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脾在夏季怎么养生 > 导航 > 中暑后怎么恢复

截瘫怎么知道在恢复

脾在夏季怎么养生。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养生这种件越来越关注,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进行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截瘫怎么知道在恢复,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人生总是福祸难料,有些人因为意外的发生导致自己身体的截瘫。截瘫相信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这个疾病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可怕,难以治疗,并非不治之症。当然,每个截瘫病人的严重程度也会不一样,但是,相信只要及时的治疗,坚持下去,截瘫还是有可能会恢复的,那么怎么知道截瘫正在恢复呢,具体了解一下吧。截瘫多是因为脊髓损伤以后引起的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瘫痪,表现为肢体肌力丧失,一点都动不了或者肌力降低,活动力量弱,如果经过治疗以后这些症状有改善,肢体活动的力量加强,就是有恢复了。

截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的有:

1、日常治疗,主要就是通过一些日常生活当中的动作和职业性劳动的动作来使高位截瘫的病人出院之后能够适应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

2、心理治疗,是针对病人不同阶段来进行心理上面的辅导,一定要消除病人否认、愤怒以及抑郁等不良的情绪,这样对疾病的康复才会更加的有利。

3、物理治疗,就是改善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和残存肌力增强训练,之后还应该进行平衡协调动作和体位交换以及转移的动作,从来来改善病人的身体情况。

4,临床康复,是通过应用护理和药物的手段来预防各种合并症的发生,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一些治疗性的临床处理,从而在减轻症状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功能的恢复。

5,肌肉关节运动法,根据患者瘫痪程度不同,每天可以进行瘫痪平面以下的肌肉被动活动,还可以进行按摩或者是针灸等配合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与此同时保持关节的灵活度,方式关节硬化和僵硬出现。通过以上内容就应该相信高位截瘫还是有可能会好的,但这可能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是需要病人在患病之后树立一个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进行治疗,并且在这期间还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食谱,这样对病情的康复才可以起到促进性的作用。

相关阅读

高位截瘫能恢复吗,护理尤其关键


要想恢复高位截瘫不仅需要治疗,其中包括心理治疗、日常治疗、临床康复、物理治疗等,但是也离不开良好的护理,包括安全护理、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及饮食护理,只有这两者相结合才能实现康复。

一、治疗方法

不同的病情要选择对症的高位截瘫的治疗方法。

1、心理治疗:针对心理不同阶段的改变制定出心理治疗计划,可以进行个别和集体、家庭、行为等多种方法。

2、日常治疗:主要是日常生活动作,职业性劳动动作,工艺劳动,使高位截瘫患者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3、临床康复:用护理和苭物等手段,预防各种合并症的发生,亦可进行一些治疗性临床处理,减轻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4、物理治疗:主要是改善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和残存肌力增强训练,以及平衡协调动作和体位交换及转移动作,以及理疗。

5、康复工程:可以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来练习站立和步行,另外也可配备一些助行器等特殊工具,靠这些工具来补偿功能的不足。

二、疾病护理

高位截瘫是指横贯性病变发生在脊髓较高水平位上,一旦出现高位截瘫我们要应尽早到正规的医院合理的去治疗高位截瘫,在生活中更好的治疗也要护理好病人。

1、安全护理。

高位截瘫患者皮肤感觉丧失,行动不便,心理波动大,平时要防止烫伤、跌伤、碰伤等意外伤害,也要预防自伤、自杀等意外发生。在无人护理时,各种用具要方便患者拿取,物品放置要牢靠。患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一切损伤。

2、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卧床期要经常翻身,预防褥疮,对丧失运动功能的部位和肢体进行按摩和被动活动,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置,根据康复的要求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加大训练强度,增加肌肉的力量和神经系统的协调训练,增强患者的耐力和意志。

