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重阳老人养生运动 > 导航 > 重阳老人养生运动

关爱老人,养生重阳

重阳老人养生运动。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怎么才能作好养生常识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爱老人,养生重阳”,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

因 “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 行孝要趁早。不要等到来不及,才想起还没有好好陪伴家中的老人。今天重阳,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

重阳·由来

古代以偶数为阴,奇数为阳,九是小于十的奇数中最大的,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在中华传统观念中,双九(久)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之寓意,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老人节。

重阳·习俗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1、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登高还有高寿、高升的隐喻。

2、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

3、赏菊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时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重阳节举办菊花大会,人们一起赴会赏菊。

4、佩茱萸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5、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6、饮菊花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重阳·养生

1、预防秋燥

重阳节前后,秋燥明显,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尤其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

预防秋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过于油腻、甘甜、辛辣之品,多吃粗粮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

2、避风而卧

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另外,秋季气候干燥、风力大,汗液蒸发快,容易使人出现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3、起居有常

换季时节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

老年人骨质较脆,是骨关节病高发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们尽量避免长时间运动,保护骨关节的健康。

4、保护肠胃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秋季饮食的调整要循序渐进,切勿骤进大油大肉、暴饮暴食。其次要严格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做好食品的清洁保鲜工作,严防食品污染。

重阳·诗词

1、九月齐山登高(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蜀中九日(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5、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精选阅读

关爱老人增加老人食欲的妙招


人到老年就特别容易生病,很多时候,有的老人晚年时间都用来看病查身体了。他们完全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种问题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别让治疗耽误老年人的生活

每个人都会变老,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机能逐渐衰退,开始发白齿落、步履蹒跚,甚至眼花耳聋,各种疾病也趁虚而入。这时,人们往往变得对衰老和疾病格外敏感,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苦恼。很多老人惧病怕老,好多事都不做了,把全部精力放在求医问药、养生保健上。

他们觉得,只要找到好大夫,有好的药物、保健品,自己的健康就会有保障。事实恰恰相反,这种做法会给自己一种消极心理暗示:我的身体不好,必须找到高招。这种思想,反而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正常生活。人老了,一些病症找上门来是一种自然规律,是正常情况。

如果一个老人,一点点毛病都没有,反而有些奇怪了。因此,老年朋友没有必要追求绝对的健康,带着症状快乐生活,照样能让生命放出光彩。特别对于那些短时间内无法治愈,甚至可能伴随终身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冠心病等,与其对着这些“抹”不去的症状郁郁寡欢,倒不如顺其自然地快乐生活、坦然接纳。

要知道,生命的质量不仅在于它的长度,更在于厚度和内容。“心宽一寸,病退一尺”,我们大可与病共舞,把它当成伙伴。抓紧时间完成我们觉得有意义,又想完成的事,让生命充实快乐。

增加老人食欲的妙招

人到老年,各种生理机能开始减退。在消化系统方面表现为舌头上的味蕾减少,胃酸分泌不足,加上老人嗅觉细胞减少,对食物的香味不敏感,真是难得有个好胃口。如何能唤起老人食欲?以下一些小招数能帮助你。

含锌的食物刺激味蕾

锌参与味蕾素的合成,有增强味蕾机能和营养味蕾、促进食欲的作用,如蘑菇、山核桃、豆类、海产品等。这些食物不仅锌含量丰富,而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勾芡淋汁增加味道

做菜时,可以在水煮的食物上淋上汁再入口。这样甜味和咸味只浅浅铺在食物表面,不但可以满足舌头的欲望,也不必担心摄取过量的盐和糖。

来点音乐放轻松

人的胃肠蠕动以及消化液的分泌,与精神状态有关,适当改善就餐环境,播放些轻松的音乐,无疑会改变老人心情,进而增进食欲。

多人共餐更好吃

热闹的用餐气氛会改变老年人的心情。对于有沮丧、压迫感等心理障碍的老年人,多人一起用餐会有帮助。可以和邻近的老人一起吃,或与家中老小一起吃。

少量喝点低度酒

饭前饮少量的低度酒,如葡萄酒有助开胃。但不宜饮用大量汽水和啤酒,不仅会冲淡胃液,而且会使胃扩张,刺激饱感中枢。

趁热食用味正香

香味有刺激食欲的作用。控制食物的温度,是锁住香味的重要步骤,所以食物必须趁热吃。

软硬适中才顺口

如果是吞咽问题,进食的速度就应该放慢。可以在食物中掺入剁碎的熟蔬菜,把水果捣成泥,但要避免滑溜和太黏稠的食物。稀薄液体也不适合,因为控制不当容易呛着。

代糖代盐保健康

一些糖尿病人和高血压病人,不能吃过多的盐和糖,不妨以代糖和代盐替换。既可满足甜食欲望,又不会威胁身体健康。

关爱老人老人养生之人到六十又一春


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步入六十岁之后,就成了老年人了,俗话说:“人到六十又一春”,六十岁之后,就改给自己另一种生活状态了,就改好好养生保健了。

老年人养生人到六十又一春

根据科学推测,人类生理寿命应比现在的实际寿命长得多。那么,人的生理寿命应该是多少呢?

