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保健 > 入秋老人养生 > 导航 > 除秋燥的食物

解疑:入秋时节!何谓“秋燥”

入秋老人养生。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对于养生,不乏很多流传很广的诗句与名言,养生已经不再是养身,同时也是养心。关于养生保健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解疑:入秋时节!何谓“秋燥””,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导读:夏季又要走到头了,秋季也意味着不远了。在这个入秋转季的时候,天气干燥少雨,人体水分体液会随着干燥的天气流失,所以秋燥时节……

夏季又要走到头了,秋季也意味着不远了。在这个入秋转季的时候,天气干燥少雨,人体水分体液会随着干燥的天气流失,所以秋燥时节更需防燥。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普及下什么是秋燥。

何谓秋燥

处暑期间人们往往有这种感觉,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干得冒火,大便秘结,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因此,处暑时节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预防秋燥。

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在吃方面,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百合、杏仁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在坚持平衡膳食的前提下,应适当向能养阴、生津、性味甘润的食品倾斜。

具体说来,一是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类,如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白芸豆等;二是当季的蔬果类,如萝卜、绿叶蔬菜、芋头、南瓜、黄瓜、梨、柿子、葡萄、柑橘、大枣、荸荠等;三是滋阴润燥的荤食类,如鸭肉、河鱼、河虾等;四是可适当饮食进补,一来可补充夏季耗损,二来可为抵御寒冬奠定基础。

但进食不可随意, 宜采取清补、单补之法,从缓、从少、从素,不宜过多过猛,切忌突然大补。在饮食上还应注意暖腹,慎食生冷之品,故西瓜、香瓜、菜瓜等宜适量少食。

秋季要多喝水,但如果我们只喝白开水,有时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因为水分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这时,可以用朝朝盐水,晚晚蜂蜜的方法喝走秋燥。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凉的盐水,晚上睡前喝一杯温的蜂蜜水。这样既能补充人体水分,还能防止因秋燥所引起的便秘, 是秋季养生防燥的好方法。

看完上述内容,如需了解更多季节性知识及应对方法,就请继续关注寻医问药网。

扩展阅读

秋分时节做到3平衡 秋膘秋燥远离你


秋分将一个秋天一分为二,天气也随着秋分的开始,越来越冷。而想要健康,秋季是不可放过的季节,但在秋季养生更应当注意平衡。又到一年秋分时节,每年的这一天昼夜时间一样长,而过了这一天夜晚就会逐渐变长。同时,气候也从秋热转变为秋凉。我国古代认为秋分之后阴气开始旺盛,而随着入秋的开始,天气越来越冷,一场秋雨一场冷就是我们对秋天节气的形容,同时因为气候的原因,我们的身体也会出现秋燥。所以,秋季人体最容易失去平衡,健康出现问题。

今天,我们就跟随小编一同了解一下怎么做到阴阳平衡,减少燥、寒和肥胖的发生。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中医的阴阳平衡有哪些?

一、中医讲的平衡

中医一直强调上医治未病,说的就是防病于未然。而阴阳平衡却是养生的基本原则,凡事有度,一旦失去平衡则会出现疾病、衰老和死亡。

养生平衡有环境平衡、动静平衡、营养平衡、心理平衡、阴阳平衡。前面四种都是我们人力能够达到的,而这四种平衡却又影响到阴阳平衡。

所以,我们追求的也就是通过人力所能改变的平衡,来改变身体阴阳平衡。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环境平衡、动静平衡和营养平衡。

二、如何在秋分时做到环境平衡

我们生活所处的环境对我们身体有很大的影响,就如同春天易困,夏季人体容易湿,而秋季容易出现干燥。

人体随着气候的改变,出现阴阳失调,自然会出现一些小问题,甚至会有人因为季节的改变而出现严重的亚健康状况。大的自然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是生活起居的小环境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外力改变的。那么在秋分季节改如何改变我们的小环境了?

如何做到在秋分时做到环境平衡

1.起居环境

秋季天气干燥,并且秋分之后一天比一冷,所以想要身体不失去阴阳平衡,减少疾病的发生就需要注意改变生活起居环境。

首选,关掉空调,添加床上用品。秋季早晚变冷,不适宜在吹空调,同时床上的凉席也需要拿掉。睡觉时候注意关窗,减少疾病的发生。

另外,在我国别发地区气候更干燥,人体更容易失水,必要时需要使用加湿器。

其次,睡前注意补充皮肤水分。睡前洗澡、泡脚,白天注意护肤等,可保护皮肤,减少干燥的侵扰。

2.穿衣平衡

气候对我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方面,温度低,人体自然容易受凉,导致寒气入侵。穿衣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也是御寒的一种重要方法。

春捂秋冻自古是我们推崇的养生方法,但是冻也要分时间和人群。

首先,穿得过多,容易热、流汗,再脱下时怎容易感冒,导致寒气如期。

穿衣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其次,冻是在保暖的基础上进行,在秋季的早晚可以多穿一件衣服,出门呼吸冷空气,锻炼呼吸系统。

所以,秋季穿衣要注意平衡,不能太多,造成人体燥热。也不能太少造成寒气入侵。最好的办法就是随身带一件外套!