3、饮食护理。

高位截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肛门括约肌不协调,常发生便秘而且是长期的,所以要从饮食上进行调节,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减轻便秘,不能依赖苭物。另外要注意饮食卫生及营养,忌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腹泻。因患者对大便失去控制及行动不便,一旦发生腹泻,会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很多困难。戒酸辣食物,及寒凉生冷食物。

截瘫治疗方法


截瘫的治疗方法

1、截瘫的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从造成截瘫的病因入手,在医学上称为病因治疗。造成截瘫的常见因素主要有外伤和内伤。外伤是指受到意外伤害,造成对脊神经的损伤;内伤主要包括脊髓炎症、脊髓结核、脊髓肿瘤、严重的椎间盘脱出等。治疗原则和方法主要是解除压迫,解除造成对脊髓损伤的原因,比如必须及时纠正脊椎的骨折、压缩、错位等。世界公认截瘫治疗必须是全面治疗,包括全方位治疗和综合治疗,要尽力采取可能的一切治疗方法。

2、截瘫的原因

外伤所致截瘫:脊柱骨折或骨折--脱位所伤及脊髓或马尾神经,神经收到损伤,无法正常运作。结核所致截瘫:原有脊柱结核史或有结核中毒症状,病变多发生在胸椎或颈椎。

病程缓慢,多表现为痉挛性瘫痪,四肢或双下肢无力、发硬、发挺,患处可有后凸或侧弯畸形,棘突间隙不增宽,X线片示椎体有溶骨性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体可有相互嵌入,椎旁有脓肿阴影。

肿瘤所致截瘫:多见于椎体血管瘤、椎体巨细胞瘤。椎体血管瘤: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妇女,好发于胸腰段单个或多个椎体。早期症状为局部钝痛或束带状疼痛,感觉异常,病程缓慢。

3、截瘫的康复手段

对脊髓功能未能得到恢复的人,应积极加强功能训练,开展康复活动,以促进麻痹肌肉的恢复,防止关节、韧带和附近肌腱粘连,保持肢体关节正常活动。体育是一种良好的康复手段,对于促进全身及肢体的血液循环和正常的新陈代谢、恢复机体及肢体的功能有积极作用。对于截瘫人,体育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截瘫哪些症状特征

1、身体不协调:病人行走时肌肉紧张痉挛、无力、动作不协调。需要或不需要扶拐能行走,检查肢体有痉挛性轻瘫。知觉障碍:病人出现屈曲型痉挛截瘫,50%以上病人知觉障碍,常有褥疮,或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将软瘫也包括在内。

2、肢体瘫痪:截瘫患者最大的痛苦就是肢体瘫痪,生活行动十分不便。判断瘫痪程度主要看肌力,肌力大小可分0到 5级。0级:完全瘫痪,患者肢体不能进行一点肢体运动;Ⅰ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牵动关节、肢体运动;Ⅱ级:肢体能在床上运动,不能抬离床面;Ⅲ 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克服外界阴力;Ⅳ级:患者能抵抗检查者给予肢体的阻力而主动运动;Ⅴ级:正常肌力。

3、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特点:瘫痪肌肉的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使单突触牵张反射中断),肌萎缩早期(约数周)出现(前角细胞的肌营养作用障碍),可见肌束震颤,无病理反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低和失神经电位。

瘫痪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多饮水并常吃半流质食物,瘫痪病人常有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对病人是不利的,瘫痪病人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病人清晨饮1-2杯淡盐水可预防便秘。

2、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以及海带、海蜇、 虾皮和虾米,适当进食鱼肉、鸡肉、蛋和奶及奶制品,以保证足够蛋白质的摄入。有高血压者要控制食盐的摄入,一般每天5克为宜。进食有困难者要喂食或鼻饲。 鼻饲前应先抽到胃液后再灌注食物,以防食物误入气管。每次食物灌注完毕,要灌注少量温开水清洗管腔,然后夹紧鼻饲管。长期鼻饲者应每周换胃管一次。及时清洁鼻和口腔。

