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鲍氏中医男性养生 > 导航 > 幽门螺旋杆菌的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的症状

2019-10-20

布氏杆菌病(外科)

鲍氏中医男性养生。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养生,很多人只是听说但并未真正力行,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科学的中医养生是怎么进行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布氏杆菌病(外科)”,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概述】

布氏杆菌病(brucelosis)又称马尔他热(Molta fever)或波浪热(undulant fever)是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是一种家畜及人共患的地区性流行病。此病遍及全世界各地,在我国则多见牧区,主要在内蒙、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山东等地有流行区。南方则少见。根据不同的传染源和不同型的菌种,国际上将布氏杆菌分为6个型:主要为羊型,牛型和猪型,绵羊付睾型,森林属型和犬型。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型,次为牛型,少数为猪型。羊为主要的传染源,分布最广,与人接触最多,菌种毒力强,临床上症状重,易流行。细菌对光、热及化学药剂如3%的漂白粉及来苏水都很敏感,数分钟至20分钟即可杀死。但在干燥土壤中可存活数月,在乳制品,皮毛或水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

【诊断】

可根据以下几点:①有在流行区居住及来往史或接触牛、羊史。②有过间歇性发烧,多汗,头痛,肝脾大,乏力等全身症状或目前仍有这些症状。③骨关节的疼痛,尤以腰痛剧烈与X线所见不太相符。④病变的组织学检查及脓液的细菌培养对诊断有帮助。⑤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结果在1∶80以上,并在治疗后下降,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治疗措施】

主要为抗菌药物治疗及对症疗法。急性期最有效药物为四环素,0.25~0.5g/次,每天四次。连服4周为一个疗程。停一周后可依病情再用药1~2个疗程。必要时可以加用链霉素。TMp-SMZ也可选用,对于关节症状顽固,变态反应强的较重症例可以考虑特异性菌苗疗法。关节有积液时,可抽出液体,内注链霉素0.2g;对有脊柱炎病例可加用脱敏疗法。此外应卧床休息,或用石膏床或支具固定,有利于肌肉的痉挛缓解,减轻疼痛。若因脓肿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出现感觉,运动障碍或截瘫者,应及时进行探查术,根据病变行脓肿切开引流及病灶的清除术,脊髓的减压术,椎板减压成形术,脊椎融合术等。关节病变疼痛者可行适当外固定,以利减轻症状及维持功能位,加强未受累的关节功能的锻炼。骨病变有自愈趋势,但需时较长,经上述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病因学】

布氏杆菌首先感染家畜。家畜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怀孕的母畜则极易引起流产或死胎,所排出的羊水、胎盘、分泌物中含大量布氏杆菌,特别有传染力。而其皮毛,尿粪,奶液中均有此菌。排菌可长达三个月以上。人通过与家畜的接触,服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尘土或菌进入眼结合膜等途径,皆可遭受感染。发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

该菌自损伤的皮肤及粘膜或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吞噬,进入淋巴结,有时可在其中存活并生长繁殖形成感染灶,约2~3周后可进入血液循环产生菌血症。继之在网状内皮系统如肝,脾,骨髓内生长形成新的感染病灶,并可多次反复冲破细胞进入血循中,则再一次引起菌血症和临床急性症状,表现为平均2~3周的发烧期,每间隔约3天至两周,发烧又反复,产生波浪状的热型,故称为波浪热。

同时,布氏杆菌含有内毒素及菌体本身皆可引起人体的过敏,出现各种的变态反应性病变。骨关节病变,多发生在半年左右,少数病例更早些。布氏杆菌骨髓炎是血源性布氏杆菌感染在骨关节的局部表现。任何骨均可受累,但以脊椎炎最为多见。关节的病变常侵犯大关节,以髋关节炎最为常见。

【病理改变】

本病急性期的病理变化为多脏器的炎性变化及弥漫性的增生现象。慢性期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感染性肉芽肿组织的增生。该肉芽肿可位于椎体内或邻近椎间盘的软骨下椎体骨质内。病变可继续扩大,侵及周围骨质,软骨板及椎间盘。最常见受累的是腰椎。感染性肉芽肿显微镜下可见上皮样细胞和类似langhan巨细胞,周围有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肉芽肿直径约1MM。有少数发生坯 煞费苦心及干酪样病变,偶见死骨。广泛的新骨形成是一特殊的表现。因椎间盘破坏,椎体间常呈骨性的融合。据统计约30%~40%病人有骨关节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关节炎,骨膜炎,骨髓炎,脊柱炎。脊柱,肩关节,肩锁关节及骶髂关节最容易受侵犯。

