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时调神

节气顺时养生饮食起居。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顺时调神”,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顺时调神

人们的起居作息要顺应气候变化,并且要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来安排生活。而养神也应随着四时变化而不断地调节,即从精神上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这是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顺应四时调节精神变化有利健康。春天,大地回苏,万物生机勃勃,春阳上升,人们的情志也应随着春天生发之机而生,使神情向上,调动一天的积极因素,从精神上与春天一样保持欣欣向荣的生发之气。

夏天,大地生机盎然,万物茂盛,人们的情志也应随着盛夏使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处于向上向外的趋势。“使志勿怒”,即夏日炎热,心绪躁烦,静神可宁心,静可胜躁,可除暑热心烦。为了避免中暑,还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久之者热不可伤心。俗话:“心静自然凉”。又有诗云“避暑有要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此即夏日人的情志应以静为宜,不急躁以免助炎热之邪。

秋天,万物回收,肃杀之气为主,人的情志也应收敛,处于平静向内的状态。“使志安宁”,以不受肃杀之气影响,精神内守,不躁不急,收敛神气,与秋天一起保持平和,这是从精神上说养收的道理。

冬天,寒风凛冽,万物蛰伏,人的情志也应伏藏于内,不要显露于外,“使志若伏若匿”,保护自己的阳气,若有私意不可暴露,以防寒邪伤阳,扰乱内藏的精神状态。这是冬季情志的调节,以奉养藏之道。

yS630.Com相关推荐

夏季如何顺时养生


《内经》古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内经》的养生思想注重精神调摄,从本段经文中可以明显体现出来。本段文字中除“夜卧早起”一句讲述起居外,余皆为调摄精神情志的论述。所谓“无厌于日”,是说长昼酷暑,伤津耗气,人易疲乏,情易烦腻。而养生之人,确应顺应夏天阳气旺盛的特点,振作精神,勿生厌倦之心,使气宣泄,免生郁结。所谓“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是要人注意调整情绪,莫因事繁而生急躁、恼怒之情,免助阳起暴冲而伤正气。所谓“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是前两句的注脚:勿厌倦之心,则内无郁结,气得宣泄;而无急怒之志,则气之宣泄是和平的、愉悦的,若其所爱在外一样舒畅。在夏令暑蒸气耗的季节,若能自我调整出这样的心境,自然可以凉从心生,健康长寿了。

夏季的饮食起居较之其它季节更形重要。因为夏季阳气盛于外,而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加之夏季食物易腐败,稍有不慎,即可致腹痛、吐泻。故夏季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食豆类,如绿豆、赤小豆、扁豆、豆制品之属,以解暑利湿、健脾益肾。另一方面,夏季青壮年多食生冷、冰雪,老年人切莫效尤,不可纵口腹之欲致伤脾胃。在起居上,虽闷热难眠,亦应避免对扇当窗,或卧睡席地、凉床,或空调温度过低,或赤膊不加遮盖。这些对老年人来说皆非所宜,犯之,病生难禁。

总之,夏季是个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的季节,人们要顺应这一时令特点,精神上力避懈怠厌倦之心;情绪上要平和愉悦,免生燥热;生活上既要防暑驱热又要谨防贪凉受寒;作息上宜晚睡早起(午后可根据个人情况补足睡眠),另加注意饮食卫生,就可以避虚邪、远疾病,安度盛夏了。

顺时养生法效果好吗


现如今的生活当中大家对于养生这样的方法已经渐渐的演变成生活当中人人所知的一项运动,养生不光可以运动,还可以利用食疗,按照不同的四个季节调理,每一个季节当中的温度差别和温度的现象都是不同的,所以说对于在条件方面我们一定要严格把关,那么顺时养生法效果是怎样的呢!

