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女性养生按摩脚的方法 > 导航 > 胃胀气吃什么食物排气

腹胀气排气按摩方法

女性养生按摩脚的方法。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中老年人关注的话题,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如何避免走入有关中医养生方面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腹胀气排气按摩方法”,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腹胀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它属于一种消化系统的症状,但并不是什么疾病。腹胀的出现有时会伴随有呕吐、腹泻、嗳气等,既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是其他消化道器官病变引起,因素很复杂。无论是何种因素所致,腹部胀满的感觉肯定是不好受的,可以采用按摩穴位的方法解决。那么,腹胀气排气如何按摩?

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平躺好,本穴在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功效:本穴的气血物质直接作用于胃腑,可直接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主要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等,对一般的胃病,食欲不振等效果也很好。

按摩:用手推揉本穴3-5分钟,或者手角刮法拭本穴,以出痧为宜隔天一次,可治腹胀,呕吐等。

内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

功效:本穴为八脉交会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本经经病和胃、心、心包疾患等,可改善脘腹疼痛、恶心呕吐、手臂疼痛、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等症。

按摩:方法很简单,用一只手握紧另一只被按摩手臂的下端,垂直按在本穴上,有节奏地进行按压,至产生酸、麻、胀之感为宜,每天按摩两次,每次约2-3分钟。

足三里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功效:本穴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之用,为人体保健的要穴,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等等多种疾病,可以改善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等症状。

按摩:稍微用些力气按揉本穴,一直到有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即可。

四缝穴

位置:四缝穴位于第2-第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

功效:原来是用来治疗小儿消化不良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也会有不错的效果,如胃脘痛、腹痛、腹胀、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等等。

按摩:直接按摩就行,效果很好,或者使用针刺,在穴位上下用绳捆紧,在消毒后,押手扶住手指,快速点刺,刺后可挤出少量血液,没有专业指导不要擅自针刺。

相关阅读

孕妇胀气吃什么排气


孕妇胀气吃什么排气,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产生疑问,那可能是有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引起的,这样的患者,平时不能吸烟,也不能喝酒,不能哎,吃辛辣的食物,孕妇胀气首先要少食多餐,多吃一些含蔬菜、水果这样含维生素比较丰富的食物,吃些香蕉也是有助于消化的,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孕妇胀气吃什么排气。

赶紧运动运动

怀孕的时候并不是不能做运动的,只要是孕妇身体可以承受,合理的活动活动对妈妈和宝宝都有好处,感觉胀气时可以外出走走,能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和排气。

吃点酸味食物

孕妈妈感觉腹胀气的时候,可以适量吃一些促进消化的食物,比如桔子,橙子,苹果,西红柿等等这些酸酸甜甜的食物,既容易消化,又可以促进消化,缓解胀气。

建议少吃多餐

怀孕的妈妈身体比较特别,即便在肚子胀的时候,为了胎儿的发育也不能完全不吃东西,但是可以通过少吃多餐来减轻肠胃的负担,让肠胃有更的空间来消化食物,可以采取一天吃6~8餐的方式进食,不要一下吃太多食物,并且要少吃难消化的食物。

喝小杯酸奶

奶制品对于怀孕的人说是十分营养的食物,可以有效补钙,蛋白质等等,而酸奶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壮大肠道中有益菌的队伍,不仅能帮助改善积食,还可以促进排便。

保持大便通畅

大肠内累积太多粪便,一直堆积,胀气就会更加严重,而且孕妇本来就比较容易出现便秘,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水分,促进排便,建议孕妇多喝温水,多吃含有粗纤维的食物。

同时,怀孕之前就应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后,肠道蠕动最盛之时,不管有没有想要便便的感觉都可以去厕所蹲蹲,慢慢养成到点排便的习惯,保证在孕期时排便通畅,腹胀气的情况自然会有缓解。

肚子胀气什么穴位排气


一、肚子胀气什么穴位排气

1、太白穴

如果吃饭的时候总觉得刚吃一点就胃胀,甚至还不断打嗝,有想呕吐的感觉,不妨在平时多按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对调理脾气虚弱有好处。它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另外,常按太白穴还能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感。