3.身体代谢环境

环境平衡也包括身体代谢的平衡,内天代谢平衡了,毒素才可以顺利的排出。体内环境失调则会容易五脏六腑同样会失调,受到疾病的困扰。

体力身体环境平衡,需要通过食物、运动以睡眠等方式进行,下面我们会提到。

三、动静平衡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生命在于运动,他在80岁高龄时还和朋友登山看日出。而今天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久坐不动危害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

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提到的五劳伤身分别是: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所以想要保持健康,那么就需要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1.秋分养生要运动

首先,秋季运动可以提高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秋季要养肺,而锻炼也属于一种养肺方法。运动时肺空气的吸入量在增加,血液循环加速。在提供身体供氧量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血栓的形成,和减少毒素的堆积,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次,运动可以减肥,舒缓心情。运动消耗热量,尤其是有氧运动可以很好的燃烧体内脂肪,舒缓抑郁。

2.秋分养生运动要有度

五劳伤身,我们上文已经提到,所以,不管做什么运动都要有度。

首先,上班一族,容易出现久视、久坐,容易伤及肌肉和气血,所以需要适当的运动。

其次,爱运动、站立等过度运动,也容易伤筋动骨,尤其是老人,骨质脆,不适宜过度运动,并且需要做一些轻缓的运动。

爱运动、站立等过度运动,也容易伤筋动骨

四、营养平衡

贴秋膘、秋季进补、秋季养肺等都是我们在秋季常听到的话题,但是进补也需注意营养平衡,因为现代人更多的是富营养。秋季补不对,反而容易导致肥胖的发生危害健康。

1.一日三餐量的平衡

现代人更多会在晚上聚餐,导致晚上食入的食物量更多,容易肥胖。

早晨是一天的开始,需要食物来来提供能量,所以,一天食物的量需要均衡。一般以3:4:3进行量的搭配,并且要注意7分饱。

2.三大营养物质的平衡

食物给我们提供的丰富,正因为这些丰富的营养物质搭配不均,反而会导致我们肥胖的发生。

三大营养物质的平衡

糖类、蛋白质、脂肪是我们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其比例以6.5:1:0.7为宜,但是也因人而异。老人消化功能差,并且三高人群多,所以糖和脂肪宜少一点。而儿童和青少年需要生长发育,脂肪和蛋白质宜多一点。

入秋鼻燥 切勿用手挖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陈文勇称,近年来,干燥性鼻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可能与气候异常、环境污染、滥用血管收缩剂、激光和微波等因素有关。专家建议,干燥性鼻炎应及时治疗,否则可并发鼻衄(鼻出血)而长期不愈,以至于不闻香臭。

鼻孔一挖就出血,原来是干燥性鼻炎

27岁的梁先生,近两年因为工作关系经常熬夜,每遇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就会感觉鼻孔干燥、很痒,常不自主的挖鼻,经常引发鼻出血。陈文勇说,像梁先生这种现象就是干燥性鼻炎。

专家表示,干燥性鼻炎通常是长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致,比如长期粉尘的机械性刺激,空气过热、过干的影响等,在水泥厂、制砖厂等工人中较为常见。

近年来,干燥性鼻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可能与气候异常、环境污染、滥用血管收缩剂、激光和微波等因素有关。陈文勇称,在气候干燥、高温或寒冷、温差大、风沙和扬尘发生频繁、工作生活环境差、维生素缺乏或有慢性病的患者易诱发此病。

一旦发病之后,临床表现为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发痒、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

治疗重点在于改善环境,增强营养

干燥性鼻炎经过治疗,大多数可以治愈,且预后良好,但是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 可并发鼻出血而长期不愈。当鼻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影响嗅觉粘膜时,就会出现嗅觉障碍,导致闻不着香臭等气味。

陈文勇表示,治疗的重点是改善工作环境,增强营养。首先在局部用生理盐水或油剂滴鼻药液。如复方薄荷油、液体石蜡或鼻软膏,可暂时缓解局部干燥的症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切勿用血管收缩剂。

然后寻找病因,对工作环境加以改善,比如降尘、降温、通风等改善环境条件,加强个人保护,如戴口罩、冲洗鼻腔等。

有鼻干燥的患者,可能某些营养素缺乏,因此,患者可内服促进细胞代谢、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如鱼肝油丸、维生素C片、维生素、维生素B2等改善鼻干燥。

自我保护鼻子,切忌用手挖鼻孔

中药除“秋燥”


导读: 秋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咽干唇燥、鼻出

秋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咽干唇燥、鼻出血、干咳少痰、心烦、便秘等,轻者吃点梨、蜂蜜、芝麻即可缓解,若症状较重者,则需中药调理。要提醒的是,此类药物多为滋阴润燥之品,易助湿邪,凡脾胃虚弱、脾虚有湿、阴寒内盛、咳嗽痰多或咳痰清稀者均不宜服用。 来自

