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男性养生偏方 > 导航 > 女人的养生偏方

血性恶露的偏方

【www.ys630.com - 男性养生偏方】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养生已经不再是养身,同时也是养心。科学的中医养生是怎么进行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血性恶露的偏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血性恶露这中疾病主要是一种产妇疾病,它是当胎儿出生几周后会出现的症状。这种疾病是因为子宫里面存在一些组织物、血液以及粘液混合而成的,它是通过阴道排出体外的,对于这种症状,希望产妇们可以知道如何去处理它,这样才能够避免子宫受到其他疾病的伤害,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偏方一

材料:藕汁100克,白糖20克。

制作方法:先将鲜白嫩藕榨取藕汁,冷藏备用,再将白糖兑人藕汁中,冷饮之。

主治:本方适用于血热所致血性恶露不尽。

偏方二

材料:仙鹤草、益母草各30克,红糖10克。

制作方法:先将二草浓煎、去渣、取滤液,入红糖于滤液中,煮沸,即可服用,每日2--3次。

主治:本方可用于血瘀之血性恶露不尽。

偏方三

材料:人参10克,净乌骨鸡1只,精盐少许。

制作方法:将人参浸软切片,装人鸡腹,放入砂锅内,加盐、隔水炖至鸡烂熟,食肉饮汤,日2--3次。

主治:本方适用于产后气虚之血性恶露不尽。

偏方四

配方:脱力草30克,鸡蛋10个,红糖30克。

制作方法:将脱力草(若无、可用党参30克,黄芪60克代替)先熬水,去渣,再用滤液、红糖与鸡蛋同煮,以蛋熟为度,每天吃蛋2--3个,吃完可再制。

主治:本方适用于产后之气虚所致血性恶露不尽。

对于血性恶露这种疾病的治疗偏方是有很多种,产妇应该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去选择血性恶露的治疗偏方,这样才不会造成一些皮肤性疾病和对阴道造成伤害。同时,对于文章介绍的治疗偏方,希望各位孕妇们可以好好记住,这样到你们生产的时候才可以正确的对待它。

相关阅读

白色恶露的偏方


白色恶症状露是一种女性在生产之后短期内出现的症状,是由于生育后有些组织脱落引起的,主要是因为产时伤到神经,虚损不足。这种症状对女性产后恢复极为不利,所以需要及早治疗。对于白色恶露这种疾病采用偏方治疗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偏方,以下便是几种能有效治疗白色恶露的偏方供参考:


偏方一、藕汁100克,白糖20克。先将鲜白嫩藕榨取藕汁,冷藏备用,再将白糖兑人藕汁中,冷饮之。本方适用于血热所致产后恶露不尽。

偏方二、仙鹤草、益母草各30克,红糖10克。先将二草浓煎、去渣、取滤液,入红糖于滤液中,煮1--2沸,即可服用,每日2--3次。本方可用于血瘀之恶露不尽。

偏方三、人参10克,净乌骨鸡1只,精盐少许。将人参浸软切片,装人鸡腹,放入砂锅内,加盐、隔水炖至鸡烂熟,食肉饮汤,日2--3次。本方适用于产后气虚之恶露不尽。

偏方四、脱力草30克,鸡蛋10个,红糖30克。将脱力草(若无、可用党参30克,黄芪60克代替)先熬水,去渣,再用滤液、红糖与鸡蛋同煮,以蛋熟为度,每天吃蛋2--3个,吃完可再制。本方适用于产后之气虚所致产后恶露不尽。

以上便是几种较为有效的偏方,但患者在使用偏方的同时也不能放弃正规治疗,因为偏方毕竟是偏方,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由于这种情况出现在产后这一特殊时期,更应该谨慎选择治疗方法,以防产妇身体出现不适,造成更大的危害。

治疗产后恶露的偏方


产后恶露是指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这种病症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产后恶露的治疗偏方以及产后恶露的分类,赶紧来看看吧!

