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春季养生三步法 > 导航 > 治胃病养生法

治胃病养生法

2019-10-20

治血三法

春季养生三步法。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古今的人们对养生有很多相关的劝谕和诗句,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对于中医养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识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治血三法,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出《本草经疏》指治疗血证的三基本方法。即血虚用补法,血瘀用通法,血热用清法。

早在《内经》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入的认识。有关篇章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

《金匮要略悸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最早记载了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沿用至今。《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将血证称为血病,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备急千金要方》收载了一些较好的治疗血证的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即首载于该书。《济生方失血论治》认为失血可由多种原因导致,所致之由,因大虚损,或饮酒过度,或强食过饱,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而对血证的病机,则强调因于热者多。《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亦认为失血主要由热盛所致。《医学正传血证》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自此之后,血证之名即为许多医家所采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的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该书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确实是通治血证之大纲。

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科病症,均属本证的范围。本节讨论内科常见的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

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素问大奇论》: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太平圣惠方治尿血诸方》:夫尿血者,是膀胱有客热,血渗于脬故也。血得热而妄行,故因热流散,渗于脬内而尿血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夫血犹水也,水由地中行,百川皆理,则无壅决之虞。血之周流于人身荣、经、府、俞,外不为四气所伤,内不为七情所郁,自然顺适,万一微爽节宣,必至壅闭,故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注或散,或下而亡返,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

《济生方血病门》: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而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

《医学正传,血证》:从胃而上溢于口者,曰呕血;咳血嗽血者出于肺也。

《寿世保元,衄血》:衄血者,鼻中出血也。阳热怫郁,于足阳明而上热则血妄,故衄也,治宜凉血行血为主。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即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虞矣。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

《景岳全书血证》: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盖手阳明人下齿中,足阳明人上齿中,又肾主骨,齿者骨之所终也。此虽为齿病,然血出于经,则惟阳明为最;便血之与肠辩,本非同类,盖便血者,大便多实而血自下也,肠擗者,因泻痢而见脓血,即痢疾也。

yS630.Com相关推荐

三法防止秋季掉发


脱发是不少男女老少都烦恼的问题,特别是秋季,问题更为严重。要预防掉发,以下文章为您推荐3个秋季养发护发的办法,不妨参考一下。

1.外涂

啤酒防头发干枯凋落:对于头发来说,啤酒依然是种液体面包,不仅可以保护头发防止干枯,还能够促进头发的生长。可以在洗头之后,用适量啤酒均匀涂抹在头发上,按摩1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你能明显感觉到头发更为光亮了。

生姜枸杞防掉发:生姜和枸杞都可以刺激毛发的生长。将生姜和枸杞煮水,涂抹在头发上,并让头发自然风干,1小时之后洗净,每晚持续涂抹,1个月左右可以起到明显的防掉发的效果。

蜜蛋油改善头发稀疏:1茶匙蜂蜜,1个生鸡蛋黄,1茶匙蓖麻油,与两茶匙洗发水 、适量葱头汁兑在一起搅匀,涂抹在头皮上,适量按摩,1小时之后清水洗净。坚持1个月左右,头发稀疏的状况可以有效改善。

2.内调

要养护头发需多吃含胆碱的食物:如蛋、小麦胚芽、豆类、燕麦粥和糙米等,多吃含丰富维生素B的食物:如全谷类、肝脏、瘦肉、豆类及新鲜蔬果,多吃含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此外,有一些食疗的方法还可以增加头发的营养。

花生衣红枣汤:将花生米用温水浸泡之后取下花生衣,在加入数颗红枣,用小火煮半小时,再加入红糖。可以作为早餐或者夜宵,坚持食用一段时间,可以有效改善头发干枯 易落的状况。

黑芝麻枸杞粥:用黑芝麻、枸杞子加上少量的大米,熬粥,有很好的补肾益气的功效,非常适合秋季头发脱落明显的人。

何首乌冰糖粥:用50克何首乌煎成浓汁,在加入大米和冰糖、黑豆 ,煮成一锅粥,坚持每天早晨食用,可以起到不错的防脱的作用。

3.按摩

百会穴:头顶是脱发最严重的地方,可以用拇指指腹按摩头顶百会穴,局部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对头发的营养供应。(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四神聪:用拇指的指腹在穴位上点按,以左右前后的顺序进行,增加血液循环。(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

