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运动和静养哪个养生 > 导航 > 清静养生的方法

清静养神

运动和静养哪个养生。

饮食贵在节,读书贵在精,锻炼贵在恒,节饮食养胃,多读书养胆,喜运动延生!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如何在中医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清静养神》,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清静养神

俗话说:“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只有心理清静,才能得以调心养神守精。心静神安,精气逐渐充盛,形体健壮,真气内从,邪不可侵;心神躁动不安,精气日益耗损,使形气早衰。要达到心静,就必须祛除杂念,条畅情志,这样才可使心神静养,精神内守,脏腑旺盛,病无所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为无为之事,乐恬澹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可?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金元医家刘河间也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心静可以胜躁治乱,可以抗衰老延年。思想上清静无为,并不是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做一个无志向、无抱负的庸人,而是要树雄心、立大志,排除杂念,驱除烦恼,专心致志,更有利于学习工作,更有利于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

清静养神还要放弃对名利的追逐,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批评道:“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他告诫人们,醉心于名利的人,身体衰惫了,要名利还有什么用呢?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就会劳伤心神,使身体早衰。

在物质生活方面,人当知足常乐。不能奢求无度,胡思乱想,永不满足。不然,就会扰乱心神,影响脏腑组织的正常功能,因此,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应做到清心寡欲。老年人当绝欲,静养心神。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妒忌,此是古人养生之诀窍。

ys630.coM延伸阅读

夏季怎么静养有哪些注意


头脑宜清静。盛夏烈日高温蒸灼,令人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使头脑清静,神气平和是养生之首要。据古医经《养生篇》中记载,夏日宜静养勿燥,节嗜欲、定心气可居高明、可远眺望、可入山林、可坐台榭空敞之处,以避炎夏。切忌火爆脾气、一蹦三跳,情绪激越而伤神害脏腑。

饮食宜清淡。炎夏暑热,少食高脂厚味、辛辣上火之物,饮食清淡可起到清热、祛暑、敛汗、补液等作用,还有助于增进食欲。新鲜蔬菜瓜果,如西红柿、黄瓜、苦瓜、冬瓜、丝瓜、西瓜之类清淡宜人,既能保证营养,又可预防中暑;菊花清茶、酸梅汤和绿豆汁、莲子粥、荷叶粥、皮蛋粥等亦可清暑热,生津开胃。

游乐宜清幽。炎夏不宜远途跋涉,最好是就近寻幽。清晨,曙光初露,凉风习习,到溪流、园林散步,做气功、保健操等,可使你心旷神怡,精神清爽;傍晚,散步徜徉在江滨湖畔,亦会令你心静如水,烦闷、暑热顿消。晚上,在人少、清凉之室,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或邀三朋四友,品茗聊侃,亦惬意舒心。适当过过现代城市的夜生活,去夜总会、歌舞厅、卡拉OK,潇洒一回,对丰富生活内容大有好处,但不宜常往,特别是老人应慎之,否则亦会伤神害身,乐极而生悲。

中医养生重在养神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由此可见,养生重在养神。养神具体怎样做呢?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顺应自然。

古代人能够长寿是因为饮食节制、作息常规、不过度操劳,从各个方面保持形体和精神健康。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身体却出现了亚健康,就是因为违背了自然规律、醉酒纵欲,生活无规律造成的。

2.精神内守。

思想安静,真气运行通畅,精神守护于内,疾病就不会产生。精神内守主要包括:心情安定而没有恐惧心理,不讲究吃穿,避免不正当的嗜好、欲望,乐于生活。

3.清静养心。

静心能使人长寿,可通过练习各种入静保健法来做到。孙思邈提出的自治,自克,自悟,自解,是指善于排解,自我心理调节,以达到气静神定。另外,也可以从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集邮、养花、下棋、听音乐、跳舞、散步等方法,控制情绪。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利于陶冶性情,驱除烦恼与忧虑,使思想专一而达到静心之目的。

4.良好心情。

七情太过生百病,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若七情反应过于强烈持久,也会引起疾病。

如何保持好心情呢?一是淡泊名利,忘掉个人得失。要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二是知足自乐。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特别是学会比下有余,心情才会舒畅。三是不要妄想。总是回忆过去的荣辱悲欢,或事到眼前畏首畏尾,以及期望未来的荣华富贵,都称为妄想,会增添烦恼。四是善于面对逆境。对生活的艰难,以乐观豁达的胸怀面对。五是有童心。六是要心宽。凡事不计较,如此自然快乐。七是要性子慢。性格和缓,不急躁,难得糊涂。八是要耳顺。凡事顺其自然,无论听到什么,收得起,放得下,别太敏感。