1、产后恶露

用败酱、当归各六分,续断、芍药八分,芎穷、竹茹各四分,生地黄(炒)十二分,加水二升煮成八合,空心服下。

2、产后恶露不尽

用蒴翟二十两,锉细,加水一半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

3、产后恶露不快,腰腹疼痛

或月经不调,久有瘀血。用五灵脂(水淘净,炒为末)一两,以好米醋调稀,慢火熬成膏,加蒲黄末调成丸子,如龙眼大。每服一丸,用水与童便各半碗,煎至七成后温服。再服,恶露即下。如是血块或闭经可用丸药磨酒服。此方甸紫金丸。

4、产后诸淋

用紫荆皮五钱,半酒半水煎,温服。

产后恶露的分类

正常恶露根据颜色、内容物及时间不同,将其分为三种。

1.血性恶露

因含大量血液得名,色鲜红,量多,有时有小血块。镜下见多量红细胞、坏死蜕膜及少量胎膜。血性恶露持续3~4日。出血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2.浆液恶露

因含多量浆液得名,色淡红。镜下见较多坏死蜕膜组织、宫腔渗出液、宫颈黏液,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且有细菌。浆液恶露持续10日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变为白色恶露。

3.白色恶露

因含大量白细胞,色泽较白得名,质黏稠。镜下见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

结语:看完了这么多能够有效治疗产后恶露的偏方,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一定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以及相关的认识。所以,想要用这些偏方来进行治疗的话!还是请在询问医师的情况之下进行治疗和服用,效果会更好哦!

失血性休克的偏方


失血性休克是很常见的现象了,因为大量的出血导致了休克的现象也是很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的类型有很多,常见的就是一些妇科疾病引起的,有的女性在生产的时候出现了大出血的现象,就会引起失血性休克的现象,一定要能够及时的去处理,今天我们介绍的是失血性休克的偏方治疗。

偏方(1)生脉针:以生脉散配制而成,每次40~60ml,以等量的50%葡萄糖稀释后静注,或加入10%葡萄糖中滴注,治疗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有效。

偏方(2)参麦针:用人参、麦冬等量配制成10%的浓度,每次20~30ml加入50%的葡萄糖40ml静脉注射,每10~30分钟1次,直到血压回升改为静滴,对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均有效。

偏方(3)参附针:每次10~20ml,加入50%葡萄糖30~40ml静注,1~2次后,用40~80ml加10%葡萄糖250~500ml静滴,一日二次。对阳脱有效。

偏方(4)强心灵:每次0.125~0.25ml,加50%葡萄糖20ml静脉缓慢推注,一日1次,对心源性休克有效。

偏方(5)枳实针:每次0.3~0.5g/kg体重,加入5%葡萄糖10ml缓慢静注,每15分钟1次,待血压回升后,改为0.15~0.35g/kg,加入10%葡萄糖100ml中静滴。休克纠正后停药,对低血容量性休克、阴脱之重症有效。与生脉针合用,对过敏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均有效。 失血性休克西医治疗方法

对于出现的失血性休克的现象一定要能够得到尽快的科学的治疗,今天介绍的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偏方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下,这些治疗偏方也都是已经得到科学的证实的,大家不要担心它的副作用,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的用药。

溶血性黄疸的偏方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巩膜及黏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μmol/L(1.0mg/dl),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3.68μmol/L。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的黄疸。

[方一]

绵茵陈3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先将茵陈洗净,煎水,去渣,留汁液,再以茵陈药液同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适量的白糖煮1--2沸即成。每日分2--3次服食,连服7—10天。

本方清肝胆、利湿热,适用于阳黄。

[方二]

茵陈15克,干姜、桂枝各10克,粳米50克。

将茵陈、桂枝、干姜煎水取汗,去渣,再用药汁煮粳米成粥,早、晚分用。

本方温通肝胆,适用于阴黄证。

[方三]

