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八段锦养生知识 > 导航 > 八段锦养生知识

武当八段锦,最萌养生收发,快收藏吧!

八段锦养生知识。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生活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如何避开有关养生常识的认识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武当八段锦,最萌养生收发,快收藏吧!,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可使瘦者健壮,肥者减肥。

1.承接上段的收势动作,左脚向左侧跨一大步,成开裆直立势,双手轻握拳,拳心向后,虎口向里,自然下垂臂,二目平视前方

2.双手握成竖拳(拳心向里,虎口向上),上提至胸部,手臂抬平

3.左手作手诀(拇、食二指成八字掌,其余三指蜷曲),右手仍保持竖拳,上体直立下沉,屈膝蹲成马步桩,头略左转,注视左侧方

4.左手向左推出至臂伸直,眼看食指尖。同时,右手约拉至右腋前位,拳心向里,肘臂抬平yS630.cOm

5.左手握拳、转腕,成拳心向右

6.左拳缓缓拉回至左胸前时,右拳略里拢,两拳面相对于胸前,两拳心约对两乳,头颈转正,目光内含

养生,推拿,宋朝,中国,八段锦,古法,

小编推荐

养生八段功(下)


郑州 阎彬四、扭头转瞧歌诀:扭头向后左右瞧,五劳七伤化为尘。练法:两脚并步而立,两手置于背后,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腕,贴于命门穴处。挺胸收腹,两目平视前方(如图29所示)。上体不动,仅头部慢慢向右转动,两目极力向右后看,同时深吸气(如图30所示)。稍停片刻,头回转,呼气。至头正时,再配合鼻吸气,头部向左侧转动,两目极力向左后看(如图31所示)。稍停片刻,头回转呼气。至头转正时,右脚向右侧摆一步,上身右转俯胸,头向右移动,配合吸气,两脚变成右弓步,两目极力向左看左足跟(如图32所示)。略停片刻,呼气,转身回头。至正前方时,开始吸气,上体左转,并左后俯,转头,两腿呈左弓步时,两目极力注视右脚跟(如图33所示)。略停片刻,回身,呼气。至身体转正时,配合吸气,两手下伸,握住两足踝部,两膝挺直,前屈身,头尽量下俯,两目从裆下极力向后注视(如图34、35所示)。略停片刻,起身呼气,还原成起式。反复练习上述动作九遍后,进入下一段的练习。五、摇头摆尾歌诀:臀摇沿脊至头顶,心火不生保康宁。练法:两脚开立,如自己三足宽,下蹲腿呈马步,头正身直,两手按在膝前大腿上,手指向内(如图36所示)。然后,下盘不动,头与上体向左摆动一次,同时,头部尽量向左下摇,臀部往右上摆,左臂先屈后伸,右臂先伸后屈(如图37所示)。接着,头和上体由左向后向右旋转,仰头(如图38所示)。继向右侧下屈(如图39所示)。紧接着,上体和头部自右侧向前转,并俯身下躬,两腿马步不变(如图40所示)。然后,抬起两手,以劳宫穴按贴两耳孔上,双手十指抱住玉枕及风池穴上,两腿略立起,上体从臀部起开始旋转摇动,使体呈螺旋形运动,直至头顶。先逆时针练习i圈,再顺时针三圈,反复三次(如图41、42所示)。

