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不知道健康养生知识 > 导航 > 运动好一点还是养生好一点

夏至养生误区 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

不知道健康养生知识。

“一笑烦恼跑,二笑怒气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乐逍遥。天天开口笑,寿比彭祖高。”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有效的四季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夏至养生误区 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夏至来临,在人们看来一年一度热的日子就要开始了,于是很多希望减肥的人就会想着在炎热的日子多出汗,肯定会瘦,想避暑的人就会整夜吹着冷风,喝着冰镇的西瓜汁,在房间玩手机、看电视、看书,生活看似悠哉悠哉,其实你错了!夏至养生有很多误区是人们经常犯的,但是很多人却不自知,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你都中了哪些误区的圈套?

夏至养生误区

忌过于剧烈的运动

一年当中阳气盛的一天就是夏至时节,在这时人体的阳气会泄发、毛孔张开,在此时如果做一些剧烈的运动,比如打篮球、跑步等等,都会使人体消耗太多从而使得身体内虚,因此切忌不可做过于剧烈的运动,运动好以散步、太极拳、游泳、瑜伽为宜。

勿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汽水、果汁、可乐等冰冻饮料中成为夏天受欢迎的饮品。这些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如大量饮用,还会增加肾脏过滤负担,影响肾功能。而且过多摄入糖分会增加人体热量,使人肥胖。

夏季多出汗能减肥

天气炎热,稍稍走动便汗流不止,不少爱美女士心里窃喜:是不是我的脂肪在燃烧了?真相:出汗减肥,没有科学依据。据了解,人的身体分布着约300万个汗腺。当热引起血管扩张时,血液中的水将热量传递至皮肤表面,然后随汗水蒸发,将热传到周围环境中,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出汗量可高达每天8-12升。夏天出汗只是身体调节温度的一种生理现象,和燃烧脂肪关系不是很大。

在密闭的室内泼水可降温

在夏至炎热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给室内洒水降温,虽然这样做可以使室内的温度降低,带走一些热量,但是,如果室内的通风不是特别好,就会导致室内的湿气增加,等过一会儿室内的温度又会增高,这时由于室内潮湿,人就会感觉特别的闷热,又可能会引起中暑。所以,夏至在密封的室内进行泼水降温的做法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泼水的同时,一并打开门窗以及电风扇,使空气流通。

忌夜卧吹冷风

晚上睡觉时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严重。

小儿睡后好不要扇风取凉,否则易患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风痹等病症。夜卧吹冷,极易折损人的阳气。但是很多人因为夏至炎热,都会整夜开着空调,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

 晨练越早越好

许多人都认为夏季晨练越早越好。其实,在天亮之前或天朦朦亮的时候,空气并不清新,不利于健身。据专家研究,在夏季早晨6时前,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是污染的高峰期。此外,日出前,由于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周围并没有多少新鲜氧气。太早晨练易患感冒,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故夏季晨练的时间不宜早于6时。

相关知识

惊蛰是哪一天 这些习俗很多人不知道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那么2019年的惊蛰节气是哪一天呢?惊蛰节气那一天也有很多的习俗,到底有哪些呢?惊蛰节气的由来也是很有意思的,你们知道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惊蛰是哪一天

春风来袭,万物复苏,我们很快迎来了第三个节气,惊蛰在农业上也是有很大意义的。2019年的惊蛰是2019年的3月6日。惊蛰是一种自然现象,顾名思义,春雷乍动,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这个时节,气温开始回升了,雨水也变多。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很重视这个节气,代表着要开始耕种了。

从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惊蛰时节,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急需返青水,一旦缺水,就会减产,农谚“不怕一冬旱,就怕正二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惊蛰节气的习俗

1、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2、“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3、惊蛰日吃梨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特别是冰糖蒸梨对咳嗽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制作简单方便,平时不妨把其当作甜点食用。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回南天怎么除湿?大多数人都忽略这一点


回南天又来了!回南天怎么除湿的问题成了月经贴,每到特定时节就来露露脸。回南天房屋除湿的方法说了很多,比如热盐水拖地、点蜡烛、铺报纸、关门窗、抽湿机上阵等,各种回南天除湿办法应有尽有,但大多数人都忘记了关键的一点。

为什么一到回南天,各种病就多了?

