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保健 > 肾经养生知识 > 导航 > 肾经养生法

怎样敲打肾经

肾经养生知识。

天下只有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之药。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作好了养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好。如何分辩关于养生保健话题的对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怎样敲打肾经”,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生活中,我们想要强壮筋骨,我们就需要适当的调理肾经,肾经是从脚小趾到脚底的涌泉足,这个地方感谢到全身的血液循环,是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连接点,这个的穴位是比较多的,我们按摩肾经是可以提高体质的,对于我们缓解遗尿以及肾虚等症状是很好的,还可以调理肾病的症状。

要强壮肾经,首先要了解肾经的循行路线。肾经全称是足少阴肾经,它起于脚小趾之下,斜行走向脚心附近的涌泉穴,在脚内踝的舟骨粗隆处分成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进入脚跟之中,另一个分支沿着小腿内侧向上循行,经过窝内侧、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进入人体内部,内属于肾,并联络膀胱。

直行的主干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连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那么如何利用肾经养肾护肾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手掌或者按摩锤之类的工具沿着肾经循行的大致路线拍拍、敲敲,对肾经起到刺激作用就可以了。

当然,也可以充分利用肾经上的穴位,选取肾经上的重要穴位进行按摩、艾灸等,比如涌泉穴、太溪穴等。一般每个穴位每次按摩3~5分钟,或者艾灸15分钟左右便可,不用太在意按摩方法。

敲打肾经的最佳 时间!

下午5-7点,肾经当令,此时敲打肾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敲打肾经也很简单,只要是坐着,随时可以敲打肾经。

敲肾经可调理的病

循经病咽喉肿痛,下肢内侧后缘肾经循行线肿痛、麻痹,足心热痛等。

相关阅读

敲打脾经的顺序


脾在中医中,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因此采用经络健脾的方法是可以让人增强人的气血的,而且还可以防止很多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如果想让自己的身体健康,是需要及时把新鲜的气血输送进身体里的,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让血液保持在一种流动的状态,没有堆积,这样身体就不会生病了。

其实,任何疾病,都是在人体内有淤血的情况下生成的,而脾正好具备了生成和运输新鲜气血这两大功能。只要把脾养好了,就可以百病不生,即使有病也会很快痊愈。

足太阴脾经,起于隐白穴、止于大包穴,左右各21穴。巳时即9:00——11:00是脾经当令的时段,也是草动蛇行的时间。每日巳时周身气血俱注于脾。脾经预防和主治的病症:1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泄泻、痢疾、便秘。2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月经提前或错后、盆腔炎、附件炎。3男科疾病:急慢性前列性腺炎、水肿。4其他疾病:周身不明原因疼痛、关节炎、经脉所经过的肌肉及软组织疾病。

取正坐位,盘膝,握空拳用掌指关节端,由膝关节向下循小腿内侧,紧贴胫骨内侧缘,至上而下一直敲打到踝关节,用力适中。每侧以敲打十分钟为好。两个小时时间里可随意敲打数次。

很多人在前几次敲打脾经的时候,在小腿内侧会出现两个明显痛点,尤其以腹胀、腹泻、疲乏困倦,食欲不振,免疫力差,月经量少或月经量大,偏瘦或偏胖的人疼痛更加明显。

这两个痛点是穴位所在,一个是位于膝关节下三寸(四横指)的地机穴,一个是位于足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的三阴交穴。地机穴是脾经的郄穴,郄穴是经气所深聚的地方,治急症效果好,阴经郄穴善治血证,阳经郄穴善治急性疼痛。脾属土,“地机”故名思意,是大地的机关,所以地机穴气血通畅,脾的功能将逐渐恢复正常。

很多病都可以脾经上求解:

1、三阴交穴——妇科第一要穴,也是长寿穴 三阴交穴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处。三阴交穴是女性朋友的亲密朋友,因为绝大多数妇科病都可通过三阴交穴来治疗。当然,它同样还可治疗其他疾病: 1治痛经。对于有痛经问题的女性朋友,可在月经来前约1周开始,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来按揉三阴交穴,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另外,还可以用艾条灸疗:将从药店买回的艾条点燃放在靠近穴位处,以局部皮肤温热而不烫伤为度,每穴灸10分钟。要注意的是,月经来潮后不要强烈刺激该穴,否则可能引起经血增多。 2紧致脸部肌肉。过了40岁之后,要经常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以健脾。脾的功能强了,肌肉才不会松弛! 3可降血压。三阴交穴是一个智能调节穴位。当你患有高血压时,每天中午11~13点,心经当令之时,用力按揉两侧的三阴交穴各20分钟,坚持两三个月后,就会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4治疗老年性便秘。按摩三阴交穴可增强腹内压,使肠胃功能活动加剧,促进大便畅通,对于治疗老年性便秘有很好的效果。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三阴交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按揉1分钟即可。

2、太白穴——健胃要穴 太白穴位于脚拇指内侧根部骨头凸出起处后方的凹陷中。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每天经常按摩此穴,对胃痛、食欲不佳、腹胀都颇具疗效。

3、阴陵泉穴——男女疾病要穴 屈膝,在小腿内侧,胫骨骨头端的内侧凹陷处。按摩此穴可健脾利湿,调补肝肾。对治疗腹痛,腹胀,小便不利,遗尿,遗精,?经不调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用拇指螺纹面着力,按于阴陵泉穴上,持续用力按压1分钟左右。

敲打胆经可以减肥吗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是遇到再好吃的东西,大家也一定要控制,因为东西吃多了的话难免会导致肥胖。因为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导致了不少人都奋斗在了减肥的路上。关于可以减肥的方式也是有许多的,其中不少人都说敲打胆经可以进行减肥,那么敲打人体胆经真的会对减肥有着一定的作用吗?

胆经的位置

常听人说敲胆经能瘦腿,那胆经究竟在哪里?

其实,胆经位置并不难找,它就在下肢的巡行路线是沿股、下肢外侧中线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间。有个找胆经的小妙招就是沿着裤子中间的那条线至膝盖侧面处,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四个穴位。

敲胆经减肥又治病

胆经全称为足少阳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在中医的理论中,脏腑和经络表里对应,当某个内脏器官活力较差时,其相应经络的活力也相对差。人体内的寒气尤以胆囊内的寒气为重,而大腿外侧的经络,就是胆经所经过的路线。寒气常常堆积在这里,敲胆经,是要把寒气敲散,把血气敲足,那么自然而然,你的腿就变瘦了。

另外,中医经络学认为这条经脉与胆有联系,而胆又和肝相表里,所主治的疾病包括头部五官、胸胁部、下肢外侧的疼痛麻木等。因此,常敲胆经,还有助于治疗口苦、疟疾、眩晕、发热等症状。

敲胆经的方法

坐在床上伸直双腿,或者把脚放在一个小凳子上,用拳头去捶大腿两侧。从大腿外侧根部(站起来屁股有个窝的地方)开始一直敲到膝盖,敲50组(从臀部侧面到膝盖处,敲一整条下来算一组)就差不多了。如果你心急,可以多敲一些,但是贵在坚持。可以一天敲一次,也可以两次,反正有空就敲一下。翘腿时记住两条腿都要敲,可以先敲一条再敲另一条腿。一般选在睡前敲胆经,但是23点之后不要敲了, 23点至1点是气血进入胆经的时候。此外,月经来的时候就少敲或不敲。

结合运动效果更佳

想要瘦腿效果更佳,除了敲打胆经外,需要结合一些瘦腿运动。睡前,先做一些简单的瘦腿动作,然后再敲打胆经,这样可以边放松边瘦腿,还能又有助睡眠哦。但是,需要注意的时,运动不宜太过剧烈。下面一些瘦腿运动就非常适合啦。

