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老中医养生6个方法 > 导航 > 老中医养生6个方法

老中医:秋冬畏寒怕冷,多因4个原因所致,3个方法让身体暖起来!

老中医养生6个方法。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随着时间的失衡,养生这个话题走入大众视野,每个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不能忽视养生。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老中医:秋冬畏寒怕冷,多因4个原因所致,3个方法让身体暖起来!”,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到冬季,不少人出现畏寒怕冷的症状,除了有天气原因外,这还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比如身体体质弱,比如脾胃虚弱,肾阳虚等,都会引起身体畏寒怕冷。

:秋冬畏寒怕冷,多因4个原因所致!

1、肾阳虚、阳气不足

中医学认为,“阳虚则外寒”。也就是说,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不能温煦肌肉以抵抗外来寒邪的侵袭,人就特别容易怕冷。手脚总是冰凉,可能与气虚、气滞、阳气不足有关。

2、气血淤滞

有些人身体里的阳气并不虚,但因为气血的运行不顺畅,导致阳气在体内滞留无法散发,阳气和血液无法送达到手脚,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这类人只是会手脚寒冷,主要的身体躯干还是温暖的。

3、缺铁

缺铁的人由于血红素较少,影响了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能量代谢发生障碍,人会因产生的热量不足而感到异常寒冷;血压低的人末梢血液循环不足,人体组织同样得不到足够的氧和能量,也会畏寒。

4、体重过轻

体重过轻也会有影响。这里指的是肌肉和身体脂肪。肌肉可以产生能量,而脂肪可以作为绝缘物与外界隔绝。体重太轻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肌肉和身体脂肪与寒冷对抗。

身体怕冷只是一种外在表现,而引起的原因可能是身体内在出现了疾病,所以得找出内因才行。在这里教大家几个方法,从多方面调理身体,彻底解决冬天怕冷。

3个方法让身体慢慢暖起来,不再惧怕寒冬!

1、核桃红枣茶

材料:核桃仁5个,红枣2粒,桂圆2枚,红茶3克。

做法:将核桃仁、红枣(掰开去核)、桂圆、红茶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3碗水煮成2碗水,滤渣取汁。代茶温饮,每日1剂。

功效:温补脾肾,润燥通便,益气养血,适用于阳虚引起的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消化不良、便秘,以及气虚所致的气短乏力、精神疲惫等症。

2、运动调养

冬季运动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养阳气,使阳气潜藏,可选择八段锦、十六段锦、太极拳等,不适宜太激烈的运动,同时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宜过度运动,使大汗出,使阳气外泄,寒邪容易入侵。运动时,要选择在向阳的地方进行,如操场、运动场等,早上运动不宜过早,要等日出见阳光后才运动,以防阴气太重损伤阳气。

3、艾灸壮阳穴位

身体有几个可以补充阳气的穴位,他们是命门穴,大椎穴,足三里穴,神阙穴,平常经常按揉或用艾条艾灸这些穴位,可以不断的给身体补充阳气,身体阳气充足则不再惧怕寒冷。选择艾灸方式的话,每个穴位艾灸时间20-30分钟即可。

扩展阅读

老中医坦言:夏至养生,牢记这4个要点


今天夏至,北方人流行吃夏至面,尤其是凉面,既爽口又开胃。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日,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也是是全国最热的时候。

俗话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简单来说,就是今天过后,白天就越来越短啦!

夏至5个养生小建议:

1. 适当吃点苦味。

苦味食物有解热去暑、消除疲劳等保健作用。夏季炎热,饮食应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主,可适当吃苦味食物如芹菜、苦瓜、莴苣等。

2. 少吃冷饮瓜果。

许多人夏天一吃冷饮瓜果就停不下来,但吃过多寒凉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腹痛腹泻,建议要适量吃。

3.补水的量要充足。

既要保证自己不会感到口渴,同时又不至于喝到让自己频上厕所。另外,在喝水的同时也要注意补充一些流失的矿物质,可以适当喝点盐水,或者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矿泉水。

