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药养生 > 导航 > 养生讲究运动量过大的坏处

养生讲究运动量过大的坏处

2019-10-15

中药药量过大会怎样

中药养生。

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如何在中医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药药量过大会怎样”,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很多人认为中药的副作用很小,所以总认为喝药少就会没有用,甚至会私自加大中药的药量,但是中药药量过大会怎样呢?加大中药的药量也是很危险的,中药虽然被大家认为是副作用小,但加大药量同样会对身体十分不利,否则会出现适当其反的效果,所以吃什么药都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

中药用量用多少适合

剂量,事关中医疗效,然而剂量,又是中医的不传之秘。近年来,当大多数临床中医师还在四平八稳地开着剂量在10-15g间游移的“调理方”时,有这么一群中医师,或名老中医,或民间草根,或大学教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大剂量”。山西李可用200g附子治心衰传为佳话,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仝小林以60g黄连、60g石膏有效降糖,京城名医张炳厚用100g黄芪治疗眼睑下垂,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小儿病同成人药量,屡屡显效……

这些敢于突破《药典》、不走常规路线的中医人,并非标新立异,而是确确实实的疗效给了他们十足“底气”。当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这种用法日趋普遍,人们不禁思考:相比“药少而精、效专力宏”的经方原旨,现在临床普遍的小剂量、多味药的处方,是否过于平庸和求全?对当今大剂量用药屡起沉疴的现象,我们该怎样理解和看待?

仅仅把大剂量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吗?还是寻根溯源,回归本意,将教科书的“经方一两折合3g”更改为10g或15g,普遍加大经方剂量?或者从实验角度出发,研究其量效关系,以求科学证据?11月5日,在中医杂志社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管理处主办的“经方药物剂量及现代临床应用研讨会”上,十几位中医临床、中药、文献等领域专家,围绕这一话题,讨论得如火如荼。

临床中药用量是否要限定

中医人都知道“用药如用兵”,中药剂量这几两几钱的差异是最有讲究的。然而一项调查发现,某医院的千份处方平均用药18种,剂量都在5g~15g之间,频率最高的是10g,从未出现4g、7g、13g等剂量。

中国中医科学院余瀛鳌说,从中医文献看,明代以前的方剂用量基本和仲景原方相同,而明清以后的剂量,就基本同现在了。经方剂量后世究竟折算多少,从3g到16g,多种意见始终没有统一。而通行的教材,则采取“古之一两即现之一钱”,三两折合9g的做法,为了方便,临床开方常用10g。

2关于中药使用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1、不能用于急救

古代一 些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良方,如“独参汤”、“参附汤”、“四逆汤”等。现在,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现代医学元素,制成了疗效更好,更迅速的中药制剂。因此,用之得当,中药也能治疗急性病。

误区2、可以长期服用

有很多中药,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等 不良反应,如龙胆泻肝丸,若长期服用可致肾损伤。因此不可过分的服用,要按照一定的剂量,并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否则百害而无一利。

误区3、任意加大剂量

虽然中成药对身体一般无危害,但是有的中成药里面含有一定的毒性,若服用时不严格要求剂量,后果不堪设想,即使药品中不含毒性成分,也不可随意服用。如更衣丸,其成分是芦荟和朱砂,适量服用可以镇静促眠,但是若要过量服用容易适得其反。

误区4、煮沸或用沸水冲服

生活中有很多人早已养成了把药煮沸后在服用的习惯,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利的,大多数中成药都需温水送服,沸水不但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而且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中容易也被挥发掉,或是分解变质。

误区5、苦味中成药加糖

良药苦口利于病,苦味本身也有治疗的作用,加糖后的中成药不仅会影响药效还危害健康。如某些健胃药,是用来促进消化液分泌的,加糖后会降低它的刺激作用,药物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可与糖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药物服用也是有讲究的,得当与不得当也许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带来的后果或许是千差万别的。

ys630.COm精选阅读

结节性硬化长大会怎样


结节性硬化的发病率虽然比较低,但是如果一旦患病,对于患者的危害是特别大的,这是一种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这种病症如果出现硬化逐渐的发展,可能对于患者的危害会逐渐加大,会导致皮肤出现脱色斑,会引起面部出现血管纤维瘤,对于肾脏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容易导致肾衰竭。

