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春季养生第一补 > 导航 > 颠倒饮食千古养生

想夜夜笙歌享受,你需要这千古第一方

春季养生第一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养生达人是如何进行中医养生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想夜夜笙歌享受,你需要这千古第一方,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人生大约有三分之一时间要在床上睡觉中度过,可见睡眠和吃饭一样重要,而有不少人都患有失眠症,尤其是中老年人,失眠人数更多,他(她)们深受失眠困扰和折磨,所以有“不寻仙方觅睡方”之说。中医药历经几千年,总结出了不少治疗失眠有效验方,这是中华民族宝贵遗产和财富。

八十高龄的中医首席科普专家马有度,曾经讲述过他服用中医古方治疗失眠的亲身经历。马老在读高中时不幸患了肺结核病,同时伴有严重失眠,被迫休学。后来有一个老师告诉他一个中药方子,马老照方抓药,服药后失眠就好了,然后考上了成都中医学院,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1962年首届毕业学子。

治愈了马老严重失眠的方子就是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的酸枣仁汤方。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还有一首治疗失眠的方剂叫黄连阿胶汤,该方有育阴清热、滋阴降火功效。主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

中医历代治疗失眠的验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的温胆汤;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的归脾汤;治疗阴虚血少,神志不安的天王补心丹;治疗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的柏子养心丸;治疗心肾不交,心火上炎的交泰丸;治疗心火亢盛,阴血不足的朱砂安神丸等等。

然而,中医最早治疗失眠的方剂却是半夏秫米汤。该方出自《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记载的半夏汤的别名。

半夏秫米汤治失眠(附:秫米说)

治法:补虚泄实,沟通阴阳,和利营卫。

组成:法半夏30克 薏苡仁30克

用法:久煎1小时,分2次,早晚服,1日1剂。

附秫米说:吴鞠通认为秫米是薏苡仁,而张锡纯、李斯炽、余国俊、曾绍裘等认为应该是高粱米。

ys630.COm精选阅读

中医第一方让你整晚都非常享受


失眠这个词不是舶来品,在古代的中医里就有记载,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不过在《黄帝内经》中不叫失眠,而是叫“不得卧”“目不瞑”“卧不安”“不眠”等。对于失眠的治疗,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一个专方,名唤半夏秫米汤,这个方子是专为失眠而设。

半夏秫米汤,从立方立旨、方药组成、煎服方法等方面,都对后世临床失眠病证治疗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后世方书及历代医家屡有记载,许多治疗失眠的传世之方也是以此为祖方,所以说,半夏秫米汤被誉为“治疗失眠第一方”,一点也不为过。

那么这个方子有哪些药?怎么使用?且看《黄帝内经》记载,“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那么,为什么会失眠呢?在《黄帝内经》中,认为失眠是由于卫气运行不循于常道,阳不能够入于阴,营卫失调所致,所以,但凡各种致病因素,包括脏腑功能失调、邪气入侵客止于体内以及体质差异因素等,只要影响到卫气的运行,使营卫之气运行失度,都可能导致阳不入于阴,阴阳相交之路受阻而影响睡眠,导致多种失眠病证的发生。

明确了营卫失度、阴阳失和的失眠基本病机,《内经》就提出了具体的施治原则和方法。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也就是说,只有祛除厥逆之邪气,开通阴阳交会的道路,使阴阳之气调和贯通,则能安卧入眠,所以《灵枢·邪客》对失眠的治疗方法,推出了半夏秫米汤,并认为这种方法是“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者也”,也就是说采用了补泻兼施,交通阴阳,和调营卫的治疗原则,所以“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在实用这个方子的时候,还是要确定主证的,一般来说,以失眠为主要症状,那么失眠也有程度轻重之分,症状轻的,每晚还能睡2-3小时,如果严重的可能彻夜难眠,这样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症状,比如神倦体乏,头晕纳减,甚至神志恍惚等症。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个治疗失眠的祖方,只有半夏、秫米两味药呢?其实这个方子,看似药味简单,实际上意旨深远。半夏性温味甘能通阳,降逆而通泄卫气,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指出,半夏可以治疗“目不得瞑”;秫米味甘性凉,具有养营益阴、通利大肠的作用,正如李时珍所说:“秫,治阳盛阴虚,夜不得眠,半夏汤中用之,取其益阴气而利大肠也,大肠利则阳不盛矣。”

但在这个方子里,除了这两味药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煎药的水。据《黄帝内经》所说,这个煎药的水需要“流水千里以外,扬之万遍”,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甘澜水,这个水具有荡涤邪秽、疏通下达的作用,用这个水煎药,可以调和阴阳。所以,半夏秫米汤具有补虚泄实、沟通阴阳、和利营卫的功效,失眠患者服之,效如桴鼓。

当然,如果出现兼证,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减化裁,比如兼有心脾两虚的,可以加党参、炒白术;比如兼有痰热扰心的,可以加黄连、淡竹茹;如果兼有食滞胃脘的,可以加陈皮、神曲等。

这个方子的秫米,历来都有争议,有人认为是“糯小米”、“北人呼为小黄米”,也有人认为是薏苡仁,也有人认为是高粱米,但从这几种米的性能来看,小米也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助眠,用小米,则义胜。

能让你夜夜放纵享受的竟是这东西


桂圆能治长期失眠、高度近视,还能提高人的智力!