4. 晚睡早起。

在起居方面,应适应节气,晚睡早起。在中午最热的时候,尽量避免外出,可适当休息半个小时,以恢复精神、消除疲劳。

5. 适量锻炼。

夏季锻炼应在早晚进行,不宜太过剧烈。出汗后,可适量补充解暑糖水等。注意不要立刻洗冷水澡,以免刺激血管收缩,发生意外。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随手关注我们呗~

老中医祛痘的2个土方法


本文导读:脸上长痘很大程度而的影响了我们的形象,如果痘痘数量多会让人不敢跟你面对面说话,那么,有什么方法能祛痘?下面我们来看看祛痘的2个土方法。


痤疮大家俗称的青春痘,在医学上痤疮又被称为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性疾患。好发于青年,且以面部,胸背处为主。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痤疮多因体热盛,或食肥腻食物,或因情绪不良致肺经热盛,或脾胃湿热,久则灼伤阴液致阴虚火旺。从而导致血热毒盛,湿热淤积于面而成,就是俗称的痘痘。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长期便秘的人,不光能引起腹胀、口臭、头晕、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而且引起面部雀斑、粉刺、脓疱、疙瘩、皮肤粗糙等皮肤病。可以说想祛痘首先要为自己做健康自审。便秘是祛痘成功的头号大敌。专家建议平时多摄取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富含长纤维的芹菜,韭菜等,或辅以服用润通胶囊和芦荟胶囊以加速体内排毒。

2个祛痘土方法分享

长痘原因:痘痘的发生原因较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结构不合理,精神紧张,内脏功能紊乱,生活或工作环境不佳,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大便秘结等。但主要诱因是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升高,而刺激皮脂及毛囊脱落的上皮细胞,聚集成黄白色物质栓塞在毛囊内,即形成粉刺。

专家表示,中医祛痘关键:中医向来都是以调理为重,针对痘痘的根源,进行长期而长效的调理。这些调理包括使用中药、改善饮食习惯、通过按摩身体来改善身体。

方法1:新鲜土豆片敷脸

原理:在中医食谱中土豆是性平、微凉的植物,有美容抗衰老、解毒消炎、活血消肿的功效。土豆属于碱性的食物可以吸收皮肤分泌过多的油分,防止痘痘的产生,同时去痘印、祛斑止痒功效更佳。

具体步骤:将新鲜的土豆洗去皮,切片,越薄越好,这样它就能贴紧肌肤。洁面后,把土豆片敷在长痘痘的地方,10~15分钟后取下即可,多次使用之后,你就会发现痘印明显地变淡了。

方法2:天然芦荟敷脸

原理:芦荟在中药美容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中华本草纲目就有记载芦荟有抗菌、修复组织损伤,以及保护皮肤作用等作用。因为芦荟里面含有缓激肽酶、芦荟多糖等绝佳的消炎抗菌成分,能有效抑制痘痘、粉刺的成长,还能提高皮肤的抵抗力。

具体步骤:用天然的芦荟捣碎或者榨汁,在晚上洁面后,将其敷在脸上20分钟后取下,并洗干净脸部,脸上红红的痘痘就会明显地暗掉,消炎效果非常好自身条件等。

提醒注意事项:

1、中医讲究,三分治,七分养,内调相当重要,不然会出现时而反复现象.应该注意是,患处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忌食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咖啡、可可等,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小便通畅。女性应注意生理周期的正常,及时解除痛经;

3、在暗疮发作期,最好不要使用油性及粉状化妆品,以免加重皮肤的炎症反应,保持心情舒畅。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中医祛痘的2个土方法,日常容易长痘的人日常一定要注意多吃新鲜水果,预防便秘,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皮肤清洁工作。

一个老中医的除湿妙方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演变,到如今,技术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符合科学发展。而在夏天,大家都喜欢待在舒适的空调房里,不愿意出门。空调房里其实湿气很大,待的时间越长,湿气在体内就聚集越多,是现代人的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那么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个老中医的除湿妙方。

