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美食的时候吃什么 > 导航 > 女人春节吃什么养生

香港过年吃什么 盘点香港春节美食

夏季养生美食的时候吃什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科学的四季养生是怎么进行的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香港过年吃什么 盘点香港春节美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导读:春节就要到了,相信不少人都很好奇香港过年吃什么,其实香港人过年的美食有很多,一般都有好意头。今天小编为您介绍香港过年吃什么,看看这些美食与你过年吃的有什么不同!

香港过年吃什么?

在吃的方面,最具港味的招牌年菜当属盆菜。在盆状食器内加入鱿鱼、冬菇、花胶、大虾、发菜、红烧猪肉等丰富食材一起炖煮而成,象征合家团圆、满堂吉庆的寓意。发菜蚝豉则是使用发菜与牡蛎干一同焖煮而成,取发财好市之寓意;而在节庆习俗中象征年年高升的年糕,更是香港春节期间少不了的传统美食。

香港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全盒来招待客人,以象征吉祥圆满之意。内有数小格,装有多样带有好兆头的糖果小食,例如瓜子象征抓银子、糖莲子象征连生贵子、糖莲藕象征佳偶天成、糖椰丝象征有爷有子、油角象征荷包满满等。

1、盆菜

如果说吃饺子是北方人年夜饭的重头戏,那么全家围坐共享盆菜宴便是很多老广们除夕夜里必不可少的环节。吃盆菜,求的是盆满钵满的意头。

盆菜是香港人在喜庆时的必备品,当年香港新界的围村乡族在诸如嫁娶、添丁或祭祀等重要日子,主人家都会制作盆菜宴请乡亲。后来演变为以春节时节为主的年菜形式:过年时,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品尝丰盛且热气腾腾的盆菜,一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有人说,盆菜味道如何倒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气氛。吃盆菜时一定不需客气,就算用筷子将菜翻来翻去都不算失礼,因为好料沉锅底,多种自在的吃法更适合合家团圆。

2、发菜蚝豉

香港人过年讨意头,都要买谐音发财的发菜,用它与蚝豉、海参、鲍鱼、江珧柱及猪肘一起煮成一大盆,广东话猪肘也叫猪手,借意横财就手,即新的一年大发其财;蚝豉也有豪市、好市之意。

蚝豉是广东人和香港人开年饭的特色。蚝豉,是生蚝晒干后的蚝干,以蚝豉做的菜肴种类繁多,如藕香蚝豉、火腿炖蚝豉、发菜扣蚝豉、猪肉蚝豉汤、地鱼蚝豉节瓜汤等等,传统做法是将整个的蚝豉用蚝油放在锅里先焖上一段时间,然后加入火腩(烧肉)、发菜、蒜子、陈皮、姜和蚝油再度用文火慢慢焖至30分钟左右;接着用生菜给菜碟围边,将做好的蚝豉和配料盛放在蔬菜的中央。居家菜的烹饪手法是焖,用铁锅煮成后用平碟盛上。

3、年糕

香港人不大喜欢糯米,因此过年所蒸的年糕,无论甜咸,一定是以粳米粉为主,有时搀合少许糯米粉,极少完全用糯米粉的。蒸年糕并不用蒸笼,而是用铜制的或铅铁的糕盘,每一盘为一底。原料的分量和蒸制时间的久暂,都是以一底为标准。甜的年糕是用白砂糖或片糖调米粉蒸制的。砂糖蒸的甜年糕色白,黄糖或片糖蒸的色黄,那样子就象平时的松糕。

咸年糕的成分比较复杂,最通行的是萝卜糕。除了以刨出来的萝卜丝或萝卜汁调合米粉之外,还要加上虾米、腊肉、腊肠、葱、芜茜、五香粉等等。萝卜糕多数是在蒸熟之後再切片,用油煎了来吃的。香港平时在饮茶时也可以吃到萝卜糕,但到了过年,萝卜糕却一变而为年糕了。此外还有芋头糕,是将芋头切成了小块调和米粉来蒸。甜的年糕还有马蹄糕。但一般人家过年所蒸的年糕,大都只是糖年糕和萝卜糕。

