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立春养生 > 导航 > 立春时节话养生

立春时节话养生

立春养生。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如何进行四季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立春时节话养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立春时节,阳气渐长,而冬季的阴寒未尽,此时正处于阴消阳长、冬去春来的转折期,是由寒向暖过渡的时期。立春时节温差幅度较大,此时人体免疫能力和温差调节能力较弱,加上春季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感染,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和少年儿童,要倍加留心,除了日常注意防范外,也应从饮食上进行调理。
起居养生
立春之后,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变化较大。此时人体腠理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抗寒邪能力减弱。俗话说,春捂秋冻。冬季人体新陈代谢相对减缓,这时候如果出汗,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衣服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更应谨慎,要注重保暖。要让冬藏状态开始适应春天的到来,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重点护肝
依据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对应,因此春季养肝正当时。中医认为,肝主情致,因此在立春养生方面主要是护肝,保持心情舒畅,切莫急躁,防止肝火上升。 春季应该特别注意对肝脏进行调养,要顺应天时,保持心胸开阔,积极向上,拥有良好的心态,都有利于疏肝理气。另外,在饮食调养时要考虑到春季阳气开始升发的特点,适合多吃一些保肝护肝的食物,如冬虫夏草、破壁灵芝孢子粉、燕窝、杭白蕾菊、枸杞子、玫瑰花、黄芪等。
饮食养生
进入春季,气温回升,雨量增大,空气湿度加大。春季饮食应以养阳为主,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就是说,春季应多吃甘味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应适时服用滋阴润燥之品,补充人体津液,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样才能为全年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您可以选择西洋参、百合、蜂蜜、杭白蕾菊等滋阴润燥之品,也可以选用山药粉、薏米粉、芡实粉、黄芪、党参、大枣、燕麦、银耳等健脾化湿之品。
适量运动
立春过后,人体毛孔逐渐打开,风邪容易趁虚而入,各种身体不适也随之而来,感冒、发烧、咳嗽等也随之而来,因此进入春季应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要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从而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初春天气乍暖还寒,不宜剧烈运动,但可适量做舒缓运动,如瑜伽、慢跑、散步、太极拳等。

扩展阅读

大暑时节话养生


大暑时节话养生

大暑时节,由于天气炎热、潮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相比其他季节会大很多,再加上日长夜短,睡眠不足等原因,一般人到了这时,就会抵抗力下降,平时体质较弱的更容易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精神萎靡、身体逐渐消瘦等症状,严重者甚至还会低热、头晕、胸闷、恶心、汗出不畅。度大暑,要格外注意饮食调理,那大暑时节要怎样养生?

1、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2、增加清热解暑

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绿豆汤是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4、蛋白质供给需充足。

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

大暑时节食谱

1、绿豆粳米粥

绿豆60克,粳米100克。将绿豆放入温水中浸泡2个小时,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此粥可每日早晚各吃一次,有祛热毒、止烦渴、消水肿的作用,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2、苦瓜菊花粥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粳米和菊花洗净,二者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水开后,将苦瓜块、冰糖加入锅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此粥可清暑热、止痢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下痢等症的辅助食疗。忌同时食用湿燥、麻辣、厚腻的食物。

3、西瓜皮粥

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将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干净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煮成粥,调入白糖,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作用,常食可防中暑。

4、薏米赤小豆粥

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将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时,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同煮成粥,能健脾渗湿、清热消暑。

大暑时节养生注意事项

1、饮食要清淡

大暑天一定不要吃得太油腻,饮食应以清淡平和为主。因为含脂肪多的食物,不但抑制胃酸分泌,而且刺激胃产生一种抑制自身蠕动的“胃泌素”,使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延长,这样就会感到腹胀,不思饮食,而且由于大暑天体内水分蒸发过多,消化液分泌大为减少,加之睡眠不足和夏天喜食寒冷食物等因素,胃肠消化功能减弱,如果再进食油腻食物,势必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因此,根据夏季特点,应选择清淡、爽口、易于消化的食物。

2、切忌“贪凉”

