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药养生 > 导航 > 中医养生发展史

中医养生发展史

2019-11-06

中国中医药60年坎坷发展史

中医药养生。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如何避免走入有关中医养生方面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中国中医药60年坎坷发展史”,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药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它为我国古今劳动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史走到了今天,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革后,古老的中医药在新中国明媚的阳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事业特别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原国家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田景福在采访中一直强调:回顾这一个甲子的变迁,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红线,那就是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关怀和重视。什么时候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了党的政策,什么时候中医药事业就发展得好。

中医中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完整思想体系。其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溶于中华民族血液当中,代代传承。然而,明末清初之后,西方文化逐渐东传。中医初遇西医,被当作阻碍科学化的堡垒,受到近代一些文化名人的不正确指责。1912年北洋政府决定不发展中医教育,1929年国民党政府开始有组织地取消中医。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医逐渐走向衰败,尽管还有50余万从业人员,已是风雨飘摇中。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1951年全国卫生行政会议决议指出卫生防疫工作的三大原则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充分肯定了中医中药的实践价值和重要作用。

1953年至1954年,全国各省区先后召开中医代表会议或座谈会,着重讨论组织和发挥中医力量、整理中医学术著作及中医进修问题。195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1956年,中央决定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各建一所中医大学,全国先后开办了6个西医学习中医的高级学习班,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在毛泽东号召下,人民公社时期我国成功探索出一个依靠群众、以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数以万计的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的赤脚医生,活跃在田间地头,开发中草药效能,发挥中医药特长,开创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新局面。在基层,在群众中,在一线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再次焕发青春。针刺麻醉获得成功,引燃世界针灸热、中医热,也是继乒乓外交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生力军。

但文革期间,中医药事业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严重冲击,中医药界大幅减员,大量珍贵文献被毁坏,中医药学面临着失落的危险。

yS630.Com相关推荐

金元时期中医发展史


金元时期 (公元1115~1368年 )

*金国 公元1115~1234年

*元朝 公元1279~1368年

关于金、元朝

金及元在形成强势王国之前,都是宋代时期东北境外的游牧民族。金国由女真族于1115年建立,后来势力壮大,并

南下攻陷北宋首都,迫使宋廷南迁。从此南宋北金对峙百余年。蒙古游牧民族也在短期内征服广泛地区,建立强大帝国。1234年蒙古军队消灭金国,继而在1279年占领南宋。这段时期中国完全由外族统治,历史学家称为金元时期。

公元1206年,蒙古人成吉思汗(1167-1227)与其他游牧部族结合为单一联盟国,形成的强大军队横扫亚洲各国,远至波斯及韩国。他的继成者窝阔台(1227-1241)继续侵吞欧洲大陆。

成吉思汗的孙儿忽必烈在1279年消灭南宋,建立中国元朝,并定都北京。元朝蒙古统治者的在位时间短暂,短短百年间共有九位君王历任,政权被削弱及分散。中国官员乘机篡改朝代,著名红巾军起义,于1368年将元朝灭亡。

金元时期的文化、艺术及生活模式基本上与宋朝相同,但已逐渐失去惜日的繁荣。 朝廷一方面打击学者及艺术家,影响到文化及科技发展。另一方面又制定新的法律,如禁止异族通婚、农民缴纳重赋等。平民百姓怨愤非常,一些宗教组织乘机冒起反抗。

正面影响方面,蒙古统治者严格控制医疗事业的执行,并立法禁止某些毒药的使用。如1268年禁止乌头毒草及砒霜在市面出售。蒙古人也协助开辟了中亚欧地区的贸易,著名意太利探险家马可.勃罗,是首位成功从欧洲乘船航行到亚洲大陆的欧洲人。

他多次往返亚洲与欧洲大陆从事贸易及探索旅游。当时基督教及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均有一定的影响。

著名医家的创新

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药学经典著作为基础,结合临证实践,中医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医家们开始自成一说,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出现不同的学派。以下是金元时期的重要医学家及他们的学说。

