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人群 > 老人多养生就不会生病 > 导航 > 老人多养生就不会生病

老人不与社会脱节 就不会孤独

老人多养生就不会生病。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何避免关于不同人群的养生的误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人不与社会脱节 就不会孤独”,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就像赵本山的小品《钟点工》里的经典台词“屋里憋屈型”一样,“空巢老人”是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名词。空巢原本指小鸟离巢,如今却形象地用来描绘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空虚寂寞的老人们。

调查显示,自2001年起,我国正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而现在,全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已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

对于更多的老人来说,物质养老不再成为问题,精神上的依托、心理上的慰藉才是迫在眉睫的需要。再优越充足的物质生活都无法掩饰老人内心对空虚和孤独的极度恐惧,以及对尊重和关爱的迫切渴望。“有人花钱找乐,有人花钱吃喝,还有人花钱找人唠嗑”。前一阵子,就有一位寂寞的老人在商场里,专门找人陪他聊天。

首先,衰老的来临会挫伤老人的自信心,减少他们的生活积极性。其次,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会带来失落和孤独感。若没有新的内容填补,很可能影响健康。此外,有些老人不能适应新角色,或者担心退休后经济窘迫,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变得自卑多疑、挑剔苛责,甚至悲观厌世,患上“老年性抑郁”、“空巢综合征”。

其实,在大家为“如何安度晚年生活”出谋献策的同时,作为“空巢”的主体,老人们更应该主动出击,改变养老观念,积极发现并寻找老年生活的快乐。在主动搞好人际关系,健康条件允许下,做一些真正感兴趣的活动,从中得到乐趣和自我满足。有了这些法宝,相信每一个老人都能达到“乐天安命,怡然自得”,“空巢”不“空心”。

不和热点脱节

读书上网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在86岁生日时,开通了个人网站。于老平时便关注社会发展与热点话题,喜欢与年轻人交流,乐在其中。

我们身边有很多老人与年轻人一样,喜欢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快速变化、信息膨胀的现代社会,电子商务、“芙蓉姐姐”等新鲜事物频频出现,“剩男剩女”、“杯具”、“给力”等流行热词更是层出不穷。而老人由于生活圈子缩小,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较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况,使得他们的知识与信息不能及时更新,甚至导致他们与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逐渐脱节,从而被社会和家庭边缘化。

事实上,随着网络的普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高度发展,老人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随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最新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可以与外地的儿女们打电话时说一说,甚至试着到网上讨论交流,发表几句自己的看法,保持与社会的良好接触。

此外,还有很多社区市民学校,紧紧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举办讨论会、读书会等活动,鼓励老人读书看报,让老人们对形势政策和社会热点有大概的了解,自娱自乐,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

不和单位脱节

当志愿者

有一位老领导,在退休欢送会上,反复说着“希望不要人走茶凉”之类的话。退休后,单位多次组织老同志活动,他都借口不参加,连取工资也让别人带,明明自己主动疏远了别人,他却固执地认为是别人故意冷落了自己。

离开工作岗位,有的老人不愿接受角色变化,思维模式也拒绝改变,产生“人走茶凉、人老位衰”的消极思想,甚至对单位的人滋生敌对心理。

其实,退休和上学、工作、结婚一样,是人生的正常转折点,它意味着一种新生活的开始,而不是离开单位和同事。很多老人退休后发挥余热,充当顾问的角色,把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传递给年轻人,让他们少走弯路,继续体现自己的价值。

此外,老人还可以主动参与一些社区事务,加入社区志愿者的队伍,比如担当文明新风的宣传员、卫生环境的监督员、社区治安稳定的巡逻员等。这样不仅能让自己“宝刀未老”,内心还能获得被尊重和被需要感,从而活得更加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不和科技脱节

用新玩意

如今,不少老人受到“高科技”的困扰,他们不知道信用卡,不会用电脑,甚至不敢用电热水器等。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老人对这些新玩意充满了“既想知道,又不敢随便碰”的矛盾心理。

科技的发展让老人感到茫然。他们不会打字,鼠标小箭头不听使唤;想学又不知从何学起,生怕按错一个键就弄坏了,小心翼翼、束手束脚,感觉自己像“文盲”。而疏于和父母联系的儿女,试图让他们不寂寞、不牵挂,忙着给父母配备了高科技设备,却没有体会到他们内心的恐惧和困惑。

其实,老人们不要一听到“高科技”就敬而远之。“老人电脑”、“老人手机”等专用产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使用不便的困难。其次,儿女们可以多想办法,让父母享受便利,比如把大儿子的电话设置为快捷键1,二儿子的电话设置为2;把电脑图标修改成老人容易理解的语言,比如“上网”、“看电影”等等,并把密码写在纸上贴到旁边。

