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饮食养生 > 长寿的养生方法 > 导航 > 孔子长寿养生经

孔子长寿养生经

2019-10-19

乐知天命保长寿 孔子的“五不”养生方法

长寿的养生方法。

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作好了养生我们的生活质量才更好。就饮食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乐知天命保长寿 孔子的“五不”养生方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目录:

第一章:孔子的五不助养生

第二章:苏轼与养生

第三章:张大千 书画养生 三健长寿

文圣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养生观念是不是也和他的文化观念一样,带有着浓重的儒家思想呢?

孔子的五不助养生

孔子讲不逆诈,不亿不信,意思是:不预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无根据地猜测别人的不老实。他告诉我们:被骗一两次,根本不能证明你是傻瓜,更不会损害你的人格。因为别人是用合情合理的方法骗你的你不是相信了坏人,而是相信了合情合理的东西。对合情合理的东西的信任,是人生的必要信念。如果因为害怕被骗,牺牲了这样的必要信念,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

其实,《论语》之中孔子不仅有不逆诈,不亿不信这两个不,他还有另外三个不,一样的重要,我姑且把它们合称为孔子五不。

我们知道,孔子很推崇伯夷、叔齐两兄弟,说他们是求仁得仁。确实,义不食周粟的两兄弟,道德上自律极严。但是,《论语公冶长》中,孔子又为我们描述了伯夷、叔齐的另一副面孔,说他们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有人把怨是用希译成: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就少了。这当然也可以,但我觉得似乎更应该直接译成:因为他们对别人不念旧恶,所以他们的内心就没有对别人的怨恨。这样不仅从语法上讲更通达,意思也更好。

你的内心没有对他人的怨恨,对谁最有好处?不被怨恨的人当然会得到好处,因为你不怨恨他,也就不会去伤害他。但是,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你自己,.因为你的内心会因此而阳光,而轻松,而干净,轻经松松,清清爽爽。

相反,如果你的内心充满了对别人的怨恨,储存着过多不良的心.理能量,你的心灵必然是扭曲的,心理负担必然是沉重的。所以不念旧恶,不记仇,对别人有好处,对自己更有好处。

一颗没有怨恨的心灵,一种健康的与人为善的心灵,是多么轻松。

要获得人生的快乐,伯夷、叔齐为我们做了个好榜样:不念旧恶。孔子也为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他曾感慨:莫我知也夫!子贡以为老师郁闷,就说:老师,怎么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回答说: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他一生遇到那么多挫折,受过那么多打击,但内心仍然那么快乐,没什么抱怨。对人也好,对事也好,对社会也好,他的心情依然平静、温煦而友爱。靠什么?就靠这两个不;不怨天,不尤人!这样的的境界,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

不逆诈,不亿不信,不念旧恶,不怨天,不尤人.此五不中,包含着人生的正知正见,包含着对他人的宽恕和自我的放下,包含着对天命的认同和领受这样的智慧,为圣人所拥有,为我们所追慕。

苏轼与养生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文坛魁首,他不但对文学、诗、词、赋和书法精通,而且在中医药学、养生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苏轼在杭州做知府时,正值瘟疫时发,为了使黎民百姓免于疫病之苦,苏轼从个人的俸禄中拿出50两黄金,在城中建了一座名叫安乐的病坊,三年之中就医治了近千名病人。后来,病坊由专派的僧人主持。

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1086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官贵州,适逢该地瘟疫流行,苏轼专程访眉山巢谷,并得一秘方圣散子。巢传授给他时,曾让苏指江水为誓,保证永不传人。为了控制瘟疫流行,苏轼以民生为重,将以药方公诸于百姓。

苏轼对中医理也有研究,认为重虚有实候,而大实有羸状,差之毫厘,便有死生祸福之异。并批评那些士大夫秘新患而求诊,以验医之能否,使索病于鱼漠之中,辨虚实冷热于疑似之间。苏轼有医论、医方存世,著名的《苏学士方》便是他收集的中医药方。后来人们把苏轼收集的医方、药方与沈括的《良方》合编成《苏沈良方》,至今犹存。

苏轼在《赠眼医王生彦若》一文中,把眼睛的生理、病理描写得淋漓尽致。他还提出饮茶可以防龋之说。他从海南回京,在江西寓居时,常携带一只口袋,见谁不适就配药送上,开方指点服法,很受当地群众欢迎。

更有趣的是,由于苏轼是大书法家,他的字是珍品,求之不易,有些人见他开处方,就备了写有自己名字的优质纸张,佯装生病来请他诊治,盼得墨迹。苏轼明知他们无病求医,却从不拒绝,利用开处方宣传医药卫生常识。他开给一个叫张鹏的一张处方写道:张君持纸求书,望得良药,记得春秋战国时有张药方,我照服很有见效,不妨奉上,主要是四味药: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苏轼自己很注意养生,饮食起居有常,未饿即食,未饱即止,饭后饮茶散步,养气活血。

张大千 书画养生 三健长寿

张大千(1899年~1983年),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四川人。在国内外画坛享有盛誉,被徐悲鸿推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大画家。