栀子仁30克,粳米100克。将栀子仁研为末,分为4份,以淘洗净的粳米加适量清水煮粥,待粥汁稠粘时,加入栀子末1分,搅匀后服食。喜食甜者可加白糖服食。

本方出自《寿亲养老新书》,功能清热、泻火,适用于黄疽。

[方四]

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米仁100克。先将赤小豆浸泡半天,与薏米仁共煮粥,赤小豆煮烂后,加茯苓粉再煮成粥,加白糖少许,每日数次,随意服食。

本方健脾祛湿,适用于黄疽。

[方五]

土大黄9克,茵陈15克。水煎服,1次服用。

本方出自《岭南草药志》,适用于黄疸。

[方六]

赤小豆、苦丁香、麻雀各3克。共碚干,研为末,用鼻子闻味。

本方适用于黄疽。

[方七]

田螺10个。水漂去泥,捣烂,露一宿,五更取清汁服。

本方适用于阳黄病后,身面俱黄,吐血,诸药不致者。如黄不退,照前服。

[方八]

积雪草、冰糖各30克。水煎服,1日1剂。

本方适用于湿热黄疽。

[方九]

梅花草15克,小白蒿、秦艽、黄柏、红花各6克,五灵、脂、广木香各3克。共研细末,每服3叫.5克,每日3次,白糖水送服。

本方适用于黄疸型肝炎。

[方十]

鲜车前草10株,天青地白草、馥浆草、绵茵陈、白花蛇舌草、大青叶、板蓝根、郁金各20克。水煎,日1剂,分3次服。

本方为贵阳中医学院教授季昌源方,功能清热解毒,退黄除湿,适用于黄疽症之阳黄。

[方十一]

茵陈30克,栀子9克,黄柏15克,大黄9克,大青叶30克,川金钱草60克。水煎,日1剂,早晚服。

本方为邱会河老中医经验方,适用于阳黄初起,大便干燥者,退黄效果甚好。

[方十二]

茵陈30克,茯苓15克,猪苓、白术各9克,泽泻15克,川金钱草60克,藿香9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利湿退黄,适用于身面俱黄,但湿邪较重者。

[方十三]

茵陈30克,干姜6克,熟附片、白术各9克,茯苓、泽泻各11克,焦三仙各9克,熟 苡仁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完。

本方温化寒湿,适用于皮肤黄染晦暗,如烟熏或如尘土,即寒湿阴黄证。

[方十四]

柴胡、当归各9克,赤芍15克,白术、茯苓各9克,茵陈30克,郁金9克,薄荷3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疏肝理血,适用于肝脾不和所致的黄疸证。

[方十五]

生首乌、连翘、丹皮、大青叶、板蓝根、半枝莲、茜草、丹参各15克,柴胡12克,茵陈、白茅根各30克,甘草6克。前者冷水浸泡连煎2次,加水高出药面1--2寸。用砂锅煎煮沸后约3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煮。两次药液加在一起,1日分3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50--60剂。

本方为河南著名中医翟明义验方,功能清热解毒,清肝利胆,除湿热、退黄疸。

主治:湿热蕴结型黄疽(阳黄)。对急性乙型黄疽型肝炎乙肝血清标志物抗原三项阳性及转氨酶、总胆红质、黄疽指数升高者有效。以发热或不发热、身黄、目黄、尿黄三大主症为特征。

加减运用:大便干加大黄10克;关节痛加忍冬藤30克;皮肤瘙痒加荆芥15克;阴黄去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半枝莲,加黄芪30克、仙灵脾15克、焦白术10克,生首乌改为蒸首乌,丹参加至30克;热重者加黄连10克;湿重者加苍术、佩兰各15克。