回南天一到,有没有发现各种疾病都多了起来,比如流感、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皮肤病、关节炎、心理不适等?这是因为一方面回南天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另一方面,回南天湿度过高、阴气过重,湿气入侵人体,使人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不爱运动且日常工作生活要久坐、伏案的人群,颈椎、腰椎和四肢的关节更容易觉得沉重乏力,甚至周身不舒畅,这是湿邪侵犯人体的明显症状。因此,要问回南天怎么除湿,不但要除外湿,内在的湿气更要重视。

回南天怎么除湿?大多数人都忽略这一点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因为湿是最容易渗透的,它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遇上风,成风湿,湿遇上寒,成寒湿,湿遇上热,成湿热,湿气在皮下,就成了肥胖,这些都是难以调理的慢性病,所以回南天千万不可忘记除內湿。

有明显湿气重症状者,如起床后头晕、刷牙恶心、食欲不振、大便冲不干净、有小肚子、有口臭湿疹等,都需要及时调理,饮食上,少吃寒凉肥腻的食物,多吃薏米仁、赤小豆、木棉花、云苓、淮山、扁豆、莲子、苍术等,由于湿气重的人往往伴有脾虚,健脾祛湿同时进行,效果更好,推荐喝点芡实薏仁茶,比如薏仁茶,芡实是健脾的,薏仁是祛湿的。

另外,回南天除內湿,每天最好抽一个小时左右做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周身气血的流畅,通则不痛;也可尝试到正规的医疗场所拔火罐或做温针(将艾段套在针灸的针柄上烧)治疗。

你不知道的立冬养生


【令】

冬季三月

阳气内藏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中国医学理论上的养生名篇,也是被历代名医所遵循的养生纲领。上面这几句话,便是其中关于冬季养生的篇章。从字面意思便可看出,冬天这三个月是万物闭藏的时节,这个时候,人要适应冬季的特点,早睡晚起,待到阳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应该使精神内守而不外露。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损失。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阳气,伤及肾气,到来年春季,供给生发的力量就会少了。所以,到了立冬这个节气,万物活动都趋于休止,人也应该注意阳气内藏,保护阳气。

【居】

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说到保护阳气,冬季的起居方面最好做到早睡晚起,有条件的老年人或自由职业者,可以等到看见了日光再起床。上班族无法睡到自然醒,就要注意晚上别再当夜猫子了,最好10点之前就上床就寝。

除了觉要睡足外,还要注意起居规律,切不可今天早睡早起,明天歇班就晚睡晚起。身体若经常处在变化中,特别是过于频繁地变化,会导致五脏的运行无规律,气血、经络也会运行不畅,机体的“应变能力”不增反降,就易损耗,甚至生病。

【动】

微微发热

无汗为宜

那么,冬季如何运动比较适宜呢?上面也说到了:“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对于冬季的运动来说,做到身体微微发热就好了,最好不要出汗,因为出汗时皮肤开泄,也会让阳气外泄,引发机体不适。

同时要注意的是,冬季是不宜晨练的。首先,清晨锻炼,空气中的氧含量较低,不利于机体对氧气的摄入,易导致血氧浓度下降。另外,冬季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而统计表明,清晨6点左右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猝死的高发时间,所以,要想晨练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出门。

冬季的运动内容可以是伸展运动,也可以是慢跑或者快步走,以及一些轻器械的少量练习。运动后一定要注意保温,尤其是有腰腿痛的中老年人。

【食】

温性食材

此时最佳

饮食方面,立冬之后宜多吃温性食物少食寒凉。比如,多吃一些牛肉、洋葱,炒菜时放点干姜、肉桂、丁香等香辛料。另外,芝麻、核桃仁、海产品、菌类、韭菜、南瓜,还有大枣、橘子、龙眼等水果,也都属于温性。冬季充足的大白菜,很多家庭都会不时地吃上一些,但其性寒凉,冬季怕冷的人群及消化功能不好、体质偏虚的人,都应该少吃。

对于羊肉、辣椒等热性食材,最好进九后再吃,因此时秋燥的余邪未散,如果收藏太过又进补的话,反而于身体不利,比较常见的就是容易“上火”。

【招】

蒸汽熏鼻

足部保温

哪些日常妙招可助立冬养生呢?初冬北方天气干燥,不要等到口渴再饮水,有事没事都应该多喝些温热的水,这对于初冬保健很有帮助。

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除了多饮水外,还可以经常用杯子装满热水熏熏鼻子,有“上火”症状的人,可在水中加些大青叶或者金银花等中药材,能起到不错的滋阴清热效果。

俗话说“寒从脚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而中医认为,足部受寒邪,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起胃脘痛、腹泻、行经不调、腰腿痛等多种病症。因此,冬天更要注意足部的保温,在临睡前抽出5分钟时间按摩按摩足部,尤其是肾经的涌泉穴,以温补肾经,达到养藏的目的。