小编曾听一位中医前辈讲,曾有一个病人因长期失眠找到他,他没开药,直接就让病人回家煮干桂圆水喝,不久、病人失眠顺利痊愈。不管他说的是否真实,桂圆的确是有很微妙的左右!以下我就来给你介绍一下吧!

一、桂圆——第一补脑的灵丹

《易经》中第一补脑的灵丹,每当疲劳、熬夜、用脑过度时,我立即煮一碗桂圆水喝,或者剥2、30颗干桂圆吃,这样,脑子立即就能恢复清醒,仿佛碧蓝的天回到了身体里一样。

二、吃桂圆能根除头晕、头胀、头痛

在学医的过程中,我自然也找到了根除自己头晕、头胀、头痛的好方法。您可能想象不到吧,我苦苦寻找了那么多年治头部不适的灵丹,竟然是—桂圆。

我买来一斤干桂圆,取30颗,剥去外壳,把桂圆肉(带核的)加水煮,水开后继续煮20分钟,然后把桂圆水倒出,放温后喝下。不到2个小时,人就觉得特别神清气爽。我买了整整一箱干桂圆放在家中备用。

从此,每当疲劳、熬夜、用脑过度时,我就立即煮一碗桂圆水喝,或者剥2、30颗干桂圆吃,这样,脑子马上就能恢复清醒,仿佛碧蓝的天回到了身体里一样。

有一个冬天的下午,我洗头后受了凉,头变得木木的。

我当时想,这点小毛病,应该自己会好起来,可到了第二天,头晕不但没好,还更重了,于是我照例抓一大把干桂圆,剥开后煮了一碗浓浓的桂圆水喝下,很快就好转了。

三、桂圆能治长期失眠、高度近视,还能提高人的智力

我曾听一位中医前辈讲,曾有一个病人因长期失眠找到他,他没开药,直接就让病人回家煮干桂圆水喝,不久、病人失眠顺利痊愈。

当时这位前辈的解释是桂圆补心养脾,所以能治疗失眠。

桂圆又名龙眼。据民间传说,很像龙的眼睛呢。但不管是否真的像龙的眼睛,桂圆对眼睛确实有好处

我曾治过一个高度近视的患者,他每天用桂圆肉、桂圆核、枸杞一起煮汤喝,坚持了近一年,结果他800度的近视降到了200度。

建议,有近视眼的朋友不妨经常喝这种汤,对眼睛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四、桂圆营养价值高,然而不同时间、不同吃法功效又不同。

中医认为,桂圆肉性味甘平,入脾、心经,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是常用的补益中药食材,下面介绍几种桂圆补益的方法,不妨一试。

1、每晨用龙眼10枚取肉,煮荷包蛋2个,加适量白糖,空腹吃。补脾养心,生血益气。

2、每晚睡前吃10个桂圆,可养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

3、桂圆肉20克,放进300毫升的沸水浸泡约5分钟后食肉喝汤。可补血醒神,为经常熬夜,快节奏生活人士等人士提神的首选。

4、桂圆肉30克,放进500毫升水中煮沸约10分钟,加鸡蛋2个,稍煮片刻即可食用。经常食用可护肤养颜、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功能。尤适用于女士。

5、桂圆肉200克,加高梁白洒500毫升,泡1个月。每晚临睡时饮15毫升。可恢复疲劳,减轻亚健康症状,安神定志。

6、龙眼30个取肉,红枣10枚撕破,用粳米100克,煮粥2碗,加适量红糖,早晚各吃1碗。可补脾生血,养心增智,老年人尤宜。

“夜夜笙歌”的你应该有着搭档


在中医看来,酸枣仁治疗失眠,首选酸枣仁。

《神农本草经》:补中益肝,坚筋骨,助阴气,皆酸枣仁之功也。

《本草纲目》:枣仁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症。

《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

《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

《药性论》:主筋骨风,炒末作汤服之。

《本草拾遗》: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本草汇言》: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

