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怎么中药养生 > 导航 > 怎么中药养生

怎么中药养生

2021-08-07

中药怎么煎煮 中药煎煮注意这些细节

怎么中药养生。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中药怎么煎煮 中药煎煮注意这些细节”,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是很多人生病的时候,都需要用到的一种药物,和西药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需要用水煎,一个可以直接服用。但是中药怎么煎才好呢?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中药怎么煎煮、中药什么时候喝好以及吃中药的禁忌有哪些。

中药怎么煎煮

煎煮中药可以用矿泉水吗

有人说,为了让中药煎煮出来更加有营养,所以倒入了矿泉水,那么矿泉水适合可以用来煎煮中药呢?专家表示,煎中药的时候好不要用矿泉水,这是因为矿泉水里含有的矿物质是比较多的,这些物质有很大的可能会与中药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效。

煮中药的时候,好是不要用矿泉水,使用自来水或者是蒸馏水好,也可以使用井水。

煎中药之前到底要不要清洗

从药店购买回的中药材在煎煮之前是不是需要清洗?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朋友。中医表示,其实中药是不宜清洗的,因为在清洗的过程中,流动的水会将中药的药性溶出,这会直接影响药效。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虽然不宜清洗,但是大多数中药在煎煮之前是要先浸泡半小时左右的,这是因为浸泡可以让中药里的有效成分更容易发挥出来,具体的做法要根据不同的药材进行,煎煮前好先咨询医师。

煎中药到底要煎多久

煎煮中药的时长到底需要多久呢?有人认为,煎中药的时间越长,越能将中药的药性发挥出,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中医认为,不同的处方煎煮的时长是不一样的,有一些药材需要长时间的煎煮,有些则反而。

建议:在煎煮中药之前一定要咨询医师,哪些药材要先下、哪些药材后下,这些问题都要了解清楚,避免因为错误的煎煮方法影响了药效。

煎中药是否一定要加盖

有很多人为了操作方便,在煎中药的时候往往不加盖,中医提醒,煎中药一定要把药壶的盖子盖上。这是因为大多数的中药需要在加盖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好的药效,若是不加盖,有些药性会随着水蒸气挥发在空气里,此时人们再喝煎好的中药,其实是没有多大效果的。

中药在煎煮的过程中,要是不加盖的话,药效就会随着水蒸气散发掉,这样的中药,再喝也是药效减半了。

煎中药选择什么器皿好

现代家庭中很少见到砂锅、瓦罐这类器皿了,于是有人在煎中药时选择了铁锅或者铜锅,但是你知道吗?铁跟铜在煎中药的过程中会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严重的话还会导致煎好的中药里含有毒副作用。

建议:煎中药一定要选择砂锅或者瓦罐,再不济也要买一个不锈钢锅来煎中药,避免使用还有铁、铜等元素的器皿。

中药什么时候喝好

喝中药时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会得到佳的治疗效果,对中药更是如此。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服用。

yS630.Com相关推荐

在煎煮中药中需要注意这些小细节


导读:中药能够治本,许多病人会选择服用中药来治疗自己的病症。而煎药是中药防病治病的重要一环,不可小视。煎药如烹饪,不仅要讲究,而且煎煮不得法会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下面小编教你一些中药的煎煮法。

特殊煎煮法

1、先煎:先煎10-3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适用于矿物、贝壳类等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物,如龙骨、牡蛎、珍珠母。此外,附子、乌头等有毒药物也应先煎。

2、后下:其他药物煎好后再下。适用于气味芳香,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的药物,如多数治感冒的解表药。

3、包煎:系指用纱布或棉薄布将药物包好后再与其他药同时煎煮。

导读:中药能够治本,许多病人会选择服用中药来治疗自己的病症。而煎药是中药防病治病的重要一环,不可小视。煎药如烹饪,不仅要讲究,而且煎煮不得法会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下面小编教你一些中药的煎煮法。

4、另煎:适用于贵重药物,以免与其他药材同煎其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吸收而造成浪费。如人参、鹿茸。