张大千大师不仅画技炉火纯青,在养生方面也颇为有道。人们认为,他的健康高寿,与他一生钟情书画和他的健吃、健谈、健步习惯密不可分。

书画:纸上的气功与太极拳

书画家多长寿。若问书画家的长寿奥秘,无非是每日写写画画,持之以恒而已。生理与精神能得到很好协调,是人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而书画活动能使人达到这一境地。写作书画时绝虑凝神,沉静运气,将自己的全部心神和气力送入笔端,书写之笔力深浅,所画之线条颜色,都是作者感情的寄托。书画者深入画中,领略其美,既能娱心,又能练体,起到利关节、通气血、和情志、抗老延年的作用,故书画家多长寿。

张大千先生才华横溢,勤奋作画6万多幅,作诗上千首,集油画、书法、篆刻、收藏、摄影、旅游、美食于一体。大千先生认为:书画是一种在纸上进行的气功和太极拳。因为在习字作画前,首先需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先默静思,净化心灵,这就像练气功前的入静阶段。然后运气于指、腕、臂、腰,以调节全身之力于笔端,下笔点画撇折曲直,皆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或似蛟龙戏海,或似蜻蜓点水,使妙笔生辉。以上运笔,就像太极拳的一招一式。由于习字作画要凝神贯气,调节呼吸,刚柔相济,虚实相间,用力有轻重之别,运笔有快慢之分。这样,很自然地通融全身血气,使体内各部分机能得到调和,使大脑神经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大千先生认为,书画之道,先要养心,运笔时,必须平心静气,那种心猿意马、心慌意乱的神情是不能有的。故习字作画需用意念控制手中之笔,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绝虑凝神,便能以静制动。这对改善大脑皮质功能、促进大脑思维的敏锐和沉着、调节人的精神活动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书画活动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它能培养人愉快的情绪和豁达的胸怀。宣纸之上,各种字体形态肥瘦的风趣,山水画引人入胜的意境,人物画栩栩如生的神态,这一切均会使人兴致盎然,精神上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所以有人说,挥笔习字作画,既寄托了雅兴,又涵养了情致,是一举多得的养生方法。

寿在三健:健吃、健谈、健步

大千先生以食疗营养的健吃、调理气息的健谈、活动身心的健步而驰名国内外。

健步 大千先生年少时身体羸弱,健步对他强体起到了积极作用。年轻时,交通不便,他经常遇水搭桥,披荆斩棘,有意识地进行健步锻炼。在法国、瑞士、德国、西班牙、巴西、美国、新加坡、印度等许多国家的奇山异峰上,都留有他的足迹,爬山使他得到健身之乐。大千先生晚年住在摩耶精舍时,每天要在园内散步,坚持半小时,多年来让自己沉浸在一片浓密的绿意里,耳闻淙淙的水声,他将生命在于运动体现在健步中。

健谈 大千先生生性善良,为人热忱,乐于与人聊天。在听远方来客谈话时,他还能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地一面作画,一面摆龙门阵。这一习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这样做能心身并调,既愉悦了心情,活动了筋骨,通畅了血脉,又加强了和朋友的交流。

健吃 儿时的张大千家庭生活困苦,身体一度羸弱,他深知适当的饮食调养会补益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曾言:吃在肚里才实惠!因此,他在绘画之余,饶有兴趣地在食疗基础上,汇集家传、口尝、耳闻等各种佳肴美味做法,并亲自下厨实践,对菜肴的选料、刀法、烹制、火候、调味等都有详细要求。老年的大千先生,积劳致眼病、心脏病和糖尿病,他的健吃,先后改为少量多餐、只吃菜不吃饭。

在大千先生辞世前两年,即1981年4月,他在为张学良将军多年收藏而装订成册的《大千菜单集》上题字:吉光兼美。作诗:萝菔生儿荠有孙,老夫久已戒腥荤,脏神安坐清虚府,哪许羊猪踏菜园。诗意明白晓畅,诙谐风趣,符合科学道理,同时又作白菜、萝卜和菠菜画配之。看来,大千先生的健吃,皆与美食健身和情趣游艺相关。当然,这也对他的健康长寿影响颇深。

结语:人不知而不愠。不管在什么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可以让我们更加的健康,学习孔子的养生,不逆诈,不亿不信,不念旧恶,不怨天,不尤人。(文章原载于《光明日报》,刊号:2012.04,作者:鲍鹏山,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小编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ys630.coM延伸阅读

孔子的健康养生长寿之道


孔子是闻名世界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不但是一个谈经论道的圣人,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也是一个注重修身养性的典范。他活了72岁,这在当时实属罕见。孔子之所以高寿,自有他的秘诀,现从《论语》中看,孔子传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与借鉴。

一、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即:年轻时,血气未定,要警惕的是迷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正旺,要警戒的是好斗;年老了,血气衰弱,要知足常乐,莫贪得无厌。

二、心存仁善,慈悲为怀

孔子心地善良,胸怀仁慈,并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三、兴趣广泛,爱好多多

孔子爱好音乐,并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他在齐国听到韶乐章,竟三月不知肉味,并谓之曰: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爱好山水,他说:仁者乐山,知者乐水。陶冶性情于山水之中。此外,孔子还常习武,精通射御之术。《吕氏春秋》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可见孔子身强体壮,力大过人,是位文武双全的英杰,也为其长寿打下了健康基础。

