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酸甜苦辣咸养生知识 > 导航 > 酸甜苦辣咸养生知识

酸甜苦辣咸 食多伤肝脏

酸甜苦辣咸养生知识。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如何避开有关中医养生的认识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酸甜苦辣咸 食多伤肝脏”,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彭祖摄生养性论》中说:五味不得偏耽,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肾,咸多伤心。《内经》中也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苦多伤肺。苦味可以补心,过多的苦味食物会引起心气偏胜,就会克伐肺脏(火克金)。由于肺主皮毛,苦味的东西吃多了皮肤就会枯槁,毛发就会脱落,即皮槁而毛拔。同时还常出现咳嗽、咳痰等肺气虚的症状。

辛多伤肝。辛味可以补肺,过多的辛味食物会引起肺气偏胜,就会克伐肝脏(金克木)。由于肝藏血,主筋,辛味的东西吃多了,会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血,爪甲失荣。同时还常出现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视物模糊等肝血虚的症状。

甘多伤肾。甘味可以补脾,过多的甘味食物会引起脾气偏胜,就会克伐肾脏(土克水)。由于肾主骨藏精,其华在发,因此甜味的东西吃多了就会使头发失去光泽、脱落。同时还常出现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肾精虚的症状。

咸多伤心。咸味可以补肾,过多的咸味食物会引起肾气偏胜,就会克伐心脏(水克火)。由于心主血,咸味的东西吃多了,就会影响气血的生发和运行,使血脉凝滞,脸色变黑。同时还常出现心悸、气短、胸痛等症状。

酸多伤脾。酸味可以补肝,过多的酸味食物会引起肝气偏胜,就会克伐脾胃(木克土)。由于脾主肌肉,其华在唇,酸味的东西吃得过多,就会使肌肉角质变厚,即肉胝皱,嘴唇也会失去光泽,并往外翻,即唇揭。同时还常出现饭量减少,饭后胃胀,大便稀,言语低微等脾气虚的症状。

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适可而止,饮食也是这样,不能说想吃什么了,就多吃、天天吃,而要适度,达到一个平衡。

Ys630.com相关知识

口有酸甜苦辣咸 竟是疾病作祟


本文导读:许多人都有过口腔会感觉甜或是苦,甚至是口臭等情况,但是多数人可能不知道这是由于身体疾病反应造成的,那么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活中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口腔目前没有吃任何东西,嘴里却出现了酸、甜、苦、辣、咸的味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一现象从中医的角度上看你可能是患上了某些疾病,需要当心了。

口有酸甜苦辣咸的原因

口甜

常见于糖尿病、消化功能紊乱等病症者。除了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病之外,还应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积极运动。

口苦

多因胆汁代谢异常所致,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病症。可以多吃点菠菜。菠菜性凉味甘,有通血脉、止烦渴、助消化、清肠胃、解热毒等功效,对烦热燥渴、口苦咽干等病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口酸

是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常见症状。凡胃酸过多者应禁食酸性或高蛋白食物,以免加重胃酸分泌,可适量吃些米粥、面条、面包等。

口咸

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咽炎、口腔溃疡等患者会出现口咸的表现。可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

口辣

肺热或胃火上延所致,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雪梨洗净去核,放入川贝、冰糖、蜂蜜等蒸食,有助缓解口辣的现象。

口淡

意味着可能患有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营养不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症等。适当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量,如鸡、鱼、新鲜蔬果等,还可在每餐后吃两三个山楂,以刺激胃酸分泌。

口臭

口腔疾患、消化不良等病症会引起口臭,如咽炎、牙龈炎、口腔溃疡、龋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多吃新鲜蔬果有助清理肠胃,必要时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锌。

中医推荐实用的口腔护理方法

注意口腔卫生

细菌是产生蛀牙的罪魁祸首,如果我们的口腔不卫生,牙齿表面就会堆积大量的细菌,细菌在食物中的糖的帮助下,产生大量的酸来破坏我们的牙齿。经过一定时间破坏,牙齿上就产生龋洞,这时,蛀牙就形成了。预防蛀牙最重要的方法是,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随时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既要常漱口,又要常刷牙


有的人认为只要经常漱口就能保护牙齿,不必总刷牙。其实,常漱口很有必要,但漱口代替不了刷牙。因为刷牙既能清洗牙齿表面的污垢,又能杀灭口腔中的细菌。人们长期坚持刷牙可以有效地防止牙菌斑和牙石的形成。因此,人们应该养成常刷牙和常漱口的习惯。

