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饮食养生 > 各个季节养生诀 > 导航 > 饮食养生五字诀

金庸养生延年五诀

各个季节养生诀。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如何在饮食养生方面行稳致远呢?为此,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金庸养生延年五诀》,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我们的童年大部分都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度过的,我们也不止一次的幻想着成为武林高手,现如今念过古稀的金庸依旧风采奕奕,精神抖擞,接下来就一去去看看金庸的吧。

金庸

第一、应该去帮助别人,平心静气的。

讲究中庸之道。

第二、现在我每日绕圈散步,走45-50分钟。

但是,我的散步并是要达到有急促呼吸的急步,不是步伐缓慢,直到出汗为止;至于太阳过猛或下雨时,则会留在家里踏健身单车30-45分钟。世界各地女人的长寿秘密

第三、品茗绿茶

他说:最好的绿茶茶叶是鲜嫩的,清明之前便要采下。饮茶与养生是相通的,茶会使人怡神健脑,这一功能恰是养生所需要的。但我以为,喝茶的量不要太多,就如我每日的食量亦极少,特别是淀粉、蛋白质食品均会吃稍少点。我认为人遇上困难事,愈轻松愈容易应付,愈紧张便愈难应付。不论是写书法还看书,都会令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第四、宽容的胸怀

曾有人在报上对金庸的小说进行了刻薄的嘲讽。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金庸会大动肝火。但恰恰相反,金庸没有拍案而起,而是向媒体发了一封特别温和的公开信:上天待我已经太好了,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尔给人骂几句,命中该有,也不会不开心的。轻笔细描,泰然得很。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性修养。这种修养是极珍贵的财富,是情志养生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就是要具备八风吹不动的心理素质。金庸在信中对八风吹不动的境界做了自己的解释:佛家的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讽、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情:顺利成功是利,失败是衰,别人背地诽谤是毁,背地赞美是誉,当面赞美是称,当面詈骂攻击是讽,痛苦是苦,快乐是乐。先哲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到八风中任何一风时都不为所动,这是非常高的修养。我朝这个境界不断地努力,就一定能健康潇洒地活着,不会随随便便地被不如意的事情气出病来,更不会被气死。生活方式让你长寿

第五 悟佛

他说:南传佛经内容,简明平实,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像我这种知识分子容易了解、接受,由此而产生了信仰,相信佛陀(印度语文中原文意义为觉者)的的确确是觉悟了人生的真实道理,他将这道理(也即是佛法)传给世人。

我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接受。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我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从痛苦到欢喜,大约是一年半时光。

直至读到《妙法莲华经》,经过长期思考之后,终于了悟原来,大乘经典主要都是妙法,用巧妙的方法来宣扬佛法,解释佛法,使得智力较低、悟性较差的人能够了解与接受。对于我,虽然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但要到整整六十年之后,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了佛法的境界。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灵上最接近般若宗。

金庸养生

现已年过古稀的金庸先生依旧是那样潇洒自如,风度翩翩,是因为他保持了一份顺应自然的心态。他说:可以说《天龙八部》表达了我对人生的部分看法。我们中国人认为,虽然死不可避免,但生时应该过得好好的,应该去帮助别人,心平气和的,讲究中庸之道。

正是这种人生观指导着金庸,万事不强求,能有所作为当然好,不能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寻求内心的闲适,要自己获得满足。他曾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到北京来看到一个朋友生活虽不富裕,但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而一位香港的朋友虽是家财万贯,却烦恼缠身,不得安逸。他说还是北京那个朋友过得好一些。长寿的秘诀 探秘古代人长寿的方法

金庸先生说:我的身体一向还好,但并不像有的媒体说的那样功夫了得,其实我不会功夫,一点也不会。1995年在香港家中突发心脏病,院方尽了最大努力,成功地进行了小球弹性通塞手术,使我转危为安。许多人到医院看我,问候我,使我深刻感到真情的可贵。倘若没有这样一次死里逃生的厄运,自己还不知道。以我这样的性格,平日很少对人热情流露,居然还有许多人关心我,真心地爱我我心肌虽然坏死了16%,心中的温暖却增加了160%。

现在我每日绕圈散步,走45~50分钟。不过,我的散步并非步伐缓慢,而是要达到有急促呼吸的急步,直到出汗为止;至于太阳过猛或下雨时,则会留在家里踏健身单车30~45分钟。

品茗绿茶是金庸先生的,他对绿茶有一定的研究,他说:最好的绿茶茶叶是鲜嫩的,清明之前便要采下。饮茶与养生是相通的,茶可以使人怡神健脑,这一功能恰是养生所需要的。但我以为,喝茶的量不要太多,就如我每日的食量亦很少,尤其是淀粉、蛋白质食品均会吃少一点。我认为人遇上困难事,愈轻松愈容易应付,愈紧张便愈难应付。无论看书还是写书法,都会令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长寿的方法 多做养生保健操助你更加长寿

谈到在新疆落下帷幕的由金庸、聂卫平、林海峰、沈君山(台北清华大学原校长)4人发起的第三期炎黄杯名人围棋邀请赛。金庸先生说:我一直对围棋很有兴趣。我的老师是聂卫平,我向他鞠躬拜过师,可惜的是聂卫平没有时间好好教我,我也没什么进步。目前,我是业余围棋六段。中国棋院所有的职业棋手都与我下过棋、教过我,所以教过我的老师的段位加起来,可能是世界最高的。在我的许多作品中也都写到了围棋,《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下围棋,用棋子做暗器;《笑傲江湖》中的黑白子痴迷围棋;《天龙八部》的玲珑棋局等,不同的人物下围棋体现出了不同的性格。

曾有人在报上对金庸的小说进行了刻薄的嘲讽。当时,许多人都认为金庸会大动肝火。但恰恰相反,金庸没有拍案而起,而是向媒体发了一封特别温和的公开信:上天待我已经太好了,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尔给人骂几句,命中该有,也不会不开心的。轻描淡写,泰然得很。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品性修养。这种修养是极宝贵的财富,是情志养生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就是要具备八风吹不动的心理素质。金庸在信中对八风吹不动的境界做了自己的解释:佛家的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讽、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顺利成功是利,失败是衰,别人背后诽谤是毁,背后赞美是誉,当面赞美是称,当面詈骂攻击是讽,痛苦是苦,快乐是乐。先哲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到八风中任何一风时都不为所动,这是很高的修养。我朝这个境界不断地努力,就一定能健康潇洒地活着,不会随随便便地被不如意的事情气出病来,更不会被气死。

心平气和,讲究中庸之道

金庸讲究中庸之道是因为他保持了一份顺其自然的心态。他说,小说《天龙八部》表达了我对人生的部分看法。我们中国人认为,虽然死不可避免,但生时应该过得好好的,应该心平气和地帮助别人。事实上,正是因为有这种人生观做指导,金庸做到了万事不强求,能有所作为当然好,不能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寻求内心的闲适。 曾适当运动,轻松的心情

1995年,金庸做过一次心脏搭桥手术,历时9小时。手术痊愈后,他深深体会到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的道理,更加注意身体保健。以下是金庸日常保健的部分秘诀: 每日在户外散步50分钟左右。他不是缓慢地散步,而是快步走,其目的是要出汗。若遇上太阳暴晒或雨天,他便在家中骑健身自行车,坚持锻炼30分钟。长寿的方法 9中药秘方助女人养阴补血延年益寿

品茗绿茶。绿茶能怡神健脑,有养生。功效,但茶不可太浓。金庸常饮名贵的绿茶,由于这些茶叶都是嫩芽炒制的,种茶者一般不会喷洒农药。 每天减少食量,特别是淀粉、蛋白质食品均予少吃。

下围棋。下棋能预防老年痴呆症,金大侠目前已是业余围棋六段。

每天读书读报、练书法。这些能使生活变得轻松,也容易化解困难。有人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作品。金庸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在数十年风云岁月里,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论时局。长寿的方法 15妙招预示你能够延年益寿

