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老人养生健康机 > 导航 > 老人养生健康机

病机

老人养生健康机。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随着时间的失衡,养生这个话题走入大众视野,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病机》,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我们都知道有的疾病发生的时候我们毫无感觉,但是发展变化过程我们就会通过人体的感觉得知。病机跟什么有关系呢,我只能说它的制约因素一是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二是与致病因素的性质有关。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机十九条,是以五运六气的六气与五脏相应的理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别归属于心、肺、脾、肝、肾之疾患,风、寒、湿、热、火之疾患,病变部位是在上或下等。但必须指出:《内经》之论述病机,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病机十九条,它与邪正和阴阳之盛衰,气血和脏腑之虚实,以及某些病证(如疼痛、痿、痹、厥、痈疽等)的病机,均有详尽的论述。

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导致阴阳失调,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但从总体来说不外以下几个方面:①邪正斗争。邪正斗争在证候上的反映 ,主要表现虚实的变化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一般多见于疾病的早期或中期。如痰涎涌盛,食积不化,瘀血内阻,水湿泛滥及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均为实证。虚,以正气虚损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如大病久病后的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均为虚证。邪正斗争还可以概括疾病转归,正胜邪衰则病退,正虚邪实则病进。②阴阳失调。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必须通过体内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 、发展的内在依据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离决等几个方面。③升降失常。人体气的运动可概括为升降出入 ,是脏腑经络 ,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因此升降失常,可导致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发生各种病理变化。如肺失宣降的胸闷咳喘,胃失和降的呃逆呕恶等。在升降失常中,尤以脾胃升降失调至为重要,因为脾胃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影响着整体机能活动,所以治脾胃注意调升降是至关重要的原则。

历代医家对于病机学说均非常重视。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素问》及《灵枢》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热病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的进退变化;在《内经》脏腑、经络虚实的基础上,对不少病证的病机进行了阐述。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1729种病候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证候作了阐述,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病因病机学专著。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论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机;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论述了邪气致病的病机;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阐释了阳有余而阴不足和湿热相火等病机。

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内生五邪。

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失常

内生五气: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内生五气,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外邪致病的病理变化。由于病起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气。因此,所谓内生五气并不是致病因素,而是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理变化。

脏腑病机:五脏病机、六腑病机、奇恒之府病机

脏腑病机是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失调的内在机理。任何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势必导致生理功能紊乱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因此,脏腑失调的病机,在病机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

疾病既已发生,则患病机体势必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一般来说,这些病理和临床表现反映出人体发生疾病时的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以及升降失常等变化。但若要确切判明病变的部位、性质及对机体功能活动的影响,则必须将病机分析落实到脏腑上,才能保证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研究脏腑病机,对于进行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各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是密切联系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脏腑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到整个机体,而使其他脏腑发生病理改变,脏病及脏、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腑病及腑,产生了脏腑组织之间病变的传移变化?因此,在研究脏腑病机时,不仅要注意脏腑本身的病理变化,而且要重视脏腑之间病理变化的相互影响。

经络病机:十二经脉病机、奇经八脉病机

经络病机是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联系功能、气血运行及信息传导的异常。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当人体感受外邪或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气血失调时,经络及其所络属的脏腑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因此,学习经络病机,应与脏腑气血病机相互参照。

经络所反映出来的病理变化,一方面与各经脉所络属的脏腑的病理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与各经络的循行路径和经脉气血运行通达与否也有关。

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传变等。

病位,指病变的部位。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表里之间、脏腑之间,均有经络相互沟通联络。因此,某一部位的病变,可以向其他部位波及扩展,引起该部位发生病变,称之为病位的传变。常见的病位传变包括表里之间与脏腑之间传变两个方面。

一般地说,外感病发于表,发展变化过程是自表人里、由浅而深的传变,所以外感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表里之间的传变。内伤病起于脏腑,发展变化过程是由患病脏腑波及影响其他脏腑,所以内伤病的基本传变形式是脏腑之间的传变。

掌握病位的传变规律,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临证时运用动态的观点对待疾病,在病已发而未深,微而未甚之时,便能见微知著,掌握病势发展趋向,从而抓紧时机进行治疗,可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将疾病治愈在初期阶段。

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

病性,即病变的性质,它决定着病证的性质。一切疾病及其各阶段的证候,其主要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种。这四种病证的性质,是由其相应的病机性质所决定的,即寒的病机反映出寒的病证,虚的病机反映出虚的病证等。虚实寒热的病机是由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所导致的。