4、煎堆

煎堆以糯米粉团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馅料,有些没有。也是广东及港澳地区常见的贺年食品,有煎堆辘辘,金银满屋之意。另有一种石榴花煎堆,上面有红色花状物体,形似石榴,寓意多子。

在唐朝时长安已经有碌堆这种宫廷食品,之后有不少中原人南迁,带着煎堆来到南方,成为两广的小吃。是广东人元宵节时敬神祈福,老人贺寿,或是建房上梁,孩子满月招待客人不可缺少的食物。

当然,除了以上的这些佳肴,香港的春节美食更是不胜枚数,如糖环、蛋散、油角等,光是想着就让人垂涎三尺。

扩展阅读

春节吃什么?各地过年美食盘点


导读:说到春节吃什么,相信大家有五花八门的答案。今天小编就春节吃什么这个话题,为你盘点各地过年特色美食。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这些春节特色食物有哪些吧!

春节吃什么?各地过年美食

1、北京:春饼

大年初七这一天北京人讲究吃春饼,俗称咬春。吃春饼讲究将和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

2、东北:粘豆包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粘豆包是东北人春节期间喜欢吃的一种粘食,用黄米面和小豆馅自制而成。粘豆包最早是供祖先用的祭品,也是出门打猎时的食物。这要全家人一起在年前包完,并在过年一起吃,预示着全家幸福、美满、和谐。

3、广州:腊味

寒冬腊月里吃腊是广州人的传统。很多乡下人家一到过年必备腊味食品,亲朋好友相聚,餐桌上经常少不了自家的腊肉。从口感上来说,广东腊味中最重要的口感是甜,原因是里面放了糖。

4、广西:粽子

广西人过年家家户户要包粽子,那可是件大事。在广西,粽子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粽子也不仅是逢年过节的送礼佳品,广西人赋予了粽子新的意义,广西人更把粽子当作是一种吉祥物,年年粽年年中,广西人包粽子吃粽子图的是一种吉利了。

5、河南:饺子

河南人过春节,无饺不成年。不过这里的饺子可是规矩多多。每到年三十上午,家家户户砰砰咚咚地便开始剁馅,这天包的饺子要足够四顿饭用,即年三十中午、除夕、初一五更以及中午。

6、江苏:过年馒

廿八,把面发;廿九,蒸馒头,在除夕之前的这两天,按照传统习俗每家每户一定要蒸上几锅面食,发面和蒸馒头的习俗就取来年发大财、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的好彩头。

7、陕西:臊子面

臊子面是陕西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关中农村地区,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基本都是臊子面。吃饭前,先端一碗汤去门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爷、仓神、灶神等,后才家人享用。有的也在先人像前献上在碗臊子面以示怀念。

8、上海:豆芽

上海年夜饭不喝汤,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9、南京:元宵

南京人有吃元宵图个团团圆圆的说法,所以从大年初一开始当地的市民都会吃元宵一直到元宵节。叠元宵是南京饮食文化的传统品种,它用手工揉粉包馅搓圆,经过多次沾上生糯米粉在器皿中筛滚而成,使口感有韧劲。

10、湖北:三全三糕三丸

湖北人吃年夜饭讲究三全、三糕、三丸。三全就是全鸡、全鸭、全鱼,三糕就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就是鱼丸、肉丸、藕丸,有无丸不成席、无鱼不成席、无汤不成席一说。

11、山东日照:花馍

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至今还流传着这么一种风俗:每年从农历腊月开始,家家户户蒸花馍。花馍品种繁多,有花,有鸟,有鱼。不管是哪种式样,都寓意着美满幸福。比如过年时蒸的鱼,寓示着来年年年有余;儿女结婚时蒸的鱼,不仅预祝小两口日子过得宽绰,而且还包含美好的祝福。

12、山东阳谷:花糕

在鲁西一带,每年春节都有蒸花糕的习俗。这种花糕的制作原料以白面为主,制作者把面擀成一个个小饼,用长条形的面包起红枣,形成一个枣塔,寄托了人们希望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