百合:合并失眠、多梦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而百合煮粥是最常用的抗燥良方:取百合30克(洗净切碎),糯米50克,加水400毫升,同煮至米烂汤稠,加冰糖适量,早晚温热服食。此粥不仅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还可宁心安神,适合秋燥伴失眠、多梦者。对于舌红、心烦、鼻出血者,煮粥时可加莲子30克。

石斛:伴视力不佳

石斛味甘,微寒,能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退翳,对秋燥伴有近视、远视、轻度白内障者尤为适宜。可取石斛(6-12克)与菊花适量同煎代茶饮,有较好的明目润燥功效。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将石斛先煎30分钟,再放入菊花同煎5-10分钟。另因本品有敛邪的作用,故感冒初起者忌服,且大剂量可抑制心脏和呼吸,因此切勿擅自加量。

玉竹:合并糖尿病

玉竹又名葳蕤,味甘微寒,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因本品补而不腻,养阴而不敛邪,因此,秋燥者合并感冒时,用玉竹效果较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竹还可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作用,特别适合糖尿病合并秋燥者食用。常用量为10-15克,水煎代茶饮,也可与大米一起煮粥食用。

二冬:伴有便秘

二冬即天门冬和麦门冬,在抗燥药膳中,通便润肠的效果显著。可将此二冬按1:1的比例放入砂锅中,先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再煎煮20分钟,取煎液后,加温水再煮,如此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将煎液浓缩至膏状时,加蜂蜜1杯,冷却后装瓶密封,置于冰箱冷藏保存。每日早晚各取1汤匙,以沸水冲化后饮服。

秋燥伤肺 五种花滋阴润秋燥


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足见陶渊明的逍遥洒脱,也让无数人对小小的菊花致意。每年的秋天,都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当你信步游走在浙江一带,你一定会发现大街小巷上总是特产杭白菊的叫卖声。菊花既可沏茶,也可烹煮、入药。一朵小小的菊花,却有着不可小视的价值,是为难得也。

《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专家称秋天是食用菊花的大好时节。多食用菊花能很好地帮人体补气、补力、除燥、解毒。现代医学证明,菊花对现代人的高血脂、高血压、亚健康等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推荐食疗方:菊花老鸭汤

适合人群:秋季无故感到疲乏、无精打采、处于亚健康状态、大病初愈、体质虚弱的人饮用。

做法:先把10克菊花、12克枸杞用水浸泡,再把一只去皮的老鸭,以及5克冬虫夏草和五六片西洋参放在砂锅里炖。炖到六七分熟时,倒入泡发的菊花和枸杞。建议一周食用两次,鸭肉和汤同食,最好是晚饭时吃,这样一个月以后可以在提神补气方面有明显的改善。

Tips:此外,菊花还可以做成菊花粥、菊花糕、菊花炒菜,还可以冲泡我们最常见的菊花来明目解毒。专家指出,大枣菊花茶还能助癌症病人恢复味觉。

桂花:温中散寒

丹桂飘香可谓远近闻名,即使在气温炎热的中午时候,只要伴着阵阵微风,你也能嗅到这香甜的气息。如果你有心,只要收集一种清香,也就是收集一种美味。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就有援北兮酌桂浆句,这是桂花制作食品的记载。

桂花与玫瑰花合共冲泡,有和胃理气、温胃散寒的功效;桂花与菊花合共冲泡,有芳香清胃的作用,适用于胃热口臭;白酒浸泡桂花,能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腹中寒痛。在吃白果、莲子、栗子时,放上一小撮桂花,香味扑鼻,更能增加食欲。

中医介绍,桂花性温味辛,具有健胃、化痰、生津、散痰、平肝的作用,能治痰多咳嗽、肠风血痢、牙痛口臭、食欲不振、经闭腹痛。更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功效。

推荐食疗方:桂花椰汁糕

适合人群:秋季气温干燥,而椰汁香甜滑溜,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成分,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配合香气扑鼻的桂花所做成的甜点,爽口宜人,实属享受。

做法:把50g马蹄粉、50g玉米淀粉混合,一分为二用两个容器装好。分别用50ml椰汁和清水把马蹄粉、玉米淀粉开到无粒粉浆,清水开的那碗加入桂花。把150ml的水加入砂糖煮开。然后把煮开的糖水倒入椰汁粉浆和桂花粉浆那里搅成半生熟。水煮开了后,再把一层薄薄的粉浆倒在碟里蒸5分钟。接着把另外一种粉浆倒下碟里再蒸5分钟,两种粉浆间开蒸。最后一层放上桂花。

Tips:桂花食用方法多多。桂花经沸水稍烫后捞起晾干,用白糖渍起来,密封于瓶里,可作为食品香料。取上等小枣,加糖蒸熟,加入桂花,即成健脾开胃的桂花蜜枣。

玫瑰花:温养心脉

玫瑰花除了娇艳带刺的诱惑,代表着浪漫爱情以外,它同时也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商店里的玫瑰花多用作香料,以美化居室。而茶叶店里的玫瑰花,则具有滋润身体,温养心脉之效。

中医认为,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玫瑰花被成为女人之花,不无道理。此外,玫瑰花的药性非常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还可美颜护肤、对肝及胃有调理作用,重要的是它还可消除疲劳。玫瑰花喝多了,有利于气血运行,还可以让自己的脸色同花瓣一样变得红润起来。