了解金庸先生的人都知道,在长期的创作生涯中,他习惯深夜写作、阅读,直至清晨。期间,一杯龙井茶定会伴其左右,唯有如此,才能文思泉涌。

结语:如今,年近90 的金庸身体看起来依旧健康,这跟他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饮食是分不开的,所以大家想要长寿的话,可以多多学习金庸老先生的养生方法。

yS630.Com相关推荐

金庸先生的养生之道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可以说是伴随着我们很多人一起长大的,在他的小说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文化、高深莫测的武功等,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金庸先生的中庸。

发现已年过古稀的金庸先生依旧是那样潇洒自如,风度翩翩,是因为他保持了一份顺应自然的心态。他说:可以说《天龙八部》表达了我对人生的部分看法。我们中国人认为,虽然死不可避免,但生时应该过得好好的,应该去帮助别人,心平气和的,讲究中庸之道。

正是这种人生观指导着金庸,万事不强求,能有所作为当然好,不能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寻求内心的闲适,要自己获得满足。他曾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到北京来看到一个朋友生活虽不富裕,但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而一位香港的朋友虽是家财万贯,却烦恼缠身,不得安逸。他说还是北京那个朋友过得好一些。

金庸先生说:我的身体一向还好,但并不像有的媒体说的那样功夫了得,其实我不会功夫,一点也不会。1995年在香港家中突发心脏病,院方尽了最大努力,成功地进行了小球弹性通塞手术,使我转危为安。许多人到医院看我,问候我,使我深刻感到真情的可贵。倘若没有这样一次死里逃生的厄运,自己还不知道。以我这样的性格,平日很少对人热情流露,居然还有许多人关心我,真心地爱我我心肌虽然坏死了16%,心中的温暖却增加了160%。

现在我每日绕圈散步,走45~50分钟。不过,我的散步并非步伐缓慢,而是要达到有急促呼吸的急步,直到出汗为止;至于太阳过猛或下雨时,则会留在家里踏健身单车30~45分钟。

品茗绿茶是金庸先生的,他对绿茶有一定的研究,他说:最好的绿茶茶叶是鲜嫩的,清明之前便要采下。饮茶与养生是相通的,茶可以使人怡神健脑,这一功能恰是养生所需要的。但我以为,喝茶的量不要太多,就如我每日的食量亦很少,尤其是淀粉、蛋白质食品均会吃少一点。我认为人遇上困难事,愈轻松愈容易应付,愈紧张便愈难应付。无论看书还是写书法,都会令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谈到前段时间在新疆落下帷幕的由金庸、聂卫平、林海峰、沈君山(台北清华大学原校长)4人发起的第三期炎黄杯名人围棋邀请赛。金庸先生说:我一直对围棋很有兴趣。我的老师是聂卫平,我向他鞠躬拜过师,可惜的是聂卫平没有时间好好教我,我也没什么进步。目前,我是业余围棋六段。中国棋院所有的职业棋手都与我下过棋、教过我,所以教过我的老师的段位加起来,可能是世界最高的。在我的许多作品中也都写到了围棋,《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下围棋,用棋子做暗器;《笑傲江湖》中的黑白子痴迷围棋;《天龙八部》的玲珑棋局等,不同的人物下围棋体现出了不同的性格。

曾有人在报上对金庸的小说进行了刻薄的嘲讽。当时,许多人都认为金庸会大动肝火。但恰恰相反,金庸没有拍案而起,而是向媒体发了一封特别温和的公开信:上天待我已经太好了,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尔给人骂几句,命中该有,也不会不开心的。轻描淡写,泰然得很。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品性修养。这种修养是极宝贵的财富,是情志养生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就是要具备八风吹不动的心理素质。金庸在信中对八风吹不动的境界做了自己的解释:佛家的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讽、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顺利成功是利,失败是衰,别人背后诽谤是毁,背后赞美是誉,当面赞美是称,当面詈骂攻击是讽,痛苦是苦,快乐是乐。先哲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到八风中任何一风时都不为所动,这是很高的修养。我朝这个境界不断地努力,就一定能健康潇洒地活着,不会随随便便地被不如意的事情气出病来,更不会被气死。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品性修养,遇到事情不能伤气。这就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体现出来的。

金庸的中庸养生之道


金庸先生讲究中庸之道是因为他保持了一份顺应自然的心态。他说:可以说《天龙八部》表达了我对人生的部分看法。我们中国人认为,虽然死不可避免,但生时应该过得好好的,应该去帮助别人,心平气和的,讲究中庸之道。正是这种人生观指导着金庸,万事不强求,能有所作为当然好,不能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寻求内心的闲适,要自己获得满足。

每天不忘健身走

金庸先生说:我的身体一向还好,但并不像有的媒体说的那样功夫了得,其实我不会功夫,一点也不会。1995年在香港家中突发心脏病,院方尽了最大努力,成功地进行了小球弹性通塞手术,使我转危为安。许多人到医院看我,问候我,使我深刻感到真情的可贵。我心肌虽然坏死了16%,心中的温暖却增加了160%。

现在我每日绕圈散步,走45~50分钟。不过,我的散步并非步伐缓慢,而是要达到有急促呼吸的急步,直到出汗为止;至于太阳过猛或下雨时,则会留在家里踏健身单车30~45分钟。

品绿茶有益健康

品绿茶是金庸先生的,他对绿茶有一定的研究,他说:最好的绿茶茶叶是鲜嫩的,清明之前便要采下。饮茶与养生是相通的,茶可以使人怡神健脑,这一功能恰是养生所需要的。但我以为,喝茶的量不要太多,就如我每日的食量亦很少,尤其是淀粉、蛋白质食品均会吃少一点。

下棋让人心静

金庸先生说:我一直对围棋很有兴趣。我的老师是聂卫平,我向他鞠躬拜过师,可惜的是聂卫平没有时间好好教我,我也没什么进步。目前,我是业余围棋六段。在我的许多作品中也都写到了围棋,《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下围棋,用棋子做暗器;《笑傲江湖》中的黑白子痴迷围棋;《天龙八部》的玲珑棋局等,不同的人物下围棋体现出了不同的性格。

曾有人在报上对金庸的小说进行了刻薄的嘲讽。当时,许多人都认为金庸会大动肝火。但恰恰相反,金庸没有拍案而起,而是向媒体发了一封特别温和的公开信:上天待我已经太好了,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尔给人骂几句,命中该有,也不会不开心的。轻描淡写,泰然得很。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品性修养。这种修养是极宝贵的财富,是情志养生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就是要具备八风吹不动的心理素质。先哲教导说,修养到遇到八风中任何一风时都不为所动,这是很高的修养。我朝这个境界不断地努力,就一定能健康潇洒地活着。

毛泽东“养生十六诀”


毛泽东主席长期保持充沛的活力,活到了83岁高龄。毛主席的养生心得用老人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劳逸适度。这是毛主席1958年总结出来的养生十六诀。

毛主席在散步

毛主席十分重视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健康的突出标志是乐观。我们回顾毛主席的伟大一生,会发现毛主席在遵义会议以前,长期受到错误思想排挤,可他始终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朝气,况且,一直保持到他的迟暮之年。毛主席的同事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长期被其幽默和风趣的性格感染着。正是情绪上的乐观,使毛主席长寿。

对于饮食毛主席强调基本吃素,何谓基本吃素,就是主要吃素食。当然,同时可补充少量荤食,他老人家最爱吃具有家乡风味的红烧肉和火焙鱼。毛主席饭量适中,天天都要吃清淡的蔬菜和豆类,这里要插一句,在延安期间,由于条件限制,曾长期食用黑豆,因此,他老人家对豆类食物颇有感情,而这些豆类食物极具营养价值。

在锻炼身体方面,毛主席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散步,不管天气如何,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每天都要散步。同时,他常常劝诫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多活动,要自己照料自己,不论天气如何都要散步。另外,毛主席还喜欢一样运动,那就是游泳。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散步和游泳是运动中的最佳搭档,这两样运动,都可有效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毛主席十分注意生活的节律,为自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生活制度。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风风火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毛主席除了专心致志研究工作外,还经常从事适量劳动,他反对追求舒适享受,反对游手好闲,反对体力和智力上的怠情。