关于四时养生,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过论述,如《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篇里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意思是说,在春夏之季,气血容易趋向于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而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溺等,以维持和调节人与自然的统一。

养生之道在于顺应四时

连皮肤都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身体的其他部分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们一年的养生战略也应随着四季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简言之,就是要法时。

法时养生,就是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说具体一点,就是热天有热天的养生原则,冷天有冷天的养生道理。总的原则就是要顺应天时养生,也就是要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来调养我们的身体。

法时养生的精髓是四季养生,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养生。

那么,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又是如何影响人体的呢?

四时对人体精神活动的影响。

在医学名著《黄帝内经》里专门有一篇是讨论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精神活动影响的,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对于此篇,《黄帝内经直解》指出:“四气调神气,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态也。”著名医学家吴鹤皋也说“言顺于四时之气,调摄精神,亦上医治未病也”,所以篇名为“四气调神”。这里的“四气”,即春、夏、秋、冬四时气候;“神”,指人们的精神意志。四时气候变化,是外在环境的一个主要方面;精神活动,则是人体内在脏气活动的主宰,内在脏气与外在环境间取得统一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四时对人体气血活动的影响。

祖国医学认为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如《素问·八正神明论》里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位而卫气沉。”意思是说,在天热时则气血畅通易行,天寒时则气血凝滞沉涩。

有关以上文章为大家介绍了顺势养生法能够很好的调节,大家体内的气血充足,同时促进气血的活性以及情绪的流动,在调肝舒气的同时,又可以达到最终治疗的目的。

中医养生 顺时起卧更健康


导读:中医养生,最讲究天人合一,顺时而养,只有静下心来,用心去感受自然万物,你的心才会宽广,人自然也就豁达了,你会养生吗?


中医

顺时起卧 天人合一

作息简单来说就是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包涵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工作、休息等活动。中医养生家认为作息有一定的节律,生活安排符合自然的规律是养生的重要方面。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作息养生有精辟的概括,即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认为这样做最终可以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目的。

那么我们如何在日常工作、学习和休息中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健康长寿呢?祖国传统医学中在此方面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只要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领会运用就会起到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顺时首先要了解时。春、夏、秋、冬,中医称为四时,一日当中也有四时,《黄帝内经》谓:以一日分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人的生理变化随着冬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变化,也就是随着昼夜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而产生的周期性的活动,即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我们这里的顺时主要指一日之内时间的变化。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黄帝内经》)。指出一日之内,阳气随昼夜的变化而消长。凡天地之气,自子时至巳时(23点至次日11点),为阳主事;自午时歪亥时(11时至当日23时),为阴主事。

人体一日当中的具体的阴阳变化为: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气受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气受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日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阴陇是阴气最盛之时,在于半夜;阳陇是阳气最旺之时,在于中午。由中午往半夜,阴气渐胜,阳气渐衰;由半夜至中午,阳气渐盛,阴气渐衰。

人体这种阴阳盛衰交替变化是与大自然相应的。所以,顺时作息主要体现在顺应阴阳的变化,使人体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早晨,随着阳气开始生发,人从睡眠中醒来,上午人体阳气旺盛,阴气潜藏,精力充沛,有最高的工作效率。中午至黄昏,阳气渐消,阴气渐长,仍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但逐渐感到疲惫。入夜后,阳气潜藏,阴气渐盛,人体需要睡眠休息,消除疲劳,养蓄精力。鸡鸣天亮之后,又出现阴阳消长的变化,开始新的一天的循环。

古代医家认识到这种人体变化节律,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有力的佐证。

以人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来说:

早晨迅速上升,达到峰值,上午四小时的分泌量占全天总量的40%;下午分泌量减少,水平下降;深夜分泌活动完全停止,后半夜又逐步升高。人的活动能力与内分泌、神经活动相应。

在2时至4时,人体的大部分功能处于抑制状态,通宵工作者于此时效率最低。

10时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最好,此时工作效率最高。10时至14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人会感觉到疲倦,15时,性格外向的青年人创造力旺盛,性格内向者处于低潮时刻。

22时,体内多种功能处于低潮,需要休息睡眠。现代时间生物学即生物钟理论也指出,人体错综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相互依存的组织系统,都有着较为稳定的周期变化的节律。