另外,老人自己也可以从易到难,多学多练。买新产品时留下客服人员的电话,不懂的时候咨询,体会做“时尚达人”的快乐。

不和邻里脱节

串门聊天

退休后的卓阿姨参加了社区的腰鼓队,每天和一群老姐妹自娱自乐、其乐融融,既打发时间,又强身健体。前一阵子,她们还受到邀请,在县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进行表演,好不得意!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忙于在外求学或打拼事业,大多都是离家千里甚至远飘海外。即使与父母住在一起,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也使他们难以“忠孝两全”。

面对这种现实,街坊邻居是离老人最近,也是最容易找到共同话题的伙伴。老人们可以一起组织活动,比如交流养花养宠物的经验,参加锻炼,一起下棋打扑克,买菜逛超市等。聊聊天、串串门,既赶跑空虚孤独,又丰富了精神生活。此外,不少社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老年公益活动,比如老年英语班、歌咏队、老年大学等,鼓励老人们走出“空巢”,积极加入邻里互动,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状态,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不和亲友脱节

张罗聚会

传唱至今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表达了游子的心声,更唱出了天下父母的期盼。父母的心愿其实真的就是一份“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的和美,一种“向爸爸谈谈工作的事情”的温馨。

现在,很多儿女觉得忙不过来,老人又担心打扰孩子、亲戚的工作,怕自己给他们增添累赘,宁可闷闷不乐地呆在家,望着天花板东想西想,也不愿意主动联系子女和亲朋好友。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被关心、与人多交流。老人大可不必“杞人忧天”,不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相对闲暇的时间,给亲戚朋友打打电话,走动走动,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该出手时就出手”;节假日的时候,充当亲友们之间的亲情“胶水”,联系、张罗家庭聚会。

总之,在儿女体谅、努力抽时间陪伴的同时,老人更要自得其乐,从容面对和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

yS630.Com相关推荐

空巢老人老人别与社会脱节


就像赵本山的小品《钟点工》里的经典台词“屋里憋屈型”一样,“空巢老人”是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名词。空巢原本指小鸟离巢,如今却形象地用来描绘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空虚寂寞的老人们。

调查显示,自2001年起,我国正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而现在,全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已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

对于更多的老人来说,物质养老不再成为问题,精神上的依托、心理上的慰藉才是迫在眉睫的需要。再优越充足的物质生活都无法掩饰老人内心对空虚和孤独的极度恐惧,以及对尊重和关爱的迫切渴望。“有人花钱找乐,有人花钱吃喝,还有人花钱找人唠嗑”。前一阵子,就有一位寂寞的老人在商场里,专门找人陪他聊天。

首先,衰老的来临会挫伤老人的自信心,减少他们的生活积极性。其次,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会带来失落和孤独感。若没有新的内容填补,很可能影响健康。此外,有些老人不能适应新角色,或者担心退休后经济窘迫,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变得自卑多疑、挑剔苛责,甚至悲观厌世,患上“老年性抑郁”、“空巢综合征”。

其实,在大家为“如何安度晚年生活”出谋献策的同时,作为“空巢”的主体,老人们更应该主动出击,改变养老观念,积极发现并寻找老年生活的快乐。在主动搞好人际关系,健康条件允许下,做一些真正感兴趣的活动,从中得到乐趣和自我满足。有了这些法宝,相信每一个老人都能达到“乐天安命,怡然自得”,“空巢”不“空心”。

不和热点脱节

读书上网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在86岁生日时,开通了个人网站。于老平时便关注社会发展与热点话题,喜欢与年轻人交流,乐在其中。

我们身边有很多老人与年轻人一样,喜欢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快速变化、信息膨胀的现代社会,电子商务、“芙蓉姐姐”等新鲜事物频频出现,“剩男剩女”、“杯具”、“给力”等流行热词更是层出不穷。而老人由于生活圈子缩小,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较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况,使得他们的知识与信息不能及时更新,甚至导致他们与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逐渐脱节,从而被社会和家庭边缘化。

事实上,随着网络的普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高度发展,老人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随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最新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可以与外地的儿女们打电话时说一说,甚至试着到网上讨论交流,发表几句自己的看法,保持与社会的良好接触。

此外,还有很多社区市民学校,紧紧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举办讨论会、读书会等活动,鼓励老人读书看报,让老人们对形势政策和社会热点有大概的了解,自娱自乐,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

不和单位脱节

当志愿者

有一位老领导,在退休欢送会上,反复说着“希望不要人走茶凉”之类的话。退休后,单位多次组织老同志活动,他都借口不参加,连取工资也让别人带,明明自己主动疏远了别人,他却固执地认为是别人故意冷落了自己。