推荐食疗方:蜂蜜玫瑰花茶

适合人群:女性在月经期间情绪不佳、脸色黯淡,甚至痛经,喝点玫瑰花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

做法:取玫瑰花15克泡水喝,气虚者可加入大枣3-5枚,或西洋参9克;肾虚者可加入枸杞子15克。根据个人的口味,调入冰糖或蜂蜜,以减少玫瑰花的涩味,加强功效。玫瑰花最好不要与茶叶泡在一起喝。因为茶叶中有大量鞣酸,会影响玫瑰花舒肝解郁的功效。

Tips:百搭的玫瑰花可与满天星、薄荷、紫罗兰、迷迭香、桂花等搭配。玫瑰花活血散淤的作用比较强,月经量过多的人在经期最好不要饮用,孕妇也应避免服用。

茉莉:润燥美颜

茉莉花以其清丽简约而深受我们喜爱,而茉莉花全身为宝,茉莉花含有多种有机物和维生素,以及糖和淀粉等有益于人体的营养元素,是十分理想的美容佳品。

莉花采集后经脱水处理制成干茉莉花,既可泡茶,又可熬粥煮羹。我国《本草纲目》记载,茉莉花蒸油取液,作面脂头泽,长发润燥香肌,亦入香茗.

茉莉花入膳,味甜清香,十分爽口,取茉莉花若干,每次三至五朵调入清粥食用,不仅能清心明目,还可令肌肤流溢生香。茉莉花的香气可上透头顶,下去小腹,解除胸中一切陈腐之气,不但令人神清气爽,还可调理干燥皮肤,具有美肌艳容、健身提神、防老抗衰的功效

推荐食疗方:茉莉雪梨银耳汤

材料:茉莉花5克,干银耳10克,雪梨1个,黑枣8个。调料: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去皮,切块。将银耳用温水泡发,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雪梨块,放入黑枣,大火煮开,转小火煮至银耳软烂。撒上茉莉花煮开,即可关火。喝时依自己的口味调入冰糖。

Tips:茉莉花要最后放,不可久煮。也可调入蜂蜜。

霸王花:清心润肺

霸王花又名剑花,中医学认为,其性味甘、凉,入肺,具有清热痰、除积热、理痰火等功效。霸王花煲汤具有清心润肺、清暑解热、除痰止咳的作用,而且对辅助治疗脑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肺结核、支气管炎、腮腺炎等有明显疗效。霸王花制汤后,其味清香、汤甜滑。建议挑选没有硫磺熏烟过的霸王花,味道会更鲜美。

推荐食疗方:霸王花南北杏煲猪肺

材料:霸王花75g,南杏15g,北杏10g,蜜枣4个,猪肺1个,猪碎骨100g,生姜3片。

做法:霸王花、南杏、北杏分别浸泡、洗净。猪肺从喉咙灌入清水,反复揉搓干净,切小块,然后不下油、盐,在锅内小炒片刻。猪碎骨洗净。蜜枣去核,与生姜一同放入炖盅。加入清水2500ml(约10碗),武火滚沸改文火煲1.5个小时。饮时再放入适量盐即可。

具有不同功效的各种花

薄荷:有助于开胃,促进消化,可缓和胃痛及头痛,并促进新陈代谢。消除口臭,解酒醒酒。消胃胀气都有效。不过要注意薄荷具有刺激性,不可给小孩使用。

素馨花:生津益气,养肝明目,滋阴补肾,排毒养颜,健胃消积,安神补脑。

勿忘我:清热解毒,清心明目,滋阴除烦,生津润喉,健胃消积。对治疗头疼、牙痛都有明显疗效。

金莲花:具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提神健胃等功效。

秋补润燥重于贴秋膘


导读:秋天是进补的好时机,但是秋补是有讲究的,不可乱补、猛补、急补,否则事与愿违。养

秋天是进补的好时机,但是秋补是有讲究的,不可乱补、猛补、急补,否则事与愿违。

进补前先调理脾胃

夏天脾胃功能多较弱,立秋后如果突然大量进食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系统不能一下承受,即虚不受补,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因此,进补前要先调节胃肠功能。特别是以下三类人:

脾虚患者,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些人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之品,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或健脾丸、香砂六君丸等。

胃火旺盛者,夏天平素嗜食辛辣火锅、油腻烧烤之品的人,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些人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如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老人及儿童,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调理。

严禁不分虚实乱补

中医的原则是虚则补之,不是虚证不能补。而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证进补才能有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气虚常见精神倦怠、语声低微、易出虚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气虚当益气,进补可选用人参蜂王浆、补中益气丸,以及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等。

血虚常见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心悸、健忘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等。血虚当补血,进补可选用十全大补丸、归脾丸,以及当归、阿胶、龙眼肉等。

阴虚常见潮热盗汗、五心灼热、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眼目干涩、舌红少苔等。阴虚当滋阴,进补可选用大补阴丸、参杞蜂王浆、六味地黄丸、银耳、鳖甲、麦冬、沙参、黑芝麻等药物。

