进行按摩。

3、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内庭穴是在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揉100次即可。

4、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等症状,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按摩手法: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合谷穴就可以。

按摩脚上的“太冲穴”到“行间穴”,可以起到去肝火补心的作用,一点都不浪费。人的身板就是一种相对于的均衡状态,不是纯真的这里有火,那里不足,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保持自身内在的均衡。

肝火去了,脾气小了,心火旺些,供血能力强,精神以及面就好了。 我每天都要按摩至少5分钟,顺着“太冲穴”向“行间穴”按摩,这里要注重的是标的目的可不能错,因为肝火可不需要补,减少肝的压力就算是补了。第一天按,觉得头稍微有点热,四肢有点热的感觉,“太冲穴”酸疼,“行间穴”没反应。第二天,早晨脸上的包少些了,看起来好象皮肤光滑点。开心呀,立竿见影。

二、如何治疗肝热

1、轻微肝热者

先用金菊花、溪黄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息火的药材合煎,每天饮用,可治肝热口臭。另外,酌加养阴之物如石斛,作用是滋养肾水,使肝肾两脏更趋平衡。

2、肝热太重者

肝太热者,可白菊花、夏枯草、白芍煲水,日常当水饮。如嫌味苦,可调蜜糖饮用,减轻苦味。另外。亦可自制漱口水,用以上方剂煲茶,另加桑白皮(清肺热),特别适合抽烟人士享用,以使口气清新,避免口臭口气味影响自身形象。

三、肝热吃什么好

1、西红柿

西红柿不仅是公认的最有营养的蔬果之一,同时还具有美容补血、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等功效,吃西红柿也能起到一个去火的功效,西红柿中丰富的维生素C对调节机体内分泌也有重要的作用。可生吃,凉拌着吃,做成汤吃,效果都非常不错。

2、蒲公英

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蒲公英可用于肝热、感染、多种化脓性疾病,例如肿痈、肺痈等。另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30克,茵陈10克,郁金15克,黄芩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酌情加减。可以清热解毒、祛湿、疏肝解郁。

3、苦瓜

苦瓜因其味苦而清香可口。被人们视为难得的食疗佳蔬。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令人食欲大增,清热防暑,祛除肝火旺。因此,肝热吃苦瓜最相宜。用鲜苦瓜捣汁或煎汤,对肝火目赤、胃热烦渴、胃脘痛、湿热痢疾,皆为辅助食疗佳品。

4、决明子茶

决明子有较强的泻肝火作用,可治肝火或肝阳头痛眩晕,可以与菊花、钩藤等配伍。决明子在泡水前,最好将其炒到微黄为好。炒后的决明子会变得相对松脆,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并且能预防腹泻。

5、苦丁茶

中医指出,苦丁茶性寒凉,具有很好的解热毒去肝火的功效,适量的饮用可有效的治咽喉炎、便秘,同时还具有降血压、减肥除腻的功效。

6、菊花茶

菊花适量,开水冲泡饮用。菊花富含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人,尤其是常使用电脑的人,不妨多喝些菊花茶。

7、冬瓜

冬瓜性微寒,味甘,含蛋白质、维生素、腺嘌呤、烟酸,瓜皮可利水消肿;瓜子可消痈肿,化痰止咳;瓜肉可清热止渴,并可解鱼蟹毒。自己在家可购买新鲜冬瓜洗净去籽后,连皮切块,加水炖煮至软烂,可直接饮用,也可打成泥后过滤,就是原汁原味又不会发胖的冬瓜茶。

8、莲子

肝火盛、经常容易烦躁,晚上睡眠也容易翻来覆去睡不好,这种情况可以用莲子留芯煮汤服食,因为莲子芯能清心除烦,莲子肉则能使脾胃健康,这是一种清而不伤的方法。莲子芯味苦性寒,能够清心火,沟通心肾,可用于治疗心烦失眠、口渴喜饮、小便涩痛等情况。

