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训练

2019-10-17

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

男性养生训练。

“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接受养生的理念,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如何避开有关养生保健的认识误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智力发育迟缓的现象, 一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发育迟缓,就会对孩子的动手能力格外的进行训练,特别是对于一些还不会自己坐着翻身的小孩来说,因为他们还比较小,所以训练的时候只能训练手眼协调能力,那么手眼协调能力是怎么训练的呢?

孩子在半岁前由于还不会坐,躺着玩物品时,多数情况下眼睛看不见手上的物品,手的活动范围与视野不交叉。半岁后,当孩子能坐起来玩时双手可以在眼睛的监控下玩弄物品,这时手的活动范围与视野交叉。这样,通过手和眼的作用,可以发现物品更多的特性,更快地了解环境。比如一个玩具,眼睛能看到它的颜色、形状,手能摸到它的软硬、质地,在眼睛的监控下,通过手的摆弄还可以发现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特性等。所以,手眼协调动作对发展孩子的运动能力、智力和行为非常重要。

6~8个月以后,大人和孩子可以玩皮球了,把大皮球远远地滚出去,叫婴儿爬着去取,同时让他扔一扔小皮球。还可以把盒子当玩具,用手绢把盒子整个地遮住,看婴儿怎样表现。把玩具藏在一个盒子下面,让婴儿去找,然后再藏在两个盒子下面,让他猜猜看。和婴儿多玩各种各样的“探宝”游戏,最初,婴儿不具备寻找东西的能力,渐渐地他会把藏起来的东西找出来。给宝宝大小不同的盒子,教他将小盒子放进大盒子里,也可教他将积木放入盒子内,或将小球放入碗内。通过有意识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宝宝就会建立最初的方位感,并开始逐渐认识自己。

孩子9个月时,能用眼睛去找从手中掉下的东西;手上拿着一根小棒去敲打另一个物品,尤其喜欢敲打能发出声音的玩具;10个月到1岁,能把抓在手上的玩具扔掉,并且用眼睛看着、用手指着扔掉的玩具;1岁以后,能够拿着笔在纸上涂画,翻看带画的图书;1岁半到2岁,能把积木垒高,拿着笔在纸上画长的线条,把水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等;在桌子远端放1个小玩具,给孩子l根短棍,教他如何使用棍子把玩具拨过来,这些都是比较高级的手眼协调动作了。

然而,每个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发展的早晚并不完全一样,与环境、教育和训练有关,家长也应创造条件训练孩子。

yS630.Com相关推荐

篮球身体协调性训练


我们都知道对于国家的运动员来说,每天训练是他们必要的科目,而且如果想要成为国家级运动员,身体是需要有一定素质的,身体的各方面都需要用一个综合考虑的指标,一定要达标才会有成为运动员的资格,特别是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身体协调性非常重要,那么篮球运动员该怎么训练身体协调性呢?

1、影响协调性因素;

2、协调性训练理论,以下叙述。

1、影响协调性因素 影响协调性因素有:

(1)交互抑制—支配动作反面肌肉的神经冲动之抑制或阻止。

(2)力量--反面肌肉的放松与收缩。

(3)耐力—疲劳的出现对精致动作有影响。

(4)心智练习—心智练习可以提高精神集中力而改善。

(5)本体感受器(proprioception)—对位置肌肉关节的张力感受。

2、协调性训练理论 协调性(coordination)指身体作用肌群之时机(timeing)正确、动作方向及速度恰当,平衡稳定且有韵律性谓。在各项体能中,协调性训练可说最困难,因影响协调性除了遗传、运动员心理个性外,尚有肌力与肌耐力、技术动作纯熟度、速度与速耐力关系、身体重心平衡(关系肌力与肌耐力)、动作韵律性(技术动作要纯熟方可)、肌肉放松与收缩,甚至还有柔软度等。

协调性训练法大概有以下九种手段:1、不习惯动作之各种身体练习;

2、反向完成动作;

3、改变已习惯动作速度与节奏;

4、以游戏方式完成复杂动作;

5、要求创造性改变完成动作方式;

6、采不习惯组合动作,使已掌握动作更加复杂化练习;

7、改变动作空间范围;

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环境做各种较复杂练习;

9、适时用信号或有条件刺激以使运动员做改变动作之各种练习。

协调性训练法之频率愈是基层要愈高,当然,如果是两公尺以上长人,动作仍不协调,频率也要高。在准备期每星期之频率以二到三次较佳,动作项目最少十项,每项动作最少练习三次到五次。

协调性训练处方之安排,由于它是一种强化训练,所以在准备期与锻练期中,必需打好基础,在调整期与比赛期中,就没有专项的协调性训练。在处方安排上,可依据上述训练法所列的二十个项目,再加上教练另编项目来操作。强度以70%,频率以每星期三次。

