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夏季防暑养生 > 导航 > 健康每一天养生小妙招

健康每一天养生小妙招

2019-10-20

“桑拿天”防暑妙招 清凉一夏日

夏季防暑养生。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您是否正在关注四季养生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桑拿天”防暑妙招 清凉一夏日”,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导读:众所周知,当人体体温超过37.2℃时就会出现发热症状,当体温超过39℃就属于高烧。当外界气温超过37℃时,人体就会感觉难受,容易中暑;当外界气温高于40℃时,人体代谢、调节功能就会受到影响。高温天气里,坐着不动都会出一身汗,如果还要到户外劳动,很容易被晒晕。所以学会防暑降温的小知识很重要。

防暑降温从33℃开始

气温升到多少度需要防暑?据生物学家研究,从人对高温的反应情况来说,30℃左右是人体最佳感觉的温度,因为这个温度不劳汗腺散热,也无需衣着保温。

33℃汗腺开始启动,在这种温度下工作2~3小时,人体空调汗腺开始启动,通过微微 涔汗散发蓄积的体温。

35℃散热机制立刻反应。这时,浅静脉扩张,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对个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者,需要配合局部降温。这个温度也是启用室内空调的起始温度。

36℃人体自我冷却,一级警报温度。在这个温度中,人体便会通过蒸发汗水散热,进行自我冷却,此时,一定要注意补充含盐、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料,以防电解质紊乱,同时还应采用其他降温措施。

38℃多脏器参与降温,二级警报温度。一旦气温升到38℃,人体汗腺排汗已难保持正常体温,不仅肺部急促喘气以呼出热量,就连心脏也要加快速度,输出比平时多60%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这时,降温措施、心脏药物保健及治疗均不可有丝毫松懈。

扩展阅读

桑拿天里心脏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头伏过后,连日来的“桑拿天”让人体备感不适,很多人都会认为夏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其实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从往年情况来看,心血管病在冬季要比夏季发病率高很多,但是夏季由于季节性的特点,也是心脏病人的“多事之秋”。所以,夏季发病率虽然相对较低,但是患者和家属仍然要给予足够重视。

一,“喝水”过多易诱发心力衰竭

夏季天气炎热,出汗较多,人们就会依靠大量的喝水来补充身体里流失的水分,但是补水多了非常容易诱发心力衰竭。据高主任介绍,对于曾经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夏季水的摄入量要根据汗液和尿液的排出量来确定,并且应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补充。如果患者一次喝下太多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容量增加,增加心脏的负担,使病人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加重患者病情。

所以,夏季补水要适当适量,最好遵从医生建议,或根据患者日常汗液和尿液的排出量“量出而入”,即摄入的液体总量(包括饮食中的液体成分及饮水量)一般不要超过排出汗液及尿量。比较简单的评价方法是根据体重变化来衡量,如果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说明入水量多了。所以,分次适量补水是心衰患者平稳度夏的关键。

二,夏季感冒增加诱发心衰危险性

以心衰为主的其他心脏病患者,夏季最需要的就是警惕感冒。伴随着空调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夏季感冒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据高主任介绍,室内室外冷热交替引起的感冒容易造成患者肺部感染,对于一些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就极大地增加了其诱发心衰的危险性。从目前该医院急诊情况来看,由感冒引发心衰的患者能够占到2至3成,这一点还是很需要人们重视的。

建议,有上述心脏病史的患者,夏季要注意空调的使用,温度不能调至过低,要多增加空气流通,夜间睡觉尽量少开空调,避免着凉引起感冒。当然,没有降温措施,持续高温同样对心血管病患者不利。

三,感觉不适及时就医勿自行诊治

对于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来说,按时服药、定期门诊检查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坚持日常门诊的检查,医生才能随时监测病情和调整药物,才能很好地控制病情,减少患者突发性疾病的发生次数。另外,建议患者,夏季要注意饮食,因为消化道疾病引发的腹泻可能引起机体电解质紊乱,尤其是血钾降低可能使心脏病患者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很多患者都认为,每到季节变化,都应该定期输一些液,如疏通或软化血管等,但高主任强调,对于这种定期输液,是没有经过临床试验证实的,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定期输液会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比起这种做法,服用阿司匹林、β阻滞剂等有明确证据的药物或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减少心血管病事件更有效。但是患者还应遵循医嘱,感到不适及时到大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诊治。