9、甘蓝菜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甜菜、萝卜、卷心菜、紫甘蓝和芝麻菜等,或是含有硫元素的蔬菜,如洋葱、大蒜、花椰菜,它们都可以增强身体的排毒功能。每天吃两份十字花科蔬菜就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去火泻火八食疗法


本文重点为大家推荐8种去火方法,主要针对不同的上火症状而推荐的方法。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咽喉肿痛、咽喉干肿、口腔长泡、嘴唇干裂、鼻塞难通等,针对不同的上火情况,推荐不同的去火泻火方法。

1、咽喉肿痛

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

2、咽喉干肿

推荐:蜜梨膏

做法:取生梨,用榨汁机榨成梨汁,加入适量蜂蜜,以文火熬制成膏。每日一匙,能清热去火、生津润喉。

点评: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润肠通便,补肺润喉,又能解毒。梨甘微酸凉,入肺脾经,能治口渴咳嗽便秘。所以二者放在一起熬膏可以起到润喉的作用。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绿茶、梨、胡萝卜也有很好的清火作用。

提醒:“上火”期间,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烟,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经常漱口,多喝水。

3、口角或口腔长泡

切几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临睡前洗好脸,挤点眼药膏涂在口唇疼痛处,翌日疼痛就会减轻,继续敷用几天,可使疼痛消失。

4、嘴唇干裂

推荐:黄瓜猕猴桃汁

做法:黄瓜200克、猕猴桃30克、凉开水200毫升、蜂蜜两小匙。黄瓜洗净去籽,留皮切成小块,猕猴桃去皮切块,一起放入榨汁机,加入凉开水搅拌,倒出加入蜂蜜于餐前一小时饮用。

黄瓜性甘凉,能入脾胃经,能清热解毒,利水。可治疗身热、烦渴、咽喉肿痛。而猕猴桃性甘酸寒,能入肾和胃经,功能解热止渴,所以两种合用能润口唇。其他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也可以使用,如西红柿、柚子等。

提醒:嘴唇干千万别用舌头舔,那样只会更干。

5、鼻塞难通

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卧位或右侧卧位,右手撑住右后颈,掌根靠近耳垂,托起头部,面向右侧,肘关节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远越好。由于经络的舒展作用,少则十几秒,多则几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气。如右侧鼻塞,可以相反动作治之。两侧同时鼻塞,可先后轮换动作治之。

6、鼻子出血

推荐:水果西米露

做法:西米洗净后,倒入沸水中;煮到西米半透明,把西米和热水隔开;再煮一锅沸水,将煮到半透明的西米倒入沸水中煮,直到全透明,将沸水都倒去;煮一小锅牛奶并加少许糖;将西米倒进牛奶中煮至开锅;将煮好的西米牛奶晾凉,加入水果丁,即可。

采用一些清凉的水果如梨、橘子、苹果、猕猴桃、香蕉清解燥热,加上西米和牛奶的补养脾胃,是冬季调理的好方法。吃性冷的食物,如萝卜、莲子、松花蛋等可有效缓解。

提醒:不要一次大量喝冷饮,以防伤肠胃。

7、皮肤干痒

推荐:红薯炒乳瓜(幼嫩黄瓜)

做法:红薯300克、乳瓜100克、香菜叶、葱段、蒜末。红薯、乳瓜切成块;油四成热时放入蒜末、葱段,倒入红薯块煸炒五成熟时再放入乳瓜炒匀,加入适量清水、盐、鸡精,汤汁收干即可。

点评:红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及铁等,其性甘平无毒,能补虚健脾强肾,而嫩黄瓜也含有大量维生素,所以对皮肤有一定的好处。

提醒:皮肤痒时不要使劲挠,挠破了容易感染。

8、头发干枯

推荐:蜜枣核桃羹

做法:蜜枣250克、核桃仁100克、白糖适量。将蜜枣去核,洗净,沥干水分;与核桃仁、白糖一起下锅小火炖煮;待汤羹黏稠、核桃绵软即可关火食用。此甜汤滋补肝肾、润肺生津、养血润发。

