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养老养生 > 导航 > 中医养老养生

中医养老养生

2021-08-14

中医解析 慈禧太后的养老秘药

中医养老养生。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养生,很多人只是听说但并未真正力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中医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中医解析 慈禧太后的养老秘药”,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精选慈禧太后老年时常服的养心理脾解郁清肺缓肝丸一方,略加分析,以飨读者。

光绪二十一年,当时慈禧太后年过六旬,因脾胃不健,兼有咳嗽、面神经痉挛之疾,心情不畅,三月十九日,令太医庄守如、李德昌、金顺、聂鸿钧拟一平素调养之方,四位名医谨慎考虑后,拟出下方:

茯神六钱,枣仁五钱(焦),远志肉四钱,广红四钱,玉竹五钱,当归六钱,大生地八钱,杭芍五钱(炒),香附六钱(炙),桔梗四钱,桑枝四钱,厚朴花四钱,郁金四钱,川贝四钱,鸡血藤膏五钱,薏米五钱(炒)共研极细面,炼蜜为丸,如绿豆粒大,朱砂为衣,每服三钱,白开水送服。

此方半疏半调,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慈禧的思虑过度,耗伤心血,以致心脾两虚、脾肺两虚、脾肝不调的具体情况,以茯神、枣仁、远志、当归、薏米等健脾补血养心;又以玉竹、桔梗、川贝清肺消痰;再兼香附入肝疏肝理气,鸡血藤补血通经活络,郁金、厚朴花行气解郁,畅胸利膈,生地、杭芍宣血凉血,柔肝止痛。更有炼蜜补中,外衣朱砂安神。制为丸剂,以供常服。粗看此方,虽是心脾肺肝同治,但重点仍在心脾,有主有次,根治求本,不失为一良方。

老年人心脾两虚者居多,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食纳减少、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象细弱。又因脾虚易致脾肝不调,肺脾二虚,故可有咳嗽多痰、胸闷叹息,如用此方加减制成药丸,常服有益。若无咳嗽胸闷等症状,则可用此方健脾补血养心之主药,加党参、黄芪、白术、木香,制成归脾丸而服之。中医之道,贵在辨证施治,有上述症状的老年人可以此方为本,请医生予以加减,作为平素调养之方,于延年益寿必有好处。

yS630.Com相关推荐

中医解析“房中术”精要


如今社会上对房中术存在不少误解:有的人奉一滴精十滴血、精枯髓竭的理论为性生活准则,还相信狗鞭、虎鞭能壮阳;有的人则视之为邪理歪论,完全置传统的房事养生观念于不顾。

7种异常男性要注意

中国古代房中术对性生活的禁忌提得很多,总的原则是,无论男女,都不应在恶劣的气候、环境和心情下过性生活。应该说,这种提法符合性保健和性卫生,不仅能带来良好的性爱质量,还能帮助夫妻优生优育。

在细节方面,房中术对男性的关注更多一些,其中有七项提醒很符合现代医学:一,性生活时无精可泄,或房事中阴茎剧烈疼痛,都是不正常反应,这时应避免性生活;二,房事中精液淋漓不止,也是不正常现象,需要调理身体;三,房事没有节制,导致精气枯竭,非常有害健康;四,行房时阴茎不举,说明机体出了问题,需要精心调养;五,房事过程中呼吸急促,神错气乱,应停止性生活,调整心神;六,没有欲望时勉强行房,对男性健康也很不利;七,男性在性生活中也需要适度性唤起,房事时一味图快,直奔主题,对其健康非常不利。

更关注女性的性满足

对于性满足,古代房中术更强调女性的感受,认为只有在女性得到性高潮的情况下,才对男女双方,尤其是男性的身体有利。所以房中术的性技巧大多针对激发女性的快感而来。

具体说来,房中术最讲究的是性生活时要有前戏,对女方进行性唤起;性爱时间适度,且一定要等女性获得性高潮后再结束。这种理论与现代性学中强调充分前戏、控制性爱时间的理论不谋而合。

另外,不少房中术理论都强调了性爱时九浅一深的技巧,即房事时阴茎插入阴道不宜过深,抽动时应做到徐缓均衡,认为这样才能增加男女房事时的快感,并能避免损伤血脉。这种理论与现代性学中女性G点理论和女性性敏感区的认识相似,即在女性阴道里只有外1/3处才有触觉神经末梢,对这个部位进行有效刺激,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女性获得性快感。