13、山西临汾:春卷

北方的年俗,在正月二十吃春卷,春卷就是将在春节其间吃不完剩下的菜,用面卷在一起,油煎着吃,非常可口。当地人说:吃了春卷,就算过完了年,明天就可出门干活挣钱了。

14、新疆:馓子

古尔邦节将至,新疆哈密地区的穆斯林纷纷制作馓子,以备在节日期间款待客人、馈赠亲朋。馓子是用红糖、蜂蜜、花椒、红葱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和适量的鸡蛋、清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捻成面团,搓成或抻成由粗细匀称、盘连有序的圆条构成环壮物放入油锅炸至棕黄色即成。

15、福建:面条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新年吃长寿面是预祝寿长百年,有长命富贵、福长禄深的吉祥寓意。同时,还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16、浙江台州:长寿面

每年春节前夕,当地居民就利用山村特产番薯,采用传统制作方法,以番薯淀粉制成粗面,俗名叫绿豆面,也称长寿面,其色有点绿,不易折断,尤为人们喜爱。

17、郑州:灶糖

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小年,这一天的俗习是送灶爷,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敬献糖瓜(也有用芝麻糖的),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

广东过年吃什么 12种春节必备美食


导读:广东过年吃什么?广东人春节饮食很丰富,除了常见的鸡、鱼、生菜等有好意头的食物外,像腊味、年糕、糖环等12种美食是必备的年货。想知道广东过年吃什么的朋友就要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广东过年吃什么?

广东人对春节时间的界定,一般从农历12月23日至次年的正月16日,统称为过年。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

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此外还有红豆馅糯米皮的炸油角、炸煎堆、炒米糕。小吃果品类如芋头糕、糖莲子、炒粉皮、芝麻酥、花生酥。

1、年糕

在广东,过年的时候必备的年货是年糕,就算不吃,也要在家里摆上一块,图个好意头。 年糕皆因有个好彩头年高,有发财、步步高、甜蜜的意义,寓意新的一年圆满甜美的生活。广东人喜欢把年糕切成片,放进锅里煎香了。一口咬下去,表面香气扑鼻,里面则是黏稠软糯的年糕,加上甜甜的味道,大人小孩都喜欢极了。

最传统的广式年糕呈深橙色,样子朴实无华,吃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现在,不少商家还将年糕做成鲤鱼的形状,既有年年高的意思,又有了年年有余的意思,成了双重好意头,不少人除了自己吃,还喜欢买这些鲤鱼年糕送礼。

2、糖环

在应节食品当中,糖环大概是最为美观吸引眼球的,它形状别致,外面一个圆环,里面像五角星,寓以环环相扣,生生不息之意。

糖环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东莞县志》的记载,糖环是东莞先人南迁。由北方带来的食品之一。古时中原地区,糖环用面粉制作,后来到了岭南则改为糯米粉,放到油锅里炸至熟透后,呈金黄色,亦有黄金满屋的寓意。

3、汤圆

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4、腊味

过年吃腊味是广东的一个传统习俗,腊味是年前才有的美食,如腊肠、腊肉、腊猪头皮等,其味之香美,令人流涎。旧式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开始。

选购腊肉,要选外观色泽光润,瘦肉坚硬呈枣红色,肥肉用指按无凹痕,呈金黄色,每条肉整齐,带有香浓鲜美的糖酒香味的是上等品,吃起来会特别爽而不腻,假若腊肉已有异味,肉色变黑,就表明存放时间太久。

5、炒米饼

广东有许多种饼,最着名的当属阳江炒米饼,俗称粉酥或硬饼。它与佛山盲公饼、中山杏仁饼、西樵大饼合称广东四大名饼。在广东都有春节做炒米饼的习俗。

南粤习俗,春节做炒米饼,后来变成全年皆宜的零食。全家老少齐上阵,和乐融融来做饼。铁锅炒熟生米,石磨碾研成米粉,粉掺黄糖白糖红糖,再加入花生等配料,压入木饼印中,脱模后由木炭烘焙而成。

6、煎堆

对于老广来说,过年做煎堆,意味着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早在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已有记载: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祭祖先及馈赠亲友者也。