1.剪刀腿

平躺在床上,保持两腿并拢竖起的姿势,然后两腿向两边打开(像剪刀一样打开),停留几秒后收回。

2.倒立腿

仰卧在床,抬起双腿,将双腿靠在墙上,保持15到30分钟。这个方法对于缓解水肿很有效果。

3.床上压腿

坐在床上,双腿并拢伸直。然后慢慢将左腿屈回,脚掌贴近阴处。双手可以放在左脚上,然后,上身尽量往右腿贴近。恢复坐姿,换腿做。

肾经的作用


肾经是指肾脏跟神经连接的整体部位,是我们身体的根本,我们需要加护保护,特别是肾经的穴位,这些穴位关系到肾脏以及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肾经的作用是过滤杂质跟尿液,并且处理新陈代谢的产物,我们适当的按摩肾经是可以改善体质的,而且有助于治疗遗精以及遗尿的症状。

肾是先天之本,是我们身体的根基。我们要及早培补它,时时加以呵护,千万别让我们的根基动摇倾倒。只要经常刺激几个肾经大穴,让它们常葆活力,也就会觉得活力四射。

太溪(俞土穴):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此穴是俞土穴,阴经以俞代原,所以也是肾经的原穴。 太溪穴治疗范围极广,是个大补穴,很多人觉得自己肾虚,如感觉腰酸膝软,头晕眼花,按按太溪,当时就会见效,比吃补肾药快得多。具体地说,太溪穴可以治疗足跟痛、失眠、耳聋、耳鸣、支气管哮喘、小儿抽动症、经期牙疼、肾虚脱发、内耳眩晕症、高血压、遗精、遗尿、假性近视。

总之按揉这个穴,能够改善体质,是治本强身之穴。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为光明所及。此穴是治疗眼疾的要穴。照海,是说刺激此穴,能够让您的目光明亮,照见大海的广阔,这个场景还是很让人神往的。照海是治疗咽喉痛的要穴,不论是急慢性扁桃体炎,还是咽炎、鼻咽管炎,都有很好的疗效。

此穴有很好的安神镇定之功,配合膀胱经的申脉穴,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效果极佳。还可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的足内翻。此外,此穴还是利尿消肿的要穴,经常点按,可以增强肾的泌尿功能。复溜(经金穴):在太溪穴直上2寸。溜,水迂回缓流的样子;复溜,就是让死水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 此穴专能通经活络,利水消肿,去腐生肌。所以可以治疗气血疲阻的慢性腰痛、膝关节肿痛、水肿少尿、月经不下、泌尿系统感染、溃疡伤口不愈诸症。复溜穴属金,肾经属水,复溜穴为本经的母穴,既能生肾水(金生水),又能平抑肝火(金克木),所以还可以治疗夜间烦热失眠、咳喘盗汗、口干尿频,与肺经的尺泽穴同用,疗效更佳。

此外,复溜穴还能治疗手脚麻木、眼皮下垂、眼痛散光等等,它的功效太多了,真是随身药囊中不可或缺的宝贝。

肾经的穴位


肾经的穴位主要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是不知道,这就是因为我们缺乏对医学知识的了解,这对于我们预防肾病疾病造成了影响,所以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些肾经针对的穴位。肾经的穴位有涌泉穴、然谷穴、太溪穴等穴位,总共有27个穴位,每一个穴位都有独特的治疗价值,大家大家了解一下。

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穴,止于俞府穴,左右各27穴。

涌泉(井穴)位置:足底(不包括足趾),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

当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卷足时足前部呈凹陷处。

主治:头顶痛、小儿抽搐、昏厥、脑溢血、癔病、癫痫。

然谷(荥穴)位置:足内踝前下方,足舟骨前下凹陷处。

主治:膀胱炎、月经不调,糖尿病、咽喉肿痛。

太溪(原穴)位置:内踝尖与跟腱之中点。

主治:肾炎、膀胱炎、遗尿、月经不调、下肢瘫痪。

大钟(络穴)位置:内踝后下方,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太溪穴下5分稍后处。

主治:咯血、哮喘、小便不利、神经衰弱、癔病、便秘、足跟痛。

水泉(郄穴)位置: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太溪穴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前上部凹陷处。

