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十大养生植物 > 导航 > 养生防未病

十一长假警防6大节日病

十大养生植物。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养生已经成为一个热度越来越高的话题,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十一长假警防6大节日病”,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每年十一长假期间,到医院就诊的节日病患者都会骤增,吃撑、宿醉、熬夜成节日病主因。医生提醒,适时添衣、少到公共场所、饮食有节、起居有度是预防节日病的四大法宝。另外,市民也应学会一些应对节日病的基本知识。

1.酒精中毒

诱因:喝酒不节制。

症状:皮肤湿冷、口唇微紫、心跳加快、呼吸缓慢、瞳孔散大。严重者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死亡。

对策:对于轻度中毒者,可喂食梨汁、西瓜汁或蜂蜜水,然后安排其卧床休息。如果卧床休息后,仍有脉搏加快、呼吸减慢等现象,应马上送医救治。

tips:喝酒要有节制,让酒不劝酒,把饮酒当成娱乐。

2.心脑血管疾病

诱因:高血压患者生活没有规律,情绪有较大波动,特别是打牌输钱、长时间K歌都可能使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

症状:发病前少数人有头晕、头痛、鼻出血和眼结膜出血等先兆症状,血压较高。病人突然昏倒后,立即出现面色苍白、口眼歪斜等症状,有时伴有呕吐。

对策:切勿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病人必须静卧,松开领扣,头和身体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流入气管,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tips:节日期间,切莫通宵玩乐,要避免情绪过度兴奋。

3.急性肠胃炎

诱因:暴饮暴食、狼吞虎咽、吃过冷过热或变质的食物、通宵狂欢等。

症状:腹痛、呕吐、腹泻。腹泻严重时可伴有脱水症状,如口干、尿少、皮肤弹性差等。

对策:卧床休息,停一两餐,或吃一些流食、半流食。如有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

tips:注意休息,切忌暴饮暴食。

4.糖尿病

诱因:糖尿病患者没有按时服药、饮食无规律就会导致血糖升高。

症状:冠心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等。

对策:已经出现晕厥先兆表现或已瘫倒在地的糖尿病患者,应该远离阳光直射处,找阴凉通风处休息;晕厥患者应立即扶其平卧在空气流通处休息,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tips:糖尿病患者应按时服药,饮食有度。

5.异物卡住嗓子

诱因:节日期间孩子吃花生、瓜子之类零食的机会多,尤其在跳、跑、嬉笑时吃这类零食更容易呛入气管,堵塞气道。

对策:家长要注意,一旦发生孩子异物呛入气管,堵塞气道,家长应保持镇静,让孩子不要哭闹,以免加重症状。然后把孩子头朝下横抱,让上身低于臀部,再在背部用力拍击,帮助孩子把异物咳出。如这样拍击背部,气道里的异物仍不能吐出,应速将孩子送往医院。

如果被鱼刺、鸡骨卡住食管或喉管时,不要用馒头硬咽,也不要用手抠,咽和抠都会造成骨头、鱼刺刺向更深处,甚至刺破食道。异物卡住食道后,要立即停止进食,异物卡在显眼处,可以用筷子或镊子取出,如卡入位置较深,应立即到医院处置。

tips:吃干果瓜子零食不能嬉笑跑跳,吃鱼少说话。

6. 急性胰腺炎

诱因:饮食无度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因。过分油腻的食物和酒精会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胰腺水肿,发生急性胰腺炎。由于发病位置不确定,有些人会误认为是肠炎,结果贻误治疗。

症状:病人一般在餐后1至2小时出现内出现上腹部疼痛,有钝疼、钻痛、刀割样疼或剧痛,并向左腰背部放射,有恶心、呕吐现象,胃里有强烈烧灼感。

对策:急性胰腺炎发作时,为抑制胰液的分泌,应该完全禁食,以避免食物和酸性胃液到达十二指肠内,引起对胰腺的刺激,造成胰腺持续破坏。如果胃里没有烧灼感,可能是单纯胃溃疡,可以吃一些苏打饼干缓解。严重要及时送进医院。