【临床表现】

大多数病人有急性感染表现。主要为波浪状发烧为其特点,发烧约2~3周,继之1~2周无烧期,以后再发烧。常伴多汗,头痛,乏力,游走性关节痛(主要为大关节)。有时全身症状消退后,才出现局部症状。腰椎受累后,出现持续性腰背痛,伴肌肉痉挛,活动受限后,影响行走。常可产生坐骨神经痛。局部有压痛及叩痛,少数病人于髂窝处可扪及脓肿包块;也可产生硬膜外脓肿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出现感觉、运动障碍或截瘫。同时可伴有肝、脾肿大,区域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慢性病人可伴有其它多处的关节病变。但大多数发生在腰椎,少数发生在胸椎,胸腰段,骶椎或骶髂关节者。男性病人可有睾丸肿大,睾丸炎症表现。本病有自愈趋势,但历时较长。未接受治疗者复发率约占6%~10%。

【辅助检查】

X线所见与化脓性感染相似。发病1~2个月后才逐渐出现X线上的骨改变,以骨质修复为主而破坏少为其特征。在脊柱常可见2~3个椎体受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破坏,但骨质增生显著。逐渐出现骨质破坏被不规则的致密新生骨所替代,椎体边缘形成明显骨赘,前纵韧带钙化,椎体可融合,小关节也有炎症改变,由间隙增宽变为狭窄及融合。椎旁脓肿常多见,在骶髂关节常为双侧骨质疏松,间隙变窗及不规则破坏,周围硬化,死骨少见,最终也可融合。

其它:血清凝集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特异性很高,患者多呈阳性。流行病学普查时,多用皮内试验,但在发病6个月内阳性率很低,而慢性患者100%呈阳性。

【鉴别诊断】

①化脓性脊柱炎:起病急,高热不呈间歇性,全身中毒症状重。白血球总数可达2万/mm3以上及中性白血球数增加。血培养阳性。椎旁脓肿或髂窝脓肿出现较早,将抽出的脓液进行细菌学的检查即能明确诊断。X线上表现骨破坏多于修复。②脊柱结核:发病慢,低烧盗汗,无其他关节痛,血沉快,结核菌素皮内的试验呈强阳性,X线改变以骨质疏松及破坏为主,很少增生反应,后期常至脊柱后凸畸形。

ys630.COm精选阅读

巴氏杆菌病症状和治疗


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潜伏在家禽里的疾病,会在身体中潜伏两天到九天左右,最常见的动物是鸡,鸡也是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吃到的家禽,会影响到大家的食物健康问题,还有的会出现在鸭鹅身上,这种病毒是要避免的以免我们吃到感染肉质,影响到身体健康。

临床症状

禽巴氏杆菌病

又称禽霍乱(fowl cholera)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2-9天。

(1)鸡:

A.最急性型:常见于流行初期,以产蛋高的鸡最常见。病鸡无前驱症状,晚间一切正常,吃得很饱,次日发病死在鸡舍内。

B.急性型:此型最为常见,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缩颈闭眼,头缩在翅下,不愿走动,离群呆立。病鸡常有腹泻,排出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的稀粪。体温升高到43~44℃,减食或不食,渴欲增加。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增加。鸡冠和肉髯变青紫色,有的病鸡肉髯肿胀,有热痛感。产蛋鸡停止产蛋。最后发生衰竭,昏迷而死亡,病程短的约半天,长的1~3d。

C.慢性型:由急性不死转变而来,多见于流行后期。以慢性肺炎、慢性呼吸道炎和慢性胃肠炎较多见。病鸡鼻孔有粘性分泌物流出,鼻窦肿大,喉头积有分泌物而影响呼吸。经常腹泻。病鸡消瘦,精神萎顿,冠苍白。有些病鸡一侧或两侧肉髯显著肿大,随后可能有脓性干酪样物质,或干结、坏死、脱落。有的病鸡有关节炎,常局限于脚或翼关节和腱鞘处,表现为关节肿大、疼痛、脚趾麻痹,因而发生跛行。病程可拖至一个月以上,但生长发育和产蛋长期不能恢复。

