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修心养生适合人群 > 导航 > 心哀须作什么心运动养生

心哀须作什么心运动养生

2019-10-20

心掣

修心养生适合人群。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古今的人们对养生有很多相关的劝谕和诗句,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心掣》,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病名心悸掣动。属怔忡之类。掣,牵引之意。或因心气虚寒,或因胆与三焦火炽传心所致。症见心悸不宁,有牵引紧缩感,甚则作痛,伴少气、咳呛或便泄。《素问阴阳别论》: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心掣。虚寒者,治宜益心气,温心阳,用调中汤。(见《圣济总录》卷五十六)火炽者,宜清火宁神,用安神丸。

怎样食疗心悸不宁

(1)红枣10~15枚,羊心1个,盐、味精、香油适量。将红枣洗净,羊心洗净切块,同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在文火上熬炖,至羊心熟后即成。食用时加油、盐、味精调味食用。

此方适应于血虚心悸,思虑过度,烦躁不安等症,有补心安神,治惊悸的功效。

(2)莲米、茯苓、麦冬各500g,白糖、桂花适量。将莲米去心,与茯苓、麦冬洗净后共研成细面,加入白糖、桂花拌匀,用水和面成糕,将糕上笼,用火蒸15~20分钟即成。

此方适应于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失眠多梦、头晕目眩、耳鸣、健忘等症,有宁心健脾的功效。

(3)百合60~100g,糖适量。百合洗净后,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煮至百合熟后,加糖。如有失眠病人,亦可用盐调味,增强镇静作用。服用时饮水。

此方适应于失眠、心悸、精神不宁等症,又可用于肺结核干咳、咳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等症。

(4)党参10g,大枣20g,糯米250g,白糖50g.将党参、大枣放于瓷锅或铝锅内,加水泡发,然后煎煮30分钟左右,捞出党参、大枣,药液备用。将糯米淘洗后,放入大瓷碗中,加水适量,蒸熟后,扣在盘中,然后将党参、大枣摆在糯米饭上面。将药液加白糖,煎成浓汁倒在糯米饭上,即成。

此方适应于体虚气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症,可健脾益气。

ys630.COm精选阅读

心痨


病名。①即心劳。详该条。

②《慎柔五书》卷四以虫在于心则成心痨,治以雷公丸等方。

治疗方法

心劳实热,症见口舌生疮,大便闭涩不通,心满闷,小肠热,治宜清泄心热,用泄热汤。 心劳虚寒,症见惊悸,恍惚多忘,梦寐惊魇,神志不定,治宜养心安神,用定心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劳证治》)。参见虚劳、五劳条。

四不防心劳

《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从现代医学来看,这里的心相当于脑。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主血脉,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在心的统领之下,各脏腑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正常功能。但人有喜、怒、哀、乐、思、恐、惊七情,这是正常的情绪变化,一般是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如果遭遇突然的或剧烈的或长期的精神刺激,使情绪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就会引起心神的过度活动,这就叫心劳。孟子亦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如果能做到不贪得、不患失、不动情、不计较,则可防心劳。心不劳,则五脏安和,自然可康寿延年。

不贪得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知止,就是讲人们不受利欲的引诱,不作过分的奢求,这既不是什么耻辱,也不会有什么危害。如果不是这样,为了享乐而千方百计日夜钻营,只能是心劳力绌,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导致百病丛生,丧志折寿。有的人终日为钱财苦思冥想,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或贪污受贿,或巧取豪夺,或谋财害命。因贪心和私欲而做了亏心事,时时刻刻受到良心的谴责,终日良心不得安宁,思维不得休止,势必造成精神内伤,从而导致身必败亡的恶果。因此,做人一定不要太贪,太贪就是慢性自杀。