1.运动祛湿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避开湿气的环境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3.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有一种中医外治的方法。不经消化道,不走肝肾,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祛湿散寒,补虚清热,改善亚健康。在央视的《健康之路》栏目中也有过科普。

4、你可能听过,生姜能够祛湿,但是用发酵姜根粉做穴位贴敷疗法,效果最好。在《清太医院配方》一书中,载有“延年涌泉膏”之防病保健方:药用杜仲、牛膝、熟地、附子等12种药熬枯去渣,入铅丹收膏,再加入丁香、乳香、没药、麝香等搅拌成膏,制成膏贴。据载:此膏可治先天不足,后天亏损,骨痿身瘦,阳气虚弱;以至腠理不密,易受风寒,常多疾病。若常贴涌泉穴,兼贴肾俞、关元穴,不但终身永无寒湿、脚气、瘫痪之症,而且能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此后渐渐流传于民间,而不想这么麻烦,经现代科技改善制成药包贴敷于涌泉穴叫足贴,此配方比其他的方法祛湿效果都要好。

老中医养肾方法


肾脏的保护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与人体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平时的时候就要学会养肾。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自己的脚部,因为脚部很容易受寒,而这个就正好是对肾脏的养护不好,因为肾经起于足底,所以平常一定要好好的保暖,不要让脚受凉。还有饮水上每天也要保证自己能够喝到一定的量,喝水对于保护肾脏非常重要。

养肾秘方一:饮食保肾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养肾秘方二:警惕药物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药物常服会伤肾,所以在用药时要提高警惕,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需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要咨询相关专家。

还有的就是饮食上的保健看,建议可以多吃一些黑色食物,比如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保护肾脏的食物。还有要注意的就是睡眠的问题了,注意一定不要熬夜,这个对于肾脏危害特别大,很多肾衰竭的人都有过熬夜的经理。

老中医治耳鸣的5个方法:屏气按耳


根据多年来防治自身耳鸣的体会,现介绍以下方法,供轻症耳鸣患者试用。

屏气法 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目睁大眼,使气进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天。

按耳法 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做2~3天,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静,方能奏效。

鸣天鼓法 每日清晨和睡前,将两手掌搓热后按紧两侧耳廓,手指并拢贴于头顶或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食指用力滑弹枕部或头顶,以听到有鼓鸣音为好,每次弹20~40下。

咬牙切齿法 耳鸣时咬牙。右边耳鸣,咬左边牙;左边耳鸣,咬右边牙;两耳齐鸣,咬两边牙。

推摩耳根法 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后,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每次40~50下。推后感觉耳部发热,面部、头部也会有发热的感觉。

老中医力荐春节养生方法


中国的中医可谓是医学界的经典,是中华民族的魁宝,中医养生讲究阴阳调和,时令季节等,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养生妙方,2011立春以后,阳气开始升发,人体内的气血也开始活跃,所以春季养生保健一定要顺应春令,注意气候多变,中医专家提示,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调养养生。

1、锻炼运动很重要 春季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2、精神调养很有益 春季养生保健精神调养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3、御寒防风莫忽视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稍受风寒,易发宿疾。4、饮食调养是关键 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老中医教你秋冬季节如何养生!


秋季的到来,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方法/步骤

调节饮食。秋冬季节天气比较干燥、寒冷,根据天气的特征,需要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多吃一些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还有多吃些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少吃些辛辣的食品;

2.预防秋日乏困。秋季乏困主要是补偿盛夏气候环境带给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从而导致人体出现疲倦、乏困、精神不振作等等现象。所以说秋冬季节更应该多加注意,多加进行体育锻炼来预防秋日的乏困现象;

3.多加注意休息。秋冬季节人体很容易乏困、精神不振作,所以说要多加注意休息,养成好的睡眠习惯,晚上一般8-9小时睡眠,晚上睡眠不足的话,中午可以午休进行调整,同时睡眠也不宜过多;