毛主席的养生心得,就是这样简简单单十六个字。而靠着这十六个字,毛主席既活到了83岁的高龄,又在事业上为人类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毛泽东养生16字诀


毛主席享年83岁,对于一生历尽惊涛骇浪且日夜操劳的他,已算十分高寿,他自己早在1958年写下了自己的养生体会,即四言韵语养生十六字诀: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劳逸结合。

遇事不怒

中医认为怒伤肝,即发怒容易伤及肝脏,如是中老年人还容易加重高血压,引发脑中风等疾患,若是肝病者,发怒是他们致病的因素之一,也是病情加重的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讲,发怒是健康的大敌,不可不慎。从心理上说,遇到不顺心的事不要发怒,要心平气和地去思考,去处理。遇事发怒,不但于事无补,且易怒中出乱。每当革命紧急关头时,毛主席总能力挽狂澜,这与他遇事不怒的心境分不开的。

基本吃素

当今许多人以高糖、高蛋白、高脂肪为主要的食品,这极不利于身心健康。据统计,当前的多发病是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都是与饮食因素有密切关系。如果能将饮食习惯改成基本吃素,这些疾病就会大大减少。所以晚年的毛主席基本与这些疾病靠不着边。

多多散步

散步现已是各国所提倡的最佳运动方式,有些医学家提倡每日散步6000―7000米,有些医学家提倡每天步行30分钟,每周起码5日,总之应以个人的身体条件为基础,适度散步,坚持不懈,这对于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毛主席十分钟情于散步,他认为散步有益身体外还有益于思考,即使建国后生活条件大大好转了,他还坚持每日散步。

劳逸结合

虽然是讲劳动与休息的,但还是偏重于逸,这里的逸,是讲科学地休息。这点对于日夜操劳着人民大事、国家大事的毛主席虽然有点难,但是他总是努力做到,如在延安时他亦每周尽可能抽空去跳舞,或与战士一起娱乐,建国后每到一地时都会争取时间去江河湖海里游泳。所以劳逸结合是养生的重要内容。

揭秘梅兰芳的养生小习惯

在梅兰芳家中,曾特意请来一位专门烹制淮阳菜的厨师。淮阳菜制作精细,品种多样,口味清淡,以原汁原味为主。梅兰芳对此十分欣赏,认为淮阳菜既能保持菜肴的本色,又能保留菜肴的营养,食之不厌。

因为喜欢清淡,梅兰芳养成了“三不三怕”饮食习惯一是坚决不喝酒,怕呛坏嗓子;二是尽量少吃动物内脏和红烧肉之类太油腻的食物,怕生痰;三是演出前后不吃冷饮,特别是刚唱完戏不吃冷饮,声带经过激烈震荡的“热嗓子”就不会变成“哑嗓子”。为了保护嗓子,增加营养,梅兰芳主张多食鲜奶、鸡蛋、蔬菜和水果。

梅兰芳非常敬业,很讲究平时一日三餐与京剧表演艺术的关系。对戏剧界的饮食名言“饱吹饿唱”体会尤深,他说,演员在演出之前,决不能饱食,否则的话,唱起来中气不足,动作乏力,严重的还会引发胃炎。所以,梅兰芳每逢晚上有戏,晚饭吃得都很简单,一定要等唱完了戏,休息一会,才敞开胃口来吃。

【食后一得】

如今的现代人在饮食上最需要的就是“清淡”。合理的饮食结构、少盐少油少脂肪的饮食习惯,不但能够保持体重不超标,更重要的是它能预防“三高”、冠心病、中风、心肌梗塞等多种慢性疾病发生。

上班一族早餐最好以清淡打底,少吃油条、汉堡,中午可以适当进补,晚餐再吃一些清淡饮食。三餐中要保证足够的水果和青菜,吃清淡饮食的同时,要注意不要喝浓茶。

孔子:养生有道得长寿

孔子是闻名世界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不但是一个谈经论道的“圣人”,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也是一个注重“修身养性”的典范。他活了72岁,这在当时实属罕见。孔子之所以高寿,自有他的秘诀,现从《论语》中看,孔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与借鉴。

一、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即:年轻时,血气未定,要警惕的是迷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正旺,要警戒的是好斗;年老了,血气衰弱,要知足常乐,莫贪得无厌。

二、乐观开朗,豁达大度

一天,叶公向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的为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乃尔。”意思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如此罢了。孔子还经常启发弟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疾,夫何忧何惧?”意思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君子不忧愁,不畏惧,自己问心无愧,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说,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不能产生怨气,要开朗乐观。就是生活困难,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三、起居有节,遵循规律

孔子讨厌白天睡懒觉的人。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他认为晚上睡觉也应做到“寝不言”;孔子在饮食方面有七不吃,即粮食发霉变质不吃,鱼肉腐烂不吃;气味不正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该吃饭的时候不吃;切割得不好的肉不吃;没有调味的酱醋不吃。这就避免了因饮食不当引起的多种疾病。

四、心存仁善,慈悲为怀

孔子心地善良,胸怀仁慈,并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五、兴趣广泛,爱好多多

孔子爱好音乐,并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他在齐国听到韶乐章,竟“三月不知肉味”,并谓之曰:“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爱好山水,他说:“仁者乐山,知者乐水。”陶冶性情于山水之中。此外,孔子还常习武,精通射御之术。《吕氏春秋》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可见孔子身强体壮,力大过人,是位文武双全的英杰,也为其长寿打下了健康基础。

乾隆皇帝清晨养生必做3件事

乾隆皇帝在位60年,活到89岁,在古代落后的医疗状况下,如此长寿实属难得。而这都要归功于他独到的养生秘诀,尤其是清晨的保健。后人将其秘诀总结成“养生三件事,活到九十九”,传到寻常百姓家。

第一件事:深呼吸

清晨睡醒后,不忙起床,静卧5分钟后,先向左侧,再向右侧,最后仰卧,其间共伸3次懒腰,使关节充分舒展。然后,随即起床,伸臂踮足连续进行10次深呼吸运动。然后放松全身肌肉,调理气息。最后走到户外,大口呼气,将身体内浊气呼出,将新鲜空气吸入,做到吐故纳新。

第二件事:四方眺

立定,两眼平视,先向东远眺;然后,半闭目低头、转身再向南远眺;再进行半闭目低头,转过身向西远眺;最后,半闭目低头转向北远眺。运动迷糊中的双眼,保证眼睛的清爽。还可以用茶水,清洗眼睛周围,有很好的明目效果。

第三件事:净大便

尽可能做到每日清晨大便一次,养成习惯,将前一天体内的毒素排出,保持一天的通畅。大便时,最好回忆前些天最高兴、最愉快的事情,或想着今天和未来最美好的事情。这种精神和情绪的变化,有助于肠蠕动,能使大便通畅和尽快排除。

宋美龄的

宋美龄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风流人物。她曾以流利的英语、超群的智慧、女性特有的细腻令人为之倾倒。宋美龄106岁高龄逝世后,她生前的也引起人们极大关注。

少食多餐

宋美龄很注重饮食质量,少食多餐。虽然她比较喜欢吃一些较硬的食物,但总体上不会影响消化,每餐两荤、两素,每天必须5次餐,每一次进餐也只吃五分饱,即使再喜欢吃的食物,也绝不贪食。她几乎每天都会用磅秤称体重,只要发觉体重稍微重了些,会立刻改吃青菜沙拉,不吃任何荤的食物。

灌肠排毒

宋美龄没有便秘的毛病,但每天临睡之前都要灌肠。虽然这种方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但宋美龄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灌肠,目的是要将毒素清洗出来,达到排毒的作用。这在一般人认为是件既麻烦又痛苦的事,可是她却把这当作一种愉快的事来做。她说:“每天痛痛快快地灌一次肠,再痛痛快快地洗一次澡,我觉得自己是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新陈代谢的大工程,小小的麻烦能换来痛痛快快地睡一觉,何乐而不为呢?”