按上述方法反复九遍之后,进入下段的练习。六、上仰前俯歌诀:上仰前俯七颠簸,功须九次永无病。练法:两脚并步而立,身体挺直,两手置于背后,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腕,左手背贴于命门穴(如图43所示)。配合吸气的同时,两足跟尽量上提,头向上顶(如图44所示)。然后,脚跟轻轻下落,但不可触地,同时呼气。如此一起一落四十九次后,两脚再开立,如自己两足半宽,开裆而立的同时,两手从腰后向裆前下伸,随之俯身下躬,两足跟仍然抬悬(如图45所示)。随之,两手上抬外翻,屈立肘于左右侧,似托物一般,两膝略屈,两脚尖触撑地需要有弹性(如图46所示)。接着伸膝,臀往后提,两手前划后翻,如展翅飞翔状;上体前躬(如图47所示)。此三式动作,有如坐于马背之上,马奔跑时,人于马背之上受之颠簸、前俯后仰之姿态。故也有把此称为“马背七颠百病消”。此三动作连续反复运动九次后,进入下段的练习。七、握拳前冲歌诀:紧握拳力向前冲,咬牙怒目除百病。练法:两脚开立,如自己三足宽,下蹲身,呈马步桩,两手抱拳收于腰际,头正项直,咬牙怒目(如图48所示)。接着,左拳朝前猛力冲出,拳心向下(如图49所示)。然后,伸指旋腕扣抓拉回于左腰际抱拳,同时冲出右拳(如图50所示)。右手扣指旋抓拉回于腰间的同时,左拳向左侧平拳冲出(如图51所示)。左手伸指旋扣拉回腰际时,右拳朝右侧方平拳冲出(如图52所示)。右手伸掌旋腕扣抓拉回成原起式。此式运动时,眼随手走动,怒目而视,冲拳时吐气,收拳时吸气,如此反复冲拳抓拉。练习一二百拳后,进入下段的练习。八、折腰攀足歌诀:折腰前俯把足攀,防漏固元腰肾健。练法:两脚并步,挺膝伸直,两手反背于臀后,上体后仰,挺胸收腹,面部朝天(如图53)。略停片刻,接着上身前俯,双膝伸直,体前屈,两手下落,双肘伸直,两手呈钩手,将腕背置于双脚尖两侧(如图54所示)。略停片刻,松双手成掌,抱住脚后跟部(如图55所示)。停住,调息三次。然后,两手抱住脚后跟部不松,脚尖用力,使两足跟外摆,脚尖相对,呈内八字(如图56所示)。松手,掌内划,虎口靠在脚踝部,吸气(如图57所示)。至气吸满,挺腰,立起上身,足跟收并,两掌同时上举,上体后仰,用口将气朝天吐出(如图58所示)。接着,下落双手,向后收,反背于臀部后侧,正身,正头颈,目平视前方(如图59所示)。此式整个运动中,尽量做到提肛缩阳,肛门收紧。反复练习上述动作九次后,放松身体,全套功法即告结束。

养生气功神力八段锦之推字诀详细图解,练成后相当厉害!


《神力八段锦》

民间常有一些武林高手的传说,说某某人能手托城门铁闸,某某人能力扛千斤之鼎、空手搏虎,于河水中将舟拽拉至岸,于水中推船而行,于狂风中手扯大氅而步不移,于沟壑中扛舟而行等。这些事例,可以肯定地说不全是虚传妄说,武者的武功练到一定境界,必然是力大无穷,令人惊奇的。

推字诀,推即手推重物之法,方法分推单砖、推双砖、推石担、推石球、推条石等多种。

(一)推单砖

(1)两手各持砖一块(或者一手抓握两块砖),屈肘置于胸前两侧,手心向上;两脚开立蹲成马步桩,挺胸塌腰,气沉丹田。(如下图)

(2)左右手交替向前上推,反复进行。(如下两图)

(二)推双砖

用四块砖头,质地不限,红砖、青砖、沙砖均可,以每块4~6斤重为宜。初始可用四块半截砖,待功力增长后再用全砖,但得记住一条:一手抓住两块砖,完全靠指力固定,不能用任何绳线将其捆绑固定。切记!