大暑时节多雨而潮湿,湿浊寒凉之气易损伤脾之阳气,容易产生脘腹胀痛,食少倦怠,肢倦乏力,泄泻,水肿等症状。在此气候条件下,若饮食寒凉无度,易造成暑天胃肠疾病的高发。因此,暑天勿贪饮冰寒之食,以免造成寒湿困脾。暑天高发的急性肠胃炎多为细菌性肠胃炎,暑天食物易腐烂,而人们喜欢食用生冷食物,造成细菌感染为患病主因。从此角度分析,大家应注重饮食卫生,勿过度“贪凉”。

立秋时节话养生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具体地讲,把中医理论中,事物属性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分类归纳:如自然界中的五音(角、征、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化(生、长、化、收、藏);五气(风、暑、湿、燥、寒);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人体中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种形体(筋、脉、肉、皮毛、骨);五种情志(怒、喜、思、悲、恐);五声(呼、笑、歌、哭、呻)。由此可见,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一、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起居调养: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白露时节话养生


一、白露时节话养生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赤膊当猪露。其意是说:白露时暑气已尽,不该再赤膊露体了。体质虚弱、患有胃病或慢性肺部疾患的人在白露期间更是要注意早晚添衣、睡觉莫贪凉。

春、夏、秋、冬,这是四季之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四时化生之气,也是万物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原因,可称得上是四时养生之总纲。秋三月经过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六大节气,万物成熟,金秋待收,这是“容平”之状。在生活起居上,早睡早起,闻鸡起舞,调气调神,抵御秋燥的侵害。

白露时节防过敏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白露期间,除了早睡早起之外,过敏体质者在饮食方面更要慎重,平时要少吃或不吃海腥鱼虾、生冷腌菜和辛辣咸甘肥之品,以防止一些过敏性疾病的复发。白露时节秋高气爽,人们外出旅游极有可能出现“花粉热”。“花粉热”的发病有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人体体质的过敏,另一个是不止一次地接触和吸入外界的过敏源。

白露时节防秋燥

白露时节预防秋燥,是此节气中饮食养生的重点内容。应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平时要注意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之效;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油腻、少葱、姜、蒜、韭、辣椒等辛味之品及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此外,适当食用一些人参、沙参、麦冬、川贝、杏仁、胖大海、冬虫夏草之类的具有益气滋阴、养肺化痰功效的保健中药制作的药膳。还有,在此节气中宜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以保护颐养胃气。

饮食调养润养生津。当秋之时在味为辛,要少食辛辣之品。因为秋燥本身就易伐伤肺金,耗其津液,如果再服食辛辣之品,无疑是火上加油。可以增用酸味来养肝。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润肤泽发,加服润养之品化生津液。

二、白露时节吃什么水果好

秋天皮肤容易干燥,女性应对干燥适宜“由内养外”,除了多喝水,每天都要吃时令的补水果蔬最关键,白露吃什么水果好?吃对8种秋天果蔬,让你的皮肤保湿一整个秋天。

苹果

苹果的好吃还用多说嘛?不但可以吃,也可以切成片贴在脸上。对皮肤有好处,富含果胶、纤维素、维生素C等,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日食苹果3个,皮肤不但水润而且还很有弹性!

生吃黄瓜

生吃黄瓜可以充分补充皮肤所含的水分,将新鲜黄瓜去皮切片,立即贴于刚洗净的脸部,再用手指轻按黄瓜片,使其不脱落,20分钟后揭下。此法可供给皮肤营养,并使其嫩滑细腻,可以常敷用,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应季柑橘

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之功效。不过,阴虚火旺体质者多食会出现口舌生疮、咽干喉痛等上火症状。

鲜食葡萄

葡萄为葡萄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的果实,又名草龙珠、水晶明珠、蒲桃、蒲陶、李桃、山葫芦。葡萄被人们视为珍果,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首。它不但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色美、气香,味可口,是果中佳品,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各种产品,如葡萄酒、葡萄汁、葡萄干等,而且果实、根、叶皆可入药,全身都是宝。

三、白露进补的食谱推荐

1、糯米阿胶粥

原料:阿胶30克,糯米50-60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后再放入红糖,稍煮二三沸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三天为一疗程。间断服用,连续服食会有胸闷气满不舒之感。