耳朵养生三法 促心肾相交


心肾相交法顾名思义,需要心肾相通。耳朵为肾所主的孔窍,所以这是肾的一个外现。心,主要是用心包经上的劳宫穴来代表。我们将手轻轻半握拳的时候,中指指尖所指的手掌的部位就是劳宫穴。

耳朵里面有一个道教养生的要穴 听闻穴,它是不可以用针刺的。我们用几个方法来达到锻炼它的目的。

心肾相交法一:按摩听闻穴

耳朵里的听闻穴要怎么做才能按摩到呢?其实还是采取的心肾相交法。

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井穴,属于心,耳朵、眼属于肾。首先,掌心向后,然后用中指插进耳朵孔里去,手指在里面转180度,让掌心向前,然后让手指轻轻地在里边蠕动。要注意,不要使劲地杵,而是轻轻地蠕动,就像小虫子一样在里面轻轻地动,按摩上二三十秒后,突然将手指向前外方猛地拔出来,最好能听见响。这就是完整的按摩听闻穴的一个方法。

这里提醒一件事,做任何动作都要以不受伤为原则,就是说动作要轻、要柔、要缓,要轻轻地做,指甲也一定要铰得很干净,然后用指尖轻轻地按摩耳朵里边的听闻穴,千万不要伤到耳朵。

心肾相交法二:手心搓脚心

脚底有一个肾经的穴位叫涌泉穴,而手上是劳宫穴。我们可以平时没事的时候坐在床上,左、右手交叉,用掌心搓脚心,或者用手心拍打脚心。这样做有助于让肾发挥收藏的功能,把气往下引,把上面的虚火拽下来,这样气就不会壅在上面,病自然就好了。

用手心搓脚心有利于我们疏通人体的气机,气机顺了,经脉通了,耳朵的病自然就会改善。而且这样做有助于改善睡眠,对有高血压的病人也非常有好处。

心肾相交法三:鸣天鼓

后脑勺就叫做天鼓。鸣天鼓要用到我们的听闻穴和劳宫穴。人体的劳宫穴是最操劳的一个穴位,它是一个火穴,像我们肚子疼了,马上就不自觉地用手去捂肚子。

具具体鸣天鼓的做法是:先用手掌心,即用劳宫穴贴住耳孔,把整个手搭在后脑勺上,将食指放在中指上,然后往下一弹,产生一个弹击的力量,就这样使劲压住听闻穴,然后弹拨后脑壳,弹几次再压紧,然后突然放松,耳朵就会有一种特别清爽的感觉。经常这样做对耳朵的保健作用很大。

血瘀体质养生法


(1)体质特点。
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睚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可有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

(2)养生方法。
运动锻炼: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各种舞蹈。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均可实施,总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动,以助气血运行为原则。

饮食调理:可常食桃仁、油菜、慈姑、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山植粥、花生粥亦颇相宜。

药物养生:可选用活血养血之品,如地黄、丹参、川芎、当归、五加皮、地榆、续断、茺蔚子等。

精神调养:血瘀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营卫流通,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瘀倾向。

夏天轻松“凉血”四法


许多人到了夏天都有过这样类似的症状,就是觉得手心热,摸别人的皮肤时对方会感觉到自己手心皮肤烫。这时我们会说是因为我们身体里血热,那么除了手心热的症状,还有什么症状是血热的表现呢?下面,小编就告诉您血热的症状及原因,以及在这个夏天有什么简单办法能凉血。

引起血热的原因

血热是中医辩证的一个术语,它泛指热象表现如口干、口苦、发热夜甚、舌红苔黄、尿短赤、便秘等一系列症群的多种疾病。血热可动风,也可耗气伤阴,导致阴虚内热,出现五心烦热(即手、足、心烦热)、盗汗等现象。

中医认为正常状态是血在温暖的气息下运行,遇到寒气就会凝滞。如果体内阳气过盛,火气很大,血液过热则血行加速,脉搏跳动变急,甚至会伤害脉络、耗损阴气。

1、跟遗传有关系。

2、身体一向强健,体内阳气旺盛,又偏爱吃辛辣刺激助长阳气的食物。

3、情绪激动或抑郁,在体内化为火气,加热血液。

4、长时间在非常热的环境中工作,或是在炎热的季节,曝晒过度,或者是出汗过度,没有补充水分,久渴,失水。

有以下表现的人,可疑血热:

皮肤潮红、爱出油,容易长痤疮;

爱发脾气,手心、脚心都感觉很热;

经期会提前7天以上,血量多,颜色深红或紫,或经期比较长,淋漓不断;