1.预备势

两脚开步直立,与肩同宽,全身自然挺直;两手各钳住两块砖,下垂于左右体侧,手心向下,虎口向前;然后做深呼吸,逆腹式呼吸24次。(如下图)

2.马步势

(1)左脚侧开半步,上体下沉,屈膝蹲成马步;同时,配合鼻吸气,两手钳住砖头从体侧缓缓屈臂提至肩前,继左右伸展成一字平肩,手心向下,此时气刚好吸满。(如下图)

(2)呼气,两臂屈肘向内收拢;吸气,两手同时缓缓向正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前;在双臂伸直时,闭息略停数秒。(如下图)

(3)呼气,将两手收回;闭息,肘、肩部不动,两前臂向外张开,手心向前,略停数秒。(如下图)

(4)呼气,继之吸气,两手向内合拢,再向左右展开。(如下四图)

此为一遍,照此反复操练12~36遍后,进入下一势练习。

3.弓步势

(1)承接上势,上体左转,下盘成左弓步;两手钳砖收抱于两腰际,手心向内。(如下图)

(2)调匀呼吸后,两手内翻将砖竖起,向左前方缓缓推出至臂直,同时鼻吸气,两手虎口向上。(如下图)

(3)将手收回腰际,上体右转成右弓步,用鼻呼气,调匀呼吸。(如下图)

(4)两手内翻将砖竖起,向右前方缓缓推出至臂直,同时鼻吸气,两手虎口向上。(如下图)

(5)上体左转成左弓步,两手收回。然后,左手伸臂,右手钳砖停于左上臂内侧,随即呼气。(如下图)

(6)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右手钳砖向右前方推出,左手钳砖向右收停于右上臂内侧。(如下图)

如此反复操练12~36遍后,进入下一势练习。

4.打躬势

(1)承接上势,左脚内收伸膝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同时,两手钳砖向左右平展臂,砖竖立,虎口向上,调匀呼吸。(如下图)

(2)身体前俯,两手钳砖向左右略分开,高与踝齐,手心向下,臂伸直,两膝挺直,俯身,头约至膝部前上方时而止。略停数秒。(如下图)

继起身成图79势,照此反复操练12~36遍后,进入下一势练习。

5.仆步势

(1)承接上势,身体起立后左脚侧开一步,重心右移,屈膝下沉成左仆步;同时,两手钳砖成手心向上,向左右推移,左下右上,至两臂伸直为止。(如下图)

(2)重心左移,伸右腿成右仆步;同时,两手钳砖内收随仆步之势再向左右伸推,手心向上,呼吸自然。(如下图)

(3)右脚内收一步,抬身直立;同时,两手钳砖向头顶上举,手心向下。略停数秒。(如下图)

练至此处,即为一遍完,然后反复操练12~36遍为止。

(三)推石担

(1)双手握杠将石担提起,屈臂举于胸前。(如下图)

(2)两臂伸直前推,高与肩平,至两臂伸直。(如下图)

(3)收回屈臂于胸前。(如下图)

反复推出、收回,直至力乏不能坚持,放下石担休息。

练习时,身体不可摇晃,完全以两臂着力一收一推。

(四)推石球

石球为青石凿制而成,小的五六百斤,大的千余斤。

练习方法是:将石球放在宽广的操场土坪上,练习者靠近石球站好马步(或弓步),用掌按住石球向前推动,跟步前移,绕场而行。(如下图)

(五)推巨石

将一块重150~200斤的长方体青石放置在一平台上,练习者弓步与石相距一尺半站立,然后用双掌(或单掌)按住方石的一面,双臂发抖劲平推石面。(如下图)

推的时候,掌不离石面,全靠肩、肘、腕力量,不要将身体前倾,以体重压石。开始时石块不会移动,但日久自见功效,如能将石一推即滑出丈外,可再加重石块,继续练习。以后陆续加重,直至500斤为止,则第一步功成。

以后练猝劲,方法是掌离石面几米,然后迅疾进步,同时运用全臂之劲,猛力用掌击(推)石。如此每天练若干次,直至力疲为止。如能练到将500斤巨石应掌而出,则此功练成。

八段锦,易筋经……中国的引导术比瑜伽更养生!国外都流行起来了!