主治: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小便不利、近视。

照海(八脉交会穴)位置:足内侧,内踝尖直下1寸处。

主治: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扁桃体炎、癫痫。

复溜(经穴)位置: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

主治:肾炎、睾丸炎、盗汗、腹泻、便秘、腰痛。

交信(经穴)位置: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胫骨内侧缘内方。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泄泻、便秘、睾丸肿痛。

筑宾 位置: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5寸,胫骨内侧缘后约2寸。

主治:腓肠肌痉挛、癫痫、精神病。

阴谷(合穴)位置:正坐屈膝,腘窝横纹内侧端,两筋间取之。

主治:下腹胀痛、膝痛、生殖系疾病。

横骨 位置:下腹部,脐下曲骨穴旁开5分。

主治: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利、疝气。

大赫 位置:横骨穴上1寸,中极穴旁开5分。

主治:阴部痛、遗精、白带过多。

气穴 位置:下腹部,横骨穴上2寸、中极穴旁开5分。

主治:月经不调,腹泻。

四满 位置:下腹部,横骨穴上3寸、石门穴旁开5分。

主治:崩漏、产后腹痛、腹泻。

中注 位置:脐下1寸、阴交穴旁开5分。

主治:月经不调、小腹痛、便秘。

肓俞 位置:脐上旁开5分

主治:黄疸、胃痛、疝痛、便秘、痛经。

商曲 位置:肓俞穴上2寸、下脘穴旁开5分。

主治:胃痛、疝痛、腹膜炎、食欲不振。

石关 位置:肓俞穴上3寸、建里穴旁开5分。

主治:胃痛、呃逆、便秘、产后腹痛。

阴都 位置:肓俞穴上4寸、中脘穴旁开5分。

主治:腹胀、腹痛、肠鸣。

通谷 位置:肓俞穴上5分、上脘穴旁开5分。

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呕吐。

幽门 位置:肓俞穴上6寸、巨骨穴旁开5分。

主治:腹痛、喛气、呕吐、腹泻。

步廊 位置:中庭穴旁开2寸、第五肋间处

主治: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支气管炎。

神封 位置:膻中穴旁开2寸、第四肋间处。

主治: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支气管炎、乳腺炎。

灵墟 位置:玉堂穴旁开2寸、第三肋间处。

主治:气喘、咳嗽、呕吐、乳腺炎。

神藏 位置:紫宫穴旁开2寸、第二肋间处。

主治:咳嗽、呕吐、肋间神经痛。

彧中 位置:华盖穴旁开2寸、第一肋间处。

主治:咳喘、呕吐、胸痛。

俞府 位置:璇肌穴旁开2寸、横骨内端下缘凹陷处。

主治:咳喘、胸痛、呕吐。

怎样敲胆经


胆经是人体很重要的经脉,如果经常敲打胆经的话,不仅可以排出身体内的寒气,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对于滋补身体来说效果是非常好的,不过想要敲打胆经,一般是需要先找准穴位,其实敲打胆经只是一个辅助的治疗方法,如果想要疾病根治,是需要积极去医院进行治疗。

怎样敲胆经?