提倡定期性保健

为了增强两性健康,房中术还提倡定期做性保健锻炼。例如1973年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简古医书《天下至道谈》中就提到,每天早晨起床后应正坐于床,伸直脊背,放松臀部,做收敛肛门的锻炼。

房事中,男性要等阴茎充分勃起后再行房,动作应尽量舒缓,放松背部,收敛肛门。射精时,应弯曲背部,肢体不要动,同时深吸气,宁静地等候一段时间再射精。

房事后,应将余精洒尽,趁阴茎尚未疲软时抽出,并且在房事完成后清洗阴部。

提倡男性节欲

千百年来,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房中术最大的特点在于医学家通过对纵欲伤身现象的观察,提出了节欲养生的主张,即主张两性在享受性快乐的同时,还要节制性生活,兼顾健康与长寿。对于男性而言,这种节欲论观点更加突出。

提倡男性节欲有两层意思:一是承认性生活是夫妻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乐而有节,即男女性爱符合天地阴阳变化规律,但需限制频率才能健康长寿。

第二层意思是指控制交合时的射精量,甚至忍精不射,传到民间,就有了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因为性交多是体力上的消耗,以及少量蛋白质、糖与水分的损失,只要保持正常频率,根本谈不上有损健康。过分追求忍精不射,反而可能引起男性后尿道和膀胱充血,引发性交后尿频,还容易造成男性精神负担,影响其正常的性欲。

中医解析食物的不同味道


养生导读:每个人因为生活习惯,个人品味不同,所吃食物各有不同的特点,有人喜欢吃甜食,有人吃饭吃的口味重,还有很多人喜欢吃辣等等,这就是我们说的个人有个人的口味,不论是酸甜苦辣咸,都要注意饮食合理搭配,让食物的营养得到有效地发挥。那么从中医角度上来看,不同味道的食物是否都符合健康食物标准呢?

1、酸味

酸味是由有机酸产生的,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中医药学专家认为酸味入肝。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吃些酸味食品,可促进食欲,有健脾开胃之功,还有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并能提高钙、磷等元素的吸收。醋酸还具有消毒之功效。但过量服食可引起胃肠道痉挛及消化功能紊乱,故脾胃有病者宜少食。


2、甜味

科学研究证实,糖类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祖国医学认为甜味入脾,吃甜食具有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脾胃、缓解疼痛、解除毒素等作用。但是过食甜腻之食品,则会壅塞、泄气,不仅使血糖升高,胆固醇增加,还会引起身体缺钙及维生素B1不足。



3、苦味

苦味由有机碱或无机碱离子产生,如茶叶、咖啡、可可等食品呈苦味,就是因其含有茶碱、咖啡碱之故。中医认为,苦入其心,具有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益肾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所以,医生以及营养保健专家大力提倡人们在日常尤其是夏天多吃些苦味食品。苦味对人体虽有多种益处,但多食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症。


4、辣味

辣味由辣味素构成。中医认为,辣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祛风散寒、解表止痛。但食之过量会刺激胃黏膜,并可使肺气过盛。故患有痔疮、肛裂、消化道溃疡、便秘以及神经衰弱的患者,以不食或少食为好。



5、咸味

咸味由氯化钠等成分组成。中医认为咸味入肾,它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的渗透压平衡及正常的水钠钾代谢功能。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适当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科学研究证实,成年人每天吃盐6克左右即可满足自身之需。过量摄入氯化钠可导致多种疾病。


6、鲜味

鲜味是一种复合的味道。常见的蘑菇、鸡肉等含鲜味氨基酸较多,如谷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等。多吃一些天然鲜味丰富的食物,对于补充这些人体必需氨基酸非常有好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烹调这些食物的时候就不必再加味精、鸡精等鲜味调味料。

药食两用 中医解析那些能当药的食物


中医向来讲究药食同源,既然那些普通的食物可以当药,谁还愿吃那些黑乎乎、苦兮兮的药呢?下面就来看看那些可以当药吃的食物吧!