Tips:节日期间避免大吃海喝。

ys630.COm精选阅读

五一长假 教你瘦身的10个妙招


本文导读:五一长假到了,这个时候放松的大好时间,那么五一放假要做什么呢?五一放假期间要如何瘦身呢?五一瘦身的妙招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五一瘦身的10个妙招。


第一,不食用高热量食物,如炸糕、南瓜饼等各种油炸食品,及其蛋糕、萨其玛等甜点。否则,这些高热量糖类会转变为腰等部位的脂肪。

第二,多吃豆制品,蛋白质摄入量不会少。多吃有食用菌和海藻类食物的菜,如香菇、鲜蘑、木耳、海带、紫菜等。它们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哦。

第三,多吃绿色蔬菜,冬瓜、芹菜、黄瓜、苦瓜、丝瓜、豆芽等,这些蔬菜富含维生素和食物纤维,易使人饱而且热量低,尤其有益于减肥。各种凉拌蔬菜也可多吃些。

第四,对于油性过大的菜,可以事先要杯白开水,将菜在水中涮一下再吃。

第五,不喝可乐、雪碧等含白砂糖较多的碳酸类饮料,可以喝茶或喝果汁、牛奶。

第六,对于各种肉类食物,可以找个托辞拒食,减肥是最好的理由哦。

第七,再好吃的东西,八分饱后也要放下碗筷,不再吃了,以免摄入的能量过剩。


第九,早晨多喝果汁,有条件的五一期间可半天单一饮食。多喝凉或温的白开水,里面可加些蜂蜜。这样既有助于补充维生素,又有助于排毒,能达到美肤养颜的目的。

第十,晚饭要早吃、少吃。我们正常晚餐所吃下的东西需要5个小时才能被完全消化掉,因此,晚饭一定要控制在晚7点之前吃完。同时,晚饭还要少吃,因为多余的热量,会造成皮下脂肪的堆积哟。

杂病十一证歌


针灸歌诀名见《针灸全》。七言韵语。共十一首。《针灸聚英》载此作十一穴,实际用穴不止十一,应以十一证是。

十一证歌

攒竹丝竹主头疼,偏正皆宜向此针。更去大都除泻动,风池又刺三分深。曲池合谷先针泻,永与除 病不侵。根据此下针无不应,管教随手便安宁。

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寻。更向大都针眼痛,太渊穴内用行针。牙痛三分针吕细,齿疼根据前指上明。更推大都左之右,交互相迎仔细寻。

听会兼之与听宫,七分针泻耳中聋。耳门又泻三分许,更加七壮灸听宫。大肠经内将针泻,曲池合谷七分中。医者若能明此理,针下之时便见功。

肩背并和肩膊疼,曲池合谷七分深。未愈尺泽加一寸,更于三间次第行。各入七分于穴内,少风二府刺心经。穴内浅深根据法用,当时蠲疾两三经。

咽喉以下至于脐,胃脘之中百病危。心气痛时胸结硬,伤寒呕哕闷涎随。列缺下针三分许,三分针泻到风池。二手三间并三里,中冲还刺五分根据。

汗出难来刺腕骨,五分针泻要君知。鱼际经渠并通里,一分针泻汗淋漓。手指三间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汗至如若通遍体,有人明此是医师。

四肢无力中邪风,眼涩难开百病攻。精神昏倦多不语,风池合谷用针通。两手三间随后泻,三里兼之与太冲。各入五分于穴内,迎随得法有神功。

风池手足指诸间,右痪偏风左曰瘫。各刺五分随后泻,更灸七壮便身安。三里阴交行气泻,一寸三分量病看。每穴又加三七壮,自然瘫痪实时安。

疟疾将针刺曲池,经渠合谷共相宜。五分针刺于二穴,疟病缠身方得离。未愈更加三间刺,五分深刺莫忧疑。又兼气痛增寒热,间使行针莫用迟。

腿膝腰疼痞气攻,髋骨穴内七分穷。更针风市兼三里,一寸三分补泻同。又去阴交泻一寸,行间仍刺五分中。刚柔进退随呼吸,去疾除 捻指功。

肘膝疼时刺曲池,进针一寸是便宜。左病针右右针左,根据此三分泻气奇。膝痛三分针犊鼻,三里阴交要七次。但能仔细寻其理,劫病之功在片时。

警!颈椎病引起“鼠标手”