在大腿外侧,也就是裤缝的位置,从髋骨到膝盖,中间等距离选取四个点,并不需要准确找准穴位。从髋骨处的穴位点开始顺着敲,四个点敲完一遍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五十次,整个过程几分钟就完成了,方便长期坚持。方法简单,而效果宏大,适用范围广,什么病都可以敲。

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须用力点,才能有效刺激穴位。由于敲胆经可以使胆经的活动加速,将大腿外侧堆积在胆经上的垃圾排出,因此,敲胆经直接就会使臀部和大腿外侧的脂肪减少,大约一至两个月就会感觉裤管变大了。

如何正确找到胆经

胆经在下肢的巡行路线是沿股、下肢外侧中线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间。有个很容易找到的标志,就是沿着裤子中间的那条线至膝盖侧面处,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四个穴位。

1、环跳穴: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穴近髋关节。故又称髋骨、环谷、髀厌、髀枢、枢中、枢合中。穴名之意的“环”为圆形、环曲;“跳”,跳跃;穴在臀部。主下肢动作,指下肢屈膝屈髋环曲跳跃时。足跟可触及此穴,故名。同时经此穴治疗可使下肢疾病好转,做环曲跳跃运动。

2、风市穴:风市穴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位于下肢的大腿外侧部。常主治下肢风痹、中风、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等病,为治疗风邪的要穴。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或简便定位法:直立,手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到处即是。

3、中渎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少阳胆经。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4、膝阳关穴:膝阳关。膝,指本穴所在为膝部。阳,阳气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正坐屈膝时,在膝盖外侧有一个凹陷点,就是膝阳关穴(即: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怎样打通肺经


每一个人的身体上都存在着经络,而经络与人体器官的健康息息相关。在中医学上,当人体出现某种疾病的时候,很有可能都是经脉堵塞导致的,其中肺经在中医学上就处于非常重要的美位置。肺经堵塞的话就可能出现胃部胀气和消化不良的情况,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打通肺经,但是打通肺经的方法有哪些?

一、肺经对人体的影响

肺经起于胃中医称做为中焦,向下运行于大肠,再上行运行于肺脏,进入气管、喉咙,在沿着上肢下行于前臂掌面于手掌大鱼际,少商穴而至。途径常用的穴位有11个。

所以一般人们所得得肠胃方面以及呼吸道方面得疾病都于肺经息息相关,通过调理肺经都可以对这些疾病起到帮助。

肺经的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感冒、咳嗽、咽喉痛、,肩背痛,肺胀,胸胀,胃胀、心烦意乱,气短,手足心发热等。

肺经主治:肺部、胸部、咽喉部及肺经所运行得部位得病变。

二、梳理肺经的方法

1、自我梳理

手前臂自然平举,肘关节屈90度掌心想上,另一侧手握a空拳沿前臂掌面小拇指一侧由肘至腕用轻力敲打3-5遍。

若肺脏功能不足者敲打时会有明显的痛点,一般人是右侧比左侧疼痛明显,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在体内左升右降,在痛点部位可以着力按揉3-5分钟,一天一次,连续按揉7天痛点会有明显减轻或消失,通则不痛,没有痛点了就证明肺经运行畅通。

2、穴位梳理

肺经常用的穴位有11个之多,我们只需取其中两穴“鱼际穴”于“孔最穴”按摩就能达到梳理肺经的效果。

(1)、孔最穴位于手臂内侧距腕部7寸处,大约两横掌距离,在肘关节下约3横指处,按压几乎每个人都有痛点。按揉时用另一侧拇指指肚指压点按3-5分钟即可,用力有胀痛感就行,一天一次,贵在坚持。

(2)、鱼际穴位于手掌大拇指掌关节后凹陷处,按揉时用另一侧拇指挨着掌骨按揉,肺部不适者按时会有明显的痛感。也有人按时痛感不明显,这时就需要先按揉孔最穴,孔最穴打通后,鱼际的痛感就会出现。

三、梳理肺经的最佳时间

中医认为人体的十二条经脉对应一天十二个时辰,肺经运行的时间为凌晨3-5点,但是因为这个时候人们都在睡眠中,不过肺经称为太阴,我们可选择于其同名的太阴经——足太阴脾经的运行时间上午9点-11点来进行按揉。

