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本草养生 > 导航 > 神农本草经养生智慧

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本草养生。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勿以善小而不为,养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积累。如何避免关于中医养生的误区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介:

本书为选注《神农本草经》之作,徐氏就市中所有,审形辨味,因产地、别名不可尽考,故不作注解,其余内容,均以夹注形式逐一阐释,药物之后又加按语。徐氏着书宗旨在于阐发《神农本草经》药品蕴义,因耳目所及有限,若必尽全经,不免昧心诬圣,故仅择取《本经》药物百种,仍依上、中、下三品予以笺释。鉴于前人注释本草多谈其所当然,故此书从诸药形色、气味、质地、性情、生时、产地等方面阐发其疗病之所以然。书中常针砭时医不明药理之害,又能结合个人临床实践阐述药理,故对后世多有启发。《四库全书》评价其书曰 :凡所笺释,多有精意,较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发明诸条,颇为简要如所称久服轻身延年之类,率方士之说,不足尽信。大椿尊崇太过,亦一一究其所以然,殊为附会。 现存《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刊本十余种,包括初刻本、《四库全书》本、《徐氏医学丛书》本等。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刊行此书影印本。

作者简介:

徐大椿(1693-1771年),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清代江苏吴江县松陵镇人。祖父徐釚,为翰林院检讨,曾纂修《明史》。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徐大椿自幼习儒,旁及诸子百家,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技击无不探究,尤嗜《易经》与黄老之学。年弱冠,补邑诸生。旋改习武,精通技击及枪棍之法,可举三百斤巨石。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读《本草》、《内经》、《难经》、《伤寒》、《千金》、《外台》及历代名医之书,久之妙悟医理,遂悬壶于世。其临证洞晓病源,用药精审,虽至重至危之疾,每能手到病除,为时医所叹服。乾隆二十五年(1686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溥患疾,皇帝诏访海内名医,大司寇秦公首荐徐大椿。帝召之入都,徐氏诊毕奏曰:疾不可治。帝嘉其诚,欲留京师效力,乞归田里。后二十年,帝以中贵人有疾,再召入都。时大椿已七十九岁,自知体衰,未必生还,乃率子徐爔而行,果至都三日而卒。帝惋惜之,赐以帑金,命爔扶榇以归。徐大椿平富于著述,今存《难经经释》二卷、《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医贯砭》二卷、《医学源流论》二卷、《伤寒类方》一卷、《兰台轨范》八卷、《慎疾刍言》一卷。医书之外,尚有《道德经注释》、《阴符经注释》、《乐府传声》等。

yS630.Com相关推荐

《神农本草经》的上品,也是中医的不传之秘


人们常说: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很有道理。那么具体该怎样确定药物在处方中的用量呢?这味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的药物告诉你。《神农本草经》云: 柴胡 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熏。

柴胡能推陈致新,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与其能疏肝理气,除肠中结气,解表退热,祛寒热邪气,升清阳功能有关。

东汉医圣张仲景擅用柴胡解表退热,如创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治邪入少阳,柴胡用至半斤,约合今之120克,(现代有人研究,汉代一两约合今之15.6克,古代秤一斤是十六两,所以,半斤约等于今天120克)。

柴胡中等剂量可以疏肝理气,治胸腹胃肠气滞疼痛。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四逆散(治疗阳气闭郁,四肢不温者)。小剂量柴胡配伍黄芪,党参能升清阳,治中气下陷。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

我在临床上用柴胡,大剂量解表退热,用量为20~30克,中等剂量柴胡疏肝理气,用量为12~15克,小剂量升举阳气,用量为6~10克。

延伸阅读: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柴胡的功效

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

柴胡的作用

柴胡的性味:苦平、归经、入肝、胆经。功能: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主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月经不调。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具有:1、解热、退热作用平稳可靠;2、镇静、镇痛,有解除胸闷胀痛,开郁调经作用;3、抗菌,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4、抗肝损伤作用;5、抗病毒,对流感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第1型脊髓灰白质炎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具有抑制作用。

主治 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


作者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另有同名电影(赵丹主演)、电视连续剧、小说等。

《本草纲目》书籍简介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

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

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

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南宋宋慈著,刊于宋淳祐七年(1247),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它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50多年。

一、医学背景

宋代,法医方面的知识有了比较迅速的进步,有无名氏的《内恕录》,1200年郑克的《折狱龟鉴》,1213年桂万荣的《棠阴比事》以及赵逸斋的《平冤录》、郑兴裔的《检验格目》等有关法医检验的著作接连问世。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

