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脾肾湿寒是万病之源

冬季养生食谱脾肾。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围绕养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传,不注意平日的养生,好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确有效的养生常识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的内容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伤寒论》:脾肾湿寒是万病之源,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人体只有保持正常的理想体温,身体才会健康。别不信,体温是可以决定寿命的。

摆在眼前的现实就是,为什么生活条件好了,医学发达了,现代人的疾病却越来越多了呢?其最大的根源就在于,人的体温不!正!常!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7.5度,而处于这个范围的最理想体温是36.5~36.8度。特别是36.5度,是一个分水岭。有调查显示,常年低于这个温度,身体的各种不适可能会伴随一生;而高于这个温度的适宜的体温,则可以大大降低患病几率。如果你的体温偏低,或者身体有局部比如肚子、膝盖、手脚,特别凉,那么,你该有点儿危机意识了。

低温很可怕!

曾有研究表明:体温每下降1℃,机体免疫力就下降30%以上,而每升高1℃,免疫力则提高5~6倍。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处于较高温度,癌症、抑郁、心脏病等症状都会明显减轻,甚至是瘦身成功率也会显著提高。最明显的表现是:

癌细胞在35.5℃时,会大肆繁殖,而在39.6℃的环境中,则会死去。

威胁现代人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多不胜数:癌症、高血压、脑梗塞、心肌梗塞、糖尿病……很多常见疾病的发生存在一个共性,那就是体温低下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是体寒侵蚀了我们的健康。

寒是哪来的?

古中医认为,寒是百病之源。寒的来源大多是现代人引以为傲的时尚生活。以车代步、夏天吹空调冷风、吃冷饮、吃海鲜、吃各种反季蔬菜水果...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让很多人陷入“寒性体质”的状态。

“寒”不仅会降低免疫力,还会使血管收缩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血压上升,还容易引起心肌梗塞等血栓症和胆结石等结石症。就像水遇冷会结冰一样,一切物质遇寒后都会硬化。“寒”是导致癌症、心脏病、高血压、肥胖、腰痛、头痛、失眠等疾病多发的重要原因。

古中医怎么看?

其实, “体寒致百病”的观点,古中医早在1700年以前就有研究了。《伤寒论》的内容集中说明了“脾肾湿寒是万病之源”。体寒则寒凝血滞,血液以及湿气等液态垃圾都会淤堵在人体中,轻则手脚冰凉、脸上出油、身体肥胖;重则引发痛经、关节痛、男女生殖系统疾病等;再严重一点,淤堵严重,则会形成囊肿甚至肿瘤,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癌症。

古中医没有那么多专业术语,但简洁的指出了问题的本质,并以其六经辨证的理论,直指体寒的根源——脾肾湿寒。既然古中医指出体寒的根源,自然也就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即从脾肾入手。除湿寒重在扶阳,靠人体自身的阳气,主要是肾阳和脾阳推动寒气和水湿排出体外。相比于泡澡和暖宝这样的外界祛寒手段,此举效果远胜千里之外。

房子要采暖,身体更要暖!

小编推荐

理不过《内经》,法不过仲景,从《伤寒论》看中药用法


桂枝

一、应用:

1.治心悸、气上冲等,桂枝能平冲降逆,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

2.治疗出汗。汗为心之液,汗多者多心悸,桂枝能温通心阳。

3.药证

桂枝舌:舌质淡红,舌体柔软,舌面湿润,舌苔薄白。

桂枝体质:"林黛玉"。

二、用量

《伤寒论》用桂枝有三个剂量段:

小剂量(2两):多配伍麻黄治疗身体痛、无汗而喘等。

中剂量(3-4两):治疗腹痛或身体痛;

大剂量(5两):治疗心悸动、奔豚气等;所以,桂枝用于心脏病,必须量大,可用12-15g,甚至达30g。

三、经验配伍

1.桂枝甘草是平冲定悸的主药。

桂枝甘草茯苓为动悸;

桂枝甘草人参麦冬是虚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是惊悸;

桂枝甘草五味子是咳逆而悸。

2.治疗自汗。

桂枝汤治脉弱自汗;

桂枝加黄芪汤治身肿自汗;

桂枝加附子治身痛自汗。

芍药

一、应用:

1.芍药甘草汤主治"脚挛急",解除肌肉挛急的作用非常明显

3.芍药能用于便秘者。

2.腹痛时,《伤寒论》必用芍药。

5.芍药枳实主治腹痛便秘,是胃肠动力剂,相当于西药马叮啉。

6.芍药配白术茯苓,是利水剂。

三、用量:

《伤寒论》用芍药有2个剂量阶段:

用小量:2-3两即可。

大量:4-6两,主治以腹中急痛为主证的病症。

芍药甘草汤原方用量各4两。 后世用量从12:1到3:1不等。

甘草

一、应用:

1.用于瘦人。《神农本草经》载甘草能"长肌肉"。

2.咽痛,多用甘草。

3.甘草用于口腔黏膜病。咳嗽也是黏膜病。

二、经验:

1.甘草6g,桔梗3g。为利咽方。。

2.甘草6g,桂枝12g。为定悸方。方中桂枝多改用肉桂10g。

3.甘草12g,干姜6g。用于以吐涎沫而不渴、苔滑为特点病症。

大枣

一、应用:

1.《伤寒论》使用大枣最多的是与生姜、甘草分别同用。

2.从临床来看,凡动悸者、脏躁者,多形体瘦弱、舌淡脉细,故使用大枣、甘草为主的方药。

3.《伤寒论》对体质瘦弱的虚劳患者,常常大量使用大枣,最大量达30枚,因为大枣味甘,含糖量很大,可以作为能量补充。

二、使用注意:

大枣一般不与麻黄配伍。

麻黄

一、应用:

1.麻黄多用于无汗证。

2.麻黄配黄芪:主治关节疼痛、汗出身重而肿者。

3.黄肿者的咳喘,麻黄最为适宜。

4.《伤寒论》使用大剂量麻黄强调脉象,如大青龙汤证的脉象为浮紧。

二、用量

1.麻黄的用量有多个阶段。

2.麻黄的中毒量为30-45g。《伤寒论》用麻黄多先煎去上沫。

附子

一、应用

1.麻黄汤证或桂枝汤证的恶寒,一般经发汗以后可以减轻,如果恶寒不仅不减轻,反而比以前严重,这种情况多出现于阳虚证患者,恶寒同时,常常汗漏不止,身体湿冷,精神萎靡,此时就适宜用附子。

3.附子主治脉沉微与痛证。

2.大剂量附子多用于痛证。

4."附子脉"的表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6.《伤寒论》使用附子:

止痛多与细辛同用;

温阳止泻多与干姜同用;

配人参治大泻而脉微不出;

配大黄治腹痛而大便不通

与白术茯苓白芍同用则利水;

与麻黄芍药桂枝甘草同用治疗身痛。

二、用量:

《伤寒论》用附子有2个剂量阶段:

回阳生用1-2枚;

止痛炮用3-5枚。

三、使用注意:

有毒,须久煎。 附子中毒,古时侯用甘草、黄连、肉桂、绿豆、黑豆汤解之。现代多注射阿托品、普鲁卡因等。口服浓茶也有解毒作用,目的是沉淀生物碱。

《伤寒论》桂枝要去皮?桂枝和肉桂到底是什么关系


解表药中桂枝这味药,很多人都误以为桂枝是桂花树的树枝,事实上它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的嫩枝。肉桂树有两个地方可以入药,一个就是嫩枝,也就是桂枝;另一个就是它的皮,就是我们平时烹饪用的桂皮,中药的名字叫肉桂。

肉桂树在南方的分布比较广,长江以南的地区基本上都有,但是最好的是两广地区,也就是广西、广东,当然最好的、最优质出产在越南的青化地区,这个地方是品质最佳的。

《伤寒杂病论》这本书里面凡是用到桂枝的地方的地方都写了去皮两个字,现在市场上也真的有人把桂枝外面的皮剥掉来入药的,可真的把皮剥掉了,这桂枝也就没什么用了。桂枝主要发挥功效的也就是这一层皮。