2、内关穴

专家介绍内关穴属心包经,除益气安神,还有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常按摩内关穴,对缓解胃部胀气有一定作用。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具体来说,就是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除了强壮身体、调节机体免疫力,还有调节脾胃的好处。

此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要缓解胃胀气,按揉此穴的同时,向上方使劲儿,效果会更好。

4、背部腧穴

其实这是一类穴,即背部的肝、胆、脾、胃腧穴,缓解胃部胀气的效果更明显。不过按摩时,要借助家人的帮忙。

这四个穴位均位于背部,属足太阳膀胱经穴,肝腧,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胆腧,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腧,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腧,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具体穴位不好找的话,可让家人握拳,用掌指关节在患者的背部中间部位来回滚动,这样也可把肝、胆、脾、胃腧穴都很好地按摩到。力度以微感酸痛为宜,大概每个穴位按摩一分钟左右。

另外,胃胀气时还可以伸伸懒腰,牵拉一下胃,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部胀气。

二、其他缓解肚子胀气的方法

1、跪姿前倾

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2、伏地挺身

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对脊椎矫正有一定的帮助。

3、站立弯膝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

4、改变睡姿

一旦发生胃胀气的时候,如果有床的话,可以立刻躺上床上,并且用身体蜷曲的姿势,双手环抱弯曲膝盖的双脚,有腹部受压迫的感觉。同时涂抹上适量的薄荷油进行按摩,并以打圈的方式按摩腹部。

5、山楂果酱也缓解肚子胀

用山楂做成山楂果酱,可以再早餐时抹在面包或煎馒头上。山楂果酱很好做,先将山楂洗净,去蒂去核,然后切小块加冰糖和少许水,再用小火慢慢熬制,边熬边用勺子将果肉捣碎,待熬到浓稠时加白糖,继续用小火加热。将熬成果酱状的山楂装入密封的瓶子中,待凉后放入冰箱中冷藏食用。

山楂缓解胃胀胃痛的效果是很不错的。还可以换换花样,喜欢喝果汁的人,可以做成山楂果茶,也可以制成山楂糕,酸甜可口,保证胃口大开。

三、肚子胀的症状

1、觉得胃痛胃胀胃酸明显加重,伴随着无规律的疼痛,发作周期越来越短。

2、心窝部隐隐作痛,疼痛呈辐射状,常规药物不断加量,但很长时间才能缓解疼痛。

3、食欲不振,饭量开始减少,经常恶心、呕吐、体重减轻,一天比一天消瘦,相继伴有乏力、贫血。

4、肚子发重,大便时间无规律,不明原因的腹泻,便形异常,多为粘液便或溏薄稀便,排便有轻微疼痛。

5、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黑便的情况居多,普通抗菌消炎药失效,腹泻症状难以控制,低度或中度发热。

按摩什么穴位排气


按摩什么穴位排气

1、按摩什么穴位排气--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平躺好,本穴在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本穴的气血物质直接作用于胃腑,可直接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主要可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等,对一般的胃病,食欲不振等效果也很好。

用手推揉本穴3-5分钟,或者手角刮法拭本穴,以出痧为宜隔天一次,可治腹胀,呕吐等。

2、按摩什么穴位排气--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

本穴为八脉交会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本经经病和胃、心、心包疾患等,可改善脘腹疼痛、恶心呕吐、手臂疼痛、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等症。

按摩方法很简单,用一只手握紧另一只被按摩手臂的下端,垂直按在本穴上,有节奏地进行按压,至产生酸、麻、胀之感为宜,每天按摩两次,每次约2-3分钟。

3、按摩什么穴位排气--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本穴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之用,为人体保健的要穴,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等等多种疾病,可以改善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等症状。

稍微用些力气按揉本穴,一直到有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即可。

4、按摩什么穴位排气--太白穴

如果吃饭的时候总觉得刚吃一点就胃胀,甚至还不断打嗝,有想呕吐的感觉,不妨在平时多按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对调理脾气虚弱有好处。它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另外,常按太白穴还能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感。

