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老人中医养生 > 导航 > 老人中医养生

老人中暑易猝死

老人中医养生。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对于不同人群的养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老人中暑易猝死”,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每年夏天,都有不少心脑血管病的老人被暑热夺去生命。现在又到了这个多事的季节,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度夏一定要当心了。前不久,70岁的王大爷午睡醒来感到浑身燥热、口渴难耐,便决定到不远的菜市场去买个西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王大爷拎着西瓜,顶着烈日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却一头栽倒在地上。路人赶紧叫来120急救车把老人送进医院。虽经过医生全力抢救,王大爷还是停止了呼吸。原来,老人是因天热中暑、冠心病复发、心肌大面积坏死而引起的突发性死亡。

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每3例死亡者中,就有一例死因与心脏病和脑卒中有关。预计2020年,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将从目前死因的第5位与第6位上升至第1位和第4位。作为人类健康头号杀手的心脑血管病,每到夏天和冬天还会更多地夺去老年人的生命。

有些药物可促使中暑发生

每年夏天,随着气温的升高,老年人中暑事件时常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不敏感,平衡失调,身体各组织功能失控。如果天热时房间通风不好,出汗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往往会使老人体内水电解质发生紊乱而引起中暑。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来说,长期服用抗胆碱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组胺药物、利尿剂、安定类药物等,则会进一步加重中暑的可能与症状。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烦躁不安、口渴、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心动过速等,严重的还会带来休克、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黄疸、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肌坏死等。由于中暑后老人病情发展非常快,常常还没来得及抢救就失去了生命。

老年人中暑应就地救治

高温时老人一旦发生以上中暑症状,可采取以下措施:

1.药物降温。体温在40℃以下者可口服解热药,如去痛片、阿司匹林、人丹、十滴水等。

2.物理降温。迅速帮老人脱离高温环境,到荫凉处后可用凉水、湿毛巾、冰块等敷于老人的额头、脖子、双腋窝下、腹股沟等处。有条件最好能进空调房间进行降温。

3.给氧。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中暑后供氧器官功能会明显下降,组织供氧减少。此时最好把老人安排到空气流通的环境里,必要时需给老人吸氧。

4.治疗并发症。中暑后的老人,需特别注意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一旦休克、心衰,其危险性更大。

5.重症患者必须到医院对症处理,注射冬眠合剂,伴有呼吸衰竭者应注射呼吸兴奋剂,周围循环衰竭者应补充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以补充能量和丢失的水分。

夏天老人要三注意

1.饮食要合理。夏季老人饮水量过少、出汗过多可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流动缓慢。饮食方面吃得过少易引起营养不良,降低免疫力,吃过多过饱则会增加消化道血流而减少脑部血流量,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症,带来心肌损伤。因此,保证合理的饮食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老人夏天三餐以清淡素食为主(可适量少吃些鱼),及时饮水以补充消耗的水分。绿茶、牛奶、豆浆、蜂蜜、果汁等均可适量饮用。

2.运动宜适量。由于老年人身体状态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要因人而异。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夏天温度较高,习惯早起的老人常常趁早晨凉爽时外出锻炼。事实上,国外有学者测定,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病率最多的时期,比11点以后多3倍多。

建议:老人运动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要循序渐进、坚持持久。散步、慢跑、游泳等均有利于提高老人的心肺功能。此外,老人可进行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这种呼吸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肺活量,还可改善脑供血。

3.防护意识要加强。健康老人在运动前应先做检查,在运动中做好测评,最好在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给自己定一个运动处方。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需加强家庭防护意识,要在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人的陪同下,在家中进行锻炼。另外老人身上最好随时携带有关药物,并配备招之即来的急救人员,最大限度地降低老人发病后的死亡率,以保证老人的生活质量。

夏天,当温度超过37℃时,老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更应呆在相对凉爽的屋子里,少到阳光直射的地方。出汗后要多饮水,以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

扩展阅读

老人蹲厕易脑溢血甚至猝死


一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上厕所排便时容易出现意外。

久蹲便后突然站起小心晕倒

为何解大便会发生猝死呢?原来,当用力摒气排便时,腹壁肌和隔肌强烈收缩,使腹压增高,而腹压的增高会使心脏排血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和心肌耗氧量也因而增加。据研究,排便时脑动脉压力可增加20毫米汞柱以上,血压骤升可导致脑溢血,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及严重的心律失常,后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另外,老年人血管调节反应差,久蹲便后站起容易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容易晕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