血瘀体质的养生法


【导读】血瘀体质的养生法!气和血同根同源,气可以推动血液在全身运行,保证血液不溢出脉外。瘀血的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气机推动不力。因此还要从根本调理肝气入手。通过血瘀体质的养生法来保卫我们的健康。

血瘀体质的养生法

肝不仅可以调畅气机,而且也储藏一部分血液,肝气的调达不仅有助于全身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助于肝本身适时调节血液的运行量,血活起来,能量充足了,凝集的瘀血就消散、溶化了。

精神调养

血瘀体质之人经常容易心烦、急躁、健忘,也可表现为忧郁、苦闷、多疑,同气郁状态相似,均可导致孤独的不良心态。所以在精神调养中,应当培养乐观、欢乐、积极、开朗的情绪状态,精神愉快则气血顺畅,营卫调和,有益于血瘀体质的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法,以平常心对待现实生活,宽容心对待自己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多一份关怀和爱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培养自己高尚的人生志趣,遇到困难主动寻求他人和社会的帮助。

把精力用在事业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善好施,不计较个人恩怨;经常参加集体公益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避免同他人争吵,使自己达到恬淡超然的境界。

起居调养

血瘀体质的人有血行不畅的潜在倾向。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宁。血瘀体质者起居作息要规律,尤其注意不要熬夜。熬夜伤血耗气,最易加重血瘀体质的不良状态,保证良好的睡眠状态和睡眠时间是调养血瘀体质的基础。要避免寒冷的刺激,居室应当温暖舒适,通风良好;看电视、上网不要太久,久视伤血,用眼时间长了应当适当休息,注意静动结合、劳逸结合;寒热交替时节应注意防寒保暖,多在温暖时节做户外活动。

运动调养

血瘀体质有潜在的体内瘀血倾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运动可增进气血的流通,因此血瘀体质的运动调养非常重要。

运动时应注重保持呼吸的均匀和深度,这样才能充分推动血液在周身的运行,使经络脏腑气血调和。如跑步时,可采用两步一呼吸或四步一呼吸的方法;在做一些平缓运动时,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压腿时,可用腹式呼吸的方法。

年轻人的活动量可适当加大,如跑步、登山、游泳、球类运动等。

中老年人应采用小负荷、多次数的健身锻炼法,以促进全身气血的通畅,如太极拳、八段锦、气功、散步、广播操等。

运动中要注意保持水分的供应,还要注意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如头晕、胸闷或绞痛、呼吸困难、恶心、头痛,四肢剧痛、关节疼痛、特别疲劳、双腿发软、行走困难、心悸心慌等,如有上述症状,应当立即停止运动,寻求帮助,或到医院检查。

饮食调养

血瘀体质的人血行不畅,甚至瘀血内阻,饮食上宜温散化瘀,调畅气机。因此应选用具有行气活血、温散化瘀、健脾益气的食物进行调养。如陈皮、黑豆、黄豆、山楂、黑木耳、香菇、平菇、金针菇、洋葱、韭菜、茴香、茄子、油菜、羊血、芒果、木瓜、玫瑰花、黄鳝、海参、红糖、花椒、辣椒、料洒、白酒等。

凡是寒凉、酸涩、收敛、油腻的食物均应忌食,如乌梅、苦瓜、李子、青梅、杨梅、石榴、酸枣、柠檬等,以免酸涩收引,加剧血瘀不散;寒性收引,冰冷的饮料、冰淇淋亦不可多食。

可以有助于活血化瘀、改善瘀血体质的药膳有:

1乌贼桃仁汤

原料:鲜乌贼肉250克,桃仁l5克,韭菜花10克,料酒、白糖、盐各适量。

制法:乌贼肉冲洗干净,切条备用;桃仁洗净,去皮,备用;锅内倒清水l000毫升,先入桃仁中火煮沸,然后入乌贼肉,加料酒、盐、白糖调味,临出锅前加入韭菜花即可。

功效:养血调经。

2山楂内金粥

原料:山楂片l5克,鸡内金1个,粳米50克。

制法:山楂片于锅小火炒至焦黄备用;鸡内金用温水洗净,烘干研成细末备用;粳米淘净,与焦山楂、鸡内金末共入沙锅中,小火煮粥30分钟即可。

功效:化瘀血,行气结。

3韭菜鲜藕炒木耳

原料:韭菜段50克,鲜藕片250克,净水发黑木耳l0克,植物油、姜末各适量。

制法:锅内倒植物油烧热,放入韭菜段、藕片、黑木耳、姜末,炒熟即可。

功效:补脾开胃,散瘀和血。

4 冬菇油菜

原料:油菜400克,冬菇200克,植物油、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油菜择洗干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梗叶分置;冬菇用温水泡开去蒂;热锅倒油烧热,先放油菜梗炒至六成熟,加盐调味,再下油菜叶同炒几下,放入冬菇和浸泡冬菇的汤,烧至菜梗软烂,加入味精炒匀即可。