离开工作岗位,有的老人不愿接受角色变化,思维模式也拒绝改变,产生“人走茶凉、人老位衰”的消极思想,甚至对单位的人滋生敌对心理。

其实,退休和上学、工作、结婚一样,是人生的正常转折点,它意味着一种新生活的开始,而不是离开单位和同事。很多老人退休后发挥余热,充当顾问的角色,把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传递给年轻人,让他们少走弯路,继续体现自己的价值。

此外,老人还可以主动参与一些社区事务,加入社区志愿者的队伍,比如担当文明新风的宣传员、卫生环境的监督员、社区治安稳定的巡逻员等。这样不仅能让自己“宝刀未老”,内心还能获得被尊重和被需要感,从而活得更加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不和科技脱节

用新玩意

如今,不少老人受到“高科技”的困扰,他们不知道信用卡,不会用电脑,甚至不敢用电热水器等。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老人对这些新玩意充满了“既想知道,又不敢随便碰”的矛盾心理。

科技的发展让老人感到茫然。他们不会打字,鼠标小箭头不听使唤;想学又不知从何学起,生怕按错一个键就弄坏了,小心翼翼、束手束脚,感觉自己像“文盲”。而疏于和父母联系的儿女,试图让他们不寂寞、不牵挂,忙着给父母配备了高科技设备,却没有体会到他们内心的恐惧和困惑。

其实,老人们不要一听到“高科技”就敬而远之。“老人电脑”、“老人手机”等专用产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使用不便的困难。其次,儿女们可以多想办法,让父母享受便利,比如把大儿子的电话设置为快捷键1,二儿子的电话设置为2;把电脑图标修改成老人容易理解的语言,比如“上网”、“看电影”等等,并把密码写在纸上贴到旁边。

另外,老人自己也可以从易到难,多学多练。买新产品时留下客服人员的电话,不懂的时候咨询,体会做“时尚达人”的快乐。

不和邻里脱节

串门聊天

退休后的卓阿姨参加了社区的腰鼓队,每天和一群老姐妹自娱自乐、其乐融融,既打发时间,又强身健体。前一阵子,她们还受到邀请,在县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进行表演,好不得意!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忙于在外求学或打拼事业,大多都是离家千里甚至远飘海外。即使与父母住在一起,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也使他们难以“忠孝两全”。

面对这种现实,街坊邻居是离老人最近,也是最容易找到共同话题的伙伴。老人们可以一起组织活动,比如交流养花养宠物的经验,参加锻炼,一起下棋打扑克,买菜逛超市等。聊聊天、串串门,既赶跑空虚孤独,又丰富了精神生活。此外,不少社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老年公益活动,比如老年英语班、歌咏队、老年大学等,鼓励老人们走出“空巢”,积极加入邻里互动,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状态,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不和亲友脱节

张罗聚会

传唱至今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表达了游子的心声,更唱出了天下父母的期盼。父母的心愿其实真的就是一份“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的和美,一种“向爸爸谈谈工作的事情”的温馨。

现在,很多儿女觉得忙不过来,老人又担心打扰孩子、亲戚的工作,怕自己给他们增添累赘,宁可闷闷不乐地呆在家,望着天花板东想西想,也不愿意主动联系子女和亲朋好友。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被关心、与人多交流。老人大可不必“杞人忧天”,不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相对闲暇的时间,给亲戚朋友打打电话,走动走动,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该出手时就出手”;节假日的时候,充当亲友们之间的亲情“胶水”,联系、张罗家庭聚会。

总之,在儿女体谅、努力抽时间陪伴的同时,老人更要自得其乐,从容面对和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

老人孤独 心理如何自救


老年人由于年龄大了,活动圈子也小了,和孩子也都存在着一些代沟,不免会有些孤独。老人孤独怎么办?孤独老人该如何心理自救呢?

孤独心理自救方法之一:认知疗法

老年朋友首先要看到,子女“离巢”是家庭发展的必然趋势。子女长大成人,从父母身边离开,成家立业,哺育自己的后代,应该是子女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长大了都不愿离家,长期与父母住在一起,这反而是家庭不幸的表现。所以,老年人应该为子女的离巢而感到高兴。

孤独心理自救方法之二:行为疗法

当自己感到孤独时,可以制定一个计划,向自己布置不同难度的交往任务。开始时,交往任务可以简单一些,然后逐渐加强交往的难度。在与各种人的交往过程中,要尊重别人的特点与习惯,努力与人和睦相处。如果自命清高,遇到困难不肯求助于人,或者对别人的困难不屑一顾,结果必然加剧自己的孤独感。所以,一方面要善于帮助他人,从中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真诚的友谊,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求助于人,通过别人的帮助,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

孤独心理自救方法之三:婚姻疗法

少年夫妻老来伴。孩子离巢,老年夫妇应该及时地将情感转向老伴,以此去填补因子女离巢而留下来的“真空”。如果是丧偶老人,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考虑再婚,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寄托,以此来摆脱孤独。