金庸“被去世” 养生秘诀保长寿


近日金庸大师又被去世了,这么荒谬的新闻又一次出现了。虽然新闻只是炒作,但大家对于健康长寿的关注可以说是有增无减。延年益寿、身体健康是每个人都有的愿望,那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更长寿呢?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金庸大师的长寿养生秘诀,想要健康长寿的你可别错过了哦。

武侠大师金庸去世了?消息一出便引来一片质疑声,原来金庸是被去世了。拿名人来炒作的事多了去了,可老爆人家被去世这种无厘头的新闻未免也太缺德了。金庸大师虽然已年过八旬,但身体依旧硬朗。莫非他有什么养生秘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金庸大师为大家总结出来的4个长寿养生秘诀吧。

长寿养生秘诀一:心态良好

一个人乐观、心理平衡、情绪愉快,则免疫系统功能好,抵抗力增强,不易生病。多数癌症都是由于长期抑郁、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所致。许多人认为脾气好的人一定是性格好、心态好,但这是两码事。有的人脾气很好,但只是不对外发泄,其实有火不肯发,自身常常郁闷在心,这样恰恰是心态不好的表现。

长寿养生秘诀二:饮食清淡

长寿老人主要习惯低脂肪、低热量、低动物蛋白和多纤维的食物,主要特点是多样化,荤素兼有,坚持适量,定时。不吃烫食,不吃熏烤食品;少吃盐,少吃大鱼大肉;多吃蔬菜,水果;多喝牛奶、酸奶。而长寿老人还多食杂粮,杂粮中含有适量的对人体有益处的多种微量元素。总的原则是,不偏食,不暴饮暴食,饮食控制在维持不宜饥饿的水平上。吃饭时,讲究适宜的气氛,大家心情愉快,注重细嚼细咽;讲究卫生,吃新鲜的饭菜,多吃五谷杂粮,这样易于消化,有利于健康,增强免疫力,不容易得病。

孔子长寿方:吃生姜


在春秋战国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孔子依然能得享73岁高龄,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其长寿之道。

孔子提倡八不吃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这八不食分为三类: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新鲜的菜蔬不吃。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孔子主张吃应季的食物不时不食,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在中医看来,食物和药物一要讲究气,二要讲究味,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否则,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意思是说,尽管各种美味的肉类非常之多,但是吃的时候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的总量。在孔子看来,好好地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也是君子饮食要注意的地方。

不撤姜食,不多食。即是说每次餐桌上,都必须要有生姜吃,但是每顿饭都不能多吃生姜。民间有种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道出了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好处。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吃姜的好处是温养脾胃及全身阳气,对冬日畏寒怕冷人群尤为适合。但忌多吃易伤阴助火。

唯酒无量,不及乱。孔子酒量不大,不过他都能自我遏止、适量而饮,是所谓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的“食经”成他长寿奥秘


孔子认为,人生的哲学,不在于荣华富贵,光宗耀祖,而在于实践仁的道德,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仁人君子。他主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要求:士志于道,而耻衣恶食者,未足与论也。他认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孔子不提倡耻衣恶食。其中恶食是与饮食上食不厌杂的现代营养学上的科学配膳、平衡配膳的理论是一致的。他还明确提出:肉虽多,不能胜食。意即席上肉类食品虽多,但吃的数量不能超过饭量,这明确地告诉我们主辅食品要合理搭配。只有主辅食品搭配合理,才能充分吸收动物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使人得到合理的养分,有利于新陈代谢和健康长寿。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经常饱食(尤其是肉食过量),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消化液供不应求,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久而久之,还会使血液过多地集中在胃肠,导致心脏、头脑等重要器官会产生缺血现象,使人感到困乏,不利于身心健康。

诚可知,目前有些人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鱼大肉无休止地常食、多食,结果产生了富贵病。民谚云:食要七分饱。意为不能贪食,食得太饱,所以孔子提出的食不求饱也正体现了节食益寿的饮食观点。

孔子养生“八不食”


国产大片《孔子》,在发哥的号召力下,让年轻一辈了解了孔子。孔子作为一名中国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值得后人遵循的不仅仅是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战国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孔子依然能得享73岁高龄,其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中医学科主任杨宏志说,养生贵在坚持,古人持之以恒的坚持及在饮食上的要求,颇值得年轻白领借鉴。

八不食

孔子提倡八不吃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这八不食分为三类: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新鲜的菜蔬不吃。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专家建议:所谓病从口入,吃的东西不对,最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冬去春来,天气逐步炎热潮湿起来,微生物活跃,容易引发食物腐败变质,故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变质发霉食物及不洁瓜果;不吃或少吃隔餐食物,有剩饭剩菜应及时放进冰箱,隔餐食物或买回的熟食应重新煮透、热透再吃;生熟食物要分开储存,尽量在2-3天内就吃完,不要储存过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饮食卫生方面的操行,不得不说孔子是我们现代人的典范。

此外,孔子提倡吃应季的食物不时不食,而在《黄帝内经》中也有一句名言叫作司岁备物,就是说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在中医看来,食物和药物一要讲究气,二要讲究味,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如果不是应季的食物,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那么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现代社会中的确已经被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所包围,而且已经没法再离开它们了。杨宏志提醒,在食用反季蔬果时,应注意阴阳平衡,夏季阳热较盛应少吃燥热的食物,冬季则应少吃寒凉的食品。