坚持按摩

宋美龄始终保持冰肌玉肤,肌肤如大理石般光泽洁净,原因之一就是她坚持天天按摩。每天午睡前或晚上临睡前,两名护士轮流为她按摩。一般是从眼睛、脸部到胸部、腹部再到下肢、脚背、脚心。这样的全身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闲聊除忧

宋美龄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然而,她的身世、学识、情趣和文化背景决定着她有很高的自控能力。她有个好习惯,每当碰到不愉快的事情,就是找熟人聊天,说说心中的话,使郁积之气一扫而光。

戒烟

在台湾时期的宋美龄唯一的嗜好就是吸烟,蒋介石生前多次劝她戒烟,但都未戒成。蒋介石去世以后,她下定决心把吸了60多年的烟戒掉了。

阅读和书画

阅读书刊是宋美龄长年的习惯。在美国时她每天必翻阅纽约各大英文报纸。空闲时就画国画、写毛笔字。因为研习绘画必须精神集中,杂念尽除,心平气和,神意安稳,意力并施,感情抒发,使全身血气通畅,体内各部分机能都得到调整,大脑的神经系统获得平衡,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作息规律

宋美龄平时的作息很有规律。每日里作画、读书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小时。晚上看一小会儿电视,或弹半小时钢琴。她一般晚上11点左右上床休息,第二天早上9点以后起床。常年坚持这样的作息习惯,也是她长寿之道的原因之一。

揭秘邓小平养生四法

北京西城区景山后街上一条普通的胡同里,紧邻民居有一座灰色大门、灰色围墙的院子。春天的阳光透过胡同尽头的那些老榆树,静静地洒落在地面上。这里就是小平同志在北京生活了20年的家。他生前的警卫秘书张宝忠将军,就住在隔壁工作人员居住的院子里。

我们的交谈围绕着小平同志的生活展开了。据张宝忠介绍,小平同志是位生活非常有规律的人,这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饮食习惯好,饮酒不贪杯,心态常乐观,每天都锻炼,时时勤用脑。

一周吃几次粗粮

“小平同志的饮食习惯很有规律。早餐8点,午餐12点,晚餐6点半,几十年基本不变。他早餐有鸡蛋、馒头、稀饭、泡菜;午餐和晚餐常是四菜一汤。”张宝忠说。

“小平同志爱吃四川家乡菜,像回锅肉、粉蒸肉、扣肉……特别爱吃大肥肉。当然豆腐和自家腌的泡菜也是他非常喜爱的。”张宝忠回忆道,“小平同志的饮食习惯非常好,再好的东西都不多吃,不仅如此,他还特别喜欢吃粗粮。每周都要吃至少两次粗粮,包括玉米面、荞麦面、高粱、小米等,做法有贴饼子、蒸窝头、熬粥等。这个习惯保持了很多年。”

“他还爱喝绿茶,特别是龙井,一天两杯,上下午各一杯。”张宝忠回忆道,“困难时期,没有什么水果吃。春天,水萝卜下来就吃水萝卜;夏天,黄瓜、西红柿下来就吃黄瓜、西红柿。有时候,午饭或晚饭后,我们给小平同志准备一个苹果,他舍不得都吃掉,只吃一半,留下另一半给家里其他人。”

另外,据张宝忠介绍,小平同志家里有个规矩,长期不变。那就是每天晚饭一定会有一个烩菜,用中午没有吃完的菜,再加上一些豆腐、白菜等烩制而成。小平同志吃饭时总是开玩笑地说:“就这个烩菜最有味道、最好吃。”

午饭时,喝一杯

“他还喜欢喝点白酒。每天午饭时一定要喝一杯,不到一两的量。他从不贪杯,而且其余时间也一概不喝。为什么一定要在午饭时喝酒呢,那是为了能顺利进入午睡,保证午睡的质量。”张宝忠微笑着对记者说,说起喝酒,这其中还有个故事。

“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家报纸刊登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小平同志之所以身体好,是因为他每天都喝两杯用中药泡的酒。这篇文章恰巧被小平同志看到了,当时他问我:‘我是每天都喝两杯中药泡的酒吗?’我说:‘没有啊。’小平同志说:‘你看看这张报纸,去查查。’我赶紧去调查。后来,这家报纸在中缝位置刊登了一则‘更正’。我向小平同志汇报,并将报纸拿给他看,他翻遍了也没找到。我赶紧指给他看,看到后,他笑了,用浓重的四川话说了句:‘算了’。”

小平同志有着几十年的“烟龄”。通常情况下,外出时,他的烟都由我保管。为了让他少抽烟,我们就想了个办法,把一根烟分成两半,一次只抽一半,每次就能少抽一些。一次,在会见外国友人时,他向我要烟抽。我给了他半支。外国友人就问他为什么只抽半截烟。他指着我回答说:“这是他们对付我的办法。其实这样很浪费,本来一个烟蒂,现在变成两个烟蒂了。”1989年以后,医生们考虑他上了年纪,想劝他戒烟。“令我非常敬佩的是,小平同志听了医生的话后,说戒就戒,非常干脆。”张宝忠不无感慨地说道。

戒烟以后不久,医生开始劝他戒酒。于是,小平同志在医生的建议下,将常喝的白酒,换成了绍兴酒,因为绍兴酒度数低。每天喝酒的时间和数量保持不变,这样过了两三年。后来,又在医生的建议下,将绍兴酒换成了度数更低的干白,又喝了一段时间,就彻底戒掉了。

“我一向乐观,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顶着。”

说起小平同志长寿的秘诀,不能不提的是他乐观豁达的心态。

小平同志一生“三起三落”,其中有两落都是在文革时期。他自己也曾经说过:“我一生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但即便是在那段非常岁月里,邓小平从不怨天尤人,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

“在毛毛的书中就有这样的描写,1969年10月,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劳动,夫人卓琳以及老祖(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也跟随他到了那里。虽然政治风暴扫荡了人们的生活,冲击了人们的心灵,但小平同志依然心态平和,他在居住的院子里开辟出了一块不小的菜地,种上了白菜、胡豆、辣椒、丝瓜、苦瓜等各色蔬菜。

养生秘诀 金庸的中庸之道


你是武侠迷么?不管你是不是武侠迷,但你一定知道金庸。想知道金庸的养生秘诀么?那么就请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现已年过古稀的金庸先生依旧是那样潇洒自如,风度翩翩,是因为他保持了一份顺应自然的心态。他说:可以说《天龙八部》表达了我对人生的部分看法。我们中国人认为,虽然死不可避免,但生时应该过得好好的,应该去帮助别人,心平气和的,讲究中庸之道。

正是这种人生观指导着金庸,万事不强求,能有所作为当然好,不能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寻求内心的闲适,要自己获得满足。他曾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到北京来看到一个朋友生活虽不富裕,但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而一位香港的朋友虽是家财万贯,却烦恼缠身,不得安逸。他说还是北京那个朋友过得好一些。

金庸先生说:我的身体一向还好,但并不像有的媒体说的那样功夫了得,其实我不会功夫,一点也不会。1995年在香港家中突发心脏病,院方尽了最大努力,成功地进行了小球弹性通塞手术,使我转危为安。许多人到医院看我,问候我,使我深刻感到真情的可贵。倘若没有这样一次死里逃生的厄运,自己还不知道。以我这样的性格,平日很少对人热情流露,居然还有许多人关心我,真心地爱我我心肌虽然坏死了16%,心中的温暖却增加了160%。

现在我每日绕圈散步,走45~50分钟。不过,我的散步并非步伐缓慢,而是要达到有急促呼吸的急步,直到出汗为止;至于太阳过猛或下雨时,则会留在家里踏健身单车30~45分钟。

