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保健 > 男性健康养生吧 > 导航 > 男性健康养生吧

生活中有7个健康奇招,快来涨姿势吧

男性健康养生吧。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需要掌握相关养生知识。如何避免走入有关养生保健方面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生活中有7个健康奇招,快来涨姿势吧”,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临睡觉前喝咖啡、肚子胀了还喝水、疲倦劳累仍运动……这些做法看起来是反其道行之,但实际上会收到出人意料的结果。近日,美国《健康》杂志载文,总结出了7个另类的健康奇招。

喝咖啡提高午睡质量。日本一项“最佳午睡”研究发现,喝200毫克咖啡后立即午睡20分钟效果最佳,醒后警觉度更高。美国纽约神经学与睡眠医学研究中心专家艾伦·托菲格博士分析指出,20分钟午睡之后,咖啡因正好发挥作用,帮助大脑清除产生睡意的腺苷,使警觉度最大化。

喝水可以缓解胀气。加州圣若瑟医院胃肠病专家詹姆斯·李博士表示,胀气时喝水看起来会加重症状,实际恰恰相反,喝水有助于缓解胀气。比如,进食高纤维食物后,身体需要更多的水分消化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腹胀症状。另外,多喝水也可缓解脱水造成的腹胀。

多运动能解乏。一天的辛劳工作之后,最不想做的可能就是锻炼。然而,锻炼出汗其实会让你更加有劲。《体育训练医学与科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简单的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即可赶走疲劳、改善情绪和缓解抑郁。美国缅因州健身专家马克·纳丁博士解释,这是因为运动增加了身体的血氧量。

喝热饮更解暑。两项近期研究发现,夏季喝热饮料,体温降低速度更快。其原因是,喝热饮时,身体可感知温度的变化,出汗增加。随着汗液从皮肤蒸发,身体自然会更快降温。

经常独处,人际关系好。传统观念里,要想拓展人际关系,就需要“走出去”、“多接触”。然而,有时独处也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独自一人时,可以理清思路,防止冲动行事,有助更好地了解自己。另外,独处反思有助于减少压力和焦虑。独处时,不妨冥想打坐、散散步、逛咖啡馆或清理衣柜等。

常练举重能瘦肚子。举重可以让手臂变得强壮,但研究发现,与同样体重的女性相比,常练哑铃操等举重训练的女性裤子尺码会小一号。纳丁博士分析指出,这是因为相同重量下,肌肉的体积比脂肪小得多。

多吃蛋白质能减肥。美国得克萨斯州营养师艾米·古德森表示,吃少量碳水化合物食物会刺激血糖,饥饿感更强,渴望吃更多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古德森建议,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比如花生酱或奶酪等。蛋白质有助于更快产生饱腹感,保持更长时间不饿,最终降低食物摄入总量。

相关阅读

生活中有损健康的习惯


【导读】不经意间,我们养成了许多习惯。好的习惯能够受益一生,坏的习惯小则影响形象,大则有害健康。那有在生活中有损健康的习惯有哪些呢?下面就为你介绍生活中有损健康的习惯。

生活中有损健康的习惯

1、跷二郎腿

这是最常见的习惯,很多人都有,但是这个习惯并不好,会影响腿部的血液循环,尤其是腿长的人,很容易得静脉血栓。另外跷二郎腿时上体的压力不均匀的分布在脊背上,长时间可造成脊椎变形。

2、压指关节

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有些人双手一握,发出啪啪啪的响声,看起来虽然很酷,甚至有些人认为这样可以活动关节,增强其灵活性。殊不知这个小习惯其实是不好的。

关节之所以会压响,是因为关节之中存在类似润滑剂的液体,如果液体减少,关节之间产生摩擦,就会发出响声。经常挤压关节会造成关节磨损,只可小玩,不可常玩。

3、常挖耳朵

很多人认为耳屎是废物,应当及时清理出去。其实不然,耳屎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脏东西,它呈酸性,覆盖在外耳道皮肤的表面,对耳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经常挖耳朵会刺激耳朵内的皮肤引发慢性炎症,造成耳屎分泌增多。如果掏耳朵时不小心,很容易刮伤皮肤,刺伤鼓膜影响听力。