动作如下:

1.纵跳:双脚并拢手弯向上跳。

2.前后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前与后跳。

3.侧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左与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领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转向跳:方法要领同上,但跳起后转向180度着地身体与双手要去维持平衡,可向左与向右跳。

6.跳跃转向:方法要领同上,但是以单脚跳。

7.侧向交叉步:有左交叉与右交叉两种。

8.手脚反向动作:单脚立双手与提起脚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撑立:先站立后蹲,然后双手撑地双脚向后蹬直,双脚再收回原地,最后站起。

此为一组循环

身体协调性不好的原因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身体协调性不好,身体协调性不好,并不指的是平衡力差,而是指自己的头脑支配自己身体时会有一定的障碍,而身体的协调性是可以通过训练慢慢变的好起来的,只要经过锲而不舍的锻炼没有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那么身体协调性不好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运动协调就是让身体以舒适的方式自行调整节奏,简单说就是尽可能的让身体各部位的肌肉都参与运动的感觉。

1、通过你简单的叙述,主要不是协调问题,是动作过于僵硬,运动时偏于紧张,放不开,并且比较想去模仿动作的类型。放得开自然就是一种协调的体现,不要因为别人说你不协调你就觉得确实不协调,只要自己舒适的动作就好。慢慢在通过经常的运动去增强灵敏,就可以有更好的节奏感。

2、可以适当的通过热身运动来提升协调,比如变向跑步,滑步练习,肢体的大幅度伸展运动,让身体收缩有度,不会显得动作突然或者滞后,这样就是协调了。

3、从与自己体型,力量各方面参数相近的人身上学习姿势借鉴,作为自己成长的参照,但也不必强求自己去模仿,作为一个借鉴的备份就好了,并去发现自己的优势特点。

4、用自己的动作僵硬,其实还可以练练机械舞,其实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协调作用。懂得去正确发力,是协调的关键。

5、所谓训练就是通过单一的动作使之熟练,达到一定的运用频率自然就成为肌肉的记忆,并达到可以意随心发的境地,所以不必什么特殊的训练,只要用心的做到位每次运动中的动作,开心自信的融入运动中就可以了。不必因为别人的质疑纠结。带着思考运动,很快就能提升有所参悟了。

改善四肢不协调的方法


身体不协调往往特别影响美观,穿衣服也没气质,显得很没精神,这也是困扰很多朋友的问题,有些人因为自己四肢不协调而感到自卑,有时候还会受到来自周围人的嘲笑,久而久之,心理上就会受到伤害。四肢不协调可以通过练习瑜伽来调整,一般会有塑形矫正的效果,那么该怎么做呢?

1:坐在垫子上,双腿并拢。

2:双腿分开成一条直线,尽量大腿贴地。3:左手越过头去抓住右脚。4:右手撑地,左脚掌尽量贴地。5:左手拉起右脚,右腿伸直,身体自然右倾。6:保持十秒后放松。我知道这个动作有一定难度,他不仅需要上身的柔软还需要四肢的柔软。很多新手可能做不到这样,那你可以尽量去做,慢慢提高身体的柔软度。

1:跪立准备。

2:身体前倾,双手放在地面上。3:左腿弯曲,从左前后臂间穿过去,小腿贴后臂。4:身体自然前倾,下巴可以着地。5:抬起右腿,大腿与小腿保持直角,脚尖朝上。6:坚持五秒后跪立休息,然后换腿。由于自身柔软度不够,所以当时我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也是”费尽心机”,苦不堪言。事实证明,这个动作真的会使自己的身体变柔软。建议大家分步练习呢!

1:坐在地面上,双腿伸直。

2:双腿分开,双手放在两腿中间,找好位置。3:两臂用力,使臀部离地。4:两腿保持垂直,保持平衡。5:坚持十秒恢复。这个动作主要练习上身的柔软度,同时,还练习两臂的力量,需要的是身体的平衡感,平衡感我们可以下次再讲。总体这个动作不算难,毕竟步骤很少,手臂有力量还是关键呐!

