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休养生息

2019-10-06

老人休养生息 不宜过度

男性也需要休养生息。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对于不同人群的养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路上网站小编特地编辑了“老人休养生息 不宜过度”,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上了年纪的人大多喜好清静,他们不是爱坐在那里读书看报,便是悄悄地和宠物逗趣。清清静静度时光仿佛是晚年生活的一福分。

现代养生学也主张,清静养神是对人体的一种“健康充电”,也可以促使能耗减少,血压下降,心动趋缓、肌肉放松甚至能达到“忘我入化,天人合一”的超凡境界。因而清静成了不少人追求的一种养生模式,好像只有“静”才能减缓衰老的进程。很多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也坚信“静”养方是恢复健康的主要手段。于是,他们日以继夜地卧床休息,尽管躺得周身麻木、四肢酸痛,也不乐意下床活动。

其实,过于清静的氛围只能加重晚年生活的孤寂,而常常处于“静态”的老者更不利于自己的养生健身,至于慢性病病人的绝对“静”养,反而延缓了新陈代谢的动势,削弱了内脏器官的运行功能,显然无益于康复机体的祛病延年。

真正的“静养”,首先应该是个人心态上的宁静,比如淡泊名利、乐天知命、豁然大度、宽容待人等等。另外,“静养”也不是意味着终日生活在极度安静的环境里。因为,失去了至爱亲朋的交流、听不到富有生活气息的声音、没有了大自然特有的音响,时间一长就会让人变得情绪急躁、性格孤僻,对周围的一切漠然置之,其结果只能是健康每况逾下。

喧嚣聒噪固然不适于老年人,可是,万籁无声也无益于晚年的养生和保健。只有善待清静,做到动静结合、相辅相成,方是明智之举。

WWW.ys630.coM

扩展阅读

老人冬季养生五不宜


第一、迎风呼吸

不宜理由:冬季气候寒冷,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大量的冷空气,对呼吸、消化等器官产生不良刺激,会诱发和加重呼吸和消化等器官方面的疾病。

第二、不做准备活动

不宜理由:冬季气温低,有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四肢末端的血液循环变慢,韧带的弹性、伸展性和关节的伸展性较低,如果不做准备活动,容易引起运动中的伤害事故。

第三、动作猛硬

不宜理由:气候寒冷,在运动过程中动作生猛,易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脊椎骨质增生等疾病症状。

第四、带口罩锻炼

不宜理由:有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因为怕冷、怕感冒而戴口罩锻炼,甚至戴口罩长跑,这是很不科学的做法。这是因为口罩把鼻子挡住,不利于锻炼时通气量增加的需要,阻碍呼吸的顺利进行,影响氧气的吸入,使人产生憋气、胸闷、心跳加快等不适感。

第五、晨练后马上吃过烫食物

不宜理由:冬季气候寒冷,在锻炼结束后,马上吃过烫食物,容易发生吐血、便血等病症。

老人过度牵挂危害健康


一、老人渴望实现自我价值

由于生活圈子变得狭窄,因此老年人对子女的情感依赖就越来越强烈,希望能在子女身上得到感情的满足和宣泄,通过对儿女的关心和牵挂来引起儿女们对自己更多的重视和爱。与此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进行自我暗示,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

二、过度牵挂危害健康

过度牵挂儿孙会让老年人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患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很容易因此而发病。彭熠认为,有“牵挂心理”的老年人,其实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避免过度牵挂。

首先,老人要学会以一种正常的心态与儿孙相处,即适度关心、适度放手、适度分离。

其次,老人要多培养兴趣,经常串串门、聊聊天、广交朋友,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

另外,老人还要掌握一些自我调节的技巧,如抑郁时可以打开电视看看娱乐节目;出现心慌、害怕、焦躁不安等现象时,可以听听音乐,做做深呼吸等。

三、子女应多与老人沟通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子女,对老人们的“牵挂心理”都存在理解误区,认为老人事事都要插手、件件都要当家,这是独断专行的老派家长作风。其实这恰恰是老年人自身渴望被关怀被牵挂的心理表现。