5、按摩什么穴位排气--背部腧穴

其实这是一类穴,即背部的肝、胆、脾、胃腧穴,缓解胃部胀气的效果更明显。不过按摩时,要借助家人的帮忙。

这四个穴位均位于背部,属足太阳膀胱经穴,肝腧,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胆腧,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腧,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腧,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肚子胀气怎么办

1、按摩腹部助排气

如果觉得肚子胀气有些严重,可以将双手搓热,至掌心有些微微发热后在放在肚脐两侧,按着时针方向按摩36圈,然后再顺着逆时针按摩36圈,可辅助肠道的蠕动,帮助排气,但注意不能在刚吃过饭后按摩,要隔一段时间。

2、补充一些营养素

尤其是在吃了太多高脂食物后,适量的补充些纤维食物,可以迅速疏通阻塞的消化系统,进而减轻腹胀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要补充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胃动力,缓解胃胀;也可适量喝些酸奶,增加体内有益菌,强化胃动力,消除胃胀气。

3、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

少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改变进餐速度太快的坏习惯,也不要边说话边吃东西,或边走边吃,容易带吞进不少空气,引起胀气,保证清淡的饮食方法,不要暴饮暴食。

4、注意加强锻炼

平时要注意自我的情绪调节,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刺激胃部而加重胃胀感,另外,每天坚持至少30分钟的锻炼,在帮助克服不良情绪的同时,还能增加体质,促进并维持消化系统正常功能。

肚子胀气饮食注意

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除非没有适当的咀嚼和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不会导致胀气。几个常见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草饲牛、鸡肉和火鸡肉等白肉、起司、花生酱、鱼和蛋等食物不仅不伤胃,减重效果也很好。

2、低碳水化合物的蔬菜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导致胀气的主要原因,但人体所需的营养都必须仰赖它,因此不能完全剔除,但可以改食用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像是胡萝卜、芹菜、小黄瓜、茄子、茴香、绿豆、草药、绿色蔬菜、蕃茄、南瓜、韭菜和椒类等。

3、含糖量低的水果

水果的糖份即为果糖,容易导致胀气。可以食用含糖量低的水果像是苹果、浆果、桃子、番石榴、香瓜、葡萄、梨子、木瓜、莱姆、柠檬、李子、奇异果、西瓜等;勿以水果罐头取代,罐头里的水果含有过多的糖分,反而会引起胀气。

腹胀如何按摩


二、哪些食疗能减轻腹胀三、腹胀的常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腹胀如何按摩

1、腹胀如何按摩

腹胀按摩大横穴,大横穴,为足太阴脾经腧穴,有通调肠胃之功。本穴位于肚脐旁,内应横行的结肠,故名“大横”;或说该穴位于脐旁大横纹中,故名之。中医学认为,脾气宜升,胃气宜降,升降运化得宜则消化、吸收功能正常。冬季气温寒冷,人体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

取穴法:平卧或坐位取穴,位于肚脐旁开4寸,即以肚脐为水平线,将肚脐到腹部边缘平均分为3等分,外1/3与中1/3的交点即为大横穴。

按摩法:行指柔法,拇指置于穴位上,其余四指微握拳,稍用力旋转按揉,以穴位局部微觉酸胀感为度。每次可行5-10分钟,每日可行2-3次。

2、腹胀吃食物能缓解

2.1、萝卜

白萝卜是最好的疏肝理气食物,萝卜含芥子油和粗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推动大便排出,所以,胃胀气可以吃萝卜。

2.2、猕猴桃

猕猴桃清除体内垃圾,含有较多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分解酵素,可快速清除体内堆积的有害代谢产物。猕猴桃中的微酸,能促进肠胃臑动,减少肠胃胀气,改善睡眠状态。

2.3、芦笋

芦笋具有利尿作用,能帮助人体排出多余水分,缓解腹胀不适。芦笋中的叶酸很容易被破坏,所以若用来补充叶酸应避免高温烹煮,最佳的食用方法是用微波炉小功率热熟。

3、腹胀不能吃什么

3.1、辛辣食物

辛辣刺激性高的食物会扰乱食道,同时也会引起胃胀气。味道较辣的红辣椒,吃进去之后如果有烧心的感觉的话,建议可以喝一点的乳酸降低辣度,容易对胃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引发胃胀气问题。