(2)鸭:鸭巴氏杆菌病俗称"摇头瘟"。

鸭发生急性霍乱的症状与鸡基本相似,常以病程短促的急性型为主。病鸭精神萎顿,不愿下水游泳,即使下水,行动缓慢,常落于鸭群的后面或独蹲一隅,闭目瞌睡。羽毛松乱,两翅下垂,缩头弯颈,食欲减少或不食,渴欲增加,嗉囊内积食不化。口和鼻有粘液流出,呼吸困难,常张口呼吸,并常常摇头,企图排出积在喉头的粘液,故有"摇头瘟"之称,病鸭排出腥臭的白色或铜绿色稀粪,有的粪便混有血液。有的病鸭发生气囊炎。病程稍长者可见局部关节肿胀,病鸭发生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还有见到掌部肿如核桃大,切开见有脓性和干酪样坏死。

狂犬病(外科)


【概述】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

【诊断】

根据患者过去被病兽或可疑病兽咬伤、抓伤史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但在疾病早期,儿童及咬伤不明确者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病原学检测或尸检发现脑组织内基小体。

【治疗措施】

(一)一般处理 单间隔离病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医护人员最好是经过免疫接种者,并应戴口罩和手套、以防感染。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须严格消毒。

(二)加强监护 患者常于出现症状后3~10日内死亡。致死原因主要为肺气体交换障碍、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循环衰竭。因此,必须对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加强监护。

(三)对症处理 补充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烦燥、痉挛的病人予镇静剂,有脑水肿时给脱水剂。必要时作气管切开,间歇正压输氧。有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时,可应用受体阻滞剂或强心剂。

(四)高价免疫血清与狂犬病疫苗联合应用 高价免疫血清10~20ml肌注,也可半量肌注,另半量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同时行疫苗接种。

(五)干扰素 可试用。

【病原学】

狂犬病病毒属核糖核酸型弹状病毒,通过唾液传播。狂犬病毒具有两种主要抗原。一种为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另一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从患者和病兽体内所分离的病毒,称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 virus),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因定毒(fixed virus),毒力降低,可制做疫苗。

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升汞和季胺类化合物(新洁尔灭)等灭活。其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对酚有高度抵抗力。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

【发病机理】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延末梢神经和神经周围间隙的体液,向心进入与咬伤部位相当的背根节和脊髓段,然后沿脊髓上行至脑,并在脑组织中繁殖,继而延传出神经进入唾液腺,使唾液具有传染性。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①局部组织内小量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入侵后,在伤口附近横纹细胞内缓慢繁殖,约4~6日内侵入周围神经,此时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②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传入神经迅速上行到达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但亦可在扩散过程中终止于某部位,形成特殊的临床表现。③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再沿传出神经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如眼、舌、唾液腺、皮肤、心脏、肾上腺髓质等。由于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受损,可以发生呼吸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时,可发生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或猝死。

【病理改变】

病理变化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脑膜多正常。脑实质和脊髓充血、水肿及微小出血。脊髓病变以下段较明显,是因病毒沿受伤部位转入神经,经背根节、脊髓入脑,故咬伤部位相应的背根节、脊髓段病变常很严重。延髓、海马、脑桥、小脑等处受损也较显著。

多数病例在肿胀或变性的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到1至数个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3~10m 的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Negri body)。常见于海马及小脑浦顷野组织的神经细胞中,偶亦见于大脑皮层的锥体细胞层、脊髓神经细胞、后角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内基小体为病毒集落,是本病特异且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但约20%的患者为阴性。

此外,唾液腺腺泡细胞、胃粘膜壁细胞、胰腺腺泡和上皮、肾上管上皮、肾上腺髓质细胞等可呈急性变性。

【流行病学】

狂犬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均有发生。我国解放后由于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因养狗逐渐增多,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一)传染源 发展中国家的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人狂犬病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发达国家由于狗狂犬病被控制,野生动物如狐猩、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重要传染源。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粘膜被狗触舔等,均可引起发病。此外,亦有经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的报道。

(三)传播途径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一般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发病率低于其他季节。

【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10日,长的1年,多数1~3个月。儿童、头面部咬伤、伤口深扩创不彻底者潜伏期短。此外,与入侵病毒的数量、毒力及宿主的免疫力也有关。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

(一)前驱期 大多数患者有发热、头痛、乏力、纳差、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约50~80%病人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蚊走感。这是由于病毒繁殖刺激周围神经元引起。本期持续1~4日。

(二)兴奋期或痉挛期 患者多神志清楚而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燥,对水声,风等刺激非常敏感,引起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但不一定每例均有,亦不一定早期出现。典型表现在饮水、见水、流水声或谈及饮水时,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故患者渴极畏饮,饮而不能下咽,常伴有声嘶和脱水。