结节性硬化长大会怎样

心脏的表现及症状在胎儿或新生幼儿期:胎儿全身水肿合并腹水、心律不整,心脏衰竭,超音波检查心脏有单一或多发性心脏纹肌瘤(cardiac rhabdomyomas),若病人存活,心脏之症状及心脏纹肌瘤会随着年龄长大而改善及消失。但也有病人有心脏纹肌瘤但毫无心脏的症状。

1、皮肤的表现及症状:

在幼儿期身体就有多个脱色斑(hypomelanotic macules),在儿童时脸颊逐渐出现血管纤维瘤(angiofibroma)类似青春痘的凸起,额头斑块及躯干腰侧部有鲨鱼皮斑病变(shagreen patch),成年后可能有指甲边纤维瘤(periungal fibroma)。

2、肾脏的表现及症状:

肾衰竭为硬化结节症病人死亡的主因。肾脏之影响 80%为肾血管肌脂肪瘤(AML),15%爲单纯肾囊肿(renal cyst),5%为多发性囊肿(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少部份(3%)会并发肾癌。肾血管肌脂肪瘤会随着年龄成长而变大,在儿童或青春期时可急速变大,因大的肾血管肌脂肪瘤(特别大于4公分者)因富含血管或血管瘤故容易有破裂,以急性腹痛及休克表现。硬化结节症 的肾脏病变也可导致高血压及慢性肾衰竭。但也有病人肾脏有小的肾血管肌脂肪瘤,而一直毫无的症状。

3、脑部的表现及症状:

病变包括大脑皮质的结节(?90?%?),脑白质放射状移行线(?80?%),室管膜下结节(subependymal nodules)(90%)以及脑室管下巨细胞星状瘤(20%)。黄朝庆主任说,脑部表现的症状有癫痫、自闭、学习障碍、过动症及行为异常。其心智表现差异颇大,可有重度智障或正常心智。癫痫(6070%)愈早出现或愈顽固则对心智影响愈大,幼儿期可以点头式痉挛表现,抗癫痫药Vigabatrin 对此婴儿点头性痉挛的治疗有不错的效果。脑室管下巨细胞星状瘤可以在儿童或青春期出现,若合并有脑室管下巨细胞星状瘤,病人可以因水脑而有头痛,视力模糊,认知退步,痉挛增加,甚至死亡等症状。硬化结节症的病人虽然脑部核磁共振扫描看到有大脑皮质的结节及室管膜下结节,但也可以完全无脑部症状。

煎中药量太多喝不完怎么办


煎中药太多喝不完怎么办

1、煎中药太多喝不完可以放冰箱

为了使药材充分利用,人们通常习惯在头煎后,将药渣保存到晚上甚至次日,药渣翻煎后服用。“夏天药渣翻煎要记住,别保存药渣,而要保存药液。”钟燕珠说,一服药通常一天煎两次,夏天在煎药时应在头煎后,立刻加温水煎第二次,以防药渣变质。

由于头煎药和二煎药浓度不同,为保证药力持续,应将两者混合后再均分成两碗,将一碗放凉后,倒入保温瓶,在室温下保存,饮用时无需加热。但对于感冒、腹痛等急症来说,为了使药物迅速起效,做法则是先喝头煎药,再翻煎药渣,然后保存二煎药。

如果因两次服药时间间隔较久,可将药液盛入密闭的小容器,放进冰箱冷藏箱保存,到晚上再喝。保存容器可用玻璃、瓷或者不锈钢制品,不宜用塑料、铁、铝制品。“药液当天煎当天喝,不要放过夜。”

此外,从冰箱拿出来的药液,一定要彻底加热后再服用,以免引发肠胃不适。加热时,应把药液放入蒸锅、电饭煲隔水蒸,而非用微波炉加热。从医院取回的代煎药如果是在室温保存,服用时放进70℃~80℃的热水隔袋加热即可,有条件最好放入蒸锅隔水蒸。