二、作者简介

宋慈宋慈(1186-1249),字惠父,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地区)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

三、内容介绍

全书共5卷,卷1载条令和总说,卷2验尸,卷3至卷5备载各种伤、死情况。《洗冤录》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检查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的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书中对于自杀、他杀或病死的区别十分明确,案例详明。如溺死与非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等都详加区分,并列述各种猝死情状。这部书中所记载的如洗尸、人工呼吸法、夹板固定伤断部位,以及银针验毒、明矾蛋白解砒毒等都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洗冤集录》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是世界上比较早的法医专著。过了300多年以后,意大利人菲德里于1602年写成了西方最早的法医学著作。13至19世纪,《洗冤录》不仅在我国沿用6百多年之久,成为后世各种法医著作的主要参考书,并且广泛外传,被译成荷兰文、法文、德文以及朝、日、英、俄等各种文本。

“神农氏尝百草”的典故


神农氏,即炎帝,是我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也是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同时他也是我国农业之神和医药之祖,民间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神农尝百草的历史典故。

原始人类的生活很艰苦,吃得不好,穿得不暖,所以人们经常生病。晚间着了凉,或者吃了不清洁的食物,就要发高烧、拉肚子、呕吐、头晕眼花,无法参加生产劳动。时间拖得久了,病情愈来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被蛇、虫咬了,或者不小心擦破了皮,被毒菌感染,四肢就肿起来,如不采取治疗措施,肿的地方就会化脓,严重的也有生命危险。由于各种疾病的侵袭,当时人的寿命比较短。炎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以他决定亲自实践,品尝百草。他每天坚持品尝各种各样的草木,然后记下各种草药的药性、气味与种类,适合治疗哪些疾病。为了尽快掌握各种药性,他每天都不停息地工作,几乎每天要尝成百上千种草药。有些是有剧毒的,神农也毫不在意,他就接着再尝、再吃。就这样,神农一次次地冒险,一次次地品尝,终于掌握了大部分草药的性能,并加以实践、使用,治好了无数人的疾病,拯救了许多面临死亡的人们。《淮南子》说: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他尝百草的用功之勤和受害之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神农氏日夜辛劳的试验下,用草药治病终于有了成果。他总结了许多用什么药可以治什么病的经验,中国从此有了医药,开始了中医的发展旅程。

相传,神农氏的肚子是透明的,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如果吃了有毒的东西,肚子就会变黑。这样从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神农氏就可以判断草药哪些无毒哪些有毒。一天,他尝了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嫩叶后,这种植物就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似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后来人们又把查叫成茶。神农长年累月地爬山涉水,尝试百草,每天都得中毒几次,全靠茶来解救。

一天,他见到一种开着黄色小花的小草,那花萼在一张一合地动着,他感到好奇,就把叶子放在嘴里慢慢咀嚼。一会儿,他感到肚子很难爱,还没来得及吃茶叶,肚肠就一节一节地断开,倒地而亡了。这种致他于死地的小草就是断肠草。

伟大的神农氏就这样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和故事却代代相传。

中药学


我们都知道几千年来,中草药一直被中国人民用作防治疾病的主要工具,日渐积累宝贵的用药知识,并形成一整套中药理论体系。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药学的起源,以及中药学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吧。

中草药药源有植物、动物和矿物,其中以植物药占绝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药学叫做本草学。这些药物的应用充分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所以中国人民把它你为中药。而本草学也相应地称为中药学或中草药学。中草药学就是专门介绍各种中药的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在先秦时期,已有不少关于药物的文字记载。到了东汉末期(公元二世纪),中国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诞生。本书载药365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书中还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药学的基本理论。

南北朝时期,雷敩[xio]著《炮炙论》叙述各种药物通过适宜的炮炙,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从而发展了药物加工技术。梁代陶弘景(公元456--536年)着《神农本草经集注》,对魏晋以来三百余年间药学的发展作了总结,载药达七百种。又创用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唐代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李励、苏敬等人主持编写了《新修本草》。全书卷帙浩博,收载中国和外国输入药物达844种。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陈藏器编成了《本草拾遗》,书中将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十剂,为中药临床分类最早的设想。

宋代本草学,以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最具代表性。该书收载药物达一千四百种。

元代,忽思慧所着《饮膳正要》,总结和发展了饮食疗法。

明代是中草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对古代本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间药和外来药,写成了伟大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该书载药1892种。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这种科学的分类法,是中古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继李时珍之后,清代的赵学敏(约公元1719--1805年)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搜集和整理,于1765年刊行《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新增药物达716种之多。

