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保健 > 养生饮食的标准 > 导航 > 男人养生标准

好酱油的标准

养生饮食的标准。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养生已经不再是养身,同时也是养心。如何进行养生保健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好酱油的标准”,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酱油作为一种最常见的调味品出现在每一个家庭的厨房里面,但是酱油的产地和厂家不一样,原料和制作工艺不一样,自然做出来的酱油味道也不一样,所以,酱油的品质有高有低,买酱油一定要会选择酱油,尽量避免买到劣质的酱油,下面来看看好酱油的标准都有什么呢?

国家标准GB,第18186号标准。

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

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酱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两种:生抽较咸,用于提鲜;老抽较淡,用于提色。

由于行业门槛低,看到酱油行业的的巨大市场,一些小作坊土法上马,设备就是筐、缸、锅、桶。一般采取自产自销,包装多为散装、袋或瓶的简易包装,以价钱便宜取胜。

这类小厂在目前还会存在一段时间,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终将被淘汰。酱油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卫生水平差距太大,酱油行业鱼龙混杂。酱油行业似乎人人可以做,但真正做好非常不容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与完善,市场竞争势必进一步激烈,而这种竞争最终都会归于品牌的竞争,产品的质量、公司的信誉,都将靠品牌来体现。酱油行业的趋势是品牌竞争最终取代价格竞争。

酱油也是一种习惯性购买行为,消费者一但适应了某种品牌口味的酱油,以后就会发生连续购买的行为。众口难调,每种酱油都有生存的空间,南酸北辣,东甜西咸,口味差异大,而且消费者的口味也时常发生变化。

另外各地消费水平不均,高中低档各有所爱,巨大销量规模的产品,不易形成。生产企业可实行多品种的战略,以抓住尽可能多的顾客。

yS630.Com相关推荐

曝化学酱油会致癌 如何选购好酱油


有媒体报道指发现有售用化学物配置的化学酱油,并指出这种化学酱油中含有的水解植物蛋白质若用盐酸分解,可能会释放致癌物质。

采访发现,和醋一样,国标也将酱油分成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种,配制酱油中酿造酱油的比例不得少于50%,意即不含任何酿造酱油、只用化学物配制的化学酱油是违规的。

业内专家指出,如果工艺控制过关,配制酱油不会产生致癌物质。但标准虽规定配制酱油中酿造酱油含量不得少于50%,但并没有方法去区分配制酱油和酿造酱油。不法商贩因此浑水摸鱼,不管酱油是配制还是酿造,全都标称是酿造酱油。

近日,山西陈醋被爆多为勾兑醋,昨日又有媒体称发现市面有售致癌化学酱油。据了解,配制陈醋和配制酱油国家都有含量标准限定,但是,如何检测,本身却没有规范。致使不法商贩浑水摸鱼,出售不合格产品。

爆料 七种调味料及化合物制成化学酱油

有报道称,发现有不法商贩研发了一种化学酱油出售,只要将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及鸟苷酸这七种调味料及化合物混一起,就可制作出化学豉油,不仅味道吸引,更有真豉油的黏口感觉,只是凑近闻略有刺鼻气味。

记者巡城:几乎所有产品均自称酿造酱油

报道指,配方中的水解植物蛋白质有可能释放致癌物。过去曾有发现若以盐酸制造水解过程,会释出致癌物,包括三氯丙二醇(3-MCpD)及1,3二氯丙醇(1,3-DCp)。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列出1,3二氯丙醇的建议摄取量,因该物质对人有害,不可被人类摄取;而三氯丙二醇是另一种具争议性的物质,可令男士患上睾丸癌。

广州情况如何呢?昨日记者走访几家超市,发现几乎所有酱油产品都写着酿造酱油的字眼,竟无一家产品标称是配制酱油。

在一瓶规格410毫升的X天鲜味生抽包装上,食品添加剂中注明有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苯甲酸钠、三氯蔗糖等。其中,肌苷酸、鸟苷酸一般要和味精(谷氨酸钠)一起使用提鲜。