1:跪立准备。

2:身体前倾,双手着地。3:十指在头前交叉,头放在两臂中间。4:呼气,臀部收紧,下背部用力,双腿抬起。5:手肘和头部支撑,保持平衡,直至双腿垂直于地面。6:双腿继续前伸,直至于地面平行。7:保持十秒后放松。这是头倒立的一个变式,同样是锻炼上半身的柔软度,而且倒立有助于人平静下来,促进血液循环,人才更有活力,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让自己进步更快。

1:跪立在地面上。

2:双手放在地面上,手指着地,手掌不贴地。3:弯曲双膝,小腿抬起去贴近大腿。4:仰头挺胸,腰部下放。5:保持这个动作二十秒,随后放松。我觉得这是这里面最没有难度的动作了,可是你别以为太简单就忽视了,这个动作可以练习上半身的柔软,练习的时候尽量放松自己上半身,才有最大的练习效果。

单手鸽王式

1:以手杖式坐在地面上。2:左腿弯曲,左脚放在右腿上。3:左腿向后伸展。4:弯曲左腿,左手越过头部去握住左脚。5:右臂向上伸展。6:保持这个动作十秒,正常的呼吸。这是个热门的招式,这个动作会使你的腰身更柔软,同时还有减肥的作用,成为热门也不为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动作由于胸部的扩张,需要保持正常的呼吸。

展臂式

1:山式站立。2:双脚分开大约肩部的长度。3:双臂伸直向上举起。4:稍微向后弯腰,让双臂得到伸展。5:保持这个动作二十秒后恢复站立。这是个放松的动作,不仅仅是双臂得到伸展,全身都可以得到伸展。而且你练习的时候会发现,每个人的动作都不一致,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柔软度有差异。但是不用羡慕别人啊,因为你时常练的话,也会做的很好呢!好了,我教你们的方法就这些,这些动作难易程度不同,所以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都可以练习,新手从简单的开始,老手练习难的动作继续提高,但是我还是建议这整套方法里的动作都练习一下,效果会翻倍。坚持不懈的练下去,每个人都会有所突破,你们都是最棒的!

快慢协调让你我更长寿


像我们的个性一样,很多东西都不是生来就注定好,而是通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改变完善而最终形成的。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是天生的长寿者,我们想要让自己活的更长久更健康,只有通过平时不断的保养和维持。怎样的生活方式最好呢?科学家们做出了“三慢四快”的回答,我们来看看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吧。

什么样的人能长寿?我们听过世界各地长寿老人的秘诀,媒体也不断报道出医学专家对长寿的新研究,但哪些适合国人借鉴?国内权威专家从众多长寿方法中筛选出以下几种,只要坚持做到这“三慢四快”,长寿对你来说也许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三慢”给身体调整的时间

吃饭速度慢一点:可能你真得很忙,但这不该成为吃饭狼吞虎咽的借口。要知道,我们的胃不是敞开口等着你往里倾倒食物的大袋子,整个消化系统都需要时间来处理食物。在以长寿著称的地中海地区,慢慢吃饭就已成为当地人的长寿秘诀之一;而遍及4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慢餐协会”的成立,更是让慢餐变成了一种健康时尚。

卫在家没空啊指出,细嚼慢咽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且有助于其与食物的充分混合,增进消化吸收。这一点,对于牙齿不好的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此外,也有专家认为,慢慢吃饭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多花些时间咀嚼食物,还可以锻炼面部肌肉,减少皱纹。所以,想长寿,就要慢点吃饭。一般建议,一口饭最好嚼20次以上,每顿饭吃15分钟以上。

脾气上来慢一点:有“火”能发出来是好的,但“点火就着”却不是什么好事,心理学家说学会控制不良情绪是保障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需要强调的是,控制不良情绪,不代表要压抑愤怒。研究表明,生闷气不利于心脏,同时也会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工作。

所以,正确的化解方法很重要。杨萍说,在发现自己快发脾气时,赶紧换个环境或在话题上打个岔,都有助于消解不良情绪。如果你能经常用深呼吸、运动等方式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心态慢慢就会变得平和。当你觉得没什么事值得发脾气时,就说明你正在踏上健康长寿之路。

心脏跳得慢一点:为什么乌龟能活百岁,有些动物却只有十几年,甚至更短的寿命?德国科学家发现,寿命的长短似乎与心跳的快慢成反比,也就是说,心跳越快,寿命越短。乌龟心跳每分钟20-30次,因而长寿;老鼠的心跳达到每分钟500-600次,所以寿命很短。

这一理论能否套用到人身上?美国另一位医学专家认为,绝大多数人的静止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较慢的心率意味着,你的心脏不用太过卖力工作,就可以完成输送血液的任务。因此,心跳次数越少,身体就越健康。专家认为虽然目前医学界对这一理论还有争论,不过,在患有冠心病或心衰的病人中,它是成立的。有研究显示,对于这些患者,心跳快要比心跳慢的死亡率高。意大利心肌梗死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健康人能够每天用1小时步行4公里,即可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跳速度。

做到“四快”最健康

走路快:当快走成为一种运动方式,毫无疑问,它会让身体变得更健康。但法国居里大学的研究发现,就算你不把它当锻炼,平时干什么事都喜欢快走,也对身体有益。走路慢会增加人的血管壁厚度,让人更容易患心脏病或中风,而步速快则会提高体内高密度脂蛋白,也就是好蛋白的水平,保护心脏,让人更长寿。

