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活养生

2019-10-30

冬季别忘补每日活菌

冬季补脾养生粥。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如何在四季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冬季别忘补每日活菌”,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冬季降临,气温持续降低,人体需要更多的热能以维持体温。加上冬季人体新陈代谢下降,营养物质最易吸收贮存,所以,冬季是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俗话说 “冬季进补,开春打虎”正是此意。

可是如何进补,进补什么,却很有讲究。专家认为,冬季除了一些有很强温补作用的羊肉、狗肉等肉食外,每日进补“活菌”也不容忽视。在学术研究《乳酸菌与长寿说》中就有提到,活性菌群可在肠道内定居、繁衍,更有利于增加有益菌的数量。而有益菌可以激活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益菌越多,免疫机能就越强,能有效增强抵抗力。

但是“活菌”不能人体自制,人们通常从活性乳酸菌饮料中获取“活菌”。眼下市面流行的乳饮料种类很多,但是真正含有活性乳酸菌的发酵型乳饮料则当数石家庄君乐宝乳业的“每日活菌”,每日活菌引进了国际优质乳酸菌种,跟中式乳饮相结合,由于产品工艺的特点,产品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活菌数量,它每单位的活性菌群含量1亿左右,每天早晚坚持饮用,能够满足肠胃对活性菌群的需求。

关于“每日活菌”中活菌对人体健康的功效,有关专家指出,冬季补“每日活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活菌”能够补充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生长。当对人体有益的活力“菌”群,有了活性乳酸菌增援,就可以更好的保护人体不受有害菌伤害,扮演着人体肠道内的“健康卫士”。其二,活菌还可帮助肠道做运动,让我们越活越年轻。因为“每日活菌”含有的活性乳酸菌,能为肠道增加活力,帮助肠道做运动,使体内更顺畅,身体也越活越轻松。其三,营养好吸收,健康有保护。“每日活菌”以牛奶为原料,加入活性乳酸菌发酵,直接添加葡萄汁。不仅含多种营养元素,而且经活菌发酵更容易吸收。正是由于“每日活菌”在这三方面的健康功效显著,才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

最后,专家建议大家,冬季坚持饮用“每日活菌”,给肠胃补充足够的活性菌群,有助于全面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让市民在冬季寒流来袭时保障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秋季养生别忘3大润燥品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对于北方的居民来说,秋冬两季是一年之中最为干燥的季节。特别是秋季干燥引发的咳嗽,往往缠绵不愈,令人头疼。怎么办呢?养生专家推荐3大润燥佳品。赶紧看看吧!

燥在肺卫桑杏饮

主要表现症状为发热头痛、微恶风寒、口鼻干燥、咳嗽无痰、咽痛且干。此时,应注重辛散甘润食疗。如可选择桑杏饮,即取桑叶10克、杏仁5克、沙参5克、梨皮15克、冰糖3克,共煎水代茶饮。

 燥伤胃津雪梨浆

主要表现症状为口干渴、尿少便秘、干呕,舌淡红无苔或有裂纹,脉细。此时,应予以养胃润燥食疗。如雪梨浆:取大甜水梨一个,切为薄片,凉开水内浸半日,时时频饮。五汁饮方:取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临时斟酌用量,和匀凉服。芝麻粥:取芝麻仁6克、白米30克,砂糖或白蜜为佐。先将芝麻炒出香味,另煮米成粥,将熟时加入芝麻、砂糖或白蜜即可。

 燥伤肝肾麻仁粥

主要表现症状为皮肤干燥无光泽、盗汗、五心燥热或低烧、干咳、痰中带血等,舌无苔、色淡、脉细弱等。此时应予以滋阴养血方食疗。如麻仁粥:取麻仁20克、白米80克,煮粥食用。天门冬粥:取天门冬30克、白米50克,煮粥食用。阿胶粥:取阿胶30克,捣碎,炒后研末,再取糯米煮粥后,与阿胶末搅匀食用。

看看,这些润燥佳品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来食用。更妙的是,它们不但做法简单,原料易得,而且味道佳美,沁人心脾。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和家人一起逛超市、遛菜市场,将这些可爱的精灵一一采买回家,亲自动手,细心调制,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更何况吃下润燥的它们呢?


冬天进补别乱补!