按照生物学原理,哺乳动物的寿命应该是生长期的五六倍。人的生长期是到最后一颗牙齿长出来的时间(20岁至25岁),照此计算,人的最长寿命应该是6乘以25,即150岁,人再短命也不应短于100岁,这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寿命。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岁以后才算正式老年人。可现在的情况呢?应该活到120岁的都只活到70岁,整整少活了50岁。本应该70岁、80岁、90岁很健康,好多人30岁动脉硬化,40岁冠心病,50岁脑出血,60岁、70岁活是活着,但是生活质量不高。现在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衰老、提前死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

我们医院有一个病人,住院每天花费3000元钱,前前后后花了五十多万元,最后还是去世了。50万元对他来说倒是小事,但是,14个人照顾他一个人,为什么呢?他一进重症监护室,就有6个护士在护理着;他家里人觉得6个护士照顾不放心,又雇了3个保姆,6加3,这就是9个人;两个女儿轮流值班,11个;老伴天天到,12个;住院医生管着他,13个;科主任查房,14个。14个人照顾他一个人,半年花了50万元也没能活过来。所以说一个人活到100岁还不够,还要健健康康才有意义,不然活着就是受罪。

我们说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120岁,我把60岁之前叫做“第一个春天”,61岁至120岁是人生“第二个春天”。“第一个春天”是耕耘的春天,你要上小学、中学、大学,还要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要把老伴伺候好。真正幸福的人生,是“第二个春天”,60岁退下来了,时间富余了,空间广阔了,阅历丰富了,经验成熟了,不再为衣食、子女、名利操劳奔波。这个时候正可以享受人生,品味人生,欣赏人生。所以,英国有句谚语说:“人生60岁才开始。”

许多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都是在“第二个春天”作出更大成就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85岁时,一年画了165张画;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80岁时提出大脑皮质反射学说;中国的陆游85岁时写的诗《示儿》流传千古;政治家也是如此,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理论时,已经七十多岁;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也是在“第二个春天”创造他人生的辉煌。

“第二个春天”的健康非常重要,不健康就会带来痛苦。人生从60岁起,正是金色收获的秋天,人们应当在明媚的阳光下,健康享受每一天。按照生命的规律,生命的结束一种叫“死亡”,一种叫“凋亡”。就像树叶,到秋天都掉光了,这就是凋亡。按一些树种的生长程序,树叶到秋天可不都掉光,但是有的叶子春天就掉了,有的夏天也掉了,这就叫提前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活到100岁、120岁死了,这是正常的;才活了50岁、60岁就死了,那就不正常。生命的凋亡是不可抗拒的,但这种死亡是可以设法避免的。

一个人有病了,咱们可以治。在生活中要饮食合理,天天运动,心态平衡,该高兴就高兴,不要大喜大悲。如果做到这几条,基本上都是按照生命凋亡的过程,到该死的时候也就死了,这样的凋亡就是美丽的。

关爱老人日常老人护理与保健


近年来,屡屡听说身边的老年人上当受骗,有花一万元钱买一张毫无技术含量可言却声称功能惊人的躺椅沙发的,有走进银行存钱,却稀里糊涂地签名之后,带回家一张保单的,有参加一次旅游参观,就大笔大笔地“投资”,最后连人影都找不见的,还有听一次报告或者听一档广播,就买回一堆“保健品”,最后堆得满屋都是,还坚持不懈。

如何保护“老小孩”

老年人的许多作为,在中青年人眼里可能有些不太正常,属于“老小孩”,越活越糊涂的现象。但暂且不说只要寿命足够长,人都有“享受”“老小孩”的一天,就是真的年老糊涂,形同稚齿幼儿,还有一个谁来保护“老小孩”的问题。

看看有关老人容易受骗的分析,大都会提到一些老年人追求健康心切,贪图小利,独处寂寞,或者信息不灵,甚至心生妄念,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等原因,不能说一点没有道理。但真要去问下老年人,可能还有更深刻的驱动:一些老人在购买物品时,不是不知道可能毫无效果,只是抱着“宁信其有,勿信其无”的心态,就是满屋子保健品,而且没有一种吃了见效,还是只要得到信息,仍会爽快地掏钱,抱回一堆新的。人常说,女人的钱好骗,其实最好骗的还是老人的钱。

