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高危孕产妇的春季养生 > 导航 > 禽流感的症状是什么

禽流感的高危人群

高危孕产妇的春季养生。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面对不同人群的养生纷繁的话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禽流感的高危人群”,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导读: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有哪些?近期全国报告多例H7N9禽流感病例,而冬春季又是禽流感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跟禽类接触比较多的人群,更要加强防范。下面介绍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来关注下吧。

一、什么是H7N9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中,H和N分别代表病毒外膜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依据它们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此次报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H7N9和H9N2基因重配的新病毒。

二、禽流感的高危人群:

1、最高危人群:密切接触禽流感禽鸟者

与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需要特殊防护。特殊防护要求为穿普通工作服、外罩一层防护服(隔离衣),戴防护口罩、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穿长筒靴或可消毒的保护性脚套。世界卫生组织还建议,这些人员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工作前后彻底消毒、洗手等。

2、次高危人群:偶尔接触禽鸟者

除了上述人群外,还有很多喜欢饲养野禽、鸽子、鸟类等宠物的市民。在当前禽流感流行时期,为了安全起见,首先应该尽量减少与宠物禽类的接触。如果无法减免,要注意消毒,对笼舍要定时消毒;如果自己双手接触到活禽鸟或被禽鸟分泌物弄污后,应该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最好也进行适当消毒。如果接触后7天内出现流感样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如实告诉医务人员接触史,以便正确处理。

3、高危人群:经常接触家禽者

经常与活禽密切接触的人,包括从事养殖、分拣、运送、销售、宰杀工作和死禽处理等的人员,以及对有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的专业人员等。这些人员要穿防护服,佩戴口罩,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工作前后彻底消毒、洗手等;避免直接接触病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

专家建议: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和药物,并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可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禽流感的发病过程非常快,很多家禽还看不出什么症状就死亡了。所以,如果怀疑自己饲养的鸡、鸭患病或发现家禽不明原因突然死亡时,应该尽快上报动物防疫部门,由他们来诊断并采取必要的消毒等措施。

4、普通人群:不接触禽鸟者

一般市民感染禽流感的几率微乎其微。从禽流感传播情况来看,主要是流行于禽类之间,所以,人们对这个病不要恐慌。禽流感完全可以通过严格消毒、隔离、封锁以及有效的预防等措施,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三、高危人群与易感人群的区别: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中明确指出:高危人群是指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

易感人群是指对传染病病原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易受感染的人群。人群中易感者多,则人群易感性高,容易发生传染病流行。

1、所有人对H7N9禽流感病毒均易感,但个人的暴露机会、免疫力,以及遗传易感基因可能在感染和发病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目前看,人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易感性远低于季节性流感(H1N1,H3N2,新H1N1等),但高于H5N1禽流感。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是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孕妇一旦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易使病情加重。

四、人是怎样感染上H7N9禽流感?

部分确诊病例曾经接触过动物或者处于有动物环境当中。2013年4月4日,在上海市一家市场上的鸽子中检出H7N9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较高同源性。但人如何感染尚不明确。动物传播给人类以及人际间传播的可能性正在核实中。

但是目前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由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经呼吸道、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类。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

五、普通人应该如何预防禽流感?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4、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七天有无禽类接触,以及去过禽流感疫区。

6、外出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7、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居民,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

yS630.Com相关推荐

你是痴呆的高危人群吗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和人群老龄化,老年痴呆发病率逐渐增加。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高危人群有以下几类,应注意加强预防。

肥胖者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肥胖与老年痴呆症的关系。研究跟踪了几百名瑞典妇女在18年间的身体状况,结果发现妇女如果在70岁左右很胖,那么她们在80多岁时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将比正常人大得多。肥胖者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疾病都是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

高龄者老年痴呆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增高趋势。一般来说,老年性痴呆多见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血管性痴呆以75岁以下的老年人为多。统计表明,在60岁以上人群中,痴呆发病率占5%,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痴呆发病率可达20%。

独居者丧偶、独居、情绪抑郁者是老年痴呆的高危人群。这些老人与外界交流少,长期处于孤独、寂寞状态,易引发老年痴呆。

嗜酒者酒精对脑组织有毒性作用。酒精易与卵磷脂结合沉积,而大脑中卵磷脂最丰富。嗜酒者易发生营养不良,使供应脑组织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缺乏。长期饮酒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组织萎缩,记忆力和智能严重受损,最终变为痴呆。