功效:养血止血、滋阴安始。

应用: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面色无华、心慌心悸、失眠健忘、月经后期、经少色淡、经闭不行、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久咳咯血、吐血衄血、大便出血及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出血等。

注意:感冒时及胸闷腹胀、纳呆苔厚腻者,不宜服。

2、沙参枸杞粥

原料:沙参15~20克,枸杞15-20克,玫瑰花3-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沙参煎汁去渣,后以药汁与枸杞、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玫现花、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滋阴润燥、养血明目。

应用:阴血亏虚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喉干燥、声音嘶哑、胃脘灼痛、饥而不欲食、干呕呃逆、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手足心低热等。

注意:外感风寒所致咳嗽不宜服。

3、人参百合粥

原料:人参3克,百合15-2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人参研末;百合剥皮去须,洗净切碎;后共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滋阴、润肺安神。

应用: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烦渴神疲、久病形瘦、失眠健忘、心神不宁、食欲不振、久咳声低、干咳少痰,以及神经衰弱、癔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百日咳等而属气阴亏虚者。

注意:外受风寒及发热饮冷、舌红苔黄、便结尿黄等实热所致咳嗽,均不宜服。

小雪时节话养生


小雪节气怎样养生

起居养生

小雪时节,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空气的湿润对于呼吸系统的疾病会有所改善。但雪后会出现降温天气,所以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情志养生

小雪节气中,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容易引发抑郁症。抑郁症的发生多由内因即七情过激所致,七情包括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综观中西医学的观点,为避免冬季给抑郁症朋友带来的不利因素,所以在此节气中要注意精神的调养。清代医学家吴尚说过: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饮食养生

饮食方面要多吃热量高、有健脑活血功效的食物。这个季节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温补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熬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另外,要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运动养生

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

温馨提示:由于下雪降温开始,在做调理的过程中注意如下细节:1.由于自然界的冬季在人体络属肾脏,肾主骨生髓,易引起骨关节发病,引起疼痛。调理重点项目熏蒸,以预防和治疗关节疾玻 2.做熏蒸项目一定要多穿衣服,操作过程中要喝店内专门配制的三杯果饮以上,薰蒸后要注意防寒,不宜马上外出。

立春雨水话养生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又称打春,是春天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在这春回大地之际,养生要护肝养阳、不宜剧烈运动,饮食上要多吃辛温、甘润食物。
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注意保护阳气。在春季养生上主要是护肝。中医认为肝主情致,因此护肝要从心情着手,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情绪不宜过于激动、兴奋,要保持愉悦、平和,这有利于疏肝理气。
在生活习惯上,人们要逐渐晚睡早起,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这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利气血运行。不过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和不剧烈的球类运动。
饮食方面要护阳气。我国很多地方有立春吃春饼、萝卜的习俗,春饼里的韭菜是上佳的护阳食物,而豆芽有滋润作用,都是春天里比较适宜的食物。立春时节应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葱、姜、胡椒、香菜等有利阳气生发的食物来调味。还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萝卜等。
立春后昼夜温差较大,由于人体对春季风向多变的特点适应性较差,加上随着大地回春人体表面的毛细血管逐渐开放,但天气乍暖还寒,而且春天风大易伤阳气,人很容易受风寒。因此立春后是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易发期,所以要注意保暖防病。
雨水
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2月1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此时,天气逐渐回暖,储存在地下水中的能量开始上升,人体相应的肝气也开始生发,阳气开始浮动,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应注意养阳、养脾胃。
雨水过后,气温逐渐升高,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人体营养利用充分,反之则营养缺乏,体质下降。因此,此时养生最关键的是保护好中焦脾胃,注意保温。
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特别是北方,仍然较为寒冷,因此,不宜于做过于激烈的运动,以便让肝气慢慢和缓上升,避免因为体内能量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一下子往外跑得太多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
饮食方面,春季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的水分。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季,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茼蒿、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等。另外,少吃羊肉等温热之品。
生活方面要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立春时节话养生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