4、手挤痘痘

生活中有损健康的习惯

挤痘痘并不是消灭痘痘的好办法,很多人都知道,却总是在脸上长痘痘时忍不住去挤。如果痘痘已经长成熟,可以用经过消毒的专业工具如粉刺针将其排出,挤后也要对伤口进行消炎处理。

手并不是干净的,指甲里最容易聚集细菌,如果用手挤痘痘的话,很容易造成感染,因此手挤痘痘要不得。

5、刷牙过久

刷牙可以清洁口腔和牙齿,能防止牙病和口腔炎症等。但刷牙过久有损健康,因为从牙颈部至牙根,只有一层薄薄的牙固质保护牙龈,刷牙过久会损伤牙龈,导致出血及牙周炎等。

6、蒙头睡觉

很多人都喜欢蒙头睡觉,但是这样会打乱我们的呼吸节奏。睡眠时我们吸入的氧气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在肺中进行交换,再由血液将新鲜的氧气送到身体各器官,使之正常运转、相互协调,精神自然饱满。

蒙头大睡时,氧气的供应会因棉被的阻隔而受限。被窝里的氧气会随呼吸次数的增多而减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原来应输送氧气的血液里却携带着浓厚的二氧化碳,器官得不到足够氧气而无法正常运转,无精打采自然就成了你第二天醒来后的模样了。

家居生活中7个健康细节


如果说时尚会过时,那么健康永远不会。所以当您在为自己精心选择、装扮家的时候,健康细节一定不要忽视。

细节一:卫生间太潮易得病

卫生间可能是整个屋内最易潮湿的地方了,潮湿的环境是真菌、细菌滋生、繁殖的温床,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所以,卫生间最好能够开窗通风,湿毛巾最好是晾在通风处。如果卫生间不通风,最好等毛巾干后再放入卫生间。要保持下水道畅通,要勤开排气扇。有条件的可做个电地暖起到除湿的作用,让卫生间更益健康。

细节二:屋里花多眼睛累

很多人喜欢在屋内摆放各种植物养眼,其实不然,室内摆放植物要少而精。室内摆放植物太多,会破坏环境的整体感,不仅难以起到调节心情的作用,还会造成视觉疲劳。而某些大型盆景类植物会在晚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所以最好白天放室内,晚上植物和人不宜共居一室,否则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浊。

细节三:选对窗帘睡个好觉

窗帘的选择,对于睡眠有很大的帮助。植绒面料的窗帘较为厚重,吸音、遮光效果好;选用红、黑配合的窗帘,有助于尽快入眠。

另外,目前不少家用布艺是用化学合成纤维织物做成,原料为煤、石油、天然气等,吸湿性差、不透气,还会释放一些有害气体(如甲醛)。专家建议,用这类织物做窗帘,易造成空气流通不畅、细菌繁殖;窗帘尽量选择棉、麻布料,若为美观非要用化纤布艺,也要控制数量。

细节四:装饰房间少用油画

当家居环境越来越讲究个性氛围时,形形色色的装饰画便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专家提醒,在用油画装饰房间时,要尽量少用。油画颜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锑、砷、钡、铅、汞、硒等元素,如果被人体过量摄入,会危害健康,而且深色颜料中的金属含量往往较高。

细节五:床垫别老睡一面

床垫每天会陪伴您约8小时,是与您的身体甚至是健康联系最紧密的。床垫老睡一面,容易导致弹簧变形、床垫凹陷。新床垫最好隔2~3个月调换一下正反面和转换方向。

细节六:马桶刷应该半年一换

马桶刷用久了刷毛会脱落,容易藏污纳垢,最好半年一换。如果放在不透风的容器里,也容易滋生细菌。

细节七:巧除家中异味

下水道洒点药水;花盆中掺一些鲜橘皮;壁橱、抽屉内放一包晒干的茶叶渣;炒菜锅中放少许食醋,加热蒸发,都能去除异味。地漏最好用自动密封的,防止返味。

家中有宝贝 健康生活巧妙来应对


作为80 90后父母的这一代人,常常会因为工作的繁忙无暇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下面小编就专门为宝宝饮食保健整理了几条与大家分享:

【12种宝宝禁食食物】

家中有宝贝 健康生活巧妙来应对

一。3个月内不要盐

二。1岁之内不要蜜

三。3岁以内不要茶

四。5岁以内不要补

五。10岁以内不要腌

六。婴儿不要吃大豆食品

七。三岁以下幼儿不宜吃巧克力

八。2岁以内婴儿不宜喂鲜牛奶

九。少儿不宜多吃笋

十。功能饮料

【辅食添加】

4个月前纯母乳;

4-6个月:米糊(粉)、蛋黄,

6个月前不能吃蛋清;

家中有宝贝 健康生活巧妙来应对

6个月后可以添加菜泥和青菜粥、水果泥、混合果汁、豆浆和鱼肝油等(鲜榨果汁要1:1兑水稀释);

7-9个月:可以加肉泥、肝泥、豆腐、面片、菜粥(勿添加任何佐料,包括盐和糖);

9月后慢慢过渡到成人食品,要清淡且循序渐进。

【中医育儿歌】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一点肉;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少喝饮料多喝水,煎炸熏烤伤脾胃;

缺锌缺铁儿常见,调料脾胃是优先;

有病没病吃小药,正当病时失疗效。

【宝宝鼻塞小药方】

把生姜剁碎,烧热锅,随后把姜末倒进去炒,炒热之后,拿两条柔软的布把姜末包在宝宝的脚底,如果宝宝不配合的话,可以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包上去,再拿个袜子穿上就更稳妥了,不会担心包得不够紧或者姜末跑出来,很实用又没副作用

家中有宝贝 健康生活巧妙来应对

【宝宝发烧勿输液,蔬菜三样保平安】

在宝宝生病发烧的时候,轻易不要给宝宝吃退烧药,也不要输液!告诉各位妈妈退烧的一个方子: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4根 白萝卜2-3片 生姜1-2片 加冰糖加水煮15分钟。待温度适中给宝宝喝,宝宝喝下去会出汗退热。

【发烧宝宝食谱】

1、米汤:将大米煮烂去渣,加入少许白糖;

2、绿豆汤:将绿豆煮烂,取其绿豆汤,加入适量冰糖;

3、鸡蛋羹:取1-2个鸡蛋打匀,加适量温水蒸熟;

4、西瓜汁:可促进毒素的排泄;

5、鲜梨汁:适于发热伴有咳嗽;

6、鲜苹果汁:含有维生素C,可中和体内毒素

【扁鹊古方三豆饮,宝宝退烧不吃药不点滴】

四豆饮组方:黄豆20粒,黑豆、绿豆、白饭豆(也叫白芸豆)各15粒。按此比例多用也可。四种豆子都是生用,多放水煮到稀烂,取浓汤温服。随煎随服,不可放凉或隔夜。尿量多、出汗的儿童,不用加白饭豆(即成三豆饮)

【宝宝拉肚子食疗法】

1、胡萝卜泥~

取新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成小块,加水煮烂或蒸烂,取出胡萝卜捣成糊状,然后加入煮胡萝卜的水调匀即可,每5~10克胡萝卜泥大约加100毫升胡萝卜水。

家中有宝贝 健康生活巧妙来应对

2、蒸苹果泥:蒸熟了的苹果具有很好的止泻作用,平均每天吃2~3次

【宝宝抵御感冒必备的玉米水】

玉米一根带须及最内两层青皮,胡萝卜一根(中等个头儿)去皮切滚刀块,荸荠(8至10个)去皮(不去皮也可但要洗净),配以清水1L-1.5L,水开后中火煮二十五分钟左右(至玉米熟透)。汤水保持温热,一日内服用。一般感冒初期,连续服用两天感冒症状会有效得到缓解

【宝宝爱上火吃什么蔬菜好】

白菜:有清热除烦,利二便的作用;

芹菜:去肝火解肺胃郁热;

莴笋:清热、顺气、化痰;

茭白:清热解毒的功效;

莲藕:清热生津、润肺止咳;

家中有宝贝 健康生活巧妙来应对

茄子:清热解毒;

百合:清热润肺止咳功效;

苦瓜:性大凉,味苦,泻六经实火,是一味苦寒清热食品。

【宝宝成长离不开的9种水果】

橙子:半个就能满足孩子一天所需Vc. 香蕉:被称为智慧之果.