刘完素 - 火热论

完素(1120-1200),河间人(今河北河间),他的医学主张又称河间学派。刘完素曾三次拒绝金政府的招聘,贡献一生在民间行医。他对《黄帝内经》极为重视,不断研究,结合自己的经验,译注了《素问要旨论》、《宣明论方》等著作。

刘完素对当时盛行的五运六气 学说有独到的研究。他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医师必须通晓五运六气学说,把它运用到医疗过程中。

他针对当时伤寒病证(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流行,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倡立了火热病机学说。认为各种证候的出现与火热有关,据此刘完素在伤寒病证的治疗中,善用寒凉药物如肉桂、熟地、麻黄及薄荷等,以清热为主。后世亦称之为寒凉派。

五代和宋代的中医发展史


五代 (公元907~960年)

* 后梁 公元907-923年

* 后唐 公元923-936年

* 后晋 公元936-946年

* 后汉 公元947-950年

* 后周 公元950-960年

由于唐朝的崩溃,中国再次分裂,有一系列短暂的朝代在开封建立统治王朝,而其他地域也各自形成独立的州郡。

辽国 (公元 916~1125年)

辽国是由契丹部落在北方建立的强势王朝。宋朝时,必须支付极大量金钱给他们,以维持和平的关系及避免侵犯。

宋朝 (公元960 ~ 1279年)

* 北宋 公元960 - 1127年

* 南宋 公元1127 - 1279年

关于宋朝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立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北宋王朝始终未能完全统一中国,北面有契丹建立的辽及党项族建立的西夏;西部有吐蕃势力;南面又有大理及丁琏王朝。

这些政权及势力由始至终威胁宋朝。最后北面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于公元1127年挥军南下,迫使宋廷迁都至南方的临安,形成了南宋北金对峙百余年的局面。直至公元十三世纪末再次被蒙古统一。

宋朝在农业及手工业发达的基础上,社会产生力提高,商业发展迅速。因此一批城市中产阶层冒起,但他们大都沉溺在安逸奢华的生活。同时海上贸易亦因商队增加,以及陆路混乱而迅速扩展。

另一方面,很多新思想涌现了,对医学有一定的影响。儒学思想亦再次复活,哲学家称之为新儒学。

宋朝廷内的改革派及守旧派时有斗争,北宋首相王安石(公元1021-1068年)就是改革派的表表者,他致力推行著名的新法改革,促使医疗体系及有关机构改进,例如设立御药院以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机构等。

印刷术使医籍普及

虽然印刷术早在公元868唐代年间已存在,但在公元1040年,筚升将之改良为活字印刷技术,使印刷术跨进一大步。此后医学及科学的著作大量出版,促进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

宋代还专设校正医书局,集中了一批著名医学家及其他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很多医籍如《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甲乙经》都是经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此外对著名医籍又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注释也相继出版,对当时医学发展非常重要。

宋政府和医家编著了大批书籍。宋廷曾多次向全国征集资料,编成统一医籍发行全国。一方面整理了前代的本草文献,并总结对药物学之新经验;因而当时有大量本草药典出版,成为同期世界药物学领域中的先驱。

另外,宋廷又设立尚药局,广泛地收集宋代以前之方剂及民间验方,编成大型方书。宋代名医既多,亦都编撰各自的验方传世。《太平圣惠方》是首部编著的大型方书,由宋廷任命翰林医官使王怀隐等于公元982年。

本书共载16,834个处方,并对方剂、药物、病证及病理都进行了论述。

出版大量及多种类别的医籍,反映当时中医学获得全面发展。

药物的产生和发展史


养生导读: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中,发现药物。逐步积累经验的历史过程。

在原始社会的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不知农作物的种植栽培技术,只是共同采集,成群出猎,过着巢栖穴窜,毛血是茹的原始生活。就在他们采集野果、种子和挖取植物根茎的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自然会误食某些有毒植物而发生呕吐、腹泻,甚至引起昏迷和死亡。如误食大黄,引起腹泻,吃了瓜蒂引起呕吐;当然也可能食用某些植物(如生姜)而使原来的呕吐得到缓解。