孤独心理自救方法之四:生活疗法

摆脱孤独的最佳方法是创造良好的生活情境。这里有两层意思。子女离巢并不等于断绝彼此的关系。子女离家建立新的生活空间后,老人还应该继续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尽量增强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给他们适当的帮助。或者,条件许可时,老人也可以在子女家轮流居住,以免独守空房。这就是一种生活情境的创造。

孤独心理自救方法之五:个人兴趣

从看书、习字、画画、练琴、打拳、击剑、种花、饲养动物等活动中获得乐趣。这些均有助于自己从孤独的小圈子里解脱出来。即使从事这些活动时可能只有一个人,但是,一旦全身心地投入,孤独感也就悄然消失了。

以上就是老人心理自救的方法,各位老人不妨一试,让孤独感离你远去。

老人过分依赖子女源于孤独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职业可以如“母亲”这个职业一样受到所有人的尊敬,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圣洁的!每一次谈起母亲,心中总是会流淌过无数关于母亲的最美妙的词汇。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两面性,最近常听到身边的男性朋友提起自己的母亲,却不住地摇头。

甚至有一位朋友说:“我这一生最辛苦的事情就是和母亲之间爱的征战,我都30多岁的人了,她每天要打很多次电话给我,周末一定要回去陪她。

如果不回去,她说自己会疯了,我都这么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工作、交际圈,她这么追着我,我看,她不会疯,我倒是会被她缠得发疯!”

母亲为什么会这样呢?从心理需求的满足度来看,母亲对成年儿子出现这样的依赖性情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老年人特有的孤独和寂寞感,让母亲更需要亲密的依恋关系。

2.从忙碌到清闲,生活中尚未找到新的替代事件。

3.人际交往的范围较狭窄,生活中知心朋友不多。

4.夫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质量不高,被爱与被关怀的心理需求度欠佳。

5.未来生活没有目标。

如何协助母亲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这其实是我们很多人都想要知道的答案。

一、用爱心说诚实的话

高先生在一次聚会上,因手机没电借朋友手机回信息给不断催他回家的母亲。结果母亲回复:“儿啊,你借朋友手机为什么号码还是你的?说谎也要高级一些,别忘了,你妈妈也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女性。”面对母亲的短信,他哭笑不得!

我建议他这样回复:“妈妈,您是最聪明的,我没有必要说谎,我所说的是真实的,我用朋友的手机,但卡是我的!您看,就这么小的事情我们要沟通这么久,您很辛苦,我也很累,我爱您,我们彼此需要的是信任!”

很多时候,我们有责任表达自己的看法,关键是要找准时机,用爱心说诚实话,话说得温柔而坚定,让妈妈感受到爱也明白自己的问题,效果会更好。

二、培养老人积极的兴趣点

其实依赖的情感每个人都会有,只是程度的不同,面对具有这种性格倾向比较明显的母亲,我们可以仔细观察母亲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协助母亲培养新的兴趣点。

张先生发现母亲很喜欢养花,所以他会在周末的时候带母亲去花市,观赏的同时还可以挑选一些带回家让母亲闲暇时间侍弄,并为母亲报了“花艺班”,每次看到母亲在阳台上浇水、松土,他都会赞美母亲:“妈妈,您看起来真美,这些花因为您而更美了!”母亲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上花艺班更起劲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准备一些正向积极的书籍、杂志,让父母一起读书,培养新的阅读习惯,甚至可以留作业给他们,请他们看完后写读后感,然后一起讨论。

三、和母亲建立交流的规则

我的母亲每次打电话都会诉苦:“为了等你们的电话,我每天都不敢出门!”听到母亲这么说,我很为自己的粗心而惭愧。后来我和母亲约定:每周日的晚上20:00我会准时打电话给她,她只要在那个时间等我就可以。如果我有事情不能及时和她通话,我会提前告诉她。或者尽快补电话给她。建立规矩和规则,会让我们彼此懂得尊重、体谅和包容对方。

四、制订“幸福晚年计划”

请母亲用一张纸写下她一生中最想要实现的梦想,包括她最想要做的事情、最想去的地方、最想买的礼物、最想要结交的好友……协助母亲去思考如何可以达成自己的梦想,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和支持,陪伴母亲勇敢面对新的挑战,重建新的幸福生活。母亲在一生劳碌之后,终于可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多么高兴,结束成了新的开始!