中国正在老龄化道路上飞奔,太多的老年人陷入骗局,不仅关系到这个最需要关怀的群体的切身利益,影响其子女的工作安心生活安稳,还会恶化社会治安状况,“老小孩”比真小孩还容易被人欺负,需要国家给予最强有力的制度化的保护。

保护“老小孩”,首先要加大对欺骗老人的行为大打击力度,尤其要从纠正各类合法商业机构大打擦边球的营销行为入手。前几年盛行的银行大堂内卖保险,坑了不少老人,至今余波不断,因为不少老人“存款”多年之后,要取钱的时候,才发现“被保险”了。国家应该明令禁止在没有子女等陪同和签名的情况下,随意向老人出售保险,一旦发生此类纠纷,无条件判定保险公司败诉。其他各类企业在向老人推销产品或服务时,也必须承担额外责任。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空间,也是许多诈骗活动最初发生地点,要特别加强社区居委会等组织或机构对老年人的保护,坚决杜绝个别社区工作者同外来推销人员的串通,减少老年人因为熟人在场而丧失警惕,成为骗子的鱼肉对象。

还要加强专门服务老年人的公益性机构的培育,在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渐成为老年人主体之后,子女对老人的照顾将出现更多的真空,迫切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完善为老服务,其中对于老人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护,都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老龄化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整体性挑战,刚刚开始,要破解保护“老小孩”的课题,需要全社会包括国家、政府、社区、家庭和社会团体的共同参与和认真应对。

老人如何才能长寿

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轻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为年轻时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会肚子胀,不消化,所以,老年人每一餐的进食量应比年轻时减少10%左右,同时要保证少食多餐。除此以外,还应注意以下五点。

一、多说话。通常人们不喜欢老人“唠叨”,美国家庭却主张老人应多多说话,而且说话的对象还应不局限于家人和朋友。美国人普遍认为,多说话一可帮助活跃老人业已变得迟钝的思维,二可为老人提供获取许多宝贵的信息和知识的机会,三可充实过于平静的老年生活。

二、多串门。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串门可使老人变得性格开朗,并给部分尚健康、年轻的老人帮助其他老人提供了机会,使他们在晚年依然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交圈并继续保持年轻时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等优良品德。

三、多动脑。对于老人参与诸如电脑、象棋、外语等注重动脑的活动,美国家庭总是予以全力支持,并提供方便。这是因为,让老人多参加这类活动不仅可丰富他们原本较为单调的晚年生活,而且这类活动本身就是锻炼大脑的“体操”,长期坚持可有效预防大脑功能的衰退,甚至还能延缓或遏制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四、多动手。美国家庭普遍鼓励老人参与诸如编织、弹琴、剪贴、做手工等勤动手指的活动。

五、多唱老歌。唱老歌是帮助老人重返青春时代的最好方式之一,带来的是活力,驱走的是伤感。为了引导他们多唱老歌,不少著名歌唱家、流行歌星也纷纷赶往老人院,为老人义唱经典老歌。

结语:给退休的老人找点事情做,既让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也让孝顺的子女能够更加放心的投入工作和生活。

重阳养生篇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重阳节在农历九月,此时秋天已经过去了大半,天气也逐渐转凉,温差变大,雨水变少,天气显得干燥起来。重阳节除了要吃重阳糕、登高之外,还要注意养生保健。下面小编教你重阳节养生攻略。

重阳节吃什么好

重阳节在节日食品民俗事项中有三项,俗称: “三宝”。即:牛肉、螃蟹、羊肉面、重阳花糕、菊花酒。除此之外,豆腐、小米、粥、鱼肉、大蒜、胡萝卜也是很好的食材。

重阳节饮食禁忌

秋季养生,登高饮食应注意什么?

以主食为主;带一些巧克力;准备一些洗干净的蔬菜和水果;带一点咸菜,但一定适量食用;不带或少带肉类食品;忌饮酒、食用辛辣食品、油炸食品和高糖高盐零食;用餐忌过饱,切记用餐后不要马上登山或下山,要休息最少40分钟后才能运动;忌喝冰水。

重阳节食物养生

菊花酒

在重阳节,人们饮象征吉样、祛灾免祸的菊花酒。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以后就很盛行。由于菊花有散热祛风、降火解毒的作用,所以菊花酒被誉为"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药酒。

九月,正是菊花盛开时令,又有"菊月"之称。吃菊花饮菊花酒,同重阳节一样,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 时至今日,每逢重阳节到来,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人们亲朋邀集,结伴呼从,登高赏菊,宴饮大贺吉样,尽情欢乐。