为了避免上述不幸的发生,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每天进食一定量含粗纤维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保持一定的饮水量。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可促进肠蠕动,利于粪便及时排出:便秘者可在睡前服适量蜂蜜或蜂蜜冲麻油,还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大便时应取坐位,不宜用蹲式;站起时应缓慢。病情较重者,宜平卧床上排便,以防发生意外。

排便时注意力分散易便秘

即使采取了坐便方式,也要集中精力排便。排便动作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是低级神经活动和高级神经活动共同参与的复杂运动。如果分散注意力,抑制排便意识,使直肠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降低。这会使粪便在结肠内存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从而引起便秘。

老人中风的原因


1、老人中风的原因

首先是与老年人几乎普遍患有动脉硬化有关。在老年人的年龄增长过程中,由于生理原因和血脂增高等病理原因的交互作用,动脉硬化不知不觉地发生了。老年人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几乎是100%,只有发生早晚的不同与轻重程度的差异而已,并且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的病人其动脉硬化的程度也越严重。

其次与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有关。高血压与心脏病病人经常出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糖尿病病人易于导致血液粘滞增高,这些都是中风发生的重要因素。

再次与老年人难以避免常见的中风诱因有关。中风虽然以动脉硬化为发病的病理基础,而老年人动脉硬化发生率达100%,但并不是每一个老年人都患中风,这与某些中风诱因有关。例如:嗜烟、饮酒、性情急躁、脑力紧张、大便干结、屏气用力、寒凉刺激、嗜卧少动等,这些因素都是中风发病的常见诱因,都可能引起血流与血液方面发生某些改变,从而诱使中风的发生。

2、中风的症状

头痛:无论是脑出血或脑梗死,头痛非常常见,亦是一个重要的脑中风症状和信号。

呕吐:一般是伴随头痛一起出现的,也非常常见,其特点是多为喷射状呕吐。如遇有呕吐咖啡色(酱油样或棕黑色)液体,表示病情非常为重。

眩晕:眩晕还多伴有呕吐或耳鸣,是脑中风的症状中比较常见的。

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感觉异常。

口角流涎(流口水):出现口角斜、流口水或食物从口角流出的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中风的后遗症

麻木

是脑中风后遗症中比较常见的,表现为: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

嘴歪眼斜

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

中枢性瘫痪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呈痉挛性瘫痪。

老人中风吃什么预防

1、香蕉

医学研究证明,如果每天吃一根香蕉约100克,将大减少患中风的危险,因香蕉含丰富的钾。钾对神经脉冲的传递,细胞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废物的排出,都起重要作用。

2、柑橘

研究人员发现,类黄酮的总摄取量与是否发生中风没有关联,而大量摄入黄烷酮的人比摄入量最少的群体中风几率低19%。而95%的黄烷酮来自柑橘类水果。一项研究显示,女性常吃橙子、柚子等柑橘类水果,与几乎不吃这些水果相比,患缺血性脑中风的几率低19%。

3、咖啡

新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喝2杯咖啡的参试者大脑中栓塞(中风)危险降低14%。而每天喝咖啡3~4杯的参试者,中风危险可降低17%。但是,每天咖啡摄入量更大,则无法继续发挥咖啡的防治中风功效。每天喝咖啡超过6杯的咖啡因上瘾者,中风危险仅降低7%。

老人中风食疗方

冬瓜子饮

小麦,冬瓜子30g,红糖适量,捣烂,开水冲服。

萝卜汁

白萝卜捣汁饮服,每次30ml,日服3次。或将萝卜汁拌在粥内食用。

猪胆绿豆粉

猪胆汁120g,绿豆粉80g,拌匀晾干研末,每服6g,每日2次。

菊花粥

秋季霜降前,将菊花采摘去蒂,烘干或蒸后晒干,或阴干,然后磨粉备用。先以粳米100g,加水如常法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菊花末10~15g,稍煮一二沸即可。

芹菜粥

新鲜芹菜60g(切碎),粳米100g,放沙锅内,加水如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应现煮现吃,不宜久放。

老人中风容易治好吗


1、老人中风容易治好吗

老年人中风的早期治愈率多大谁也不能准确确定,但规范治疗中风,能提高治愈率。治疗中风要特别注意:

寻找病因。从发病的全过程,找出疾病的具体原因,脑血管病主要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起.但近年来研究发现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改变和高凝状态,可导致脑梗塞,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动脉炎等导致脑出血,脑中风.