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病变始终保持发病时原有的性质,只是发生程度的改变;二是改变了发病时原有的性质,转化为相反的性质。病性的转化,就是指第二种情况,其内容包括虚实转化与寒热转化。

疾病的转归,疾病的结局:痊愈、死亡、缠绵、后遗等。

转归的形式

疾病的转归是邪正交争趋势及其盛衰的表现:在疾病过程中,正气与邪气不断地进行着斗争.产生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

结语:原来病理变化不仅关系到虚实证候,而且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在一般情况下,正胜邪退,则疾病趋向于好转而痊愈,邪胜正衰,则疾病趋向恶化甚至死亡。疾病的转归除痊愈和死亡外,尚有缠绵、后遗、复发等形式。

ys630.COm精选阅读

跑步机椭圆机哪个好呢


跑步机和椭圆机各有特点,这要完全看个人的运动习惯等方面。因为就两种运动机械来说,都是比较好的可以起到健身的,西方国家更倾向于椭圆机,而国人更会喜欢跑步机。从运动的情况来说,一个是有氧训练,可以根据自己来进行调控,一个是被动有氧训练,其他锻炼的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

椭圆机属于主动性有氧训练器械,跑步机属于被动性有氧训练器械,至于锻炼效果根据所设定的强度而定。椭圆机的运动和跑步机运动看是一样.但有一定的区别,椭圆机的运动不会伤膝盖,是一种缓和的运动,虽然可以全身运动,但是固定的步伐,和运动轨迹,总会有些不不自然,累了自然会不自觉的慢下来。

跑步机是被动是跑步机,有一定的运动空间, 运动量回会椭圆机在同等的时间内大一些,还有就是跑步机的跑步的时候,脚踏踏板有有力,所以会腿酸的感觉。

跑步机也好,椭圆仪也罢,或者是登山机、脚踏车、划船机,它们统统都可以帮助你提高心肺功能、消耗更多热量,只是每一种方式会各自有一点小小的侧重,椭圆仪的特点在于能够很好地训练我们上下肢的协调能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支配效果,同时省掉了跑步机对膝关节的剧大冲击力,更安全。

对于跑步机好还是椭圆机好的问题,完全看个人的爱好与习惯,如果一个运动机械用的时间长了,就会习惯于总爱这个运动方法。如果从安全性来看,椭圆机会更好一些,因为它的设备更安全,同时也会避免在跑步中对关节带来的过大压力。

了解腰骶部筋膜炎的病机原理


我想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清楚腰骶部到底是位于人体的哪个部位。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腰骶部到底处于哪个位置,腰骶部通俗的来说就是屁股上缘水平面的脊椎及以下的所有脊椎骨,是脊柱正中,位于皮带下部位。那筋膜炎呢可能少部分人不清楚,他就是帮助人体拉伸的一层膜,相当于放在人体里的一个弹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腰骶部筋膜炎的病机原理。

腰骶部筋膜炎的病机原理:

1、慢性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积累性损伤,主要由于腰部肌肉疲劳过度,如长时间的弯腰工作,或由于习惯性姿势不良,或由于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体位,致使肌肉、筋膜及韧带持续牵拉,使肌肉内的压力增加,血供受阻,这样肌纤维在收缩时消耗的能源得不到补充,产生大量乳酸,加之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时清除,积聚过多,而引起炎症、粘连。如此反复,日久即可导致组织变性,增厚及挛缩,并刺激相应的神经而引起慢性腰痛。未正确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多次损伤,致使受伤的腰肌筋膜不能完全修复。局部存在慢性无菌

2、慢性腰肌劳损

性炎症,微循环障碍,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症状;加之受损的肌纤维变性或疤痕化,也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末梢而引起慢性腰痛。

3、先天性畸形

如隐性骶椎裂使部分肌肉和韧带失去附着点,从而减弱了腰骶关节的稳定性;一侧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两侧腰椎间小关节不对称使两侧腰骶肌运动不一致,造成部分腰背肌代偿性劳损。

4、风寒湿邪侵袭

可妨碍局部气血运行,促使和加速腰骶肌肉、筋膜和韧带紧张痉挛而变性,从而引起慢性腰痛。

我想大家在看了以上对腰骶部筋膜炎的了解就会大大加深,再加上上文对于腰骶部筋膜炎的病机原理以及症状表现做出了很多的说明,也对中医如何治疗腰骶部筋膜炎做出了一点说明。相信详细阅读的人们都已经非常清楚如何判断患者已经腰骶部筋膜炎。在这里我也很希望上文做出的对腰骶部筋膜炎的讲解能够帮到大家。