5、烊化:是指将药物兑入煎好的药汁中搅匀或加热熔化后一起服用,如阿胶、龟甲胶。

6、冲服:将药物研粉放入已煎好的药汁中搅匀后一起服用,如三七粉、沉香粉。

煎药器皿

最好用砂锅、不锈钢或搪瓷锅,以耐火的砂罐或陶罐为最理想,因其受热均匀,性质稳定,煎汁浓,质量高。最好不要用铝锅,一定不能用铁锅或铜锅,因为铝、铁、铜的金属活性较强,很可能会与中药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轻者使药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发生沉淀,药液中有效含量降低,重则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产生毒性。

此外,煎具的容量宜稍大,以利煮沸时药液不断翻滚。锅盖应稍高一些,可使水分和挥发性成分产生回流。

煎锅要保持清洁,每次煎完药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导读:中药能够治本,许多病人会选择服用中药来治疗自己的病症。而煎药是中药防病治病的重要一环,不可小视。煎药如烹饪,不仅要讲究,而且煎煮不得法会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下面小编教你一些中药的煎煮法。

煎煮时间

从沸腾后开始计算时间。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头煎40-60分钟;二三煎30-40分钟。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药物头煎15-20分钟;二三煎10-15分钟;其他药物头煎20-30分钟;二三煎10-15分钟;后下药物于头煎完成前5-10分钟入锅煎煮。

煎药用水

用井水或纯净水或自来水。加水量应根据药量、吸水程度及煎煮时间而定。一般头煎加水量多一些,以浸没药材超过药罐子2-3厘米为度,第二煎加水量可酌减。常说的3碗水煎成1碗不太准确。因为火候有大小,碗也有大小,弄不好水量不是多就是少了。

煎药方法

煎前浸泡:为提高煎出率,药物在煎煮前宜加水搅拌后浸泡30-60分钟,冬天若用20-30度的温水浸泡可缩短煎煮时间,但不能用开水浸,因为开水可能会使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突然受凝固、外层形成紧密的包膜,或使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从而不利有效成分浸出。

先大火后小火:一般先武后文,即先武火(急火、大火),煮沸后文火(慢火、小火)。每服中药一般煎煮2次,但对补益药、或剂量大而药物又多的中药,应煎3次,目的有二,一是不浪费药材,二是慢病慢治,可一服药服1.5天甚至2天。但第3次煎煮时,药汁一般较淡,因此,最好将3次所煎药液混和后,再分次服用。

夏季煎煮中药注意事项


本文导读:夏季天气炎热,食用的东西不宜长时间存放,容易变质、腐败。那中药在夏季煎煮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在存放过程中又有哪些的注意事项。


泡药材别超半小时。在煎煮前浸泡药材有利于其有效成分溶出,药效更佳。但要注意,不同类药材浸泡时间不同。红花、鱼腥草等花草类药材,浸泡15 20分钟即可。浙贝母、淮山药等根茎类药材,因富含淀粉,需稍微久一些。但一副药里通常是含多种中药,因此要采取 折中 原则。即先大致分类,兼顾大多数药材的特性即可。另外,不同季节药材浸泡时间也不同,比如,春秋季一般泡30 60分钟,冬天不超过60分钟即可,而在炎热的夏季,药材浸泡过久容易变质,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

存药最多一个月。在潮湿闷热的环境里,药材容易受潮、生虫。小包药材放置在通风阴凉处即可,而新鲜植物药材和动物类药材要单独包好放入冰箱冷藏。蛤士蟆油即广东人俗称的 雪蛤膏 在夏季室温中可能变质,需放入冰冻室保存。人参等可以用宣纸包好后放米缸内保存。总的来说,夏季保存药材别超过一个月。

99热心医生温馨提示,冷藏中药要 热透 。加热时,应把药液放入蒸锅、电饭煲隔水蒸,而不是用微波炉加热。袋装中药从冰箱里拿出后,可放在一个稍大些的容器里加500毫升左右开水浸泡5分钟,再换一次水,使药液 热透 。

中药怎么熬 煎煮中药7大注意事项


导读:中药怎么熬,煎煮中药7大注意事项。中药煎服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药效的发挥。因此,必须了解中药的煎服方法。那么中药怎么熬?煎煮中药7大注意事项,这些中医常识一定要了解。

煎煮中药7大注意事项

1、中药要清洗

中草药大都是生药,在出售之前一般都进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一般没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确觉得草药有些脏,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一下,切勿浸泡冲洗,以防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大量丢失,从而影响中药疗效。