“秋冬进补”由来已久,中医师认为,之所以秋冬补而不是春夏补,全因“天人相应”的道理。中医讲究的“天人相应”,说的是人要保持健康不生疾病,就必须顺应自然,适应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和昼夜规律,以保持人体内外协调。若不然,就会生病。

误区一:没病也大补

专家认为,“补”要对“虚”,没病不要补,不“虚”的人补来不对头,没病补来还可能会生病。人参补气,一定情况下可提高人的抵抗力,年轻人本身就比较强壮,若非大病初愈,吃了反而容易生疮、冒火,得不偿失。

误区二:有病就滥补

入秋冬,特别是天开始寒冷时,感觉到身体虚的人可以补一补,但男女通常可能需补的不同,因为他们的体质一般不同。

体“虚”也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须辨阴阳,阴虚补阴、阳虚补阳。

阳虚者(吹风易受凉、畏寒怕冷,常年满面红光,容易上火,甚至有高血压的),应温补,也就是吃一些燥性药物或食物,如鹿茸、红参、羊肉、狗肉等;阴虚者(不易上火,面色比较苍白的),则可以吃一些如沙参、麦冬、枸杞等药物。若体质无明显偏阴或偏阳的,则基本上不需补,最多也就是补一下,吃一些不偏温不偏凉的药物或食物,如西洋参等,但也不宜多,要适可而止。

现在还很流行吃胎盘补阳,还发展到千辛万苦找新鲜的吃,其实要吃胎盘还是要吃烤干研成末的才有效。另外,胎盘性温,吃多了会生疮,除非抵抗力非常虚弱、虚寒、肾阳虚的病人,否则不见得个个显效。

误区三:冬虫草吃一补百

很多人要么为了送礼体面,要么为了出手阔绰,补品一买一送都是越名贵的越好,最好还是很有来头的名贵滋补品,一些广告也误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让不少人以为越是名贵的补品越是补!涂瑶生院长说,不少人都以为吃了冬虫草、高级人参什么的就全身补、强身健体,吃一顶百。

专家认为,不是越贵就越补,更没有吃一补百的事。每样药物都讲“规经”,不入此经便补不了。中医认为,冬虫草只入肾、肺经,也就是说只补肾和肺,只对肾虚病人(常感疲劳者)、免疫力低下者(经常感冒发烧的人)、肺气虚者(常感冒、一受凉就咳、说话细声细气的)效果明显。

误区四:有药补,不管三餐

一些盲目补身的人,只要一日三餐都来个老火炖汤,别的饭菜不吃或吃很少都无所谓,一日三餐最认真的就是补汤。而专家涂瑶生认为,应为食补为主,药补为辅。他指出,食物也分阴阳,应根据身体状况来吃,比药来得重要,若非大病后以补药进补,一般效果不见得很明显。

某些身体状况不好的病人则特别需要注意食补的细节,例如痛风病人,他们有嘌呤代谢障碍,血清尿酸都很高,饮食上若以打火锅去补,是万万不可的。鸡汤、浓汤、海鲜等食补品,狗锅、羊锅、海鲜锅,吃着肉没事,可一喝汤就关节痛、那是因为食物中的嘌呤物质都溶在味道鲜美的汤里了。

误区五:以形补形,万试万灵

“以形补形”是不少人经常对吃补品的见解,吃腰补腰(肾)、吃胎盘补阳,中医专家说,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随便乱用,非得讲究吃法才能发挥效力。

中医认为,吃法是“以形补形”的重要一环,不讲究吃法可能完全发挥不了或大大减弱食补的效力。在疾病状况下,医生指导用中药与猪肚熬汤,对于治胃还是很有疗效的。而现在流行吃的胎盘也得讲究吃法,要烤干研成末来吃才有效,不少人却以为新鲜的吃了才补阳。

冬虫草也很讲究吃法,,一般要加西洋参,还要另外适当加一些其他药物,若盲目乱吃又不咨询医生意见的,即使每天吃10根、20根都是没用的。

误区六:鹿茸、红参冬天吃最好

一到冬天,尤其温度一下降,打火锅的人就多起来了,试想一下,外面打冷天的,围在暖炉边吃饭的感觉的确温暖。于是,“吃了就一个冬天都不怕冷”的羊肉锅,补身的狗肉锅,都纷纷端上餐桌。

专家提出,秋冬还应以补阴为主,大部分阳虚的人秋冬不全补阳,还要补阴。鹿茸、红参、羊肉、狗肉都是补阳的药物和食物,而人们常有误区就是这些大补的东西都是冬天该吃的,于是就一味地吃这些补品。其实,阳由阴生,因此若本身是偏阳虚的,在用温性药物的同时,也要配合补阴药物,以求“阴中求阳”。