本方对湿热蕴结患者,特别是黄疽、转氨酶升高、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疗效较好。据50例患者统计HBsAg、抗HBc、HBeAg三阳转阴者30例;转氨酶、黄疽转正常者47例。但本方对慢性迁延性乙肝抗原三项阳性者疗效欠佳。

[方十六]

水发香菇60克、豆腐皮3张、冬笋、荸荠各150克,面粉、苏打粉各10克,花生油300克,五香粉0.3克,嫩姜10克,味精、酱油、芫荽各适量。将香菇去蒂、洗净,切成条;冬笋剥壳,也切成条,面粉置碗中,加水150克,酱油、味精、苏打粉适量搅匀成面糊。用花生油炒香菇,片刻再加人冬笋、荸荠,炒透加酱油、五香粉、味精。将豆腐皮切成适当大小的皮,放上香菇、冬笋、荸荠、嫩姜条卷起,用面粉糊粘合,再将整个卷子放人面粉糊中蘸匀。将若干个卷子,放在烧热的花生油中炸至酥脆,取出配香菜即成。

本方清热、化痰、消积。适用于温病口渴、黄疽、热淋、痞积。

本病又称之为溶血性黄疸,临床上多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缺乏造成的溶血所致的胆红素增高症。故预防应针对病因进行,对于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切掉脾脏可减少复发。对于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缺乏造成的溶血所致的黄疸,应避免吃蚕豆、避免接触樟脑球等物质。

溶血性贫血的偏方


溶血性贫血是贫血的一种,治疗溶血性贫血我们需要到医院做全面的检查后才可以对症治疗,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我们要知道疾病发生的原因,只有知道了什么原因导致了溶血性贫血,我们才能更好的治疗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治疗上有一些很好的偏方。

1、花生红枣羹:

红枣(去核)250克,连衣花生250克,黄豆500克,加水后先以武火烧沸,转以文火慢慢熬至浓稠似胶时即可。

2、枸杞蒸母鸡

枸杞20g,母鸡1只,调料适量。将枸杞装入鸡腹内,置器内加葱段、生姜、清汤、食盐、料酒、胡椒粉适量、加盖蒸2小时取出,加姜、葱、味精等调料,饮汤食肉。

3、枸杞银耳羹

银耳20g,枸杞25g,冰糖或白糖100g,鸡蛋2个。将银耳泡发后摘除蒂头,枸杞洗后沥水,打蛋取清。沙锅加水,沸后投蛋清、糖撑匀,再沸时入枸杞和银耳,炖片刻。

专家推荐:

1、溶血性贫血吃什么好:日常应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优质蛋白质、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血、鱼、虾、蛋类、豆制品、黑木耳、黑芝麻、红枣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2、溶血性贫血不适宜吃什么:溶血发作期不宜吃酸性食物,如猪肉、牛肉、鸡肉、蛋黄、鲤鱼、鳗鱼、牡蛎、干鱿鱼、虾、白米、花生、啤酒等

上文我们介绍了治疗溶血性贫血的偏方,我们采用了几道非常养生而且有很好保健功效的食疗药膳来治疗溶血性贫血。我们在上文也详细说明了什么食物是比较适合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而有很多食物溶血性贫血患者要避开。

出血性疾病的偏方


出血性疾病是一类由于止血机制异常所致的疾病统称。出血性疾病大体上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部位的出血。出血性疾病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各异,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病因及发病机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发病原因包括以下:1.血管壁异常;2.血小板异常;3.血小板增多;4.抗凝与纤溶异常。

偏方1

(1)每天生吃连皮花生米每日50~100克。(2)连皮花生米100克,猪蹄一只,老藕节适量,共煨汤食用。(3)连皮花生米200克,与带肉脊骨500克或猪肝加水煨汤食用 咳血食疗方 百合粥:干百合研粉30克(鲜者倍量),粳米100克,加冰糖适量煮粥。顿餐,每日一次。银耳粥:银耳10克洗净泡4小时,粳米100克、大枣10枚先下锅,水沸后加银耳及适量冰糖同煮粥。食法同上。二鲜饮:鲜茅根150克切碎,鲜藕200克切片,煮汁饮用。