据了解,酱油也有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之分。媒体所提到的混制方法可能只是配制酱油的一种工艺,但完全无酿造酱油成分,纯粹由调味品和化合物混合制成酱油,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对人体是有害的。

李锦记技术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其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出现化学酱油的说法了,是指在酱油生产过程中用到了化学工艺,以脱了豆油的黄豆也即豆粕进行制作,再经过盐酸分解、用纯碱中和后得出鲜味剂,这个办法还是向日本学来的。

她进一步介绍,后来这种所谓的化学酱油被指含有具争议物质1,3二氯丙醇,这种化学酱油工艺一度被禁止使用。但是随着科学发展,业界找到了脱干净二氯丙醇的方法,又给化学酱油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不过,媒体所称的化学酱油与此显然又有不同。

判断乳房发育好的标准


判断乳房发育好的标准

1、判断乳房发育好的标准

丰满、匀称、柔韧而富有弹性。

乳房位置较高,在第二至第六肋间,乳头位于第四肋间。

两乳头的间隔大于20厘米,乳房基底面直径为10-12厘米,乳轴(由基底面到乳头的高度)为5-6厘米。

形状挺拔,呈半球形。

乳房的健美标准包括乳房形态,乳房皮肤质地及乳头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

2、乳房的发育过程

第一期(1~9岁):青春期前,乳房尚未发育。

第二期(10~11岁):乳房发育初期,乳头下的乳房胚芽开始生长,呈明显的圆丘形隆起。

第三期(12~13岁):乳房变圆,形如成人状,但仍较小。

第四期(14~15岁):乳房迅速增大,乳头乳晕向前突出,形如小球。若还与13岁时差不多就要找找原因。

第五期(16~18岁):形成正常成人的乳房,乳头乳晕的小球与乳房的圆形融成一体。

3、少女乳房发育大小不一样怎么办

耐心等待

在乳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乳房发育大小不一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一般来说,等到乳房发育完全后,两侧乳房发育大小也会变得差不多,看起来会比较对称。

锻炼胸肌

如果比较在意两侧乳房大小不一,只要是不怎么明显的情况,建议锻炼比较小的乳房,比如提重物、捧重物,可以锻炼到胸肌,从而起到增大乳房的效果。

按摩乳房

按摩乳房也能起到丰胸的效果。因此,建议按摩形状较小的那只乳房,并每天坚持,可以起到较好的丰胸效果。常见的按摩方法有直推按摩、侧推按摩、横向按摩、热敷按摩等。

如何自检乳房

1、脱去衣物,面对镜子,仔细观察两边是否大小对称,有无不正常突起,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等。

2、双臂叉腰,再抬起,再一次查看两边是否大小对称,有无不正常突起,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等。

3、涂好沐浴露,然后张开五指,用指腹掂掂乳房,检查是否有肿块。

4、并拢除拇指外的其余4指,在乳房上滑动,以划圈的方式或先从内侧滑动到外侧、再从外侧滑动到内侧。如果滑动被卡住,则可能有肿块。

5、仰躺,将一个坐垫垫在一侧胸部的下面,然后移动四指指腹,检查有无肿块。

6、把四指放到腋下,检查有无肿块。然后稍稍用力抓乳晕,检查有无溢液。

提醒:自检乳房的时间最好在月经来潮后第9-11天,因为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更容易发现病变。

保护乳房过程中的禁忌

1、忌受强力挤压

乳房受外力挤压,有两大弊端:一是乳房内部软组织易受到挫伤,或使内部引起增生等。二是受外力挤压后,较易改变外部形状,使上耸的双乳下塌下垂等。

2、忌配戴不合适内衣

切忌配戴不合适的内衣,或干脆不配戴内衣。有些少女常常不配戴内衣,认为乳房未长成,故不必戴内衣。其实想错了,若长期不配戴内衣,不仅乳房易下垂,而且也容易受到外部损伤。只要内衣配戴合适,就不会影响乳房的发育,有利无害。