2、煎中药太多喝不完可以倒掉

很多中药都是和温服的,中药煎好以后放置一会,等到不冷不热的时候喝。如平和补益药物。煎中药太多喝不完凉了可以倒掉,切记最好不要喝凉的中药。

3、煎中药太多可以保温过段时间喝

如果患上的伤风感冒的疾病,最好可以趁热吃中药,这样体内的汗液才会挥发的,驱寒通经脉的药物也是这样的做法。只要药效在,不隔夜,加热过多的中药还是可以的。

喝中药禁忌

1、忌萝卜

专家提醒,不管是吃中药还是吃西药,在服药期间都应该尽量避免吃萝卜,否则的话药性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多人之所以会服用了大量药物后病情没有起色,与饮食不当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吃中药的时候更不能吃萝卜,当然除了一些服理气化痰的药物外。之所以在此期间不能吃萝卜,是由于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尤其是在服用人参、黄芪等滋补类中药时。

2、忌生冷

吃中药期间对各种生冷食物也因该尽量避免食用。中医指出,生冷食物性多寒凉,食用后非常难以消化。而且生冷类食物在食用后还具有刺激肠胃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马上吃中药的话将会严重刺激胃肠道,从而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因此要特别注意,在治疗“寒症”服中药如温经通络、祛寒逐湿药时要避免吃生冷类的食物。

3、忌辛辣

各种辛辣的食物对于正在服用中药的人群而言同样是靠需要忌口的,否则的话不仅会削弱药性,甚至还会与中药反应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中医指出热性辛辣食物性多温热,耗气动火,因此在服用清热败毒、养阴增液、凉血滋阴等中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避免这类食物,或者痈疡疮毒治疗期间也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辛辣的食物。

4、忌发物

此类食物均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由于疾病对食物选择程度的大小不同,其“发”亦有异。此类食物有蘑菇、香蕈、笋、芥菜、南瓜、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等。如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患者当禁吃公鸡肉、猪头肉;疔、疖、疮、痈等皮肤疾患者,当禁吃香蕈、蘑菇、笋、公鸡肉、猪头肉、母猪肉,否则会加速红肿、生脓;有肠胃病者禁吃南瓜,因南瓜含有糖分,多吃会产生较多的酸,对胃肠有刺激。鉴此,“发”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有促进疾病恶化之意。

喝中药进补误区

1、越贵越补

有些人认为中药越贵越补,常不惜花高价买鹿茸、人参之类的中药,其实进补功效未必就好。“缺什么,补什么”是进补的基本原则,中药不应以售价的贵贱来分功效的高低,关键是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相应补品,尤其是老年人,更应以实用为滋补原则。

2、越多越补

“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说法很不科学。冬季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以承受,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3、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进补‘,不是虚证的人不宜进补。即使是虚证,也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分,人体器官又有心虚、肺虚、肝虚、脾虚、肾虚等不同,人们在进补前,最好先向专业医生咨询,结合各种补药的性能特点,对症施用,如热性体质者,就不适合服用人参、鹿茸、海马等温热性的药物。

卵泡多大会排卵


卵泡多大会排卵

1、卵泡多大会排卵?

卵泡直径达到18-25mm就会自然排出,卵泡多大排出是因人而宜的,有的长到15mm就排了,有的却要长到25mm,卵泡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正常卵泡直径应在18-25mm之间。

2、女人一个月排几次卵?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卵巢内的原始卵泡开始发育,合成雌激素,卵细胞周围的空间充满液体,内含大量雌激素。增长的卵泡逐渐向卵巢表面移动,卵泡壁愈变愈薄,最后破裂,成熟的卵子随卵泡液流入腹腔,这一过程称为排卵。

女性每月一般只排一个卵子,可由左右两侧卵巢轮流排出,或由一侧卵巢连续排出。排卵与环境、情绪、身体健康状况、性生活、避孕药物等因素有关,有时可提前排卵或一次排两个卵,有时可推迟排卵或暂时不排卵。

3、什么时候是排卵期?

排卵期可以按照月经周期来推算,一般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算起,倒数14天或者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的前5天、排卵日、排卵日后4天,这三个时间加起来就是排卵期。

比如说,月经周期按30天来算,这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是9月1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就是10月1日,再从10月1日倒数14天,那么9月17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的前5天、排卵日、排卵日后4天,也就是9月12日至9月21日这十天就是排卵期。

4、不排卵是什么原因?