这是因为古代桂枝和肉桂是一起割下来的,如果用桂枝来解表的话,就会写去皮用桂枝,就是去掉肉桂,也就是说我们把桂枝和肉桂分开,而不是真正的让你把桂枝的皮去掉。

桂枝的药性是辛、甘、温。辛有散的作用,甘有补的作用,温就是偏温的性,可以散寒。归肺经、心经和膀胱经。

1、发汗解表。

主要针对是外感疾病比如说风寒感冒,当然还有风寒之邪瘀痹在我们的肌表比如说皮肤瘙痒之类的。

2、它有温通经脉的作用。

一个温一个是通,所有经脉痹阻情况最容易出现的症状就是疼痛,因寒凝血滞引起的,在任何经脉痹阻都能到用到桂枝。

3、它能助阳化气。

在临床上碰到各种系统阳气不够、气化不行而且又不通畅的时候,都可以用到桂枝这个药。

关于桂枝使用剂量的问题课本上推荐的是3~9克。桂枝本身是没有毒的,但是这个药如果是用的量太大或者是辩证有错误,如果不是寒性疾病而是热性的疾病或者是说阴虚内热的疾病你大剂量使用肯定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

再一次提醒大家,桂枝主要发挥作用的是它的嫩皮,就是桂枝表面的这层皮,它含有挥发性的物质,所以煎药的时候不要煎太久,否则作用就会很差。同样的道理桂枝存放时间太久了,药效也会比较差,所以说桂枝最好使用当年采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桂枝尖,因为药房常见的桂枝都比较粗,现在大家为了赚钱,就会把整个树枝采下来,其实老树枝它接近桂皮的作用了。所以用桂枝尖,才是真正的桂枝的作用。

湿气是万病之源 常吃这些食物去除体内湿气


中医养生认为,湿气是万恶之邪,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杀伤范围最大的致病因素。湿气于人体而言,就像是潜伏着的一颗极大的健康炸弹,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会觉得浑身乏力,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殊不知这些都是湿气惹的祸。下面推荐几种食物,帮你赶跑湿气。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香菇

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肉的之称,是颇受称赞的药膳。香菇性味甘平,归肝经和胃经,对于气血亏虚、不耐劳累等有调理作用。尤其是野生的香菇,补气祛湿的功效更为明显。因为野香菇多生长于山坡之上较为潮湿的地方,因此对于湿气有很强的防御力,其祛湿功能主要来源于此。

吃香菇好处

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香菇中的香菇多糖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产生,并提高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

2.延缓衰老

香菇的水提取物对过氧化氢有清除作用,对体内的过氧化氢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3.防癌抗癌

香菇中含有的另外一种化合物--香菇嘌呤(也称赤酮嘌呤)可以降低胆固醇的水平。香菇含有的抗氧化剂含量是麦芽的12倍,是鸡肝的4倍,使它具有更好的抗癌效果。

4.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

香菇中含有嘌呤、胆碱、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质,能起到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预防动脉硬化、肝硬化等疾病。

二:玉米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就成了最常见的,也是最适合夏季祛湿的食物。玉米可以说营养是非常丰富的,含钙量可以和牛奶媲美,丰富的维生素E可起到减轻动脉硬化、脑功能衰退、皮肤衰老等功效;较多的膳食纤维,有润肠通便之功,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丰富的烟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浓度、甘油三酯等;含有的玉米黄素,可有效的对抗老年性视网膜黄斑病变。

玉米又被人们称为玉蜀黍、苞谷、玉茭、棒子等,它是一种夏季收获的植物。玉米的作用也是很多的,具有延缓衰老、益肺宁心、调中开胃、利肝胆、清湿热等其他的很多功效。

中医学认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健脾渗湿、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等功能。

1.玉米可以延缓衰老

中医学认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健脾渗湿、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等功能,立秋时令食用不但能祛秋燥,还有助于延缓衰老。

2.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现代的医学研究表明,玉米中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现代研究证实,玉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因此,玉米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玉米可以明目

玉米含有类黄酮,对视网膜黄斑有一定作用,所以多吃玉米有明目作用。

4.玉米能防癌、抗衰老

玉米中含的硒和镁有防癌、抗癌作用:当硒与维生素E联合作用时,能防止十多种癌瘤,尤其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和直肠癌,另外,硒还可以调节甲状腺的工作,防止白内障的发生;镁一方面能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加强肠壁蠕动,促使体内废物排出体外,这对防癌也有重要意义。它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

三:绿豆芽

绿豆芽的营养价值也毫不逊色,它不仅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

虽然绿豆芽、黄豆芽均性寒味甘,但功效不同。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适用于饮酒过度、湿热郁滞、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等患者食用。黄豆芽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美肌肤的作用。

吃绿豆芽的好处:

1、绿豆在发芽的过程中,会发生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变化:部分蛋白质会分解成易被人体吸收的游离氨基酸;棉子糖、毛类花糖等产生气体的糖类完全消失,使得进食绿豆芽后不会像过量食用绿豆那样引起腹部胀痛。而且,绿豆发芽后,释放出更多的磷、锌等矿物质,维生素类物质的含量也会大大增加,其中维生素B2增加了2-4倍,胡萝卜素增加了2-3倍,维生素C增加了6%,叶酸和维生素B6也有所增加。

2、绿豆芽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纤维素、胡萝卜素、尼克酸和磷、锌等矿物质,具有多种用途。因为含纤维素,绿豆芽与韭菜同炒,可用于防治老年及幼儿便秘,既安全又有效。

3、绿豆芽含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对于维生素B2缺乏引起的舌疮口炎、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疾病等都有辅助治疗作用。美国人很推崇绿豆芽,认为它是最适合肥胖人进食的蔬菜之一。

4、我国栽培制作绿豆芽己有近千年的历史。《本草纲目》说它解酒毒热毒,利三焦,清代名医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它生研绞汗服,解一切草木金石诸药、牛马肉毒、或急火煎汤冷饮亦可。说实在的,如果真用于抢救中毒,绿豆芽的力量尚欠单薄,但是作为去痰火湿热的家常蔬菜,倒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凡体质属痰火湿热者,平日面泛油光,胸闷口苦,头昏、便秘、足肿汗黄,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而且多嗜烟酒肥腻者,如果常吃绿豆芽,能清肠胃,解热毒。

5、绿豆在发芽过程中,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可重新组合,使绿豆中较为缺乏的氨基酸大幅度提高,并使氨基酸的比例更适合人体的需要,从而提高了绿豆芽的营养价值;绿豆通常不含维生素C,但经发芽后含维生素C十分丰富,尤其发芽4至7天的芽绿豆在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含量每100克芽含维生素C达数百毫克。如果在发芽时有日光照射,则维生素C还要明显提高。绿豆芽中还含有丰富的尼克酸、维生素B2、B1以及胡萝卜素。中医认为绿豆芽味甘、凉、无毒,经常食用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

四:黄花菜

黄花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有清热、利湿、利尿、健胃消食、明目、安神、止血、通乳、消肿等功能。

吃黄花菜的好处

1、降血压。

据研究表明,黄花菜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保健蔬菜。

2、防治肠道癌瘤。

黄花菜中还含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大便的排泄,因此可作为防治肠道癌瘤的食品。

3、肌肤美容。

常吃黄花菜还能滋润皮肤,增强皮肤的韧性和弹力,可使皮肤细嫩饱满、润滑柔软,皱褶减少、色斑消退、增添美容、黄花菜还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轻度的消炎解毒功效,并在防止传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4、健脑、抗衰老。

黄花菜有较好的健脑,抗衰老功效,是因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是机体中许多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分,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能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特殊疗效,故人们称之为健脑菜

肥胖可谓是百病之源,如何控制饮食才是关键!


肥胖为什么会容易引起慢性病呢?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往往高热量的食物,让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会使人发胖,这时候慢性病就来了,那么肥胖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肥胖被视为慢性疾病,是因为其可以导致多种身体危害,可谓是百病之源,肥胖者一定要积极减肥,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带来严重的身体问题。

1、肥胖者容易得上糖尿病,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肥胖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容易增加胰岛负担,从而使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肥胖可谓是百病之源,如何控制饮食才是关键!

2、肥胖者容易发生癌症,肥胖容易引起食管癌、胰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

3、肥胖容易导致关节损伤,出现慢性关节炎。肥胖会增加关节负担,使关节受重过大,容易出现关节病变。

4、血脂异常,肥胖者体内脂肪含量过多,会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从而容易导致血脂异常,容易出现高血脂。

5、肥胖者容易出现脂肪肝,脂肪肝是由于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肝脏而出现的肝脏病变,主要发病原因就是肥胖。

肥胖饮食注意?