《本草再新》: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

桂圆百合枣仁汤改善失眠

(1)用药原则: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的“药对”原则,将具有相似功效的中药搭配,相辅相成,功效大增。同时鉴于酸枣仁市场价格较昂贵,搭配其他相对廉价但功效很不错的中药,是最明智的选择。

(2)名医验方:孔繁详,中医内科专家,施今墨的再传弟子,曾在期刊发表《百合枣仁表汤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在临床上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3)方法步骤:先将30g百合浸泡24小时,再将30g炒枣仁水煎取汁,加入桂圆、茯苓、枸杞、小麦各20g一起煮熟。喝汤吃药,每天两碗,睡前两小时喝效果更佳。

(4)适用人群:入睡难、多梦、早醒、起夜,心肾不交、脾胃不和、气血双虚、更年期综合征等失眠类型。

(5)服用周期:3-7天为一周期。

(6)其他方式:研成粉末冲泡或在网上购买桂圆百合枣仁汤。

一起来看千古内丹术的奥义


喜欢看古装武侠剧的人会发现几乎没一个这类电视剧,里面都会说到内丹,那么内丹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真的就存在呢?相信我们都非常的好奇吧。那么今天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千古内丹术的奥义吧。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只要是有些玄幻色彩的,里面总是会有内丹这一说法,据说,它能够吸收日月精华。而且只要获得了别人的内丹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功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内丹术的健身、祛病、长寿之效验,正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作为一种流传千年、至今不衰的功法,其健身祛病的机理究竟是怎样的 ? 内丹的本质又是什么 ? 这些问题至今没有满意的答案。笔者试图透过其外部表象,去芜存著,探究其真气发生之源,健身祛病之秘。

1、内丹是什么

关于内丹的解释,对此众说不一。是一粒玄珠吗? 的确,当元气发生,元性显现时,先天一点灵光圆陀陀,光灼灼,活泼泼地不断显现。若排除后天的识念,一点灵光常湛然,出现次数越多,则状态越佳。若以后天求之,则倏然逝去。这,的确是有丹的表现,然这仅是内丹的表象,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因此,内丹应该是有物质性到底,是有实证可以验证的。

2、内丹是能量流吗

是药与火的体验吗? 确实,内丹术修炼到一定层次,体内有如热汤倾注,这是一种存在于体内的生命能量。当内丹修炼达较高层次时,体内自有真气频频发生,中、下丹田温热之自然真火左旋右回,浑身酥软,美快无比,腹内如活龙动转升降。丹家谓此卯酉周天。

凡炼内丹得验者,命门之火常燃,丹田火炽,两肾如汤煎,此谓得大药之效验,有了这种体验就说明你真正人门了。凡此时,往往口中真水如潮,不断灌人下丹田及脏腑,身如沐浴之方起,春意融融,尤其在寒冷的季节,如阵阵春风在体内微微吹过,每日身轻体健,神清气爽,这一切确实是有丹的体验,对于健身有着无限的意义。但是如果把这些说成是内丹的话,也仅仅是罗列现象,不能概括为本质。因为只有探究真气发生之源,才能把握内丹术的健身奥秘。

3、真气发生在何处

我们观察各类气功功法,发现其都注意人体的下丹田,即脐下 3 寸之处,认为该处乃真气产生之源。命门为后丹田的标志,是肾精所藏之处。明张景岳云:命门为原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这说明命门为阴阳二气发生之源,命门火旺,阳气生发,能滋养五脏六腑,故此处为生命之根本。

当内丹修炼到一定的时候,我们的丹田温热的真气就会升起,命门这地方也会有很多的真气产生。

毫无疑问,这是精窍之阳精与肾精所化的真气。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景象在密宗功法拙火定中也可见到,所谓拙火是指脐下3寸处升起命火,以此命火温养敷布全身,谓之拙火升腾。拙火的真源发自于丹田下极,无疑是生殖之源。

内丹术是一种把潜藏于人体的能量开发出来,从而达到健身、祛病、长寿目的的修炼术。这种未知能量实际上是人的生殖能量,亦即丹家称为长生药、真种子的元精。清柳华阳曰:仙道炼元精为丹。凡炼丹下手之初机,即炼肾中之元精。精满气自然发生,复炼此发生之气,收回补其真气,补到气足,生机不动,是谓丹也。人人都知道元精能顺出生人,但要使其逆返回去,转而化气,用此真气补先天之气,后生机不动,容颜不衰,阳精成体,修成金丹,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理解的。正因为如此,人人都使元精顺出,由盛转衰,情少气弱而成病。