中医导引健身效果与瑜伽相当

中国中医科学院 代金刚

瑜伽源于印度,和导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哲学思想的指导,有传统医学理论的支撑。近几十年来,瑜伽和时尚紧密结合,受到了大众的青睐。中医导引目前也开始在世界上流行,在法国、瑞士、美国、日本等地对中医导引的重视甚至超过中国。

那么,什么是导引呢?“导”指“导气”,导气令和;“引”指“引体”,引体令柔。可见,导引是我国古代的呼吸运动(导)与肢体运动(引)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术,与现代的保健体操类似。

练习导引术和瑜伽术都有一些相同的要求,导引法强调三调合一,即调身、调息、调心的合一;瑜伽也存在体位法、呼吸、冥想三者的紧密联系。

调身的内容可概括为屈、伸、松、紧四个字,调身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形正、体松两方面。导引术的调身和瑜伽的体位法都包含仿生动作。

导引术中的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并结合中医学理论编创而成;瑜伽体位法中的蛇式、猫伸展式也是通过模仿动物的姿势发展来的。其不同点在于导引术的调身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整套动作,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和峨眉十二庄等;而瑜伽的体位法则以单个动作为主,如举臂式、伸展侧角式、侧边强拉式等。

调息方面,导引术和瑜伽的呼吸方法都可以分成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二者在动作熟练之后,都强调通过腹式呼吸的方法来练习。二者都很重视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在导引术中体现为三调合一,瑜伽中也是强调了动作的拉伸,同时遵循规定的呼吸方法。其不同之处是,导引术在有一定基础后,侧重于逆腹式呼吸,瑜伽术中未严格区分逆和顺的方法。

关于调心,导引术的调心和瑜伽的冥想都属于心理、精神调节的范畴,二者都很重视通过这样的调节达到内心的安静,排除纷繁的思绪。其不同点在于,瑜伽的冥想较少和体位法同时练习,而导引术在动作过程中也非常重视调心。

从康复角度看,目前已经有运用导引法进行疾病康复的有益尝试,如将中医导引法用于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导引法能够放松身心,缓解由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的肌张力增高。导引有利于精神的调摄,使精神内守,当患者情绪稳定时,更有利于接受训练并产生积极的效果。

总的来说,导引和瑜伽在理论和方法上有很多共同点,在具体的动作上也各有特色,同样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从目前的习练人群看,瑜伽练习者以年轻人居多,而导引的爱好者则以老年人为主。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老年人不能练习瑜伽,年轻人不能习练导引法。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 编辑 || 燕声

治疗鸡眼的20个偏方赶快收藏吧


鸡眼算是我们日常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了,有些人得了鸡眼但是不重视,那么鸡眼不治会怎么样?今天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鸡眼不治会怎么样吧!

鸡眼不治会怎么样

一、鸡眼,对该病不了解的人可能会想到人或鸡的眼睛,其实这是一种皮肤类疾病,有人误把该病当成小毛病,结果耽误了治疗,使得病情加重。该症状若长期不进行治疗会使疼痛加剧,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以后行动不便,影响正常生活。通常来说,鸡眼是由于皮肤局部长期受到挤压摩擦而形成的多余角质层,产生在皮下组织,大都出现在脚底部,按下会感觉皮肤深层疼痛。鸡眼也可能长在手或胳膊上,主要还是因长期摩擦而形成,其形态类似鸡的眼睛,所以名为鸡眼。

二、建议在鸡眼最初成型前就采取行动,在初期,鸡眼只是局部的一小圈皮肤变硬,很少引起疼痛。及早用羊毛脂按摩局部皮肤可以软化鸡眼并减轻它对压力的反应,然后用衬垫缓解局部的压力。