3、注意膳食纤维,增加胃肠蠕动,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以预防便秘发生。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根据引起瘫痪的病因,调整饮食宜忌。如脑中风病人应控制食盐、胆固醇摄入,增加含丰富B族维生素的食品。

脊椎结核并发截瘫


【概述】

脊椎结核并发截瘫是由于病灶中的腔液、干酪物质、死骨或坏死椎盘等综合性原因致使截瘫。在病晚期可由椎管内肉芽组织纤维化瘢痕 包绕脊髓外,椎体病理性脱位或半脱位。Sorrel和Sorrel-Dejerin(1925)按脊椎结核病程2年内出现截瘫者称早发截瘫,2年以后截瘫者为晚发截瘫。

【诊断】

1.脊髓的主要功能是大脑皮层对运动、感觉和括约肌三种功能控制,感觉的传人和大小便的控制,截瘫是以主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一些学者将截瘫病人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分为四级,便于观察治疗中截瘫的发展和治疗后的效果。

Ⅰ级:病人步行正常、自觉下肢有力、检查有或无踢阵挛,跖伸病理性反射阳性。

Ⅱ级:病人行走时肌肉紧张痉挛、无力、动作不协调。需要或不需要扶拐能行走,检查肢体有痉挛性轻瘫。

Ⅲ级:下肢肌无力不能行走,病人被迫卧床。检查呈现伸直型截瘫,约50%病例知觉障碍。

Ⅳ级:病人出现屈曲型痉挛截瘫,50%以上病人知觉障碍,常有褥疮,或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将软瘫也包括在内。

2.天津截瘫指数 按脊髓三种功能丧失程度而划分,以0、1、2三个指数来表示。0代表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功能,1代表功能部分丧失。2代表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完全丧失。这三种功能丧失的程度不是完全平行一致的,常见两下肢自主运动完全丧失时,而感觉和括约肌功能尚可存在。为便于治疗前后比较,应详细记录。

例如一病人下肢运动功能接近完全丧失,则指数为2,感觉迟钝但未完全丧失、则该患者截竣总指数为4。经治疗后该病人括约肌功能和感觉障碍完全恢复,运动功能不恢复,则截瘫总指数为2。说明治疗方案正确有效,可以继续进行。

截瘫指数有其优点,因分级较少,对三种功能丧失的程度虽仅作粗略的表示,但仍不失为有用的指标。

3.脊髓受压定位诊断 判定病灶的上界和下界通常无困难,X线摄片椎体破坏严重和椎旁扩大阴影处即可定位。但是,当X线摄片椎旁阻长达4~6个椎体且椎骨破坏不明显时,应详细作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其他影像检查结果才能确定其纵向受压的水平。

(1)确定脊髓病变的上界 神经根痛有重大意义。根痛为感觉后根直接受刺激的表现,有钝痛、串痛、沿神经根放散。放散区域大致与病变根性分布区相一致,多伴有脑脊液冲击痛(即咳嗽、喷嚏、用力时疼痛加重)。

在脊髓休克解除后,可利用反射决定病灶水平,即反射消失的最高节段,可能是病灶存在的节段。

(2)确定脊髓病变的下界 根据反射变化,以反射亢进的最高节段常可推断病变的下界。例如病人膈肌麻痹(C4)但肱三头肌反射亢进,则可表示病变累及C4尚未累及C5~6。

(3)上下肢病理征

①Babinski征 用一钝尖刺激物,刺激病人足掌外缘,正常人引出五个足趾跖屈;锥体束损伤时,出现拇指背伸,伴或不伴其余四趾扇形散形,为阳性。绝大多数情况下均表示锥体系有嚣张性病变,低级运动装置与大脑皮层联系中断的表现。

②Chaddock征 用钝尖物刺激足背外侧缘,近于足背掌交界处。引出的反射与 Babinski征相同其敏感性与意义相近。

③Oppenheim征 检查者用拇指和食指背紧压小腿前面,由上向下推移,引出的反应和Babinski征一样,也是趾背伸。

④Gordon征 检查者紧捏腓肠肌引起足拇背伸。

⑤Hoffmann征 检查者用左手托住患者手腕,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患者的中指,并以拇指轻弹而引出反京戏是患者拇指及其余各指有屈曲反应。