定位诊断。ct检查可明确病变具体部位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分析病变的部位是局限性的还是弥漫性的?是周围性的或是中枢性的?然后再指出病变的具体部位;小脑,大脑半球,脑干不同部位的病变,表现不同,小脑病变主要表现剧烈眩晕站立不稳眼球震颤等;大脑半球的病变表现对侧面瘫,肢体偏瘫,舌瘫与偏盲;脑干病变临床表现较复杂,主要为交叉性瘫痪,感觉减退,舌斜,对侧肢体偏瘫,病灶同侧嘴歪.

定性诊断。根据发病的经过,病情特点和病变部位,分析疾病的性质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因为脑血管病两者治疗方法不同,我们诊断时必须辨别清楚,以便合理治疗。

2、老人中风临床表现

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位的深浅沿用《金匮要略》的分类方法辨中经络还是中脏腑。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属中风中经络。中医辨证根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中风中经络的辨证方法,分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等五型。五型的临床表现见辩证施治各证型中的证候。

3、老人中风中草药单验方

槐花茶防中风槐花茶6克。用法:开水泡,当茶饮。有预防中风的功效。

蒜泥治中风不语大蒜2瓣。用法:将蒜瓣去皮,捣烂如泥。涂于牙根部。有宣窍通闭的功效,用治中风不语。

松毛酒松毛1千克,酒1.5千克。将松毛在酒中泡7日,每饮1杯,日服2次。用于中风口眼歪斜,症见两脚疼痛、腰痛、两足不能立地。

老人中风如何预防

擦颈发热中风少

擦颈按摩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并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发生。做法是: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及前后颈,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早晚各4~8分钟。

摇头晃脑防中风

头部前后左右旋转运动,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有利于预防中风。做法是:平坐,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摇头晃脑,顺、反各做30~50次,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做3次。低血压患者平卧做。

耸肩防脑梗塞

耸肩可使肩部神经、血管和肌肉放松、活血通络。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人工驱动力。做法是:双肩上提、放下反复运动,每次做4~8分钟,每天早晚做2次。

老人中风的危害

1、脑中风带来的严重危害是有很多的,首先就是会让患者出现情绪失控,患者会因为想的太多,而个人情绪起伏比较大,会变得喜、怒、哭、笑异常,还会伴有头晕、头痛,口角倾斜,视力减退等症状的,他们的反应也会变得很迟钝,感受也会减退,对温,热,冷,痛的感受没有那么敏感了,记忆力也会随之锐减,注意力变得不集中。

2、不单单是这样,脑中风还会让患者生活变得不能自理,这也是最主要的危害了,会让患者各个方面都不能自主去完成,在进食的时候嘴角还会失控,声音也改变,手脚变得麻木,没有以前那么灵活,会发抖,甚至是无法正常的行走还有说话,患者还会出现偏瘫的情况,半边身体都不能活动,最严峻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

3、脑中风还会让患者的行动也变得障碍,像进行穿针、扣纽扣的时候都会感觉到手笨,会不可思议地跌跤,或者是身体的臂膀还有腿不听使唤,还有的患者的视力也会变得下降,会表现出看不见左或右的物体或视觉缺损的,当然也有的患者会觉得眼前有一过性的发黑或者眼前突然飞过一只蚊子的感觉。

夏季老人中风如何护理


导读:夏季老人中风如何护理?据研究发现,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将大幅上升,家人细心护理,可以帮助老人尽快恢复,那么夏季老人中风如何护理呢?下面为您介绍夏季老人中风如何护理,看看吧。

为什么夏季老人容易中风?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较少,夏天身体容易缺水。身体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这会使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增加中风的发生几率。

合理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多吃能软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降低血液黏稠度,就能很有效预防中风。补水是关键。夏天身体容易缺水。身体缺水会对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朋友输向大脑的血液不能完全输送,增加中风的风险。不贪凉,不贪享乐,不要过度贪凉。老年人的体质决定了自身血管大多有硬化的表现,忽冷忽热的易使其发生意外。

夏季老人中风如何护理?