孔子养生之道


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勤于治学,自强不息,文绩卓著,德侔天地。综观孔子的圣言范行,他的长寿之道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一、自强则刚

与道家提倡的清静无为的思想相反,孔子提倡的是自强有为。众所周知,孔子有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是以运行不息为健的,人也应当效法上天,自强不息。孔子最见不得懒 散的学生,斥责其朽木不可雕也。懒散使人四肢不勤,思想怠惰,精神涣散,萎靡不振,难尽天年。

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合。静止便意味着停滞,停滞便意味着消蚀,西方哲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包括体力和脑力的运作,孔子认为,人生一世,应当树立远大的志向,有所追求,有所作为,不懈努力,力求进取。唯有心强才能体健,体健才能保证事业有成。

孔子一生艰苦奋斗,精进不息,青少年时代勤干苦读,博览群书,学业超群;中年后东奔西走,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晚年致力于教育,编纂典籍。在人牛的征途上,始终保持着百折不挠、矢志不移的进取精神。他之长寿,正在于将养其身与有作为密 切结合在一起,精神作用于身体,健康的体质保证和激励苦地完成了超乎常人的成就。正因为孔子具备了 这种真积力久(荀子语)的精神,有着积极进取的心 理和健康的体魄,故而能谱写出辉煌的生命乐章。

二、大德必寿

孔子提出:仁者不忧,仁者寿,大德必寿的名言。他认为,有德之人,注重德性的修养,自我人格的完善,心地光明,以仁待人,精神爽朗,邪气难侵,有 益于健康长寿。小人则相反,由于其心术不正,损人利己,纤巧势利,耗心伤神,必然有损于身心健康,与长寿无缘。故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说:君子的心胸平和宽广,浩气长存;小人却经常处于患得患失、局促忧愁的心境状态,难得心理平衡与安宁。

孔子一生,十分注意养德立德,主张推行忠恕之道,为政以德,造福于民。他最鄙视贪官污吏,提出 损者三害,即:骄奢得意有害,游乐忘返有害,沉溺于酒色有害。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期间,廉明清正,两 袖清风,受到广大百姓的爱戴。当时,鲁国的国君鲁定公,喜爱淫歌妖舞。齐国为了腐蚀削弱鲁国,投其所好,送去八十名美女歌妓。鲁定公终日沉迷于酒色淫乐之中,不问政事。孔子屡屡动谏无效,一气之下,便辞去大司寇的职务,离开鲁国,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周 游列国之行。

孔子周游列国时,见到齐景公,齐景公仰慕他的学识与品德,要将凛丘那个地方送给他,作为他的养生之资,几千婉言推辞,没有接受。他回来对学生说,无功受禄不可为,不义之财不可受,并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坚果有哪些 五大坚果可助你保长寿缓衰老


说到坚果你可能觉得太广泛了,说的明白一点日常我们吃的核桃、开心果、花生、瓜籽都是坚果,平时吃坚果的好处分别都有什么?孕妇吃哪些坚果好?现在就与小编一起来学习下坚果类有哪些?分别都有哪些功效。

研究者认为,坚果富含亚油酸和天然化学物质(坚果的皮尤其富含纤维质、钙、镁、钾等矿物质)。

坚果有哪些

大杏仁补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可帮助控制血糖血脂,还有助清肠通便,能预防多种癌症。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坚果里膳食纤维含量最高的是大杏仁(扁桃仁),其次是松子。这两种坚果还是高脂肪食物,容易腹泻的人需要特别小心。

开心果补维生素B1

研究证明,维生素B1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关系密切,体内维生素B1浓度低,患抑郁的风险高。榛子和开心果中维生素B1含量尤为突出,情绪低落的人可将其作为餐间零食。开心果还含有较多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有益眼睛健康,电脑一族不妨常吃。

核桃补维生素E

维生素E具有较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能预防慢性病和机体过早衰老。核桃的维生素E含量远高于其他坚果,爱美女性、亚健康人群不妨经常食用。

榛子补充钙和镁

钙是构成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一旦缺乏,容易骨质疏松。相关数据显示,炒榛子含钙量高达815毫克/100克,比较适合正在生长期的儿童、孕妇以及老年人。此外,炒榛子中镁含量也处于领先地位,研究证明,充足的镁能够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榛子是糖尿病患者的完美零食。

花生性价比最高

按单位价格计算,无论蛋白质、矿物质还是维生素的含量,花生都比较高。但对花生过敏者需要小心。

坚果每天最好只吃一小把,而且吃了坚果,菜肴就要少放油。吃的种类也不要仅局限于某一种,应不同种类之间经常替换食用。

坚果的好处

坚果,闭果的一个分类,果皮坚硬,内含1粒种子。如板栗等的果实。坚果是植物的精华部分,一般都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较高,对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极好的功效。

坚果中分别含有蛋白质36.0%、脂肪58.8%、碳水化合物72.6%,还含有维生素(维生素B、E等)、微量元素(磷、钙、锌、铁)、膳食纤维等。另外,其中还含有单、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麻酸、亚油酸等人体的必需脂肪酸。坚果对人体健康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妇女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研究人员曾对11个国家的8.4万名34~59岁的妇女进行了16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多食坚果将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危险。他们认为,坚果中富含不饱和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这些营养物质均有助于改善血糖和胰岛素的平衡。