【治疗措施】

骨病变活动型不全截瘫,可行短期的非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病例可以恢复。若不见好转可作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病变治愈型截瘫,特别是不全瘫痪,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无好转,术前最好作MRI查清脊髓压迫的部位、程度和脊髓本身有无病变等。病变治愈型截瘫机械压迫者外手术效果一般不佳。手术最好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护下进行。要求减压位置准确,手术操作轻巧,避免震动。器械勿角压脊髓,为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和避免损伤主要的根动脉,椎管减压范围要适度,并解除脊髓环形卡压的瘢痕组织。

一.椎管前外侧减压术

先由Capner倡导设计,后经Alexander(1946)和Dott(1947)改进。

1.体位

侧卧位,并使躯干向前倾斜与手术台成60角,选择脓肿大的、截瘫重的一侧在上为手术一侧,下肢屈宽45、屈膝90,两下肢间垫以软枕,膝关节、骨盆约束带固定以维持体位。

2.麻醉

气管内插管全麻。

3.操作步骤

(1)切口 在术侧背部脊柱旁以病椎为中心,作弧形或直线切口,弧形切口顶点距离突中线8cm,切口长12~14cm

(2)手术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和深筋膜,再将第一层的斜方肌、背阔肌和第二层的菱形肌、后下锯肌沿切口方向逐层切开,并向外侧剥离牵引,在距棘突4~5cm,即骶棘肌较薄处纵行切开,分别将该肌向两边牵开,就可见到与病椎相对应需要切除的2~3根肋骨近端。沿着病椎相连肋骨周径将骨膜肃离,直至肋骨颈和横突,并在肋骨颈处切断,距横突外侧6cm剪断肋骨另一端,取出肋骨,用圆头骨膜剥离器沿肋骨,将其内下面骨膜剥开,注意勿撕破胸膜,充分暴露肋骨头,利用横实为支点,撬出肋骨并没有,此时间即可见脓液溢出,吸尽脓液。同样方法切除其上、下方肋骨,沿肋骨床与胸膜间隙,将胸膜向前钝性推开扩大直到病椎帝及椎前,刮除病灶中内容物、干酪物质和死骨。

游离肋间神经并加以保护,结扎肋间血管,以肋间神经为向导,找到椎间孔,用小咬骨钳Kirreson扩大之,随即切除弓根,显露椎管的侧方,即可见到脊髓。同法切除其上下肋骨头颈及椎弓根,切切实实除的数目以病变范围为定,一般2~3个即可。这时病椎的后方即椎管的侧前方,压迫脊髓的干酪、死骨或坏死间盘要轻轻地刮切,注意勿触碰脊髓,脊髓硬膜周围包绕的结核肉芽组织,或环形卡压脊髓的纤维瘢痕也应一并剥离切除。如病椎严重后突压迫脊髓,或将后突的骨嵴部分切除,以达到充分脊髓减压的目的。减压后脊髓(病灶治愈型)表面可取游离的脂肪片覆盖防止瘢痕形成再度压迫脊髓。

脊髓减压过程中,尽可能保留椎体的横突,不应切除椎板及其上下关节突否则将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二.经胸病灶清除兼椎管前外侧减压术

1.麻醉

胸椎2~3~4结核或胸椎11~12结核病人采取不正当手段取支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时术侧肺萎缩陷手术野宽敞便于操作。

2.体位

侧卧位,躯干与两上肢固定同前。

3.操作步骤

(1)切口 胸部后外侧切口以胸椎病灶为中心,选择合适水平的切口。以胸椎7~9结核并截瘫者为例,经截瘫重、椎旁脓肿大的一侧,切除第7或肋骨进胸;胸椎10~11~12结核者,切除第9或10肋骨进胸施行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