中医解析那些能当药的食物

山药百米飞人夺冠的秘密

北京奥运冠军博尔特百米飞人夺金之后,他的父亲告诉记者,博尔特夺冠的秘密一部分在于,他从小到大吃的是自家蔬菜园子里种的山药:“山药造就了他今天的力量。”说得如此神奇,我们来看一下山药的药性。

山药药性:色白入肺,所以山药补肺,平喘止咳,味甘入脾,汁液滑腻,入肾。可见山药能够补肺、脾、肾这三脏。

在临床上,一切由阴虚的引起的咳喘、腹泻都可以利用山药来治疗。山药可以治疗腹泻的原因是,肺与大肠在中医上互为表里,由于肺虚,则大肠固涩不住,则容易腹泻。

脾气不足山药食疗方

山药、莲子肉、薏米、芡实各100克煮熟磨成粉,加鸡蛋熬膏。

这个食疗方子本身味道很好,可以当零食吃,每天一两勺子,给脾胃虚弱的人服用,久而久之,“脾”气会越来越足。如果您本身身体健康,不用太多,每周吃一到两次,用山药做的菜或者熬的粥,也就起到了平补的作用。

注意:山药虽好,但平时大便干燥的人就不要吃了,因为山药本身具有固涩的作用,大便干涩的人服用会导致便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服用山药,配点杏仁补足肺部的肃降之气,就不会导致大便干涩了。

中医解析那些能当药的食物

龙眼补足心血不上火

龙眼肉,其实就是鲜桂圆晾晒成干,是一味养心养脾的好药。

龙眼药性:龙眼味甘性平气香,液浓而润,为心脾要药。治疗心脾气血两亏的重要药物,一般来说,龙眼挑颜色深的好,赤色入心,甘味入脾,龙眼肉最重要的功能是补心血。

清代名医王孟英就有一个以龙眼为主的食疗方子,叫做玉灵膏。

解密清宫里的那些食疗方

清宫茯苓糕

原料:茯苓、莲子、芡实、山药、大米、糯米各适量。

制法:将茯苓、莲子、芡实、山药共磨成细粉,大米、糯米另磨粉。取药粉3份,大米粉5份,糯米粉2粉,用水和成糕,放入笼内蒸熟,做成小饼。每日早、晚各食1~2个。

功效:健脾益肾,宁心安神,延年益寿。

说明:此为清宫食疗秘方。茯苓《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说它“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是古代医家常用的益寿药。

现代研究证明,茯苓主要含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等,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莲子,《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说它“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芡实,主治“湿痹,腰背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人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

集灵膏

原料:人参60克,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各120克,牛膝、枸杞各60克,蜂蜜适量。

制法:人参研为细粉,其余药材煎煮后过滤去渣,加蜂蜜适量,再加入人参粉,炼成膏。药膏每日2次,每次半匙,白开水冲服。

功效:滋肾益肺,健脾养心,填精补髓,强身壮体,延龄益寿。

说明:集灵膏是清康熙年间宫廷御医顾松园改进之方。由于方中药物偏于滋阴补血,所以脾虚腹泻者最好不用。

八珍膏

原料:党参60克,茯苓60克,白术30克,薏米、芡实、扁豆、莲子、山药各90克,白糖240克,白米粉适量。

制法:将以上原料共研细末,同白米粉蒸膏。每日服用2~3次,白开水送下,服用量可以自行掌握。

功效:此方不寒不热,平和温补,扶养脾胃,为食疗补虚佳方,乾隆皇帝自40岁起,便经常服用此膏。此后清代历朝皇帝妃子,包括慈禧太后,亦竞相服食。方中党参大补元气,薏米、扁豆健脾而利湿,诸药配伍药性平和,对于脾胃虚弱,心肾不足之证更为相宜。

五味子膏

原料:五味子24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五味子洗净,水浸半日,煮烂去渣,再熬成饴,兑入蜂蜜收膏。每日口服1~2次,每次1匙,开水冲服。

功效:补肾健脑,滋阴益气,养心。

说明:此方收录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用来给慈禧补身体和养心神的。本品性温,味甘酸,入肝、肾、心、肺诸经。历代医药学家认为有“养五脏,壮筋骨”等滋补强壮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它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为健脑益寿佳品。

明目延龄膏

原料:霜桑叶60克,菊花6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上述原料磨成粗粉,用水熬透,去渣,再熬成浓汁,兑蜂蜜服膏。每日2~3次,每次6克。

功效:平肝明目,清热散风,降血压。

说明:现代研究表明菊花含有挥发性精油、胆碱、菊苷等成分,能抗菌消炎,还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扩张冠脉、有强心降压作用。此方为御医张仲元给慈禧开出的处方,此时她已71岁,说明此方对老年人非常适宜。