2、降低心脏性猝死率。由于坚果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心率失常的作用,因而,在控制了已知的心脏危险因素并做到合理饮食后,吃坚果与降低心源性猝死明显相关。与很少或从不吃坚果的人相比,每周吃2次或2次以上坚果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和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均较低。2002年以85名高脂血症患者为受试者,每天予其服用75克美国大杏仁,连续服用4周,对其血脂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受试者在服用大杏仁后血清总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明显下降,载脂蛋白A1明显升高。说明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美国大杏仁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3、清除自由基。自由基非常活泼,会与人体内的细胞组织以及DNA发生反应,从而产生毒性和损坏作用。研究表明,一些坚果类食物如葵花子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其作用可与草莓、菠菜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相比。

4、补脑益智。脑细胞由60%的不饱和脂肪酸和35%的蛋白质构成。因此,对于大脑的发育来说,需要的第一营养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坚果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15%~20%的优质蛋白质和十几种重要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都是构成脑神经细胞的主要成分。坚果中对大脑神经细胞有益的维生素B1、B2、B6,维生素E及钙、磷、铁、锌等的含量也较高。因此,吃坚果对改善脑部营养很有益处,特别适合孕妇和儿童食用。

5、提高视力。研究发现,咀嚼强度对提高视力起着一定的作用,多吃坚果可以提高视力。眼睛的睫状肌对眼球晶状体具有调节作用,而睫状肌的调节功能有赖于面部的肌力,面部肌力的增强则得益于咀嚼强度。现代人的食物日趋软化,进食时咀嚼很少或根本不需要咀嚼,致使面部肌肉力量变弱,睫状肌对眼球晶状体调节功能降低,视力也就容易随之下降。所以,要提高视力,就要多吃较硬的食物,并长期坚持对食物进行充分咀嚼。

孕妇吃哪些坚果好

核桃

核桃是补脑的上佳之品。民间孕妇为表达对核桃功用的赞誉,有母食核桃儿补脑的说法。它含有很多营养成分,比如DHA对宝宝大脑发育好,钙对骨骼发育好,以及锌、叶酸等。

据测定:1公斤核桃仁相当于5公斤鸡蛋或9公斤鲜牛奶的营养,并有补气养血、温肺润肠的作用。其营养成分的结构对于胚胎的脑发育非常有利。因此,孕妇每天宜吃2~3个核桃。嚼核桃仁还能防治牙本质过敏。

瓜籽。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葵花籽、南瓜籽和西瓜籽。既便宜又健康好吃,多吃南瓜籽可以防治肾结石病;西瓜籽则性味甘寒,具有利肺,润肠,止血,健胃等功效;葵花籽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能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榛子。

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并富含磷、铁、钾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1、B2、烟酸,经常吃可以明目、健脑。

杏仁。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有效预防孕期便秘。注意,杏仁有小毒,不能多吃。建议一天吃3-5颗为宜。

松籽。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以及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还含有其它植物所没有的皮诺敛酸。具有益寿养颜、祛病强身之功效。还具有防癌、抗癌之作用。

孕妇吃什么坚果好?除了以上介绍的外,像夏威夷果、碧根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只是凡事都有个度,孕妇朋友选择食用坚果也应适量,不要过多食用。

结语:平时多吃些坚果对我们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比如核桃,你不仅吃过而且对其功效也十分了解吧!任何食物都是一样的,吃对了养生保健康,吃错了伤身又伤心,所以我们在食用坚果时一定要明白什么自己能吃,又能吃多少量。

从养生学看孔子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那孔子的他是如何理解的年,如何学习孔子的养生学问。来了解下吧!

从养生学看孔子

孔子一生,几乎就没有中断过读书做学问。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这是年轻的时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已在鲁定公六年,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之后,那时孔子有四十七八岁了。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差不多也在那个时候。周游列国十四年,被季康子派人请回鲁国,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那时他已六十九岁,此后索性潜心做学问编六经去了。在中国古代,年过半百便是老汉,七十已在古稀之年,孔子称得上是活到老,学到老了。

一般人读书只为敲开幸福之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盅粟,或许就是最直观的表述。一旦敲开了不同标准的幸福之门,也就要与书籍拜拜了。孔夫子却并不全然如此。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想法不敢为他打保票,年近五十,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既无关读书做官,也就说不上是为黄金屋,为颜如玉,为千盅粟而读书做学问了。至于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之时,孔子辞去鲁国的官职已有六年,即按年龄计,也算得上是离退休干部了,那时他正在周游列国,栖栖遑遑到处奔走,以求有人慧眼识珠。在那样困境中,仍能愤而忘食,乐而忘忧,可见已经习惯成自然。

但我以为,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之后,依然能静得下心来做学问,修六经,这是最不容易的。兴致勃勃地返回鲁国,很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复出的希望终于落空,政治生涯由此终结,对于热心于政治的孔子,这几乎就是灭顶之灾。而且,在此之后,致命的打击又接踵而至:六十九岁时,他的儿子孔鲤去世,此为老年丧子,乃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七十岁时,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英年早逝,使他连呼天丧予,其悲痛程度不亚于丧子。诸如此类,足以摧毁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使人精神崩溃,陷于绝望。孔子却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沉下心来做学问编六经的,其毅力确非寻常之人可以想象。

或许有人还会感到困惑:这是何苦来着?