4.1、中枢内分泌紊乱。当中枢内分泌紊乱,促黄体生成素(LH)峰状分泌水平不够,无法激发导致卵泡壁被消化和破裂的生物化学和组织学变化,从而影响卵泡的生长发育及排卵的发生。

4.2、妇科疾病。以盆腔炎为例,输卵管发生炎症时,输卵管会增粗、纤维化而呈条索状,甚至与卵巢、子宫以及周围器官组织粘连,形成质硬而固定的肿块,严重者会阻碍卵巢排卵。

4.3、酶缺乏或前列腺素不足。纤维蛋白溶菌酶、活化胶原酶、前列腺素作用于卵泡壁的基底膜,消化卵泡壁导致卵巢排卵孔形成。如果此时酶缺乏或前列腺素不足,则会大大影响卵子的排出。

4.4、高催乳素血症。催乳素影响垂体的促性腺激素的正常排分泌,从而引起卵巢功能紊乱,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卵巢的排卵功能。

4.5、精神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紧张、恐慌等应激状态中,可以造成血催乳素水平反复出现小峰值而影响排卵。这种情况多伴有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症状。

卵子排出是什么感觉

1、下腹疼痛:卵子排出时需要冲破包裹表面的一层薄膜滤泡,滤泡内少量液体会流入盆腔最低部位,造成少量出血。此时会感觉到一侧下腹部疼痛,几小时后疼痛缓解。

2、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呈水样透明清亮。女性会感到阴部潮湿滑溜,用手纸擦时会有鸡蛋清样的条状粘液。

3、排卵期出血:卵泡排出后,雌激素水平急骤下降,引起子宫内膜局部溃破、脱落,从而发生突破性少量出血。排卵期出血量少,一般2-3天可自行停止,最长持续7天。

4、体温稍高:卵子排出时体温稍高,但变化不明显,一般在0.5摄氏度左右波动。

5、乳房胀痛:排卵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房间组织水肿而导致乳房胀痛。

排卵障碍如何治疗

1、药物促排卵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帮助下,适量的服用一些促排卵的药物,这主要的就是通过不同的机理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从而就使得卵巢达到正常排卵的目地。促排卵药物使用有误区,小心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而且使用泛滥容易得卵巢早衰。许多患者因排卵障碍而心急,滥用促排卵药物,殊不知用药不当会对卵巢造成不可逆的影响,降低受孕率。

2、B超检测排卵

临床上很多患者还可以通过B超来检测排卵,一开始从发现卵泡,接着关注优秀卵泡的发育成长一直到排卵为止,与此同时还要用超声检测,这样一来就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女性子宫内膜的厚度,对不排卵的治疗有很大的作用。

月经量过少会是怀孕吗


女性在月经来临的初期出血量一般都是比较大的,到后期的话出血量会慢慢减少,知道消失的时候月经就结束了。但有些女性发现自己的月经量非常小,即使是在刚来月经的时候出血量也并不是很大。导致月经量过少的原因有很多,怀孕或者是身体差等都可能对月经量有影响。那么,月经量过少是怀孕吗?

一、月经量少怀孕的可能性大吗

不一定是怀孕。一般的情况下,女性正常的月经量主要是在80—100ml之间。不过,有一部分女性月经量还会偏少,不过是属于正常范围里面的偏少。

二、月经量少对怀孕的影响

1、可以分泌女性激素功能以及卵巢排卵功能的,均是属于正常的范围里面。这一部分女性,还是会有生育的能力。另外,有一部分女性月经量过少是因为全身消耗性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结核等),精神因素(紧张、恐惧、忧郁等),或者环境的改变、劳累等原因造成的。因为这些因素导致的月经量过少的女性,当中有一部分还是能够生育的。

2、如果是由于子宫发育不全、肿瘤、内分泌功能低下等疾病,造成月经量过少,严重的还会造成闭经,不-孕的几率还会大大的增加。

三、月经量少的食疗方法

1、乌骨鸡汤 食材: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调味料若干。做法:将乌骨鸡洗净,除去内脏,将当归、黄芪、茯苓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根据口味调味即可。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服用一次,连服3-5次,能有效改善月经量少的情况。