晚餐摄入的热量不应该超过全天摄入总热量的30%,这对于防止和控制肥胖至关重要。

晚餐如果过多的进食肉类,不但会增加肠胃负担,而且会使血压猛然上升。人在睡觉的时候血流的速度大大减慢,大量的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据有关科学实验证明,晚餐经常进食荤食的人比经常进食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2~3倍。而患高血压、肥胖症的人如果晚餐爱吃荤食,害处就更大了。

肥胖症患者饮食禁忌

1.忌吃糖类肥胖症患者在摄入糖后,易以脂肪的形式积聚于机体内,而不变成糖原积存于肝脏和肌肉内。这是由于糖类在体内能转变为脂肪,故必须限制糖类食物的摄入。这类食物有粳米、面粉、蚕豆、豌豆、甘薯、藕粉、土豆、苹果、桃、梨、香蕉、大枣、蜂蜜、巧克力、炼乳等。此外,一些甜点心、甜面包等也忌多食。

2.忌多吃食盐盐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每1克盐必须加人llO毫升水才能变成生理性水,过多食入盐,能引起口渴和刺激食欲,使身体更加增重,故忌多吃盐。

3.忌吃含嘌呤高的食物这类食物有动物内脏、豆类、鸡汤、鸭汤、肉汤等,能增进食欲和加强肝、肾、心的中间代谢负担,故忌食用。

4.忌吃脂肪摄人过多的脂肪,会抑制造血功能,引起患者消化、吸收不良,故每日的摄入量应限制在70克以下,并使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各占一半。

5.忌吃油放、油炸的食物这类食品有油煎馒头;油炸猪排、春卷、油炸鸡等。因其含有较多的脂肪,并能刺激食欲,故忌食用。

肥胖可谓是百病之源,如何控制饮食才是关键!

6.忌多饮水分肥胖症患者组织的亲水性增高(脂肪组织具有滞留大量水分和盐类的特征),使体内残余物质排出减缓而积蓄于组织内,故忌多饮水,限制其摄入量。肥胖症患者的饮水量(包括饮料及菜肴中的液体),每日应在800~1500毫升。超过1500毫升或低于800毫升均不合适,因为超过了可增加血液循环的负担,并使体内积存的水分增多,体重增加。限制水分过多则使汗腺分泌紊乱,体内的代谢残渣排除也会受到障碍,尿液浓缩会引起盐类沉积于尿道而引起绞痛。

7.忌食油腻食物、动物脂肪、过甜或过咸的食物。

8.忌食面粉甜食、饮酒(包括啤酒),这是因为酒能刺激胃壁,增进食欲。

9.还应忌食高蛋白食品,勿以为高脂肪食品应避忌而高蛋白(如牛排、猪排)则不必,实际上,多余蛋白质同样可变成热量,防碍脂肪的消耗,而达不到减肥目的的。

水是生命之源喝水也应讲究技巧


一般来讲,当人们在平时出汗较多或者是感冒发热的时候,医师一般都湖建议其多喝水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可见,水对于人体正常运转的维持是很关键的,而如何才能喝对水,其实也要要讲究技巧的。

晨起喝水多伤脾阳。经过一夜的消耗,早晨起床后,身体里的血液浓度较高,此时喝水,可防止血液过于黏稠,还能清肠、通便。不过,早上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时,而水属阴性,容易伤害脾阳,因此不宜多喝,更不能喝凉水。体质较弱的儿童及老人可以喝半杯(约100毫升)水,成年人则可喝一杯。

4个喝水最佳时段。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可起到通便、润肠的作用;午睡后,身体消耗了午餐摄入的高能量,易倦怠,在13:00~15:00之间喝一杯水(最好是绿茶),可起到防止犯困、降血脂的作用;晚饭前喝一杯水,可以冲刷人体的生理马桶———清洗膀胱、排肾毒,还可预防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晚上睡觉前喝一杯水可以养阴,防血稠。这是每天最佳的喝水时段,其余可按需补充。

按需喝水。中医不提倡不渴也喝水,主张顺应需求,喝水太多反而可能伤肾。人的年龄、体质、气候及所处地理位置都会影响对水的需求,比如冬季寒冷,人体所需的水自然少些;夏季炎热,人需要多喝水。喝水的量要因人而异,健康人可通过是否有口干舌燥、大便燥结、尿色深黄等信号来判断。比如,正常的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深就应该补充水分,若颜色很浅就说明可能水喝多了。

不可大口喝猛水。口渴时,不少人习惯“咕噜咕噜”地豪饮一番,殊不知,如此喝猛水,会骤然增加心脏负荷;吃饭时喝猛水,则会冲淡胃酸,影响消化。少量、多次、慢饮是正确的喝水原则。把一口水含在嘴里,分几次徐徐咽下,才能充分滋润口腔和喉咙,有效缓解口渴。另外,患有心脏功能衰竭、急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者不宜喝水过多。