人要能够活得下去,需有三个条件,一为目标的牵引,老人也要有目标的,此所谓老有所为。人生没有目标,犹如行尸走肉,活得没有意义;二为情感的滋润,包括亲情、爱情、友情,缺乏这种滋润,孤独而且干涩,活得没有滋味;三为内力的支撑,这内力便是能够自立于世的智力与体力。对于孔子来说,可以说是三条齐备:他在鲁国辞职之后,周游列国十四年,可见有足够的体力,而且思维清晰,这内力的支撑不成问题;他在困境之中,以至于落难之时,也始终都有弟子跟从相随,师生之间,情深意切,这情感的滋润也依然存在;最重要的是他始终没有失去人生的目标,始终都有目标的牵引,其它二条,其实也是由这一条所决定的。

修诗书礼乐,本来就是他曾经做过而没有做完的事,孔子亦不求仕,在他完全退下来之后,正好有时间来继续这项工作,了却这一心愿。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做学问,修六经,又成了他为之发愤忘食的事,而且使他能够从中得到快乐,以至乐而忘忧;这个人生的目标,也是精神的支柱,使他暮年的生命获得意义,充满亮色。

判断一个人是年轻还是衰老,应有两个维度。一是从生理上看,这是绝对的,年轮不可抗拒,也无法篡改。二是从心理上看,这是相对的。心态不好,整天无所事事,郁郁不欢的,往往未老先衰;人之心,有所牵挂,也便有所寄托。衰老,是因为放弃。愤而忘食,乐以忘忧,却能使人不知老之将至。

即使从养生学的角度说,不知老之将至,亦是令人神往的人生境界。

总结:孔子的一生为我们现代人做了很多的贡献,也是第一无二的(文章原载于《益寿文摘》,刊期:2012.06,作者 宋志坚,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小编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孔子八不食养生法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自有自己的一套养生保健方法,那么孔子是如何养生的呢?孔子晚年养生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述一些关于孔子,一起去看看了解下吧!

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八不食养生法

国产大片《孔子》,在发哥的号召力下,让年轻一辈了解了孔子。孔子作为一名中国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值得后人遵循的不仅仅是孔子的思想。

在春秋战国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孔子依然能得享73岁高龄,其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专家杨宏志说,养生贵在坚持,古人持之以恒的坚持及在饮食上的要求,颇值得年轻白领借鉴。

八不食

孔子提倡八不吃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这八不食分为三类: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新鲜的菜蔬不吃。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专家建议:所谓病从口入,吃的东西不对,最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冬去春来,天气逐步炎热潮湿起来,微生物活跃,容易引发食物腐败变质,故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变质发霉食物及不洁瓜果;不吃或少吃隔餐食物,有剩饭剩菜应及时放进冰箱,隔餐食物或买回的熟食应重新煮透、热透再吃;生熟食物要分开储存,尽量在2-3天内就吃完,不要储存过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饮食卫生方面的操行,不得不说孔子是我们现代人的典范。

此外,孔子提倡吃应季的食物不时不食,而在《黄帝内经》中也有一句名言叫作司岁备物,就是说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在中医看来,食物和药物一要讲究气,二要讲究味,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如果不是应季的食物,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那么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现代社会中的确已经被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所包围,而且已经没法再离开它们了。杨宏志提醒,在食用反季蔬果时,应注意阴阳平衡,夏季阳热较盛应少吃燥热的食物,冬季则应少吃寒凉的食品。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胜就是胜过、超过的意思,气就是主食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各种美味的肉类非常之多,但是吃的时候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的总量。在孔子看来,好好地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也是君子饮食要注意的地方。

专家建议:孔子不提倡耻衣恶食,恶食意即挑食、偏食,与饮食上食不厌杂的现代营养学上的科学配膳、平衡配膳的理论是一致的。按照营养保健要求,膳食中不可忽视食物纤维,膳食上不偏食,荤素结合,粗细搭配。这样就可能获得较为全面的营养,它将极大地促进健康。

《皇帝内经》中说到兹食肥甘足生大疔,意思是过量吃肉就会产生疮疡类的疾病,现代研究更是发现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病、癌症慢性疾病复发密切相关。专家认为,饮食不能没有节制,按照国际标准来说,每餐应1/3是素菜、1/3肉、1/3主食,这样的食物搭配最合理。肉类多了容易产生毒素,损害肝胆,对于有炎症、肝胆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更应减少吃肉,甚至是戒肉。

不撤姜食,不多食

意思是说,每次餐桌之上,都必须要有生姜吃,但是每顿饭都不能多吃生姜。民间有种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道出了夏季吃姜的好处,那么姜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让孔子也大为推崇呢?又该怎么吃才正确呢?