阳虚常见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温、阳痿早泄、纳少便溏、舌淡嫩、脉微细等。阳虚当壮阳,进补可选用金匮肾气丸、鹿茸口服液、龟龄膏,以及鹿茸、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杜仲等药物。

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有严格的要求,但起码应分清寒热虚实,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则容易导致火上加火、寒上加寒。

巧选补品代替品

物以稀为贵,那些昂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不见得是最好的补品。而十分平常的红薯、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补品。缺什么,补什么,切勿以贵贱来分高低,选择补品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原则。

研究证明,燕窝、鱼翅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其中的胶原蛋白有美容养颜和安神作用,而猪蹄、蹄筋和银耳也有相似的作用,如果喜欢吃肉,换成猪蹄、蹄筋就可以,如果喜欢吃素,换成银耳就行了,效果也不错;鲍鱼的主要营养成分也是蛋白质,其中的球蛋白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我们平常所喝的牛奶中,每一百克就含有十多克的免疫球蛋白,如果想补充球蛋白的话,牛奶就足够了;海参的主要营养成分也是蛋白质,特别是含白蛋白比较高,如果想用海参补充白蛋白质,用鸡蛋替换就可以;虫草的主要功效是滋阴润肺补肾,提高免疫力,而价格便宜的山药、核桃也有类似效果,可适当替代虫草。

秋补也要防肥胖

肥胖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秋季是进补的季节,也是容易发胖的季节,肥胖者更应注意减肥。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此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来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因此,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物,如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活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润燥比贴秋膘更重要

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感,这就是秋燥,与秋天特有的天气有关。故秋天应吃些有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宜食清润甘酸和寒凉的食物,寒凉能清热,甘味食物的性质滋腻,有缓急、和中、补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敛、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药、藕、平菇、番茄等等。除了少数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入秋时节 盘点餐桌上的营养之王


入秋以来,持续高温,空气干燥,补水润燥可以开始进行啦。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适合这个时节的餐桌营养之王,帮助大家通过饮食来补充多种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让您营养健康过秋天。

蘑菇含蛋白质、糖类、粗纤维、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和氨基酸。美国人把蘑菇誉为上帝的食物,日本人认为蘑菇位于植物食品的顶峰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1. 蘑菇中所含的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可保持肠内水分,并吸收余下的胆固醇、糖分,将其排出体外,对预防便秘、肠癌、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

2. 蘑菇还有维生素A宝库之称,因为它富含胡萝卜素,摄入后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3. 蘑菇中有大量无机质、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但热量很低,常吃也不会发胖。且蘑菇中含有的植物纤维素,可防止便秘、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由于营养全面,苹果几乎适合各类人群食用,被称为世界第一果、食物里的全科医生.苹果中富含大量水分和膳食纤维,还含有胡萝卜素、果胶、维生素等营养素,以及槲皮素、儿茶酚等抗氧化物质。

1. 苹果中含有大量的钾,可促进体内钠盐的排出,因此对防治高血压有一定功效。

2. 槲皮素可以保护肺脏不受污染物侵害,每周连皮吃5个苹果可改善肺功能,还能降低肺癌、乳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风险,延缓衰老。

3. 苹果中的明星成分果胶是一种可溶纤维,有助于降血压和血糖,维护胃肠健康。

南瓜

秋天正是吃南瓜的好时节。南瓜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膳食纤维、氨基酸、多糖,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1. 南瓜是一种高钙、高钾、低钠食物,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和高血压。

2. 南瓜中的果胶有极强的吸附性,能清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可以促进溃疡愈合。

3. 南瓜中的铬可促进胰岛素分泌,高纤维可以延缓小肠对糖的吸收,因此对防治糖尿病有一定作用。

鲜枣

入秋后鲜枣大量上市,鲜枣脆嫩多汁,风味独特,与其他秋季水果相比,鲜枣的多项营养素含量均居首位,如维生素C、钾、镁等。

1. 鲜枣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鲜枣中维C含量高达200~500毫克,高于猕猴桃60~200毫克的含量。维生素C可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

2. 鲜枣还含有丰富的功能活性成分,如类黄酮、芦丁以及多糖类,有改善血脂、降胆固醇、降血压的作用。

滋阴润肺预防秋燥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养生保健最重要的是养阴。那么,在秋季到底要如何养阴,才能提高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呢?要安然渡过这个多事之秋,一定要遵循秋季养生的6个法则。

1.动静适宜

秋季天高气爽,空气清新,坚持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冷刺激的防御能力。然而,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所以要注意三防:

一防受凉感冒。锻炼时要适时增减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

二防运动损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三防运动过度。秋季人体的阴精阳气正处于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损耗津液。应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做操等,使周身微微汗出即可。

2.谨慎起居

古人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舒达阳气。但起床时不宜过猛过急,可适当再赖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筋骨,对预防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

脑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较高,发病多在长时间睡眠之后。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流速变慢,血栓容易形成的原因。

3.滋阴润肺

秋燥易伤津液,秋季以肺脏当令,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原则。《素问》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已之,以补益精气。”