(2)手术 显露胸椎病灶的步骤与方法请参阅有关章节。

三.椎管前外侧减压术

在病变椎体的侧方沿已截断的肋骨头、颈的方向横向切开壁层胸膜,与椎旁脓肿清除的纵行切口垂直相遇呈T形。

①经胸病灶清除及前外侧减压术示意图 1.病灶清除 2.椎管减压 3.椎前脓肿 4.右肺 5.左肺

②椎管减压椎旁T形切口位置

从横切口剥离肋骨残端和肋骨头并切除上下椎体弓根,在这过程不切除手术侧的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椎板以保持脊椎的稳定性。

清除压脊髓诸结核物质的方法同前述有关章节,不再重复。

根据椎体破坏情况可利用已截除的肋骨或另取髂骨块行椎间植骨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脊椎病灶彻底止血后,冲洗干净椎旁的T形切口,用丝线间断全层缝合。于术侧第7或8肋间腋后线处放置闭式引流管,按层闭合胸腔。

术后处理: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并给予抗感染药物。截瘫平面较高。肋间肌麻痹排痰无力者应协助排痰,预防呼吸道感染或肺不张等并发症。闭式引流保持通畅以免胸腔积液,同时注意处理腹胀,以免影响肺通气功能。

【病因学】

一.解剖要点

1.椎管的组成

椎管由各椎骨的椎孔连接而成。上端自枕骨大孔,下端终于骶管裂孔。其前壁为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后壁为椎弓及横韧带。椎管在颈椎下部和腰椎两处最宽,而颈椎中段和胸段较窄。因此,上述较

2.椎管的内容

椎管内有脊髓、脊髓膜、脊神经根、静脉丛和脂肪组织等。

(1)脊髓的被膜 有三层由外向内分别为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与脑的三层被膜完全连接续。

(2)脊髓膜腔

①蛛网膜下腔 在蛛网膜与软骨膜之间,并与颅内脑室和脑蛛网膜下腔相通,腔内充满脑脊液。L2~S2水平的蛛网膜下腔较宽大称终池,此处脑脊液较多,腔内仅有马尾和终丝,腰穿和麻醉即经此腔进行。

②硬脊膜外腔 在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腔隙。腔内充满脂肪组织和静脉丛,腔内呈负压状态。

(3)椎内静脉丛 位于硬脊膜外腔内,分为前、后二丛,分别位于椎管的前壁和后壁上,接受椎骨和脊髓回流的血液,汇入椎间孔处的椎静脉,该静脉在颈部注入椎静脉,在胸部流入奇静脉和半奇静脉,在腰部汇入腰静脉。

3.脊髓的血液供应 脊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如下:

(1)脊髓前动脉 发自动椎动脉,左右汇合成一支,位于脊髓前正中裂下行,沿途发出分支穿入脊髓,达到前角、侧角、中央灰质、脊髓前束和侧索深处,供应脊髓全长前2/3。

(2)脊髓后动脉 该动脉自椎动脉或小脑后动脉,左右各一支沿脊髓后根内侧后外侧沟下行,并与各节段和后根动脉相吻合,主要供应脊髓的后1/3。

(3)动脉冠 又称冠状动脉,系脊髓前、后动脉和根软膜动脉的分支在脊髓表面相互吻合的血管丛、冠动脉在颈、腰膨大处较为密集,在胸段较稀疏。动脉与脊髓表面成垂直。发出分支沿软脊髓隔进入脊髓。

(4)根动脉 分别自颈升动脉、肋间动脉和腰动脉发出,经椎间孔入椎管与脊髓前、后动脉吻合、使脊髓前、后动脉在下行过程中不断得到血液的补充和加强。脊髓不同来源的血液,供应前根动脉能抵达脊髓约束6~10支,位于颈髓有0~~6支。位于颈髓有0~6根,胸脊髓2~4根,腰脊髓1~2根,其中一粗大的前根动脉称腰膨大动脉(Adamkie(1993)单用化疗非手术的89例中,治疗前截瘫持续存在3个月以内占48%,3~6个月占27%,6~12个月者4例,超过12个月者2例。治疗后截瘫恢复的时间3个月者有42例(48%),3~6个月者27例(30%),余4例为6~12个月。