不患失

每个人在社会里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享有一定的荣誉地位。但由于分工的不同、能力的大小以及社会的需要、人事的变迁,人的一生境遇,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作为社会一分子,对于个人地位的高低;荣誉的大小,报酬的多寡,享受的厚薄,如能泰然处之,怡然自得,随遇而安,则对健康十分有益。有的人心胸狭窄,终日忧戚,郁郁寡欢,姑不论品德情操如何,仅从生理、心理方面来说,也是非常有害的。有人一旦失去权位,或先富后贫,虽然没有感受外来之邪,由于精神内伤,也会导致许多疾病,甚至丧生,就是由于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得失的缘故。只有做到既不以一得为喜,也不以一失为忧,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安宁。

不动情

生活不可能平静如水,人生也不会事事如意,人的感情出现某些波动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有些人往往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便火冒三丈,怒不可遏;也有些人常为一些区区小事彻夜难眠,发不完的牢骚,讲不尽的怪话,经常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样,势必影响身心健康。中医学认为,思虑过度可以伤人心神,以致心气郁结,胸闷不畅,进一步耗伤心血,血不养心,发生心悸、恍惚、失眠、多梦;情志抑郁,可使肝失疏泄,气机不舒,以致肋胁疼痛,郁郁寡欢,进一步气郁化火,性情急躁,容易发怒,甚至使精神失常;忧愁悲思过度还能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而使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疼痛,身体逐渐消瘦,四肢疲乏无力等等。总之,精神因素所引起的疾病,首先阻碍人体气机的活动,然后血液运行不畅,产生淤血,最终导致气血俱虚,并且因为气滞血淤,津液凝结为痰,日久,痰、气、淤互结形成癜积(肿瘤之类)噎膈等病。现代医学也认为,不但精神疾病可直接由精神刺激所致,而且诸如癌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胃肠病等,也与精神因素有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客观事物对于精神的刺激,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要能够自我控制、调节。偶尔碰上不快之事,最好把它视做过眼烟云,事过则忘,不要长时间地放在心里,以免干扰和煎熬自己的灵腑。

不计较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小心眼的人,鼠肚鸡肠,对己放纵,对人挑剔,嫉人之贤,妒人之能,讥人之短,笑人之过,整天打着个人的小九九,对于自己的所谓不得志则怨天怨地,耿耿于怀,死钻牛角尖。这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它是恶化人际关系的酵母,也是损害身心健康的促进剂。小心眼儿的人,或者经常生气,感到委屈,忧思不断,痛苦缠绕;或者吵骂、寻衅、歇斯底里大发作,精神上处于高度亢奋、紧张状态。由于内心的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摆脱,很容易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如此许多疾病便会纷至沓来。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因为一点儿小事想不开而轻生。要消除小心眼儿,首先必须改掉自私的毛病,要心胸宽广,宽以待人,宽以容人,凡事应该想得远点儿,想得通点儿,想得开点儿,不要事无巨细都往心里去。一个人能够谅人之过,念人之功,助人之短,扬人之长,就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友爱,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称心如意,如此,则心静神安,灾病不生,福寿永存。

人生,载不动太多的烦恼和忧愁。唯有内心坦然、泰然,才不会心劳。心不劳,神不疲,才能活得自然,活得轻松,活得舒心。

豆壳心


豆壳心指猴枣敲开后,同心圆层纹之间形成间隙而呈壳状,称豆壳心。

猴枣为猴科动物猕猴等内脏的结石。椭圆形,略似小枣,大者如鸡蛋,小者如黄豆,一般如莲子大。表面青铜色或绿黑色,平滑而有光泽。质地硬而脆,击之易碎,端面灰黄色,有层次,中央有核。气微香,味微苦涩,嚼之有砂性。以个大、色深、质脆者为佳。产印度、马来半岛及南洋群岛等地。

【功 效】消痰镇惊,清热解毒。

【主 治】治痰热喘嗽,小儿惊痫,瘰疬痰核。

【性味归经】辛、温①《中国医学大辞典》:苦,寒,无毒。②《饮片新参》: 微咸兼苦,寒平,无毒。肺、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 研末,2~5分。外用:醋摩涂。