在以前,做煎堆是件隆重的事,要把孩子们都赶出制作间,还要一边炸一边说吉利话,以祈求来年好远。

更多春节美味的食物小编将在为大家揭晓。

7、蛋散

广州人过年也炸蛋散,以香脆着称。相传是有一回过年,当每家人都准备好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包油角下锅时,有一家人却穷得没钱买馅料,于是就把本来用来做油角的面团压扁了下油锅。新年到,穷人拿出那些面团来招呼朋友,大家都发现其又酥又脆,入口即化非常好吃,于是便问名字,穷人细想后说:因为配料有鸡蛋,而且入口即化的特点就像散了架似的,就叫蛋散吧。

蛋散只需要面粉、鸡蛋、南乳就可以了。通常的做法是搓好的面皮切成长方形,在长方形面皮正中切三刀,然后把长方形的一边往中间切口穿过去,成蝴蝶结状,随后下油锅炸即可。

8、萝卜糕

萝卜糕是一种广州人喜爱的点心,更是过年时候的应节食品。过年前的几天,主妇们就会到市场买回好几斤白萝卜,还有虾米、粘米粉等配料。

做萝卜糕其实一点也不轻松:先将萝卜皮削掉,然后再耐心地把它刨成丝。通常,能干的主妇也要花上半个小时才能完成这项工作。接着,还要将萝卜丝煮熟,混入粘米粉,将两种原料搅成糊状,加入虾米、腊肉、猪油、胡椒粉,酱油、味精、精盐等拌匀蒸熟。萝卜糕一般在平锅里用油煎几分钟,香口好食,是过年时候很多小孩子的最爱。

9、油角

广州人过年要炸油角,取起镬意头,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那只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以前的广州人,不管富家还是穷人,到了岁晚,总要开油镬。油角有大有小预示一家平安。油角象征的吉祥意义:形状像荷包,亦即钱包。

虽然叫油角,做法好似炸饺子。但油角的馅是甜的,还拌以椰丝、炒花生、芝麻等等香实果搅碎而成,包在饺子皮里。与包饺子不同的是油角不用褶边而是锁边,对折粘合后,用指甲沿边一路轻捏成麻绳状,然后适度煎炸即可食用。

10、笑口枣

笑口枣是广州小吃中的油炸小吃品种,因其经油炸后上端裂开而得名。笑口枣香甜暄酥,十分可口。广州一般的吃早茶的地方,都有笑口枣。同时笑口枣也是广州人春节必备年货之一。

在家制作笑口枣可以使用面粉500克,糖250克,生油50克,食粉4克,清水150克和面。面皮切记不能搓,而是要把面皮捞匀,压平后再将其再三折叠,再捏成大小相仿的小球,滚上芝麻就可以了。下锅炸时,粉团要沿着锅边下,这样粉团就会自然地开口笑。

11、盆菜

吃盆菜是广东沿海地区和香港新界乃至东南亚喜庆节日的传统习俗。过年时,一家人围在一起,一边品尝丰盛且热气腾腾的盆菜,一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

有人说,盆菜味道如何倒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气氛。吃盆菜时一定不需客气,就算用筷子将菜翻来翻去都不算失礼,因为好料沉锅底,多种自在的吃法更适合合家团圆。

12、鼠壳粿

鼠曲粿(guǒ)也称茨壳粿,广东潮汕地区传统小食,潮汕民间年节祭祖一般都会有鼠曲粿。流行于潮安县、湘桥区、澄海市、饶平县一带。

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至翌年元宵,家家户户都制鼠曲粿,之前一般在过年前三四天才做,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小摊每天都有卖。

看完了美味的佳肴,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春节健康饮食注意原则。

新年到,亲友欢聚一堂,丰盛筵席必不可少。鸡鸭鱼肉,是餐桌上的常备食物,当然更有各种传统的新年小食,令人大饱口福。不过,若吃喝过度,不单随食物附上令人讨厌的脂肪,更可能会引致肠胃不满,实行罢工以示抗议,或心血管被肥肉堵塞得几乎没有空间,透不过气来,那时後果就十分严重。因此,吃喝之馀,要作出适当的部署和选择。