专家建议: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趁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此外,生姜还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中医认为应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吃姜的好处是温养脾胃和全身阳气,对冬日畏寒怕冷人群尤为适合。但吃多则易伤阴助火。

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酒量不大,电影《孔子》中他向鲁君请命救下漆思弓后,就有孔子与子路等一班弟子一同畅饮的镜头。不过他都能自我遏止、适量而饮,是所谓唯酒无量,不及乱。

专家建议:交际应酬中,喝酒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但酒精是肝脏的克星,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会损伤肝细胞,导致酒精肝、肝炎、肝硬化、肝衰竭以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如果避免不了要喝酒,就应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空腹喝酒,古语有云空腹盛怒,切勿饮酒认为饮酒必佐佳肴,唐孙思邈《干金食治》中也提醒人们忌空腹饮酒;喝酒前可适当吃些水飞蓟类制剂或辅肝药,减少肝脏的负担;喝酒有度,切忌喝得大醉,以免急性酒精中毒,如在一段时间内喝得特别多的,应注意要定期到医院保健体检。

细品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养生经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

在科学很不发达,医疗保健条件相当落后,人均寿命还不到30岁的春秋战国时代,一生经历坎坷、东奔西走的孔子却享年73岁,这与他平时注重养生保健有很密切的关系。

大德必寿

孔子的精髓是养性。他一贯倡导修身,克己,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提出了道德修养与寿命长短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是孔子养生体系最突出的特点。他尊老爱幼,斥责遗弃老人的行为。他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指出人在少年、壮年、老年三个生理阶段,各有所戒。这就是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要注意劳逸适度,特别是在性生活上,不能贪欲,否则就会损害身体;人在血气方刚的时候,爱争强好胜,但应防止动辄打架斗殴、强力举重等;到了老年,更应注意心身不可过度劳累,即不可贪得,要把名利看淡一些,不要挖空心思去谋取个人利益。这是孔子养性的核心理论。他欣赏清心寡欲的心态,反对患得患失;提倡心胸坦荡、刚毅、坚强。他认为骄傲自大、游荡忘返和饮食荒淫这三种情绪有害于健康。他提出三种有益健康之事,即调节行为、道义之善、交好朋友。

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仁者寿。他解释说:待人要宽厚大度,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样的人能长寿,他在《中庸》中更加明确阐述:大德必得其寿。这是因为,大德者,必德高望重,安心处世,光明磊落,性格豁达,我们平时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也是这个意思。由于无私,所以终日心平气和;由于宽厚待人,没有嫉贤妒能的忧虑,心里自然泰然自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所以君子是心胸宽阔、豁达开朗的人,小人是经常局促不安、愁眉不展的人。孔子指出,人到了老年,自己的行为能把握得住,也能放得开,进入了一个能解脱一切的状态,可以做到不为纷烦的世事困扰,能应变一切顺境、逆境,变得眼界高超,虚怀若谷。人若如此修德,则心无思欲,胸怀坦荡,多吉多利,可以使人的潜力得以发掘,素质得以提高,而且人人重德,社会和谐,大家生活在畅心如意的环境里,益身延年是可以做到的事情。

自强不息

孔子的养生观是自强不息,与老子为首的道家主张清净无为不同。孔子认为,人们不要消极避世,而应积极进取,追求理想,去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孔子晚年还致力于编撰《春秋》,不倦地学习《易经》,达到韦编三绝的地步;还继续为弟子们上课;发愤的时候忘记了吃饭,高兴的时候扔掉了忧愁;连快要老了自己还不知道,确实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他,使他不断有所作为,身心得以锻炼,从而获得长寿。孔子63岁时,两度被鲁国驱逐;到卫国又被收监禁闭;在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被楚军团团围困,饿得弟子们爬不起来。而孔子却安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这种乐观处世的性格,正是他自强不息、有所追求、有所寄托的体现。

食行起居有道

孔子同常人一样,生活中琐碎事情很多,他认为都与健康有密切关系。

孔子在饮食方面非常讲究。他说,吃饭要按时,不时不吃,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有八不食的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即粮食陈旧发霉了不吃,鱼肉不新鲜了不吃,食物变色了不吃,食物变味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不是新鲜的菜蔬不吃,在市场上买来的酒和熟肉不吃,从而避免了因饮食不当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孔子对饮酒也主张要适度,不暴饮。在起居卫生方面,孔子也有一些有益的讲究,提出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等,强调睡觉、起坐的卫生。睡觉时必有寝衣,洗澡时必有明衣,坐着狐络做成的垫子,夏防潮冬保暖。

强身健体

孔子推崇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他经常参加的活动有驾车、游泳、射箭、打猎、登山、钓鱼、弹琴等。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他喜好爬山、游泳的写照。孔子还擅长以步当车,周游列国。孔子钓鱼和射鸟并不是为取其物,而在于游于艺。孔子把美妙的乐章比作鲜美的肉肴。听到一首好歌曲,三月不知肉味。他经常随人学唱歌曲,并且经常自己唱歌。他还把武舞(相当于今天的武术)列为教课内容。由此可见,孔子参加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陶冶情操,放松精神,锻炼身体。

孔子善抚琴,他在弹琴时,神怀庄重,四体通泰,目光远大,壮志凌云。孔子在咏歌击磐时,能将自己的精神与磬声融汇在一起,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可见孔子的音乐造诣是很高的。

由于孔子的人格高尚,目标远大,博大包容,安定泰和,且以克己修身、食行起居有道来养生,美食精细以颐年,故而身强志坚,不懈追求,自强不息,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他以自身的养生长寿实践给后人展示了一条长寿之路,成为人们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光辉楷模与典范。