因此,做子女的应当怀着同情理解的心态与老年人多沟通,千万不能因此而疏远老人,更不能表现出厌烦的情绪。

据《家庭保健报》报道,李奶奶今年60岁了,退休前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从事行政工作,因为平时工作忙,很少过问家里和子女们的事。而这一切在老人退休后突然变了样。

在孩子们看来,母亲操劳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了。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退休后的母亲像变了一个人。儿子都已经40岁了,老太太还天天打电话问他吃饭、休息的情况,对孙子的学习情况也要全面掌握。时间一长,全家人都开始不耐烦。李奶奶心里十分难受:难道我关心他们还有错吗?

老人治癌不宜过度追求根治 延长生存是目标


●治疗老年肿瘤要把握分寸,保证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主要目标

●只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年龄不是化疗的禁区

家里的老人被诊断出晚期癌症,怎么办?家属的态度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认为老人年纪大了,经不起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折腾,还是让他舒舒服服活着,自自然然离开吧。而第二种,则是不惜付出大把金钱,带着老人四处求医,恨不得所有治疗手段都给他们试一试。

“这两种态度我们都不认同。”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周青峰指出,治疗老年人的肿瘤不能太消极,因为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很多化疗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已明显降低。但另一方面,老年肿瘤的治疗又不能太过“激进”,“有些肿瘤,例如晚期的肺癌、肠癌,我们不一定非要追求把癌细胞赶尽杀绝,不妨让老人‘带瘤生存’,关键是保证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他们的生存期。”

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化疗科主任周青峰

病例

80岁淋巴癌患者化疗后活了8年

近日,90岁的邓老伯安详地合上眼睛,走完了自己接近一个世纪的人生。而在8年前,邓老伯还被诊断出患了晚期淋巴癌。当时,由于考虑到邓老伯的年龄,家属本来不想让老人忍受化疗的“折磨”。“幸亏后来我们还是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让父亲接受了化疗,没想到老人不仅挺过了6个疗程,而且没什么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老人足足活了8年,而且是生活质量相当不错的8年。”邓老伯的女儿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到来,恶性肿瘤在老人中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而随着现代人寿命的延长,一些七八十岁,甚至90岁的癌症患者也越来越常见。数据显示,在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占所有肿瘤患者的60%。

提醒

年龄并非化疗禁区

“提起化疗,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毒性大、反应大,杀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周青峰说:“事实上,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现在很多化疗药的副作用已经明显降低。即使会出现副作用,临床上也有很多支持疗法可以对付它们。”

与此同时,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年龄并不是化疗的禁区。“我们更看重的是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周青峰举例说,他们曾收治过好几位75岁以上的老年肿瘤患者,开始家属都是担心患者年纪大,承受不了化疗。可经过检查,这些老人各项身体机能都还很好,于是,家属最终接受了医生化疗的建议。而最后的结果证明,这些老人化疗的治疗效果也都很好。

周青峰认为,如果能接受充分的治疗,老年人很多局限性的肿瘤是可以治愈。而许多积极的全身性治疗,例如化疗,也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的。“像非霍奇金淋巴瘤、大肠癌、肺癌、乳腺癌等,目前国际上已有很多临床研究证实了化疗对这类肿瘤治疗的有效性。”

治疗

老人治癌 不宜过度追求根治

当然,对于老年肿瘤患者,选择和开始治疗前有很多重要问题需要考虑和权衡。“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功能储备也会下降。另外,老年肿瘤患者常伴有其他疾病或并发症,这些都会影响肿瘤的预后、治疗和转归。”因此,周青峰强调,在治疗期间,医生还必须对老年人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其他疾病或身体不能耐受的信号,我们就必须及时调整剂量,或者停止治疗。”