别刚立秋就忙着补


8月8日就立秋了!立秋以后,许多地方都有“贴秋膘”的习俗,但如果刚立秋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生出诸多弊端。

先调好脾胃再“贴秋膘”

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弱,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为更好地接受秋冬季节的补品做好准备。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通常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须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不妨多吃一点绿豆、扁豆、薏米等,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调脾胃也因人而异

第一,脾虚患者。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第二,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第三,老年人及儿童。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

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附片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立秋吃三类食物比肉更健康

“贴秋膘”也要讲科学,多吃一些在夏季容易被忽视的食物,补足人们在夏日里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会比吃肉更补充营养。小编推荐三种立秋之后餐桌的最佳食物。

黄绿色蔬果

即橙黄色蔬果和绿叶菜。夏天人们所吃蔬菜水果以瓜豆为主。

比如黄瓜、冬瓜、西瓜、甜瓜、西葫芦之类,四季豆、豇豆、毛豆等。除了西瓜、四季豆之外,瓜豆类中胡萝卜素含量较低。

所以,到秋季来临之时,人们体内维生素A储备容易减少,如不及时补充,到了冬春季节容易发生暗视力下降、眼睛干涩、呼吸道容易感染之类的问题。

因此要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西红柿等。另外,瓜豆类食物的维生素C含量也很低,如果维生素C长期缺乏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在换季的时候容易感冒。

因此,多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必要,比如芥蓝、菠菜、绿菜花等。

发酵食品

夏天人们食欲不振,通常又会多吃寒凉食物,胃肠的消化功能比较弱。

因此,到了秋天,应适当多吃一些营养丰富又帮助消化的食品,发酵食品就有这个好处。发酵时微生物会产生大量B族维生素,同时微生物的作用消除了食物中的抗营养因素,部分分解了其中的蛋白质,使其中的微量元素和各种活性物质能够更好地吸收利用。

主食可以选择发面饼、馒头等发酵面制品,尤其推荐杂面发糕,粗细粮搭配营养更高。

副食可以多吃一些豆类发酵制成的豆豉、豆酱、酱豆腐、麻豆腐、豆汁,奶类发酵制成的酸奶,还有大米发酵制成的醪糟等。

各种薯类

秋季正是薯类出产的旺季。薯类食品多有强健身体的作用,其中富含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传统认为薯类食物能补中气,现代研究又认为它们作为主食食用,有利于预防肥胖和多种慢性病。

经常吃一些山药、甘薯、芋头、马铃薯等,作为精白米面的替换品,是非常好的养生措施。

好了,记住以上这些要点,就可以愉快的吃肉了!

冬季怎样补营养


冬季怎样补营养

1、冬季怕冷怎么补营养

维生素C,代表食物:鲜枣、猕猴桃。这种营养素与对寒冷的适应性密切相关。研究显示,摄取大量维生素C能明显减少因寒冷而导致的直肠温度下降,并可缓解肾上腺的过度应激反应,增强身体对寒冷的耐受性。柿子椒、番茄等深色菜以及柑橘、柠檬等水果中也富含维生素C。

铁,代表食物:瘦肉、蛋黄。美国科学家对身着泳装的妇女进行耐寒测试发现,那些怕冷的妇女大多体内铁质不足,而一旦补充铁,症状就大大改善。铁在体内参与血红素合成,能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缺铁者外周组织的供氧减少,而缺氧则导致身体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自然会因产热不够而感到寒冷。富含铁的食物还有动物肝脏、血豆腐等。

钙,代表食物:牛奶、绿叶菜。冬天日照时间短,易引起人体缺钙,而钙离子有助调节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富含钙的食物还有豆制品、坚果等。