3、忌用过冷或过热的浴水刺激乳房

乳房周围微血管密布,受过热或过冷的浴水刺激都是极为不利的,如果选择坐浴或盆浴,更不可在过热或过冷的浴水中长期浸泡。否则,会使乳房软组织松弛,也会引起皮肤干燥。

啥样酱油最鲜美 选调味品都有硬标准


稍微细心的人就会发现,现在酱油的种类越来越多,除了以前常见的生抽、老抽,还出现了“蘑菇生抽”、“金装老抽”、“金标生抽”、“增鲜酱油”、“特鲜酱油”等五花八门的品种。面对这么多花哨的概念和包装,该怎样挑选呢?氨基酸态氮越高越好

中国调味品协会科技处处长左宝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选酱油主要看“氨基酸态氮”,这是反映产品质量的硬指标。因为不论酱油的名字多么新奇,标签怎么花哨,“氨基酸态氮”是必须标注的一项内容。

什么是“氨基酸态氮”呢?专家介绍,它指的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食物中的氮有许多,而来自于氨基酸形式的氮越高,就说明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越高。氨基酸不但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更是食物鲜美味道的主要。我们熟悉的鸡肉、鱼肉、蘑菇、鸡蛋等,就是因为本身含有大量的氨基酸才会味道格外鲜美。因此,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就说明氨基酸越多,不但营养高,而且鲜味也越浓。

“氨基酸态氮”是酱油产品分级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特级、一级、二级、三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0.8、≥0.7、≥0.55、≥0.4克/100毫升。不过,我们常见的老抽、生抽等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并没有特殊差异,因为老抽和生抽的区别是制作工艺的区别,并不是质量和鲜味的区别。在超市也发现,某品牌的老抽酱油氨基酸态氮≥0.4克/100毫升,该品牌普通生抽为≥0.5克/100毫升,而特级金标生抽则达≥1.2克/100毫升。

专家提醒,氨基酸态氮含量特别高的酱油,只需几滴鲜味就会非常浓,而且也无需再加味精和鸡精了。另外,购买酱油时要首选有QS标识的商品,再选酿造的;好的酿造酱油摇晃时会出现大小均匀的泡沫。

三大原则选好醋

老百姓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最近总有几位朋友问我,醋怎么挑选?什么样的产品更健康更安全?

的确,换到20年前,醋原本没什么可挑的,可现在挑选难度就越来越大了,一个店里就有几十个品种,一个牌子里面还有不同的产品系列。我不是酿造专家,只能从消费者的角度简单说说自己的购买原则。

醋的主要原料是粮食和麸皮,其中的维生素B族含量还会在发酵过程中得到提高。所以,醋在提供酸味的同时,也能给人体提供氨基酸、钾、镁、维生素B1、B2等营养成分。

关键是,真正的酿造产品才有这些好处,那些化学水解产品,或者是用盐、醋精、色素等勾兑出来的产品,就没有这些好处了。

一般来说,酿造工艺生产的酱油或醋,都会在包装上写明“传统工艺”、“酿造产品”、“精心酿造”等字样,唯恐你不知道。买著名品牌,又是纯酿造产品,那么品质通常不会令人失望。

如果看遍标签也没有写这些字样,那不用说,肯定不是纯酿造产品。有可能其中用了化学水解工艺,或者干脆就是勾兑出来的。

醋的产品当中有白醋,它也分为酿造品和配制品。酿造白醋是用酒精发酵变成的醋,颜色淡黄,略有香气。配制白醋是用醋精、水、盐、糖、香精等调配而成,颜色纯白,味道不太自然。

在酿造产品当中,还有不同的等级。如果追求生活质量,可以考虑购买特级、一级的产品,标注“精选”、“优质”之类的产品,通常口感和风味更为浓郁。

醋也按照人们的需要分成不同类别。有陈醋、香醋、熏醋、果醋之分,陈醋味道最重,酸浓而味鲜;香醋则柔和而略甜;熏醋熏制风味重,果醋有水果的甜香。

一般来说,凉拌菜可以用香醋,做醋熘菜用陈醋,做一些西餐和爽口凉菜可以用果醋。还有一些品牌考虑到了消费者的需求,已经给人们配好了饺子醋、凉拌醋等,在醋里面又加入了蒜汁、姜汁、糖等配料,风味宜人,用起来就更简单了。