孤独:都市老人难言的痛


伴随着老年人数量的骤增,兰州已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同时,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人际关系日益疏远、淡薄。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对兰州市的许多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发现情感孤独已成为当今大多数老人的一种通病。

每日咀嚼孤独的滋味

昔日作家独享晚年

“我现在快70岁了,我不缺吃、不缺穿,但我一点也不快乐,我活得太孤独、太寂寞了!”老人名叫李又丽,今年69岁。1955年,作为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李大妈只身从北京来到甘肃支援西北建设,学公路桥梁建筑的她在兰州公路总段一呆便是几十年。1970年,由于种种原因,李大妈和丈夫离婚,开始和年幼的女儿相依为命。1978年,李大妈开始钻研文学创作,并一举取得成功,成为西北少有的女诗人。虽然头戴女诗人的桂冠,但谁能料到,老人的晚年却是如此的凄惨孤独。

1995年,退休回家的李大妈开始品尝孤独的滋味。她说。“单位现在每月给我一千多元的退休金,我一个人又住着这么一大套房子,可这些对我真的没用……我需要的是情感的抚慰和心理的补偿。”

过节的日子暗自神伤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的古训。然而,当“防老”与子女的前途放到一起时,更多的都市老人更愿送儿女去更适合发展的地方。于是,每逢合家团聚的日子,总会有一些老人因为与儿女不能团圆而黯然神伤。

68岁的乔爱民和64岁的祁小琴夫妇就属于这样的老人。他们两人都是兰州某中学的退休老师,他们有两个儿子,均先后考入名牌大学,并相继留在了外地。儿子有出息,老人无比欣慰,然而当老两口退休回家,整日面对寂静的房子时,一种思子心切的心情便油然而生。

每日的生活靠窗俯望

当城市的高楼大厦将人与人彻底阻隔开时,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因这高大的建筑,失去了在阳光下散步的机会。74岁的刘大妈就因居住在这高楼之中,已靠着窗户整整度过了两年时光。刘大妈家住火车站东面,6年前老伴因心脏病去世后一直过着孤零零的生活。刘大妈膝下有两儿一女,现均已成家,3个孩子也算孝顺,共同出钱为刘大妈找了一个保姆。因刘大妈身体不适,她每日的生活就是靠窗而坐,从高空俯视地面。照顾刘大妈衣食起居的小保姆告诉记者:“这城市里的老人真可怜,一上年龄就连门也出不去了,还是我们农村好,简单的四合小院,傍晚全家老小围坐一圈。”

四大难题困扰老人

记者最近在老龄委了解到,在接待老年人来信来访的投诉案件中,房屋产权被侵权的案件占总投诉的31%;赡养问题占25%;两费问题占18%;老年人再婚问题占4%。

据老龄委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房屋侵权案件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个别子女法律意识淡薄,伦理道德观念落后,私欲膨胀,敬钱不敬老,不择手段地与老年人争住房。而赡养纠纷增多的原因是,老年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损害。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老年人再婚纠纷主要表现在:一是找伴侣,多带有某种需求。如女方想在经济上找个依靠,而男方求偶原因是找个“保姆”型的老伴,因此大多数再婚夫妻感情基础不牢固。二是再婚夫妻多为“搭伴”过日子,往往互有戒心。另外,对于两费上访呈上升趋势,老龄委有关人士认为,主要是医保前的医药费可以报销,实行医保后,有的企业因困难没有参加医保,老人看病便出现了众多问题。此外,一些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后,退休金按企业标准发放,致使一些人心理不平衡。

专家支招:走到老人当中去

“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要,就要真正走到他们当中去,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他们及时送上温馨的情感服务”一位关注老年人问题的专家认为。

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老年人不愁吃、不愁穿,容易忽视和缺失的是情感的需要,这就要为他们多提供精神关爱和情感呵护。现在“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子女做不到的,社区、街道要主动去留意,经常找老人拉拉家常、陪他们聊聊天,使他们的心灵不再寂寞。子女在外地打工的,要多劝导他们充分理解老人的感受,“常回家看看”。针对老年人的情绪变化比较大,心理问题比较多的实际,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使他们保持健康的身心。此外,还要注意鼓励老年人老有所乐,组织他们参加诸如棋、牌、书画、球类、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美好的精神乐园。

再婚让老人不再孤独


据日本有关资料记载,丧偶的老人再婚以后生活会有很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感孤独,觉得生活更有意义。这说明重婚可以解决老年人丧偶后在生活、情感上的痛苦与无助。


首先,一个新的老伴可以共同分享、追忆生活的往事、喜怒哀乐,这样可以排除内心的烦恼、焦虑、苦闷忧郁。使内在的情感与外界的刺激达到平衡。


其次,对于再婚老人来说,有人陪伴度日可以消除孤独。白天做些两个人都感兴趣又对社会有益的事。晚上一起听音乐、看电视;夜深人静时互相体贴、安慰。这样的生活既解决了平时在生病时有人照顾,又给生活带来了乐趣。


所以,再婚对老年人来说,不仅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互相扶持,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互相沟通和慰藉,这样在心理上能达到的平衡,精神上也可以放松。它能使人愉快地度过幸福的晚年,享受人生的最后阶段。