油炸的食物:油角、煎堆、笑口枣等。

这些都是高热量及高脂肪的食品,多吃会令体重上升,更会令胆固醇偏高、血压上升。此外,用来炸食品的食油多是反复加热使用,不单破坏食油原来的脂肪酸,更含致癌物质,有损肝脏。进食过多油炸食物亦会引致燥热,喉咙发炎、头痛,失眠等。这类油炸食品还是少吃为妙。

糖果:

过年期间,吃些糖果,取其甜甜蜜蜜的意思,无可厚非,但不宜过量,原因是糖是酸性食物,会引起龋齿,导致胃酸过多而不适;过多的糖份会转化为脂肪,引致肥胖;亦会消耗胰岛素,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糕点:

过年吃年糕取其年年高升的意头。可能的话,自制糕点既经济又健康。自制咸糕点如萝卜糕、芋头糕时,最好多用冬茹、少用味,甜点如马蹄(荸荠)糕,应略减糖份。不过,现代生活繁忙,多半会购买糕点回家弄热进食。弄热时,最好是蒸热而非油煎。另外,由於糕点淀粉质含量高,不宜多吃,吃时配以一杯清茶,有助消化。

瓜子和果仁:

不停地磕瓜子,会大量消耗唾液,容易有口疮、牙疮、牙龈炎及消化不良等毛病。经烘、加盐或加上一层糖酱的果仁,破坏了果仁原有的营养,只剩下脂肪。此外,果仁及瓜子都是带滋补的食物,如感燥热更应停食。肠胃不适的人亦不应过量进食。糖果盒内可放一些含较低脂肪及低糖分的食物,如杏脯肉,未经烘制、没有加盐的果仁。

其他须注意的事项:

佳节期间,菜肴当然会很丰富,但餐桌上不要全都是鸡鸭鱼肉,应有一些蔬菜作搭配,以促进肠胃蠕动,加快身体排出有毒物质。

不要吃得过多过饱,因为据研究,进食过饱後,大脑中一种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加。该种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侧细胞和脂肪细胞增生,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如长期饱食,会导致脑血管硬化,出现早衰和智力迟钝。

举杯同庆可增添节日气氛,但不要豪饮至醉。酒类的热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同时饮酒过量,会伤及肝脏及消化器官。

牢记三低原则:

健康年菜煮张不外乎我们常说的坚持三低的健康饮食原则。

一般人看到三低低油、低盐、低热量,一定联想到平淡无味。事实不然,营养学家们认为,只要你肯动脑筋,聪明选择食物,再进行聪明烹调,一定可以煮出又好看又好吃的三低健康年菜。

诸如过年必吃的鸡肉,专家们建议以吃烤鸡替代吃白斩鸡,因为运用烤的方式不仅可使鸡皮香脆好吃、更可将部分油脂逼出,较白斩鸡油脂、热量都低。

而年菜中不可或缺象征年年有余的鱼,营养师们则建议选择新鲜的鱼类来清蒸,取代传统油炸、糖醋的方式,因为食材新鲜就可避免添加多余的调味料来提味,减少盐份、油脂的摄取。

除了年节必备的全鸡、全鱼之外,一桌健康年菜中,一道高纤维的蔬菜是必不可少的,将蔬菜不切断长长的纤维来烹调,可喻意为长命百岁。

这样,吃者务必要细嚼才能下咽,这样自然分泌唾液来帮助消化。同时,纤维多的食物具有蠕动肠功能的作用,对于春节期间的饱食可能引起的消化不良或者便秘有预防作用。

香港立春的习俗


香港立春的习俗

1、香港立春的习俗

1.1、交春

“交春”不包括立春节气的三侯(五天为一侯),而特指立春日“春”到来的时刻。交春之时,客家传统习俗需家家户户放爆竹相迎,闽西三明客家更对天礼拜,名曰“接春”。这一天,当立春时刻到来时,赣南客家人那怕是在半夜,人们也要点燃香烛,鸣放鞭炮,以示迎春,接着便摆春酒,吃春卷,旧时还要耍春灯,相互庆贺。

1.2、拜春神

春神即古老的句芒神,是众神中主管农业的天神。客家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典范族群,对春神格外崇拜。接春三明客家的拜春神习俗名曰“接春”。交春之时,耕读之家在大门上张贴“迎春接福”、“春到家兴”、“春到福临”等红纸条幅以表迎接春神。