1、多喝开水,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让血液流动畅通,减低黏度。正常人每天至少1000毫升,而有脑中风的患者,喝水多过1000毫升效果更好。

2、缓慢运动,不能大量运动。夏天天气热,如果因为工作的原因,加大了运动量,就会造成脑部突然供血不足。

3、适当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

4、脑中风飞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不要生气,要将人间的矛盾看的开,不要为了子女的事而生气,自然就能减少脑中风的危险。

5、生活要有规律,一定不要暴饮暴食,过于疲劳,最好是规律生活,每天生活变动不要太大。

6、注意日常生活中饮食上的调整。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能过度食用油腻食物。可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风患者宜食清淡、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可让其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忌食肥甘、厚腻及辛辣、过咸、过甜等食物,并保持二便通畅。

7、中风患者常表现烦躁易怒或悲观失望,亲属要经常疏导患者,使之心情舒畅,消除顾虑,保持情绪稳定,以利于疾病的恢复。

8、当病情稳定时,可尽早进行患肢的功能训练,防止瘫痪肢体肌肉萎缩或关节强直,以促进早日恢复语言和运动功能。

9、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患肢语言或患肢功能渐重时,要立即送往医院,及时处理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0、要经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肺炎及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家属要鼓励或帮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避免患侧长期受压。一般可每2~3小时翻身一次,注意保持皮肤和被褥的干燥、清洁。

11、皮肤有轻度破溃时,可用龙胆紫药水涂抹,破溃或严重溃烂者,可在患处放置气圈,避免局部受压,促使伤面早日愈合。

12、对于尿潴留患者,用热敷或诱导办法,让患者自行排尿。效果不佳时可行导尿术,要注意严格无菌消毒。

引起脑中风的原因有哪些?

1、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脑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笔者发现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2、过度的肥胖也可以导致朋友们产生脑中风情况,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3、由于血液病患上脑中风,像是血小板的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少数发生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是发病原因。

4、出现各种的外伤、或是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是可以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另外,气温变化,环境、情绪的改变,过度紧张、疲劳等也是脑中风的原因。吸烟以及过度的饮酒者脑中风发病率也会大大增加。

5、因为心脏病的缘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血压高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以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

6、一些炎症也是可以侵犯到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了脑血管也是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7、颅内的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夏季老人中风如何护理,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内容,供参考。

盛夏要预防老年人中暑


中暑是夏令季节常见性内科急病。尤以年老体弱及多病老人更易发生。

中暑按病性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与重症中暑三种情况。先兆中暑一般表现为:疲乏、头昏、眼花、耳鸣、口渴、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此时如能让病人立即离开闷热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并松开衣服,让其喝点含盐饮料或冷开水,一般即可很快复原,如果病人不便转动,应立即打开窗户通风,或用电扇吹风,并给予清凉饮料或人丹、风油精等解暑药物,也可终止中暑的发展。

轻症中暑除有上述表现外,还可出现以下症状: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心悸胸闷、体温升高(37.5℃以上)、大量出汗、脉搏加快等。此外,除需将病人立即搬离闷热环境外,还要脱去衣服,让其平卧,用冷水毛巾湿敷头部或包裹四肢和躯干,一边用电扇吹风,让病人体温尽快下降。对面色苍白、伴有呕吐和大量出汗者,应及时喂以含盐饮料(盐汽水或盐冷开水均可)。重症中暑除有上述现象外,还伴有昏迷、抽筋、高烧、休克等症状。这时就需要紧急抢救了。

为预防老人中暑,应注意下列几点:

一、盛夏炎热季节,家中老人最好有人陪伴,事先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家中要备足清凉饮料。

二、注意膳食调理。夏季老人饮食应尽量清淡一些,多吃些西红柿、青菜、莴苣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鱼类、豆制品等。

三、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每天中午最好有1-2小时的午睡,家人要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静良好的休息和睡眠环境。