莫让家中寂寞老人孤独死


“孤独死”对于现代人来说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据悉,这个词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现在“孤独死”已经成为老龄化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日本社会该现象尤其严重。

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空巢老人”,要警惕老人“孤独死”,一定要以日本为戒,“孝敬父母不能只给钱”。

据了解,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近1.7亿,占总人口数的12%以上,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而且,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换言之,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近日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多个地方对城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调查中显示,假牙护理不科学引起食欲不振,疾病增加,进而导致脾气暴躁或愁眉不展等,是导致空巢老人健康状态普遍不佳的首要因素。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65至74岁年龄的老人,因各种原因缺失牙齿10颗以上占50.%;74岁以上人群,约四分之一(26%)的人已缺失所有牙齿,镶配假牙者众多,超过43.7%的老年人均镶戴有活动假牙。

然而尽管如此,由于空巢老人自身信息闭塞和观念保守,再加上儿女对老人生活关心不够等因素,数十年来,老年人的假牙护理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多数镶配有活动假牙的空巢老人,其假牙护理的方法,还停留在拿盐水泡、拿酒精浸、拿开水煮、拿牙膏刷等不科学的“土办法”上,对口腔健康的损害极其严重,非常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

专家表示,“空巢老人最容易孤独,心理孤独,健康缺席。空巢老人健康不佳的最大影响因素是食欲不振,食欲不振很大一部分是缘于假牙的问题,假牙护理方法不科学,清洁不彻底,消毒不全面,就会导致口腔产生异味,食欲降低,咀嚼疼痛,影响饮食,降低肠胃功能,甚至引发溃疡、龋齿、牙周病、义齿性口炎、口腔癌等各种疾病,久而久之,后果非常严重。

年轻人如果真的孝敬父母,就不要只是以为给父母钱就能解决一切,还是要多回家陪陪父母,尽可能帮父母多做点实事,比如帮他们买些现成的假牙清洁片,带他们去医院做些相关的检查等。”

建立社会机制干预老人犯罪


老年群体犯罪,是近年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年人感觉与社会脱节、孤单是导致其犯罪激增的原因之一。关注老年群体犯罪,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因老龄化引起的系列问题的再度关注。

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出生增长率、人口性别比、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构成当前中国面临的四大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老化速度逐步加快,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0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达到7.69%,2007年上升到8.1%,预计2040年左右形成老龄人口高峰,65岁以上老年人达3.2亿人,比重超过22%!也就是说,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65岁以上的老者。

中国社会,正因老龄化的迅速到来面临不小的挑战。

宏观而言,由于人口老化速度和绝对数增长快,以及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等原因,使中国社会步入“未富先老”的尴尬局面。在经济还不十分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很健全情况下,必将导致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面临巨大压力,以及研究老龄化对策的巨大空白。

微观层面上,步入老龄阶段的个体,从昔日家庭主力旁落到社会的边缘,并且不时承受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层压力;由于保障体系不健全,因退休、病痛等原因导致的“老来贫困”;个别老龄人因再婚等因素,导致传统道德观念下的老年伦理冲突;儿女不孝顺,儿女外出打工导致的“空巢老人”等等,都给这个特殊群众带来种种心理落差,使之深感孤单、社会隔离和贫困,进而引发社会矛盾。

老年群体犯罪,不单纯是个体行为,更要分析其社会深层析原因。一段时间以来,老年群体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缺乏亲情呵护,疾病缠身时饱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缺乏社会认同感,导致不少老年群体提早步入老年恐慌症。正如报道所说,纵火自焚者是因与再婚妻子性格不和,并且遭受儿媳妇虐待之后才心起报复,而勒死妻子的吴某,难道也仅仅为解一时之气吗?可以想象,二者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前者首先面临的,是传统道德观念与选择再婚幸福带来的种种不解引发的心理煎熬,而后者,也许面临的,是赡养比自己更加年迈老人带来的经济压力、赡养义务,以及自己同样身处“空巢”地位的焦虑。而这种压力未经疏导,无法发泄的时候,便会以极端的方式给予回馈,进而引发“不畏罪,只畏生”的种种悲剧。

事实上,中国面临的庞大老年人口基数,加之尚不健全的保障体系,使得老年犯罪具有特殊的中国国情。虽然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老年人生活保障等基本保障体系的建立,但同为重要的,是社会老年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

建立老年心理疏导机制,需要“民政社会”的确立。政府不仅要为老年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更需要增强老年群体的自我认知,给予老年群体心理支持,以此帮助老年群体处理自身所处的艰难境地,尽量避免老年犯罪的发生。欣喜的是,不少地方已经开始重视老年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通过开通服务热线、建立心理疏导室、建立青年志愿结对小组等形式,给予老年群体心理的安慰,虽然这一步尚未给予农村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足够的重视。

人们常说,“千金难买老来乐”。中国自古是个礼仪之邦,讲究尊老爱幼,重视家庭观念,在近代文明的冲击下,我们是否还心存几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善待?是否已为老龄社会的到来及早做好准备?当在年关岁末,看到有如此多的打工“游子”急切等待一张火车票,踏上回乡探母的征途的时候,心中难免一丝欣慰!