当有明显的肺经症状时应该随时发现随时按揉梳理,比如每天都在凌晨3点左右醒来,这就是明显的肺经不通的症状,因及时梳理。

小编建议:穴位梳理肯定对健康是有帮助的,但贵在坚持

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相交


现在我们都比较的提倡用最为养生的办法来治疗各种疾病,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药物对身体的伤害,还可以有效的保证身体的康复。对于我们的泌尿系统,平时大家就应该格外的注意其健康,平时大家可以通过足部按摩的方法,通过按摩相应的穴位来有效地帮助身体疾病的解除。

十二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在足末端交接。

足太阳膀胱经,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膀胱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穴位

本经脉腧穴有: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

、秩边 、合阳、 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共67穴,左右合134穴。

本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本经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主干与分支

足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睛明),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五处、承光、通天;会百会)。

它的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会曲鬓、率谷、浮白、头窍阴、完骨)。

其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络却、玉枕;会脑户、风府),复出项部(天柱)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旁(会大椎、陶道;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到达腰中(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一支从腰中分出,夹脊旁,通过臂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进入窝中(殷门、委中)。

背部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yixi)、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经过髋关节部(会环跳穴),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浮郄、委阳),会合于窝中(委中)——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合阳、承筋、承山),出外踝后方(飞扬、跗阳、昆仑),沿第五跖骨粗隆(仆参、申脉、金门、京骨),到小趾的外侧(束骨、足通谷、至阴),下接足少阴肾经。

本经一侧67穴(左右两侧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于头面部、项部、和背腰部之督脉的两侧,余18穴则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及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症和热性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足少阴肾经,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状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本经脉直行于腹腔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本经脉一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见图)。

本经脉腧穴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共27穴,左右合54穴。

1.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于腘窝内侧半腱肌腱与半膜肌之间,上经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还出于前(中极,属任脉),

沿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俞府)。

肾脏直行之脉: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两侧。

肺部支脉:从肺出来,联络心脏,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2.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本经一侧27穴(左右两侧共54穴),其中10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后缘,其余17穴位于胸腹部任脉两侧。首穴涌泉,末穴俞府,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本经穴位:涌泉 然谷

太溪 大钟 水泉 照海 复溜 交信 筑宾 阴谷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步廊 神封 灵墟 神藏 彧中 俞府

打通肾经的最好办法


肾脏主管着人体的精气神,如果肾脏不好的话,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疾病,所以当自己肾脏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去医生那里寻找正确的治疗方法。在中医那里有些时候中医会让病人打通肾经,来治疗肾脏疾病。因为在肾脏上也有许多不同的经络,连接着人体的每一个器官,打通肾经的最好方式有哪些呢?

肾经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可藏真阴,可生元阳,为水火之脏。肾经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东西呢?说到底,肾经就是肾中和其他的内脏相连接的一条条经络,要是不通的话:则骨痿无力,齿摇脱落。精血不足,则发枯脱落。耳鸣耳聋,大小便异常,生殖功能低下。

肾经为人体最重要的经络,没有之一,就像一颗大树,树根断了或者出问题了,整个大树都会营养不去,树叶会枯萎,树干将腐烂,所以保持肾经通畅才能保证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元阳的滋润,也才能健康。

我们一定要及早培补它,时时加以呵护,千万别让我们的根基动摇倾倒。

如何打通肾经?

打通肾经还可以帮助改善一些症状,比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前列腺疾病等,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出现了这些情况都可以试试打通肾经。

肾经上总共有27个穴位,起于我们脚底的涌泉穴,终止在胸膛上的俞府穴。今天只讲几个关键的大穴,因为说多了等于不说:) 能搞定这几个,就已经很牛逼了!