四、度夏前应请医生检查一次身体,及时治疗原发性和并发性疾症。平时要注意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以减少中暑的可能性。

睡眠不佳 男人中年易发福


困扰许多男子的中年发福现象与睡眠质量下降有关,这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的新发现。

在1985年至1999年间,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149名健康男子的睡眠状况,他们的年龄从16岁到83岁不等。调查结果显示,这些男子在35岁至50岁期间的睡眠基本稳定,但深度睡眠时间却大幅度减少。25岁以下男子的深度睡眠时间一般占总睡眠时间的20%,年过35岁的男子深度睡眠时间却只占5%,到45岁时已基本失去深度睡眠能力。

领导该项研究的范・考特教授说,男子在深度睡眠中会制造生长激素,深度睡眠时间缩短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他们发现,35岁以上男子的生长激素分泌量比年轻时减少了将近75%,这可能导致了大多数中年男子的发福。脂肪堆积、腰围增加和肌肉松弛都与生长激素缺乏有关。

研究还表明,男子在50岁以后总的睡眠时间大约每10年减少27分钟,他们在夜间经常醒来,醒来后清醒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延长。

研究人员认为,可根据这一新发现来试验用生长激素注射疗法减缓男子在中年时出现的衰老迹象。生长激素疗法目前大多用于65岁以上的老年男子。

预防猝死 老人度夏3注意


每年夏天,都有不少心脑血管病的老人被暑热夺去生命。现在又到了这个多事的季节,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度夏一定要当心了。前不久,70岁的王大爷午睡醒来感到浑身燥热、口渴难耐,便决定到不远的菜市场去买个西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王大爷拎着西瓜,顶着烈日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却一头栽倒在地上。路人赶紧叫来120急救车把老人送进医院。虽经过医生全力抢救,王大爷还是停止了呼吸。原来,老人是因天热中暑、冠心病复发、心肌大面积坏死而引起的突发性死亡。

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每3例死亡者中,就有一例死因与心脏病和脑卒中有关。预计2020年,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将从目前死因的第5位与第6位上升至第1位和第4位。作为人类健康头号杀手的心脑血管病,每到夏天和冬天还会更多地夺去老年人的生命。

有些药物可促使中暑发生

每年夏天,随着气温的升高,老年人中暑事件时常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不敏感,平衡失调,身体各组织功能失控。如果天热时房间通风不好,出汗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往往会使老人体内水电解质发生紊乱而引起中暑。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来说,长期服用抗胆碱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组胺药物、利尿剂、安定类药物等,则会进一步加重中暑的可能与症状。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烦躁不安、口渴、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心动过速等,严重的还会带来休克、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黄疸、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肌坏死等。由于中暑后老人病情发展非常快,常常还没来得及抢救就失去了生命。

老年人中暑应就地救治

高温时老人一旦发生以上中暑症状,可采取以下措施:

1.药物降温。体温在40℃以下者可口服解热药,如去痛片、阿司匹林、人丹、十滴水等。

2.物理降温。迅速帮老人脱离高温环境,到荫凉处后可用凉水、湿毛巾、冰块等敷于老人的额头、脖子、双腋窝下、腹股沟等处。有条件最好能进空调房间进行降温。

3.给氧。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中暑后供氧器官功能会明显下降,组织供氧减少。此时最好把老人安排到空气流通的环境里,必要时需给老人吸氧。

4.治疗并发症。中暑后的老人,需特别注意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一旦休克、心衰,其危险性更大。

5.重症患者必须到医院对症处理,注射冬眠合剂,伴有呼吸衰竭者应注射呼吸兴奋剂,周围循环衰竭者应补充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以补充能量和丢失的水分。

有资料显示,全世界每3例死亡者中,就有一例死因与心脏病和脑卒中有关。预计2020年,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将从目前死因的第5位与第6位上升至第1位和第4位。作为人类健康头号杀手的心脑血管病,每到夏天和冬天还会更多地夺去老年人的生命。

夏天老人要三注意

1.饮食要合理。夏季老人饮水量过少、出汗过多可导致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流动缓慢。饮食方面吃得过少易引起营养不良,降低免疫力,吃过多过饱则会增加消化道血流而减少脑部血流量,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症,带来心肌损伤。因此,保证合理的饮食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老人夏天三餐以清淡素食为主(可适量少吃些鱼),及时饮水以补充消耗的水分。绿茶、牛奶、豆浆、蜂蜜、果汁等均可适量饮用。