人的智力和体力,上午10日寸达到高峰状态;最差在晚上24点。这些都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消长节律一致。了解了我们人体的变化规律,就应该顺应这些规律,才能最有效地利用时间而且有利于健康。

中医教你如何保护五脏六腑

中医认为,人体的各脚趾都与脏腑相通。肺、大肠属金,对应大趾;脾、胃属土,对应二趾;心、小肠属火,对应三趾;肝、胆属木,对应四趾;肾、膀胱属水,对应五趾。脚趾保健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脚趾位于人体的末端,远离心脏,足尖部的血液循环较差。足趾产生病理的改变会通过经络反馈到相应的脏腑器官,产生多种症状

脾胃虚弱的人经常活动脚趾,可使体内气血通畅,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如果特别注意对二趾的保健,就能起到调养脾胃的作用。

脚趾按摩方法

1.用脚趾抓地,抓鞋底,一次抓五分钟左右,两只脚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一天2~3次

2.按捏脚趾,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左右,睡前进行最为方便。

对于长期坐办公室、缺乏运动的白领来说,尤其具有积极的作用。寒冷季节,气血运行不畅,则更有意义。另外,多走路也有同样的效果,因此为一个人在走路时有近一半的重量是由脚趾来承担,走路将促进脚趾的血液循环和经络运行,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养生主要方法之二顺时摄养


人类有着相对固定的寿命期限,中医学称其为“天年”,据《左传》记载,天年应在一百至一百二十岁左右。一般认为,寿限是两种过程的结果:一为同时间紧密相关的生量性改变,另一为躯体、精神疾患或应激所致的病理性改变。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均是人类寿命的影响因素;肾中精气的盛衰和脾胃的功能状态,是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影响人类寿命的内部因素。中医养生学的各种方法,实践证明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维护身心健康和延缓衰老进程的作用。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期望的寿命可大为延长。
养生,又称为摄生、保生等,即保养生命之义。人类具有相对固定的寿命期限,有着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规律。但是,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能使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处于阴阳协调、脏腑和谐、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从而延缓人体衰老的进程。因而,养生对于预防疾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延年益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
在养生思想的指导下,前人在长时期的养生活动中,不断地研究致病原因与发病条件,研究人体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规律,不断深化对衰老机理的认识,并在预防疾病与延缓衰老的养生实践基础上确立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对于养生方法的制订、运用和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养生的主要方法概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顺时摄养
顺时摄养,系指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方面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阳气升发,利于人全化生精气血津液,养生活动应注意养阳,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例如:精神调养上可结合踏青春游等室外活动使人的精神愉快,阳气畅达;起居上宜晚睡早起,初春乍暖还寒之际要注意衣着保暖,防止感冒;饮食上宜选取用辛甘微温之品,辛甘发散以助阳气升发,温食以护其阳;并可选择轻柔舒缓的户外锻炼项目,运形以养生,以利于人体的吐故纳新,气血调畅。
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旺之时,人体的阳气最易发泄,因而养生活动要注意养阳。例如:精神调养上要求神清气和,快乐欢畅,使人体气体宣畅;起居上宜晚卧早起,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时午睡,以避炎热并消除疲劳;饮食宜清淡爽口,易于消化,切忌贪凉饮冷太过,注意保养阳气;运动要适度,宜安排在傍晚或清晨进行,以避其暑热,防止对人体的阳气津液消耗过大。
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阳气始敛,阴气渐长。养生活动应注意收敛精气,保津养阴。精神调养上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安宁的心境,使神气收敛;起居上宜早卧早起,衣着要根据初秋与深秋的气候特点而增减;秋燥季节,要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饮食上要防燥护阴;秋令的特点以收为主,故宜静功锻炼。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阴寒盛极,阳气闭藏。养生活动应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精神调养上应采用适宜的调神方法,勿使情志过极,无扰乎阳;在起居上宜早卧晚起,衣着尤应注意保暖;饮食宜热食,以护阴潜阳为原则,燥热辛辣之品亦不宜过食,以免化热伤阴;冬令的锻炼可因人而异。早锻炼时间以待日光为宜,大雪浓雾时低层空气多有污染,故不宜锻炼。