2、立春的寓意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一过,也就意味着冬季结束,从这一天到立夏这段期间,都被称之为春天。此外,立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代表新的一年开始,因此立春又称立春节、打春等,流行鞭春牛的风俗。

旧俗立春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春节”,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3、立春的风俗活动

3.1、游春、报春

迎春报喜后开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游遍周围村庄,大街小巷。

3.2、躲春

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

3.3、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 的重要内容。

立春的传统饮食习俗

1、五辛盘

立春吃春饼历史悠久。据载六朝元旦吃五辛盘(五种辛荤蔬菜: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供人们在春日食用后发五脏之气。现扬州人立春时也吃五辛:新葱、韭黄、蒜苗、萝卜、芫荽。唐初饼与生菜以盘装之,称春盘,因与五辛盘有渊源,也叫辛盘,宋时改叫春饼,现也叫薄饼、荷叶饼、片儿饽饽等。

2、春盘面

元《饮膳正要》“春盘面”由面条、羊肉、羊肚肺、鸡蛋煎饼、生姜、蘑菇、蓼芽、胭脂等十多种原料构成。明、清时在饼与生菜外兼食水萝卜,谓能去春困。整个尝新活动称为“咬春”。

3、吃春卷

春卷又名春饼、薄饼,是福州民间流行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立春吃春卷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有喜迎春季、期盼丰收之意。

立春养生循四不原则

1、不“酸”春季不宜食用羊肉、狗肉、鹌鹑、海鱼、虾、螃蟹等酸性食物,可多吃山药、春笋、菠菜、大枣、韭菜等。

2、不“静”老年人应该积极到室外锻炼,但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

3、不“怒”春季要做到心胸开阔,身心和谐。

4、不“妄”老人在春天要注意修身养性,保护阳气。

香港小年的习俗


香港小年的习俗

1、香港小年的习俗有哪些

1.1、丰盛晚餐

在香港,吃一顿丰盛大餐是冬至这天必不可少的。在这一天,有些香港人可以提前下班,为的就是赶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冬至饭。人们早早的就开始为晚餐做准备,出门买菜。和亲朋好友一起,品尝丰富的菜肴,齐齐整整及其乐融融地过节。

1.2、盆菜

盆菜是颇具特色的传统食物,起源于新界围村,是一种杂烩菜式,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盆菜,顾名思义,将丰富的食材一层层叠在盆内,滋味融合在一起,味道馥郁而香浓, 能带来多重味觉享受。“盆菜宴”也成为了香港的一项传统饮食文化,每逢冬至、新年除夕及喜庆节日,很多家庭都会选择这道菜品作为家庭团圆饭的主菜。

2、香港过小年只吃新鲜食品

像法国人那样,只吃新鲜食物。过节容易购买食品过多,家里食物到处都是,就会引起你多吃,形成肥胖,因此少买是一个关键。因此你要每日购买,少买,只吃新鲜食品。

肉是人们现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而肉类也是会带给我们许多的营养的,但是对于肉类我们也是不可以多吃的,在小年晚餐时,多吃鱼、蛋来代替肉类。少吃肉类,一周最多不超过3-4次,最好吃禽类的肉。如能以鱼肉代替猪肉则更好。

3、香港过小年餐前要喝一碗汤

过小年的晚餐有一桌丰盛的菜肴是再少不过的了。那么,餐前喝一碗营养丰富、低热量的汤,鱼汤、蔬菜汤、鸡蛋汤均可。这样你在用餐时就不会吃的太多。过节家家主妇都会在餐桌上大显身手,亲朋们还会互邀着到饭店去聚餐,美味佳肴不由使人胃口大开,这时,你要注意吃饭的速度,细嚼慢咽,慢慢品尝每一口食物,从中体会美食的乐趣。

2017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2017年小年是1月20日即(2016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农历是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小年饮食的讲究

在民间过小年对吃的也有讲究,在北方,古时民间有吃饺子、麻糖、关东糖的习俗,这些糖果是祭灶用的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在山区有的要吃自制的糕点和荞面,晋东南地区则有吃炒玉米的风俗,在香港过年有吃年糕、油角、煎堆、蛋散的习俗。