两个月前,记者的右手手腕有些疼痛,因为整天和电脑打交道,第一个反应是可能是鼠标手吧。

于是给骨科医生打电话,医生问是不是手腕中间疼?大拇指是不是发麻?在得到了记者肯定的回答后,医生也认为可能是鼠标手,并开出了生活处方:换个自己感觉舒服的鼠标,用鼠标时戴个护腕,每天用热水烫烫手腕,疼痛严重时可以抹点扶他林,当然,最关键的是要多休息右手。

鼠标手主要是手和腕的慢性疲劳损伤,过量活动引起腕关节周围滑膜水肿及韧带痉挛,从而压迫了正中神经开始挛缩,从而压迫了被韧带环绕的正中神经所致,上述方法可以让韧带尽可能地放松,缓解对正中神经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其中,热水烫手腕的方法应该见效最明显,因为高温可以让韧带松弛下来,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手腕疼的情况自然会缓解,要是还是不好,就要做手术。

为了免挨一刀,记者按医生的处方开始了康复治疗,但症状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让人郁闷的是,医生推荐的最见效的方法热水烫手腕,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满头大汗地将烫得红彤彤的手腕从热水中拿出来时,手腕疼痛反而加重了,还有肿胀的感觉。

记者于是又找到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田文,他说:过度使用鼠标除了手腕疼痛外,手指麻木主要集中在大拇指、食指、中指及小指,按压腕掌面时麻木加重,甚至出现过电样的疼痛,或拇指肌肉无力。从症状上看,你的病不一定完全是鼠标手,还应该看看颈椎,因为颈椎病压迫神经根也会造成手腕部的不适,如手指麻木、放射样疼痛等。

田医生说,现在很多白领的颈椎都有些问题,因此,出现手部麻木、疼痛等不适时,不要光想到手的问题,还得去查查颈椎。

专家提醒长假出游防五类疾病


过度疲劳、活动频繁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健康隐患,在此,专家提醒市民,需特别防范四类疾病的发生,以度过一个欢乐愉快的假期。

中老年人需提防心脑血管疾病来袭

病例:小张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带老人出去游玩,去年十一终于如愿以偿,带老人出游黄山。起初几天,老人身体状况还好,就是有些疲劳,到了第四天,其父出现头痛的症状,因平素身体健康,一家人都认为他是累着了,没有及时到当地医院就医。返程当天,在火车上老人突发呕吐、昏迷,在铁路部门的帮助下就近送往医院抢救,经CT检查是大面积脑出血,经抢救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老人落下偏瘫后遗症。

专家说: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急诊科康津伟主任讲,其实,历年都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他说,十一期间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初秋气温变化大,特别是一场雨后,会导致气温明显下降,此时,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人体内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出现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加重、冠脉痉挛、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血管基础病的老年患者更易受寒冷刺激而导致血压的突然升高,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痉挛,从而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二是心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冬季是高发季节,而忽视初秋时节疾病发作的危险性,或不规律服药、或不定期检测血压;三是节日期间过度劳累、休息不好或情绪激动所致。

支招:康主任提醒市民,特别是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朋友,假期出游,一要注意保暖,依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二要与往常一样生活要有规律,要定时测量血压,按时服药,清淡饮食,建议出游时一定带上平常服用的药物,最好带上一个便携式电子血压计。三要不贪累、更不要逞能,特别是在爬山等剧烈运动时,要有节制地适当运动,并保证充分休息。一旦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家人千万不要慌张,特别是对晕厥患者,千万不要盲目搬动或摇晃病人,最好平卧,头偏向一侧,如有冠心病史可以含服硝酸甘油片,并在当地导游帮助下,及时呼叫急救电话120,去医院救治。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要避免复发