春夏秋冬顺时养生药膳方法


养生是很多人都很关注的一个话题,大家都知道养生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春夏秋冬四季里面,饮食养生尤为关键,那么春夏秋冬顺时养生有没有很好的药膳呢,因为四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变化,药膳养生是很不错的方法,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药膳也不同,下面就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药膳养生方法。

春季药膳:山药羊肉羹

材料:羊肉100克,生姜5克,生山药片50克,牛奶100毫升,葱5克。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山药去皮洗净切片,生姜切丝,待用。放入羊肉、生姜和500毫升水,用小火清炖3小时。放入山药片,煮烂后再加入牛奶和佐料盐,汤煮沸后即可食用。

夏季小食:醋制生姜

材料:生姜,陈醋,盐。

制法:把生姜洗净后切片,用醋和少量盐泡上,大约3天,即可食用。

生姜本身是一味中药,有发散作用,避风寒、防感冒、助消化。醋可活血、能止痛。生姜通过陈醋腌制,还能防止姜太过辛辣,味道也更好。每天早饭可以拿出来吃几片。

秋季粥养:鸭梨百合粥

材料:鸭梨100克,鲜百合2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粳米淘洗干净;鸭梨洗净去皮,切丁;鲜百合摘瓣,洗净。先将粳米洗净后煮熟,用文火熬熟,再加入鸭梨丁,煮烂,最后放入冰糖、百合,煮沸即可。

冬季熬膏:因体而调

中医的进补,应该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冬季是一个敛藏物质基础的季节,冬季进补就以补阴为主。

冬季推荐吃膏滋,因个人体质进行调制。冬季膏方一般是从冬至开始吃,一直吃到五九。男子以肾为先天,可以用一些滋阴的药养阴分,比如黑芝麻。女子以血为先天,一生中都和经带胎产紧密相连,所以容易血虚,可以用核桃、阿胶等做成膏滋。

春夏秋冬四季的药膳药膳大家都很清楚了,所以平时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按照季节节气选择合适的养生饮食,药膳是很好的一款养生产品,平时大家虽然也很重要别的方式的养生,但是总的来说饮食养生是最安全的,而且也是最有效果的,尤其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药膳养生尤其有效。

什么是神


什么是神

“神”是祖国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表达形式有多种,如“神气”、“神明”、“精神”、“神机”等等,其意义均类同于神。中医学认为,神是人的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在内,以精血为物质基础,是血气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并由心所主宰。

“神”是由先天之精生成的,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了。神在人身居于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人的生命活动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物质、能量代谢为主的生理性活动;另一类是精神性活动。《养老奉亲书》中说:“主身者神”,说明在人体统一整体中,起统帅的协调作用的是心神,只有在心神的统帅调节下,生命活动才表现出各脏器组织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这就是说,人的形体运动,受精神意识支配;人的精神状态,与形体功能密切相关。在同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精神意志坚强的人,身心遭受的损害会比意志薄弱者轻得多。可见,养生必须养神,既要注意形体健康,更要注重心理卫生。然而,在本世纪以前的长时期内,维护心理健康的问题,一直未受到重视。一说健康,似乎就是指身体健康。甚至有人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这些显然都是错误的,所谓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的正常生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节欲守神