玉灵膏

龙眼肉一两,西洋参一钱,放在小碗里加水,煮饭的时候,就放在饭上蒸熟烂,然后用调羹服食,一天一勺足矣。

因为龙眼肉偏热,在这个方子里巧妙地用西洋参的凉性制住龙眼肉之热性,因此可以放心服用。

注意:龙眼肉药性温热,孕妇最好慎服,因为药的热性容易影响胎气。

鸡内金消食化积大功臣

鸡内金,年纪轻的人大概已经不知道这是什么了,去问有生活阅历的长辈,他们会告诉你:那就是鸡胗内的一层薄薄的金黄小皮。晒干了,叫生鸡内金。药房里拿它加了醋炒,叫炒鸡内金。后者比前者消食化积的能力更胜一筹。

鸡内金药效:消食化积,并除一切脏腑的淤积。

鸡内金食疗方

20克鸡内金,20克白术,熬水,服用。这个方子,可以消除积食,使肠胃顺畅。

山萸肉补足肝血女性恩物

山萸肉一般读者未必熟悉,晒干前是山中野果,晒干后是一味很重要的入肝的药物。著名补阴的六味地黄丸里,起到补肝阴作用的就是这味山萸肉。

山萸肉药性:味甘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

肝对于女性,尤其重要,女性每个月的例假,都是由肝在调控血液。肝藏魂,如果晚上失眠,也与肝不藏血有重要关联。如果女性朋友经常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爱出虚汗,晚上失眠,多梦,早醒。不妨服用山萸肉食疗方。

山萸肉食疗方

山萸肉9克,配炒酸枣仁6克,捣碎,用山萸肉熬汤,冲服捣碎的酸枣仁,酸枣仁也是养血养肝的。

明代著名医家缪希雍,说过一句话,养血需用酸枣仁。以上这个食疗方子里,山萸肉、酸枣仁都入肝经,能有效改善失眠。在例假结束后,使用此方补血,效果胜于四物汤。

(特别提醒:以上食疗方须咨询医生。病人则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药物使用,不可代替药物。)

详细解析中医起居养生法


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养生,但是养生并不是吃一些保健药就能办到的,还要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妥善处理生活细节,保持良好习惯,建立符合自身生物节律的活动规律,以保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这种方法谓之生活起居养生法,又称起居调摄法。

生活起居养生涉及起居有常、安卧有方、不妄劳作、居处适宜及衣着宜忌等内容。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指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律化。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阳气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常规,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节律,否则,会引起早衰与损寿。古代养生家认为,春夏宜养阳,秋冬宜养阴。因此,春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成秀;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有所得.

安卧有方

睡眠是人的一种生理需要。人在睡眠状态下,身体各组织器官大多处于休整状态,气血主要灌注于心、肝、脾、肺、肾五脏,使其得到补充和修复。安卧有方就可以保证人的高质量睡眠,从而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有利于人体健康长寿。若要安卧有方,第一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一般说来,中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以8~10小时为宜。二是要注意卧床宜软硬适宜,过硬,全身肌肉不能松弛得以休息;过软,脊柱周围韧带和椎间关节负荷过重,会引起腰痛。三是枕头一般离床面5~9cm为宜,过低,可使头部血管过分充血,醒后出现头面浮肿;过高,可使脑部血流不畅,易造成脑血栓而引起缺血性中风。四是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一般都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平放,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这样,心脏位置较高,有利于心脏排血,并减轻负担,同时,由于肝脏位于右侧较低,右侧卧可使肝脏获得较多供血,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在长寿者调查中,许多长寿老人都自述以右侧弓形卧位最多。古谚也说: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屈股侧卧益人气力.五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晚饭不宜吃得过饱,也不宜吃刺激性和兴奋性食物,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宜梳头,宜用热水浴足。

谨防劳伤

包括慎房帷及劳作伤。慎房帷,这是保肾固精、避免生理功能失调的重要措施。一方面要顺应天性,不宜禁欲,但另一方面也要节制房事,保精养生。防劳作伤,这是维护强壮机体、避免形伤的重要措施,在劳作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注意适度的劳动,不能逞强斗胜,切忌久视久坐。