功效:活血化瘀。

血瘀体质的养生法

易得疾病

体内气血运行不畅或血液循环受阻可导致多种不适症状,血瘀体质常表现为面色晦暗、黑眼圈、皮肤干燥、脱屑、有暗斑,指甲干枯脱屑,头发干燥、分叉、打结,影响女性美容。

气滞血瘀还可以有情志方面的改变,如烦躁易怒等,另外女子可有经前乳房胀痛、腹部刺痛,易得单纯性肥胖、黄褐斑、雀斑、甲错,女子脏躁、经前期综合征等。

寒凝血瘀主要表现为刺痛,常有定处,食冷加重,得温则减,常有偏头痛、胸胁痛、胸痛、胃痛、腹痛、肌肉刺痛、关节疼痛等症状,易得偏头痛、胸痹、肋间神经痛、急性胃肠痉挛,女子痛经、月经延期等疾病。

热毒血瘀,则伴有口舌生疮、痤疮粉刺、口燥咽干、发热,以及各种疼痛症状的出现,易得疾病包括单纯性肥胖、急性胃肠炎、胆石症、肾结石、血尿、肾绞痛、中风、肿瘤、女子急性盆腔炎及急性泌尿生殖系感染等。

药物保健

血瘀体质的药物调养当以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的中药为主,常见的有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鸡血藤、月季花、血竭、儿茶、刘寄奴、水蛭、虻虫、乳香、没药、鸡内金、三七、茜草、蒲黄、姜董、延胡索、川芎等。这些药物有些有毒不宜久服,有些是孕妇禁服,应遵医嘱使用。

血瘀体质见面色灰暗、皮肤色素沉着有暗斑、肌肤不润者可用三七粉3克、人参粉3克、白芷粉3克,每日分两次沸水冲服。若女子行经腹痛;刺痛有定处者可用益母草6克、延胡索6克、桃仁6克沸水冲泡,经前一周代茶饮用。

血瘀体质妇女产后调养可用艾叶30克,煎水500毫升,冲服阿胶粉6克,每日分两次服,可祛寒、化瘀、养血;若因外伤瘀青、肢体刺痛,可用红花30克,白酒lo00彭+,浸泡一周,每日酌饮。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血瘀体质的中药成方有大黄蜇虫丸。此药去瘀生新,可治疗形体赢瘦、少腹挛急、腹痛拒按、肌肤甲错、目眶黑暗、舌有瘀斑等病症。

若体内刺痛有定处、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有瘀点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妇女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月经不调,或宫冷久不受孕,可用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若妇人产后血瘀、恶露不行、小腹冷痛可用生化汤;若有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或无名肿毒,可用七厘散。以上方药孕妇禁服,需在医生指导下慎服。

四季养生

血瘀体质之人血液运行不畅的状态多与气有关,或因寒凝,或因热结,或因外伤,或因气滞。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

春季调养应借天时之利,调畅积极,所做室外运动,感受自然界勃勃生机,常极目远眺,深呼深吸,舒展筋骨,扩胸摩腹;可早睡早起,晨起锻炼,重在练气.春季宜沐浴,但应注意保暖,切勿顿去衣被,以免感寒加重血瘀;饮食可用辛辣宣发的食品,但不宜太过以免伤津耗气,多饮温水,可适时服用行气活血的中药。

夏季血瘀体质之人应借气候炎热之天时,温散气血之瘀滞,早晚多做户外运动,但应避免正午阳光暴晒,宜多出汗,及时补充水液;切莫贪图冷饮、生鲜、酸收之品以免加重血瘀倾向;早睡早起,夜间防止当风感寒,不宜直接卧于凉席或坐冰冷台阶之上。

秋季干燥寒凉,血瘀体质者适宜进补温散活血的食物,也可适当服用辛辣之品,但应避免太过,恐温燥伤津;也可进补健脾益气、温润滋阴之品,以应秋时凉燥的气候特点,改善皮肤毛发干燥的状态;适宜户外锻炼,但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锻炼时应有人陪同,遇有不适应及时寻求帮助;加强人际交流,避免独自郁郁寡欢。