2、选择合适的水

水质同样会对中药的药效产生影响。对煎药用水,历代名医均有严格要求,如李时珍将煎药用水就分为雨水、露水、雪水等五种,这些水都是天然的蒸馏水,比普通的泉水、河水、井水的硬度小,更纯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影响。

我们虽无法像古人那样追求水质,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凉白开也可以。自来水可以加热一下去除其中的氯,但不能用热水或开水直接煎药,要晾凉以后才可以。

许多家庭都在用大桶装的矿泉水,但对于煎药来说,矿泉水却不是一个好选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等,它们对中药发挥药效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3、别用铁锅

煎药容器以沙锅和陶罐为最好;玻璃容器、搪瓷容器(完好无损的)次之;铁锅、铜锅、铝锅和锡锅不能用来煎药。这是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由于铜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如铁易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药液颜色加深,并会使药液带有铁锈味,影响药效的发挥;铝与有机酸反应,形成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蓄积在肝、肾等组织中,对人体造成损害;铜器受热易氧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铜绿。

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4、手别碰药

这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细节。买回来的中药,大多是用纸包着的,有的是用塑料袋做成的小包装。把药放进煎药容器时,许多人的手会碰到中药,殊不知,这个动作有时就会影响到中药的药效,如果此时手上涂过护手霜或带有香皂的芳香气味,更是对中药的一种污染。因此,最好不要用手接触中药,应直接将其倒进容器内。

5、假沸的药多熬一会儿

药熬好了,在一般人印象中是咕嘟咕嘟地沸腾,但有的药材,如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会有假沸现象,即药物在温度没有达到100℃时就开始沸腾,如果此时把药从火上拿下来,药材中有效成分没有溶解,药效会受影响。

6、注意煎煮时间

煎煮中药应注意火候与煎煮时间。火候指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大火、急火称武火,小火、慢火为文火)。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应煎2次。一般未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一般头煎的煮沸后再用小火煎20~30分钟,二煎煮沸后再用小火煎10~20分钟。

用于治疗感冒的解表中药或清热药煎煮时间可缩短5~10分钟,而用于治疗体虚的滋补中药煎煮时间宜增加10~20分钟。在煎煮过程中,尽量少开锅盖,以免药味挥发。

7、注意中药剂量

中药煎煮后每次所取得的药液量成人一般为150毫升,学龄期儿童为100毫升,婴幼儿为50毫升。

由于中药的质地、性质往往有显着差异。因此,煎煮方法或煎煮时间常不相同,有先煎、后下、包煎等。煎药要注重火候,火候的控制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质地,如解表药,适宜用武火急煎,滋补药文火煎。另外,当需要用一些有毒性的中草药时,首先应慎重,要严密观察,并注意剂量是否恰当,前者时间应稍长些。其次可与一些药物配伍,以减少毒性。

中药常识,哪些中药不宜煎煮


鉴于中药的服用方式、药性,很多人对这种古老方式持怀疑态度。虽然对于中医的争议颇多,但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以及传承,并不是几句话能够否定的。尽管西药被普遍接受,大量使用,而西药在很多疾病的应用上也无能为力。因此,我们还是要重视中药,了解一些中药常识,掌握一些中药的使用方法。

可能很少人会单独的接触中药,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一些中药常识是必须谨记的。错误的搭配可能起不到应有的药效,甚至是出现副作用。今天就对中药的常识进行简单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建立起正确的认识。

一、贵重药

此类药物主要成分多为皂甙、蛋白质、脂肪、激素等,由于皂甙本身的化学结构比较复杂,而蛋白质又具有不稳定因素,一旦煎煮就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而影响其疗效。因此,要保存其有效成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研末冲服。这类药物有三七、鹿茸、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等。

二、芳香药

此类药物均含有在常温下极易挥发的有效成分,根本不能煎煮,否则药效几乎全失,故不宜人煎剂,宜入丸散或外用。这类药物有麝香、冰片、樟脑、苏合香、安息香等。

三、消食药

此类药物主要有效成分是其中所含的活性物质,如谷芽中的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质分解酶等。这些物质均不耐高温,如果经过煎煮,则活性降低,会影响疗效。又如鸡内金中的胃激素,能促进胃腺分泌,但易受高温破坏。谷芽如果煎煮,其效力将减少为干粉的5%;而麦芽煎剂的消化淀粉效力,则只有干粉的三分之一。所以,上述药物用生品或微炒后,研末冲服为佳。