三、比较大众的方法是通过手术等物理方法去除鸡眼,但症状不是特别严重,也可以先自己动手医治,鸡眼膏是普遍有效的药物,自己买一点来治疗即可。使用鸡眼膏治疗需要有耐心,往往需要半个月以上才能治愈,有些甚至需要连续使用三个月以上。

四、平时应穿软底鞋,避免长时间走路,洗浴用具不要和他人公用,新袜子一定要清洗后再穿。发现症状后要及早治疗,不要用手抠,防止交叉感染。平时若症状发作时疼痛难忍,可以用盐加热水浸泡双脚可以暂时缓解。

五、鸡眼也是比较麻烦的一种病,治疗鸡眼的方法就是每天回去一定要记得洗脚,完了之后,用剪刀将鸡眼的硬皮减掉,然后再涂抹上鸡眼膏,这样用上几天,鸡眼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治疗鸡眼的偏方有哪些

1、生芋切片,摩擦患处,一日三次,每次擦十分钟左右,治赘疣、鸡眼。

2、生白果捣烂敷患处,治鸡眼(须先将鸡眼挑出血后再敷)。

3、组成:紫皮大蒜1 个、葱白1 根。用法:共捣烂敷鸡眼,绷带固定,每二天换药1 次,连用3~5 次。

4、组成:大蒜头适量。用法:捣烂入食盐少许拌匀,敷于患处,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 次。

5、组成:鸡蛋数个、米醋适量。用法:先将鸡蛋煮熟去壳,浸人食醋24 小时,每晨空腹服2 个鸡蛋并喝醋2 匙。

6、组成:一级茉莉花茶1~2 克。用法:嚼成糊状,敷鸡眼,胶布固定贴严,每5 天换1 次,3~5 次为一疗程,直敷至鸡眼脱落为度。

7、组成:大蒜头1 个、葱白10 厘米、花椒3~5 粒。用法:共捣如泥敷患处,卫生纸搓一细条围绕药泥,并包扎、密封,24 小时后去药,3 日后鸡眼变黑,逐渐脱落,最多半月即完全脱落。

8、组成:荸荠1枚,葱头1个。用法:将荸荠葱头洗净,沥干水,共放乳钵中捣烂成糊;将糊敷在鸡眼处,以橡皮膏固定好,每晚睡前洗脚后换药1次。功效:软结蚀疣,使皮肤角化细胞软化脱落。

9、组成:食盐9克,乌梅30克,醋少许。用法:食盐以水溶化,将乌梅浸入盐水中,一昼夜后取去核,加醋捣烂。敷在患处,用橡皮膏贴好。功效:软结蚀疣,使皮肤角化细胞软化脱落。

10、组成:芋艿1个。用法:芋艿洗净切片。取生芋艿片摩擦患处,每日3次,每次10分钟。功效:软结蚀疣,使鸡眼、赘疣软化脱落。

11、组成:荸荠1枚,葱头1个。用法:将荸荠葱头洗净,沥干水,共放乳钵中捣烂成糊;将糊敷在鸡眼处,以橡皮膏固定好,每晚睡前洗脚后换药1次。功效:软结蚀疣,使皮肤角化细胞软化脱落。

12、生石灰8克,研细粉,加鸭蛋清12克调成糊状,敷患处。本方对足背或手部的疣也有疗效。

13、将患者鸡眼处的厚皮削去,再用药棉蘸风油精适量敷上,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连用10至15天,鸡眼可自行脱落。

14、先用温开水将鸡眼处泡软,用小刀割去外层厚皮,再擦药酒。擦后略有痛感,几分钟后即可消失。每2小时擦1次,一般10-15天可痊愈。

15、用一块胶布中间剪一小眼,贴鸡眼上,小眼出现鸡眼,再撒眼上一点尿素面(化肥)再用一块胶布压住,三日换一次,换六次,鸡眼自消自灭。

16、治疗脚鸡眼的偏方,可取鲜芝麻花一小把,入鞋中(最好对着鸡眼部位)。走路时,芝麻花在鞋中被碾出汁,直接作用于患处。每天换芝麻花一次,一般2-3天后鸡眼可自行脱落,不再复发。另,鲜芝麻花挤汁,还可治手、面部瘊子、扁平疣。