四,急救车到前需辅助救治

患者若出现头晕、头痛甚至意识丧失,有可能是发生脑血管疾病,若出现胸痛、胸闷首先要考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在心脏骤停抢救过程中,每延时一分钟,生存希望将降低8%至10%,所以若发生不适,在等待急救车到来的时间内,家属的辅助救治是能起一定作用的。

有冠心病史的患者,在出现胸部不适后,可依据情况服用1至2粒硝酸甘油或者5至10粒的速效救心丸。心力衰竭的患者如出现胸闷、不能平卧,须让患者坐起,双脚下垂,可以考虑增加口服利尿剂的剂量。

及时就诊、及时治疗才是最有利的预防和控制病情的做法,并且作为患者的家属,掌握必要的急救常识,也会更加有效地减少不幸发生的几率。

夏日有效预防暑伤气


导语:进入夏季,就要对气候变化作出应对,通过自我的调理和保健,增强肌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苦夏”的发生,更要预防“暑伤气”的发生。

耐热锻炼

首先每天至少抽出1~3小时到室外活动,根据各人的自身条件,主动去适应热环境,进行各种活动如散步、跑步、体操等。开始时要尽量避开气温最高的时段,逐渐向高温时段适应。通过活动,可加强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促进汗腺分泌,通过发汗,有效地维护和强化肌体散热功能。

心理调适

在夏季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日照时间不断延长,人们的睡眠时间和饮食量逐渐减少,加上出汗增多,人体电解质代谢出现紊乱,影响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心境和行为的异常。这种情况大约出现在16%的人身上,特别是中老年人。医学上称之为“夏季情感障碍”,其表现为: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心境不佳;行为古怪。此时应有意识地避开这种不良的心绪,保持冷静平和的心理状态,避免生气动怒,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开阔,使肌体气机宣畅,情绪外向,心神得养,以达“心静自然凉”之目的。此外,有意识地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常到海滨、山林等处走一走,也将有助于良好心境的形成。

饮食调理

夏季,为适应肌体散热需要,血液循环发生重新分布,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加,内脏特别是胃肠道血流减少,人体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食欲降低,所以饮食调理和水分的补充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老人舌面味蕾减少,嗅觉细胞更新缓慢,所以夏季老人的膳食要经常变换花样,注意要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适当吃些含锌食物如瘦肉、蛋类、乳类、花生、核桃、豆制品将有助味蕾细胞再生,提高味觉。夏季出汗多,除了补充水分外,还要补钾。专家认为,凉开水最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促进肌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经常喝白开水的人,体内脱氢酶活性高,肌肉内乳酸堆积少,不易产生疲劳。所以,老年人夏天不渴也要主动喝点水。补钾需要适当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

保障睡眠

充足的睡眠是肌体特别是大脑机能恢复的保证。但是夏季夜晚时间短而且闷热难当,所以很难入睡,老人没有上班的约束,可以利用清晨凉爽多睡一会。午睡有利健康,而且在炎热的午后,睡眠可以降低肌体代谢率,减少产热。研究表明,午睡可使体内激素分泌平衡,能使心肌梗塞等发病率减少30%左右。

夏日消暑妙招


1、夏日消暑妙招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

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2、2020夏季消暑饮品

薏米茨实水:薏米茨实水是中国传统的夏天饮料,它不仅能滋阴、润肤,还有很好的燃脂减肥作用,能减少皮下脂肪沉淀,尤其是下肢的脂肪沉淀,而且含有很少的热量。

罗汉果普珥冰茶:原料:罗汉果1颗、普珥茶10克(最好是芽头)、蜂蜜5克(根据自己口味选择加还是不加)。营养功效:罗汉果中含有锰、钼、铁、硒等重要微量元素,其中含有利咽生津作用的糖甙。普洱茶有降压和降脂作用,另外对肿瘤和动脉硬化也有一定食疗效果。

3、夏日喝这汤水消暑防病

绿豆汤:绿豆是一种很传统的一种饮品,从中医的角度认为,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极好的清热解毒、消暑降火的养生功效,所以说对于炎热的2020夏季喝上一碗绿豆汤是极好的消暑佳品。其中,在绿豆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而这些物质也是人体生长所需的重要成分,所以说在2020夏季喝点绿豆汤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丝瓜汤:丝瓜是2020夏季一种很常见的食物,其中利用丝瓜煮汤喝便是一个不错的养生选择。从中医学的角度出发,丝瓜味甘、性凉,具有解暑热、消烦渴等功效,可谓是2020夏季消暑的佳品。在丝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质等营养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所以选择喝点丝瓜汤是不错的选择。