核桃性甘温,能入肾肝肺经,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黑须发、久服可以让皮肤细腻光滑。而蜜枣能补肺润燥,所以对头发好处较多。此外,其他坚果、鱼类和粗粮对头发也有很多好处。

泻血拔罐有什么好处


现在很多中医馆中都有拔罐这一项,拔罐是写血疗法的一种,拔罐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那么泻血拔罐有什么好处?中医讲就通,不通畅的地方是因为血瘀,而产生疼痛感。泻血拔罐就是运用拔罐把不通的地方吸出来,让身体通畅起来,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拔罐对身体的好处。

1、通过拔罐,

可以将身体里的湿气、寒气,通过皮肤组织渗透出来,从而排除邪气,让人精神百倍,因为身体的经络、穴位和五脏六腑都是相连相通,所以通过外接的吸力,会刺激身体表面的穴位,进而通过筋骨经络,使得人体内部器官得到相应的调理,让人气血畅通,强身健体。能够牵拉肌肉,提高痛阈,缓解酸痛疲劳,也就是当肌肉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局部血液灌流量将会下降,以致于促使组织缺血,但拔罐中的走罐手法,能拉长肌肉,增加血液灌流量,提高局部的耐痛阈值,进而使肌肉舒张,重新储备所需的能量。

2、对于人体局部的组织损伤

、腰间盘突出等症状,拔罐也有一定的功效,长期定期进行拔火罐,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吸毒排脓,促进伤口愈合,受到拔罐的负压所吸引,将有助于局部脓液、细菌产生的毒素以及其他不利伤口愈合的物质排出体外,同时还可以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以及收缩伤口,进而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调整免疫功能,增强自身抵抗力,由于拔罐所产生的瘀血残留组织间隙,可适当激活身体的免疫力,以及对发炎物质具有清除能力,是一种良性的自身训练。

3、促进血液循环

,加快新陈代谢,这是由于拔罐能使血管扩张,让局部血液循环变好,进而促使废物、毒素加速排出体外,同时也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提供更多营养物质和氧气到细胞。

4、循经感传,

调整人体内脏机能,这是利用经络连结脏腑的理论,选取与脏腑相关的经络沿线进行拔罐刺激,适合使用来回走罐、滑罐等手法,这些手法对呼吸道、胃肠道、心血管、妇科疾患等都能起到相应感传,透过感传刺激有助于达到内部机能的调整。

哪些部位不能泻血拔罐


人体全身上下一共720个穴位,其中含有108个要害穴,这些穴位中有些穴位不能碰,有些穴位则是按摩时不至于伤害到人体。那么哪些部位不能泻血拔罐呢?拔罐是泻血的一种,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为了在泻血拔罐中不伤害到人体,下面给大家介绍可以进行泻血拔罐的穴位,大家一定要牢记。

万病根源在于瘀,

人之所以疼痛部位不同,患的疾病不同,就是因为不同的地方被瘀血堵塞,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我们这里所说的淤血指的是坏死的血液。自然界的规律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堆积在体内的淤血越来越多,同时人体自身净化淤血的能力又越来越弱。泻血疗法又叫放血疗法、净血疗法、排瘀疗法、刺血疗法,多采用的是针刺后拔罐放血。其理论是在向人体各个器官供血末端最易淤塞的50个通道上,系统并针对性泻出体内的寒滞及瘀血,使全身气血畅通,则向全身各器官正常供氧和输送营养,气血顺畅了,各器官就能发挥正常功能,很多相应病痛就会自然消失。

1号 头痛穴:此穴位可以治疗除脑瘤以外的所有头痛症。1-17-19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可去头屑,使头发润泽发亮,对脱发、忧郁症、记忆力减退也有疗效。

2号 胃脏穴:此穴位对胃肠炎、胃炎、烧心、胃酸过多、胃下垂、食欲不振等有疗效,并对胸闷、心烦意乱心跳过速等症也有疗效。

3号 根穴:对腹泻、便秘、黑斑等有疗效。对2-3-6号穴位的泻血治疗可使皮肤暗黑的人变白而有光泽。再对8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可以使患者从高血压、中风、痴呆症的从恐惧中解脱出来。