与此同时,老年肿瘤的治疗也不宜过度。“我们曾经收治过一位80多岁的肺癌患者,由于发现肿瘤时已经是中晚期,所以不能手术。我们给他化疗,效果不错。”但当化疗进行了四个疗程后,尽管老人的纵隔淋巴里还有残留的癌细胞,但我们还是停止了化疗。原因就是考虑到了老人对化疗的耐受性。“如果再化疗,老人可能就受不了了,所以我们宁愿让癌细胞留一点,然后配合密切的随访观察, 也不盲目追求对癌细胞‘赶尽杀绝’,否则可能得不偿失。”最终,这位老人带瘤生存了七年。

(黎蘅 容毓)

打胎要休养多久


打胎也就是流产,是很多女性在意外怀孕之后,都会选择的一种处理方法。最常见的打胎方法就是人工流产,这种流产方式对于人体的危害也是比较小的。当然,在做完人工流产之后,是需要好好的休息的,这样才能避免身体受到二次伤害。那么,打胎需要休养多久呢?下面将对此进行介绍!

人工流产手术结束后应观察2小时,注意阴道流血和腹痛情况,假如没有什么反应就可以回家。

人工流产后需要休息2周,并预防着凉和感冒,多吃些富有营养的食物,使身体尽快恢复正常。

在人工流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子宫内膜上的创伤尚未恢复,子宫颈口松弛,宫颈内原来的粘液栓(具有阻止细菌进入宫腔的作用)已被去掉,新的粘液栓尚未形成,此时如不注意外阴部卫生,阴道内细菌容易进入宫腔引起感染。因此,人工流产后要更加保持外阴部清洁卫生,每天用温开水清洗1-2次,勤换月经垫和草纸。2周内或阴道流血未干净前不要坐浴,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以防生殖器官感染。如果有发热、腹痛或阴道分泌物有异常气味,可能为感染所致,要及时就诊。

人工流产时胎盘被剥离后,子宫壁上所留下的创面可有少量出血,这种情况随着子宫收缩及创面修复,一般在3-5天阴道流血渐渐停止,最多不超过10-15天。如果阴道流血量超过月经血量,持续时间过长,这时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人工流产后多数在1个月左右卵巢就会恢复排卵,随后月经来潮。因此,人工流产后只要恢复性生活,就要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再次怀孕。如准备采用节育环避孕者,可以在人工流产的同时放节育环,因为这时放环成功率高,脱落率低,副作用少。

老人饮食养生:早餐宜迟不宜早


“早睡早起身体好”,是很多老人的养生经,每天五六点起床,草草吃完早餐去锻炼。殊不知,这样可能导致肠胃疾病。

晚上睡觉时,为了保证第二天器官的正常运转,工作了一天的大多数器官都处于休息状态。但消化系统到了晚上仍要繁忙地工作,紧张地消化吸收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直到早晨才休息。加上老人身体机能减退,消化系统功能变弱,早晨胃肠至少要休息2~3小时,才能恢复正常功能。如果老人早餐吃得过早,就会干扰胃肠休息,加重消化系统负担,久而久之容易患上胃肠疾病。

另外,人体在早晨处于自然环境的排出期,机体内血液混浊,前一天的代谢物亟需清理,如果过早进食,就可能影响到这种排出工作。所以,老人的早餐不可吃得过早。

中医养生专家建议,老人的早餐安排在8点半至9点之间比较合适。早晨醒来之后也不要立刻起床,先在床上平躺15~30分钟,再起来喝杯温水清理肠胃中的垃圾。

对于老人早餐吃什么好,陈伟介绍说,最好吃容易消化的温热、柔软食物,尤其适宜喝点粥,最好在粥中加些莲子、红枣、山药、桂圆和薏米等。不宜吃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另外,早餐也不要过量,以免超过胃肠的消化功能,导致消化功能下降。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人休养生息 不宜过度》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男性也需要休养生息”专题。

老人休养生息 不宜过度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