2、枸杞炖羊肉 食材: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清汤2000毫升,葱、姜、调料适量。做法:羊肉整块用开水煮透后,放入冷水中洗净血沫,将羊肉切块。锅中热油,油热时下羊肉、姜片煽炒,烹入料酒炝锅,翻炒后倒入枸杞子、清汤、盐、葱、姜,烧开,去浮沫,文火炖约1.5小时。待羊肉熟烂,去葱、姜,出锅即可食用。

怎样分辨中药真假


养生导读:现代社会,在市场经济主导下,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存在这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重要造价尤为突出,药相对与其他物品来说,一但有假,就会对人会造成很大的危险性。那么,中药造假,我们怎样去辨别呢?

一、中药造价的惯用伎俩

1、搀杂质增重量

不少药品人为搀入杂质,影响药效,不但较珍贵药材如麝香、牛黄、熊胆、蟾酥、冬虫夏草等有搀入人造的类似杂质,而普通的药材,尤其是货源紧缺或销售量大宗的药材搀杂也较普遍,如海金沙、沙范子、蒲黄、菟丝子等常搀入沙泥总量达30%-50%,冬虫夏草、上鳖、海马、全蝎等动物腹内常充满沙泥或插入铅铁金属物,或浸浓盐水经干燥含有大量盐结晶。


将一种化学矿物溶于水后加药材稀透后干燥,外观难以看出,但重量可增加30%甚至50%以上。曾有人试验过一市斤冬虫夏草约有3000多条,搀入杂质后一市斤只有2000多条;此外其他根类饮片,如桔梗、白癣皮等也有搀入杂质现象。

2、利用亲戚关系鱼龙混杂

用与正品同科而不同种的植物或动物,取性状相似部分冒充正品药材。

如薄荷用不含薄荷脑成分的绿薄荷或野薄荷充当;西洋参用普通生晒参充当。尤其是目前整个市场的南板蓝根、南大青叶几乎都是假品,却还大行其道。


3、人工伪造、以假充真

以低价材料,颜料造型仿制或用类似品直接加工。例如有用泥、松香颜料仿制成型印上金字招牌的原个进口血竭,石灰淀粉制的茯苓方粒,用骨胶压制而成的冬虫夏草,莪术加工成三七。据说,市场上的羚羊角丝及羚羊角骨片大多数是用羊角及羊角骨塞加工的;90%以上紫河车都是人造假品。


4、提炼后药渣再加工充正品

经常发现有菊花、丹参、人参等等,主要成分都没有了,只是无药性的残渣,治不好病害人不少。

5、利用长得神似来冒充

用与正品不同科属的植物或动物取类似部分冒充正品药材。如天麻用美人蕉科植物蕉芋根茎或菊科植物大丽菊的块根充当;檀香用柏科植物侧柏的木材加喷漆料充当;此外还有桑枝、杜仲、沉香、麦冬等假品,不但无正品功效、甚至有的有毒。


二、怎样辨别药品真伪?

1、冬虫夏草

正品:

正品冬虫夏草,由真菌幼虫复合体及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1.6~6.5厘米,其中长度在1.6~1.9厘米之间和长度在5.6~6.5厘米之间的冬虫夏草很少见,不足总比例的5%。

直径0.3~0.8厘米,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全身有足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较明显,近尾部1对,尾如蚕尾,质脆,易折断,断面乳白色非纤维状,有细纵皱纹,顶端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至黄白色,有如同草菇、香菇的香气。


伪品:

(1)、地蚕(广西虫草或土虫草),为唇形科植物地蚕的干燥块根,表面淡黄色或灰黑色,有环节2~11个,无足,体长5~20厘米,形似幼虫体,有根痕,易折断,断面有层环一圈,类白色,无子座,气微味甜,有粘性。

(2)、人工制作的虫草,是用石膏粉或面粉掺胶用模型压制而成,表面黄色或棕黄色,足8对均匀排列,脊部横纹粗排列整齐,子座是短褐色插入,质硬,断面角质状,嚼之有面粉石膏味。