四、驱虫药

驱虫药雷丸的主要有效成分加热至70℃时便会失去活性,因而用雷丸驱虫时必须研末冲服,否则就无驱虫效果。

五、胶糖类药

此类药物大多是高分子物质,暴溶化于水中则黏稠性较强,若与其他药物共煎,则容易粘锅烧焦。因此如果要和其他药物同用,则应将其他药先煎好后去渣取汤,然后加入胶糖类药物,趁热搅拌,使其完全融化后服用。这类药物有阿胶、龟版胶等。

跟西药相比,中药的常识要多得多。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同样的疾病,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时期,用药都是有差别的。因此,经常使用到中药的,一定要认识清楚中药常识,严格的按照要求来服用。中医繁杂,在使用的过程中养成严谨的态度,不清楚的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哪些中药需要特殊煎煮?


本文导读:煎煮对中药的药效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中药煎煮要注意哪些呢?哪些中药需要特殊煎煮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某些中药因质地的原因,煎法比较特殊,若不正确操作会影响药效的发挥,需加以注意。特殊的煎制,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炖、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

先煎:介壳类和矿物类药物,如龙骨、牡蛎等,应打碎先煎20―30分钟,再放其他药物。

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宜后下,即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以防有效成分挥发。如:薄荷、青蒿、砂仁等。

包煎:粉末、黏性及伴有绒毛的药物宜包煎,即先用纱布包好,再放入砂锅中煎制。例如:旋覆花中有管毛,服用后吸附食管会引起呕吐;枇杷叶含有绒毛,可导致过敏或刺激咽喉;车前子,颗粒细小,容易沉底煳锅,均应包煎。其他还包括秫米、灶心土、滑石等矿土及粪石类。

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等,应单独炖或煎2―3小时,还可以放入陶碗中加水入笼屉蒸,以防止有效成分被吸附、丢失。可单独服用,也可同其他药混服。

烊化:胶质、黏性大,又容易溶解的药物,与其他药物一起煎制容易焦化,应该在温水中慢慢搅拌,待溶化后,与煎好的药液混合服用。例如阿胶、龟板胶、鹿茸胶、虎骨胶、饴糖等。


泡服:有些用量少、有效成分容易溶出的药物,可用少量开水或煮好的药液浸泡,半小时后,去渣服用。如藏红花、胖大海、番泻叶等。

冲服:某些研成细粉或制成散剂的药物,需冲服。如:珍珠、牛黄、朱砂、琥珀、硼砂、玄明粉、三七、猴枣,以及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水、生姜汁、藕汁,还有一些成药,如紫雪散、蛇胆陈皮末、止咳糖浆等。

煎汤代水:某些药物,应在煎好后去掉药渣,再用液体煎其余药物,发挥辅助作用。例如玉米须,具有利尿、降血糖的作用;还有灶心土,由于吸收了柴草的药效,可以使药性变得温和,具有温中止血的作用。

煎煮中药不用愁 专家手把手教你煎煮中药


导读:看完中医的人一般都会拎着大包小包的中药,但是可能真正会自己煎药的可能没多少,有些煎药的禁忌可能也不知道,下面为大家讲解一下一些中药的煎煮法。

不可不知的中药的煎煮法

某些中药因质地的原因,煎法比较特殊,若不正确操作会影响药效的发挥,需加以注意。特殊的煎制,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炖、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

特殊的煎制,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炖、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

先煎:

介壳类和矿物类药物,如龙骨、牡蛎等,应打碎先煎20―30分钟,再放其他药物。

后下:

气味芳香的药物宜后下,即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以防有效成分挥发。如:薄荷、青蒿、砂仁等。

包煎:

粉末、黏性及伴有绒毛的药物宜包煎,即先用纱布包好,再放入砂锅中煎制。例如:旋覆花中有管毛,服用后吸附食管会引起呕吐;枇杷叶含有绒毛,可导致过敏或刺激咽喉;车前子,颗粒细小,容易沉底煳锅,均应包煎。其他还包括秫米、灶心土、滑石等矿土及粪石类。