精有先后天之分,明陈眉公在《宝颜堂秘岌》中言:精在先天时藏于五脏六腑,氮氢而未成形,后天之念一动,则成后天之精。后天之精为顺出时的浊精,但在未顺出时却氮氛于脏腑之间。元精不能直接转化为先天之精,但却能炼精化气,用此真气可以补足先天之精,补到气足是为丹也,这就是内丹术炼精化气的根本出发点。其实是以实证为前提的,步步有验证,现举实证于下。

内丹术炼精化气的实证之一是马阴藏相。当炼养达一定阶段,在能量补足后,明堂间时有电光闪烁之景,并出现马阴藏相。所谓马阴藏相,是指阳物缩回体内如童子,这一现象往往出现在小周天行满之时,说明精窍内无精而导致阳物缩回,此时元精往往转化为真气,汇聚于黄庭之间,因而真气充足,体内温热。这种药与火的体验正是精化为气的明证。炼精化气的实证之二是不漏。

所谓不漏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保精不泄,而是比其高出许多,不漏也是精化为气的明证。不漏者已是大周天的景象,此时气足精满,完全不同初时的马阴藏相,动则为精,静则为气,只要心静,元精已能不断地转化为真气,因而是不必漏,这是生命逆返的关键一步。古人云:留得阳精,神仙现成。内丹术炼至神府坚固,阳精成体,精足气满,是丹成的表现,是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良性循环,也是内丹修命的意义所在。

内丹术的健身意义何在

一、内丹术与其他气功方法有所不同

内丹术的方法就是把元精转化为真气,以此真气来滋养全身。张伯端曰:人人都有长生药,只是迷徒枉摆抛。这种长生药就是元精,《证道仙经》曰:修长生者,首节以保固真精为本,精旺自然精化为气,气旺自然充满四肢。元精若被过度地消耗,故而氮氢于脏腑的先天之精也将逐渐衰竭,生命力由旺盛转为枯竭。现代科学认为,人的寿命约在 120~175 岁,其所以夭寿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丹家认为是元精消耗太过所致,这是很有道理的。古人曰:态情纵意,散失元阳,耗损真气,年高憔悴,则曰老矣。故而修炼内丹术,以添油接命,还其健康。

二、内丹修炼是一种逆返的方法

对于寻常之人来说,精满则泄,天经地义,而内丹修炼能达到不漏,不仅如此,还将元精转化为真气,以此真气穿夹脊,贯尾间,流通于脏腑之间,驱除身中阴邪,荡涤秽浊,以身内已有之大药,为自己健身祛病。此种方法确实意义非凡,久久行之对于健身有极大的作用,难怪不少人通过炼内丹出现逆返的种种景象,甚至出现白发转黑,容颜返老还童,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现象。

女性补血的第一方——四物汤


补血养血经典方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也是妇科最常用的药物。中医学界的人对此完全可以用耳熟能详、如雷贯耳来形容。更神奇的是这四味药经过加加减减,衍化成一系列子方、孙方,据不完全统计,四物汤的系列方达800多个,真可谓是子孙满堂,是名副其实的方剂中的祖师爷。

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东汉名医张仲景又进行了改进,变成了《金匮要略》中的名胶艾四物汤后来被尊为补血调经之主方,专门用来治疗妇科血症,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

女性保健重在养血----人体是血肉之躯。只有血足,才显得皮肤红润,面有光泽;只有肉实,才能有肌肉发达,体型健美。对于女性来说,追求面容艳丽,身材窈窕,应重在养血。小编推荐:当归粉的养生功效及吃法推荐

只有四味药物

四物汤究竟为何物呢?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陈国林教授,研究临床中医妇科学近40年,她说,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4味中药组成,其中又以当归、熟地为主药。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与当归配伍后,可使当归的主要成分阿魏酸含量增加,使当归补血活血疗效增强,能对付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

四物汤何以能成为妇科补血调经的经典方呢?陈国林教授对此解释说,中医认为,四物汤主要调理肝血,而女性血虚,应该注重调肝,因为肝和血密切相关: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就像一个人体血库一样,当人体因为疾病或者生理活动,需血量增加时,这时肝脏就把贮藏的血液排出来,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

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就等于血库枯竭了一样,根本不能满足人体的各项功能,比如,不能滋养眼睛,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是肝失疏泄,就像血库漏水一样,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灵活运用,作用更广

陈教授说,四物汤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随着4味药物的比例不同,四物汤可以发挥广泛的功能。如重用熟地、当归,轻用川芎,则是一个补血良方;当归、川芎轻用或不用时,可以帮助孕妇保胎;重用当归、川芎,轻用白芍则能治疗月经量少、血淤型闭经等等。