3.2、巧克力

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单纯的吃巧克力就会引起胃胀气的问题,适量的吃掉巧克力其实对于健康也是有一定的好处。重要的是不要过量食用,过量食用不但会有肥胖的问题,同时还会导致胃胀气。

哪些食疗能减轻腹胀

1、红白萝卜汤

材料:橘饼(2—4个)、红萝卜(200克)、白萝卜(500克);调制方法:将红萝卜、白萝卜切块,连同橘饼煮约1小时,可煮成3—4碗。

2、山楂麦芽茶

材料:山楂(30克)、生麦芽(15克)、生谷芽(15克)、陈皮(6克)。

调制方法:将材料先浸泡1小时,再煮半小时,可煮2—3碗,当茶水喝,可帮助消化,消解食滞、胀风。

山楂具有药用功效,由于它性微温,味酸甘,有消食化滞、活血化痰、活血化淤的效用。对于饮食过多,吃后感到饱胀的人,吃了山楂均可消食,可缓解胸腹胀风。

3、苹果梨子瘦肉汤

材料:苹果(3个)、梨子(2个)、淮山(15—30克)、南杏(15克)、北杏(10克)、瘦肉(适量)。

调制方法:将苹果和梨子切块,连同其他材料煮成汤。

苹果梨子瘦肉汤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吃撑了会对身体产生极大的疾病危害,要注意,吃撑危害大,吃太饱会撑出五大疾病。

腹胀的常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胃动力药:能解除动力减退性腹胀(胃肠平滑肌缺乏张力,胃肠蠕动、消化与排空能力减弱或消失)。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促胃动力药有吗丁啉、胃复安和普瑞博思。它们都是外周多巴胺阻滞剂,可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增加食道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与食道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消除腹部胀满与疼痛,有效地阻止胆汁反流,但不影响胃液分泌。这类药物吸收迅速,一般15~30分钟,血药浓度可达峰值,对器质性、功能性、感染性、饮食性、放射性治疗引起的胃动力障碍均有治疗作用。

2、助消化药:腹胀易导致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易致腹胀。故长期腹胀或发酵过度引起的胃肠充气,宜用助消化药。临床常用的有B族维生素、食母生、乳酶生、多酶片、胰酶片等。

3、解痉剂:应用解痉剂,如抗迷走神经药及地巴唑等,可解除动力增强性腹胀 (胃肠平滑肌张力增加,蠕动增强,常有阵发性腹痛、肠鸣亢进)。

小腹胀气放屁后有缓解


小腹胀气放屁后有缓解,腹胀这种症状主要是由胃肠内有过多的气体引起的,当患有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时候,就容易出现这种症状,是这样的,患者平时不能吸烟、也不能喝酒,不能吃辛辣的食物,如果病情严重,就需要到医院去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案,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小腹胀气放屁后有缓解的有关情况。

1、需要考虑胃动力不足引起来的不适症状,建议你可以口服莫沙比利,一次一片,一天三次,服用一段时间,也许症状会有所缓解的,服药之后症状不能缓解,那还是要到医院看消化科医生,行胃镜等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以及针对病因治疗。

2、可能存在有消化不良胃肠胀气的情况。

建议是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医生的诊治确诊消化不良后可以饭前服用吗丁啉片,饭后服用胃活灵进行治疗。

3、应该考虑目前你的情况属于消化不好,产生的胃肠道胀气。

建议平时注意消化饮食,养成规律进餐的习惯,多喝水,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可以口服健胃消食片和吗丁啉治疗,观察。

4、出现这样的腹胀有可能是因为饮食习惯不合理或者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引起的

建议去医院由医生结合症状诊断一下可以检查一下腹部彩超,可以配合使用调节脾胃运化功能的中成药制剂进行治疗的,平时注意合理饮食多吃些清淡易消化食物

5、你这种情况应该是胃肠胀气的,平常注意调理,在配合药物治疗,实在不行,进一步检查。建议最好还是少吃辛辣食物,戒烟戒酒,平常多喝水的,可以配合吃点帮助消化的药物,比如健胃消食片,再结合四磨汤口服液,实在不行的话,进一步检查。