品茗绿茶是金庸先生的,他对绿茶有一定的研究,他说:最好的绿茶茶叶是鲜嫩的,清明之前便要采下。饮茶与养生是相通的,茶可以使人怡神健脑,这一功能恰是养生所需要的。但我以为,喝茶的量不要太多,就如我每日的食量亦很少,尤其是淀粉、蛋白质食品均会吃少一点。我认为人遇上困难事,愈轻松愈容易应付,愈紧张便愈难应付。无论看书还是写书法,都会令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谈到前段时间在新疆落下帷幕的由金庸、聂卫平、林海峰、沈君山(台北清华大学原校长)4人发起的第三期炎黄杯名人围棋邀请赛。金庸先生说:我一直对围棋很有兴趣。我的老师是聂卫平,我向他鞠躬拜过师,可惜的是聂卫平没有时间好好教我,我也没什么进步。目前,我是业余围棋六段。中国棋院所有的职业棋手都与我下过棋、教过我,所以教过我的老师的段位加起来,可能是世界最高的。在我的许多作品中也都写到了围棋,《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下围棋,用棋子做暗器;《笑傲江湖》中的黑白子痴迷围棋;《天龙八部》的玲珑棋局等,不同的人物下围棋体现出了不同的性格。

详情请看

曾有人在报上对金庸的小说进行了刻薄的嘲讽。当时,许多人都认为金庸会大动肝火。但恰恰相反,金庸没有拍案而起,而是向媒体发了一封特别温和的公开信:上天待我已经太好了,享受了这么多幸福,偶尔给人骂几句,命中该有,也不会不开心的。轻描淡写,泰然得很。这是一种很可贵的品性修养。这种修养是极宝贵的财富,是情志养生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就是要具备八风吹不动的心理素质。金庸在信中对八风吹不动的境界做了自己的解释: 佛家的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讽、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顺利成功是利,失败是衰,别人背后诽谤是毁,背后赞美是 誉,当面赞美是称,当面詈骂攻击是讽,痛苦是苦,快乐是乐。先哲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到八风中任何一风时都不为所动,这是很高的修养。我朝这个境界不断地努力,就一定能健康潇洒地活着,不会随随便便地被不如意的事情气出病来,更不会被气死。

看完了金庸的,我们再一起来看看那些能让男人长寿的好习惯吧。

男人长寿的6种好习惯

第一种:照看好肝脏

戒酒可以把危险降低85%,多吃蔬菜可以把危险降低36%。

第二种:绕开肺癌

坚果富含元素硒,它可是癌症的克星。那么吃多少才能拥有一个超人般的肺呢?只需要一天三颗坚果。

不再吸烟。我们不得不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诫:你的口气闻起来如此之差以至于连狗都厌恶地退避三舍,80%的肺癌都是吸烟所致。

第三种:保卫前列腺

晒晒太阳可以把危险降低50%。每天晒15分钟的太阳可以把得病几率降低一半。阳光能够帮助皮肤制造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在血液中合成抑制疾病的物质。当然,晒太阳的时候别忘了擦防晒油。

多吃豆芽菜可以把危险降低24%。根据美国的研究,豆芽菜对于抗癌有非常神奇的功效,因其含有大量植物性硫配醣体(Glucosinolate),它可以防止烟雾和空气中的其他污染物引发肺癌。

第四种:清洁你的肾 详情请看

保持湿润可以把危险降低80%。根据英国肾脏研究中心的研究,如果你每天至少喝两公升的水,那么你得肾病的几率就会降低80%。

加点蜂蜜可以把危险降低18%。蜂蜜,加三大汤匙蜂蜜在你的早餐面包上,你就能获得和体育专用饮料一样多的能量,但你的花费却小得多。

蜂蜜不仅可以抵制心脏病,还可以把血液中的糖分降低6%,防止肾的主要杀手糖尿病。

第五种:关照结肠

徒步可以把危险降低28%。徒步,根据美国人体营养研究中心的研究,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有氧运动,尤其是慢跑,可以防止食物在身体里逗留过长的时间。午餐在结肠里闲逛的时间越短,它转化成一些不良物质乃至癌细胞的机会就越小。加入人行道徒步者或万米长跑者的行列吧!良好的消化会让你的呼吸更加轻松顺畅,体形也变得更加完美。

第六种:拒绝中风

来杯橙汁可以把危险降低28%。喝果汁,芬兰的研究者发现男人每天喝半升橙汁可以降低血压、胆固醇和动脉血管的损坏,原因是橙汁中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C。此外,菠菜中含有大量叶酸,也可以把你中风的机会减少1/3。

多走路可以把危险降低50%。一天内步行30到60分钟,如果每周能坚持5天的话,可以把你中风的危险减少到一半。舍弃捷径,重新选择一条回家的线路吧,多走少中风。

结语:每个人都希望健康长寿,小编觉得要想长寿要从身心2个方面来着手。以上的一些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金庸“被去世” 养生秘诀保长寿


近日金庸大师又被去世了,这么荒谬的新闻又一次出现了。虽然新闻只是炒作,但大家对于健康长寿的关注可以说是有增无减。延年益寿、身体健康是每个人都有的愿望,那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更长寿呢?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金庸大师的长寿养生秘诀,想要健康长寿的你可别错过了哦。

武侠大师金庸去世了?消息一出便引来一片质疑声,原来金庸是被去世了。拿名人来炒作的事多了去了,可老爆人家被去世这种无厘头的新闻未免也太缺德了。金庸大师虽然已年过八旬,但身体依旧硬朗。莫非他有什么养生秘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金庸大师为大家总结出来的4个长寿养生秘诀吧。

长寿养生秘诀一:心态良好

一个人乐观、心理平衡、情绪愉快,则免疫系统功能好,抵抗力增强,不易生病。多数癌症都是由于长期抑郁、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所致。许多人认为脾气好的人一定是性格好、心态好,但这是两码事。有的人脾气很好,但只是不对外发泄,其实有火不肯发,自身常常郁闷在心,这样恰恰是心态不好的表现。

长寿养生秘诀二:饮食清淡

长寿老人主要习惯低脂肪、低热量、低动物蛋白和多纤维的食物,主要特点是多样化,荤素兼有,坚持适量,定时。不吃烫食,不吃熏烤食品;少吃盐,少吃大鱼大肉;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牛奶、酸奶。而长寿老人还多食杂粮,杂粮中含有适量的对人体有益处的多种微量元素。总的原则是,不偏食,不暴饮暴食,饮食控制在维持不宜饥饿的水平上。吃饭时,讲究适宜的气氛,大家心情愉快,注重细嚼细咽;讲究卫生,吃新鲜的饭菜,多吃五谷杂粮,这样易于消化,有利于健康,增强免疫力,不容易得病。

毛泽东16字养生诀


毛主席的养生法可是实战总结出来的,一点都不马虎、草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学习下,做到可能会很简单,坚持才是一大难题。与小编一起来看看毛主席的养生法都有哪些吧!

毛泽东主席长期保持充沛的活力,活到了83岁高龄,他的养生心得用老人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劳逸适度。这是毛泽东1958年总结出来的养生十六字诀。

毛泽东

饮食:只吃对的不吃贵的

毛泽东来自乡村,他的饮食习惯一辈子都保持着一个农民的朴实、简单的本色。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简朴饮食:毛泽东饮食从不奢华,每餐都是四菜一汤,两个荤菜,两个小菜,一个汤。菜和汤都是常见的大众化的普通食物。主食主要是大米饭,有时还配上一些杂粮。饭后有时还吃一个烤红薯或煮玉米。虽然吃的食物很简单,但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却很科学。

2、吃得杂:毛泽东一生进食都讲究一个杂字,还特别喜欢吃那些上不了台面的老百姓爱吃的东西。如泥鳅、鸡脖子、鱼头、小鱼虾。他还喜欢吃杂粮,主食大米中还常掺黄豆、红豆,在面粉中掺荞麦粉、高粱粉、玉米粉及其他粗杂粮。

3、讲究食补:毛泽东喜欢粗茶淡饭,他的进补理论是:补品能少吃就少吃。战胜疾病,保持健康,主要还得靠自己身体的力量。毛泽东喜欢吃葱、姜、蒜之类的食物。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兼备药用功能。

4、喝茶:饮茶是毛泽东的一大嗜好。他每日睡醒后第一件事就是喝茶、看报纸。他喝绿茶,尤喜龙井,并且要浓、要热。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碱、胆碱等生物碱,可中和过量食肉导致的酸性体质,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起到消除疲劳、提神醒脑的作用。