4.补充充足的水分。秋冬季节是个干燥的季节,同时也是人体也容易缺水的季节,所以说每天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多喝水,能够促进人体的新城代谢的功能,排除体内的毒素,有益身体的健康

5.注意多加锻炼身体。秋冬季节多加注意锻炼,能够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能够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锻炼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的,可以试着每天早上跑跑步、散散步、练练瑜伽等等

6.注意保暖、增加御寒能力。秋冬季节,温度降低,所以要多加注意御寒,防止感冒等发生,同时也可以多摄入含糖、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但是也要多加进行锻炼的哦;

7.注意皮肤保湿。秋冬季节天气特点是干燥、寒冷,同时皮肤也很容易干燥、脆弱,可以多加注意皮肤的保养的工作,多加注意皮肤的清洁、保湿的工作;

8.精神的调养。秋冬季精神调养要做到情绪稳定、胸怀开朗、心情舒畅而达到养精蓄锐。由于气候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从而给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要学会在心理上进行适当的调适,正确的去把握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多学着去与别人交流,多多参加户外的活动,来调整自己的心理;

老中医的四个养生保健小窍门


自创民族颈椎操 68岁的吴大真是中医内科专家、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她的锻炼方法很特别,是做民族舞蹈动作。比如蒙古舞的抖肩膀动作,有节奏地前后抖动肩膀,对颈椎很有好处。还有朝鲜舞的经典甩臂动作,甩开手臂自创民族颈椎操

68岁的吴大真是中医内科专家、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她的锻炼方法很特别,是做民族舞蹈动作。比如蒙古舞的抖肩膀动作,有节奏地前后抖动肩膀,对颈椎很有好处。还有朝鲜舞的经典甩臂动作,甩开手臂的同时有节奏地转动手腕儿、脖子,弯曲膝盖,一个动作下来,活动了身体的四个部位。吴大真把这套动作称为民族颈椎操。

手把核桃也健身

吴大真的老伴王凤岐也是名。他的健康秘诀是玩核桃,手握核桃,没事在手里转转,可以很好地按摩手掌心的劳宫穴,劳宫穴有助开窍醒神。以前,王凤岐爱玩蛐蛐儿,但总低头,颈椎不舒服。后来,他就改抖空竹了,这样全身都活动了。

王凤岐和吴大真的观点一致,他们都认为,运动要与爱好相结合,要随年龄而变。自创民族颈椎操

68岁的吴大真是中医内科专家、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她的锻炼方法很特别,是做民族舞蹈动作。比如蒙古舞的抖肩膀动作,有节奏地前后抖动肩膀,对颈椎很有好处。还有朝鲜舞的经典甩臂动作,甩开手臂的同时有节奏地转动手腕儿、脖子,弯曲膝盖,一个动作下来,活动了身体的四个部位。吴大真把这套动作称为民族颈椎操。

手把核桃也健身

吴大真的老伴王凤岐也是名。他的健康秘诀是玩核桃,手握核桃,没事在手里转转,可以很好地按摩手掌心的劳宫穴,劳宫穴有助开窍醒神。以前,王凤岐爱玩蛐蛐儿,但总低头,颈椎不舒服。后来,他就改抖空竹了,这样全身都活动了。

王凤岐和吴大真的观点一致,他们都认为,运动要与爱好相结合,要随年龄而变。

老中医推荐的十个养肾妙招


养生导读:肾是我们人体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肾的健康关系着整个身体的健康,肾脏的健康说明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系统的活力。如果肾虚了,就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的现象,肾虚则要补,补肾除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补肾方,中医则推荐几个简单易行的养肾妙招。

一、警惕药物。

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药物常服会伤肾,所以在用药时要提高警惕,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需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要咨询相关专家。

二、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

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护好自己的双脚
三、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四、避免劳累,节房事。

体力劳动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五、大便要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

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六、饮水养肾。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七、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八、饮食保肾。

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九、运动养肾。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这里向您介绍有助于养肾纠虚又简单易学的运动方法: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十、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老中医:秋冬畏寒怕冷,多因4个原因所致,3个方法让身体暖起来!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