3款消暑食谱

消暑食谱一、苦瓜凉拌竹笋材料:苦瓜80-100g,竹笋80-100g,干荷叶5g。

做法:将苦瓜切片、竹笋切块,苦瓜放入锅内川烫,再将竹笋煮熟后捞起备用。将干的荷叶煮约20-30分钟后,过滤荷叶渣并取汁。把荷叶汁、醋、适量酱油、盐一起混合搅拌成调味料,并淋在苦瓜和竹笋上即可。

功效:消脂、消凉退火、解暑气。

消暑食谱二、苦瓜皮蛋鲫鱼汤材料:苦瓜2支,皮蛋1支,鲫鱼1斤。

做法:将苦瓜洗净去籽,切块;皮蛋洗净去壳,切块;洗净宰好的鲫鱼,刮净腹内黑膜,沥干水分。锅热后放两汤匙油,将鲫鱼两面煎至微黄,倒入6碗水和姜片煮沸,调中火煲20分钟。放入苦瓜和皮蛋煮沸约10分钟,起锅时放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暑、明目解毒、健脾利水。

解暑的几种方法

持午间小睡。午睡也是缓解精神劲张的措施,适当的进行午睡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坚持午睡是养生的重要方法,炎热夏日尤为重要。一则天气炎热,夜间不易入睡,清晨天亮早,故睡眠通常不足;二则白天工作繁忙,出汗较多,体力消耗大,极易疲劳。夏日午睡不需太长,哪怕只是20分钟的小睡,就足以补偿夜间的睡眠不足和白天工作消耗的精力,而且有助降血压,舒缓紧张度。

洗个温水澡。人体在夏天会吸收大量的热量,肌肤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如果水温太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达不到散热的效果,反而会让人感冒。最好选择38℃左右的温水来冲凉,与人体温度差不多的水温不会使得全身毛孔闭合,能够达到解暑散热的作用。

心静。俗语说,“心静自然凉”。天气炎热,人就显得烦躁,所以,消暑首先就是让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乐观愉快,不要焦虑、紧张、急躁、激动,让神经系统处于宁静的状态。

2020夏季防暑小妙招


1、2020夏季防暑妙招之温水澡

天气热,不少人会选择直接用凉水洗澡降温,其实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伏天气温高,人体毛孔处于开放状态,代谢速度也较快,直接冲凉,会导致皮肤表面温度骤降,毛孔关闭,血管骤缩,体热无法散出。洗完后不仅不能起到解乏的作用,还可能让人四肢无力、肩膝酸痛,甚至诱发关节炎和慢性肠胃炎。因此,伏天最好还是洗温水澡,水温在35℃~37℃为最佳。这个温度比皮肤温高,却比体温低,非常适合消暑散热。

有的老年人是非常的害怕受凉的,所以都会用很热的水洗,这样也是不正确的。如果温度太高的话会降低浴室中的含氧量,这样就会出现因为缺氧而导致的晕倒。

2、2020夏季防暑妙招之盐开水

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从营养学观点来看,任何含糖饮料都不如白开水的价值大,因为纯净的白开水进入人体后能很快被胃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新陈代谢的功能,同时调节体温、清洁人体内环境。

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至25℃),这种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2020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3、2020夏季防暑妙招之棉质衣裤

根据研究调查发现,2020夏季穿衣服凉不凉爽和我们穿的衣服的吸汗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的。棉质衣服穿起来不仅很舒适、柔软,而且它的吸汗能力也是非常的强的。所以,2020夏季我们穿棉质的衣服能够加速吸收身体排出的汗水,能够快速的讲身体内的热量带出来,从未起到降低体温的效果。睡觉时,不要赤膊,要身穿睡衣,这样可以护好腹部,防止“风邪”进入体内,伤及脏腑。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穿得少就一定凉快,当温度高于37℃的时候,皮肤反而不能散热,还会吸收外界的热量,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2020夏季男性不要赤膊出门,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2020夏季中暑急救常识