(3)、棕金龟子,别名核桃虫(蛴螬)干燥虫体,长约20毫米,头部棕色,虫体淡黄色,体圆筒形,除最后两节外,胸腹背面的体壁表现隆起折皱,胸部三节各附发达的胸足1对,足部密生棕褐色细毛。

中药入水可辨真伪--多年来,中药品种一直存在着鱼目混珠现象,不法分子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精心加工,致使有些中药仅从外观上很难辨别真伪优劣。水试法是根据有些中药材遇水后能产生较明显的特殊理化现象,从而鉴别其真伪。

牙缝过大怎么办


牙缝过大怎么办

1、导致牙缝过大的原因

塞牙的情况可能是牙龈萎缩和牙面磨耗共同作用的结果。牙齿是有弧度的,像球体一样邻接着,凸点以下就是牙缝,专业称为楔状间隙,正常情况下这个间隙是有饱满的牙龈填满的。牙龈逐渐萎缩后间隙就露出来了。出现有牙缝的原因是平时自己不良的洁牙习惯导致的,我们在食物塞牙后,往往都喜欢用牙签去把塞住的东西掏掉,但是这样做会让牙缝间隙变得越来越大。

2、牙缝过大怎么办

如果牙龈没有明显退缩,有蛀牙的可以补牙,牙齿稀疏的可以选择矫正。

如果牙齿磨损得很严重的,可以通过做烤瓷牙恢复牙齿外形。

如果牙龈有萎缩的,可以通过洗牙把牙石去掉,去掉牙齿菌斑,有必要的话再做相应的治疗。

除了必要的治疗手段之外,平时的口腔清洁是很重要的,每天早晚都要刷牙,保证口腔的清洁与健康。

在食物上也要有所注意,少吃硬质的、粘性的食物。

3、牙缝大的危害

牙齿间隙的存在不仅容易造成食物滞留,而且患牙有挤压感和持续性胀痛,甚至还会引起牙龈炎、牙龈脓肿、牙根部龋病等。

不少人认为牙缝大、塞牙是蛀牙造成的,只要补牙就可以解决塞牙问题。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牙齿间隙的形成主要还是牙龈萎缩、牙列稀疏,只有极少数情况是龋齿引起。

正确的刷牙方式

刷牙时以两、三颗牙齿为单位,牙刷需先朝牙龈方向,与牙齿的纵轴呈四十五度角置入牙龈沟内,以原地圆周运动的方式,先刷除靠近牙龈沟内的牙菌斑,之后再往上或往下刷牙齿,然后再换刷其他颗牙齿。刷完牙齿的外侧、内侧后,再以前后来回刷的方式刷牙齿的咬合面。切勿以前后横向的方式来刷牙齿的内外侧面,如此便像锯木头一般,会造成牙齿齿颈部的磨耗,使得牙本质暴露,而有牙齿敏感的后遗症。

牙刷的选择,宜毛软刷头小,才不易磨耗齿质,刷后牙时也才容易置入后牙区,当牙刷刷毛倾倒分岔时,便是该换牙刷的时候了。至于牙膏则是刷牙时的啦啦队,可有可无,除非牙齿敏感的病患,选择抗敏感配方的牙膏,则有助于减缓症状,其他如含氟牙膏可预防蛀牙,含三氯沙成分则有抗菌效果,可预防牙周病,但在洁牙的地位上仍不如牙刷重要。

护牙的小妙招

咬片橙子。切一块或一片橙子,贴在或咬在牙痛处,可以缓解疼痛。需要提醒的是,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橙子或橙子太凉都会使牙齿遇冷变得更敏感,因此要放至室温时再敷。

咬个茶包。红茶或绿茶中含有单宁酸,既有助于消肿又有助于血液凝结,促进愈合。将茶叶袋放入水中,微波炉加热30秒至温热,挤去茶袋多余水分,然后将茶袋咬在牙疼部位即可。

少吃生果蔬,多吃土豆泥。牙疼时最好避免吃含糖多或辛辣的食物,还应避免吃需要用力咀嚼的食物,比如生吃纤维多的水果、蔬菜等。为了缓解牙疼症状,最好坚持吃流质食物或柔软的食物,且食物温度不宜过热或过冷。比如吃土豆泥、煮烂的面条、软米饭等。