怕风亦本病常见的症状,微风、吹风、穿堂风等可引起咽肌痉挛。其他如音响、光亮、触动等,也可引起同样发作。

由于植物神经功能亢进,患者出现大汗流涎、体温可达40℃以上,心率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但病人神志大多清醒。随着兴奋状态加重,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碍、幻觉、谵妄等。病程进展很快,多在发作中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本期持续1~3日。

(三)麻痹期 痉挛减少或停止,患者逐渐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眼肌、颜面肌及咀嚼肌亦可受累。呼吸变慢及不整,心搏微弱,神志不清,最终因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约为6--18小时。

【辅助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12~30109/L不等,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

2.免疫学试验

(1)荧光抗体检查法:取病人唾液、咽部或气管分泌物、尿沉渣、角膜印片及有神经元纤维的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狂犬病毒抗原。

(2)酶联免疫技术检测狂犬病毒抗原:可供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之用。如病人能存活1周以上则中和试验可见效价上升,曾经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中和抗体须超过1:5000方可诊断为本病。

(3)病毒分离:病人唾液、脑脊液或死后脑组织混悬液可接种动物,分离病毒,经中和试验鉴定可以确诊,但阳性率较低。

(4)内基小体检查:从死者脑组织印压涂片或作病理切片,用染色镜检及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内基小体,阳性率约70~80%。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病毒性脑炎、破伤风、格---巴综合征、脊髓灰质炎、假性恐水症、接种后脑脊髓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相鉴别。

【预防】

(一)加强动物管理,控制传染源:

1.大力宣传养狗及其他野生动物的危害。

2.野犬应尽量捕杀。

3.家犬应严格禁锢。并进行登记和疫苗接种。

4.狂犬或患狂犬病的野兽应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严禁剥皮吃肉。

(二)伤口处理 主要为清创,立即用20%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彻底清洗伤口和搔伤处,至少20分钟,再用75%乙醇或2%碘酒涂擦,也可用1%新洁尔灭液冲洗,以清除和杀死病毒。如有高效价免疫血清,皮试后可在创伤处作浸润注射。伤口不缝合。亦可酌情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

(三)预防接种 对兽医、动物管理人员、猎手、野外工作者及可能接触狂犬病毒的医务人员应作预防接种。原则上于1、7、28日各肌注狂犬疫苗1.0ml,而后每1~3年加强免疫1次。对被狼、狐、狗、猫等动物咬伤者,应作预防接种。其方法依伤情、疫苗种类、参照使用说明接种,与此同时加用免疫血清,效果更佳。

大骨节病(外科)


【概述】

大骨节病(Kaschin-Beck病)是一种地方病,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在东北发现此病,后来又在西北地区发现。在西北地区,又称柳拐子病。发病大都集中在一个地区,成为疫区。本病大都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男性多见。在幼年时离开疫区,很少发病,在12岁以后离开疫区,也可得病,但发病较迟。

【治疗措施】

大骨节病无法根治,亦不能抑制病变发展。对症治疗可以减轻疼痛。有明显关节畸形者可用手术治疗。因游离体引起交锁和疼痛的,可摘除游离体。因骨唇过多过大而影响关节活动者,可将骨唇切除以改善功能。有关节内翻、外翻者,可作截骨术。因多系双侧性或多发性病变,不宜作关节融合术。

【病因学】

大关节病的病因至今未明。曾怀疑为口慢性中毒所致,但未能证实。大多数人认为可能与谷物中的致病霉菌有关。动物实验发现:凡用带有致病霉菌的谷物饲养的动物,其骨骼中所出现的病理改变与大关节病很相似。致病霉菌可能为留镰刀菌,但未能完全证实。

【病理改变】

主要的病理变化为骨骺早期骨化。可以分成三期:①骨骺板提前骨化:使骨骺板失去了正常的形态,凹凸不平。骨骺板的骨化可以不一致,使骨骺板厚度不一;骨化的速度也不一致,使关节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骨骺板的骨干侧的骨皮质呈锐角。②骨骺与干骺端早融合。骨骺中心软骨提前骨化,并向外围扩展。有时中心软骨破裂,干骺端成条状凹陷,最后完全融合。③骨骺与骨骺板过早消失,骨骼停止生长,骨端变得粗大,扭曲。

【临床表现】

若在少年时期发病,由于骨骺板提前骨化,使发育出现障碍,表现为侏儒型。患者体型矮小,关节粗大,并有疼痛与活动受限,以踝关节发病最早,接着顺序为手指关节、膝、肘、腕、足趾关节和髋部。因骺板融合速度不一致,两下肢往往出现膝内翻,膝外翻或髋内翻畸形。手指短小粗小,足部扁平。年龄愈轻,畸形愈重。