孤独老人性心理的岁月


导语:俗话说:人性本色。即使是到了一定的年龄,也一直会有着对性的要求。然而对于那些孤独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却有着这样的性心理传统,即人到了老年似乎不应再有性的要求了,性功能也必然一落千丈,因此就很少会有人去关心他们的性心理状态,从而使许多老人丧偶后,性兴趣,性活动受到严重的压抑。

其实,性是自然本能的表现,无论是什么阶段都存在性的问题。老年人性功能较中年人有所下降,但并不是消失。老年人丧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适和恢复,这种本能的,又高于本能的情感(性爱和情爱)也会随之恢复。他们渴望性活动,有性兴趣,这是自然的,正常的事,无需大惊小怪。

独身老人的性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1.性回忆增多独身老年人与同龄老年夫妻相比,性回忆增多。他们与配偶在几十年生活中建立的性爱和情爱关系已深深占据他们的心理。他们常常回忆与配偶共同生活的时光,在回忆中得到性的满足。

2.性兴趣转移由于独身,性生活缺乏,性兴趣已不再仅仅是与异性亲身的体验,而是通过电视、电影等性爱的镜头,满足精神上的性体验。性兴趣以乎更广泛了。

3.性情感复杂由于传统的观念影响,家庭、子女和社会对独身老年人性要求不予理解,故他们常常感到烦恼和压抑。既想得到新的伴恋对象,又怕因此造成家庭不和。因而,性情复杂,在生活中也常表现为无缘无故发脾气等。

4.性自慰行为增加独身老年人尤其是独身老年妇女,常通过手淫得到性的满足。据调查结果表明,独身老年妇女性自慰行为通常比普通老年妇女增加。

独身老人性心理特征表现程度因人而异,有的老年人表现明显,有的不明显,它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1)传统观念;(2)社会环境;(3)个人文化背景;(4)家庭和睦程度;(5)配偶在时的性生活和谐程度;(6)个人身体状况等等。

孤独,都市老人难言的痛


伴随着老年人数量的骤增,兰州已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同时,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人际关系日益疏远、淡薄。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对兰州市的许多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发现情感孤独已成为当今大多数老人的一种通病。

每日咀嚼孤独的滋味

昔日作家独享晚年

“我现在快70岁了,我不缺吃、不缺穿,但我一点也不快乐,我活得太孤独、太寂寞了!”老人名叫李又丽,今年69岁。1955年,作为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李大妈只身从北京来到甘肃支援西北建设,学公路桥梁建筑的她在兰州公路总段一呆便是几十年。1970年,由于种种原因,李大妈和丈夫离婚,开始和年幼的女儿相依为命。1978年,李大妈开始钻研文学创作,并一举取得成功,成为西北少有的女诗人。虽然头戴女诗人的桂冠,但谁能料到,老人的晚年却是如此的凄惨孤独。

1995年,退休回家的李大妈开始品尝孤独的滋味。她说。“单位现在每月给我一千多元的退休金,我一个人又住着这么一大套房子,可这些对我真的没用……我需要的是情感的抚慰和心理的补偿。”

过节的日子暗自神伤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的古训。然而,当“防老”与子女的前途放到一起时,更多的都市老人更愿送儿女去更适合发展的地方。于是,每逢合家团聚的日子,总会有一些老人因为与儿女不能团圆而黯然神伤。

68岁的乔爱民和64岁的祁小琴夫妇就属于这样的老人。他们两人都是兰州某中学的退休老师,他们有两个儿子,均先后考入名牌大学,并相继留在了外地。儿子有出息,老人无比欣慰,然而当老两口退休回家,整日面对寂静的房子时,一种思子心切的心情便油然而生。

每日的生活靠窗俯望

当城市的高楼大厦将人与人彻底阻隔开时,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因这高大的建筑,失去了在阳光下散步的机会。74岁的刘大妈就因居住在这高楼之中,已靠着窗户整整度过了两年时光。刘大妈家住火车站东面,6年前老伴因心脏病去世后一直过着孤零零的生活。刘大妈膝下有两儿一女,现均已成家,3个孩子也算孝顺,共同出钱为刘大妈找了一个保姆。因刘大妈身体不适,她每日的生活就是靠窗而坐,从高空俯视地面。照顾刘大妈衣食起居的小保姆告诉记者:“这城市里的老人真可怜,一上年龄就连门也出不去了,还是我们农村好,简单的四合小院,傍晚全家老小围坐一圈。”