“阴阳水”要少喝。所谓的“阴阳水”多指生水(矿泉水、自来水等)和开水混合成的水,网络上曾流传喝“阴阳水”可以排肠毒的说法,但这些观点没有科学根据。日常饮水机中经过净化的水,混合起来对身体无碍,但除此之外的自来水、井水等生水,多含有细菌、病菌、寄生虫等有害物,用其与开水混合,会带来很多微生物和毒素,可能引起肠道传染病,是不可取的。

从文中讲述可知,人们在早晨刚起床的时候就喝水是很容易伤脾阳的,而且,大口喝猛水的行为还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可见,大家要想健康养生的话,对于喝水的技巧和规则也是应当有所了解和掌握的。

论“秋不食姜”


生活就像一杯水, 酸、甜、苦、辣就像是在平淡的清水中增添出味道, 正所谓人生百味, 缺任何一种味道或许就不是幸福完美的人生。饮食同样如此, 醋的酸、盐的咸、糖的甜、姜的辛辣……各种味道都调节着人的味蕾, 保护着人的健康。

死守条文是呆板、机械的, 也违背了中医理念

姜, 味辛温, 入肺、胃、脾经, 其全身都是宝, 姜皮辛凉, 善治皮肤浮肿;姜汁辛温, 辛散胃寒力量强, 多用于呕吐;干姜辛温, 温中散寒, 回阳通脉;生姜辛而性温, 益脾胃, 祛腥臭。

古书有云:“一年之内, 秋不食姜;一日之内, 夜不食姜。”此不无道理。秋燥阴液不足, 辛热温燥之品, 耗伤津液之弊。夜属阴盛阳闭, 姜味辛发散, 有违自然, 易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然而, 人的先天禀赋有强弱之分, 饮食气味有厚薄之异, 疆土地域不同, 贫富贵贱苦乐亦各有不相同, 从而导致了个人体质的差异。体质不同, 饮食调养方法各异, 因此不可因“古”而一成不变。

阴虚、湿热体质的人应减少大量进食生姜等辛温发散之品;内热症的病人 (如肝炎黄疸、肺热燥咳、胃热呕吐、口臭、痔疮出血、痛疮溃烂等) 亦不宜大量食用生姜。

在天气寒凉的秋冬时节, 脾虚胃寒的人早上含片生姜, 会觉得胸前暖暖的, 很舒服, 振奋脾胃之阳气以御寒保暖。一般而言, 睡前不建议吃大量的生姜, 因为可能会刺激到肠胃, 影响入睡从而不利于养人体之阴。

姜是饮食中的调味品, 调养着人的健康

食用海产品时, 多搭配姜末、姜丝作佐料:因为海鲜多属寒腥之品, 加姜既可中和寒腥, 又防寒伤胃, 避免消化不良。另姜可壮阳, 古有"男子不可无姜"之说。

气虚寒咳, 夜间尤甚者吃姜能缓解:古方“小青龙汤”用到了干姜, 可温肺化饮, 祛邪止咳。红糖姜水有驱寒止咳之效, 可治疗或缓解轻微感冒及其并发症, 如咳嗽、咽干痒等症状。

消化不良者, 吃姜增饭量:“饭不香, 吃生姜”, 吃上一两片生姜或菜里放上一点嫩姜, 能增进食欲, 增加饭量。

推荐:广东小吃, 美味甜品──姜撞奶

姜撞奶是以姜汁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具有广东传统特色的甜点小吃, 其口感滑嫩, 风味独特。中医学认为:乳汁 (奶制品) 是由机体气血化生而来, 性平微寒, 味甘, 归心肺胃经, 可补五脏, 润肌肤, 养气血, 生津止渴。姜撞奶所用的奶源多为牛乳类制品, 《千金食疗》提出:其性味较寒, 而姜性辛微温, 正好中和牛奶的寒性, 散寒暖胃, 去痰下气。

姜不失为饮食中的调味品, 适当地添加会让人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但不同体质的人群, 其用姜的量及方法也有异, 因此可按个体的不同、时令的差异合理用姜。

“调养用姜, 体质增强”!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2养生常识频道《《伤寒论》:脾肾湿寒是万病之源》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冬季养生食谱脾肾”专题供您欣赏!

《伤寒论》:脾肾湿寒是万病之源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