如果在青春后期发病,则畸形不明显。主要表现为骨关节炎症状,关节肿胀,有少量积液,活动时有磨擦感,并时有交锁症状,有时还可检查到关节内有游离体。成人下肢发病多,因踝、膝肿胀疼痛,行走十分不便。

X线片表现非常类似骨关节炎,以踝关节病变最为严重。早期可见关节间隙增宽,严重不整齐,关节内有游离体。接着关节面的皮质骨密度增加,间隙趋向狭窄。关节的边缘出现明显的骨唇。常有软骨下囊性变。往往距骨体被压扁,骨质

脊柱外科常见病


脊柱神经外科是神经外科的一个分支,它包括神经中枢,周围神经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他的常见病是比较多的,比如说退行性的病变,这包括腰间盘突出,也包括颈椎病,另外脊柱脊椎的外伤,椎管出现肿瘤等等,这都属于脊柱外科的一些常见疾病,我们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脊柱外科常见病

主要包括:1、脊柱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这些最为常见疾病占各种脊柱手术的80%以上;2、脊柱、脊髓外伤;3、椎管肿瘤;4、脊柱畸形。

发展历史

脊柱神经外科手术始于20世纪初,1905年,Cushing报道第1例髓内肿瘤切除术;1909年,Openheim报道1例L5/S1椎间盘切除术。之后各种脊柱、脊髓疾病手术治疗及各种入路方法相继报道,脊柱神经外科手术逐渐得以开展。

早期由于影像学技术、手术器械、照明设备的落后以及神经外科医生对脊柱稳定性认识的不足,临床工作中诊断脊柱脊髓疾病准确性差,手术治疗效果不好,手术后经常出现脊髓损伤、脊柱医源性畸形等并发症。

1973年Hounsfield发明了CT,这是脊柱神经外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大的飞跃;1977年,MRI在神经领域的应用成为脊柱神经外科的第2次飞跃。可以说CT和MRI的出现给脊柱神经外科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发展。1983年Denis提出的“脊柱三柱理论”,成为指导脊柱神经外科的力学基础。

在此理论基础上,随着工程学与材料学的发展和结合、手术器械的革新,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并得以应用临床,脊柱神经外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近10余年来脊柱神经外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血管外科常见病


血管外科主要指的就是脑血管以及心血管,同时也包括外周血管,这是一种外科领域的新兴独立的学科,这方面的疾病也是比较多的,最常见的就有动脉硬化闭塞症,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等,血管外科的这些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是特别大的,所以说一旦出现类似的疾病,应该及时治疗。

血管外科常见病

1. 动脉硬化闭塞症

医学上将动脉硬化所导致的全身动脉阻塞性疾病统称为动脉硬化闭塞症。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段、四肢的动脉,是中老年患者动脉狭窄、闭塞或动脉瘤性病变的主要原因。下肢动脉发病最常见,患肢有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肢体缺血症状。

2. 腹主动脉瘤及各种周围动脉瘤(颈动脉、内脏和四肢动脉)

常见症状为病变部位出现搏动性肿块,可伴有疼痛。瘤内常出现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后可导致瘤体远端动脉栓塞。瘤体增大可压迫临近的组织和器官。瘤体破裂大出血可危及生命。

3.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胸痛、高血压、呼吸困难等症状,随时有生命危险,诊断后应尽早治疗,多数患者可通过介入治疗治愈。

4.急性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

患者可突然出现患肢剧烈持续性疼痛,伴有肢体皮肤苍白、麻木和运动障碍,是血管科急症,最好能在发病6~8小时内手术取栓,否则可出现肢体缺血坏死并危及生命。

5. 下肢浅静脉曲张

多为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病变,是外科的常见病。主要是浅静脉曲张,伴有患肢肿胀、胀痛、酸胀或沉重感,小腿皮肤皮炎、湿疹、色素沉着和溃疡。

6. 下肢深静脉血栓

多为外伤、手术或长时间卧床后发病,多为左下肢。主要表现为患肢疼痛和肿胀,并短时间内进行性加重,严重时出现股青肿。一旦怀疑有深静脉血栓,患者应卧床,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并尽早抗凝治疗,必要时行溶栓、取栓及滤器置入治疗。

7. 其他疾病

包括雷诺综合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各种类型大动脉炎、血管损伤、动静脉瘘、血管畸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肺栓塞、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淋巴系统疾病等。

心外科常见病都有哪些


心外科类的疾病是最致命的,有一些急性的心外科疾病可以瞬间要人性命,也正是因为心脏疾病的危害之大,所以希望各位朋友对于心外科常见病能有所认识和了解,当出现了这些疾病的类似症状的时候可以及时的发现并且进行有效的治疗,那么,具体心外科常见病都有哪些呢?