4号 感冒穴:感冒初期对4-18号穴位进行泻血,虽然睡一觉起来就会好,但对患感冒时间过长的人,此穴位是不易泻出血来的,想治好感冒就必须对此穴位泻血到能泻出血为止。治疗感冒有效的应急措施,也可以用电热吹风给脖子的部位加热,或用毛巾裹住脖子维持其温度。

5号 心绞痛穴:此穴位对心绞痛引起的胸闷、心烦意乱等症状有疗效,对低血压、咳嗽、气喘、肺结核也有疗效。治疗心绞痛时与中药配合会有更好的疗效。低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如出现这种现象要当即停止泻血保持其镇定,如出现昏迷状态时要及时对十宣穴进行针剌放血,这样人可以马上苏醒过来。针对于心绞痛、低血压、气喘等疾病的症状对4-32-5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是可以有疗效的。泻血的顺序应从2号-3号穴位开始,待到泻血效果良好时,要对6号穴位进行泻血,6号穴位也泻出血后再对8号穴位进行泻血。然后可对4-32-5穴位进行泻血,最好要与中药配合治疗。

6号 高血压穴:此部位是高血压的特效穴位,人的血压升高时,只要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血压就会马上降下来。同时此穴位对慢性疲劳、下肢无力也有很好的疗效。服用人参、鹿茸、蜂蜜等补药后易上火的人,对高血压穴位进行泻血后服用就不上火了。

7号 肩臂疼穴:此穴位对肩部肌肉胀疼等症状有疗效。对于手发凉多汗、手掌干裂等症状,要对7-15-22号穴位进行治疗。40岁或50岁肩臂痛,只要对7-43号穴进行泻血就一定会治愈的。

8号 肾肝穴:此穴位是恢复肾脏及肝功能的穴位。脸色、眼、大拇指内侧发青的,脸上背上有很多小疙瘩的人,都是因肝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现象。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方法进行泻血治疗,是可以消除这些现象的。睡觉起来后腿脚、周身浮肿或突然增加体重的(一个月约2公斤以上),这是由肾功能障碍引起的肥胖,采取正确的泻血疗法,这些症状也会消失。

9号 癫痫穴:此穴位是人体所有神经的必经之路,发生癫痫病的60%是因为此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为了治疗癫痫病,首先要对2 - 3号穴位进行泻血,待出血后再对6号穴位进行泻血,出血很顺利时,对7- 9 - 1号穴位进行泻血会有更好的疗效。

10号 胫卵穴:小腿上肌肉发硬成卵状疼痛时,要对胫肌穴进行泻血治疗,脚底硬茧或汗多、粗糙干裂等症要对6号-10号穴位进行泻血,对脚底疼痛和脚气等症状要对6号-10号-31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

11号 手腕痛穴:此穴位适用手腕疼痛、手腕肌肉酸痛、手关节炎等症状。

12 -13号 关节炎穴:此穴位是对膝盖退化性关节炎、风痛、肌肉痛等症有特效的穴位。为治疗这些症状,要对12 –13 - 16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大家要知道,为缓解关节炎、高血压、神经痛等症带来的痛苦,经常服用镇痛之类药物是加速导致中风和糖尿病的罪魁祸首)。

14号 痔疮穴:治疗痔疮时要对8 – 14 - 29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

15号 鸡皮疙瘩穴:此穴位对手凉、胳膊上长出小疙瘩、鸡皮疙瘩、肌肉疼痛等有疗效,对7-15 -22号穴位的泻血可治疗这些症状,同时还可以使胳膊上的黑斑消失,胳膊也会变得有力气。对手心多汗、或干燥也有疗效。

16号 关节炎穴:可参照12 -13号穴位。

17号 视力穴:为了恢复视力,对1–17 - 20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治疗,如与针灸配合进行治疗疗效会更显著,眼皮发沉、下坠等症状也会消失。