走步机和跑步机的区别有哪些


对于想要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有氧训练来说,进行跑步机训练是非常好的选择,一方面对场地环境影响不高,同时也不受天气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是非常方便有效的锻炼方法。那么走步机和跑步机的区别在哪呢?我们来看一下这方面的容易,对于区别来说也不是很大,从走和跑两个字就能有所体现。

跑步机:跑步是目前国际流行并被医学界和体育界给予高度评价的有氧健身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健身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家喜爱。但由于环境的限制,无法享受脚踩泥土、贴近大自然的跑步,所以跑步机就成了健身者特别是想减肥的女性的首选。

怎样才能让跑步机全功能的为个人健身服务,运动时,跑步机的电子表帮助你记下时速、时间、心率、热量、节拍、距离等指标,使运动中随时掌握自己身体情况并进行调整。

如果体能较差,开始时每次消耗100—200千卡/次为宜,待体能逐步改善后,可以增加至200—300千卡/次,中等体能者每次可以消耗200—400千卡/次,体能较佳者可能消耗400千卡/次以上(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如果跑步机上没有标示热量,可以简便公式计算,体重(kg)×时间(h)×速度(km/h)=能量消耗(千卡),练习效果,在跑步机上走或跑,从运作外形上看,几乎与平时在地面上走或跑一样,但从人体实际用力看,它比陆地上走或跑省去了蹬伸动作,正是这一点使健身者感到十分轻松自如,并比在陆地多跑1/3的路程,能量消耗也大于陆地训练。

对于年轻人来说为了增加有氧训练的强度和效果,可以选择较快的速度和里程。如果是体质较弱或年龄较大的人士可以选择慢跑或走步的形势,这样有利于达到健身的效果,也避免出现过度疲劳等情况。因此锻炼要适度,过量反而不利于健康。

自动煎药机煎药时间


自动煎药机一般需要煎多长时间

一贴药究竟要煎多少时间才能煎透要根据每贴药的性能而定。例如:调理、滋补药,即补养身体的药。这类药物多系植物的根茎、果实,动物的甲壳类,如党参、黄芪、白术、鹿角、牡蛎等厚重之品。其特征是坚硬厚实,滋腻性强,药物内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煎药的目的就是要煎取之些有效成分,故要久煎,否则就达不到这个。而且,中药放完水后,不要立即煎煮,应先浸泡20~30分钟,使药物湿润变软,质介破裂,有效成分就会尽可能被煎出。煎药的时间为:头汁煮沸后半小时至三刻钟,二汁煮沸后半小时左右,以消灭白芯为度。

煎药时的火候和时间亦非常重要。煎药初时用大火(即武火),待煮沸后应用小火(即文火)慢煎,以药汁沸腾而不溢出为度。煎药的时间应根据药的性质及作用来定。如滋补药其性厚实,滋腻性浊,会有大量营养物质不易煎透,故时间宜长。头汁一般水沸后煎40~60分钟,二汁水沸后再煎30分钟。又如发汗解表药,其性散发,含挥发油多,不宜久煎。头汁水沸后煎10~15分钟,二汁水沸后再煎5~10分钟即可。一般治疗用药头汁水沸后煎30分钟,二汁水沸后再煎20分钟即可。煎煮药时应该把锅盖盖好。但头汁和二汁一般不少于400~500毫升(约一小碗)。

自动煎药机操作方法

煎药机内放入中药和水,盖上锅盖,旋紧手柄,关闭放气安全阀,设定好煎药时间和温度,按加热按钮,机器自动加热,到达设定温度自动转入文火,到达设定时间后,自动停止加热。

待药煎好后,先打开排气安全阀,适当减压(使压力下降到1kg左右),再打开排药液阀门,药液通过排液软管注入包装机药罐内,排药液过程中,同时转动挤压装置,挤出药包中的残余药液。药液排完后,完全打开排气安全阀,压力减至大气压,打开手柄将药包取出,关闭电源,清洁备用。