4.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顺序

先是震动觉、关节位置觉,随之温、触和痛觉,自主运动,括约肌功能和肌萎缩等。

据国内资料,术后截瘫完全恢复者约占89%左右。Tuli(1975~1985)完全恢复72%,扶拐行走占11%,7%死于各种并发症。后突畸形大于60者多为部分恢复。值得提出,泌尿系感染和严重褥疮是截瘫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以预防。

高位截瘫怎么解决大便,原来有这些特点


患者高位截瘫之后腿部以下已经完全没有,每天去厕所大小便需要家人的帮助;另外可以在厕所坐便器的上方安置一个可以适合患者的物体方便病人的排泄,这样独自一人就可以解决了。

一、高位截瘫大便方法

1.因为腿部以下已经完全没有了,所以我们高位截瘫的患者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是非常的困难的,这个时候就要通过我们家属的帮助才能完成每天的日常生活,比如上厕所大小便是需要人帮助的。

2.平时如果是要吃饭或者是洗脸什么的话都是可以自己推着轮椅来的,但是如果是大便的话而且如果是在自己一个的情况下,可以在厕所坐便器的上方安置一个可以适合患者的物体方便病人的排泄。

3.其实发生这样的情况都是平时我们的生活或者是一些行为方式的不良造成了,所以说为了不发生这种悲剧,平时人们外出或者是生活中一定要好好的注意,不要让这种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二、特点

1、感觉障碍:脊髓损伤后会因为白质内的神经束受损而出现触压觉、痛温觉等皮肤感觉的丧失。

2、二便失禁:截瘫患者,脊髓排尿中枢受损,人的尿意不能传入,大脑对排尿的控制信息不能传出,于是出现患者自己不感到有尿,而出现不择时间和地点的排尿。

3、褥疮:又叫压迫性溃疡,是截瘫患者长期卧床或久坐而不变换体位的极难处理的并发症。早期可见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或水泡,以后变为紫红色并开始破溃。若不能及时治疗,甚者可深达骨骼。

4、废用性肌肉萎缩:截瘫患者长期卧床,肌肉极少活动,使肌肉的营养和氧的供应明显减少,久之肌力下降,肌肉体积缩小,而出现肌肉萎缩,同时由于营养的缺乏可伴有皮肤干燥、脱屑等一系列病理症象。

5、肢体瘫痪:截瘫患者最大的痛苦就是肢体瘫痪,生活行动十分不便。判断瘫痪程度主要看肌力,肌力大小可分0到5级。0级:完全瘫痪,患者肢体不能进行一点肢体运动;Ⅰ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牵动关节、肢体运动;Ⅱ级:肢体能在床上运动,不能抬离床面;Ⅲ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克服外界阴力;Ⅳ级:患者能抵抗检查者给予肢体的阻力而主动运动;Ⅴ级:正常肌力。一般来说,肌力越高肢体瘫痪越轻,肌力越低肢体瘫痪越重。

截瘫病人的康复训练


截瘫病人的康复训练是很重要的,康复训练的方法也有很多,通过针灸和按摩的方法效果就挺好,它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穴位,来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从而达到康复的效果。身上的关节每天也要进行康复训练,这样手脚保持手脚的功能。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截瘫病人康复训练的有关情况。

1、 营养治疗:制定合理食谱,加强营养以适应脊髓损伤(截瘫)康复训练的要求。

2、 中医康复:利用传统医学,进行针灸、按摩、电针、中药离子导入等手段促进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康复;另外针对合并症治疗,亦可广泛使用中药内服、外用。

3、 临床康复:用护理和药物等手段,预防各种合并症的发生,亦可进行一些治疗性临床处理,减轻症状,促进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功能恢复。