中草药学自汉代到清代,各个时代都有它的成就和特色,而且历代相承,日渐繁富。到了现代,中草药已达5000种左右。今后,中草药学的发展,仍有广阔的前途。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我们都知道中药学的形成发展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每个时代都在不停的发展壮大,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也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张仲景著作 《金匮要略》


作者简介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感往 《金匮要略》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内容简介

《金匮要略》3卷25篇,第2篇至22篇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科病证脉治,论述精要,为读者提供了辩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著作之一。书中重点论述了内科病证,诸如痉、湿、、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疟病、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肺痈、咳嗽上气、奔豚气、胸痹、心痛、短气、腹满、寒疝、宿食、风寒积聚、痰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水气、黄疸、惊悸、吐血、下血、胸满、吐血、呕吐哕、下利等40多种。同时还论述外科、伤科如痈肿、肠痈、浸淫疮、刀斧伤等病证。此外,设有女科病证的专篇论述。该书以疾病分篇,论述每种病证的不同症型和不同阶段的治疗,以及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临床实践,便于后世业医者分析比较,学习掌握治疗中的圆机活法。此外,书中另有脏腑经络病脉,摄生养慎以及饮食卫生、饮食禁忌和食物中毒的防治等论述。

《金匮要略》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诊疗经验,当时对多种疾病的病因认识,已明确地归纳为三大类,并将体虚感受外邪、从经络传入脏腑(所谓内所因)列于发病的首位。重视四诊合参,以脏腑经络为辨证重点,结合营卫气血、阳阴五行等理论。在论治方面,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所谓上工治未病。强调在治病时必须照顾整体,调整脏腑功能。

《金匮要略》共收集方剂262首,方剂的特点和《伤寒论》方一样,所收载的大部分方剂,确有较高的疗效,如大柴胡汤、泻心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鳖甲煎丸、当归生姜羊肉汤、半夏厚朴汤、厚朴七物汤、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甘麦大枣、酸枣仁汤、肾气丸、麦门冬汤、葶苈大枣泻肺汤、黄土汤、枳术汤、括萎薤白白酒汤、桂枝茯苓丸、温经汤、胶艾汤、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白头翁汤、苓桂术甘汤、十枣汤等方,均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所载方剂具有药味精炼、配伍严密、主治明确的特点,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或称之为经方,后世方剂学发展 张仲景的重要依据。

《金匮要略》除汤、丸、散剂内服和针灸治疗外,还载述了温熨、坐约、烙法、洗浴法、药摩、鼻内用药、吹耳、灌耳、浸足等外治法,为临床治疗学和保健卫生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记载的若干急救卒死治法,特别是对自缢,书中生动地记述了如何用人工呼吸配合药疗、食疗、按摩、吹耳外治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抢救,操作规程符合科学性。

《金匮要略》自北宋刊行后,历代均有刻本传世。其中常见的有明代赵开美刻本。历代注释和研究《金匮要略》的著作亦颇多,但远远不如《伤寒论》。

本草纲目补肾


本草纲目湿是由古人李时珍编写的一本中草药大全,里面记载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多达上千余种,这都是李时珍用尽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尝试总结出来的,可以说对后人的影响和贡献非常之大,里面包含了每种药物的作用和治病的配方,当然也会有补肾的方法,下面来看看本草纲目补肾的秘方是什么?

本草纲目补肾壮阳秘方

秘方一

鲜韭菜60克、粳米60克。将韭栗洗净切砰,待粳米粥煮沸后,加入韭菜及食盐,共煮为稀粥,早晨空腹食用。具有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暖胃等功效。

秘方二

鹿茸(5克)、山药(30克)、白酒(500毫升)三味,此酒性热,青壮年体健者及阴虚阳亢、实热证者忌服。

本草纲目补肾壮阳秘方

秘方三

丝瓜籽半斤,炒黄研成粉。白酒送服,每次1钱,一日二次,服完即愈。此方还可治妇女产后腰痛。

秘方四

生地黄30克,酸枣30克,白米50克。前二味药水煎2次取汁,用药汁煮米成粥,食时可加糖少许,每日1剂。

秘方五

泽泻10—12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早晚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20—30天。