一、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胎儿心脏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干扰,使部分发育停顿或缺陷所致。常见原因如母体营养障碍,维生素缺乏及代谢病及母体服用某些药物或较长时间放射线照射等。常见先天性心病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及法乐氏四联症等。

二、心脏瓣膜病

正常的人体心脏共有四个心腔和四组心脏瓣膜,即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其功能是使心脏内的血流能够保持单向流动,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但是由于风湿、感染等原因可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造成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增加心脏负荷,以致心功不全乃至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三、冠心病

冠心病的全称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因为粥样硬化等原因,管腔狭窄,造成心肌供血不足。轻者可以出现心绞痛,重者可以造成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临床主要表现是胸痛或胸闷、憋气,尤其是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出现的胸痛,或因缺血坏死临床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的后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目前被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最直接、最可靠的一种检查手段,被喻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四、 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管壁因各种原因,如先天畸形、炎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外伤等引起的瘤样扩张。主动脉夹层是因主动脉内膜的破裂,高速的血流通过主动脉内膜破裂口冲入主动脉壁中层,在中层形成一个新的腔道,随时都可能破裂,对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常有疼痛和压迫这两个症状。超声波、电脑断层扫描(CT)及核磁共振(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上述这四种就是心外科常见病,其实心外科疾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而为了减少心外科常见病的发生我们在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比如说注意运动、少吃一些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等,坚持下去不但可以预防心外科常见病,还可以预防其他的疾病发生。

胸外科是看什么病的


伴随着现在人们出现的各种病情,医院中所开设的各种科室门诊也越来越多。但是那些最根本的科室还是不会缺少的。例如胸外科,大家去医院就诊的同时是否注意到哪些患者是就诊的胸外科,是否详细的知道胸外科都是看哪些病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胸外科主治的病。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

,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

胸外科是一个古老的学科

,其形成和发展大经历了1个世纪,同时也由点滴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发展为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又与各个学科相互渗透独立体系。

现代胸外科医师无需象先驱们那样艰难地探索某一种疾病与外科治疗的关系,先人们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成功的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且根据这些经验教训作出总结,形成胸部外科的基础理论。胸外科医师的培养和训练还应强调学习伴随医疗实践的全过程,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胸外科医师有其不同的学习内容,亦会在学习中不断吸收新知识,吐故纳新,使其不断成熟、更加丰满。

科室理论

现代胸外科医师可以通过阅读用较短的时间就了解胸外科的基础理论和各种疾病的处理原则,还需要将这些理论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而连接这两个阶段的桥梁就是胸外科医师培养和训练。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善于开创的精神。

由于对专业化程度要求的提高,胸外科已经分化为普通胸外科、心脏外科、大血管外科以及小儿心脏外科等,这能使专科医师们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更加精湛和深入,专业化水准亦更加提高。但这种现象也带来另一方面的弊病,一些复杂的、多脏器混合性疾病的诊治工作也许因此将被忽视。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强调在进入胸外科训练程序的初期,应当重视普通胸外科和心脏外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肺癌(外科)


【概述】

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正在迅速上升,这是一个世界性趋势,很多发达国家中肺癌占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占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二三位。吸烟、被动吸烟、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是促成这一严峻现实的罪魁祸首,却又都 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另一流行病学趋势就是肺癌组织学类型在男女性别中的显著变化。鳞癌的发病度在男性中占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导致肺腺癌的比例相应增加),腺癌的发病率在女性中继续增长。肺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人民的生命,但是迄今为止肺癌的治疗效果十分令人不满。