冬季血瘀体质之人应当防止受寒,居室向阳为佳,温度适宜偏暖,衣着密实,多做室内运动,可常用热水沐浴周身,增进气血运行,天气晴好时可于户外接受阳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早睡晚起,宜常用温补的食物,可适当饮热酒、老酒,忌食生冷、反季水果和酸涩食品,以免感寒收涩,加重瘀血倾向。

经络调养

经络是体内气恋运行的通道。穴位是气血汇聚之处。针刺和按摩穴位可以活血通络。可以活血化瘀的穴位有膈俞、血海、合谷,可以针刺或自行按摩;有瘀血的地方往往会有刺痛,可以找到痛点局部按摩、热敷。放血、拔罐、针刺,痛点不明确的地方可以在周围循经按摩。

面部色斑或色素淀积者除取活化瘀穴位这外,还可在色斑处浅刺放血,或闪罐;有黑眼圈者可在眼眶周循经按摩或热敷;女子经行腹痛难忍,痛有定处,除针刺、按摩活血化瘀穴位以外,还可选地机、子宫、至阴穴。

顽固偏头痛、刺痛难忍、缠绵顽固者除针刺、按摩活血化瘀穴位以外,还可选局部痛点以及印堂、头维、太阳等穴,长期坚持亦可改善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的养生法

贝尔麻痹怎么治?教你三方法


说起贝尔麻痹,相信很多人在初次听到该病症后都是十分迷茫的,因此,关于贝尔麻痹的治疗方法,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1.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可在急性期起到消炎消肿减轻免疫反应,抑制面神经的炎性反应,使之在固定管径的面神经骨管内受压减轻,从而减轻了面神经因水肿增粗而受到面神经骨管压迫、微循环障碍的程度,因此,糖皮质激素治疗为该病的首要和主要的药物治疗,但不宜长期使用。注意糖尿病、结核、胃溃疡以及孕妇慎用。小儿慎用,防止影响生长发育。高血压者应注意控制血压。

(2)抗病毒药物 可干扰疱疹病毒DNA聚合酶,抑制DNA复制。常用无环鸟苷(阿昔洛韦),亦可用更昔洛韦、泛昔洛韦或万乃洛韦。

(3)神经营养药或能量合剂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等 肌肉注射或口服。ATp肌注或静脉点滴。辅酶A静脉点滴。

(4)改善面神经微循环的药物 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或其他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药物静脉注射或口服。

(5)止疼药 耳剧痛时可以适当应用止疼药。

(6)眼药膏及眼药水 夜间可以用眼药膏,如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药膏涂抹患侧眼部,并用眼罩保护眼睛。泪液减少时可以采用人工泪液。

2.手术治疗

面神经减压术:当面神经电图显示面神经纤维变性数量达到90%~94%,临床上发现面神经功能无任何改善并且进行性加重时,应及时行面神经减压术。

3.其他治疗

(1)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在急性期(1~2周)不宜用强刺激如针灸等治疗,待急性期后可以采用针灸治疗。活血化瘀药物对于改善面神经微循环有辅助作用。清热解毒药物亦可用于对抗病毒。

(2)热敷、理疗、面部按摩等在急性期可采用温热疗法、磁疗或电磁疗法、超短波或微波、激光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等辅助治疗。恢复期可采用物理治疗如肌肉按摩及训练。面肌痉挛者可用镁离子导入、痉挛肌肉运动点阻滞疗法如注射苯酚溶液、肉毒杆菌毒素等。

见血青治什么病


中医学上有许多中药材,普通人都不太熟悉,见血清就是其中一种。但是由于血清的观赏价值较高,所以见血清也成为了不少家庭中的盆栽植物。而且在不少人的眼中看来见血清也是一种奇妙植物,因为见血清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都非常高。因此大家这时候就更需要来了解到见血清对人体起到的药效作用。

见血清为兰科植物脉羊耳兰的全草。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别名:羊耳蒜、立地好、毛慈姑、岩芋、黑兰、矮胖儿、肉螃蟹、铁耙梳、倒岩提、走子草、肉龙箭、香花羊耳蒜、紫星羊耳蒜、香羊耳蒜。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胃热吐血;肺热咯血;肠风下血;崩漏;手术出血;创伤出血;疮疡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血,凉血,止血。治牙痛。酒泡服治跌打损伤。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补肺止血。