偏方2

紫米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有便秘、消化功能不好的患者少吃。与普通稻米相比,黑米和紫米不仅蛋白质的含量相当高,必需氨基酸齐全,常吃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更利于身体恢复。

偏方3

茄子每天100g左右可以炒食也可以炖食。茄子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对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此外,茄子还有清退癌热的作用。茄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1、C、D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0克中即含维生素p 750毫克,这是许多蔬菜水果望尘莫及的。维生素p能使血管壁保持弹性和生理功能,防止硬化和破裂,所以经常吃些茄子,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出血性紫癜。此外,茄子还有防治坏血病及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

出血性疾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与遗传因素有关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家族中有遗传史;另一种是继发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后天外界因素的不良刺激而导致机体功能异常。无论哪种出血性疾病,都表现为出血倾向或出血不止,而且在病人一生中多发。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和右旋糖酐等,对出血性疾病的病人来说,是不安全药物,因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作用,可加重出血。

2.注意饮食。在食物选择上宜多食些含维生素C较多的水果和蔬菜,并讲究烹调方法,避免粗硬食物,如鱼、骨头等,以免不小心刺破消化道的粘膜,引起出血。

3.保护好皮肤、粘膜。病人应减少对皮肤、粘膜的刺激。刷牙时要用软毛牙刷或用棉球擦洗,避免损伤齿龈,引起出血。衣着要稍宽大些,活动时要避免使用锐利工具,尽量避免肢体与外界物体的碰撞,防止皮肤受损,皮下出血。

4.在家中如果发生创伤性出血,尽量采取压迫止血,同时限制出血部位关节活动。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用干毛巾、手帕盖于伤口加压包扎;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住出血动脉靠近心脏的一端,可切断血流,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如果短时间不能达到完全止血,应紧急前往医院进行救治。

5.病人家中要常备冰袋。血液病的病人机体抵抗力低下,常易发烧。发烧时,家属应采用物理降温法,可在头后、腋下放置冰袋达到降温的目的,也可用冷水或酒精擦浴法降温,避免服用药物降温。

6.防止家中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引起血液病继发感染的常见因素,当亲戚朋友患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时,应避免与患者接触,室内环境要保持清洁。

治疗溶血性贫的治疗偏方


对于溶血性贫我们可能都不以为然,觉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但病情严重了,后果不堪设想,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溶血性贫的治疗方剂有哪些吧?以及它们的临床效果到底怎么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名

抗溶补肾方。

功能主治

功能益肾气,固阳精。主治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红蛋白尿。

处方组成

生地9克、熟地9克、丹皮9克、山药12克、茯苓9克、泽泻9克、肉桂3克、巴戟天9克、仙茅9克、仙灵脾9克、狗脊12克、当归9克、黄芪12克、乌贼骨9克、生牡蛎30克、桑螵峭9克、生铁落30克、黄精9克、炒枣仁 9克、炒远志3克,水煎服。 症情稳定后在上方基础上加减制成丸药服用,以巩固疗效。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1例,服药2月余,症状明显好转,血红蛋白由3-8克%上升至105克%。

处方来源

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医院王瑞华等。

方名

栀芎参黄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泻火,凉血活血,益气养血。主治蚕豆病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处方组成

栀子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丹参10克、党参10克、柴胡9克、丹皮6克、水通6克、大黄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待黄疸减退、发热降低后改用黄芪20克、党参15克、丹参15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水煎服。

临床疗效

治疗8例,取得良好效果。

处方来源

四川省荣县乐德医院吴国权。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溶血性贫的相关方剂有了一定的了解,溶血性贫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一定要注意,以上溶血性贫的中药方剂对大家有所帮助,效果应人而异,不要盲目使用。

血性恶露的偏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