4、 康复工程:可以定做一些必要的支具来练习站立和步行,另外也可配备一些助行器等特殊工具,靠这些工具来补偿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功能的不足。

5、 心理治疗:针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心理不同阶段(如否认、愤怒、抑郁等各个阶段)的改变制定出心理治疗计划,可以进行个别和集体、家庭、行为等多种方法。

6、 作业治疗:主要通过训练日常生活动作(如衣、食、住、行的基本技巧)、职业性劳动动作、工艺劳动(如编织等),使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在出院后能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7、 物理治疗:主要是改善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和残存肌力增强训练,以及平衡协调动作和体位交换及转移动作(如卧位到坐位、翻身、从床到轮椅、从轮椅到马桶等移动动作),以及理疗

一:肌肉关节运动法:

每日3—4次做瘫痪平面以下的肌肉被运活动,包括揉、搓等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肌肉丰满,同时进行瘫痪平面以下的各关节被动运动,保持关节灵活,以防关节僵化而影响进一步的功能锻炼。

二:抵膝抱臀站立法:

此法适用于脊髓损伤三个月后的截瘫患者,具体顺序如下:

(1)让患者双手扶床边,双脚着地,坐于床边;

(2)配合者坐于患者对面,以自己的膝盖部位抵住患者的膝盖部位,双手抱紧患者臀部,并让患者双手抱住自己的肩膀。

(3)配合者双手用力抱紧患者臀部并往自己的方向牵拉,同时患者双手用力即可站起。以上动作完成后,每次可让患者站立15—30分钟,依次递增,如有头晕、恶心等不适,可坐下休息片刻重新进行,以便患者逐步适应,如站立后患者双脚肿胀青紫,可在晚上睡觉时将患者双脚垫高,肿胀即可消退。

截瘫患者康复训练方法:

一、对不完全脊髓损伤者,不要急于给他们制作、佩带支具,要想方设法挖掘其残存的潜力,提高其肌力级别。如果关键肌的肌力达到Ⅲ级以上,则可对患者进行不带支具的行走训练,特别是关键肌的肌力达到Ⅳ级或Ⅴ级者,一般可以很容易地离床活动。

二、对完全性脊髓损伤者,需要判断其是否有行走的可能性,然后加以训练。原则上第4胸椎以下损伤者可以做到室内行走,第7胸椎以下损伤者能够恢复到室外行走。

三、对符合行走要求的截瘫患者,首先要进行直立性训练和上肢肌力训练。可先借助起立平台做直立训练,一般每天训练3次,每次数小时,训练时间为3~4周。上肢肌力可采用哑铃和支撑器训练,每次应训练到肌肉产生酸痛,但不影响下一次训练为止。

四、进行独立站立和平衡训练,可在长3米、宽0.8米、高1米的平行杠内进行。护理人员须协助病人双手扶好平行杠,站立时避免屈膝,每天训练2~3次,总时间为3小时。

五、根据不同的损伤平面,为病人制作、佩带相应的支具,常用的有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髋膝踝足矫形器、截瘫步行训练器。对第2腰椎以上损伤者,应优先选用截瘫步行训练器;第2~4腰椎损伤者,可选用膝踝足矫形器;第5腰椎以下损伤者,选用踝足矫形器。

六、在平行杠内借助合适的支具行走。训练时不求数量,但要讲究质量,待病人能按要求完成转移体重—摆腿—再转移体重—摆另一条腿的动作后,再加大训练量,每天最大训练量可达1公里左右。这项训练一般要持续1~6个月。

七、在助行器支持下训练行走。在完成平行杠内支具支持下的行走训练后,就可进行助行器内的行走训练,训练要求同上一步。

八、双腋拐支持下的行走训练和单腋拐支持下的行走训练。多数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助行器内的行走训练后,均可过渡到使用腋拐行走的程度。

截瘫怎么知道在恢复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