运动:伴随终生的健康良方

毛泽东一生都和运动健身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公务繁忙的和平时期,他都会挤时间进行健身运动。他能因时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适当的健身方式。

1、散步:毛泽东喜欢在工作之余到外面走走,这种散步的习惯伴随着他一生。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健身方式,适合任何一个肢体健全的人。

2、跳舞:跳舞是毛泽东喜爱的娱乐活动。他喜欢跳音乐节奏鲜明的中四步,舞姿悠然。

3、爬山:毛泽东年轻时,竟在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之夜,独自去岳麓山爬上爬下,体验《诗经》里纳于大麓烈风暴雨勿迷的情趣。或许和他多年跋山涉水的征战生活经历有关,和平年代,每当外出巡视,他都要抽空爬山。

4、游泳:是毛泽东喜爱并擅长的运动。他喜欢在大风大浪里游63岁时首次横渡长江,73岁时再次横渡长江,在长江里前后游过17次之多。

5、梳头: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就养成了梳头的习惯。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还是很喜欢梳头,每逢工作劳累后小憩,总是叫工作人员为他梳头,梳头成了他工作之余重要的保健手段。常用梳子梳理头发可刺激穴位,按摩经络,滋养气血,调节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6、擦澡: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毛泽东已习惯于天刚亮就到水井旁,用冷水淋身,淋后擦身,擦后再淋、再擦,直到全身皮肤发红、发热为止,冬季照常。后来年纪大了就改为用温热毛巾擦澡,四肢、胸腹背都擦。擦澡除了清洁之外,还可按摩、促进循环,有健身作用,锻炼皮肤适应温度变化,有预防感冒的作用。

名人养生

哪些绝密的养生秘诀

秘方一: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秘方二:进补养生

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但进补既要辩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服用补药时,如系入肺药,在秋季较合适;如系温补药,则在冬季比较适宜。

秘方三:固精养生

中医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的供养,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如性欲无节,精血亏损过多,就会造成身体虚弱、病变百出、减损寿命。而保养**则可延缓衰老。

秘方四:饮食养生

中医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故饮食既要注意博食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又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养生秘诀

秘方五:顺时养生

中医认为,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之规律,人体亦不例外。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必须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时制宜地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秘方六:排毒养生

中医认为,人若喜怒无常则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被人体视为毒,因此提出以排毒来保全真气的。

秘方七:静神养生

静神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稳,可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并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秘方八:修身养生

中医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要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养成良好品行,常做有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心情愉悦。

秘方九:调气养生

中医认为,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抵抗病邪,增强脏腑功能之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导致元气的虚、陷、滞、逆等症候,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

总结:养生方法能很多,但要找到一个自己适合也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可能不太容易,但主席的这些养生方小编看大家都可以学习下,只有做到并做好才是最有效的。

延年益寿 学学中国古代名人的养生九字诀


目录:

第一章:延年益寿 我国古代名人养生九字诀

第二章:养生传承 揭秘古代文人养生7法

第三章:古人养生保健对我们的启示

我国古代有许多人人养生保健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了一些古代名人养生妙招,赶快跟着小编一起到下文看看学学日常养生高招吧。

延年益寿 我国古代名人养生九字诀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养生的文化也十分丰富,而古代名人的是一直是我们的宝贵遗产,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名人养生一德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名人养生二字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名人养生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名人养生四法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

名人养生五知

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名人养生六节

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名人养生七食

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名人养生八乐

石成金的八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名人养生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维,见德思义。

养生传承 揭秘古代文人养生7法

中华儿女自古都重视养生,古人常常投身于大自然,探幽览胜,令人心旷神怡,疲惫、郁闷尽置身外。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7种古人的养生方法!

逸游法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利用节假日外出游览,投身于大自然,探幽览胜,能令人心旷神怡,疲惫、郁闷尽置身外。

卧游法

在年高体弱无力外出的情况下,将自己喜爱的山水画贴于居室四壁,足不出户,卧而赏之。元朝名画家倪瓒在《促顾贽见访》诗中称之为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

闲赏法

布置好自己的庭院,在庭院里栽花种草、饲鸟养鱼,使环境清雅,能调节生活节奏,陶冶性情。明代诗人、戏曲家高濂曾著《燕闭清赏笺》,把鉴赏清玩作为文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沐浴法

宋代文人沈存中说过: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数沐浴则神安道胜也。《礼记内则》也提出五日则汤清浴,三日具沐的要求。

散步法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陶泓景就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散步时须徐步缓行,老弱者不妨执杖相助。

静坐法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十分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在儋县建一息轩,并题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睡眠法

南宋诗人陆游晚间读书,一般不过晚10点。他说,睡眠是消除精神疲劳的最佳方法,文人经常熬夜思维能力下降,于身体健康无益。

现代的女性朋友们要记住,不是只有老人才讲究养生。懂养生的人,一般都走在意识潮流尖端,一般来说,学历水平越高的人,越讲究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也就越关注养身。养生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往后的生活健健康康。

古人养生保健对我们的启示

人们常将养生保健活动称为或养生之术。道指法则、原则;术则指具体方法、手段。其特点是蕴育在日常诸多行为之中。

中国传统的延年益寿之法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或道生。卫生是保卫生命之义;养生是养护生命之义;厚生是厚待生命之义;而道生则是要求以上诸法皆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诫人们要遵循自然界和宇宙的规律。

所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规律,采用养护身心,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以延年益寿的一种措施,也就是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所谓的保健活动。养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中华民族在维护人类健康和种族延续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延续性。

由于养生活动涉及到研究人的生命现象,其内容自然会贯彻到日常生活诸多方面,这就必然涉及到各种文化现象,因此古代养生的内容多分散在许多文化范畴之中,如医药文化、食文化、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武学文化等。

历代养生家由于各自的实践和体验的角度不同,他们的养生活动在调节饮食起居、服用药物、采用医术(针灸、按摩、推拿等)、练习武术气功、修养精神、节制欲望、修养品德等方面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用。

中医养生的基本内容与特色

中华民族,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

1.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人要与自然环境统一,也要与社会统一。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

3.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4.综合和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中西养生保健活动的大融合

保健一词是现代名词,即有保持健康、保卫健康之意。与传统文化养生一词有相似之意。但西医保健的具体活动方式与中医养生还有些不同之处:保健多为群体活动,如开展群众卫生,除害灭病,接种疫苗,环境保护等群防工作;而养生多为个体行为活动,因人为异。较少进行群体养生活动,因为养生是建立在审因施养或辨证施养基础之上的。

尽管如此,保健与养生的对象基本是一致的,即是面向健康的人,特别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不知出自何时、何地、何人,把养生与保健两个名词连在一起,尊称为养生保健。现在见有养生保健书刊、养生保健学术团体,乃至养生保健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这是一件自然而然,被医界、药界和保健品界欢迎的现实。这是当前古今中外,医药卫生学术与技术大交流、大融合、大汇通的结果。

总结:以上盘点的这些古代人养生经,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可让我们延年益寿,生活的更加美好,赶快学学吧。

养生之术内容是在养生理论指导下,历代逐渐建立起来的,并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内容包括以下七方面:

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美术艺术文化等内容。

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融合了传统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体育健身活动。内容融合了医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5.食养: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其应用范围广,适合人群较多。

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对此,古代常有药膳、法膳之称。其应用范围也较广,适合人群较多,营养内容也涉及到医、药、饮食文化等方面。

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进行养生。其内容主要涉及医药文化。

总之,养生的特点是强调个体行为,所采用的方法应因人之不同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例如,甲需要重点锻炼形体,而乙需要着重调理饮食,而丙则需要着重调摄精神等等。如果我们对甲乙丙三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他们加强形体锻炼或改变某种饮食结构,就不一定符合每个人养生需要了。

饮食养生九食字诀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说过:“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这是千真万确的。可饮食养生要讲究方式,不光要吃得营养,还要真正懂得吃的科学和方法。