注意事项

1、为保证人身安全,必须做好接地保护。

2、清洗过程中,电器控制部分不能用水清洗。

3、打开锅盖前,必须打开排气安全阀,排掉锅内压力。

4、在煎药过程中严禁打开排废液阀门,防止人员烫伤。

5、每锅药煎好后,要清洁锅盖与密封圈的接触面,防止残留药液粘起密封圈。

6、每次煎药药关锅盖前,应仔细检查密封圈,保证密封圈能正确安装在槽内。

7、如煎药过程中,包装药的无纺布袋破损,一定要把药渣清洗干净后再用,防止残渣打到包装机后造成包装机的堵塞。

8、煎药机切忌干烧。

9、煎药机拧紧把手时,要对角均匀加压,以防锅盖变形。

10、煎药机在工作中未达到设定时间时,下次再煎药时应关闭电源开关,使计数器清零。否则机器累计自动计时,到达时间后自动停机。

自动煎药机的好处

代煎使用的是自动煎药机,自动煎药机采用理化性质稳定的不锈钢内胆全密闭作业,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中药的一些挥发油等有效成分的逸出,尽可能多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相应地也就提高了中药溶液的质量。

由于煎药机里压力的存在,使中药材中有效成分更易煎出,动物药的蛋白更易水解。而一些质地坚硬的矿物、贝壳类的药物在常温、常压下不易煎出有效成分,通过加压、高温使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提高了,解决了“先煎”的问题。由于密闭煎煮,使芳香类药物得以充分保留,解决了“后下”的问题。

煎煮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充分杀死了细菌和芽胞,煎煮和包装过程为全封闭过程,保证了药液的无菌。自动煎药机是数剂合煎,药房配方可采取总相关阅读:

计量法,保证了每剂药中的浓度、成分分布均匀,不会出现前后药液味道不同、成分有差异的问题。

失音的病因病机


作为一个正常人,每天要工作要生活,与人交流沟通是基本的能力。但是如果我们失音了,这个能力就会减弱不少,失音是一种病症。那么失音的病因有哪些呢?治疗失音,在中医学术领域又有什么辨证理论呢?来看看吧!

失音是指神清而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发出声音的症狀。祖国医学称暴喑。多由风寒或风热火毒等邪犯喉,肾阴虚、肺虛气弱,或神情失调、气肌呆滞等所致。常見于喉喑、喉癣、气厥、喉息肉、白喉、子喑等病中。

病因病机

失音有暴瘖和久瘖之别。暴瘖多属外感,猝然起病。由于风寒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肺气不能宣散;或感受燥热之邪,熏灼津液;或嗜食肥甘厚味、饮酒吸烟,而致痰热内生,肺失清肃,皆可使声音不出。久瘖多属内伤,缓慢起病,多由久病体虚,肺燥津伤,或肺肾阴虚,精气内夺,声道燥涩而致。

功能性失音(声)多见于情绪激动,如过度的紧张或极度悲恸后发生突然失声,说不出话来。过去认为功能性失声由精神因素引起,常用强刺激、针灸或心理暗示等方法治疗。有学者认为,功能性失声可用发音法矫正,通过改变患者的发音条件反射帮助其恢复。另外,医源性功能性失声是可以预防的,声带手术前告诉患者术后不需禁声,注意休声即可,医师应对此提高认识。

失音的辨证论治

1、风寒束肺

猝然声音嘶哑,恶寒发热,无汗,或兼见咳嗽不爽,鼻塞,流清涕,咽痒,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宜辛温解表,常用三拗汤加味。

2、外寒内热

俗称寒包火。证见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咽痛,口渴,咳嗽,有痰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数。治宜表散风寒,兼清裡热,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味。

3、风热闭肺

发热,恶风,咽干,咽痛,咳嗽,有痰不爽,舌边尖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常用桑菊饮合银翘散。

4、痰热壅肺

多由外感风寒,失于表散,热邪入裡,熏灼津液为痰,或嗜食厚味,淤酒过度,积热在裡,炼液为痰所致。证见面赤,身热,汗出,烦躁口乾,咽痛,渴喜凉饮,咳嗽频频,痰黄而黏稠,胸闷,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泄肺热,化痰利咽,常用清金化痰汤。

5、燥热伤肺

证见声嘶音哑,鼻乾,咽干,口渴喜冷饮,周身燥热,乾咳无痰,或咯痰少,黏稠难出,或带血丝,胸痛,舌质红,苔黄而乾,脉细数。治宜清热润燥,常用桑杏汤、清燥救肺汤加减。