病例:69岁的李大爷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每年初秋受凉后都会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的症状,但在药物的维持下,病情尚稳定。去年十一过后,老同学们相约到山东旅游一趟,怕路上发病李大爷并不打算去,但老友一再劝他,最终还是高兴地随大家出发了。火车上休息不好,下火车后天气偏冷,当晚就出现了鼻塞、咳嗽、气喘的症状,开始李大爷服着随身带的药物还能够勉强支撑,但2天后症状越来越重。出现了甚至不能活动和平卧,只好在当地住院治疗。专家说:四中心医院呼吸科李立宇主任说,每到秋季,不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就容易复发,受凉、感冒、吸烟、疲劳常常是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的罪魁祸首。这是因为寒冷的空气会引起气道黏液分泌物增加、纤毛运动减弱、气道的抵抗力下降,表现为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加重,患者的痰量会有所增多,黏稠度会增加呈黄色脓性,甚至痰中带血,一旦并发肺气肿,还会导致呼吸困难。

支招:原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游时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冷暖增减衣服。二是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三是多喝水,多吃水果,保证维生素C的摄入。四是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孩子到人多密集的地方最好戴上口罩。五是注意卫生,勤洗手。六是远离吸烟的环境。

过敏患者当心过敏性鼻炎复发

病例:10岁的娜娜去年十一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海南游玩,不知是对什么植物过敏,刚到那,娜娜就出现频繁地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口服抗过敏药物后症状稍缓解,但晚上娜娜因严重鼻塞根本就不能平卧,其母只好夜夜抱着她睡,七天假期根本没有玩尽兴。专家说:四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徐开旭主任介绍,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病,一般在春秋季为发病高峰。与气候多变、温差变化大及空气中的花粉、粉尘等含量较高有一定关系。近期在检查出的过敏源中艾蒿排在首位,该物质多存在于城郊结合部。此外,螨虫、粉尘等过敏源也较多。

中医说秋季最该防6大疾病


关节炎

进入秋季,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又寒意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后不宜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洗澡。有关节炎症病史者,可选猪蹄炖海风藤、木瓜鸡蛋酒等药膳,以祛风通络、化湿止痛,还可用当归、鸡血藤、桂枝、杜仲等煎汤药浴,对防止关节痛发作有积极治疗作用。

皮肤感染

秋季皮肤易被病源寄生虫和蚊虫叮咬,出现红肿且奇痒,搔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

,出现脓疱疮(疹)等。所以被蚊虫叮咬之后切不可抓搔,可涂抹风油精、清凉油消肿止痒。

气管炎

秋季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它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且适应性差,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因此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过敏物较多,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病因之一。故应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另外良好情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还要注意改善居室环境,空气要流通,没有烟尘污染。

肺炎秋燥症

入秋时节,因湿度降低而出现秋燥

,而秋燥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部位是肺部,表现为咽干口燥、鼻炎鼻痒、便秘等。因此,应积极加强锻炼,增强肺功能,预防肺炎的发生。饮食方面调养也是一种积极的因素,应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萝卜等。

感冒

秋季气候忽热忽凉,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因此,要遵循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的规律,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运动锻炼对增强体质、减少感冒也很有帮助。

胃病复发

每到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这是由于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所致。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还要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国庆长假聚会饮食的九大注意


本文导读:今年中秋国庆长假一起放假,八天的假期有很多的聚会,那么聚会饮食要注意哪些呢?聚会怎么饮食最健康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国庆长假聚会饮食的9大注意。


1、烹调的温度和时间不够,食物半生不熟

2、熟食或剩余食物重新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不够,未能杀死病菌

3、过早烹调食物,煮熟的食物在室温条件下(25℃-40℃)超过2小时

4、冷冻肉及家禽在烹调前没有充分解冻

5、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6、生吃水产品及其他可能被寄生虫、细菌、病毒污染的食品

7、误食有毒的动植物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如四季豆或豆浆未煮透),没有除去其中的有毒物质

8、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和卫生习惯不良

9、使用不洁净的水


大家要防止病从口入,要不吃生、半生的海鲜及肉类;不喝生水;新鲜食品充分加热后再吃;不要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重视凉拌和生冷类食品的清洁;生食瓜果必须洗净;尽量每餐不剩饭菜,吃剩的饭菜要在10℃以下贮藏,食用前充分加热。