腹胀按摩什么穴位


腹胀按摩什么穴位

1、腹胀按摩天枢穴

天枢是治疗腹胀的重要穴位。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两寸,意为“天地之中枢”,为胃经腧穴,具有破气消胀、消积散痞、升清降浊的作用,性善下行,擅于分消水谷糟粕,清导浊滞。按摩天枢穴能降上逆之浊气,促进大肠蠕动。方法:使用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天枢或在天枢穴旋转,按揉20次左右,力量适中。

2、腹胀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剑突下与肚脐连线的中点,为胃经之募穴,具有健脾益气、调理气机的作用,善于行气消胀。按摩中脘调整气机升降。脾胃位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生而胃主降。中脘位于胃脘附近,按摩中脘能直接刺激胃部,促进胃蠕动,从而达到行气消胀的作用。按摩时使用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中脘10次左右。

3、腹胀按摩下脘穴

位置:前正中线上,肚脐往上约3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或坐位,先用食指或中指点按下脘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反酸、呕吐、便秘等。

3、腹胀按摩气海穴

位置:肚脐直下约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中指指端放于气海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揉至发热时疗效佳。

功效:主治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男子阳痿、早泄、遗精等。

腹胀怎么解决

晚餐少吃产气食物

首先是各种豆类。豆类所含的低聚糖被肠道细菌发酵,能分解产生一些气体,进而引起打嗝、肠鸣、腹胀、腹痛等症状。

高纤维食物别过量

过量吃高纤维食物容易在胃肠内产生大量气体。比如麦麸纤维含量高达31%,笋干达到30%,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等,各种杂粮如荞麦面、玉米等也属高纤维食品。吃这些食物要注意搭配,不能过量。

多吃护胃、顺气食物

有些食物有养胃和顺气作用,比如山药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功效;白萝卜可顺气,但要熟着吃,比如炖汤。此外,山楂、洋葱、大蒜都对胃肠有益。

杜绝狼吞虎咽

这种习惯会将气体带入肠道,因而产生腹胀。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和啤酒,含有果糖或山梨醇的甜点,也是产气的食物。

克服不良情绪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其结果是胃气增多,腹胀加剧。

练习几个小动作简单易行的小动作可以有效缓解腹胀。仰卧在床上,两手分别放在胸、腹部;然后缓慢呼吸,持续1~3分钟。接着双腿屈膝,两手抱膝压向腹部,然后还原,重复10~30次,可促进胃的排空。还可以在临睡前,用一只手按住肚脐顺、逆时针揉摩各40~100次。

腹胀食疗

1、消胀健胃粥:取砂仁一钱、陈皮二钱、枳壳二钱、佛手二钱。以上四种中药水煎取汁,并过滤药渣,再加入白米二、三两和适量的水,熬煮成粥,一天内分二到三次服完。

2、消胀饮料,取乾燥橘子皮切丝二钱、玫瑰花一钱,加热开水充泡,当饮料喝,有消除胀气的功效。

3、砂仁鲫鱼汤:砂仁3克,鲫鱼l尾,葱、姜、精盐适量。将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将砂仁洗净,嵌入鱼腹中;鱼置于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开后用文火炖至鱼熟,加调料焖数分钟即可。食肉饮汤。行气利水,健脾燥湿,适用于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腹胀,泄泻腹痛等症。

4、参芪鸽肉汤:党参20克,黄芪20克,山药10克,净白鸽1只,精盐、调料适量。将鸽肉切块,放砂锅中,加党参、黄芪、山药、盐、调料和适量水,文炖煮50分钟,闷熟后饮汤食肉。隔日1次,连用10天。益气健脾,补中和胃。适宜于脾胃气虚所至纳食不振,食后腹胀等症。