另炖或另煎:

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等,应单独炖或煎2―3小时,还可以放入陶碗中加水入笼屉蒸,以防止有效成分被吸附、丢失。可单独服用,也可同其他药混服。

烊化:

胶质、黏性大,又容易溶解的药物,与其他药物一起煎制容易焦化,应该在温水中慢慢搅拌,待溶化后,与煎好的药液混合服用。例如阿胶、龟板胶、鹿茸胶、虎骨胶、饴糖等。

泡服:

有些用量少、有效成分容易溶出的药物,可用少量开水或煮好的药液浸泡,半小时后,去渣服用。如藏红花、胖大海、番泻叶等。

冲服:

某些研成细粉或制成散剂的药物,需冲服。如:珍珠、牛黄、朱砂、琥珀、硼砂、玄明粉、三七、猴枣,以及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水、生姜汁、藕汁,还有一些成药,如紫雪散、蛇胆陈皮末、止咳糖浆等。

煎汤代水某些药物,应在煎好后去掉药渣,再用液体煎其余药物,发挥辅助作用。例如玉米须,具有利尿、降血糖的作用;还有灶心土,由于吸收了柴草的药效,可以使药性变得温和,具有温中止血的作用。

专家手把手教你煎煮中药

一、煎药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二、煎药用具的选择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三、煎药用水的选择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四、煎药的火候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为武火,慢火煎之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治疗外感表证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治疗虚证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

五、服法有讲究

煎好的汤剂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一般一剂分2~3服,一日一剂,如遇特殊情况,可以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疗效。通常中药汤剂应当温服,而针对具体情况也可凉服。

六、服药有禁忌

中药历来就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说法,因此绝不能盲目使用民间偏方、秘方,切莫自当郎中酿苦酒。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配方抓药。以妊娠为例,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甚至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视为妊娠禁忌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麝香、三棱、莪术、水蛭等。孕期应慎用的有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七、服药时的忌口问题

服药期间凡属生冷、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此外,除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蟹肉,茯苓忌醋,蜂蜜忌生葱等常规外,还应根据具体病情按医嘱执行。

八、煎中药为什么要加锅盖

一些人在煎中药时,为了操作方便,常不盖锅盖。为此,中医师提醒患者,煎中药时莫忘盖锅盖。

经研究,绝大多数植物类中药,如木兰科、芸香科、菊科等植物都含挥发油。挥发油在医学上具有驱风、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但是,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绝大部分挥发油的比重都比水轻,所以很容易随水蒸汽一起蒸发出来,如果煎中药不盖锅盖,中药内的有效成分便易随水蒸汽跑出去,降低药物疗效。

中药煎煮前不宜水泡


导读:中医煎药给药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煎药的目的,是把药物里的有效成分,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扩散、渗透和脱吸附等),转入到汤液里去。正确煎煮中药也是发挥中药疗效的重要环节。清代医学家徐灵脂讲过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为了使中药的应用能够更合理,疗效更可靠,在煎煮中药前应注意些问题。

一些人在煎煮中药前,会用清水将中药洗一遍,认为这样做能保证卫生,其实这是不对的。


煎药

中药方剂中有不少药材是粉末状的,有的在配药时还要研碎,如龙骨、牡蛎、滑石粉、桃仁等,先用水洗一遍,必然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损失,影响疗效。

有些药材,如醋制元胡、蜜炙麻黄、酒制大黄、胆南星等,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蜜、醋、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都是易溶于水的,若用水洗,会导致部分辅料流失。



另外,不少药材中含有水溶性的糖和甙类成分,水洗后,这些有效成分必将有一部分溶于水而流失,导致药效降低,影响治病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中药在煎煮前,虽然不宜洗,但应用水泡一下。中药材大多数是以植物为原料,有不少植物药内含有蛋白质和淀粉,如果这些植物药不经水泡就立即煎煮,那么蛋白质遇热就会发生凝固,淀粉也会糊化,这样就会妨碍有效成分的煎出。


一般来说,中药煎煮前,先加冷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让水能浸透药物,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先溶解一部分在水里,以使其可以充分煎出。加水的量一般应掌握浸过药材并超过一厘米左右为宜

中药怎么煎煮 中药煎煮注意这些细节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