我国宝岛台湾也有过小年的习俗,不过他们是在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九。台湾在小年夜有祭拜天公的习俗,拜天公一般需要准备五牲来拜,五牲包括有猪肉、鸡肉、鸭肉、鱼肉、豆腐干等五种,鸡肉与鸭肉一定要用全鸡、全鸭。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小年夜的传统习俗慢慢的都淡出人们的视线,不过大家对新年的美好憧憬都是相同的,希望大家新的一年都能够开心、健康。

香港人怎么过中秋节_香港中秋节的习俗


导读: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好奇香港人怎么过中秋节,其实香港中秋节的习俗多样,除了吃月饼、赏月外,还有舞火龙、开灯会等独特的习俗,下面小编为您介绍香港中秋节的习俗。

香港中秋节的习俗

香港中秋的团圆饭桌大都有鸡肉、菱角、月饼、沙田柚等传统食品,不少家庭当天还会煮一大锅芋头。很多家庭还保留着中秋提灯笼的传统。夜色降临,无论大人或孩子,最期待的莫过于拎着手提灯笼,围着街区散步或一路走到公园。下面小编为您具体介绍香港中秋节的习俗。

1、开灯会

每逢中秋节,香港的各大plaza:Sogo、太古等都会相应地搞出各种活动,包括当天购物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大型的公园则会开灯会。灯会会场会上挂着各种各样亮堂堂的灯笼,节日的气氛便瞬间点燃。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2、放天灯

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在从前的新界地区,大多数人都是务农人员,八月十五远没有到庆祝之时。在收割稻田之前的中秋节,新界地区的香港人多是燃放孔明灯来进行祈福。

从2010年开始,由于考虑到发生火灾及影响飞机飞行的缘故,香港政府开始呼吁市民切勿胡乱燃放天灯。如果因为燃放天灯引发火灾,或燃放长宽超过2米的天灯,责任人可以被检控。

3、吃冰皮月饼

20世纪80年代,冰皮月饼约已在香港的市场出售,但在当时也只有一家饼店推出。叫冰皮月饼的主要原因是它违反传统月饼的制作方式。因所有传统月饼都是由糖浆做皮,颜色是金黄色。而冰皮月饼的部分原料是糯米,做成的月饼外观呈白色的,是在冷冻箱里保存,售卖时保存在冷藏柜里。

与传统月饼相比,冰皮月饼油脂和糖量较低,更为健康。而冰皮月饼的独到之处,在乎一个冰字,给人爽口之感,使那被传统月饼油腻住的肠胃得到解脱。好的冰皮月饼,外观如冰般亮滑,冰箱冷藏过夜后仍旧柔软,细心切开,切面馅料均如镜般光滑。

4、煲蜡

对于早前的香港市民来说,煲蜡也是他们喜爱的中秋月夜活动之一。中秋夜宴之后,在公园赏月吃月饼一番,月饼盒随即空出。孩子们喜欢把其当作器皿来烧蜡,待蜡融化后,再喷水,最后蜡液四溅并产生高温水蒸气。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简单刺激的娱性节目,但却极其容易导致烫伤烧伤事故。在上个世纪末,香港政府开始呼吁市民不要煲蜡。

5、舞火龙

舞火龙是农历八月十五的民间习俗,代表地是香港。据说舞了火龙后可以趋吉避凶,风调雨顺。以前用稻杆扎成龙头、龙身的形状,插上燃着的香,由青壮小伙子赤膊上阵,挥舞舞动。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6、追月

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香港政府早年制定假日制度,规定八月十五上班,第二天才公众放假一天。八月十五过节那天,人们下班回到家都八九点了,又累又饿,无心赏月;第二天放假了,心情放松,兴致盎然,在八月十六日夜好好赏月一番。

相传这个习俗是江浙一带的人带来的,史料载宁波以十六日为中秋,为宋史弥远所改,至今犹然。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日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香港人怎么过中秋节?以上是旧时香港人过中秋节的习俗,现在还保留着舞火龙、追月、挂彩灯等习俗,你可以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香港过年吃什么 盘点香港春节美食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