人们就是这样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逐步学会了辨别药物的方法。通过无数次观察,口尝身受,实际体验,逐步认识了哪些植物对人体有益,有治疗作用,哪些植物对热闹台体有害,有毒副作用,并进而有意识地加以利用,这就是早期植物药的发现。当进入的后期,由于弓箭的发明和应用,使在原始社会,人们狩猎和捕鱼时,也逐渐发现一些动物也有治疗作用。例如我国先秦时期有关地理物产的著作《山海经》中,有关治疗痈疽药物如何罗之鱼,食之己痈,有关防疫药物如青耕乌、珠鳖鱼、三足鳖,食之可以御疫的记载,就是我们祖先从动物食物中发现动物药的旁证。



在我国一些史书上,如《史纪纲要》中出现的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载,《淮南子修务训》中关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述,以及西汉贾陆的《新语卷上道基第一》、任防《记巽记》中有关神尝百草的传 说和古谚,虽属历史传说,但有其社会基础。

可以说,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从客观上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由鱼猎时代过渡到原始农业、畜牧业时代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神农无非是这一时代劳动人民的代表;尝百草正是反映了医药起源于劳动实践的认识过程;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我们祖先在发现药物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毋容置疑,神衣尝百草的传说,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艰苦历程的真实写照。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中药一词的出现确是近代的事情。我国长期以来以本草作为中药的代名词。本草一词首见《汉书》。为什么以本草作为中药的代名词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药,治病草也。五代时韩保异也说: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药最多也。这就是说,虽然中药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不同种类,其中以植物药最多,所以自古相沿袭,就把中药称为本草,同时记载中药理论知识的文献书籍,也多以本草命名。近百年来,由于西洋医药学的传入,为了区分两种医药学,始有中医、中药之称。

所谓中药,是指中医用以防病治病的物质,包括天然药及其加工品。



中药的应用既不同于一般天然药物,更不同于西药,它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中药从采集加工、炮制、制剂到临床应用,都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的特色。

中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些知识由早期的口耳相传,习习相因,师学相承,到有文字之后,才逐渐出现了有关记载药物知识的专书。从秦汉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部中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以来,经过后世医药学家的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涌现出大批各有特色本草学著作。这些著作是我国人民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古老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做为防病治病有效武器长盛不衰的历史见证。

中药的应用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蕴藏着丰富的药物资源,如人参、鹿茸、附子、黄连、当归、大黄、甘草、黄芪等,都是驰名中外的药材,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还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据近代出版的《中药大辞典》所载,供临床使用的中药已多达5767种,医药部门统计,目前开发可供临床使用的中药已超过8000多种。中药的应用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使用方法,运用中药治疗疾病必须首先进行辩证,找出发病原因,抓住疾病本质,才能确立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结合药性特点,遵循方剂组成配伍法度,才能筛选药物,组成方齐。

前人把它概括为辩证求因,审因论治,法从证论立,方从法出。只有通过上述理、法、方、药完整的辨证施治过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是中药区别于西药、天然药的重要标志之一。中药的应用还有着特殊的加工方法,这就是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对原药材必须经过挑拣修制,除去杂质及非用药部分,再切制成片、段、丝、块等不同形状的饮片,并通过蒸、炒、炙、煅不同的加工过程,才能入药用,这就是中药的炮制加工。

中医发展史一览 各朝大事件简介


中医大事年表

传统中医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整,疗法独特,蕴藏丰富的实践经验。纵览历史发展进程,其医学基础早在二千年前已形成,历代医家继承前人知识,阐发其理论,使原有基础得到充实和发挥, 再结合各自的文化修养和医学经验,不断补充、创新,而形成现今的局面。总括来说,中医学的发展是以典籍注释为主导;利用前人奠定的基础为依据,将内容不断注释而逐步完善起来的。认识这些发展进程,可深入体会中医的贡献。