不要吃家庭自制的腌制食品;不买散装食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家有肠道传染病病人,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健康才是我们饮食的最大目标,不管是目的是为了瘦身还是养生。我们要在摄取食物营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健康营养的吸取。十一长假,不要乱吃哦。

中医养生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本文导读:中医养生讲求未病先防,身体未发生疾病前就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病邪的侵袭,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方法。


中医

一、未病先防

(一)未病先防的概念

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是中医学预防疾病思想最突出的体现。 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充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丹溪心法》)。未病先防旨在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袭。

(二)未病先防的方法

1、调养身体,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1)调摄精神:精神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的、持续的刺激,可以使人体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而在疾病的过程中,情志变动又能使疾病恶化。因此,调养精神就成为养生的第一要务了。

(2)锻炼身体: 生命在于运动 。人体通过运动,可使气机调畅,气血流通,关节疏利,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长寿,而且对某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生活起居应有规律。

(4)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素问 刺法论》中有: 小金丹 服十粒,无疫干也 的记载,可见我国很早就已开始用药物预防疾病了。

我国在16世纪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的先驱,为后世预防接种免疫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试用中药预防多种疾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板蓝根、大青叶预防流感、腮腺炎,马齿苋预防菌痢等,都是简便易行,用之有效的方法。

2、防止病邪的侵袭:

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故未病先防除了增强体质,提高正气的抗邪能力外,还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应讲究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污染,对六淫、疫疠等应避其毒气。至于外伤和虫、兽伤,则要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留心防范。

二、既病防变

(一)既病防变的概念

所谓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二)既病防变的方法

1、早期诊断: 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 (《医学源流论 防微论》)。疾病初期,病情轻浅,正气未衰,所以比较易治。倘若不及时治疗,病邪就会由表人里,病情加重,正气受到严重耗损,以至病情危重。

因此既病之后,就要争取时间及早诊治,防止疾病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局部到整体,防微杜渐,这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所谓 见微知著,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 (《医学心悟》)。

如头目眩晕,拇指和次指麻木,口眼和肌肉不自主地跳动为中风预兆,必须重视防治,以免酿成大患。


2、防止传变:传变,亦称传化,是指脏腑组织病变的转移变化。 善医者,知病势之盛而必传也,预为之防,无使结聚,无使泛滥,无使并合,此上工治未病之说也 (《医学源流论 表里上下论》)。

3、先安未受邪之地:既病防变,不仅要截断病邪的传变途径,而且又 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 。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方法,想要身体健康,日常就要注意预防疾病,多做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节日必备8大养生排毒食材


小编推荐:节日饱餐后如何刮油解腻?

1.玉米:含丰富的钙、磷、镁、铁、硒等,及维生素A、B1、B2、B6、E和胡萝卜素等,还富含膳食纤维。常食玉米油,可降低胆固醇并软化血管。煮玉米,是最简单的做法。

2.燕麦:具备降胆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这是由于燕麦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种可溶性的燕麦纤维,在其他谷物中找不到。3.洋葱:洋葱含有环蒜氨酸和硫氨酸等化合物,有助于血栓的溶解。外国人特别爱吃洋葱,他们经常用洋葱搭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以解油腻。4.山药:山药有神仙之食的美誉,其黏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肥胖。5.海藻:素有海洋蔬菜的美誉,其低热量、低脂肪的特点令营养学家关注。藻类含有植物多糖等植物化学物质,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力、抑制肿瘤、抗感染、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海带等褐藻含有丰富的胶体纤维,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6.芹菜: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特别含有降血压成分,也有降血脂、降血糖作用。另外,芹菜叶中含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较多,吃芹菜时不要把嫩叶扔掉。7.山楂:山楂中所含的果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常吃山楂可除油解腻,促进消化。

8.银耳:银耳滋而不腻,为滋补良药,其富含膳食纤维,可加强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银耳多糖属植物多糖,有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和美容润肤等作用。

4大收心术 应对“节日综合症”


导读:春节七天长假后上班,你是不是很快的就能进入工作状态呢?或者你是不是总感觉提不起劲、一想到工作就担惊受怕呢?当心,你可能患了节日综合症!那么怎样缓解长假综合症呢?