如果仔细看看标签,就会发现酱油产品标注了其中的“氨基酸态氮”,它是酱油的鲜味指标。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越高,产品鲜味越浓。比如说,两个产品,一个氨基酸态氮含量0.4%,另一个0.8%,那么肯定后者更鲜美。

醋的主要定量指标是“醋酸含量”。醋酸含量越高,醋的味道就越酸。如果是纯酿造醋,品质更好。酱油的味道咸而醇厚,醋的味道酸而柔和,通常是因为其中有少量的糖,起到了调和味道的作用。

最后,说说醋里面的添加剂。

除了增鲜剂之外,按行业惯例,酱油和醋当中还要添加防腐剂。这是因为,现在的酱油和醋虽然味道越来越好,却因为盐分和酸度不够,不能充分抑制霉菌和细菌。酱油醋这类产品既不能放在冰箱里,又不是一次吃完,开封之后,在室温下一放就是一两个月,很容易孳生微生物。

多年之前,装散装酱油、散装醋的大缸表面常常有一层白色的膜,俗称为“醭”,就是微生物繁殖造成的。酱油盛到瓶子里,还是经常会长出这么一层。现在的消费者都很挑剔,谁会买这种长膜的酱油醋呢?所以,就必须请防腐剂来帮忙了,通常加的是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或者脱氢醋酸钠等。

加入防腐剂是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健康,按国家许可量添加时不会产生危害。有些产品宣称绝对不加防腐剂,倒未必能令人放心。一种可能是,这个产品加了太多的盐,而多吃盐会伤害消费者的健康;若是味道不过咸,又不加添加剂,那么安全性就没法保证了。

食用油是日常生活必需品。时下各种地方销售的桶装食用油品种繁多,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专家提醒要“四看”。

好油怎么选?关键看四点

专家介绍,选油其实很讲究。首先要看一下有关的产品验证,最关键的是看有无QS质量安全标志,无QS质量安全认证标志的油千万不要购买。因为无QS认证表明该厂家生产食用油的基本条件不具备,其产品质量就无法保证了。若一种食用油不但获得QS认证,同时也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营养健康倡导产品、绿色食品、质量管理认证(ISO9000:2000)以及环境管理认证(ISO14000:1996)等认证(如鲁花花生油),其品质便更有保证了,消费者不妨多选择有此类认证的食用油。

食用植物油有压榨和浸出两种生产工艺,国家规定要标注清楚。压榨法采用物理机械压力制取食用油,并用物理方法提炼,生产全程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产品纯净不受污染,原汁原味口感佳,并且营养成份保留得,因而更安全健康,其中5S纯物理压榨工艺是目前世界上技术领先的制油工艺,有条件的家庭不妨多选择用先进压榨工艺生产的食用油。浸出法采用化学溶剂(六号轻汽油)浸泡油料取得食用油,并用化学提炼等方法提炼,生产过程频繁使用化学物质,食用油与轻汽油是相互混合的,食用油口味、营养都会发生改变。

国家规定食用油必须标注原料,即标明清楚其原料是非转基产品还是转基因产品,产品的原料产地在哪里?转基因产品是人为的产物,虽然价钱便宜,但食用后是否安全健康尚无定论,所以专家建议,老人、孩子、孕妇及体弱多病者最好不要选用转基因食品。非转基因食品是天然产品,虽然价钱比转基因产品贵些,但安全健康有保证,消费者可放心选用。产品的原料产地也是很重要的,如花生油的原料最好的就是产自山东的大花生。