节欲守神

欲即欲望,是指人们对一切物质生活的享受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节欲就是节制自己对这两个方面的过于勉强的追求,使身体不致于因欲望太过而耗神伤精。人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欲望呢?《抱朴子·内篇》认为:“人欲不可都绝,阴阳不交,则坐致壅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任情肆意,又损年命。唯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一个人若在生活上贪欲无度,永不满足,使心神耗散,心理健康就要受到损害。人之性欲,乃是生物的本能。正常的性生活,对身体无害,而且还可调节情志,使心情愉快,调动生活和工作的积极因素,有利于生活保健,尤其利于心理健康。但若不加节制,纵欲无度,耗伤精血,使脑海空虚,元神失养,则损害健康。历代医家认为,节欲保精是长寿的根本方法。《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生之本也。”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后代的物质基础,失精过多即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张景岳也说:“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广成子曰:“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尔精,乃可以长生。”《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故年半百而衰也。”有些古人还认为,少年当迟婚,少壮当节欲,老年宜绝欲。若早婚纵欲,精水耗尽,什么灵丹妙药也无济于事。人之精髓有限,生难耗易,如油满灯明,油干灯灭。纵欲伤精,借助药力,毁坏机体,是最愚昧的表现。

适当的节欲,并不是勉强抑制,勉强克制对身心也有害无益。

自然不动者有益,强制才有害,过用者衰竭,任其自然而不勉强。这里的关键在于心理卫生保健,做到不为外物所迷惑,不为心火而扰动,这样,精自可不动。心不收不养,必将损志坏德。前人还认为如不静养心神,心火扰动,相火妄动,扰动精室,使精自流,不使纵欲也会伤精损神。因此,只有做到节欲守神,才可使精髓充盛,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目的。

血虚便秘的症状,及时调理最重要


血虚便秘会导致大便干结,平时也会出现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的现象,女性血虚便秘还会导致皮肤和头发没有光泽,月经很少,可以用中药调理,用当归和蜂蜜泡水喝效果好。

一、症状

大便干结,努挣难下,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健忘失眠口唇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二、治法

女性便秘的人不少,如果你在便秘的同时面色也不好,或者偏黄或者缺乏血色,头发也少有光泽,很干枯,舌头颜色偏淡,月经量偏少,这样的便秘是因为血虚,血不能濡润肠道,是肠道干燥造成的。对这样的人来说,最有效的通便方是补血药,如果图省事,很简单,仅仅一味当归就能通便,而且在通便的同时能保养容颜。

中医妇科有句话“十方九归”,就是中医十张开给女性的方子里,九张都会有当归,妇科名方诸如“四物汤”、“黄芪补血汤”里当归都是主药。明代医家李士材对当归的评价是:“能领诸血各归其所当之经,故名当归”。

你可以直接到药店里买当归的饮片,每天用10克,用开水像泡茶那样沏泡,然后加点蜂蜜当茶喝,通便效果有的时候比大黄还好,而且因为是通过补血而通便,所以不可能产生吃大黄通便带来的对药物的依赖性,一般情况下,坚持一个星期,作用就很明显了。

顺便提一句,像大黄、番泻叶、决明子这类最常用的通便药,属于“刺激性泻药”,用了可以通便,但带来的问题是肠道对它的依赖性,比如一种大黄制剂,第一个星期可能吃两粒大便就通了,到下个星期就需要加到3粒,再往后还要加,否则就无效,为此药会越吃越多,这是刺激性泻药的普遍特点。但当归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它是标本兼治的,在通便的时候还补血,血补上去了,肠道得以濡润,便秘就可以从根上解决了。

得神与失神


得神与失神

《黄帝内经》里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昌,是指生机旺盛;亡,是说生命消亡。其鉴别点在于是有神还是无神。

所谓有神、无神,主要表现在精神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协调矫健,反应是否灵敏等方面的情况。由于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之所注”,“神藏于心,外候在目”,故察眼神的变化是判断有神、无神的重要标志。

若两眼明亮,灵活、鉴识精明、语言清楚,即为得神;相反,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者,则称为失神,失神者表明身体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得神,即心理健康;失神,就是指心理不健康,不卫生。心理卫生的主要标准是:

第一,智力发育要正常,因为这是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而智力低下则是人类最常见的心理缺陷。

第二,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情绪稳定,表明中枢神经的活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心情愉快,表明人的身心活动处于和谐与满意状态。

第三,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分工和共生环境,自然存在着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消除孤独感。

第四,加强自身和客观环境的改造,以适应生存的需要。适应,是个体为满足生存的需要而和周围环境发生的调节作用。或改造环境以适应个体的生存需要,或改造自身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心理健康要求自身和客观现实环境保持和谐的统一。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沉着冷静、积极稳妥地加以处理。

第五,积极参加劳动锻炼。劳动可以使人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生活的意义。

神藏穴在哪里?神藏穴有什么作用?