2、冬季排毒怎么补营养

清肺蔬菜人体呼吸过程中,会吸入大量的灰尘、病原体、病毒等有毒物质,清肺蔬菜主要有萝卜、南瓜、木耳、海带、芹菜等。

发汗蔬菜保持汗腺通畅,排除内热,祛风解毒,是防病健身的又一道重要防线,发汗蔬菜主要有葱、香菜、生姜、辣椒等。

通便蔬菜大便不通畅是消化道排毒功能弱化的标志,通便蔬菜主要有菠菜、胡萝卜、黄瓜、芋头、大蒜、苦瓜、绿豆等。

3、冬季进补的家常菜

冬季是进补的好季节,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进补并不是一定要吃多么好的东西,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菜肴,只要用的时候适当,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拌红辣油拌腐竹做法:取腐竹200克,红辣油10克,精盐、酱油、白糖各适量。先将腐竹放入盆中,倒入80℃热水浸泡几小时,发好取出切成片,放入开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水,放入盘中,再放酱油、精盐、味精、白糖及炸红的辣椒油拌食。

特点:甜中带辣,健脾养胃,温中散寒。

冬天吃什么对身体最好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大麦、小麦、糯米、粳米、黑米、燕麦、粟米、薏米、玉米、黑豆、红薯、赤小豆、大豆及其制品。

2、肉蛋奶的选择 牛肉、羊肉、狗肉、鸡肉、肝脏、禽畜血、鲤鱼、鲫鱼、乌鱼、鳝鱼、虾、牡蛎、蛋类、奶及其制品等。

3、蔬菜的选择 韭菜、油菜、菠菜、木耳、胡萝卜、白菜、萝卜、生姜、大蒜、土豆、山药、口蘑、香菇等。

4、水果的选择 橘、柑、苹果、枣、桂圆、橙子、香蕉、山楂、猕猴桃、木瓜等。

5、其 核桃、芝麻、花生、栗子、枸杞、莲子等。

冬季进补要注意什么

1、戒乱进补:首先,应该了解自己该不该补,属于何种体质,属于何脏何腑有虚。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补益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益肾气为主。但具体到个人,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阴阳共虚等不同,要认真分析,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判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犯虚虚实实之戒。

2、补而戒腻:对于身体状态不太好,脾胃消化不良者来说,首先是要恢复脾胃的功能,否则服再多的补物也是无用。因此,冬令进补不要过于滋腻厚味,以易于消化为准则。

3、补而戒偏:中医认为,气与血、阴与阳虽然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但是又互为生长。冬令进补时也要注意兼顾气血阴阳,不可一味偏补,防止过偏反而引发它疾。

4、外感戒补:在患有感冒、咳嗽等外感病症时,不要进补,以免留邪为寇,后患无穷。

冬季注意补一补来年无病痛


按照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此时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把滋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体内,为明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便源于此。当然,补是一方面,养同样重要。特别是对一些有慢性病的人,养中防病,防中重养,显得尤其重要。

抓时机-食疗、药补两相宜

中医认为,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

冬令进补不是说每个人到了冬天都一定要进补。年轻体壮无病之人,对寒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就不必进补。如果进补不当,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因为药物入胃全靠胃肠的消化吸收,只有胃肠功能正常,才能发挥补药的应有效应。对于这类病人,可先服用些党参、白术、茯苓、苡仁、扁豆、陈皮之类调理胃肠的药物,使胃肠功能正常.再由少至多地进服补药。这样机体才能较好地消化吸收。进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其它还有药酒、药粥等,均可根据各自的体质情况选用。至于药补,常用的补益中药有:

属补气类的,如人参、黄芪、党参、白术等,适用于气虚不足,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脾虚泄泻之人;

属养阴补血类的,如生地、阿胶、当归、枸杞等,适用于面白无华,头晕心悸,口唇苍白,血红蛋白偏低,妇女月经量少等症状之人。鹿茸也是冬令的常用补品,适用于平素阳虚怕冷,四肢不温,腰酸多尿等人服用。但需注意的是,补药也不是随便可用的,当视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而分别选用针对性的补益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强心、生津止渴、安神等功效,气虚病人而见体力衰弱,四肢无力,精神疲乏,心慌气短,或年老体弱,或工作过度劳累后周身无力,或慢性病引起的头晕无力等症,均可服用。能够补益元气,增加食欲,促使体力恢复。又如阿胶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对血虚的人尤为适宜。虚啥补啥,各人都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用,也可去医院请中医师确诊属于那一类虚证,再选择相应的补药,使补得其所,补而受益。

特别提醒:

体质虚弱的人,在感冒或其它急性病期间,应停服补品,待急性病治愈后再继续进补,否则会使病症迁延难愈。在服用滋补佳品的同时,还应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因为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胃肠道对滋补品的消化吸收,使补药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被机体很好利用,真正达到补而受益的目的。

冬季别忘补每日活菌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