6、肝肺气滞

突然音哑,常由情志拂逆而诱发,兼见心烦易怒,或喜怒无常,胸闷不舒,喜叹息,舌质黯淡,脉弦。多见於青中年女性。治宜养肝宁心,常用甘麦大枣汤加味。

7、瘀血阻络

音哑日久,而兼见舌有瘀斑瘀点、胸闷,女性病人兼见月经不调或痛经,脉涩,声带检查见充血、肥厚、结节等病变。治宜活血化瘀,常用会厌逐瘀汤。

8、肺肾阴虚

久病声音嘶哑,逐渐加重,兼见乾咳,少痰,口乾,咽干,或潮热,盗汗,耳鸣,虚烦不寐,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养肺肾,降火利咽,常用百合固金汤加减。

9、脾肺气虚

劳倦气虚,声音逐渐嘶哑,兼见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少,便塘,自汗,舌质淡,边有齿痕,脉弱。声带检查见声带闭合不全,或声带松弛者,乃气虚不能鼓动声音。治宜益气健脾,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结语:有关失音的病因病机还有辨证论治的问题,这里就介绍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失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失音的情况,不少人都有过。声音嘶哑甚至完全发不出来声响。多数情况下是感冒引发的,建议大家以后可以采用些中医疗法!

肺痨的病因病机


肺部不舒服,经常咳嗽的症状。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想到是肺痨。肺痨的病症很多,而且引发肺痨的病因也不少。建议大家多多关心自己的身体,注意肺部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咳嗽、咳血、盗汗的病人。下面就来看看中医学术对肺痨的介绍!

肺痨是一种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肺痨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肺结核,是肺病中的常见病。据1985年全国性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本病患病率为550/10万,平均死亡率在30/10万左右。中医治疗肺痨着眼于从整体上辨证论治,针对患者不同体质和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多结合抗痨西药治疗,可以收到标本兼顾,恢复健康的结果。

中医学对肺痨的认识历史悠久,且逐渐深化。《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医籍中无肺痨病,大多归于虚损、虚劳一类病证中,并描述了与肺痨主症相似的临床表现,如《灵枢玉版》篇说: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晋代《肘后备急方》进一步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指出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并创立尸注、鬼注之名。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把尸注列入肺脏病篇章,明确了本病病位在肺,指出本病的病因是劳热生虫在肺。《外台秘要》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观察尤为详细,指出本病有骨蒸、烦躁、食无味、消瘦、盗汗、咳嗽、两颊如胭脂色等症状,还指出本病可见腹中有块,或脑后近下两边有小结等兼症。

由于本病的传染性和诸多症状,故有很多名称,如尸疰、劳疰、虫疰、传尸、肺痿、劳嗽、骨蒸、伏连、急痨等,直到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始以痨瘵定名,并指出与予事而忧则肺劳为各一门类,不可不知,从发病学上把痨瘵与一般的虚劳进行了界定。病因方面,在唐代关于肺虫说的基础上,创立了痨虫、瘵虫之说;在治疗方面,《仁斋直指方》已提出治瘵疾,杀瘵虫的重要观点。

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丹溪心法痨瘵》倡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突出病理重点,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明代《医学入门痨瘵》指出潮、汗、咳嗽、见血、或遗精、便浊、或泄泻,轻者六症间作,重者六症兼作,概要地提示了本病的6个主症。《医学正传劳极》确立了杀虫与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迄今仍然对肺痨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病因病机

肺痨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感染痨虫,一为正气虚弱。《古今医统痨瘵门》即曾指出凡此诸虫,著于怯弱之人,日久遂成痨瘵之证。痨虫和正气虚弱两种病因,可以相互为因。痨虫传染是发病不可缺少的外因,正虚是发病的基础,是痨虫入侵和引起发病的主要内因。

1、感染痨虫早在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已认识到本病属于慢性传染性消耗性疾病,提到此病积年累月,渐就顿滞,乃至于死,而且其传染性很强,甚至可以灭门。古人根据本病具有传染的情况,创立了痨虫、瘵虫之说,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痨瘵诸证》指出:诸证虽曰不同,其根多有虫。明确指出瘵虫传染是形成本病不可缺少的因素,因直接接触本病患者,如问病吊丧,看护,骨肉亲属与患者朝夕相处,痨虫侵人人体而成病,这种认识直到1882年发现结核杆菌才被证实。