反应快:反应快的人更长寿。来自爱丁堡大学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的研究证明,与血压、锻炼水平等因素相比,反应速度是健康长寿更好的“风向标”。

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的人,比反应快的人过早死亡的危险高2倍。高芳堃表示,反应快说明智力状况不错,没有患上老年痴呆症等会影响大脑功能的疾病;身手敏捷,说明平衡力等运动能力没问题,会较少因为跌倒引起意外损伤。这样的人长寿的几率高。做点智力游戏,如数独、猜谜,甚至电脑游戏等,都有利于保证大脑灵活;而练练单脚站立、侧走等动作,也会让你的平衡性变得更好。

大便快:要想长寿,各个系统都得“运转”正常。而检验排泄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大便通不通。大便顺畅,说明肠蠕动好,没有肛肠疾病;反之,总也解不出大便,宿便堆积,会不断产生毒素,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等问题。北京二龙路医院副院长谭静范认为,避免便秘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吃蔬菜杂粮、多喝水、定时排便,多进行提肛、按摩腹部等保健动作。此外,美国肠道学专家还建议用大笑缓解便秘,因为它能让肚皮颤动,对肠子起到按摩作用,并缓解压力与紧张。

入睡快:入睡快的人往往拥有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因为他们能够较快地进入深睡眠状态,这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前提。而入睡慢的人则会老觉得累,还会影响记忆力、抗病能力,或是出现心理问题。为了能够尽快入睡,要保证睡前不要太饿、太饱或太累。做些小动作,尽量放松肌肉,如重复握拳动作、抬抬肩膀、咬咬牙。另外,也有专家指出,睡觉时采用右侧卧位,左手自然放于左股之上,双脚交叉的状态,最利于快速入眠。

手脚不协调是什么原因


手脚不协调最常见的人群就是中风的患者或者是脑出血的患者,这是因为患者由于自己的小脑出现了疾病,小脑的平衡功能出现了障碍,以至于自己的肢体就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当发现自己的手脚不灵活的时候,自己不能太过于焦虑,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做好提前预防。

如果患者手脚不协调,那么患者需要到医院检查自己的身体,有的患者手脚不协调,是因为出现了颈椎病或者胸椎病变。建议患者到医院的骨科就诊,需要做一个脊椎的核磁共振检查,确认病情。有的患者肢体运动不协调,是因为小脑平衡功能受损导致的。可能是因为患者受到外伤或者药物影响。

导致患者手脚不协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患者的大脑发育不良,出现了早产,难产等疾病。如果患者大脑长期缺氧,也会对患者的大脑神经造成影响。大脑神经是控制人体运动的特别重要的部位,如果人体的大脑神经不正常,那么患者就有可能无法手脚协调运动,这会影响患者的健康。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手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可能是患者的身体神经器官出现问题,也有可能是患者大脑发育不完全导致的。患者应当引起注意,不要过度焦躁,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患者需要多进行锻炼,要注意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过度消极或者抑郁。

综上所述,很多患者发现自己出现手脚不协调的情况,这让患者比较担心,可能是患者大脑缺氧,神经系统异常,出现脊椎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法进行治疗,患者要注意多运动,多锻炼,才能帮助自己改善手脚不协调的毛病。希望每个患者都能健康。

跳舞手脚不协调怎么办


有些孩子天生节奏感就很好,跳起舞来就很有节奏,但是有些人节奏感不好,不仅不会跳舞,而且还容易出现肢体不协调的情况,好像是自己的大脑跟自己的肢体不能达成一致似的,即使是经过了很多遍的练习,跳出来的动作依旧不太好看。所以说跳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也是需要天赋的。

1、跳舞手脚不协调怎么办

1.1、不习惯动作之各种身体练习。

1.2、反向完成动作。

1.3、改变已习惯动作速度与节奏。

1.4、以游戏方式完成复杂动作。

1.5、要求创造性改变完成动作方式。

1.6、采不习惯组合动作,使已掌握动作更加复杂化练习。

1.7、改变动作空间范围。

1.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环境做各种较复杂练习。

1.9、适时用信号或有条件刺激以使运动员做改变动作之各种练习。

2、跳舞带来的好处

2.1、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

2.2、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2.3、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并能使关节灵活,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2.4、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2.5、经常跟着弦律音乐摆动身体,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据有关专家测试,每周跳舞三次,每次一小时,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锐,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2.6、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据专家测定,当烦躁、焦虑的情绪涌向心头时,以轻快的步伐15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紧张,稳定情绪。

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