18号 唾腺穴:这个穴位对口干舌燥有疗效。口干舌燥、甲状腺等症状是由于肾脏功能下降而引起的综合症。患这种症状的人多数属于五脏功低下,那么不治本,而只注意治表,只能引起副作用。对这种症状的治疗,一定要严格遵循泻血疗法规定的顺序进行治疗,才有可能治愈。一定要遵循2-3,6-8,4-18号的泻血顺序。

19号 秃顶补助穴:单独对此穴位进行泻血的情况是没有的。对头疼、秃顶、脱发等症采用泻血疗法进行治疗时,头皮上的瘀血用手就可以摸到的。在头痛穴泻不出瘀血时,对此部位进行泻血。

20号 视力穴:与17号穴位的泻血相同。

21号 肘关节穴:适用于治疗此部位的关节炎、肌肉酸痛等症状。

22号 臂斑穴:按名称治疗其症状。还可消除胳膊上的疙瘩,黑斑及肌肉的酸痛等症,还会使臂力倍增。

23号 脚腕痛穴:脚扭伤或有关节炎,有酸痛的症状时,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有疗效。治疗时23-24号穴同时泻血。

24号 脚腕痛穴:与23号穴位相同 。

25号 侧痉挛穴:此部位抽筋、发烫发烧或发凉并有疼痛感时,可对25-16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治疗。

26号 脚气穴:对有脚气的脚指头上面的部位进行泻血就可以。脚汗多的症状要对6-10-26--27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

27号 脚气穴:参照26号内容。

28号 两班穴:盘腿坐时有酸痛感或因肌肉僵硬无法继续打座时可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

29号 痔疮穴:对肛门(痔疮)进行治疗时,要对6-14-29号进行泻血治疗。

30号 食积穴:胃痉挛或患急性食滞(积食)症时可用的穴位。首先要对2号穴位进行泻血治疗后才能进行,此穴位可以看作是胃脏穴的辅助穴。

31号 中风穴:此穴位不仅对中风有疗效,而且对脚底疼痛、脚底脚气等也有疗效。有中风症候的高血压患者,如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会出现触电般的疼痛感,但若缓解了高血压、无中风的危险时,用泻血针刺也不会有太疼的感觉。患中风以后3天之内,对6-1-9-31号穴位按顺序进行泻血治疗会有很大的疗效。但三天过后再进行泻血治疗,疗效就不明显了。

32号 气管炎穴:参考第5号。

33号 膝窝(筋)痛穴:腿筋发涨有疼痛感时对33-38号穴位同时进行泻血治疗。

34号 肾合痛穴:由肾功能障碍引起的综合反应,出现胃周围肿胀和手压疼痛的感觉时,对此穴位进行泻血治疗会消肿止痛。

35号 臂肘疼穴:肘部有发涨和疼痛感时使用此穴位。

36号 黑斑穴:此穴位适用于脂溢性皮炎,小疙瘩、红血丝皮肤、黑斑等症。

37号 前筋肌痛穴:此部位发涨、肌肉酸痛时适用。

38号 膝窝疼穴:此部位发涨、肌肉酸痛时适用。

39号 风齿穴:此部位对风齿、牙龈肿胀、酸痛,口臭严重、牙疼厉害等症有疗效。但除掉牙石以后进行治疗才能防止复发。

40号 耳鸣穴:在供血不足或血液循环不畅时也会出现耳鸣的现象。只因血液循环不畅而引起的耳鸣可使用此穴位。请关注公众号穴位治百病,各种中医绝技都在这里。但因贫血而引起的症状要对2-3,6-7,9-40号穴位按顺序进行泻血治疗才有疗效,对轻微的耳聋也有疗效。

41号 骨盆疼穴:肌肉疼痛、两腿成剪刀式时有疼痛感可使用此穴位。

42号 骨盆疼穴:与41号相同 。

43号 肩臂疼穴:肩部的肌肉疼,特别对40肩痛和50肩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对7-3号穴位要同时进行治疗。