2、正气虚弱肺痨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体质、经济状况的人。一般说来,往往在正气虚弱时罹患肺痨,凡先天禀赋不强,小儿喂养不当;或病后失养,如麻疹、哮喘等病后或外感咳嗽经久不愈,以及产后失于调养等,皆易致痨虫入侵。故《外台秘要灸骨蒸法图》说:婴孺之流,传注更苦。后天摄身不慎,青年早婚,嗜欲无节,耗伤精血;或情志不遂,忧思过度,或劳倦伤脾,而导致正气虚弱,痨虫入侵而发病。

正如《古今医统,痨瘵门》说:凡人平素保养元气,爱惜精血,瘵不可得而传,惟夫纵欲多淫,苦不自觉,精血内耗,邪气外乘,并提出气虚血痿,痨瘵皆能乘虚而染触。年老体弱,生活贫困,营养不良,也是罹病的重要原因,如《理虚元鉴,虚症有六因》即曾指出因境遇者,贫贱而窘迫难堪,易致痨虫侵袭。

痨虫感染和正气虚弱两种病因,可以互为因果。痨虫是发病的原因,正虚是发病的基础。正气旺盛,即使感染痨虫后,也未必发病,正气不足,则感染后易于发病。同时,病情的轻重与内在正气的强弱也有重要关系。另一方面,痨虫感染是发病的必备条件,痨虫既是耗伤人体气血的直接原因,同时又是决定发病后病变发展规律、区别于它病的特殊因素。

本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肺。由于肺开窍于鼻,职司呼吸,痨虫自鼻吸入,直趋于肺而蚀肺,故临床多见肺失宜肃之症,如干咳、咽燥、咯血,甚至喉疮声嘶等。由于脏腑间具有相互资生,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因此肺病日久可以进一步影响到其他脏腑,故有其邪辗转,乘于五脏之说。其中与脾肾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脾为肺之母,肺痨日久,子盗母气,则脾气亦虚,可伴见疲乏、食少、便溏等症,其甚者可致肺、脾、肾三脏同病。

肾为肺之子,肺虚肾失资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上耗母气,则可见肺肾两虚,伴见骨蒸、潮热、男子失精、女子月经不调等肾虚症状;若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肝火偏旺,则见性情急躁,善怒,胁痛;肺肾阴虚,心火上炎还可伴有虚烦不寐,盗汗等症;如肺虚制节失司,血脉运行不畅,病及于心,可见喘、悸、肿、紫绀等症。

本病病理性质的重点,以阴虚火旺为主。因肺喜润恶燥,痨虫蚀肺,肺体受损,首耗肺阴,阴虚则火旺,而见阴虚肺燥之候。故朱丹溪概括痨瘵的病理为主乎阴虚。由于阴阳互根,阴虚则火旺,可发展为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病理的转变,与病情的轻重及病程有关。一般说来,初起病变在肺,肺体受损,肺阴亏耗,肺失滋润,表现为肺阴亏损之候。

继则肺肾同病,兼及心肝,而致阴虚火旺,或因肺脾同病,阴伤及气而致气阴两虚,后期肺脾肾三脏交亏,阴损及阳,可趋于阴阳两虚的严重局面。

肺痨的预防与调摄

肺痨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历代医家一贯强调对本病应防重于治,如元代上清紫庭追痨仙方主张病者死后火化,防其传染旁人。故肺痨患者应隔离治疗或少到公共场所去,其衣被等应煮沸消毒后清洗,痰液等排泄物应消毒处理。探视患者应戴口罩,气虚、饥饿、劳倦等身体状况欠隹时忌探视病人或吊丧,必要时身佩安息香,或用雄黄擦鼻。青少年的有效预防方法是进行灭活卡介苗预防接种。平素保养元气,爱惜精血,注意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抗御痨虫侵袭的能力。

既病之后,不但要耐心治疗,更应重视摄身,戒酒色,节起居,禁恼怒,息妄想,慎寒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加强食养,可吃甲鱼、团鱼、雌难、老鸭、牛羊乳、蜂蜜,或常食猪羊肺以脏补脏,以及白木耳、百合、山药、梨、藕、枇杷之类,以补肺润肺生津。忌食辛辣刺激动火燥液之物,如辣椒、葱、姜等。

结语:有关肺痨的病因还有病机,以及预防和调摄,这里就说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肺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肺部的疾病都是很严重的,建议大家平时要多多保护自己的肺。不能太大意。尤其是吸烟的朋友,吸烟对肺很不好的。最好戒烟!

病机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