食用油中含有多种营养成份,是有保质要求的。维E不单是一种高价值营养素,也是一种十分优良的天然抗氧化防腐剂,在油中起到保质保鲜的作用。有些食用油因为采用浸出法生产,精炼过多,油中的维生素E基本损失掉了,为延长食用油保质期,同时考虑到成本因素,大多数食用油选用化学合成的抗氧化防腐保鲜剂(如TBHQ等)。采用5S纯物理压榨工艺生产的花生油,油中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保留得较好,所以无需添加抗氧化剂就能有很长的保质期,并且能够彻底去除对人身体不利的黄曲霉素,更天然,更有营养,口味也更好。(本节内容来自,“缺啥补啥”是选择营养盐的主要方法,推荐中国人多选低钠盐。

血压高选低钠盐。低钠盐以碘盐为原料,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含有的钠离子较少,因此适合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人食用。健康人士也可以选择低钠盐,预防高血压。不过,低钠盐也最好控制在每天6克以内。

贫血吃点铁强化营养盐。患缺铁性贫血的女性、儿童可以选择这类盐,调味的同时就可以补铁。

孩子孕妇吃锌强化营养盐。范志红指出,锌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味觉和食欲有重要的作用。“一般靠均衡饮食就可以满足身体需要,但是身体迅速生长的儿童、妊娠期的妇女、素食者可能缺锌。”

硒强化营养盐保护心血管。硒具有抗氧化、延缓细胞老化、保护心血管健康等作用。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饭量小的人,可以选择加硒盐。

有溃疡吃点核黄素盐。核黄素盐是加入了维生素B2的盐,患口腔溃疡的人,吃点核黄素盐可以改善这一情况。

最后,范志红提醒,营养盐一定要缺的时候再补,否则吃多了反而会有害。(本节内容选自)

鸡精与味精到底怎么选?

如今市场上的调味品越来越丰富,鸡精品牌也不少。很多人认为,味精是化学合成物质,不仅没什么营养,常吃还会对身体有害。鸡精则不同,是以鸡肉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仅有营养,而且安全。那么,这两种调味品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味精是谷氨酸的一种钠盐,为有鲜味的物质,学名叫谷氨酸钠,亦称味素。此外还含有少量食盐、水分、脂肪、糖、铁、磷等物质。味精是鲜味调味品类烹饪原料,以小麦、大豆等含蛋白质较多的原料经水解法制得或以淀粉为原料经发酵法加工而成的一种粉末状或结晶状的调味品。

味精易溶于水,具有吸湿性,味道极为鲜美,溶于3000倍的水中仍具有鲜味,其最佳溶解温度为70℃-90℃。味精在一般烹调加工条件下较稳定,但长时间处于高温下,易变为焦谷氨酸钠,不显鲜味且有轻微毒性;在碱性或强酸性溶液中,沉淀或难于溶解,其鲜味也不明显甚至消失。

大部分鸡精的包装上都形象地画着一只肥鸡,或者写着“用上等肥鸡制成”、“真正上等鸡肉制成”。其实,它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主要是由鸡肉、鸡骨或其浓缩抽提物做成的天然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就是味精和盐。其中,味精占到总成分的40%左右,盐占到10%以上。另外还有糖、鸡肉或鸡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淀粉等物质复合而成。

鸡精的味道之所以很鲜,主要还是其中味精的作用。另外,肌苷酸、鸟苷酸都是助鲜剂,也具有调味的功效,而且它们和谷氨酸钠结合,能让鸡精的鲜味更柔和,口感更圆润、丰满,且香味更浓郁。至于鸡精中逼真的鸡肉味道,主要来自于鸡肉、鸡骨粉,它们是从新鲜的鸡肉和鸡骨中提炼出来的。鸡味香精的使用也可以使鸡精的“鸡味”变浓;淀粉的作用则是使鸡精呈颗粒状或粉状,一般来说,鸡精以颗粒状为主。

鸡精的成分由于比味精复杂,所含的营养也更全面一些。但和味精一样,鸡精在食物中只是作为增鲜和调味目的,用量只占食物的千分之几,因此比较他们的营养价值意义不大。而且,据调查,发现市场上不同品牌的鸡精之间,蛋白质含量并不一样,这主要与它们的鸡肉粉或鸡骨粉含量有关,甚至有的产品号称“鸡精”,但却并不含有鸡的成分。