17、取消过毒的针3枚,在患部中心直刺1针,两边斜刺2针,使此两针均过患部基底,留针10-20分钟。此法也用于治瘊子。

18、每天先用热水泡脚10分钟-15分钟,然后将脚擦干。用拇指、食指、中指的指尖掐鸡眼的周围,要围绕鸡眼转圈掐,每个鸡眼都要多掐几遍,一天两次,用不了多长时间鸡眼就会自然消失。

19、将一根蜡烛点燃,将蜡烛油直接往鸡眼部位滴,直至把鸡眼遮住为止。待蜡油冷却后,将其拿掉。每隔一到两天重复一次,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鸡眼变黑。此时,把黑色的鸡眼拔掉,患者会发现一个小坑。再过一段时间,坑就会没了。

20、 蒲公英治鸡眼:先把脚洗净,趁湿用剃须刀片削掉鸡眼顶部,直到能看到里边的竖丝为止,剜一棵蒲公英,将根部冒出的白色浆液涂在鸡眼上,两三天鸡眼便慢慢向外脱落,一周便脱落干净。

八段锦,附动画图解,助肝气疏泄,强健筋骨,传承千年祛病健身功法!


从古到今,导引始终是我们中国人喜欢的养生方法,现在能见到的最早文献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导引图,帛书导引图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里面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后世众多导引方法基本动作,包括某些需要辅助工具的导引。

而说到现代人最熟悉、最容易习练、保健功效显著的还是要首推八段锦,八段锦是一套由八节动作编成的功法。锦是一种柔和优美的丝织品,八段锦这套功法因为动作舒缓优美而为名,近代广泛流传的动功八段锦套路是清朝光绪年间定型、定名的,但是在民间的800多年流传过程中,功法、歌诀也有一些变化。

比如说南朝梁陶弘景有一本著作叫《养性延命录》,其中有一篇讲导引,叫“导引按摩篇”,其中有“狼踞鸱顾,左右自摇曳”、“顿踵三还”这样的描述,还有左右挽弓势、左右单托天势、两手前筑势,应该和现在八段锦中的“五劳七伤往后瞧”、“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背后七颠百病消”有渊源关系。

到宋代,八段锦这个名字正式出现,并被称为“长乐安生法”,到南宋时,有道教学者已经开始整理八段锦,他们发现八段锦已经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其中一个版本这么写:“子后寅前东向坐,冥心琢齿……”是一种坐势八段锦,首先纳入考虑的是时辰和方位——也就是晚上11点之后到凌晨3点之前,面向东方坐着练习。而另一种冠名为“钟离八段锦”的功法口诀说:其法于甲子日,夜半子时起首,行时口中不得出气,唯鼻中微微放清气。每日子后午前各行一次,或昼夜共行三次……又加入了两个因素——择日和习练次数,而且这时候的八段锦已经明确记载要配合呼吸法了。

等到明清两代,养生蔚然成风,很多著作中都提到八段锦,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朱权所写的《活人心法》的上卷“导引法”中就记载了八段锦,还有《类修要诀》、《赤凤髓》、《修龄要旨》、《万寿仙书》、《遵生八笺》等著作中都收录了八段锦。1957年还有国家组织专家重新整理的八段锦,出版了图文并茂的坐式、立式八段锦。

八段锦功效

我国古代一些健身法,大都有明确的健身目的,某一动作可有益于某一脏腑,防治某一脏腑、经络的疾病,都有具体的规定和说明。例如有一种叫作“五脏导引法”的健身法,其动作可分为分别防治肝、胆、心、脾、肺、肾的某些疾病,“四时导引法”的动作分别具有补肝、补脾、补心、治肺、治肾等作用。