脑病者各种各样的脑部疾病是痴呆的高危因素,如帕金森氏病、脑肿瘤、脑炎者等;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也容易发生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主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发性脑梗塞有关。

脑外伤者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症与过去头部受伤有密切关系。颅脑外伤会使神经细胞受损,导致记忆力下降、智力受损,严重者有可能引起痴呆。一些拳击运动员因头部反复受到拳击,天长日久就会出现痴呆,拳王阿里就是一个受害者。

文化低者资料表明,文化程度对智力衰退有一定影响。在文盲、文化程度较低以及从事体力劳动、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中,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脑力劳动者及知识分子智力衰退较慢,老年痴呆的发病率相对要低些。

绝经女性临床资料显示,女性老年痴呆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例为7:26。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在对女性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研究后发现,患者大脑中的雌激素含量较低,可能加速老年痴呆症典型特征——大脑淀粉样蛋白沉积斑块的形成。

摄铝多者铝对神经细胞有毒性。有人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得老年痴呆者脑组织内铝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

有家族史者老年痴呆症具有家族聚集性。据统计,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近亲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4倍多。研究发现,老年痴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及多基因遗传,目前已发现至少有4种基因突变与老年痴呆发病有关。

免疫低下者研究认为,某些病毒感染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免疫功能改变与认知功能的改变也有一定关系。

不良爱好者有吸烟、缺乏运动、饮食不当等不良生活习惯者,往往导致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冠心病等,进而引发痴呆。调查显示,我国北方60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患病率为3.96%,其中血管性痴呆占多数。这些患者多有嗜辛辣和荤的饮食习惯,且半数以上患者有吸烟史,烟龄超过10年。长期饮食过饱,不仅使人思维迟钝,而且会使人感到困倦,加速脑动脉硬化,容易引起老年痴呆症。

抑郁症患者科学家对2000例老年痴呆症进行调查,发现14%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有长达25年的抑郁症病史。研究发现,若抑郁症病情比较严重,更容易加速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H5N1禽流感的症状和预防办法


目前云南有一例的H5N1禽流感感染事件,那么禽流感h5n1症状有哪些呢?下面为您介绍禽流感h5n1症状有哪些,并分析如何预防禽流感H5N1,看看吧。

什么是H5N1禽流感?

H5N1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

流感病毒颗粒外腊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植物血凝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

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H5N1为卫生部新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又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类流感根据其致病性可分为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H5N1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1997年,首次从中国香港一3岁儿童的流感死亡病例标本中分离鉴定出。

H5N1禽流感症状有哪些?

H5N1高致命型禽流感会感染人和家禽,由于它的传播速度极快,因此,感染家禽的症状就是家禽大面积死亡。

H5N1亚型病毒感染一般均为重症患者。

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

如何预防禽流感H5N1?

1、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出门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自己的眼睛、鼻、口。

3、如果所在区域已发现疫情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避免接触染病的禽类,如鸡、鸭。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

4、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避免食用活的或未经煮熟的鸡鸭,特别是煎鸡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黄不熟。

5、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热及紫外线均敏感,56℃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70℃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使该病毒灭活。

6、发现有类似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

7、上下班坐公交的时候,公交上的人多,而且空气也不流通,所以回家之后一定要清洁自己的手、脸。

8、手消毒可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异丙醇类、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消毒剂)揉搓作用1~3分钟。

9、高质量的睡眠可促进人体产生多一些睡眠因子,睡眠因子可促进白血球增多,同时加强肝脏的解毒能力,从而可以消灭侵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因此,高质量的睡眠可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10、过量的饮用酒会直接危害到肝脏和脾脏,当血液中的酒精度过高时,定会影响到免疫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建议大家少喝酒,即便是葡萄酒,每天1杯即可。

11、体温下降1度,免疫力就会下降30%,所以,维持正常的体温是预防禽流感的重要措施。

1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

13、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禽流感h5n1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禽流感H5N1,以上就是为您总结的内容,供参考。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禽流感的高危人群》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高危孕产妇的春季养生”专题。

禽流感的高危人群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