要少吃坚硬的食物

人的牙齿上包有一层珐琅质。人若经常吃一些坚硬的食物,会使这层珐琅质因过度磨损而受到破坏,甚至使深层的牙本质暴露在外,使牙髓神经失去保护。这不仅易使人患牙本质过敏症(倒牙),还容易引发龋齿等比较严重的牙病。另外,人的牙齿磨损严重还会造成牙齿的向前移位,导致人的脸形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人的容貌。因此,老年人应尽量少吃槟榔、甘蔗、榛子等坚硬的食物,更不能用牙齿去启瓶盖、拔钉子,以防止牙齿受到损害。

吃好酸甜苦辣咸 养好五脏不是梦


本文导读:许多人都知道酸甜苦辣咸是生活中基本的口味,无论哪种味道过重对于身体都有不好的影响,那么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能帮助有效的改善疾病呢?


酸入肝,也就是说酸味食物如山楂、橘子、食醋等,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治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的功效。酸的食物还可以解酒,促进胆汁和胰脏消化液分泌,以防胸胁满胀。

甘入脾

甘入脾,也就是说脾主甘味,因此脾气虚、脾经弱时,适当多吃点甘味食物,可补益脾胃。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主要的是它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反复强调 甘入脾 ,也就是说脾主甘味,因此脾气虚、脾经弱时,适当多吃点甘味食物,可补益脾胃。

苦入心

中医认为,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平时适当吃些苦味食物以清心泻火,比如苦瓜、萝卜叶、大头菜等。

苦味入心经、心包经、小肠经,所以心火旺(包括打针的过敏反应,红肿热痛等)或小肠经旺(小肠、十二指肠感染、发炎,引起拉肚子、溃疡、糜烂,或熬夜后舌头肿胀刺痛,好像被烫到一样)时,可通过吃一些苦味食物来缓解。

辣入肺

辛 即为辛辣, 辛 有尖锐而强烈之意。我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都是以辛辣为主的食物。辛味食物具有通利肺气、通窍达表、通顺血脉的 三通 的作用。


辛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解痉,意思是说对于肌肉紧张引起的头痛、偏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者心脏血管收缩痛,这时候给予一点辛,往往可以收效。

咸入肾

中医讲的 咸 不是专指盐,而略相当于现在讲的 矿物质 ,包括咸寒、咸凉、咸温、咸干、咸平多种。咸味能滋养肾气,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喝一点淡盐水,可以保持正常代谢。

酸甜苦辣咸都要适量 口味过重伤五脏


本文导读:不同区域、不同的人口味都不一样,对酸甜苦辣咸这五味都有自己的偏好,但是甘多伤肾、酸多伤脾,口味过重会伤五脏健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偏好,有些人喜欢吃甜一些的东西,有些人喜欢吃酸一些的东西,无论是哪种口味,我们日常都要注意适量,因为口味过重会影响我们的五脏甲亢。

口味过重伤及五脏 应该警惕

根据中医五行学说,酸、辛、苦、甘、咸五种味道与五脏有着特定的 亲和性 。《黄帝内经 素问 宣明五气篇》说道,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其中,酸味食物如青梅、山楂、橙子等,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能制肝火、补肝阴,是肝脏的最爱;辛味食物包括葱、姜、蒜等,擅长发散风寒、行气止痛,有助宣泄肺气,防止外邪犯肺;苦味食物入心经,常吃苦瓜、莲子心等,能清热泻火,治疗心火旺盛引起的失眠、烦躁等症;咸味食物指海带、海藻、紫菜、螃蟹等 天然咸鲜 的食物,而不是多吃盐,它们与肾气相通,能滋养肾精、软坚散结;甘味食物如山药、南瓜、米饭、红薯等,是补养气血、调和脾胃的 帮手 。

然而,万物相生相克,五味浓淡相宜能调养五脏,可若过偏过盛,则会顾此失彼,打乱五脏之间的平衡和制约。《彭祖摄生养性论》中强调: 五味不得偏耽,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肾,咸多伤心。

甘多伤肾

过多的甜食会引起脾气偏胜,克伐肾脏。由于肾主骨藏精,其华在发,甜味吃多就会使头发失去光泽、掉发,引起骨伤疼痛等,导致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有肾虚症状如经常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的人,甜食要适当控制。

酸多伤脾

酸能补肝,但过多的酸味食物会引起肝气偏胜,克犯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脾主肌肉,其华在唇,引起《黄帝内经》所说的 多食酸,而肉胝皱而唇揭 。因此,消化功能不好、大便溏稀等脾虚症状的人,要注意少吃酸食。