八段锦也是如此,每个动作的名目都注明了专门增强哪一脏器。例如“两手托天”可以“理三焦”,“单举手”可以“调理脾胃”,两手攀足可以“固肾腰”,“摇头摆尾”可以“去心火”等,体现了体育与医学、体育与气功相结合,既抓住了保健的重点,又照顾了全面。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肌肉、关节与内脏之间,内脏与内脏之间,都有着复杂的联系。八段锦各个动作当然可能对某些内脏或经络有较多的作用,但总的看来,作为保健体操的八段锦,它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全身性的,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不是说只有单举手,或只靠单举手就能调理脾胃,一个往后瞧的动作就能把“五劳七伤”都去掉了。实际上是八段锦的各节动作综合起来,才能起到调理脾胃、理三焦、去心火、固肾腰等作用,也就是说才起到全面健身作用。

一套坐式或立式八段锦做完大约只需要10分钟的时间,一般做完3遍身体微微汗出(晨起日出时习练就可以),长期坚持就有效果。有研究表明,习练八段锦可以明显改善人体的柔韧性水平,有效锻炼脊柱肌群的力量和柔韧性,还能提高心血管机能,不过这个研究的结果都是在习练6周之后对比发现的。

练法

第一动作:两手托天理三焦

注:有的人说,双手如托重物用力上举,须闭气行之。

大同小异,我的体会主要是拉胸拔背,这是形体要做到的;

呼吸是,在抱球时吸气,然后十指交叉上举时吸完,在顶上闭气(其实用意念缓缓吸气)

头要往上看;

手大开下行回归抱球时缓缓吐气;

周而复始8次即可(有人说6次,次数不是很重要,主要是做到位)!

这个最有感觉是腰背两条韧带,及胸腹的拉伸

(其实人伸懒腰的本能就是很好的调节);

两掌心迅速发麻发热。

第二动作:左右开弓如射雕

注:开步为马步(很多图是八字脚,但是师父一直都教平行脚),

一手向前极力推,一手向后极力拉;

向前推的手握拳,食指与拇指呈八字形撑开;

形成拉弓射雕式;

所谓神雕眼神要到,后手拉弦的也要力到;

呼吸是按开合,开呼合吸,

这时胸背得到横向拉伸,同时前手劳宫穴发热。

左右循环8次!

第三动作:调理脾胃臂单举

注:脚恢复与肩同宽,

一手向上极力托起,一手向下极力相按,

有顶天立地意,

呼吸按开合,开呼合吸,

要点是手掌要立,

肩不下垂,立身中正。

两条手臂能明显感觉到气血的流动。

左右循环8次!(脾胃不好的可以多几次)

第四动作:五劳七伤往后瞧

注:脚不动,头极力向后转看后方事物(脊柱旋转)。

很多地方都强调手的旋转,

这里我的感受是手的旋转也很重要,

简单的说一下五劳七伤,

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因劳逸不当,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脏受损。

七伤指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绪对内脏的伤害。

第五动作:摇头摆尾去心火

注:开步为马步,两手叉腰。

拧腰屈身下俯,

先由左到右,然后抬头起身,

颠尾(甩尾)掐腰;

要点得慢慢来,不要把头给摇晕了。

呼吸按上下,下吐上吸。

能调动任、督、冲三脉的运行。

第六动作:两手攀足固肾腰

注:初始抱球,两掌分按脐旁。

两掌沿带脉分向后腰。

上体缓缓前倾,下腰;

手随之而下至脚,

起身,手随之而起至头顶下抱球。

呼吸按上下,下吐上吸。

注意:有较重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俯身时头不宜过低.

第七动作:攒拳怒目增气力

注:开步为马步,两手握拳置腰间;

拳心朝上,两眼睁大;

左拳缓缓击出,吐气;

握固旋臂,吸气抓回,

左右交替循环,

提到怒目,就得有神,

力道可大可小!