3.《四川常用中草药》:生新散瘀,清肺,止吐血。治各种吐血,劳伤咳嗽,肺肾阴虚咯血,肠风下血,红崩,拔脓生肌,刀伤。

4.《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小儿走子,搭背。

见血青是兰科羊耳蒜属植物,地生草本。茎(或假鳞茎)圆柱状,肥厚,肉质,有数节,长2-8(-10)厘米,直径5-7(-10)毫米,通常包藏于叶鞘之内,上部有时裸露,花期2-7月,果期10月。分布于浙江南部、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广西、四川南部、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墨脱)。生在于林下、溪谷旁、草丛阴处或岩石覆土上,海拔1000-2100米。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与亚热带地区。

针灸治“功血” 效果佳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采用针灸治疗功血简便易行,安全效佳。

针灸治疗功血,主穴取气海、隐白、三阴交。

对于发病急,出血量大,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夹有少量血块,小腹痛疼,患者头晕面赤,口干欲饮,便秘尿赤,舌红或紫黯或有瘀斑,苔薄黄为主的血热、血瘀证,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法,加取大椎、曲池、太冲、血海、大敦等穴。大椎穴梅花针重扣出血后,闪火法拔罐15分钟,曲池、太冲、血海毫针直刺施以捻转泻法,气海、三阴交毫针直刺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大敦三棱针点刺放血5~6滴,隐白穴施以火柴点灸法(将一根火柴划着后迅速按压于穴位上并马上离开,见穴位处有烫伤为度。一疗程施术一次)。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5次一疗程。

对于脾肾两虚所致的下血甚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而清,伴有神疲气短,面色苍白,或形寒畏冷,腰膝酸痛,头晕耳鸣,或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或细无力为主的证型,采用缓则治其本的调理冲任,温补中焦,滋补肾气之法。加取脾俞、足三里、关元、肾俞、神阙。足三里、关元、气海、三阴交毫针直刺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肾俞、脾俞闪火法拔罐15分钟,起罐后与神阙、隐白共施艾条温和灸各20分钟(以局部温热不灼痛为度)。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15次一疗程。一般施术在辰巳两个时辰(上午7时至11时)效果最佳。

针灸治疗功血,是通过对神经-内分泌的共同调节达到治疗作用的。

隐白穴为足太阴脾经脉气所发,脾为统血之脏,灸法施术于其处有健脾统血之效,故而该穴乃历代医家治疗崩漏的常用经验效穴。

关元、气海、三阴交并用能调理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活血化瘀、补气摄血。

大椎、曲池凉血清热。太冲与大敦二穴相伍可清肝、凉血、止血、泻热。

血海调理血分,祛瘀而生新,与气海配伍可调一身之气血。

脾俞、足三里可培补中气、摄血制崩。

肾俞为肾脏精气汇聚之处,关元为元气之所在,又是足三阴与冲任之会。刺激二穴可滋补肾气、调理冲任。

神阙穴艾条温和灸可以调摄先天,培补后天,调理冲任,滋阴壮阳。

临床应嘱崩漏患者注意卧床休息,戒房事,忌生冷。可以食一些莲藕、红枣、瘦猪肉、山楂、八宝粥之类。对于绝经期妇女应做相应妇科检查以排除肿瘤。

鳝鱼血能治面瘫吗


鳝鱼是比较美味的一种食物,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有很好的调理身体的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比如说当得了面瘫以后可以使用鳝鱼来进行调理,有一定的治疗的作用,当然对于面瘫患者来说,还需要进行正规的治疗,要注意最佳的治疗时间,对于患者来说,治疗的越早效果就会越好。

鳝鱼血能治面瘫吗

将黄鳝放置案板上,用刀将其头剁下,迅速用碗接住血。血全部流入碗中后,患者就开始往脸上抹。左歪抹右,右歪抹左。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把血洗掉了。

注意事项

黄鳝必须是活的。如果是冬天捉来的,就把它先放入温水中。黄鳝血清有小毒,但毒素不耐热,无大碍。

面瘫的最佳治疗时间

一般来说,面瘫的最佳治疗时间是第一周,即患者在发现病情后,应立即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这样,面瘫还要经历以后的四个阶段,甚至出现症状加重的表现。对此相关专家们作出了如下具体的答复。临床医学上面瘫的发生往往没有任何征兆的。面瘫也就是面神经瘫痪,也有“歪嘴巴”这一说法。面瘫多发于20~25岁青少年,一般青少年在季节交替时,就不注意身体,脸部受凉而引起面瘫,大多数患者为周围性面瘫或中风之后遗症。往往会给患者的身心上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对于面瘫的治疗预防才是关键,所以在面瘫发生之后,在以上范围内接受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希望各位面瘫患者们注意了。最好还是让自己不要患上面瘫疾病,要时刻预防面瘫的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另外愉悦的的心情对于预防各种疾病都有很积极的意义,预防面瘫要保持精神愉快闲适,可以经常听一些轻快音乐;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秋季老年人更应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以适应秋冬的“收”、“藏”之气。从而更有利与患者病情的恢复康复。