1、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3、将病人置2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4、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5、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2020夏季防暑食疗方推荐

1、海米丝瓜粥,食材:海米30g、丝瓜300g、粳米50g、生姜末10g、及盐、料酒、水适量。 制法:海米泡洗加1勺料酒去腥,先将粳米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开,小火慢炖,丝瓜去皮切滚刀块,待粥熬制8成熟,放入丝瓜块、海米、姜末、及少量盐,再煮5分钟即可。 功效: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凉血、解毒,有清热解暑的效果。

2、绿豆冬瓜排骨汤,食材:排骨300g、冬瓜250g、绿豆502g、姜5g、盐适量。 制法:冬瓜洗净去芯留皮切块,绿豆洗净,姜切片,排骨斩小块洗净放入锅中,先清水煮沸,捞起清水冲洗去血沫,再食材全部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高压煮25分钟即可,食用前加少量食盐。 功效:冬瓜和绿豆都是2020夏季好食材,均可利尿消肿,解毒排脓,两者与排骨同煲,口感鲜甜,开胃健脾,生津止渴,清热降暑。

炎炎夏日,提供防暑小贴士


今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小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气温将一路飙升,市民将迎来酷暑。

重医附属二院中医科陶红主任称,每到夏天,总有大量市民中暑,特别是从事户外作业和老弱病残人群。专家建议,尽量避免被暴晒,从饮食、睡眠等方面提前作好防暑准备。

气温渐高中暑者增多

昨日,重医附属二院门诊部,有十多人正在输氧,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家住渝中区七星岗的何大爷告诉记者,早上10时多出来买菜,回家路上突然眼睛发黑,两耳嗡嗡作响,赶紧到医院,结果是轻微中暑。

医生称,重庆素有“火炉”之称,因气温偏高,不少患者出现轻微中暑,即“伤暑”。一些有心脑血管疾病、气管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因中暑现象被紧急送进医院的并不少见。“酷暑马上来临,中暑患者将急增。”根据每年就诊情况,医院正做相关准备,迎接盛夏。

老弱病残人群最易中暑

我市知名中医专家、附二院中医科主任陶红介绍,盛夏季节,大多数人会遭遇“伤暑”,譬如,外出忘带伞,烈日下暴晒后出现轻微的太阳穴阵痛,眨眼困难、刺疼,及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四肢乏力等。

陶主任称,临床上,大多中暑者均是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尤其是小孩、老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气管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人群,一旦遭遇高温,轻则出现心慌等不适症状,重则休克危及生命。“应提前作好防暑准备。”陶主任说,夏天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大、易疲劳,应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提高睡眠质量,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得到放松。

衣食住行都要防暑

陶主任介绍,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的急性病变。有以下三类型:

1、先兆中暑: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四肢发麻等,体温不超过38℃。

2、伤暑: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症状及体征。

3、重度中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可能出现脑及脑膜水肿、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不清,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

如何预防中暑?陶主任支招:

1、保持身体多需水分,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2、夏季易缺钾,使人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3、此外,应多吃时令蔬菜水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桃子、西瓜、甜瓜等,可适量增加乳制品。

如何防暑?陶主任说,炎热天气,棉质衣服易散热,最好穿宽松棉质衣服,特别是女孩,不穿紧身衣。户外作业者不要打赤膊,工作服宜宽松,穿白色或浅色衣服,戴隔热草帽、防护眼镜。出汗较多时,应多喝些开水或盐茶水,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体质较弱者,应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万金油、风油精、十滴水、薄荷锭、藿香正气水等。

中暑后怎么办?陶主任称,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处,让病人仰卧,脱去或松开其衣服降体温,再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意识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重症中暑病人,立即拨打120,求助医务人员急救。

防暑小贴士

1.冷水凉手腕:每隔几小时,让手腕在冷水龙头下冲三五秒钟,凉血解热。

2.温热水冲澡:常用温水泡澡或淋浴,特别是临睡前,水温比体温稍低即可。

3.芦荟保湿:女性可用冰凉芦荟油做保湿霜,早晚使用,能给皮肤降温。

4.放慢节奏:不要剧烈活动,防体温升高。

5.做“白日梦”:仰坐闭目,想象雪景。

6.防汽车空调病:汽车空调保持内外温差10度内。

医学指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中医科主任陶红教授

“桑拿天”防暑妙招 清凉一夏日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