【用药忌宜】:妊娠期禁用

【别 名】猴子枣、羊肠枣(《药物出产辨》)、猴丹(《中国医学大辞典》)、申枣(《药材资料汇编》)。

【处方名】猴枣,申枣,猴枣粉。

【商品名】猴枣,印度猴枣,马来西亚猴枣。以个大均匀、有光泽、断面有层纹者为佳。

炸心


炸心指加工时未蒸煮熟透的药材贮存过久而外皮皱缩,内现裂缝,称炸心。

药材即可供制药的原材料,在中国尤指是中药材,即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中药是中国传统的药材,中国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含数千年中药文明又融合近现代西药文明所创造的中西药并举、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各地区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

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些药物中,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来相沿药学叫做本草学。

心浊


溺浊之一。因思虑太过,伤及心神所致小便浑浊。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症见小便浑浊或赤或白,精神恍惚,恐怖,健忘,心悸怔忡,心烦少寐,梦遗等。治宜清心安神止浊之法,可选用瑞莲丸、加味清心饮、宁志膏、妙香散等方。参见便浊条。

尿浊

尿浊是指小便混浊,白如泔浆的症状。多因湿热下注、脾肾亏虚等所致。引起尿浊的常见疾病有丝虫病、肾痨、精浊、肾系癌瘤,小儿外感或内伤,胸腹部创伤或手术等亦可导致尿浊。

临床对以尿浊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尿浊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

1.小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者,为脓尿,不属尿浊,多见于肾瘅、肾著、热淋等病。

2.若于大小便时,茎端流出白浊之物,而尿液并不混浊者,称为精浊,不属尿浊。

3.尿浊经尿液检查证实为乳糜尿者,其病变可为:

(1)伴阴囊、下肢肿大,皮肤粗厚似象皮,血涂片查获丝虫微丝蚴者,则尿浊为丝虫病所致。

(2)若形体消瘦,或有肺痨病史者,应考虑尿浊为肾痨、脂膜痨所致。

(3)若于胸、腹发现肿块,则考虑尿浊为癌瘤所致。

(4)若胸、腹部创伤或手术后出现尿浊,应考虑尿浊与创伤、手术有关。

4.小儿于受寒、饮食不调而脾失健运等情况下,有时可出现尿浊,尿液检查可发现大量磷酸盐,不经治疗能自行消失。

5.除血、尿、粪常规检查外,可选择性地作胸腹腔X线、B型超声波、CT及淋巴系造影术检查,以助诊断的确立与鉴别。

[辨证论治]

1.下焦湿热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小便灼热疼痛,身热烦躁,口干不欲多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热渗湿。

2.脾虚气陷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精神疲倦,少气懒言,语声低怯,食少腹胀,大便溏薄,或有内脏下垂,舌淡,脉弱。补中益气。

3.肾阴虚证:小便混浊或有涩痛,心烦不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滋补肾阴。

4.肾阳虚证:小便清长,时有尿浊,头昏无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弱。温肾固涩。

心绝


证名。五脏绝候之一。

①心气绝出现的危重脉证。《中藏经虚劳死证》卷上:面黑,无左寸脉者,心绝也。《注解伤寒论辨脉法》:阳反独留,形体如烟薰,直视摇头,此心绝也。《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卷四:病人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肩息回视立死(一曰目亭亭一日死)。参见五绝条。

②中风脱证之一,症见中风后口不能言,或中风卒倒,张口不合。《医林绳墨中风》:设若口不能言者,心绝也。《医宗必读真中风》:中风昏倒若口开,心绝。参见中风脱证条。

五绝

①五脏危绝证候。见《中藏经》卷上。即心绝、肝绝、脾绝、肺绝、肾绝。详各条。 ②五种卒死候。《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夫五绝者,一曰自缢,二曰墙壁压迮,三曰溺水,四曰魇寐,五曰产乳绝。《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绝治法》:凡魇寐、产乳、自缢、压、溺五者,令人卒死,谓之五绝。《寿世保元》将自缢、墙壁压、溺水、魇魅、冻死称为五绝。《医学心悟》则指自缢、摧压、溺水、魇魅、服毒五者。

心掣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