小儿肺炎针灸治法


小儿肺炎是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发作为多见的临床常见病。中医学认为,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小儿肺脏娇嫩外受风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卫致肺气郁闭或由其他疾病传变而来使肺失宣降,闭郁不宣,化热灼津,炼液成痰,阻于气道,肃降无权,从而出现咳嗽、气喘、痰鸣、鼻煽等肺气闭塞的证候;内因素体虚弱,感邪之后由肺而涉及其他脏腑出现心气不足,心阳不能运行敷布全身则致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厥冷;或运血无力则脉微弱而数,出现心阳虚衰之变证;或脾胃升降失司致浊气停聚,大肠之气不得下行,出现腹胀、便秘等证候。治宜调和营卫、益气健脾、止咳祛痰、解痉平喘。

主穴取素髎、少商、耳尖。咳嗽、咳喘甚者加定喘;体虚者加四缝、身柱。小儿由家长抱好,医者先用一手指在其少商、耳尖、定喘、四缝穴位处,力量均匀、柔和地揉按至局部发红、发热,在常规碘酒消毒后,医者左手拇食二指将穴位处肌肉捏起,右手持小号三棱针利用腕力快速、准确点刺一下随即出针(深度约两毫米),接着双手拇、食指由针刺四周向其中心处挤压令出血各3滴,素髎穴如前法用毫针点刺并放血3滴。最后碘酒常规消毒,针刺处撒敷白及粉(白及、儿茶按1:1剂量共研为细面装瓶备用),促进针眼愈合,免留疤痕。取如同香烟粗细的小艾条,悬灸于身柱穴,采用艾条温和灸5分钟。由于小孩肌肤娇嫩,故在施灸时,家长应将一手指放于穴位旁约1.5厘米处测温度,以温热但不灼烫为原则。针灸隔日一次,3次为一疗程。

方中素髎位于鼻尖部,为督脉所过;少商别名鬼信,手太阴肺经之井穴;耳尖是经外奇穴,三穴共用使内外诸邪随血外泄,可以起到解表清热、通利咽喉、苏厥开窍之功。定喘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为治疗咳喘症的经验效穴。四缝穴为经外奇穴,位于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掌面的第一与第二关节横纹中央露白处。通过点刺放出血样物质可使儿童唾液里的消化酶、胰淀粉酶与胰脂肪酶增加,胆汁分泌量增多,从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调和脏腑。身柱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智、防病强身的作用,能通治小儿科多种疾病。在《养生一言》一书中有小儿每日灸身柱,可保无病之说。故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是保证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由于身柱有健脑益智的作用,经常施灸也能健全小儿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增强智能。

痈疽疔疮的治法


痈疽疔疮的治法有哪些

1、痈疽疔疮的治法有哪些

痈疽疔疮的中医治法

患者可以采取中医治疗,可以通过服用苡仁、茯苓、桂心、白术、车前子等等中药混合煲汤来治疗自己的痈疽疔疮。或者是通过银花、自果、桔梗、知母、甘草等等中药混合煲汤来治疗自己。中药中的外用紫金锭,也可以治疗轻度的痈疽。

除此之外,患者可以将适量的川乌、草乌、苍术、细辛、白芷、薄荷、防风、甘草等等中药混合之后,加入适量的水去煮,然后按照一天三次的方法来服用,这样就可以来治疗自己的痈疽疔疮。不过患者在进行中药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住,而且还要按照一定的用量来用药,也就是每一天都要坚持服药,千万不要停药,或者是一天喝,一天不喝,这样是起不到治疗效果的。

2、痈疽疔疮的治法有哪些:痈疽疔疮的西医治法

药物治疗。在痈疽并不严重的的时候,很多医生都是给患者采取外用药物治疗。比如说但如果痈疽面积比较大的话,那么病情也就非常严重了,此时应该采取内服抗生素药物来治疗,如阿司匹林,头孢克洛等药物。