本草纲目补肾壮阳秘方

秘方六

蜈蚣18克,当归、白芍、甘草各60克。先将后三味研细末,然后将蜈蚣研细(不得去头足与烘烤),再将全部药末混合均匀分成40包。每次服半包至1包,早晚各服1次,空腹用白酒或黄酒送服。15天为1疗程。

秘方七

须元参3克、枸杞子10-15肉苁蓉2-3片。将须元参切成片,将三种原材料开水闷泡2-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每天只放一次原材料,反复冲泡至无色无味。具有补肝肾、阳痿早泄、暖腰膝、壮阳、固精、暖胃等功效。

经方妙用治百病有什么


经方是一种古书,包含的内容也特别多,特别是有好多对我们身体有功效的内容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使用,特别是一些对于治疗疾病的使用方法和介绍,这在我们生活当中是特别有用处的,其中有一本书就是专门介绍经方妙用治百病的,下面我们大体来了解一下都有什么样的治病内容。

良方十帖介绍 (对号入座、安全有效)

(一) 对号入座

初起感冒------葛根汤

前额头痛,后头痛,脖子、肩膀、背部酸痛、不舒服-----葛根汤

鼻涕或痰稀稀白白似鸡蛋清----------小青龙汤

鼻涕或痰黄黏稠-------------麻杏甘石汤

咳嗽痰稀白-------------小青龙汤

咳嗽干咳、黄黏稠------------麦门冬汤

喉咙不舒服吃冰或吹风就不舒服-----------小青龙汤

喉咙不舒服,咽喉痛、发炎-------------麦门冬汤

晕--------------------------------苓桂术甘汤

痛-----------------------------芍药甘草汤

肚子不舒服--------------------平胃散

拉肚子一般水泻----------------胃苓汤

拉肚子急性肠炎---------------葛根芩连汤

见药方解说-------------------小柴胡汤

二) 药方解说

葛根汤:

1.感冒初起

2.头痛、发烧、恶寒、脖子、肩膀、骨节疼痛,而无汗。

一般头痛、脖子、肩膀、背部酸痛都可以用。

*注意事项:一直在流汗的时候,不要服用。平常吃不会发汗,但感冒欲汗不得汗时,则会发汗。

小青龙汤:

1. 感冒第一、二天不要用,第三天后不管有哪些症状,只要流清涕或稀白的痰都可以使用,一吃不管是咳嗽、流鼻水、发烧恶寒,通通可以痊愈。

2.平常任何时候,只要见到流清涕就可以用。

3.过敏性鼻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动不动就打喷嚏,流稀稀白白的鼻涕(成泡沫状似鸡蛋清)。

4.寒性的气喘—气喘而有恶寒、流清涕或稀白的痰。

5.寒咳-咳嗽而痰白稀。一吃冷、一吹风就咳(或不舒服)。

*注意事项:感冒第一、二天不可以使用。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经方妙用治百病,在平时的时候也是我们可以使用到的,特别是有好多的疾病说是妙用,也可以说是一些治疗疾病的偏方,是经过实践操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重要的效果和作用。

本草纲目治肾虚


很多男性都特别忌讳外人说自己肾虚,因为肾虚在男性认为代表着他们那方面不行,是对他们一种人格的侮辱,有一些真正肾虚的人,会想要吃一些补肾的药来使自己强身健体,他们是甚至会相信各种各样的偏方,其实《本草纲目》里是有治疗肾虚的中药方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几个。

枸杞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中医常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漆酸软、头晕、健忘、目眩、头晕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本草经疏》认为:“枸杞子,润而滋补,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鹿茸中药里的鹿茸是补肾、益精血、强筋骨的佳品。对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痿早泄有很好的效果。另外,妇女出现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症状时也可以适量食用。若出现感冒、咳吐黄痰、口干口苦、咽喉肿痛、舌苔黄腻等症状时忌服本品。

芡实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中医认为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膝痹痛等。民间称它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尤其是夏秋之际进补的首选。

何首乌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明·李时珍说过:“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清代名医黄宫绣亦云:“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杜仲 杜仲是补肾的良药,能缓解腰膝酸软、疲倦遗精的症状。杜仲是杜仲树的树皮,《本草经集注》里记载,在选择杜仲时可以把它折断,里面有像棉纤维一样的白丝,就是质量较好的杜仲。

山药

李时珍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很推崇它的补肾和健脾的功能。脾胃虚弱和肾虚的人可以把它作为调补身体的常用食物。《本草正》说:“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把山药视为治疗虚劳的灵丹妙药。

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