此外,四物汤衍生出的无数子方、孙方在治疗妇科病方面也功不可没。较著名的有桃红四物汤,该方剂是由四物汤加桃仁、红花而成,专治血虚血淤导致的月经过多,还能对付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四物汤加艾叶、阿胶、甘草后取名为阿艾四物汤,用来治疗月经过多,是安胎养血止漏的要方;四物汤加四君子汤后,名八珍汤,能气血双补;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黄芪、肉桂,则成为老百姓非常熟悉的十全大补汤。

陈教授特别强调,尽管四物汤是补血的基础方,又是调经的基础方,但最好请中医师把握剂量和比例。

七月就该好好享受这“天下第一果”


六七月份,正是桃子上市的季节,新鲜的时令水果,可不是好吃那么简单的呦!桃子一向被作为福寿吉祥的象征,素有“寿桃”和“仙桃”的美称,因其色泽红润,肉质鲜美,又被誉为“天下第一果”。

桃子性热而味甘酸,归肺经有润肺的效果,如果您是寒性的虚咳,选择桃子准没错!但是,专家告诉我们,桃子一定要适量服用,否则吃多了就容易上火,甚至还会增加肠胃负担,出现拉肚子的情况。所以说,平时吃桃子一定不能够贪多。

不过桃子吃多了究竟还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NO.1 容易腹胀、上火

李时珍曾经说过:“生桃多食,令人腹胀及生痈疖,有损无益。”虽然说桃子性温,但是吃多了会给我们一种饱腹感,增加肠胃负担,不容易消化;还会引起上火,甚至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令身上起疮。

NO.2 拉肚子

中医方面认为,桃子具有生津以及润肠的功效。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桃子中含有大量的果胶,这种物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有效的促进肠胃蠕动,适合便秘患者服用。但是,如果是脾胃比较虚弱的人群,平时最好不要吃太多的桃子,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增加拉肚子的症状。

NO.3 过敏

如果吃完桃子之后,嘴角发红,嘴唇出现瘙痒、脱皮的情况,这个时候应该立即停止食用桃子,将手、脸清洗干净。除此之外,也可以在绿茶中加入一点食盐,然后对不舒服的位置进行清洗。但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就要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好了,说完这些,就让小编再告诉你一些桃子的挑选技巧及清洗方法吧~

如何选取甜度高的鲜桃?

首先就是要打破人们对色彩的盲目崇拜,不要陷入“桃”色陷阱——越红的桃子越好吃。实际上,真正成熟的桃子果皮多为黄白色,顶端和向阳面微红。而且有些表皮太红的桃子是阳光暴晒的结果,未必很甜。所以选桃子不能只看桃色,还要看大小、闻香味、掂重量、摸表皮、捏硬度。

如何轻松清洗桃毛?

1、首先将桃子浸泡在冷水里,然后加入少量食盐,大约五分钟过后,桃毛会自动上浮,稍加冲洗便可轻松清除桃毛。此方法虽然清除桃子绒毛效果明显,但易影响桃子的口感。

2、将桃子装入一个食品透明保鲜袋中,袋子灌满水后扎紧袋口,然后往不同方向转动袋子,让桃子在里面互相摩擦,转动大约5分钟后,将桃子从袋中取出并冲洗干净即可。

3、用干净的软毛牙刷将桃子表面刷一遍,再放入盐水中清洗,令人烦恼的桃毛便轻松脱落。或者将桃子用清水淋湿后,在其表面撒上食盐,然后轻轻揉搓几下,再用清水冲洗也可轻松去除桃毛。

床头摆上这东西让你夜夜都很爽


现在很多人由于各方面压力导致情绪不稳,晚上容易出现失眠的情况,而这样长久下去也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第二天的精神状况和工作质量。失眠不仅使人感觉疲乏,还给人造成一种阴影,那么有哪些更好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失眠症状,达到更好的精神状态呢?

失眠精神不振 床头放洋葱

厨房中的一些调料,对治失眠都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洋葱和生姜。洋葱和生姜的气味有安神的作用,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闻着这些气味能帮助入睡。

这些方法都非常简单易行:取洋葱适量,洗净,捣烂,置于小瓶内,盖好,睡前稍开盖,闻其气味,10分钟后即可人睡;也可以将15克左右的生姜切碎,用纱布包裹置于枕边,闻其芳香气味,便可安然入睡。这两种方法一般在使用10天至1个月后睡眠就会明显改善。

也可用洋葱自制“助眠饮料”:取洋葱100克切片,浸泡在600毫升烧酒中,1星期后取出。每天睡前半小时,用10毫升洋葱酒,90毫升牛奶,1个鸡蛋,半个苹果榨汁,一起调匀后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洋葱和生姜能促进睡眠,但有些调料则会导致失眠。不少失眠者虽然处处小心,用了很多促进睡眠的方法,可还是没有效果,往往就是由于特殊的饮食习惯而忽略了调料这个因素。建议失眠者,在临睡前不要吃辣椒、大葱、胡椒、桂皮、芥末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造成大脑神经兴奋,影响睡眠。