激光治疗,这是本世纪出所采取的一种痈疽治疗方法,由于其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痈疽的临床治疗中。激光治疗痈疽的原理是利用红外线杀菌。通过红外线定位到病患部位,杀灭里面的痈疽的病毒,相对来说控制复发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手术治疗痈疽。如果痈疽面积不大,那么不需要手术切除。而痈疽面积比较大,且想要快速治好的话,还可以采取微创手术切除,然后再辅以消炎药物进行巩固治疗。在切除痈疽以后,会产生一定的疼痛感,因此需要注意对创口的保护,尽量避免二次伤害。

3、痈疽疔疮的治法有哪些:痈疽疔疮的外治法

益母草水煮,洗抹患处。

胡麻炒黑。捣烂敷涂。

用守宫焙干,研为末,调油敷涂。

新鲜马齿苋,捣烂敷于患处。

蒲公英,捣烂敷于患处。

败酱草,捣烂敷于患处。

局部处理:初期红肿阶段,已有破溃者,可用八二丹掺入伤口中,外敷太乙膏。如红肿范围大,中央部坏死组织多,或全身症状严重,应作手术治疗。

痈疽疔疮的中药方

1、加味三星汤

元参15克,焦山栀9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15克,生甘草9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清热解毒。发疽(脑疽),证见初起红肿焮痛,根盘坚硬高突,形寒身热,或高热不解,脉弦或洪数,苔白腻或黄腻。

2、鹿角托里汤

鹿角胶(或鹿角片)9克,生黄芪、白茯苓各12克,当归、白芍各9克,金银花15克,远志肉、生甘草各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温扶督阳,托里排脓。发疽(脑疽),症见疮色暗干塌,麻木不仁,畏寒少热,神疲纳呆,脉沉细无力,属正虚阴涸之证。

3、黄芪托毒汤

生黄芪23克,当归身、陈皮、泽泻各6克,生白芍、广郁金各5克,怀山药、金银花、白茯苓各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益气托毒,排脓去腐。阴疽脓出清稀,正虚不能托毒,根盘散漫不收,腐肉不脱。

痈疽疔疮的日常护理

对于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要注意精神和饮食调摄,避免过度紧张,饮食以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食辛辣、肥甘厚味食品,食疗可取苦菜50g,生姜20g,黄酒10ml.将苦菜、生姜洗净腐烂,榨汁,每次取30ml,兑黄酒,冲水饮,每日3次。

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及疮口周围皮肤的清洁,按时换药。痈生上肢者,宜用三角巾悬吊;在下肢者,宜抬高下肢,减少活动。

若是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春令三补法


春令三补法

一、神补

春天是精神病患者易发病季节。一般人也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多梦、思维活跃而难以集中,出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等“春困”症。尤其年老体弱多病者,对不良刺激承受能力差,春季常多愁善感,烦躁不安,正如《老老恒言》指出:“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改变这种不良情绪最佳方式就是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和爱好,寻求各自的雅兴,以陶治情操,舒畅情志,养肝调神。春暖花开时,可约上亲朋好友外出踏青赏柳、玩鸟或散步练功等,有利于人体吐故纳新,采纳真气,以化精血,充养脏腑。

二、食补

春季食补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如偏于气虚的,可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米粥、红薯、山药、土豆、鸡蛋、鹌鹑蛋、鸡肉、鹌鹑肉、牛肉、瘦猪肉、鲜鱼、花生、芝麻、大枣、栗子、蜂蜜、牛奶等。偏于气阴不足的,可多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鸭蛋、鸭肉、兔肉、蛙肉、龟肉、甲鱼等。另外,春季饮食还要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荠菜、油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头、香椿头、蒲公英等,这对于因冬季过食膏梁厚味,近火重裘所致内热偏亢者,还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

三、药补

至于药补,是针对人体已明显出现气、血、阴、阳方面的不足,依靠食补已不能纠正其亏损时,则应在中医指导下,施以甘平的补药,以平调阴阳,祛病健身。对于体虚乏力,少气懒言,不耐劳累,经常感冒,容易出汗或内脏下垂等,可酌情选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玉屏风散等,药膳可选食黄芪党参炖鸡、人参汤、参枣米饭、风栗健脾羹等配合治疗。另外,根据中医“春宜养阳,重在养肝”等理论,春季人体肝的功能较为旺盛,故应注意补肝,可用芡实粥以益精气,地黄粥以补体虚、防风粥去四肢气,用枸杞子、黄精、玉竹、沙参等以进补。还可选食具有开补作用的首乌肝片、燕子海参、人参米肚、赤箭凤冠等以助肝气之升发。

治血三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