常换牙膏。长时间使用同一种牙膏,易导致口腔细菌对该牙膏产生“适应性”,因此,容易牙疼的人应该每隔几个月更换不同品牌的牙膏。

温盐水漱口。用温盐水漱口,或含在口中,保持一段时间,可促进唾液分泌,缓解严重牙疼的效果立竿见影。

月经量过多会导致什么后果


如果月经量比较多,这时候应该有所注意,对于女性的健康影响是比较大的,当月经量比较多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大血块,容易导致女性出现贫血的情况,甚至会造成女性出现不孕症,月经量过多的原因比较多,常说一些妇科疾病有关,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月经不调的症状。

月经量过多会导致什么后果

1、出现血块

经血中出现大血块、常弄脏衣裤床单、得使用特大号卫生棉、出现头晕现象时,就是经血太多了。没有排卵造成月经量太少或太久没来时,子宫内膜因未完全剥落,变得很厚很不稳定,剥落下来时会形成大量月经。瞬间流很多血,身体一定支撑不住,可能会昏倒,是很危险的。长期的月经量太多,而且随着年纪大情况愈来愈严重,要考虑是否有子宫肌瘤、子宫腺瘤或血液凝固功能异常。当子宫肌瘤长在子宫内腔或靠近子宫内膜时,会造成经血过多。

2、导致贫血

月经量过多的女性,因为经期中流失过多的经血,往往会有明显的贫血现象。在生理期和生理期后,常会有心悸、全身无力、腰酸腿痛、失眠多梦的症状出现,平时也容易感冒和疲劳。必须找医生诊治。

3、导致不孕

引起月经过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些原因可能导致不育不孕。如果年轻的女性的月经量很多,你也许要小心了,也许这正是不孕的信号。月经过多是指月经周期及经期持续天数均正常但经量过多,一般认为经量超过100ml即可诊断为月经过多。

月经量多吃什么调理

月经量多的女性朋友除了要及时找到原因,加以治疗之外,日常生活也需要注意相关的一些禁忌。除了饮食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外,房事也要谨慎,穿衣要合理,保持心情舒畅,这些都有利于月经恢复正常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月经量多的注意事项具体有哪些。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损伤肝脾,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扰及冲任而为月经疾病。

2、要根据气候环境变化,适当增减衣被,不要过冷过凉,以免招致外邪,损伤血气,引起月经疾病。

3、劳逸结合,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过则易伤脾气,可导致统摄失职或生化不足而引起的月经疾病。

4、饮食要注意饮食应定时定量。不宜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油腻、生冷寒凉、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而至生化不足,或聚湿生痰或凉血、灼血引起月经不调。

5、重视节制生育和节欲防病,避免生育(含人流)过多过频及经期、产后交合,否则损伤冲任、精血、肾气,导致月经疾病。

上述各项在平时应多加注意,在经期、产后更要重视,可减少或防止本病的发生。

怎样吃中药好


很多人一旦给自己治病的时候就会选择用到中药来治病,中药是中医辨证上的一种药物,对治病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治病的时候吃中药也是需要很多注意事项的,如果不小心服用中药的话,对身体的伤害也是很大的,因为中药是调节身体的,服用中药是否正确也是决定身体是否健康的标准,那么怎样服用中药好呢?

掌握好喝中药的理想时间。

一般来说,喝中药比较好的时间段是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尽量不要饭前喝,会影响食欲的。