5.道德高尚。

孔子说:大德必得其寿,是指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可以免除敌意,驱除烦恼,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从心理上讲,助人为乐,心怀坦荡,不图回报,自然也就少了心情压抑。使身体得以放松,从而延年益寿。

针灸美容 健形养神


通过针灸调节使其精充气足,容光焕发。针灸既可以改善局部盆腔的血运,又能通调面部血运,既调整了内在脏腑功能,又可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针灸还能调节雄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过旺的皮脂腺分泌,起到由内而外、表里贯通、气血畅达的疗效,使失衡的机能状态趋于平衡。

健形养神

神,又称神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特征。一个人的精神容貌则是人体精、气、神的充分体现,而气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神赖气血奉养而精明。根据中医形神合一及形与神俱的理论,针灸临床历来注重形与神而强调以神为主。针灸就其保健延年、美容美形方面可谓形神兼备,以神养形,以神治形,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积极因素,调理脏腑,运行气血,使肌肤得濡润,毛发获滋养。若出现面色萎黄或苍白,面容憔悴,皮肤苍老晦暗、弹性减弱,皱纹渐增,腹部脂肪堆积等,可以通过针灸调节使其精充气足,容光焕发。

通经消斑

黄褐斑,临床上很常见,是指对称性发生于面部的淡褐色或深褐色色素斑,好发于鼻部、额部、颧部、口周和面颊等处,多无自觉症状。笔者根据临床观察认为黄褐斑往往与一些妇科疾病相关,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妇女以血为本,其生理特点,则以经血为重点,首重调经。脏腑和调,精气、津血上荣,黄褐斑自然消退。针灸既可以改善局部盆腔的血运,又能通调面部血运,既调整了内在脏腑功能,又可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

利祛痤疮

痤疮,又称粉刺,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若不及时治疗或防治不当,可遗留终身难愈的瘢痕而影响容貌。现代医学认为痤疮主要与雄激素、毛囊和皮脂腺内微生物有关。根据中医辨证分析,可将痤疮分为肺胃湿热型和血瘀痰凝型,通过针灸既可以清肺胃之热,又可以化痰浊之瘀,促进毛细血管血流,加强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并能抑制面部皮脂腺分泌,疏通皮脂腺排泄孔道,防止脂栓形成,消除粉刺。针灸还能调节雄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过旺的皮脂腺分泌,起到由内而外、表里贯通、气血畅达的疗效,使失衡的机能状态趋于平衡。

春季应该如何养神呢?


清心养神。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恶抑郁,与春天升发之气相应。如不注意调摄情志,则肝气郁滞、神气浮躁、神明紊乱,出现头昏眩晕、心烦失眠、妄想狂乱等症。高血压病患者易出现肝阳上亢、血压升高,有发生中风的危险。糖尿病患者情绪波动,血糖则难以控制。患精神分裂症的人,春天易复发犯病。因此,每一个人要学会调控和驾驭好自己的情绪。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养性》中指出,调摄情志应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悁悁怀忿恨,一旦遇到烦恼时,做到自讼、自克、自语、自解。学会自我宣泄,使心神免受伤害。沈括在《苏沈良方养生说》中说得好:(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心)和则应物者顺,外轻内顺,则生理备矣!因此,要有一颗平常心,清心寡欲,以保持心神的宁静,即可内轻外顺、气血通畅、脏腑和谐、阴阳平衡,无形中起到与春天升发阳气相适应的保健功效。

运动健神。冬去春来,气温渐渐升高,人体阳气渐趋于表,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各器官负荷加大,而对大脑供血不足,机体尚不能马上协调适应,人会感到疲倦,出现春困现象。对付的好办法就是外出锻炼。《黄帝内经》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因此,在春日的清晨或傍晚到空气清新的野外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做健身操、放风筝等,常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解除春困烦恼,可使人体健神清。

养精保神。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三宝,神由先天之精生成,需后天的滋养才能旺盛。《服气经》中说: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春天要有规律的生活,节制房事,不妄作劳。风和日丽的天气到清静宽敞之环境中调息净心,可使周身气血通达,起到养精保神作用。