为了保证良好的睡眠,失眠者还要避免在晚间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鸭等,这些食物不易消化,睡前食用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影响睡眠,但是适量在睡前喝些牛奶却可以帮助睡眠。睡前不要食用的食物还包括:糖、乳酪、巧克力、腊肠、火腿、热狗、茄子等。因为这些食物都含干酪胺,会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这将使大脑兴奋而难以人眠。

中医十大养生名方 每一方都是珍品


一、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温化痰饮、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剂。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润者,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加减运用。如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枣以调和营卫;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 2.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用于本方证兼有热象者。 3.本方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均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咳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

二、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9克、黄芩9克、制半夏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党参6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和解表里,扶正祛邪。

主治: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口苦咽干、耳聋目弦、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

方解:邪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下,而少阳病是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故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只能用柴胡透达少阳半衰之邪,黄芩泄半里之热。二药配伍以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等症。配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配党参、甘草、大枣益气扶正祛邪,同时姜、枣相配,可以调和营卫。

临床应用: 1.本方善治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的病证。若见心中烦闷而无呕吐者,可去半夏、党参、加瓜萎;若口渴者,可去法半夏加天花粉。 2.可治疟疾,去甘草加草果等。 3.清泄肝胆湿热,如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等病。本方可去参、姜、草、加茵陈、龙胆草、川楝子、栀子等。 4.本方可用于妇女经期前后外感、肾盂肾炎、胸膜炎、症见寒热往来者,均可斟酌使用。


三、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9克、芒硝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峻下热结。

主治:1.肠胃燥热积滞。证见大便坚实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高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 2.热结旁流。证见下利清水臭秽,虽利而腹满胀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

方解:本方为泻下之峻刺,有通便泻热之功。方中以大黄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为主药;辅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积滞不去,由于气滞不行,故佐以枳实、厚朴消痞除满,行气散结,四药合用,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对于肠胃燥实、郁滞不通者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承气。 本方治症是因实热与燥屎壅结于里所致。本方主证前入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痞”是自觉脘有闷塞压重感;“满”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感;“燥”是指肠中粪便,既燥且坚按之坚硬;“实”是指肠胃有燥粪与热邪互结,而有便秘、腹痛拒按,或下利清水臭秽而腹胀满不减。

临床应用: 1.本方主治辩证要点以“痞”、“满”、“燥”、“实”及脉实等。 2.本方去芒硝叫小承气汤。主治与大承气汤略同,但证情较轻,便虽硬,秘结尚不如大承气汤之坚实 3.本方去枳、朴、加甘草,叫调胃承气汤。治阳明证,口渴便秘,腹痛拒按,大便坚结、苔黄燥、脉滑数者。 注意事项: 1.本方为泻下峻剂,如气虚阴亏,或表证未解,或胃肠无热结,均不宜用。 2.本方作用峻猛,中病即止,过用会损耗正气,孕妇禁用。

四、五苓散

组成:茯苓9克、猪苓9克、泽泻12克、白术9克、桂枝6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利水渗湿,健脾化气。

主治: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痰饮病而见咳嗽、吐痰清稀,眩晕心悸等证。

方解:方中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为主药;白术健脾运湿,与茯苓配合更增强健脾去湿之作用,为辅药;桂枝温阳以助膀胱气化,气化则水自行,为佐药。诸药合用,既可淡渗以利水湿,也可健脾以运水湿,气化以行水湿,故对水湿内停所致的各种水湿证均可治之。

临床运用:(1)本方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为治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而致水泻、泄泻等证的常用方。加减变化后,可治多种病证,如湿伤脾胃,大便溏薄,小便短少,可用四苓散(本方去桂枝);若寒湿困脾,脘腹胀痛泄泻,小便短少者,可用胃苓汤(本方与平胃散合方);若水肿较甚,可酌加桑白皮、陈皮、大腹皮等化气利水药,以增加利尿消肿的功效;如治湿郁黄疸,小便不利,偏于湿重者,可用茵陈五苓散(本方加茵陈)。现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肠炎的水泄、胃无力或幽门梗阻的振水音等属水湿内停者。据研究本方利尿作用较其中各单味药均强,服用后能使尿量明显增加,并有排钠及增加肾血流量的作用。 (2)《伤寒论》中本方原治太阳经证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证,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蓄水证。证见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苔白脉浮等。