孔子晚年的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经历了许多政治纷扰,生活纷扰,可是他仍活了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应该说,孔子是长寿的,这与他晚年有一套养生术有关。

心胸开阔以养性

孔子曾以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他一生几个阶段的特点。他的话就是很深刻的养生经。人到了老年,自己的行为能把握得住,也能放得开,进入一个人能解脱一切的状态,这时,不为世事所困扰,对一切顺境、逆境都看得很开,变得眼界高超,虚怀若谷。 但这又不是看破红尘,消极避世,而仍然是积极进取,追求理想,享受生活乐趣。所以孔子晚年还致力于编撰《春秋》,不倦地学习《易》,以至韦编三绝,还继续给弟子上课。 有一次楚国大夫叶公问孔子的学生子路:你们的孔夫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人。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对子路说:孔子这个人啊,发愤时可以忘了吃饭,高兴时什么忧愁都扔掉了。他啊,连快要老了自己还不知道。(《论语.述而》)应该说,正是这种开阔的心境使孔子获得了长寿。

饮食讲究以养生

孔子晚年饮食很讲究,有八不食的习惯,从现在的保健、饮食卫生观点看,大部分也是正确的,要求高的。这八不食分为三类: 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 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时新的菜蔬不吃。 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这八不吃,对饮食卫生的要求很全面,对当代人也是一种启发。 孔子还很强调吃相,他说:食不语,寝不语。就是吃饭时不要说话,睡觉时也不要说话。 孔子有句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指粮食,脍指切碎了的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多吃经过精加工的粮食,吃的肉切得越细越好。这是大有道理的。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功能也大大减弱,食物太粗,肉不切细,不煮烂,便咬不动,会引起消化不良症。孔子晚年坚持了这一饮食原则,保证了营养的摄人,是他长寿的重要保证。 孔子的这句话还可作另一种理解,那就是老年人要多食用美食。美食就是经过精巧烹调,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能刺激人的食欲,使人胃口大开。现代很多营养学家都主张:保健食品应该是美食,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们应提倡家庭美食。 家庭也可以制作美食。美食精细以颐年,对老年人来说,这不是一种奢求,而是养生的需要。

总结:看完以上的这些关于孔子讲述,我想大家都已经了解了一些养生保健方法,那么不妨照着以上说的这些去做做看吧!

孔子养生 堪为师表


孔子不仅仅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在养生方面亦可称为师表,他在摄生颐养方面的讲究仍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所提倡的。

孔子对摄养的精辟论述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论语》共20篇,系孔子门人及其再传弟子所编撰或辑录。这是研究孔子思想言行最为重要的原始资料。《论语》中所辑录孔子养生名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八不

《论语乡党》强调,食物必须清洁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提出了八不:凡肉鱼之类腐败或变质变味,不吃;食物颜色变得丑恶或气味难闻,不吃;食物失于烹饪或者切割得很不周正,不吃;没有达到规定的就餐时间,不吃;从市面上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可直接食用;凡祭祀过的肉,其保存期若超过三天,不吃;每次吃饭,肉食再多也不可超过五谷与蔬菜;饮酒虽没有限量,但严禁喝酒到沉醉的程度。孔子很喜欢吃姜,每餐都不撤姜食,而生姜是极好的保健食品,故民间有饭不香,吃生姜之说,又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的谚语。

三戒

《论语季氏》记载,孔子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指出了人们应按不同时期的体质特点来养生,即年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不一样,养生方法也应有所区别:青少年时,由于机体发育尚不成熟,注意不要早婚,不要性生活太频;壮年时,身体强健达到顶点,力量充沛,脾气也大,要力戒与人争斗,以免伤人伤己;到了老年,体质已经虚弱,就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不要再苦心追求什么了。对照孔子三戒,在此应提醒老年人特别是即将退休的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晚节,更应防止退休之前发生大捞一把的所谓59岁现象,否则到老因贪污而身陷囹圄,还有什么养生保健可言呢?

交友应分损与益

在《论语季氏》中,孔子指出:交为人坦率、讲究诚信、博闻多识的人为朋友很有益处;交为人善于逢迎谄媚、当面柔顺讨好、以花言巧语取悦于人的人为朋友则有害处。交友不可不慎重,交了德高学博的好朋友,即可得到帮助和提高,也很利于养生保健;交了品质恶劣的坏朋友,就有可能跟着走歪门邪道,甚至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还会严重损伤身心健康,其危害是不浅的。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记载,有人曾向子路(孔子的学生)打听老年孔子的情况,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回答呢?你可以这样回答: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意思是说,孔子经常发奋用功读书而忘记了吃饭,整天生活得很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心态十分年轻,根本感觉不到自己已经开始进入到老年时期。孔子还说过:吃的是粗粮蔬菜饭,喝的是清水,头枕在弯曲的胳膊上安卧,许多的快乐也就存在于这日常的生活之中。那些不讲究道德标准所获得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流水一般。

孔子生活在平均寿命很低的春秋时代,却能寿逾古稀之年,这在当时来说殊非易事。孔子之所以获得长寿,因素固然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慕荣利及长期保持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乐知天命保长寿 孔子的“五不”养生方法》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长寿的养生方法”专题。

乐知天命保长寿 孔子的“五不”养生方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