少食

在保证营养前提下的“少吃”。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寿高101岁,他在《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善养性者——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应把握在尚饥非饱之间的状态。他认为,饱食可结积聚之痰,多饮可酿痰癖之患。故提倡养生以少食为佳,最好是“早饭清清一碗粥,夜饭少吃亦教足”。著名的麦凯效应已证实少食可延寿。

基因学说也证明,少食可有效地延长端粒DNA序列缩短的速度,而端粒DNA序列是寿命生物钟所在。少食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潜能,而具健体强身多种效应。少食的保健作用,还在于它能防治那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如肥胖症、癌症、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



慢食

在美国、日本、土耳其等一些国家,健康与营养学专家一致在努力倡导新的饮食观念:“想长寿吗?慢点儿吃。”这些专家甚至列举“快餐综合征”的种种表现,从而激发人们摈弃口味千篇一律的速食,回归丰富的传统美食习惯和美食文化,并启发人们懂得“吃得越慢,活得越久”的道理。“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可以减肥、美容、防癌、健脑。



素食

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营养学家一直在强调,尽量吃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类等),少吃动物性食物(肉、鱼、禽蛋、奶制品等),尤其要少吃高脂肪含量的食品,才是健康的饮食方式。但单纯素食,绝对素食不可取,应该是“基本吃素”,而不是一点荤也不吃,这也是人的进食原则。



博食

博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博食是获得各种营养素使营养平衡的保证。日本提出“每天至少吃30种食物”。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博食思想,一直受到古往今来的中国人的高度重视。

博食的正确办法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注意粮豆混食、米面混食,适当辅以包括肥肉在内的多种动物性食品。



淡食

淡食是指多食蔬菜,少食荤菜,主张薄滋味。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主张“善养性者,常很少食肉,多食饭”。《吕氏春秋》郑重提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为食。”正如俗话所说:鱼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多盐、多油、多糖现在称为“三害”,淡食还要有少盐、少油、少糖三大内容。



冷食

“低温可延寿”的观点,正在被人们所推崇。目前多为“外界降温”,而冷食则是内部降温法,胃肠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就会加快蠕动,可以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暖食

食宜暖,但暖亦不可太烫口,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宜。食物过热过烫,对消化道主要是物理伤害;烧灼黏膜、烫伤管壁;过食生冷,寒伤脾胃,运化失调,食满腹胀,甚而痛肠无时,导致呕吐、腹泻、痢疾等病。



鲜食

绝大多数食物均以新鲜为上,许多“活营养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鲜吃鲜做”、“不吃剩”。




生食

生食被认为是“良性回归自然”,适合生食的尽量生食。我国人民历来有生食瓜果葱蒜的习惯,但生食范围狭窄。生食某些食物有多种好处。一般的瓜果蔬菜经过高温烧煮,包括维生素在内的许多营养成分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食则无此弊端。

食养五字诀 五果为助


“五果”是一般水果,尤指桃、梨、杏、李、枣,实际上是水果和干果的统称,还包括某些能生食的瓜果如西瓜、哈密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因可生吃,可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它们辅助“五谷”、“五畜”,使人体获得更全面的营养。

水果滋养又治病是人们的共识。“遍尝百果能成仙”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谚语,说明常吃各种水果有利健康。果品味美更有妙用,在中国历代医书中,有很多果品是作为药用的,《本草纲目》第29~31卷就收入果品50余种。如梨,具有清热、止咳、平喘、化痰等功效。在秋冬交替之际,适量吃梨能有效缓解烦渴、咳嗽、咽痛、失音等“上火”症状。枣,民谚称:“一日吃数枣,终生不显老。”据《本草备要》记载,枣能补中益气、滋脾胃、润心肺、通九窍、和百药。柿,据《本草纲目》记载,柿乃血分之果,其味甘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润肠、治咳、止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柿子和柿叶所含的有效成分,对预防心血管硬化有一定作用。再如樱桃,“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香”,“闻道令人好颜色,神农本草应自知”。山楂可调胃增食欲,其降脂之功更是众人皆知。

“五果为助”助什么?水果类含糖、脂肪、蛋白质相对较少,吃水果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补充这三大营养物质,而在于补充其他营养素,即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水果的最大优点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C可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大,容易破裂而出血,还可引起坏血病;使体内乙酸转变为胆固醇的速度加快,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差,容易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还认为,维生素C缺乏还可增加某些致癌活性,而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食物,则可减少患肠癌的危险性。对于儿童和老年人来说,尤其不能缺乏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是促进儿童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如果再缺乏维生素C,抗病能力就会减弱,更容易生病。

【温馨提示】吃水果四注意:

吃新鲜水果:“民以食为天,食以鲜为先。”新鲜水果不仅口感最好,营养也最好,能使人体最大限度地获取水果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吃时令水果:所谓时令水果,就是指当季的水果。当季水果因为处于良好的生态环境,饱受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雨露滋润,多为自然成熟,因而营养更为丰富,口感更甜美,气味更芬芳,价格相对便宜。吃多种果品:吃果品同样应讲究一个“杂”字,所谓“遍尝百果能成仙”,即是说食用果品也要多样化,以获取多种营养,促进营养均衡。吃适量果品:有些果品(如柑橘)如果过量食用可致胡萝卜素血症;橘子吃多了可能“上火”。又如柿子,鞣酸的含量较多,与胃内的蛋白质混合后可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可导致胃石症,更不要和白薯、土豆一块吃。而荔枝含有大量果糖,能被细胞利用的葡萄糖的含量较低,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低血糖症状。

食养五字诀 五菜为充


有人误把“五菜为充”的“充”字理解为“充饥”。的确,在粮食不足的荒年灾月,蔬菜的确是粮食的补充,俗称“糠菜半年粮”,这是历史。四川的诸葛菜,即蔓菁,春可吃苗,夏可吃苔,冬可吃根,四季皆有,诸葛亮用以充军粮,可见当时粮菜可以互补。其实,蔬菜并不只是扮演充饥的角色。现代研究认为,蔬菜是维护健康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糖类、淀粉、钙、磷、铁、无机盐以及锌、硒、碘等微量元素。所以说,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和抗病能力是离不开蔬菜的。

蔬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食用的历史非常悠久。古籍《尔雅》定义蔬菜为:“凡草可食者,通名为蔬。”中国作为农耕文化发源最早的国家之一,7000年前,除了种植谷类,对其他植物也进行了选择和驯化;神农尝百草,把它们分为不可食的草和可以食用的菜,而对不宜常食,但可医病的则称之为草药。《礼记曲礼》篇中说:“羹之有菜者用,其无菜者不用。”可见,即使是在生活条件较差的古代,蔬菜也绝非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来自中华民族几千年养生保健食疗效果的体验。正如《本草纲目》所述:“谨和饮食五味,脏腑以通,血气以流,骨正筋柔,腠理以密,寿命可以长久……菜之于人,补非小也。”

蔬菜一般可分为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鲜豆类等四大类。根茎类蔬菜以淀粉为主,含糖量较高,如胡萝卜、红薯、芋头、土豆、山药等能部分替代主食;瓜茄类蔬菜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胡萝卜素较多;鲜豆类蔬菜如毛豆、扁豆、绿豆、碗豆、豇豆等含有植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B族类维生素较高)和无机盐比其他蔬菜高;叶菜类蔬菜,特别是深色、绿色蔬菜,如菠菜、韭菜、芹菜等营养价值最高。主要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和胡萝卜素,并含有较多的叶酸及胆碱,无机盐的含量较丰富,尤其是铁和镁的含量较高。

诚然,蔬菜对补充三大营养素(糖、蛋白质和脂肪)是微不足道的。蔬菜的特点是水分多,维生素多,特别是纤维素多。动物类食品不含纤维素,五谷杂粮虽然含纤维素,但在人们精细加工过程中,大多已被除去。因此,蔬菜就成为供给和补充食物纤维最重要的来源。

食物纤维素包括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食物纤维素是一种不易被消化吸收的物质,过去认为是废物,现在认为它在保障人类健康,延长生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称它为第七种营养素。研究认为,食物纤维的的主要作用有:

有助于肠内大肠杆菌合成多种维生素;纤维素比重小,体积大,在胃肠中占据空间较大,使人有饱食感,有利于减肥;纤维素体积大,进食后可刺激胃肠道,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和胃肠道蠕动增强,可防止便秘、肛裂和痔疮的发生;高纤维饮食可加速胆固醇的排泄,肠壁吸收进入血液的胆固醇也相对减少,因而有利于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纤维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粪便量,促进肠蠕动,加快粪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缩短,对肠道的不良刺激减少,从而可以预防肠癌发生。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可以增加食品的体积,没有发胖的忧虑。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多吃蔬菜无疑是最佳选择。研究还表明,糖尿病患者进食高纤维素饮食,不仅可改善高血糖状态,减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剂量,并且有利于减肥。由此可见,蔬菜不仅富含营养成分,而且补充了其他食物的缺陷和不足,是平衡膳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食养五字诀 五畜为益


五畜是指牛、羊、猪、犬、鸡以及乳汁、禽蛋等各种动物性食品。《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畜为益”。益是增补之意,可补充增进主食的不足。中医认为,五畜为“血肉有情之品,最为补人”,能滋养人体精血。

肉类是人们的主要食品。禽、畜、鱼肉共有100余种。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由于动物蛋白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与主食相辅,更能促进人体健康。在瘦肉中,蛋白质约为20%左右,其中以猪肉、牛肉、鸡肉、兔肉等营养价值较高;肉类脂肪含量5%~50%不等,是热量的重要供给来源。除肝脏外,一般肉类都缺乏碳水化物。肉类是维生素B和尼克酸的良好来源。肉汤一般含少量动物胶,少量的肉类蛋白与维生素B族,由于它具有特殊的香味和鲜味,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所以,许多人对肉汤情有独钟。

各种禽蛋是人们较易获得的良好食品。蛋类的蛋白质具有各种必需氨基酸,易为人体所利用。同时,一个鸡蛋中含有30毫克的钙与1.5毫克的铁,是孕产妇以及少年儿童的好补品;在蛋黄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维生素A、硫胺素、尼克酸和核黄素,都是人体生长发育与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食养提示】食用动物食品遵循“五原则”

多禽少畜:据统计,在我国居民的肉食品中猪肉占85%,禽类及鱼只占15%。专家认为,这样的肉食比例结构极不合理。畜肉和禽肉两类肉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有区别。分析表明,鹅鸭脂肪的化学结构更接近于橄榄油,不仅无害于心脏,反而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将猪肉在肉食中的比例降到60%,禽类及鱼肉增加到30%以上是比较合理的。多鱼少肉:猪肉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高血脂。而鱼肉的脂肪含量低,蛋白质的含量高,约为猪肉的两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亚油酸含量也大大高于猪肉。鱼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易于消化,吃鱼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脂。多骨少肉:就畜类食品而言,眼睛也不要只盯在肉上。以猪骨为例,其蛋白质、钙、铁和能量均优于猪肉。尤其难得的是,这些养分易被人体吸收,很适合胃口与消化功能皆有不同程度减退的老人食用。多炖少炒:就猪肉的烹调方式而言,在蒸、炒、炖等多种方式中,宜于中老年人的最佳方式是炖食。首先,炖肉鲜嫩柔软,而中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大多衰退,因而较为适合。其次,炖食可以消除猪肉的某些弊端。实验表明,长时间炖煮,油脂减少30%~50%,不饱和脂肪酸增加,胆固醇含量下降,口感也好。荤素搭配: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混合食用可以提高彼此的生理价值,称为蛋白质互补。若将猪肉、禽类配伍,由于都属动物性完全蛋白质,因此,其互补作用较小,不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而要将猪肉和豆制品或蔬菜等搭配,就可以弥补豆类中蛋氨酸含量少,蔬菜中赖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都较少的不足。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盐,维生素可促进蛋白质的代谢,而矿物盐又能中和肉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产物,以维持人体正常的酸碱平衡。先吃菜,再吃肉:吃饭的时候,饭馆喜欢把蔬菜放在最后吃,其实就餐最好的顺序是这样的:汤→蔬菜→米饭→肉类→水果(半小时后再吃)。

食养五字诀 五谷为养


《周礼》上的五谷,是指黍、稷、菽、麦、稻。黍指玉米,也包括黄米,稷指粟,菽指豆类。现代所说的五谷泛指谷类和豆类,如米、谷、麦、豆类等五谷杂粮。五谷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不高。古代医家们认为五谷能养五脏之真气。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通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条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它强调人们日常所必需能量和蛋白质应主要由粮食供给,粮食是摄取营养素的主体和根本。可见,粮食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古人强调“为养”的基本原则也就是“精细搭配,杂食五谷”。

粗细搭配 吃点粗粮 我们把居民日常吃的米、面粉称作细粮,把玉米(面)、小米、高粱、豆类和薯类等称作粗杂粮。粗杂粮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丰富,玉米、薯类等粗杂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营养学家认为,每周至少吃3次粗粮,会对健康有所帮助,也使人的肠胃更健康,食欲更强。我们知道,不同品种的粮食其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其中,粗粮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如燕麦富含蛋白质;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萝卜素;豆类富含优质蛋白;高粱富含脂肪酸及丰富的铁;薯类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我们应特别关注大豆和豆制品的摄入。大豆是常见的食补上品,含丰富的蛋白质(40%左右)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豆浆有“绿色牛乳”之称,但食用时一定要煮熟,做到煮三开,否则易中毒。豆腐素有“植物肉”的美称,它有补脾益胃、清热润燥、利小便、解热毒的功效。

粗粮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如玉米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的“黄金作物”,其纤维素比精米、精面粉高4~10倍。纤维素可加速肠部蠕动,降低胆固醇吸收,预防冠心病;绿豆味甘性寒,有利尿消肿、中和解毒和清凉解渴的作用;谷类蛋白质缺赖氨酸,而豆类蛋白质缺蛋氨酸,谷豆混合,蛋白互补,营养翻番。

新鲜的糙米比精米对健康更为有利,因粮食加工得愈精,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损失愈多。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但能通肠化气,促进食物残渣尽早排出体外。

粗粮还有减肥之功效,如玉米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对于减肥非常有利。玉米成熟时的花穗(玉米须)有利尿作用,也对减肥有利。我们可以把鲜玉米煮汤当茶饮,也可把玉米面制作成玉米糕、玉米饼等。

当然,如果完全用粗粮代替细粮,不仅口感上难以接受,而且营养也不尽合理。研究表明,体重超标准者、喜肉食者以及亚健康人群,每人每天食用粗粮50~80克为宜,也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杂食五谷 营养互补 小杂粮含淀粉和蛋白质较多,主要包括的作物有高粱、谷子、荞麦、燕麦、大麦、糜子、薏苡仁,以及菜豆、绿豆、小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在供给国人的粮食中,小杂粮应占20%。

小杂粮不但营养价值高,还含有特殊营养素,例如荞麦、莜麦蛋白质含量高,多重氨基酸配比合理,被誉为“美容、健身、防病”的保健食品原料。荞麦含还含有其他谷物所不具有的叶绿素和芦丁。荞麦中的维生素B1、B2比小麦多2倍,烟酸是其3~4倍。荞麦中所含烟酸和芦丁都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经常食用荞麦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豆类还含有丰富的脂肪,为人体热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现代营养学食物互补原理验证,杂食五谷是符合饮食的。例如,在吃白米、白面时,常搭配些玉米、甘薯、黄豆、胡豆等粗粮,不仅可获全面营养,且可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大米与玉米搭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米不含维生素A,而玉米维生素A含量丰富;大米蛋白质有色氨酸,所含赖氨酸少,而玉米中的蛋白质几乎不含色氨酸,但含有赖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均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大米与玉米搭配,可起到蛋白质互补效应,使人体获得的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更全面,还提高了蛋白质的利用率。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金庸养生延年五诀》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各个季节养生诀”专题。

金庸养生延年五诀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