1、涌泉穴

多少人还不知道此穴位置?无论在朋友圈(xuzhen2018)还是公众号都重复多少次了呀,这是肾经的源头,难怪肾不好哦,原来是只用眼看的咯。

位于足底,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或足底第2趾与第3趾趾缝纹头与足跟连线前1/3与后2/3交点上。补肾固元,经常按摩穴,可激发肾经的经气,疏通肾经的经络,调和肾脏的气血,调整和改善肾脏的功能和机能活动,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此穴能引气血下行,所以可以治疗高血压、鼻出血、头目胀痛、哮喘等气血上逆的症状。

比如泡完脚后就可以按摩下,但是不要太过了,适度即可,太过了就会暗耗肾经(按摩足底,整个人都很松懈)。

一点提示:稍用力此穴即痛感明显者适宜;若使很大力,而痛感不显或此穴处皮肤无弹性,一按便深陷不起的,不可用按摩法(会使肾气更为虚弱) ,可选用敷药法(将中药末敷于穴位)。

如果经常口腔溃疡,心烦失眠,每天用手掌根搓左右脚底的涌泉各15分钟,有助于缓解症状。

如果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咽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痫,霍乱,转筋,昏厥,鼻衄,二便不利,也可常揉此穴。

2、太溪

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是个大补穴,重在补肾,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如果你觉得肾虚,如感觉腰酸膝软,头晕眼花,按按太溪,当时就会见效,比吃补肾药快得多。古人比喻肾经一过此穴,必聚流而成大溪水,就像道闸门,通畅灵活,还可滋阴补肾,调理冲任二脉。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

对姑娘们而言好处很多,能保持卵巢和子宫的活力,推迟更年期的到来,所以各位美女请一定要记住此穴,知道你们爱美。

如果失眠、耳聋、耳鸣、支气管哮喘、小儿抽动症、经期牙疼、肾虚脱发、内耳眩晕症、高血压、遗精、遗尿、假性近视,也可常揉此穴。

3、照海穴

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为光明所及。此穴是治疗眼疾的要穴。照海,是说刺激此穴,能够让您的目光明亮,照见大海的广阔。还是是治疗咽喉痛的要穴,不论是急慢性扁桃体炎,还是咽炎、鼻咽管炎,都有很好的疗效。此穴有很好的安神镇定之功,配合膀胱经的申脉穴,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效果极佳。还可用于治疗中风偏瘫的足内翻。此外,此穴还是利尿消肿的要穴,经常点按,可以增强肾的泌尿功能。

4、复溜穴

在太溪穴直上2寸。溜,水迂回缓流的样子;复溜,就是让死水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此穴专能通经活络,利水消肿,去腐生肌。所以可以治疗气血瘀阻的慢性腰痛、膝关节肿痛、水肿少尿、月经不下、泌尿系统感染、溃疡伤口不愈诸症。复溜穴属金,肾经属水,复溜穴为本经的母穴,既能生肾水(金生水),又能平抑肝火(金克木),所以还可以治疗夜间烦热失眠、咳喘盗汗、口干尿频,与肺经的尺泽穴同用,疗效更佳。

5、关元穴-肾虚男性请特别留意此穴

位于脐下四横指处。封藏一身真元之处。有补肾壮阳、补虚益损等作用。该穴是任脉上全身性强壮要穴。经常用手指点压、按摩刺激,具有培补元气、调气和血、益肾健腹,增强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腹痛、腹泻、便秘、阳痿、遗尿、头晕、失眠、痛经等症。

关元顾名思义,把元气关住,使其不外泻。关元是足三阴、任脉交汇穴,小肠募穴,足阳明胃经下合穴,人体十大保健大补要穴之一。能让人恢复青春活力,可治疗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性欲减退、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6.肾经每天下午5点到7点时,气血最充盈,在这个时候做肾保养,或搓八髎,补肾效果最佳。(八髎位置在后脊椎骨那边,自己可能够不到,想办法找人帮忙吧:))

先说这几个对肾最重要的穴位,希望能记住,并常按摩,刺激,方式很多,用手或者中频治疗仪都可。

怎样敲打肾经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