【诊断】

1.X线诊断 为诊断肺癌最常用之手段,其阳性检出率可达90%以上。包括透视、平片、体层、胸部计算机辅助体层(CT)、磁共振(MRI)、支气管造影等多种方法。由于CT具有高分辨能力,因而被迅速推广使用。过去曾经采用的支气管造影、肺动脉造影等已渐被其代替。临床实践中的原则是按上述排列次序由简而繁、由费用少到费用多地进行检查。CT的广泛应用始于70年代,它在了解病变之位置、与周围脏器之关系,胸膜小种植或少量积液、节段性肺不张、纵隔各组淋巴结肿大、肺仙微小转移灶等方面优于普通胸片,但也有其局限性。因为肿大淋巴结并不一定等于转移,经常遇见炎性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5cm,癌性转移淋巴结小于0.5cm者,故对单个肿大淋巴结只能存疑不能据以为手术禁忌。当然已经融合成团时则应该确诊为转移所致。普通胸片显示之病灶比较大(比实际体积略有放大,可以比较清楚地显示其密度、边界、胸膜改变、中心液化等改变,故一定先照平片,有弄不清楚处再作胸部CT。腹部CT对于观察腹内诸脏器如肝、肾、肾上腺等有无转移非常有帮助。

肺癌较早期的X线表现不①孤立性球形阴影或不规则小片浸润;②透视下深吸吸气时单侧性通气差,纵隔轻度移向患侧;③呼气相时出现局限性肺气肿;④深呼吸时出现纵隔摆动;⑤如肺癌进展堵塞段或叶支气管,则堵塞部远端气体逐渐吸收出现节段不张,这种不张部如并发感染则形成肺炎或肺脓肿。普通体层片除更清晰地观察肿物外形、密度、部位、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外,还可了解较大支气管(肺段以上)的阻断、狭窄、外压、管内肿物等情况。

较晚期肺癌可见:肺野或肺门巨大肿物结节,分叶状,密度一般均匀,边缘有毛刺,有时中心液化,出现厚壁、偏心、内壁凹凸不平的空洞。当肿物堵塞叶或总支气管出现肺叶或全肺不张,胸膜受累时可见大量胸液,胸壁受侵进可见肋骨破坏。

肺泡细胞癌也称细支气管癌,较少见,且较多见于女性,孤立型常呈小片浸润,缓慢增长仍易误诊为结核,但仔细追随观察极可发现阴影持续增长,不管过程多慢,这一点仍是诊断肺癌的重要依据,切切不要因为生长迟移瘤或粟粒型肺结核难以鉴别。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阳性检出率达60%~80%,通过光学纤维的照明放大图像使其阳性检出率远优于硬气管镜。检查时注意声带活支度、隆凸的外形及移动度以及各级(一般达4~5级)支气管口的改变如肿物、狭窄、溃疡等,并进行涂刷细胞学,咬取活检,局部灌洗等。这种检查,一般比较完全,也有报告9%~29%活检后并发出血。遇见疑似类癌并直观血运丰富的肿瘤应谨慎从事,最好避免活检创伤。

3.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简便易行,但阳性检出率不过50%~80%,且存在1%~2%的假阳性。此方法适合于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确诊。为了提高检出率,从咯痰起始就要重视,首先教会病人从肺的深部咳出真正痰液,不是仅仅是唾液口水,必要时用药物刺激引痰。其次要在痰液新鲜时就挑样涂片固定,然后染色读片。

4.经皮肺穿刺 适应于外周型病变且由于种种原因不适于开胸病例,其他方法又未能确立组织学诊断,内科多用。胸外科因具备胸腔镜检、开胸探查等手段,应用较少。目前倾向用细针,操作较安全,并发症较少。阳性率在恶性肿瘤中为74%~96%,良性肿瘤则较低50%~74%。并发症有气胸20%~35%(其中约1/4需处理),小量咯血3%,发热1.3%,空气栓塞0.5%,针道种植0.02%~。

5.纵隔镜检查 1954年Harken等首先施行纵隔镜检查术,1959年Carlens等进一步完善技术,为现代纵隔镜检查术奠定基础。在胸骨上凹部作横切口,钝性分离颈前软组织到达气管前间隙,钝性游离出气管前通道,置入观察镜缓慢通过无名动脉之后方,观察气管旁,气管支气管角及隆突下等部们的肿大淋巴结,先用细长针试行抽吸证明不是血管后,用特制活检钳解剖剥取得活组织。综合大组病例部的阳性率39%。另有作者报道使25%的病例免去不必要的探查。但有的作者报告假阴性率达8%。这多半是由于转移淋巴结处于纵隔镜可抵达 观察的范围之外。目前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是当CT可见气管前、旁及隆突下等(2、4、7)组淋巴结肿大时应行纵隔镜检查。操作在全麻下进行,约有0.04%的死亡率,1.2%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包括气胸、喉返神经麻痹、出血、发热等。