五、逍遥散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亦可将上药共为散,每次6克,生姜、薄荷少许水煎汤冲服。日3次。 功用:疏肝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所致的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三药配合,补肝体而助肝用,共为方中主药;白术、茯苓健脾和中,为方中辅药;佐薄荷、生姜助本方疏散条达之力;炙甘草调和诸药为方中使药。诸药合用,使肝郁得解,血虚得养,脾弱得健,则诸症自愈。

临床应用: 1.本方常用于辩证属肝郁血虚脾弱的慢性肝炎、胃肠功能紊乱、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等病症。 2.本方治证见虚热征象明显时,加用丹皮、炒栀子,名为丹栀逍遥散。 3.治疗肝郁血虚之痛经,加用生地黄或熟地黄,名为黑逍遥散。

六、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9克、生地黄9克、桃仁12.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川芎5克、柴胡3克、桔梗5克、牛膝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渐热。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方解:方中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为主药;当归、赤芍养血活血,牛膝祛瘀通脉并引血下行,3药助主药以活血祛瘀为辅药;生地黄配当归养血和血,使祛瘀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桔梗宽胸中之气滞,治疗气滞兼证,并使气行血亦行,共为方中佐药;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合而用之,使血行瘀化诸症之愈。

临床应用: 1.以胸痛、舌暗红、脉涩或弦紧为辩证要点。 2.血瘀经闭、痛经,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茺蔚子、泽兰等;胁下痞块属血瘀者,本方加郁金、丹参等;兼有气虚见症加党参。


七、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15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当归6克、陈皮6克、柴胡5克、升麻5克、炙甘草5克。

功效:调补脾胃、益气升阳。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胃气虚及气陷。症见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嫩色淡、脉虚或身热有汗、渴喜热饮、或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疟等证。

方解:本方主要用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党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辅药;脾胃为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脾虚易致气滞,故用陈皮理气化滞;升麻、柴胡协同芪、参升阳陷;气虚则血虚,故用当归补血和营,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凑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强健脾胃之功。

临床应用: 1.素体气虚,易患感冒,或气虚外感发热不退,身倦多汗等症,可用本方治疗。 2.本方亦可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眼睑下垂等证。若加入积壳或积实可使内脏平滑肌收缩有力,肌张力增强,效果更好。 3.凡一般慢性疾病,症见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自汗体倦,动则气促,舌淡脉虚等,亦可加减使用。

八、归脾汤

组成:白术9克、茯神10克、黄芪12克、龙眼肉10克、酸枣仁10克、党参12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远志10克、木香10克。 用法:加生姜6克大枣3枚水煎服。 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主治: 1.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健忘、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色淡白、脉弱。 2.脾虚不摄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以及皮下出血等证。

方解:方中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使脾胃强健、则气血自出、气能统血为主药;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使气固血充,为辅药;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均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凑益气健脾、补血养心之效。

临床应用: 1.用于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对于脾虚血少的血证,可加入阿胶、首乌、鹿角霜等补血、止血药同用。 2.月经后期,色淡量少,或停经再生,淋沥不断,以及月经过多,伴有头晕、心悸、体倦等心脾两虚见症,可用本方治疗。 3.可用于久病体虚遗精、盗汗、自汗、脏躁等证。


九、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240克、山萸肉120克、山药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丹皮90克。 用法:研未,炼蜜为丸或作汤剂煎服。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消渴、虚火牙痛、舌燥喉痛、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解:方中熟地黄滋肾填精,为主药;辅以山药补脾固精,山萸肉养肝涩精,称为三补。又用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之健运,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共为经使药,谓之三泻。六药合用,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补大于泻,共凑滋补肝肾之效。

临床应用: 1.本方为补阴之代表方,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地黄丸,其滋阴降火之力更大,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等证;各加入枸杞子、菊花,名杞菊地黄丸,着重滋补肝肾以明目,用于肝肾不足所致之视物不清及眼睛涩痛等症;若加五味子、名都气丸,用于肾虚气喘、呃逆等症;若加麦冬、五味子,名麦味地黄丸,用于肺肾阴虚,咳嗽吐血,潮热盗汗等症。 2.本方对于神经衰弱、肺结核、糖尿病、甲状机能亢进、肾结核、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于肝肾阴虚者,均可加减使用。 3.本方加入当归、柴胡、五味子等治疗球后视神经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有一定疗效。

十、温胆汤

组成: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陈皮9克、甘草3克、茯苓5克、生姜3克、大枣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证。

方解:方中以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以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俾湿去痰消。使以姜、枣、甘草益脾和胃而协调诸药。综合全方,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

临床应用:

1.本方治证为湿痰微有化热之象。以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略数者为证治要点。

2.若心内烦热者,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癫痫抽搐,可加胆南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3.适用于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美尼尔综合征、妊娠呕吐等属痰热内扰与胆胃不和者。