温度方面。

中药熬好之后,稍微放一放,只要不烫嘴就要开始喝了,不要等着凉了之后再喝,那样药效就差很多了。如果冷藏的中药,再喝时要热开了再喝。

掌握喝的方法。

中药味道很苦,喝的时间一长就反胃,所以在喝时要注意方法,尽量憋一口气都喝完了,稍微一听就麻烦了,不想再喝了,小编就是这样的,一口气喝完就不觉得很苦了。

提前准备好温开水

喝中药之前,要准备好温开水,以便喝完中药后漱口。温开水喝时要小口喝,千万不要呛到,呕出中药来就得不偿失了。

喝中药后口服块冰糖。

如果觉得中药实在难喝,为了避免喝伤了,当喝完一次中药后嘴里含几块冰糖,甜甜的滋味能遮盖刚才的一股苦劲。注意冰糖不要吃的太多哦。

恰当的服药剂量

中药汤剂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临床需要分次服药,一般来讲,每次以服用100毫升为宜,但有的病症也有例外。发热病人服清热解毒剂时,药液可稍多些以助药力;生津止渴药,药液量也应多,并可代茶频服。身强者服药多些,身弱者如儿童和重病人,服药量应少些。一般儿童1岁以内用成人药量的1/5,1~3岁用成人药量的1/4;4~7岁用成人药量的1/3;8~10岁用成人药量的一半;10岁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药量了。

正确的服药次数:一般汤剂一日分早晚两次服用,清热解毒药可每日服3~4次。补液药应早晚各服1次,发汗药可加服2~3次,含咽药汁可少量多服几次。

大家在服用中药的时候就要遵守这几个原则,喝中药也要注意量,如果服用过度的量,那么对身体也是会有很大伤害的,而在服用中药的时候也要记得在温热的时候查及时的给自己喝,当中药冷了之后药效是没有热的时候药效好的,如用重要的时候时间掌握必须要慎重。

怎样喝中药呢


中药的种类有很多,每种疾病都有相对于的中药,但是喝过中药的人一定会有所了解,知道中药并不是那么好喝,而且还有一些苦涩,那么怎样喝中药呢?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我们喝中药的时候不那么痛苦呢,首先你应该搞清楚该中药是否能够加一些糖进行中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怎样喝中药呢?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1.喝中药请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为宜,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鞣质,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可以喝水.  清代名医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得好:“病人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意思是说,病能不能治好, 首先开出的药必须对症,但仅仅是药物对症,服用的方法不当.则不但效果不好,反而产生诸多毒副作用。所以,了解一些中药的正确服用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中药煎煮后应该如何服用才最科学呢? 一般情况下是一日一剂,将头煎、 二煎混合,分两次或三次于饭前一小时温服,有利于药物尽快吸收,但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以防产生副作用。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 在睡前服;治症药宜在发作前两小时服;急症重病可不拘时间服:慢性病定时服。病在上焦者宜饭后服,病在下焦者宜饭前服。服发汗解表药,宜趁热服,服后盖被避风,以遍身微微汗出为佳。热证用寒药可冷服以助其清,寒证用热药可热服以助其温。如果出现服药呕吐,宜失服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采用冷服,少量频饮的方法。

第二方面 不同中药的服药时间  中药汤剂有多种服用方法,要根据自己的病情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服用,这样能够使药物在体内得到很好的吸收,从而疗效更佳。  饭前服  一般病位在下,应饭前服,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疾病,饭前服易使药效到达;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中药,一般也宜在饭前服用,因空腹服药后,药液能直接和消化道粘膜接触,可以较快地被吸收并发挥疗效。

饭后服若病位在上,应饭后服,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位,或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减少对消化道的副作用;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以避免吸收太快导致中毒。凉服 一般清热解毒药宜凉服。  温服 把煎好的汤药冷却到35摄氏度左右服用最为合适。凡药性平和、补益的药均宜温服,增强其补益功能。  热服 凡伤风感冒、恶寒无汗,宜大口热服,以达到发汗散寒的目的,里热症、血淤症也是如此。  顿服 指用药性强烈的药制成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目的在于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淤血等药物。  频服 凡咽喉疾病、呕吐者,宜多次少量频服,缓缓饮用,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发挥药物最大药效。频服对于呕吐者来说,还可避免一次饮服太多而吐出。 空腹服凡滋补性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充分吸收。  睡前服  镇静安神的药宜睡前服用。此外,有积滞、胸部疾患者,服药后宜仰卧;有头、脑、耳、眼病者,服药后宜去枕而卧。

以上从各方面解释了怎样喝中药这个问题,如果自己身体有疾病的,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中药,然后再听从医生的建议用何种方式进行喝中药,虽然中药比较难喝,但是良药苦口,所以说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坚持一下也并没有什么。

中药药量过大会怎样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