6.磁共振成像(MRI) 是新于CT的影像诊断技术,在肺癌的诊断和定期中它能更清晰地显示中心型肿瘤与周围脏器血管的关系,它无需造影剂,借助于流空现象,能良好地显示出大血管的解剖,从而判断肿瘤是否侵犯了血管或压迫包绕血管,如超过周径的1/2,切除有困难,如超过周径的3/4则不必手术检查。肿瘤外侵及软组织时MRI也能清晰显示。

7.骨显像或发射型计算机体层(ECT) 由于骨病灶部血流增加,成骨活跃和新陈代谢旺盛,亲骨的99mTc-MDp(二甲基二磷酸)在骨病灶部位出现浓聚,它比普通X线片提早3~6个月发现病灶,故骨显像可以较早地发现骨转移灶。如病变已达中期骨病灶部脱钙达其含量的30%~50%以上,X线片与骨显像都有阳性发现,如病灶部成骨反应静止,代谢不活跃,则骨显像为阴性X线片为阳性,二者互补,可以提高诊断度。

8.正电子计算机体层(pET) 应用2[18Ffluoro-2-deoxy-D-glucose(FDG)作全身正电子发射体层像(pET)可以发现意料不到的胸外转移灶。胸外转移病例中无假阳性率,但是在纵隔内肉芽肿或其它炎性淋巴结病变中pET检查有假阳性发现。这此病例需经细胞学或活检证实。但是无疑pET能够使术前定期更为精确。

【治疗措施】

外科治疗已被公认为治疗肺癌的首选方法,根治性切除到目前为止是惟一有可能使肺癌病人获得治愈从而恢复正常生活的治疗手段。根据多年来积累的外科治疗效果分析,以下几条是肺癌的手术适应证:

1.临床分期为Ⅰ、Ⅱ及Ⅲ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也就是T级不

神经外科常见病有哪些


神经外科是在外科学的基础之上分出的一个学科,主要是研究的人体的神经系统,这包括脊髓脑,神经以及周围神经,另外还有一些附属的神经组织,这些神经组织如果出现损伤炎症,病毒感染等等,对于身体的危害都是比较大的,会有比较高的致残率,有一些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神经外科常见病有哪些

一、颅脑外伤、脊柱脊髓外伤

这可能是神经外科历史最长的疾病,是神经外科永恒的治疗对象。

原发性颅脑损伤: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火器性颅脑开放伤

继发性颅脑损伤:外伤性颅内血肿

二、脑和脊髓肿瘤

脑和脊髓和全身其他器官一样,可以发生良性或恶性的肿瘤,但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不像其他常见的恶性肿瘤被称作“癌”。颅内肿瘤最常见的是胶质瘤。这是一种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有高有低,有的可能几年没有症状,有的可能检查出来之后仅能存活几个月。其他颅内常见的肿瘤还有垂体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等。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跟肿瘤所在部位有很大关系。

三、 脑血管病

主要指非外伤性原因的脑部血管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病、脂代谢异常的发病率猛增。随之而来,脑血管病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致残率很高,适当的情况下采取外科治疗,可能可以挽救生命。此外,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也不少见,这些是脑血管外科最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往往需要脑血管造影(CTA、MRI、DSA等)来确诊。

四、 先天性疾病

包括寰枕畸形、颅内先天性蛛网膜囊肿、脊髓栓系综合征、脊柱裂、脊膜膨出、脑膜(脑)膨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Amold-Chiari畸形)、胼胝体发育畸形、Dandy-Walker畸形等等。

五、 颈椎、腰椎退行性疾病

◆ 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闭合性脊髓损伤、脊髓火器伤、脊髓刃器伤

◆ 椎管内肿瘤:椎管神经鞘瘤、髓内肿瘤、椎管内转移性肿瘤、先天性椎管内肿瘤、脊柱肿瘤

◆ 脊柱脊髓先天性疾病:寰枕(Chiari)畸形、脊髓空洞、脊髓纵裂、脊膜脊髓膨出、脊髓栓系综合征、骶管囊肿

◆ 脊柱结核、炎症

◆ 脊柱退行性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膨出、黄韧带骨化、胸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不稳、脊柱侧弯

六、功能神经外科

◆ 疼痛及微血管减压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癌性疼痛、面肌痉挛

◆ 癫痫的外科治疗: 颞叶癫痫、额叶癫痫、外伤后癫痫、脑手术后癫痫

◆ 锥体外系疾病的治疗:帕金森病、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

◆ 脑脊液循环障碍:成人脑积水、儿童脑积水、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颅高压

七、颅内寄生虫病

主要包括脑囊虫病、脑包虫病等。

布氏杆菌病(外科)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