夏天贪图享受之后你更需要它


夏日高温潮湿,长时间在空调房间里或过食冷饮,常常会导致头痛、身痛、恶寒、发热,甚至恶心呕吐、腹泻,雨季来袭,不慎淋雨,感冒也会找上门来......出现上述不适时,有一种草能帮到你,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香薷”。

香薷有 “暑月麻黄” 之称,中医认为香薷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之功, 香薷辛温发散,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性温而不燥烈,发汗而不峻猛,常用于治疗夏季贪凉、淋雨、过食冷饮所致的风寒感冒而兼脾胃湿困。患者常常有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腹部胀满、舌苔厚腻或恶心呕吐、腹泻。

香薷饮,夏季感冒首选

香薷饮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薷、厚朴、扁豆 3 味药组成。香薷素有“夏月麻黄”之称,长于疏表散寒、祛暑化湿;扁豆长于清热涤暑、化湿健脾;厚朴长于燥湿和中、理气开痞。三物合用,可奏外解表寒、内化暑湿之效。如果不方便煎药,可取香薷 10 克,厚朴(捣碎)5 克,白扁豆(炒黄捣碎)5 克,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焖 1 小时,待凉后代茶频饮,饮后手足心微微出汗效果更佳。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暑热病症见发热、汗出、不恶寒及心烦口渴者,忌用香薷饮,必用清暑益气汤或人参白虎汤。

青蒿香薷散浸浴,治疗小儿夏季外感发热

据《广东中医药大学学报》介绍,青蒿香薷散浸浴,治疗小儿夏季外感发热,降温后维持时间长,无反跳现象,且操作简便易行,安全性高,对夏季外感发热有较好的退热及治疗效果,明显减少了需要使用退热西药的次数。具体做法为:青蒿、香薷、野菊花、薄荷各 30克,以上中药打成粉剂,用开水1000 毫升浸泡 5分钟后滤去药渣,加冷水配成 37 ~ 40°C 浴液后即可浸浴。下列患儿不宜用本疗法:1 高热惊厥患儿; 2 超高热 ( 腋下体温≥ 41°C ) 者; 3 合并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 4 皮肤有皮损、溃疡等; 4 已知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

香薷粥,外感于寒,内伤暑湿者的食疗首选

香薷6克,大米 50克,白糖适量。将香薷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略煮片刻即可。适用于夏季外感于寒,内伤暑湿所致的暑湿表症,水肿,小便不利等。

一方彻底解决治疗脚气、脚臭、灰指甲


脚气、脚臭、灰指甲令人苦恼,怎么办呢?传统的治疗效果并不乐观,那就试试偏方吧。下面这偏方最便宜,但是治疗脚气、脚臭、灰指甲的效果却是最彻底的。

1. 买几瓶白醋和五个大蒜头,将大蒜头拍碎,去皮,全部泡入白醋。浸泡24小时之后即可使用。

2. 将上面泡好的大蒜的白醋倒入盆中,然后将脚泡入盆中半小时。

3. 连续7天,任何脚气脚臭并都会好。泡后的脚闻上去是香的,半点臭味也无!

4.使用过的大蒜白醋可以回收继续使用,但要使用可以密封的容器。

诚愿此法能利益到你!

祝你此生不再有脚气脚臭的烦恼!

脚气网友回馈:

羽瞳:我和LG泡过,应该是前年夏天泡的了,到现在没长过,效果还是挺不错的,脚也嫩了不少,尤其是我LG的脚,之前简直惨不忍睹,现在好的多了,我们是一起泡的,中间换过一次醋和大蒜,一共十天,你最好把袜子什么的都要换掉,鞋子也多晒晒。

笑笑韩:我泡过两次,反复了,所以又泡的,现在还挺好的,我老公泡完也反复了一次,现在正在继续泡中。

萍宝宝:我泡过,这个方子非常不错,我脚气很严重,有水泡,然后去年就泡了四五次就好了,不满十次,而且是想要泡了就泡的,不是天天坚持的,泡了一个夏天也不庠,不过今年又开始痒了,打算再过个把月就开始泡了,真的很不错。

灰指甲患者回馈:

haihong888 :我也是这个病,用大蒜(打碎成细末)浸白醋(一边看电视一边浸泡)效果很好!治疗好了!浸泡前尽量把病甲去除。

用白醋加蒜泥的泡脚,把指甲泡软后用刀片刮去坏甲,注意不能弄伤脚指,每次只能刮去一点,不用着急,然后再涂杀真菌的药,各个药店都有卖。我坚持了近三个月,现在长出的新甲颜色已经是正常的肉红色了。

想夜夜笙歌享受,你需要这千古第一方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