中医补肾的药


中医补肾的药

1、中医补肾的药:枸杞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中医常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头晕、健忘、目眩、头晕多泪、遗精等病症。

用枸杞子泡水或煲汤时,其中的药效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由于受水温、浸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枸杞子中只有部分药用成分能释放到水或汤中。直接用嘴嚼,对枸杞子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会更加充分,更有利于发挥枸杞的保健效果。但嚼服枸杞子时要注意,在吃的数量上最好减半,否则容易滋补过度。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

2、中医补肾的药:山药

李时珍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很推崇它的补肾和健脾的功能。脾胃虚弱和肾虚的人可以把它作为调补身体的常用食物。《本草正》说:“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把山药视为治疗虚劳的灵丹妙药。

无论是阴虚火旺还是肾气不固而遗精早泄者均可以食用,如果能配合其他补肾固精食品,如芡实、莲子等一并服食,效果更好。

3、中医补肾的药:黄芪

是一种古老的中药。黄芪的主要治疗作用为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四大功能。以治疗中气不足,如胃有下坠感,上气不接下气等症状较好。它还能健脾和胃,所以有开胃进食的作用。

中医补肾的秘方

1、补肾强身方

适用:适于脾肾虚弱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纳谷不香或放化疗引起的面色晦暗、乏力倦怠等。腰痛并非皆肾虚。

做法:猪或羊肾一对,剖开去筋膜,冷水泡半天。黑木耳100克,凉水泡开,花菜200克掰小块,洗净开水焯过。猪或羊肾切丁,与黑木耳爆炒,酌加姜、蒜末及盐,炒至八分熟时加入花菜,翻炒至熟即可。

2、健脑补肾方

适用:因肾精亏虚引起的脑髓不充、失眠健忘、头晕耳鸣等症状。

做法:核桃仁300克、枸杞子200克、女贞子200克、炒莲子200克、炒大枣50克,装瓶或罐内,加入低度白酒,酒应超过中药约3厘米,每天搅动一次,半月后酌加蜂蜜,每天适量饮用。

3、补肾壮腰方

适用:用于因肾虚肾寒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遗精早泄、头晕健忘等症状。

做法:羊肉500克煲汤至肉烂,加入山药500克切成块,枸杞子100克,文火炖半小时,酌加调料即可。

补肾的小方法

1、冷面

这里所说的冷面可不是指吃的冷面,而是指用二十摄氏度左右的冷面进行洗脸,冷水洗脸首先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效果,并且面部的血液循环也会开始加速。而中医有“心其华在面”的理论,用冷水洗脸可以帮助心肾贮藏精气,起到独特的保护效果。

2、热足

热足简单的来说就是用热水泡脚,因为人的双脚上分布着很多补肾的穴位,例如关元穴、太溪穴等,在泡脚的时候热水可以对这些补肾的穴位产生一定的刺激,从而让穴位周围的血液循环加速,起到补肾的效果。在泡完脚之后可以再用双手进行按压,找准位置后每次按压五秒钟,持续按上五分钟左右即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那么就可以起到不错的补肾效果。

3、吞津

这里所说的津就是指人口腔中的唾液,一般来说,唾液分为两部分,一是比较稀释的涎,主要和脾相关。二是较为粘稠的唾,和肾脏关系紧密。在平时的时候可以经常将口腔中的唾液咽进腹中,持续一段时间后就能很好的保护肾脏。

中医五行养生秘法


中医讲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在人体中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五行平衡、五脏调和,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和气血旺盛。而五行虚弱在中医里并不一定指五脏有重疾,还包括很多被忽略的亚健康状态。

金肺

金对应肺,与呼吸道疾病相关,如有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喘息、语音低微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肺了。

肺最强时间:7:00~9:00

肺最弱时间:21:00~23:00

强肺关键词:润

●白色食物可让肺强健起来。如百合,可润肺止咳,对呼吸道的调养效果最好。此外,白萝卜、白木耳、白芝麻也有生津润肺的功效。

中医养生法

呼吸吐纳:柏树可清肺安神,每天上午8~10时或下午3~5时,在柏树下用鼻子吸气、嘴呼气,共做12次,长期坚持具有补充肺气不足的作用。

木肝

木对应肝,肝开窍于目,木资充盈才能眼睛明亮,如有情绪易激动、烦躁不宁、胸胁隐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肝了。

中医解析 慈禧太后的养老秘药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