秋季气候干燥,而多数蔬菜、水果等有滋阴润燥、清热通便之效。另外也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芝麻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清肃之功。少食辛辣煎炸食品,以免助燥伤阴。

4.预防秋燥

空气中的湿度小,气候干燥,皮肤内水分蒸发很快,易使人出现皮肤紧绷、干裂、脱屑、毛发脱落、口唇干裂、咽痛、便秘等症状。

因此,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适当补充体内水分,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以养阴润燥。饮用时要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原则。为防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口唇干裂者可涂润唇膏。

5.调达情志

一般来说,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烦躁或悲愁伤感,所以秋季养生更要注意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以温顺的心态看待一切事物。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多外出观赏风景,听一些轻松愉快的乐曲,可使忧愁顿消,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无穷乐趣。

6.增强抗病能力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春捂秋冻”。秋风肃杀,天气渐凉,这时要加强防寒锻炼。气温下降时不要急于添加过多的衣服,使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环境的能力,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但是秋冻也不要过头,尤其是对有呼吸系统疾病、胃病、关节炎等病史的人,要适当保暖,不受冻,防止旧病复发。

此外,秋季,一些花卉开始干枯,在大气中有很多微小的漂浮物,过敏体质的人对这些会非常敏感,易引起过敏反应。这些人就要注意不要到农村、公园、花卉多的地方去。同时也要忌食辣椒、鱼虾、羊肉等辛发食品,以免加重过敏症状。

夏秋之交防“秋燥” 润肺最重要


导读:时下正值夏秋之交,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皮肤干燥,便……

时下正值夏秋之交,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 从秋季的气候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而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着夏长到秋收而相应发生改变。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秋冬养阴。所谓秋冬养阴,就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简言之,秋季养肺,重在养阴。中医专家提示,秋季养生可遵循益肺气滋肾阴、养肝血润肠燥的原则。另外,在养肺的同时也要注意养脾、养肝。要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以及经络等五方面进行调养。

养肺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通俗地说,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绪的变化表现最显现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的急促、不平稳不仅增加肺的负担,同时也会使身体里的气外泄,这与秋收恰恰相反。因此,精神调养主要是要内心的安宁。

再者,秋季养生,起居也要与其配合作出调整。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即早睡早起,有益于秋收。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在饮食调养方面,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以防秋燥伤阴。如:银耳、甘蔗、燕窝、阿胶、梨、芝麻、鳖肉、藕、菠菜、乌骨鸡、猪肺、豆浆、鸭蛋、蜂蜜、橄榄等。

其次,秋季饮食要注意少辛增酸。根据中医营养学的这一原则,在秋天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辣的食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初秋时节,不少地方仍然是湿热天气,导致人体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如果可以吃些性温的食物,尤其是粳米或糯米,均对健脾胃、补中气有极好的功效。为缓解秋燥,饮食方面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更有人主张入秋应当食用糯米阿胶粥,东阿阿胶搭配糯米,以滋阴润燥。

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阿胶、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较温和食物,以益胃生津。尽量少吃生冷的食物和动物内脏,老年人不宜吃新的粮食,容易引发旧疾。

秋燥怎么办 常按除秋燥穴位能轻松去火


入秋后,天气干燥,人们易上火,易引起肺热、胃热等症状。专家指出,人体自带三大去火穴位,每天经常按摩,可起到去火除秋燥的作用,以下为大家具体介绍这三个去火穴位及按摩手法。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按摩手法: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按摩手法: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头痛、眼疲劳、手脚冰凉等常见病,可通过中医穴位按摩法来缓解。如按百会穴能解决大部分头痛,按摩涌泉穴可缓解手脚冰冷等,只要找对穴位进行按摩,则可让你轻松告别这些常见病。

1、头痛:按摩百会穴能解大部份头痛

户外高温炎热令人头晕,一进到室内低温的冷气房,原本扩张的血管、肌肉瞬间收缩,更令人头痛难耐。

按摩方法:此时可以按压头顶的百会穴(两耳往上交会至头顶),能让全身气血通畅。手腕的神门穴(仰掌、握拳,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则有镇定放松的效果。大家熟知的太阳穴(在眉尾和眼角之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侧边头痛的困扰。

如头痛偏在前额,试试按摩合谷穴(将大拇指第一指节的横纹,贴放在另一手的虎口,大拇指的指尖处往下压,就是合谷穴)。如果是后脑疼痛,可将双手抱头按压“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两侧,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是颈部肌肉起点),舒缓症状。

2、眼睛疲劳:顺着眼框骨按摩眼部周围至感觉酸胀

长时间盯着电脑、电视、看书、看文件,眼睛酸涩难受,可按压眼部四周的穴位缓解。

按摩方法:循着眼眶骨,由双眼内上眼角往外,轻轻按压眉毛内侧的缵竹穴、眼睛内侧的睛明穴、眼睛下缘落泪处的承泣穴、额头两侧的太阳穴等,直到感觉酸胀即可,能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并且刺激整个眼部周遭肌肉,舒缓不适。