吃牛肉

全国各地重阳节也有吃牛肉的习俗。作为温性食品老年人在秋季食用正当时。营养师告诉大家,新鲜的牛羊肉为温性食品,在秋季食用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满足人们“贴秋膘”过寒冬的愿望。

吃蟹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重阳节有吃蟹的习俗。中秋刚过,北方的蟹正是肥硕之时。

重阳节防病养生

又名"老人节"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金秋季节,结伴郊游,登高饮酒赏菊有利于人健身体、舒情志。尤其是老年人,有一"九少九多"民谣:"少酒多茶、少盐多醋、少肉多菜、少怒多笑、少烦多眠、少衣多浴、少车多步、少停多动、少药多练。"

老年人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切实做到下面几点:

注重心理静养,避免紧张节奏。许多往日很想做的事情因工作忙而一直耽搁着,离退休后时间属于自己了,何乐而不为呢?!保证充足睡眠。加强松散运动,不要过量过激运动。控制热量摄入,老年人尤其不可酗酒,饕餮大餐。不要今此药、明彼药,不要希冀以补药补品达到长寿。根据自己的文化程度和爱好,可以泼墨书画,琴棋剑拳。亦可种花养鸟,拆装修理。不愠不怒,多管"闲事",善于助人。恪守"九少九多"。 若此,福寿自至。

关爱老人老年养生要注意三大重点


人到老年,身体的各个器官和机能都开始老化和衰退,为了健康度过晚年,活得更长久,老年人就要在平时注意养生。养生专家建议,老年人养生要注意三大重点。

一、睡眠适度

一般来说,老人每天睡眠时间以8~10个小时为宜。按照自然规律以及人体生理特点,春夏养阳,应早睡早起;秋冬养阴,应早卧晚起。中午适当小憩一会,有利于恢复体力。另外,老人卧室应保持空气流通,冷暖适中;卧床软硬适宜,枕头高低适度,有利于消除疲劳,保证高质量睡眠。睡眠时保持右侧弓形的姿势,以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新陈代谢,以利于人体长寿。

二、精神愉悦

老人一生,经历的困难挫折不计其数,大起大落有之,小病小灾有之,家庭变故有之,亲属离世有之。面对外界的刺激而产生不良情绪时,老人要善于控制和调节,凡事要想得开,经常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忘记年龄,忘记病痛,忘记恩怨,平心静气对待一切事物,健康而幸福地生活。

科学家研究表明,道德高尚的人能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反之,如果一个人利欲熏心、患得患失,会使自身免疫功能调节失去平衡,产生多种心身疾病,最终减少寿命。正气存内、胸怀宽广,是非不干,心旷神怡,就是这个道理。老人常做好事,不计较名利,保持心情愉快,自然吃得香、睡得好,从而延年益寿。

三、饮食有节

老人不渴也要定时喝水,不断补充脏腑津液。晨起洗漱后,及时饮上一杯白开水,止渴“立竿见影”,细胞“脱水”缓解,胃肠道的毒素也得以消除,对心血管病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老人切忌暴饮,每次以不超过200~300毫升为宜,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更不宜一次饮过多的水。

饮食要以“每餐少一口”为准则进行控制,同时注重荤素搭配,以清淡为佳,定时定量,多吃蔬菜和水果,既保持大便通畅,又助于身体健康。吃水果的最佳时间应是午饭后1小时左右。老人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退,吃饭应细嚼慢咽,食用一些软质食物和温暖食物,如晚餐吃稀粥,有利于消化吸收;平常少食冷拌菜肴,以避免胃肠不适。

关爱老人看看老人补钙的误区都有哪些


老人最重要的就是补钙了,但是补钙也是需要讲究方法的哦,老人的身体状态本就比较弱,更加需要细心的呵护!所以子女要多多了解这些老人补钙常识,那么在给老人补钙的过程中有哪些误区是需要避免的呢,一起来看看小编搜集的这些吧!

看看老人补钙的误区有哪些

1、补钙误区——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

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钙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钙剂。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不会引起血钙过量。

2、补钙误区——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并发症,危害老人健康。

钙是这样被人吸收的: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钙(即血液中钙的含量),再通过骨代谢,把血钙进行钙盐沉积,形成骨骼。不是说钙吃得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3、补钙误区——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则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

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

结语:父母的健康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子女们都想给老人创造一个幸福健康的晚年,所以平时多多了解一些老人保健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哦!相信小编今天介绍的内容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补充钙质哦,也要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哦!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关爱老人,养生重阳》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重阳老人养生运动”专题供您欣赏!

关爱老人,养生重阳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