很多人不敢吃味精,主要是担心它会产生一定的致癌物质。但实际上,在普通情况下,味精是完全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只是不要将它加热到120℃以上,比如煎鱼、煎肉前先放味精腌制进味,否则其中的谷氨酸钠就会失水变成焦谷氨酸钠,产生致癌物质,但一般情况下炒菜的温度都不会超过120℃。

而鸡精中同样含有一定的谷氨酸钠,因此它与味精一样,应注意不要长时间高温加热。不仅如此,鸡精中所含的水解植物蛋白、水解动物蛋白同样不耐高温,所以鸡精也应该在炒菜起锅前加入,不要放得太早。

在实际生活中,作为增鲜和调味,选择味精还是选择鸡精,这主要看烹饪对象和每个人的口味要求。

如果您的烹饪对象、食物特征、风味比较突出,如肉、鱼等可以选择单一味精,只起到增鲜效果,特别是瘦肉的食品,肌苷酸含量比一般食品高,只需加一点单一鲜味的味精就可达到增鲜效果,这时如果加复合调味料可能有损本身食物的特殊风味。

对酸性菜肴,如:糖醋、醋熘、醋椒菜类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物质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食品暂不用味精;成人每人每天味精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假如你烹饪的食物,风味不明显,如馅类、汤类的食物,可以考虑用复合调味料,也就是鸡精。

此外,由于鸡精本身含有约百分之十几的盐分,所以炒菜和做汤时如果用了鸡精,用盐量一定要减少。鸡精里还含有核苷酸,核苷酸的代谢产物就是尿酸,痛风患者应该少吃。

白糖,洁白似雪,纯净喜人;红糖,黄哈哈,脏兮兮,土里土气。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白糖比红糖好。其实,这是偏见和误区。别看红糖其貌不扬,但就营养价值和食疗功能而言,红糖远远优于白糖,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我国传统医药学认定,红糖性温味甘,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肝的功能。“女子不可百日无糖”民谚中的糖,指的就是红糖。我国广大农村产妇常喝红糖水,吃红糖粥的饮食习惯,至今仍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不仅中国为此,东南亚地区如越南等国,这一习惯已延续了2000多年。中外一致情有独钟的都是红糖。

现代科学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对白糖、红糖所作的化学分析提示,红糖的优势集中表现于矿物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丰富上面。这些矿物质是广大人群特别是产妇、乳母普遍缺乏的营养素。(本节内容来自BTV-7)

肥胖的标准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肥胖对身体带来的严重危害,因为肥胖会加重患者患上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关节炎等疾病的几率,所以肥胖患者一定要及时减肥。虽然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见肥胖这个名词,可是说起肥胖的标准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接下来的文章为大家说明关于肥胖的具体标准。

判断儿童少年肥胖的标准和方法

1. 身高标准体重法:

以营养良好儿童为对象,利用同等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的体重为代表所制定的标准。标准中规定:以此体重标准作为100%,加减百分之十均属正常范围。体重超过百分之十属超重,超过百分之二十为肥胖。这个标准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可供妇幼卫生应用的身高标准体重限于为学龄前儿童使用。我国在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中应用这个方法为学龄儿童青少年制定了相应的身高标准体重。

2. Broca(布诺卡)简捷计算法

标准体重(Kg)= 身高(cm)- 100(适用于165以下者)

标准体重(Kg)= 身高(cm)- 105(适用于166~ 175者)

标准体重(Kg)= 身高(cm)- 110(适用于176以上者)

女性体重比男性相应减去2.5Kg。

这个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用它来大致估算自己是否超重,算不算肥胖,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3. 身体密度法

体脂成份的测量目前主要使用间接测量方法,最常用的有水下称重法和皮褶厚度法。两个方法均是测量出身体的密度,再运用Brozek的体脂率推算公式计算体脂率,从而计算出人体的体重和去脂体重,因此称之为身体密度法。

(1) 水下测量法:

水下测量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方法,其原理主要根据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脂肪比重较低为0.9g/cm3,比水低,而身体除脂部分的比重为1.2 ~3.0g/cm3,比水高。人体在水下称重时,去脂体重较多的人在水下体重则重,身体密度则高。根据此方法,便能通过水下体重、陆地体重和水的密度求出人的体积和人的密度。

计算公式: 人体体积 = (陆地体重 - 水下体重)/ 水的密度

人体密度 = 陆地体重 / 人体体积

体脂百分比= (4.570 / 人体密度- 4.142)* 100%

(2) 皮褶厚度法:

皮褶厚度法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测量方法。脂肪组织中约有2/3分布在皮下组织。因此通过测量皮下组织即皮褶厚度,可以推测出人体脂肪组织总含量。皮褶厚度法可以反应皮下脂肪的含量,但不能反应隐藏在肌肉里的脂肪,所以这种方法有一定的误差。但在群体测量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4. BMI体重指数法或凯特勒系数法

这是一种近年来国际流行的标准体重测量方法,利用体重指数来研究人体肥胖度。指数特点是受身高变化的影响较小。

计算公式如下:

BMI= 实际体重(Kg)/身高(m2)

评定:BMI在20-24 为正常体重;BMI小于20为偏瘦;BMI在24-26.5为偏胖;BMI大于26.5为肥胖。

凯特勒规定人体标准体重指数是"BMI22",它是从免疫学角度通过各种数据制定出来的,认为该指数为22是比较理想的身高和体重比。

标准体重(Kg)= 身高(m)2 * 22 肥胖度(%)=[实际体重(Kg)/ 标准体重(Kg)-1]*100%

酱油的成分


酱油是家家必备的一种调味品,在做饭时加上几滴就可以增加菜品的鲜味和色泽。酱油可以用来炒饭,做出美味的酱油炒饭,还能作为红烧食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食材。就是这种随处可见的家用必备的一道调味品,却很少有人关注过它的成分。那么酱油的具体成分有哪些呢?

说起酱油的成分,不由得不提的是酱油的最主要的制作原材料,主要有大豆、小麦和食盐。因此酱油的成分较为复杂,除了食盐外,还具有氨基酸、糖类、香料、色素和有机酸等。

酱油的成分一、食盐

酱油一般含食盐18克/100毫升左右,它赋予酱油咸味,补充了体内所失的盐分。

酱油的成分二、氨基酸

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反映了酱油质量的优劣。氨基酸是蛋白质分解而来的产物,酱油中氨基酸有18种,它包括了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它们对人体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酱油的成分三、糖类

淀粉质原料受淀粉酶作用,水解为糊精、双糖与单糖等物质,均具还原性,它是人体热能的重要来源,人体活动的热能60~70%由它供给,它是构成机体的一种重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许多细胞的许多生命过程。一些糖与蛋白质能合成糖蛋白,与脂肪形成糖脂,这些都是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

酱油的成分四、有机酸

酱油中所含的机酸包括乳酸、醋酸、琥珀酸、柠檬酸等多种有机酸,对增加酱油风味有着一定的影响,但过高的总酸能使酱油酸味突出、质量降低。此类有机酸具有成碱作用,可消除机体中过剩的酸,降低尿的酸度,减少尿酸在膀胱中形成结石的可能。

酱油的成分五、香料和色素

香料和色素不仅能让酱油的味道更鲜美,还能让你颜色更诱人。

酱油的成分六、多种微量元素

酱油的成分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例如有钙、铁等。

卸妆用哪种好?揭最标准的卸妆步骤


在所有的美容步骤中,清洁绝对是重中之重。而在清洁步骤中,除了单纯的洗之外,卸妆必不可少。究竟怎样卸妆才标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下。

卸妆油:

优点:油溶性的,对于防水彩妆有很好的卸除效果,比较温和,适合肌肤偏敏感,干燥的皮肤。

缺点:比较油腻,有引起闭合性粉刺的危险,偏油皮肤的尤其要注意这点。

卸妆水:

优点:质地清爽,对肌肤无负担。适合偏油肌肤使用。

缺点:对大浓妆卸除清洁力不够,适合淡妆时使用。

注意事项:卸妆水里面添加了大量的界面活性剂,保湿的同时兼顾了卸妆,但是一样不能忽视清洗的环节,二次清洁,一样很重要。

卸妆霜:

优点:保湿能力高超,在卸妆后肌肤感觉润泽,毫无粘腻感,能充分与彩妆融合,将其卸除干净。同时配合有丰富的护肤成分,质地柔和,肌肤负担小,对干燥肌肤十分适合。

缺点:乳霜质地的卸妆品在溶解彩妆时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这点让急性子的女性敬而远之。

卸妆乳:

优点:卸妆乳液对肌肤非常柔和,不会夺走肌肤的皮脂和滋润度,只会将彩妆乳化卸除。因此其洗净力相对温和稳定,对肌肤柔和无刺激。

缺点:清洁力相对弱一些,对油分较多的彩妆就不容易卸除。在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各种卸妆产品的优劣,以便我们能尽快选到适合自己皮肤的产品:

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己适合哪种卸妆产品了吧!那么,怎么卸妆才标准呢?

第一步、先将睫毛膏彻底地卸干净

睫毛膏是最难卸的,如果你用的是防水型的睫毛膏,那卸起来就更麻烦了。将化妆棉垫在下眼睑处,在 棉棒上沾一点卸妆油,轻柔地将睫毛膏卸去。

第二步、将眼影和眼线卸去

在化妆棉上沾上一点卸妆油,轻柔地在眼睛周围反复揉搓,眼睛周围的彩妆一定要卸得非常彻底,否则会形成色素沉淀。

第三步、额头部位要从下往上

在卸额头部位的时候,也是在化妆棉上沾一点卸妆油,然后从下往上的反复揉搓,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重复几次。

第四步、脸颊和鼻翼两侧也很重要

脸颊部位在卸妆的时候不可以太用力,因为这个部位的肌肤是十分娇嫩的,而鼻翼两侧在卸的时候可以稍微用点力,这个部位是油脂堆积最多的地方。

第五步、下巴和人中的部位要从上往下

下巴和人中这两个部位是很容易长粉刺的,所以在卸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你可以用化妆棉从上往下来回揉搓,直到卸干净为止。

做酱油的原料


酱油是日常生活中做菜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酱油能够增强菜的颜色,还能够增加菜的味道,放了酱油的菜能让人更有食欲,有许多家庭对于超市里面的酱油不满意,不喜欢买的酱油的味道,也觉得卫生没有保证,所以就会选择在家里做酱油吃,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做酱油有什么原料。

酱油是烹饪中的一种亚洲特色的调味料,普遍使用大豆为主要原料,加入水,食盐经过制曲和发酵,再在各种微生物繁殖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酿造出来的一种液体。制作酱油的原料因国家、地区的不同,使用的配料不同,风味也不同,比较出名的是泰国的鱼露(使用鲜鱼)和日本TAKESAN的生榨酱油 。

酱油俗称豉油,主要由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民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我国人民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掌握酿制工艺了。酱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两种:老抽较咸,用于提色;生抽用于提鲜 。

取黄豆2.5公斤、面粉500克、麦麸250克、食盐1.8公斤。黄豆放入容器内加清水浸过20厘米,充分搅拌除去杂质,换水浸4-8小时到豆粒膨胀无皱纹,手指能把豆瓣掐断为度,用清水漂洗几遍,晾干。放入笼屉内在110℃恒温下蒸煮3-4小时,停火焖2小时后留在笼屉内。第二天取出将豆与上述配料混匀装入盆具,料厚3-4厘米,放到空屋的木架上发酵,先开门窗散透水气,再封闭在28-30℃的温度发酵,3-4天后便出现菌丝。这时进行上下翻料,半开窗散去霉气。到用手抖料有粉状飞扬时即变成"曲"。把曲装入缸里,每5千克曲料加入2波美度的盐水5千克,曝晒,使料发酵,每天用木棍拌几次,后隔几天拌1次,2-3个月后用纱布袋榨去残渣即成。

好酱油的标准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