四大难题困扰老人

记者最近在老龄委了解到,在接待老年人来信来访的投诉案件中,房屋产权被侵权的案件占总投诉的31%;赡养问题占25%;两费问题占18%;老年人再婚问题占4%。

据老龄委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房屋侵权案件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个别子女法律意识淡薄,伦理道德观念落后,私欲膨胀,敬钱不敬老,不择手段地与老年人争住房。而赡养纠纷增多的原因是,老年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极易受到损害。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老年人再婚纠纷主要表现在:一是找伴侣,多带有某种需求。如女方想在经济上找个依靠,而男方求偶原因是找个“保姆”型的老伴,因此大多数再婚夫妻感情基础不牢固。二是再婚夫妻多为“搭伴”过日子,往往互有戒心。另外,对于两费上访呈上升趋势,老龄委有关人士认为,主要是医保前的医药费可以报销,实行医保后,有的企业因困难没有参加医保,老人看病便出现了众多问题。此外,一些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后,退休金按企业标准发放,致使一些人心理不平衡。

专家支招:走到老人当中去

“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要,就要真正走到他们当中去,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为他们及时送上温馨的情感服务”一位关注老年人问题的专家认为。

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老年人不愁吃、不愁穿,容易忽视和缺失的是情感的需要,这就要为他们多提供精神关爱和情感呵护。现在“空巢”家庭越来越多,子女做不到的,社区、街道要主动去留意,经常找老人拉拉家常、陪他们聊聊天,使他们的心灵不再寂寞。子女在外地打工的,要多劝导他们充分理解老人的感受,“常回家看看”。针对老年人的情绪变化比较大,心理问题比较多的实际,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使他们保持健康的身心。此外,还要注意鼓励老年人老有所乐,组织他们参加诸如棋、牌、书画、球类、旅游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美好的精神乐园。

孤独老人如何决战感情饥渴?


专家认为,形成现代老年人的空巢孤独的原因跟以下因素有关:

1.因离退休而离开了工作单位和同事,从开放的大范围退缩到封闭的小圈子,原有的知识结构,技能训练能力,往往已不适应现代社会。

2.与子女合不来。老年人与年青人的代沟有扩大趋势,老人固守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为后生认可,由此而疏于代际交往,与子女分开生活。

3.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已经从“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中分化出来,成为“两代同堂”或“小夫妻”型家庭结构,子女婚后大多离长辈而去,难得一聚。

4.好儿女志在四方,坏儿女嫌弃老人。大凡事业心强闯荡天下的子女,很少能厮守着老人,伴随父母。某些良心欠佳的子女,仅对父母的遗产和劳动力感兴趣,而对老人的生活、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全然不顾。

5.兴趣索然,自娱乏门。有不少老年人未培养起自己的兴趣爱好,离开工作岗位后,除了吃饭睡觉,便是看电视、身心无所依托。

6.受制于“老不正经”压力或子女的阻拦,再婚不能。

7.随着生活的节奏的加快,亲人忙碌无暇与老人接触。

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呢?

1.树立敬老、爱老的社会新风,让他们感受到整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例如逢年

过节组织对孤寡老人的慰问、服务等。

2.子女应尽自己赡养、孝顺老人的责任,身在外地时更要多加关心,从而让老人享受到儿孙绕膝、晚辈嘘寒问暖的天伦之乐,而不至产生被冷落、被遗弃的感觉。

3.常与老人谈心,老人整日在家,活动范围小,又年老、体弱多病,加上对子女

的牵挂和对往日好友的思念,内心常常不平静。精神上的这些苦恼、烦闷、忧虑需要向外渲泄,向人诉说。小辈如能抽时间常和老人谈心聊家常,能使老人的心理满足,同时也利于家庭气氛的和睦。

4.探寻家门内外无数消闲自娱之道。老年人是得天独厚的“悠闲族”,有人称退休是“第二人生”之始,没有子女相随,卸了抚育重担,正可自寻乐趣。鱼虫花鸟、走亲访友、优哉游哉(旅游),身心怡然。甚至有点癖好也无妨,幽默闲适大师林语堂称:“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可见有了这种消闲自娱、仰赖健全、乐观的心态,就会感觉到越活越有味。

5.支持丧偶老人再婚。子女对老人再好,有些感情却是子女无法替代的,老人的某些感情需要,是当子女的也满足不了的。因此,对于丧偶老人,子女应该热心当“红娘”,成全他们的婚姻,不应充当不光彩的干涉者。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人不与社会脱节 就不会孤独》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人多养生就不会生病”专题。

老人不与社会脱节 就不会孤独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