男性保健

4大收心术 应对节日综合症

上班族

患上班恐惧症

春节假期让在高新区工作的李女士过得很舒坦,逛街、购物、看电影、聚餐,工作生活中的所有负担都卸下来了,但是一想到收假后立马要上班,就又使她害怕起来。从假期生活再回到公司工作,简直就像坐过山车,心情跟着此起彼伏,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李女士说,单位内部竞争十分激烈,假期里好不容易享受到的轻松惬意,上班之后一下就灰飞烟灭。和李女士一样,面对平日工作压力较大的上班族,在收假前后一段时间内,身心大都还沉浸在假期中,一想到上班将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就会莫名地烦躁、不安和恐惧。

收心术:提前一天进入工作角色

假期的最后一天最好收住游乐的心,静下来做点安静的事情,比如看看书、听听音乐,这都是实现假期过渡的有效方式。心理咨询师董女士说,一些人上班有心理不适的现象,是因为还没有实现心理角色的转换。所以,工作前一天,可以先将下一周工作的重点和思路想清楚,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避免倦怠情绪。

宅一族

睡眠紊乱头昏脑涨

这哪里是在看风景?明明是人看人!这是春节期间,不少外出游玩或走亲访友的人常发的感慨。正因为如此,宅一族更是将宅进行到底。每天除了睡觉就是上网,有时候坐在椅子上,可以一天都不挪地方。还在读大学2年级的小许讲述了他的假期生活状态。

记者了解到,像小许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一些爱好网络游戏的宅男宅女,玩起来就非得到昏天黑地境界,甚至锻造出一批几天几夜都不眠不休的超人。这部分人,休假归来的结果是头昏脑涨,难以快速进入到正常的朝九晚五生活中。

收心术:合理作息,适当运动

虽说到了假期可以尽情地玩,但是还是要合理作息,在遵循原有作息规律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自己的生物钟。专职健身教练康先生说。另外,适当地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也是必须的,比如早上的时候抽出半个小时晨跑,或者每天固定时间练习瑜伽,饭后散步半个小时,又或者每天做半个小时的家务活,这些小细节,都可以调节大脑神经,有效缓解身心疲惫带来的损伤。

应酬族

丢失了饥饿感

春节假期,是朋友、同事等联络感情的绝好时机。但是有些聚会通常很晚才散场,参与者只好黑白颠倒,第二天睡到中午,状态稍调整后又再度赴约。一日三餐浓缩成两餐甚至是一餐也是常事。可能是这几天喝酒太多,总觉得昏昏沉沉,浑身没劲儿。在外企上班的小张说,放假的日子,每天都在各聚会点之间奔波,现在只想好好睡个囫囵觉。真的不想这么快就回去上班。

收心术:饭后散步、运动

有多年从医经验的靳医生称,为了避免吃进更多的油腻食物,饭前多喝白开水,同时在吃油腻食物的时候适当吃一些口味清淡的青菜。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和山楂片,也可以促进消化。另外缓慢运动也有助于让胃口恢复到正常状态。比如饭后散步半小时、慢跑等。

畅游族

失眠、体力透支

这两天我都是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一点儿想要工作的心思都没有。上班的白领小俞感慨,长假里她和朋友们去西藏走了一遭,虽然一路颠簸加之高原反应让她身体疲惫不堪,但却无法让沿途的精彩在她心中磨灭。

想到8号就要重新回到办公室里,围着文山会海转,感觉很失落。小俞说,收假前两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头脑中老是浮现出游时的欢乐场面,久久不能入睡,一想到马上要工作,心里便焦虑不堪。

收心术:调整生物钟恢复平和心态

心理咨询师董女士表示,在高度兴奋、高度热闹的节假日过后,突然之间回归到平静的日常生活中,感到孤单、抑郁、无聊,出现夜不能寐在所难免。提前两天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睡觉时间设置成跟平时上班一样的作息,可以缓解假期后期的失眠症,同时也能尽快恢复体力。另外,一些简单的辅助睡眠的措施也可以尝试,如醋水泡脚、焚香沐浴、按摩助眠等。她说。

端正心态 7招告别节后综合症

春节长假结束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疲惫厌倦,提不起精神,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头晕、焦虑、神经衰弱等;白领人士想到明天上班就烦烦 烦!老人难以适应突然恢复的清静日子;孩子无法安心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准备这就是节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一般在节后一周左右可恢复。如何让自己的身心马达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呢?