2.运动宜适量。由于老年人身体状态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要因人而异。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夏天温度较高,习惯早起的老人常常趁早晨凉爽时外出锻炼。事实上,国外有学者测定,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病率最多的时期,比11点以后多3倍多。

建议:老人运动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要循序渐进、坚持持久。散步、慢跑、游泳等均有利于提高老人的心肺功能。此外,老人可进行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这种呼吸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肺活量,还可改善脑供血。

3.防护意识要加强。健康老人在运动前应先做检查,在运动中做好测评,最好在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给自己定一个运动处方。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需加强家庭防护意识,要在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人的陪同下,在家中进行锻炼。另外老人身上最好随时携带有关药物,并配备招之即来的急救人员,最大限度地降低老人发病后的死亡率,以保证老人的生活质量。

夏天,当温度超过37℃时,老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更应呆在相对凉爽的屋子里,少到阳光直射的地方。出汗后要多饮水,以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

老人中风昏迷能醒吗


1、老人中风昏迷能醒吗

老人中风昏迷能醒吗,网上没有找到相关的证据,所以还是找医生咨询一下比较好,但是患者能否苏醒、多久能苏醒取决于患者实际病情的严重程度。脑出血的严重性取决于出血部位、出血大小、有无严重的并发症,脑疝的情况以及手术是否及时。如果损伤不大,或者损伤部位并非关键部位,恢复意识的时间就短,反之则长。患者昏迷的时间越长,病情就越严重,预后越差,甚至会导致死亡。一般,较轻的脑损伤患者在一个月内清醒,重些的在三个月左右,再严重些的在半年左右,半年以上的,若无明确的合并症并发症(如脑积水等),则患者醒来的可能性较小。

2、中风昏迷病人的护理

2.1、病人体位采取侧卧位,头转向一侧,以利口腔中的分泌物流出口外,切忌仰卧。松开衣领和内衣,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口中、鼻腔中有大量分泌物或呕吐物,应及时擦干净,以防窒息。有活动性假牙应取出。每天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水清洗口腔2~3次。有大小便失禁者应在臀部垫上棉垫、尿布或吸水性好的卫生纸或尿不湿。

2.2、昏迷2~3天后不能进食供水时,应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插胃管,依靠鼻饲饮食来维持病人的营养和水份。昏迷时间长且病情许可下,可酌情给病人洗脚、洗头和擦澡。

2.3、如有假牙,应取出假牙;常清除口腔分泌物,分泌物较深应用吸引器吸出;保持呼吸道畅通;每日用浸泡过生理盐水的棉球或棉签做口腔护理,如有溃疡可涂以甲紫等。

3、老年人中风的病因

3.1、心脏病,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一旦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就会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所以心脏病患者一定要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

3.2、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中风的主要原因,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积极的治疗疾病,同时预防脑中风。

3.3、因为颅内血管发育异常造成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疾病会导致脑出血,最终会导致脑中风。所以一旦有动脉瘤症状都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恶化成为脑中风。

3.4、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炎症会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这些炎症都会有可能最终导致脑中风。

老人中风的表现

1、哈欠不断

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2、不明原因的跌跤

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3、头晕

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4、流鼻血

中老年人鼻出血症状可能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经医学观察,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可能会发生脑溢血。

5、说话吐字不清

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

老人如何预防中风

1、注意气象

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

2、控制糖尿病

中风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就是并发脑血管病变出现的脑梗塞,其病理是糖尿病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导致血糖、血脂紊乱,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的。

3、果蔬防中风

果蔬中含有寡糖,有减低血流凝集的作用,可以防止中风。果蔬中的膳食纤维,可以抑制总胆固醇浓度升高,从而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中风。

4、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引发中风的独立因素。

高血压与脑中风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体血压过高会导致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动脉血管壁会因为缺血而发生变形,如果血压反复波动,脑部血管反复发生痉挛,又可引起脑组织点状出血、水肿,进而联合成片,导致较大量出血。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人中暑易猝死》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人中医养生”专题。

老人中暑易猝死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