苹果:被称为大夫第一药.

葡萄:很好的能量来源。

桃:含铁量在水果中居榜首。

樱桃:有鲜果第一枝称号。

猕猴桃:Vc之王。

家中有宝贝 健康生活巧妙来应对

梨:水分充足。

草莓:营养丰富

宝宝的饮食安全问题不容小觑,作为家长的你,是否注意到了呢?如果还没,那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教你7招健康吃饭方式


对于吃饭,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一日三餐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虽然我们每天都吃饭,但是你真的吃对了吗?遵循健康科学的吃饭方式,可以让我们增寿10年。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如何健康吃饭吧。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不要吃的单一,多吃稻米、小麦、玉米、高粱、粟、大麦、燕麦、荞麦等谷类,粗粮与细粮搭配着吃。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这三样东西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主要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它们水分多、能量低、纤维含量高,所以能很好地控制体重、水润皮肤。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奶类补充钙质效果突出,其他矿物质和维生素A含量也很丰富;豆类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高、不含胆固醇。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适当多吃鱼、禽肉,减少猪肉摄入量。猪肉含脂肪过高,常吃会增加肥胖和慢性病危险。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烹调油的推荐摄入量成人每天25克—30克。食盐的推荐摄入量:成人每天6克(包括酱菜、酱油、酱里的食盐量)。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每天6000步是一个推荐量的起点。这个6000步不光是走,其他运动也可以转化成“步”来计算,骑车、跑步、游泳等活动可以转化成1000步的活动量。自行车7分钟=1000步、拖地8分钟=1000步、太极拳8分钟=1000步。

7.一日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一天中能量摄取、能量分配在三餐中的比重是早餐占30%左右,午餐占40%左右,晚餐占30%左右。


7个神奇的止疼方法,还不快来收藏


美国调查显示,每10个人中就有9个被不同部位的疼痛困扰着。这些疼痛也分“轻重缓急”,除了需要去医院或吃药的之外,还有一些小疼痛让人不得不忍着。近日,美国《预防》杂志综合了多项研究结果,总结了几个出人意料的止痛方法,帮你解决这一苦恼。

抱怨一声。英国研究发现,抱怨可以使人把手浸在冰冷刺骨的水中的时间增加35%。这可能是因为,发泄情绪会引起一系列的身体和激素反应,能增强人们对不适感的忍耐力。

翻看照片。在一些令人不舒服的医疗检查之前,翻看手机里亲人好友的照片,可以使检查更易被忍受。实验发现,女性观看伴侣的照片比看非亲近人的照片,更容易止疼。这是因为,亲近人的照片会刺激特定化学物质的释放,使大脑感受疼痛的区域关闭。

性幻想。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发现,那些想到性感事情的人,比一本正经的人更能忍受疼痛。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教授哈米德表示,性幻想能使人的注意力从疼痛中转移出来,减轻焦虑,令人轻松。

慢慢呼吸。研究发现,女性的呼吸频率减慢一半后,不适感就会明显减轻。深呼吸能转移注意力,缓慢有节奏的呼吸有助于身体停止对疼痛做出“迎战或逃跑”的反应。

闻闻青苹果。芝加哥嗅觉与味觉治疗和研究基金会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闻一下青苹果的气味,疼痛感会大大减轻。研究人员表示,这也许是因为注意力被分散,或者青苹果的气味本身能缓解头颈部肌肉的紧张程度,从而减轻头痛。

寻求朋友的宽慰。朋友的小小帮助,能使人更好地对付顽固性疼痛,如背痛。西班牙一项研究发现,从朋友或爱人那里得到的宽慰越多,人们会越积极地寻找新方法对抗疼痛。

欣赏画作。意大利巴里大学研究发现,欣赏自己喜爱画家的作品,疼痛感会减轻30%。

生活中有7个健康奇招,快来涨姿势吧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