烦恼1:身心疲惫 不想上班

分析:长假玩乐过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造成睡眠紊乱,集中表现为头昏脑涨、失眠多梦等。

饮食防控糖尿病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认为其病多由素体脾虚,复因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诱发。病发后造成肺燥、胃热、肾虚,主要以燥热偏盛、阴津亏虚为病机。针对病因病机可采取适当的饮食调护。

五谷为养

要想阻断诱发糖尿病的饮食因素,就必须保持传统的饮食结构。即《内经》提出的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冲,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只有兼而取之,合理调配,入腹之食物才能起到滋养机体的作用,而不是害则成疾。

谨和五味

五味即食物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五味对五脏有特定的亲和性: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调和则能滋养五脏,强壮身体。而五味偏嗜,久则会引起相应脏气偏盛偏衰,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粗细结合

主食要五谷相杂,粗细结合。患者往往发病前过食精米、精面,忽视粗粮的保健作用。病发后唯恐加重病情,又过分追求粗粮,忽视细粮滋补脾气之用。这样不仅不利于保养脾胃之气,同样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寒温适宜

寒温一方面指食物入腹时的温度要适宜。适宜的温度是胰岛素发挥最佳生理作用的一个条件,过热或过凉都会直接影响胰岛素正常功能的发挥,不利于有效控制血糖。另一方面指食物的寒热属性,也要相互调和。消渴以燥热偏盛,阴津亏耗为主,应适当食用寒凉之品以泻热保津,如芹菜、绿豆、西瓜等。尽量避免过食温燥之品,如羊肉、狗肉、鹿制品、花椒、辣椒、茴香等。



饮食有节

定时进食:有规律地定时进食,可使脾胃有张有弛,协调配合,食物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与输布。如果食无定时,则会使脾不散精,物不归正化,可致血糖增高。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对消渴病患者来说,三餐要做到早餐早,中餐好,晚餐少。有资料认为早晨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加,至早餐后仍以不同的分泌速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夜间从18时左右维持相对低的基础量。所以早餐早可防发生低血糖,晚餐少可防血糖在夜间过高,中餐好可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又不至于使血糖过高。

定量进食:《内经》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也,讲的是过饥的害处。《内经》还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的是过饱的弊端。中医认为饮食过量,脾胃负担过重,食物积于肠胃,日久损脾伤胃,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化生,易于转变为消渴病。由此看来过饥和过饱都不利于控制血糖,稳定病情,是故饮食当定量,不可过饥或过饱。

情志调畅

《灵枢》说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肤,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是故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人之当食,须去烦恼。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中外学者所公认的,因此必须要调摄精神,保持情志调畅,气血流通,以利于控制病情。

饮食宜忌

糖尿病发生后,针对燥热阴亏的病机特点,应尽量多食性凉而降糖之品,如绿豆、苦瓜、黄瓜、南瓜、鳝鱼等。



糖尿病患者应禁烟戒酒,因为吸烟可使火毒内熏,饮酒则内生湿热,二者均有辛温燥烈之弊端,能伤津耗液。饮酒还会打乱和干扰饮食控制计划,对糖尿病患者实属不利。此外,还应避免过多食用甜薯、土豆、藕、山药等淀粉含量高的根茎类食品。如有并发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等,则应忌食鱼、虾、蟹、竹笋、猪头肉、公鸡肉等荤腥发物。

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物就可以达到的。药物的治疗效果还有赖于患者对自身行为的管理与控制,养成良好的饮食方式与饮食习惯是患者进行有效的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内容。通过合理得当的饮食管理,可以明显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有利于胰岛细胞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作用,还可以使肥胖患者降低体重、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因此,糖尿病患者只有长期合理地坚持饮食疗法,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这也是预防和控制病情反复、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十一长假警防6大节日病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