5、夏朴蜜汁:半夏6克,厚朴6克,蜂蜜适量。将半夏、厚朴煎取药汁,然后加入蜂蜜和开水服用。1日服1次。适用于烦躁不安、脘愎胀满等症。

宝宝腹胀如何按摩


宝宝腹胀如何按摩

1、宝宝腹胀如何按摩

1.1、常用手法

1.1.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1.1.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1.1.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1.2、随证加减

1.2.1、食积型

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

1.2.1.1、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1.2.1.2、按揉天枢穴2分钟。

1.2.2、痰阻型

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

1.2.2.1、退六腑300次。

1.2.2.2、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1.2.3、脾虚型

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

1.2.3.1、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1.2.3.2、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1.2.3.3、捏脊5~10遍。

2、宝宝腹胀怎么办

2.1、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

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吸吮时就会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所以要按时给宝宝喂奶,并且在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

2.2、避免宝宝长时间哭闹

当宝宝哭的时候很容易胀气,遇到这种情况,爸妈应该多给予安慰,或是拥抱他,通过调整他的情绪来避免胀气的加重程度。

2.3、妈妈要减少糖分的摄入

如果母乳中含的糖分过多,糖分在宝宝的肚子里过度发酵,也容易使宝宝出现肠胀气,这时妈妈就应该注意限制自己的摄糖量了。此外,如果怀疑自己的进食可能引起宝宝腹胀,那么,母乳喂养的妈妈就应该将那些有嫌疑的食物,如豆类、玉米、红薯、花菜以及辛辣食物从饮食中剔除掉。

3、宝宝腹胀的原因

3.1、生理腹胀

婴儿自身本来就存在生理性腹部膨隆,所以小宝宝的肚子本来就会比成人大。其次,新生儿基本以腹式呼吸为主,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腹部也会稍微的隆起。

此外,婴儿的身体前后是呈圆形的,不像大人那样略呈扁平状,这也是让肚子看起来胀胀的原因之一。

3.2、婴儿消化不良或便秘

消化不良及便秘使肠道因粪便堆积,促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产生大量的气体。

3.3、婴儿下肠道阻塞

宝宝下肠道阻塞以腹胀为主。婴幼儿的肠阻塞,严重的完全阻塞,多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因症状明显而被发现。但如果只是不完全的阻塞,也有可能拖很久后仍被遗漏。如先天性巨肠症,是因为胚胎发育期肠道神经节由上往下发育不完全而停止,造成大肠末端无法放松,使得上方正常的大肠胀得很大。症状除了宝宝有显着的腹胀外,通常也会有胎便延迟解出或便秘的现象。

宝宝腹胀的症状

1、宝宝肚子鼓胀有绷紧感,妈妈用手在宝宝腹部能摸到类似肿块的东西。

2、宝宝肚子有压痛感,按压宝宝肚子宝宝会大声哭闹。

3、宝宝腹胀会出现呼吸急促现象。

4、宝宝腹胀除了肚子鼓胀外,还会出现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状况,甚至有发烧、解血便的情形。

宝宝腹胀吃什么好

1、扁豆香薷汤

原料:白扁豆20-40克,香薷15克。

制法:取白扁豆、香薷加水2碗煎25分钟取汤。

用法:每日3次,温热服用。

功效:清暑利湿和中。

主治:用于宝宝夏伤暑湿,身热无汗,呕吐泄泻,脘腹胀痛等症。

温馨小提示:白扁豆能醒脾除湿,配伍香薷,既能清暑解表,又能化食和中。适宜于暑湿外感,湿热泄泻。

2、麦芽山楂饮

原料:炒麦芽10克,炒山楂片3克,红糖适量。

制法:取炒麦牙、炒山楂加水1碗共煎15分钟取汁,加入红塘调味即可。

用法:饭前、饭后饮用均可。

功效:消食化滞、健脾开胃,用于伤食(乳)泄泻、厌食、腹胀等症。

温馨小提示: 炒麦芽善消面食,除积滞;山楂解肉食油腻,行积滞。二药合用,既消食又开胃,且味酸甜美,宝宝乐于饮用。

腹胀气排气按摩方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