贴心提醒:眼压高、青光眼高血压者或眼睛有红肿热痛时,切忌按摩穴道。

3、手脚冰冷:按摩涌泉穴促进血液循环

体质虚寒,血液循环不良,经常手脚冰冷的人,长时间待在冷气房,呼吸道及肠胃都会有问题,尤其是老人下肢冰冷,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症爆发的主因之一。

按摩方法:按压涌泉(可滋阴补肾,脚掌底前半凹陷处,第2、3脚趾趾缝延伸到足跟连线约三分之一处)、关元(肚脐下3寸)、足三里都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不舒服的症状。

涌泉穴更被称为“长寿穴”,是肾经的首穴,《皇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也就是肾经之气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常常按摩涌出穴能防治哮喘、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等多种困扰。

4、过敏性鼻炎、咳嗽:迎香治鼻炎、少商平咳嗽

有过敏体质的人夏天待在冷气房症状将更明显。低温会刺激鼻腔、气管,尤其藏污纳垢的冷气滤网蓄积大量尘螨,容易诱发呼吸道问题,不停流鼻水、打喷嚏、咳嗽。

按摩方法:过敏性鼻炎的症状缓解可刺激迎香、印堂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的法令纹处,印堂穴则在两眉头中间,两个穴道都能散鼻部郁热,按压至感觉发热即可解决困扰。

至于喉咙痛或咳嗽,试试天突穴及少商穴。天突穴位于胸骨柄上缘中部微凹处,是气息出入的要塞,可平喘、化痰、理气。少商穴属肺经,位于大拇指指甲根部内缘,是治疗咽喉症状的特效穴,能缓减咽喉疼痛。

另外,平时保健可以按压风池穴,位于脖子与后脑交接处的凹陷,约在发际之上,风池穴走胆经,帮助清热。

养生是人们一直追求的,不同的养生的方式给人体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所以,小编教大家一种简单又方便的养生方式,就是用手摸人体的腹部,不但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而且还具有促睡眠的作用,大家赶快和小编一同来了解一下揉腹部的好处吧。

揉腹部的好处有哪些

饭后会经常看见小孩子及年龄较大的人群会揉自己的腹部,这看起来不怎么雅观,其实对人体的好处是诸多的。

1.健脾

脾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对于它的保健方法也是很多的,但人们比较喜欢以改变自身饮食的方式来达到健脾的作用,其实除此之外,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尝试揉腹的方式健脾,该方式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进行的。

首先就是让自身端坐在椅子或者沙发上,然后双腿张开,与肩同宽,要挺直,然后用双手进行对搓直至手心发热,这时再将手放于腹部,以顺时针的方向进行按揉,力度稍微重些,时间一分钟左右。

2.养胃

胃虽然是人体重要的脏器,但同时也是较为脆弱的,因为如果人们不注重自身的饮食,总是暴饮暴食或者食用辛辣的食物,这对胃的伤害是较大的。长期处于不合理的饮食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大患上胃病或者胃癌的几率是较大的。

胃不适易使人痛苦,这时如何保胃是人们较为关注的。保胃的方法有多种,但人们比较喜欢使用直接了当的方法护胃,就是食用各种护胃的药物,如果长期服用胃药,易使胃对药产生依耐性,这样对人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小编建议大家最好进行另一种方法,就是揉腹。

不要小看揉腹这个小动作,它可以使胃肠道粘膜产生适量的前列腺素,这样就能有效防止胃酸大量的分泌,从而防止消化溃疡的发生,这样就对胃部有保健的作用。所以,大家可以尝试这样的方式对胃部进行保健。

秋燥眼干巧补水


导读:秋季气候干燥。很多办公族女性觉得近来眼睛特别痒,又干又涩。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

秋季气候干燥。很多办公族女性觉得近来眼睛特别痒,又干又涩。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眼科主任蓝育青教授说这和天气干燥、风大、泪液分泌不正常等有关。其中长期面对电脑电视或是智能手机的人是疾病的重灾区。

蓝育青教授说,干眼症属于日常生活中的小打小闹,很多人也不重视,出现症状就去购买所谓的视疲劳眼药水。其实这种做法不妥。市面上的眼药水很多成分都不明确,如果含有激素的话,长期过量使用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对于轻中度患者,补充泪眼如人工泪液的使用是最重要的治疗,可以减轻症状。这些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可以长期使用滋润眼球,从而缓解眼干的症状。至于炎症导致的干眼,可局部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需要长期对电脑的人群,用一段时间电脑,可以有目的眨眼,给眼睛休息,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平时也可以多吃些含Omega-3脂肪酸的鱼,它可以减少干眼症的发作机会。睑缘炎通常与干眼同时存在,因此早晚用温和洗面乳清洁眼睑和热敷眼睑也有助于改善症状。多吃蔬菜水果,郭慧医生警告说,很多人患了干眼症后,眼睛发痒,就忍不住用手去揉,这其实是干眼症的大忌,它会刺激眼睛,加重症状,应该努力避免。

老人当心“假秋燥”坑人


导读:口干乏力、眼干眼花是人秋后的常见症状。很多老人对此不重视,认为秋燥时节口眼干燥、

口干乏力、眼干眼花是人秋后的常见症状。很多老人对此不重视,认为秋燥时节口眼干燥、身上乏力很正常。但专家提醒,莫被假秋燥坑了!