大家都知道按摩穴位可以调理身体,避免一些常见的头疼脑热的小疾病。那么大家知道按摩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神藏穴都有对身体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神藏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神藏穴的作用

神藏

【读音】

Shén cáng

【神藏穴名释义】

神,神明;藏,匿藏。穴在心旁,内应心脏。因心藏神。

【神藏穴位位置图】

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图解神藏穴位的位置】

仰卧位,在平乳头的肋间隙(第4肋间隙),再向上数2个椎体(第2肋间隙),于胸骨中线与锁骨中线连线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神藏穴养生功效】

止咳平喘,宽胸理气。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气喘;胸痛;呕吐,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

【按摩神藏穴作用和好处】

感冒哮喘找神藏。 

看了这么多关于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神藏穴这个穴位的内容,你是否想马上就试试呢?记得一定要找个合适和舒服的场所哦。

顺时针和逆时针揉肚子的作用


相信大家对于揉肚子肯定不会陌生吧,揉肚子的好处有很多,经常揉肚子不但可以起到减肥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预防便秘的好处,所以我们建议读者朋友们不妨在饭后适当的揉一下肚子,但是我们在揉肚子的时候其实是有一定讲究的,我们到底是要顺时针揉肚子呢?还是要逆时针揉肚子呢?

按摩肚子可以减肥或治疗便秘,已成为当今很多人知道的方法了,但是有的人听说顺时针方向按摩是补,常用于止泻,有的人却认为顺时针方向按摩是顺着肠子的走向按摩,应该是泻法,可以治疗便秘。究竟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对于日常保健养生来说,按摩揉腹应该是“顺”还是“逆”呢?

顺时针是泻 逆时针是补

中医按摩穴位的原则是,实证时应该顺时针方向按摩,是为了泻,虚证时应该逆时针方向按摩,是为了补。由于腹部右侧是升结肠,左边是降结肠,因此顺时针方向按摩是依照排泄的流向,帮助肠蠕动。

实证和虚证在中医来说,是两类非常大的证型。一般来说,看舌苔能做出一个初步判断。实证时,患者表现为舌苔发黄、舌苔较厚、口臭、便秘等,此时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能刺激肠蠕动,使粪便到达直肠部,产生便意;而虚证患者则舌苔淡、舌苔较薄、容易腹泻,逆时针方向按摩是逆着结肠方向,这样是为了补,阻止腹泻。

其实这样的区分只是在治疗便秘、腹泻、肥胖、月经不调等病症时适用,如果是日常保健,则顺时针或逆时针都可以,最好两个方向都做一遍。按摩腹部能调整人体阴阳气血、改善脏腑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过分饥饿或饱餐的情况下进行,体弱者可采用平直仰卧位进行按摩。

一般养生用平补平泻法

医学专家建议,一般养生所采用的摩腹法最好是平补和平泻的手法。平补法就是“一逆一顺”各绕脐摩腹100圈;平泻法则是“一顺一逆”,按摩方向应同肌肉走向一致,沿肌肉生长方向,轻缓地、有韵律地耐心进行。按摩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在毛孔张开时按摩效果最佳,所以最好在洗澡后按摩。摩腹时,可用全掌施力,也可只用大鱼际接触腹部,若双手重叠按揉,则推拿力量大,效果更佳。摩腹前注意排空小便,肿瘤或急腹症患者禁止摩腹。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揉肚子的多种好处,我们知道揉肚子不但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而且还能预防便秘,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顺时针和逆时针揉肚子的作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顺时调神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