辛多伤肝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过量食用辛辣之物容易引起肺气偏胜,克伐肝脏,影响肝藏血、主筋的功能,导致筋的弹性降低,血运受影响。因此,有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视物模糊等肝虚症状者,应少吃辣。

咸多伤心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咸味吃多可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损伤心的功能。心是血的统领者,其功能不足可使血脉凝聚,脸色变黑。因此,有心悸、气短、胸痛等不适的人,一定要少吃咸。


过多的苦可能造成心火太旺,进而克制肺气。肺主皮毛,苦味太多,皮肤可能失去光泽,毛发容易脱落,造成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的后果。有肺气虚表现的人,如容易感冒、咳嗽、咳痰等,要适当控制苦味食品的摄入。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食物,但是每种口味食物都要注意控制摄入量,甜味食物吃多了伤肾,酸味食物吃多了伤脾。

嘴中酸甜苦咸都可能是病


身体内部器官出现一些小症状往往反映在口舌之间,提前知晓并适当调节,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口苦

多因胆汁代谢异常所致,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病症。可以多吃点菠菜。菠菜性凉味甘,有通血脉、止烦渴、助消化、清肠胃、解热毒等功效,对烦热燥渴、口苦咽干等病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口甜


口甜常见于糖尿病、消化功能紊乱等病症者。除了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病之外,还应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积极运动。


口酸


口酸是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常见症状。凡胃酸过多者应禁食酸性或高蛋白食物,以免加重胃酸分泌,可适量吃些米粥、面条、面包等调养脾胃。


口咸


神经官能症、慢性肾炎、咽炎、口腔溃疡等患者会出现口咸的表现。可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


口淡


口淡意味着可能患有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营养不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锌缺乏症等。适当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量,如鸡、鱼、新鲜蔬果等,还可在每餐后吃两三个山楂,以刺激胃酸分泌。


口臭


口腔疾患、消化不良等病症会引起口臭,如咽炎、牙龈炎、口腔溃疡、龋齿、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多吃新鲜蔬果有助清理肠胃,必要时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锌。


口辣


肺热或胃火上延所致,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雪梨洗净去核,放入川贝、冰糖、蜂蜜等蒸食,有助缓解口辣的现象。

各种伤食偏方 巧用偏方治伤食


当人们遇到好吃的饭菜时,或者遇到好吃的小吃的时候,都会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多吃,多吃,再多吃点。这样就会导致胃的负担过重,而有一些不良的影响。那么,伤食应该怎么治疗呢?治疗伤食的偏方有什么?

面食伤食

用炒麦芽20克,煎汁饮食服;或者把萝卜籽炒熟捣烂,每次用12克,煎汁饮服。

鸡蛋伤食

用神曲30克,泡水饮服;或用好醋一汤匙,对米汤饮服。

果品伤食

取白蔻3克,用保温杯泡水饮服;或用生姜3片,煎汁饮服。

伤食呕吐

取洗净晒干的鸡内金3克,煎汁饮服。

伤食腹泻

把山楂去核炒焦,研成细末,加糖少许,用沸水冲调饮服,每次6克。

豆食伤食

用生萝卜捣烂汁一杯,分数次服下。

汤圆伤食

用炒焦的麦芽30克煎汁,分数次饮服。

肉积伤食

取山楂或山楂饼适量嚼食或将醋适量温热后服用。

谷食伤食

取大米饭锅巴适量,烧焦研末,用温开水送服,每次五克,日服三次。

山药米粥

原料:大米或小米100克、干山药片一把。

做法:煮粥当饭吃。如有鲜山药可蒸熟后剥皮蘸白糖吃,也有健脾胃的功能。

白萝卜粥

原料:白萝卜适量。

做法:同米一起煮,加适量红糖调服。具有开胸、顺气、健胃的功能。

结语:通过上文中讲述的几种上市的治疗偏方,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能吃的太饱,否则胃会非常的难受的。饿了可以再吃,但是饱了就会非常的难受。

节后伤食 中医支招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病人骤增,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饮食不振的患者,较前明显增多。这都是假日丰盛饮食惹的祸,中医称为伤食。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中医专家介绍几种消食除胀、健脾养胃的饮食妙招。