第八动作:背后七颠百病消

注:两脚并拢,

吸气带动身子往上升,

踮起脚跟,

到吸不进为止,

全身放松坠落,

吐气;

这里有一个要点就是,

吸气的时候要提肛,提裆。

八段锦注意事项:

1.本功法动作简单,不强求意念,但应尽量排除杂念,清静舒服的环境进行锻炼,衣服宜宽松不宜饱腹进行。

2.不强求呼吸,但要求尽量呼吸平缓,配合动作呼吸。

3.动作要求柔和,不僵硬,不可用力。连贯缓慢一气呵成。

对于习练者来说,每天坚持练功当然最好,倘若时间实在不允许,应确保一周练功不少于4天。至于每天练功的运动量,可根据习练者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切忌千篇一律。

下面介绍一些进阶的技巧:

调身方法:和合松静、头正颈直、竖脊含胸、屈膝圆档、沉肩坠肘、松腰沉髋、趾扒踵落、舌尖抵腭、唇齿合拢、目似垂帘、面带微笑。

调息方法:自然呼吸 均匀 细密 柔和 深长

调整身形是对身体姿势和动作进行调整、锻炼并使之逐渐达到“和谐统一”练功状态。

如果练功是为防治疾病或保养身心健康,每次练习2至3遍为宜,时间约为40分钟至1小时。如果时间或身体健康状况不允许,可以采取多次练习叠加时间的方式,既可整套练习功法,也可将功法拆开多次习练,进而保持每天一定的运动量和练功时间。如果练功是为提高技能或参加比赛交流等目的,可根据习练者自身素质采取较大运动量进行练功。

但是,无论何种目的进行练功、还是运用何种运动量进行练功,均要以练功后的身心反应判断运动量是否合理。凡是练功后感觉精神愉快、脉搏稳定、血压正常、食欲及睡眠良好,次日身体无不良反应的,说明运动量基本适宜。凡是练功后感觉身体明显疲劳,脉搏长时间得不到恢复、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的,说明运动量已经过大,就应及时调整降低运动量和强度。

艾叶偏方锦集!很灵验,收藏一下吧!


习惯性流产:取陈艾叶30克,鸡蛋2只,先将艾叶煎汤去渣,取汤煮鸡蛋,熟后连蛋带汤1次服食,每月连服7剂,轻者连服2~3个月,重者连服3~5月。

偏方1:习惯性流产:取陈艾叶30克,鸡蛋2只,先将艾叶煎汤去渣,取汤煮鸡蛋,熟后连蛋带汤1次服食,每月连服7剂,轻者连服2~3个月,重者连服3~5月。

偏方2:寻常疣、扁平疣:采新鲜艾叶,揉至出汁,在疣表面摩擦至皮肤微热或微红,但不要擦破皮肤,每日2次。

偏方3:臁疮:取艾叶60克,桃仁18克,凤仙花15克,水煎外洗,每日1~2次。

偏方4:风湿腿痛:取艾叶60克,葱头1根捣烂。上用布共为1包,蘸热白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

偏方5:寒性痛经:取当归30克,艾叶15克,红糖60克,水煎熬取3碗,分3次温服。

偏方6:寒性泄泻:取艾叶6克,生姜2片,水煎去渣代茶饮。

偏方7:支气管炎:取艾叶18克,蒲公英、鲜鱼腥草各30克,共炒干研末,炼蜜为丸黄豆大,日服2次,每次9克。偏方

阴囊湿疹:将鲜艾叶20克放在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沸,用脱脂棉或小块毛巾浸入热药液,敷于阴囊,或洗阴囊或趁热熏洗阴囊,再以热毛巾敷于阴囊上。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2养生常识频道《武当八段锦,最萌养生收发,快收藏吧!》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八段锦养生知识”专题供您欣赏!

武当八段锦,最萌养生收发,快收藏吧!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