本报记者 张昭


秋冬养生最关键的一点


一般来说四季均可补,但秋冬最佳。这是因为秋冬是阴长阳消的阶段,顺应这个趋势养阴,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这好比一株干渴的鲜花,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花,浇下去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一大半,而秋冬养阴就好比傍晚浇花,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的滋养。中医认为,久病伤阴,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压、慢性肾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虚表现,养阴补虚是这类慢性疾病调理的重要原则。水为阴气之源,因此,秋冬季节应多喝水。除喝水之外,还可食用藕、鱼、萝卜、胡萝卜、黑木耳、白木耳、芝麻、土豆、莴苣、白菜、花菜、红薯、蜂蜜、梨、花生、枸杞、麦冬、胖大海等养阴之品。如今,生活在钢筋水泥建筑里的人们离地面(尤其是泥土)越来越远,吸取的地气(阴气)越来越不足,而这也影响到机体的阴阳平衡,使得体内的“阴”相对不足,引起阳热的偏亢,于是,人们越来越容易上火,热性疾病越来越多。所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山村、公园,都有助于养阴而调整机体阴阳。再就是护阴。汗出过多就会损人体之“阴”,因此,防止汗过多是护阴之关键,在秋冬季锻炼身体,要防止运动过度,避免大汗淋漓。

冬日养生巧食一点红


导语:冬季,一切景物变得萧条,此时很多人情绪也变得低落了。其实冬季吃一些红色食物,对养生颇有益处,下面编辑整理了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资料与简单食疗方,供您冬季养生选择。常吃“一点红”定会让您提起好兴致。

山楂酸酸甜甜开胃消食

山楂能活血化淤,化滞消积,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富含维生素C。山楂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还能开胃消食。山楂中还含有一种叫牡荆素的化合物,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日常生活中,可把山楂当成零食,也可在汤、菜中加入几块山楂,味道更加鲜美、健康!

山楂双耳糖水——补肾利器

原料:山楂50克,银耳30克,黑木耳30克,冰糖30克。

制作:山楂、银耳、黑木耳放进砂锅,中火煮20分钟加入冰糖,这道色泽诱人,香味浓郁的糖水就好了。

山楂粥——健脾胃,消积食

原料:山楂50克,糙米100克,蜂蜜20克。

制作:先将糙米放入砂锅煮开,再加入山楂,煮10分钟,加入蜂蜜,美味健康的山楂粥就做好了。

红枣守护人体健康的“精灵”

红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随之减少;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产后贫血有重要作用。

阿胶红枣乌鸡汤——养肝补血

原料:乌鸡1只,阿胶、黄精、芡实、桂圆、红枣、枸杞子、桑葚适量,盐少许。

做法:将以上原料放入砂锅中炖煮1个小时,即可食用。

红枣蜂蜜茶——补元气

原料:红枣(去核)150克,冰糖50克,蜂蜜适量。

做法:红枣和冰糖放入砂锅中,加水350毫升煮熟,收干水分,捣成枣泥。再加入蜂蜜拌匀,盛在干净的玻璃瓶中,饮用时取1茶匙加入温开水即可。大枣、蜂蜜都是温性食材,在寒冷的冬季,喝一杯这样的茶可以补充元气,增加热量。

红小豆为人体解毒的好帮手

红小豆又称赤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散血,解毒。可用于治疗水肿、脚气、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肠痈。

红小豆粥——改善女性气血不足

原料:红小豆120克,大米30克。

制法:将红小豆、大米放入电饭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稀粥。一日分2次食。

茅根赤豆粥——治疗水肿

原料:鲜茅根200克(干品用50克),大米100克。

制法:将鲜茅根洗净,水煎半小时后去渣,放入大米200克,同煮粥服食,可治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枸杞子廉价的养生圣品

枸杞子味甘,性平。能补肝肾,益精血,明目,富含甜菜碱,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钙、磷、铁等成分。多用来治疗肝肾虚损,精血不足,腰膝酸软,头昏耳鸣,遗精,眼目昏花,视力减退等症。

杞圆膏——补肾养心

原料:枸杞子、龙眼肉各等分。

做法:枸杞子、龙眼肉用小火多次煎熬至枸杞子、龙眼肉无味,去渣继续煎熬成膏。每次服用2匙,沸水冲服。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血不养心,腰膝酸软,头昏耳鸣,心悸健忘等症。

夏至养生误区 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