睡眠安神。古人称睡眠为眠食,清代曾国藩说: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故有不觅仙方觅睡方的名言;世界卫生组织把睡得香确定为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春三月如何进入甜蜜的梦乡呢?一是顺应自然规律,做到起居有时,夜卧早起;二是讲究睡姿,睡觉时宜卧如弓,以右侧卧位为好,利于全身放松,睡得安稳;三是先睡心后睡眼,如《老老恒言》中说:入寝时,将一切营为计虑,举念即除,渐除渐少,渐少渐无,自然可得安眠。四是有良好的睡眠环境,居室要幽静,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床铺舒适。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睡得香,自然体健神爽。

食养补神。宋代陈直在《养生奉亲书》中说: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明代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亦说:由饮食以资气气足以生神,神足以全生。春季为肝气当令,合理的膳食是滋养精、气、神之本。因此,饮食上应遵循唐代医家孙思邈说的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原则,常吃护肝养脾的甘性食物。如小麦红枣粥可养血益心安神;山药粳米红枣粥健脾益气养神;绿豆鲜藕粥清热生津宁神;竹叶粥、百合粥润燥清心益神等。各人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机体的阴阳盛衰来选择好饮食,方能起到补养神气、强身健体的作用,安然度过三月阳春。

房事调谐,保精养神


房事调谐,保精养神

性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之一,正如古人所言:“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矣。”意思是说,房中之事既不可绝,也不可太过,独身或禁欲不利于健康长寿,恣情纵欲也有损于机体健康。适当的房事生活不仅是天性之需,也是人生延年益寿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房事调谐以养生,是中国古代医学家所十分重视的,更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内容。

《抱朴子·释》说:“人食不可都绝阴阳,不交则坐致雍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任情肆意,又损年命,难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清代医学家徐灵胜也认为:“故精之为物,欲动则生,不动则不生,故自然不动者有益,强制者有害,过用衰竭,任其自然而无勉强,则自然之法也。”这些观点都反对禁欲,女不可无男,男不可无女,依存,正常的房事生活是生理和生活情趣上不可缺少的。调谐房事,保精养神,正常适度,有利长寿,因为正常的房事生活可以协调体内的各种生理机能,促进性激素的正常分泌,而且是人体健康的心理需要。

长久调谐适当的房事生活,可使人体肾精充沛,五脏调和,肌肤润泽,精神焕发,身强力壮,耳目聪明,容颜光采。而频繁的房事生活致使精失过多,最后引起早衰。主要表现为牙齿松动,视力减退,耳鸣耳聋,小便失禁,鬓发早白和脊柱僵直等,甚至可能导致生命的死亡。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房事要调谐适度,避免损伤,这是健康长寿的基础,也是养生延寿不可缺少之术。

节欲保精,养神养性


节欲保精,养神养性

房室养生家认为房室养生要节欲保精,否则就谈不上房室养生。节欲保精,现在很多人都把它解释成:节制性欲,保养精气,固摄阴精。其实这种解释很不全面,节欲不单纯是节制性欲,欲指欲望,包括财欲、权欲、物欲、情欲等。节欲是指节制奢侈的欲望,减少过度的思想负担和精神紧张,要清心养神,恬淡虚无,精神松弛,去除烦恼郁怒,避免增恨忧愁。节欲静养可以修复心理创伤,恢复功能障碍,保养肾精。如对金钱财产、权力官职、名望地位过度的追求,势必耗精伤神,在追求这些欲望时常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精神紧张,耗精伤血。

节制情欲,合理安排性生活,可减少体力消耗,保精养神。元代李鹏飞在《三元延寿参赞书》中说,节欲才能养精,养精才能全神。肆意淫乐,沉迷不起,贪图声色则恰如“破骨之斧锯”,“流浪于生死之海”,最终弄得“目盲耳聋,肌肉消瘦,形同枯槁,命如朝露”。

节制物欲、权欲等奢侈的欲望更能起到蓄精养神的作用。如权欲熏心,必须整日谋划如何击败政敌,终日思考如何拉帮结派,为升官发财勾心斗角,为算计对手出谋划策;整天计谋别人,不免要有亏心事,做贼心虚,一方面受到良心的自我责备,另一方面害怕别人陷害自己,惶惶不可终日,既耗精伤神,又劳伤心血,肾精暗耗,必然有碍于性功能的发挥。

节欲保精,不仅可提高性和谐和性愉悦,而且能有效地保持性功能,使人精力旺盛,避免因纵欲而精神不振,意志衰退,影响工作和学习。节欲有利于优生优育,《广嗣纪要》说:“须当修省积精,以养天真,寡欲情而益眉寿。如此则惜精爱身,有子有寿”。

清静养神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