44号 前痉挛穴:经常抽筋和因皮肤干燥而瘙痒时使用此穴位。

45号 关节炎穴:蹲起时有疼痛感觉和浮肿的时候用此穴位。

46号 高尔夫痛症适应穴:大部分常打高尔夫球的人出现的症状,故此命名。各种肌肉痛、中风后关节脱臼时在此泻血。

47号 鼻炎适应穴:对慢性鼻炎,严重流鼻涕、过敏性流鼻涕、咳嗽有疗效。

48号 眼球干燥症穴(白阳穴):眼睛干涩、流行性结膜炎、因各种眼部疾病眼睛严重充血时,在20-48号泻血。

49号 歪嘴适应穴:因面瘫嘴歪时,在39号泻血,如不见效追加1-9-49号泻血。

50号 前码痛辅穴:用于治疗后无疗效时的辅助穴。在44号前痉挛穴泻血后腿仍抽筋时,追加泻血。

51号 生理痛穴(中极穴):痛经、宫寒、月经不调、不孕、卵巢囊肿、自然流产时,在2-51-6-8号做基本泻血。

关于血瘀体质的穴位养生方法


曲池: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肘横纹尽头的凹陷处。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之上部天之下部的水湿雾露,性温热,气血场范围巨大。因此曲池穴有良好的活血止痛、扶正祛邪的作用。操作方法:用拇指或者食指揉按穴位,或者点压穴位10~15分钟。

合谷:合谷即是虎口。合谷穴有宣通气血、行气活络的功效,能够治疗血瘀引起的各种疼痛、色斑。操作方法:用拇指朝小指方向用力按压,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5~10分钟。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血海:位于髌骨上2寸的大腿内侧缘。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该穴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因此是治疗瘀血证的重要穴位。操作方法:以手指的指腹部位按压,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穴3分钟,力量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

每天坚持按摩这三个穴位,对瘀血所引起的疼痛、色斑、面色不佳有很好的效果。

经络针灸穴位疗法


【导读】朱金友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中医针灸学,运用经络针灸穴位疗法大脑炎后遗症,棉瘫,红眼病,心脑血管病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脑溢血等症,并配合药物治疗,有显著疗效,独树一帜,下面为你介绍经络针灸穴位疗法。

经络针灸穴位疗法

朱金友

1952年生,保定市人。大专学历,副主任医师。1966年拜师甄士杰,杨瑞田学习中医,尤其酷爱针灸,得到真传。1969年其在河北省直属医院学习,毕业后,在保定市刘守庙医院工作,任该院门诊部主任兼中医针灸科科长;1995年任保定市刘守庙医院院长;2000年开办南市区中西医门诊部;2005年创建保定市金友中西医结合医院,任院长。朱金友对工作认真,对业务精益求精,对患者高度负责,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朱金友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中医针灸学,运用针灸治疗大脑炎后遗症,棉瘫,红眼病,心脑血管病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脑溢血等症,并配合药物治疗,有显着疗效,独树一帜。

朱金友在拜师学习期间肯钻研,爱学习,每当他回到家里,总要翻书看图解,找穴位,然后以自身试针。一天父亲下班回家,看见儿子满身是针,不解地问:你这是干什么?他回答:我在学技术,在试针。又说,我这样才能掌握好每天学的技巧,否则,就不是一个好医生,因为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医生。父亲听了儿子的回答,点点头。他理解了儿子的用意,心疼地对儿子说:你学习我支持,可是别弄坏了身子。

由于朱金友刻苦学习,工作业绩突出,他被推荐到保定地区卫校针灸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工作之余,朱金友在职通过河北省针灸学院函授三年学习,获得大专学历。他在祖国医学宝库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把针灸穴位的经络学理论与西医治疗有机结合,总结研究出穴位针灸扶正法,穴位经络化淤法,芒针点击雀啄法,其理论和特点分别为:

经络针灸穴位疗法

一、穴位针灸扶正法

脑血栓中医称为中风,根据发病机理,该病诱因一是火,二,因为火胜伤阴,阴伤血液粘稠增加,血流淤滞,故而形成血栓,火盛迫血妄行,故而形成出血。虚为气虚,推动血液运行之力不足,血流缓慢,故而引起出血,火与虚二者引发之病皆形成血淤,从而出现由于血淤痹阻不同经络肢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语言的障碍等不同病症。这时,针灸气海穴,可通经络,理气,补阴,因而,气息通畅,用中医术语说;气通百通。再针灸肝,胆经和阴陵泉,太阳穴,可抑火,扶正调节阴阳平衡,人体功能便得以恢复,同时配合西医药物治疗。实践证明,治疗脑血管疾病效果奇特。

二、穴位经络化淤法

该方法在扶正法的基础上,即:通气,抑火,调节阴阳平衡,恢复血液运行推动力,这时针灸心经穴,神门穴,通里穴,凤池穴。

痹证的穴位推拿疗法


当人体肌表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导致气血失于通畅,而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等处发生酸楚疼痛、重着、麻木、屈伸不利、关节肿大,甚至红肿热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均称为痹证。

推拿部位

1.足底部反射区: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斜方肌、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肝、脾、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胃、胰、十二指肠、生殖腺。
2.足内侧反射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内髋关节、内尾骨、尿道及阴道、前列腺或子宫。
3.足外侧反射区:肩(关节)、肘关节、膝、外髋关节、外尾骨、生殖腺。
4.足背部反射区: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胸部淋巴腺(胸腺)。
5.足腿部反射区:坐骨神经。

常用手法

1.足底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拇指关节刮法、食指关节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2.足内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拇指推法、按法、叩击法等。
3.足外侧反射区:食指外侧缘刮法、拇指推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按法、叩击法等。
4.足背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食指推法等。
5.足腿部反射区:拇指推法。

中暑的穴位推拿疗法


中暑是发生在夏季或高温作业下的一种急性病。在夏令暑热环境下,人体处于劳倦或饥饿状态时,元气亏虚,暑热乘虚而入,随体质的不同,或燔灼阳明或触犯心包,甚至导致阴阳离决。临床以壮阳、烦渴、汗出、昏迷、肢厥为特征。

推拿部位

1.足底部反射区:脑垂体、小脑及脑干、鼻、颈项、肺及支气管、甲状旁腺、心、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胃、盲肠(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小肠、肛门。
2.足内侧反射区:颈椎。
3.足背部反射区:扁桃体、胸部淋巴腺(胸腺)、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

常用手法

1.足底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钳法、食指关节刮法、拳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拍法等。
2.足外侧反射区:、拇指推法等。
3.足背部反射区: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食指推法、拇指推法等。

​什么是穴位注射疗法?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很多治疗疾病的方法,那么我想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穴位注射疗法呢?也许大家对这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可能都不太了解,那么接下来小编就为你详细的说一说什么是穴位注射疗法,为了大家的身体保健赶快来学习和了解一下吧!

概述

穴位注射法是一种针刺与药物相结合的疗法。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压痛点或体表触诊阳性反应点,通过针刺及药物的双重作用治疗疾病。

药物与器具

常用药物有复方当归注射液、黄芪、丹参、红花、板蓝根、威灵仙、银黄注射液、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抗生素、胎盘组织液、奎宁等。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常用4~6号普通注射针头,及牙科5号和封闭用长针头。

操作

(1)一般可根据治疗需要,循经络分布走行寻找阳性反应明显的背俞穴、募穴为治疗点。

(2)根据所选穴位:部位不同及用药剂量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

(3)在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注射针具快速进针刺入穴位,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推入。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药;慢性疾病,体弱者用轻刺激,推药要慢;急性病,体强者用强刺激,可快速推药。

以上小编为大家讲述的这些有关穴位疗法的健康知识你都了解清楚了,这种新型的注射穴位疗法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作用,当然对于治疗疾病也是非常好的,所以大家了解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泻血疗法穴位方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