在医院门诊,常能见到这样的病例:不少患者觉得眼干,视力迅速减退,全身少气没力,尿却越来越多多次检查,血糖、尿糖等化验指标都高得吓人。其实已患,上糖尿病多年自己却浑然不觉,还以为每年都是秋燥秋乏引起的:

对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化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李显筑教授指出,这些看似普通的秋燥症状,其实都是糖尿病的常见症状表现,只是老人不能识破它的假象,放松厂警惕。脾虚是糖尿病形成以及加重的重要诱因之,在中医看来,脾是非常重要的脏器。个人摄入饮食后,脾负责人体内营养精微物质的生成、转运,如果脾失健.运,精微未经利剧,下趋膀胱,即成糖尿。另外,糖尿病可因后天生活习惯失宜而引发。糖尿病患者长期过食醇洒肥厚,形体日见肥胖,久则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拙,化燥伤津,胃热炽盛,发为消渴。中医主张,对于本病常宜清补,应慎用攻伐及大寒大热药物。

在糖尿病的防治上,除了及早检查矾诊外,及时健脾养脾,迅速改善以下几个早期症状同样重要。

全身乏力

多数糖尿病患者早期有体力下降、不耐疲劳、肢软乏力等现象,糖尿病诱发肾病后,乏力也是典型症状之一。

黄芪山药羹 往沙锅内加入800毫升水,取炙黄芪10 克,煮20分钟;去渣,取汁约 300毫升:加入怀山药粉20~30 克,水适量,煮成羹;每天分1~ 2次食用。山药入脾、肺经,可脾肺双补。它含有黏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黄芪,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体弱肢懒。

口渴口干

口渴口干是糖尿病人的常见症状,多因脾失健运、脾气不升、津液不能上承,积热伤阴、阴虚火旺、耗损阴津所致。

糯米桑皮汤 爆糯米花 (取糯米蒸15分钟,七八成熟,然后阴干、阴透,油锅下油,把阴干的米放人锅中爆炒即成) 30克、桑白皮10克,1000毫升水煎服,每日早晚分2次饮,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多饮者。此方记载寸:宋代《三因方》,可治三消渴利,有补中益气,益阴止渴之效。

眼干眼花

糖尿病人随着病情发展,很多人会出现眼底血管病变,导致视力下降、双眼干涩。这多与脾虚,水谷精微生成不足,气血津液亏耗,脉络瘀滞,双目失去濡养有关。

菊花扁豆粥 杭白菊烘干研末,先以白扁豆10克(中药店有售)、粳米50~100克加水煮粥,粥成时调入杭白菊末6 克,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1 剂,分2次食用。杭白菊明目活血,白扁豆补脾健脾,对于糖尿病早期目视昏花、双目干涩有效。

中医对秋燥的治疗


导读:进入秋季,雨水逐渐减少,空气干燥,常使人体难以适应,而被燥邪

进入秋季,雨水逐渐减少,空气干燥,常使人体难以适应,而被燥邪伤及。中医认为,主气司呼吸的肺与大气直接相通,是最容易被燥邪侵犯的脏器,燥邪一旦经口鼻入侵于肺,耗伤津液,肺失于濡润,影响其正常功能,咳嗽、咯痰等情况就会出现。尤以秋分前后,人体最易感受燥邪。常见的燥邪大致分为温燥、肺燥、肠燥和凉燥四种,笔者提醒大家,对秋燥的治疗,要根据不同情况用药。

温燥:燥邪伤及肺卫时,会出现鼻咽干燥、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这时要注意,燥邪伤肺有温、凉之别。一般来说,初秋时气温还没有明显下降,这时多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口、唇、鼻、咽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难以咯出,甚至痰中带血,舌干苔黄等温燥表现。可选用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的蜜炼川贝枇杷膏或二母宁嗽丸。

凉燥:到了深秋,燥而偏寒的凉燥则更为常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喉痒咳嗽、口干、微渴以及舌白而干。此时可用润肺止咳的杏苏止咳颗粒。

肺燥:燥邪入侵,鼻咽常是最先受累的地方,因此当出现鼻燥咽干、咽喉痒痛时,就需及时应对了。此时不妨自制五汁饮缓解燃眉之急。五汁饮即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调匀凉服或温服。梨汁清肺、荸荠汁清热化痰、鲜芦根汁清胃、麦冬汁润肺生津、藕汁清热止渴,五汁合用能生津润燥止渴。但要注意,五汁饮甘寒,不宜多饮,脾胃虚寒的人最好温服。

肠燥:中医学认为,大肠与肺关系密切,燥邪耗伤津液、损伤肺阴,会进一步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而表现为肠燥便秘。大便秘结伴有小便黄少,可选用能润肠通便的麻仁润肠丸;伴有胸腹胀满、食欲不振者,还可以选用有润肠通便兼健胃消食作用的麻仁滋脾丸等。

解疑:入秋时节!何谓“秋燥”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