传统中医发展进程,分为以下阶段:

1、医药起源

2、早期医药卫生活动

3、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4、医药学全面发展

5、医药学突出成就与创新

6、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发展

7、近百年的医学形势

1、医药起源(远古 - 公元前21世纪)

原始人在采食过程中,发掘了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氏族公社时期发明了火,衍生熨法和灸法。

当时的治疗手段常渗入巫术

黄帝与炎帝(神农)传说中的中医药始祖。

2、早期医药卫生活动(公元前1700 - 1100年)

根据甲骨文记载,当时已有许多病症名称, 同时开始有除虫、洗澡、洗脸等卫生知识。

伊尹传说他精于烹调,是汤液的发明者。

中医存废之争 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


近现代历史上中医存废之争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中医药学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虽然仍在国家的卫生保健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却失去历史上一统天下的优越感。在医学界开始出现一种崇新排旧的倾向,著名中医何廉臣曾评价说:现在政府及各社会渐有扬西抑中之概,故东西接踵而至,留学欧美日本医科之学生源源回国,将来新旧激战,必然之势,政府已有整顿太医院改用西医之说,中医汲汲可危已可概见。

辛亥革命之后,北洋政府大力推行西方医学。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11月颁布医学专门学校规程和药学专门学校规程,医学科目48种,药学科目31种,均无中医药学内容,完全将中医药学排斥在医学教育系统之外,由此引发了中医药界争取教育合法化的抗争,各地舆论反应强烈。1913年,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医学专门学校规程和药学专门学校规程,中医药学仍被排斥在国家正规教育之外。

1928年11月,国民党政府卫生部成立。在1929年召开的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余云岫等人提出的废止旧医以及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另拟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呈教育部,要求在全国禁止中医中药开业,禁止中医办医院、办学校,取缔中医书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废止中医案。此案一出,迅速在全国引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废止请愿运动。虽然这次斗争取得了胜利,但国民党政府反中医药的基本政策却没有改变。

1933年6月,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国民党中央委员石瑛等人提出制订《中医条例》(草案),但是行政院长汪精卫却反对该提案,认为中医言阴阳五行,不懂解剖,在科学上实无根据;至国药全无分析,治病效能渺茫,主张凡属中医应一律不许开业,全国中药店也应限令歇业。以现在提倡国医,等于用刀剑去挡坦克车,致使该提案被压制两年之久。直到1935年,经过冯玉祥等人的再次呼吁,《中医条例》才于1936年1月颁布。但是,《中医条例》中仍然存在许多歧视、排斥中医药的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的发展问题。

抗战胜利后,在抗战中曾发挥巨大作用的中医药学受压迫的状况仍无改观。各省的救济物资不发给中医药业;一批中医学校被勒令停办;卫生行政会议决议严禁中医使用西药;设立审查国医资格委员会,在不公正的审查制度下,绝大部分中医无法继续营业;规定中医大夫一律称医士不得再称医师,种种限制中医药发展的手段,不一而足。

可见,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医药事业一直处于备受政府歧视和排斥的地位,中西医之间的隔阂、重西抑中的矛盾不断激化。之所以会对中医药学是否属于科学,该不该保护、继承和发展的问题进行社会大争论,是因为中国在近现代社会发展中一直积贫积弱,一批具有西学背景、崇尚科学的医生、知识分子和执政者认为中医药学缺乏科学依据,属于封建医药,为了彻底地否定旧传统、旧文化,就应该否定、批判中医药学,并通过在学校体制、国家医疗体制等领域驱除中医药学的影响和作用来达到让中医药学逐渐消亡并为西医所取代的目的。但历史却证明,这些做法超越了时代和传统,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和国情,从而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的泥淖。其直接后果就是压制了中医药学的健康、良性发展,延滞了国家卫生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影响了人民大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中国中医药60年坎坷发展史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