外治法

饮食停滞、胸膈胀满、或大便不通、或大便泄泻,属年老体虚、不耐攻积者,用60克紫苏煎沸水,将毛巾在汤内浸泡,拧干趁热敷在腹部,用手顺时针推磨,冷则随换。

内治法

1.鱼肉伤食,生姜10克,紫苏10克,加适量水煎浓汁服。

2.狗肉伤食,山楂肉、杏仁去皮尖,各24粒,加水煎浓汤饮。

3.鸭肉积滞,淘糯米水煮热,饮即安。

4.鸡蛋伤食,白醋1汤匙,加米汤喝,或饮豆豉水。

5.食瓜果腹胀不安,取白豆蔻5克,泡茶代水饮,或用生姜片煎水服。

6.食面不消,生姜3片,加入适量米酒,加热服,或用萝卜汁燉热服。

此外,中医专家还介绍两种治疗消化不良的养生方:

1.陈皮生姜消食饮:取陈皮5克,生姜2片,加适量红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治消化不良,胃腹胀满,饮食不思。

2.山药山楂消食粥:小米100克,山药50克,山楂10克,煮粥早晚服用,能健脾消食,养胃益气。

饮食过甜过咸易伤发


从中医理论上讲,肾气盛则头发乌黑有光泽,肾气虚则头发干涩而枯黄。近年来,国外很多研究也表明,饮食过咸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进一步引起排钠障碍,从而使血压升高、蛋白代谢紊乱,影响头发中蛋白的形成,使头发的颜色变淡,甚至枯萎。因此,平时吃咸的多了会导致头发枯黄。盐分可造成头发内滞留水分过多,影响它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乌发变枯草。同时,头发里过多的盐分给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易导致头皮疾病。食盐太多还会诱发多种皮脂病,造成头屑增多,加重脱发。其次,吃糖过多也会引起脱发。过量的糖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有机酸,扰乱头发的色素代谢,使头发逐渐失去光泽,变得枯黄。营养上说,头发所需的是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6及碘等营养物质,它主要来源于绿色蔬菜、薯类、豆类和海藻类。绿色蔬菜有助于黑色素生成;豆类能增加头发的弹性和润泽度,防止分叉;海菜、海带等海藻类食物含丰富的钙、钾、碘,可预防白发。因此,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过咸或过甜都将引起身体不平衡,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

伤食胃痛扎什么穴位


伤食胃痛扎什么穴位

1、伤食扎什么穴位

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四缝。

2、伤食的预防与调护

2.1、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不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

提倡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遵守添加辅食的原则,注意科学喂养。

加强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受外邪,避免腹部受凉。

2.2、调护

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脾胃负担。对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暂时禁食,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泄泻变证。

3、胃痛扎什么穴位

首先是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其次是天枢穴。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接下来是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伤食的中医治疗

吃肉太多: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呃逆想吐。可用山楂肉90克,炒焦后研成细末,每次15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两次。吃牛肉引发不适,可用干稻草一把,煎成浓汤趁热饮服。食狗肉、羊肉太多引起不适,可用山楂14颗、杏仁24粒煎成浓汤服用。

吃面食过多:导致厌食,腹部胀痛,可以服用神曲30克、炒萝卜籽10克、麦芽10克,水煎服,一天一次,分三次服完。

吃谷类太多:引起食欲减退,可取米饭锅巴(小米、粳米、糯米均可)适量,烧焦研末,用温开水送服,每次5克,日服三次。还可用炒麦芽30克水煎服,或用白萝卜捣烂取汁服用。吃元宵太多:可用炒麦芽30克,水煎服。

吃鸡蛋太多:可用神曲30克泡水喝,或用醋一汤匙兑米汤喝。

吃生冷瓜果多:可用丁香1.5克、神曲15克,泡水代茶饮。

吃鱼太多:引发不适,可用红曲15克,水煎服。

饮酒过多:可用白萝卜500克,洗净捣烂取汁,然后在白萝卜汁中加适量的白糖和醋服之。

胃痛的检查

1、常规检查:观察胃痛时的症状,如伴有胸闷烧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状,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随空腹疼痛、饱胀饿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状,可能是胃溃疡;以疼痛时间为判断依据,饭后半小时到两小时胃痛可能是胃溃疡。

2、胃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浅表性胃炎常胃窦部为最明显,多为弥漫性,胃粘膜表面呈红白相间或花纹状改变,有时见散糜烂,常有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萎缩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苍白或灰白色,皱壁变细或变平坦,由于胃粘膜变薄,使粘膜下血管可透见呈紫蓝色,病变可弥漫或主要胃窦部。

3、早期胃癌的表现,多年来发现类似于溃疡病或胃炎的症状,也有反酸、恶心、厌食,随着疼痛的加重,体重进行性下降,且有消瘦、贫血等症状。在最初胃疼、胃区不适或消化道不适的时候应该及时到医院,做胃镜、钡餐、CT、彩超及脱落细胞、大便潜血等检查

酸甜苦辣咸 食多伤肝脏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