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四季养生 > 中医养生七原则 > 导航 > 七夕饮食养生

七夕饮食养生

2019-10-12

揭秘浙江各地七夕习俗

中医养生七原则。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四季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揭秘浙江各地七夕习俗》,但愿对您的养生带来帮助。

导读:你好奇浙江各地七夕习俗吗?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浙江人过七夕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杭州人七夕要赛巧,金华人流行杀公鸡,宁波要用槿叶洗头今天小编为您介绍浙江各地七夕习俗。

浙江各地七夕习俗

1、杭州;七夕赛巧

坎山镇有个千年古寺地藏寺,当地百姓在七夕之夜都自发地来到地藏寺宿山祈愿,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坎山百姓过七夕的另一内涵则是七夕赛巧文化。

家家户户都祭星乞巧在庭院中放一根巧杆,上面挂着花边,八仙桌上也放着精美的花边,桌子中间摆放着时令水果藕断丝连的莲藕、甜甜蜜蜜的方柿、多子多福的石榴、巧果如心的水菱和一碗清水。乞巧结束后便是女孩们的赛巧活动。穿针引线,挑织花边,姑娘少妇现场比试,其乐融融。

2、金华:杀公鸡

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初七家家都要杀一只公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便能永远不分开。

七夕这天,农家少女会取黄荆柴及乌桕叶捣汁洗发,让一头秀发乌黑发亮,美若仙女;家中女子于七七之夜,设香案陈列瓜果糕点于庭院,遥拜七仙女,向其乞巧。女孩们会静卧葡萄架或梧桐树下,听牛郎织女窃窃私语;姑娘们还会用指甲花涂染指甲,打扮窈窕,吸引眼球。

3、衢州:冲洗净身

每年七夕,柯城区九华乡关溪村村民都会敲锣打鼓、放鞭炮、抬佛,热闹地举行庆祝活动。当天,村民都要用水冲洗自己身体,以求净身,意思是:消灾,老佛保佑,万事平安。关溪村七月七民俗庙会始于明代,这一民俗一直延续了几百年,周边村民每逢此时,也来关溪村参加民俗活动。

4、绍兴:南瓜棚下听悄悄话

在绍兴农村,七夕这一天,到了夜深人静之时,许多少女都会悄悄地躲在暗处,偷听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说的悄悄话,俗称听天语。据说,凡是听到了他们相会时说的悄悄话的女子,日后必定能得到千年不渝的坚贞爱情。

5、台州:石塘小人节

在温岭石塘镇的石塘、箬山一带,七夕节被称为石塘小人节,长辈在七夕当日向七娘妈(织女)为未满16岁的孩子祈愿。三百多年前,石塘、箬山一带的居民从福建迁入,将当时在闽南盛行的七夕供奉玩偶的习俗也带到了这一地区。因该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这一习俗至今仍被民众完好保留。

6、宁波:槿叶洗头

每逢七夕,宁波民间有妇女拜织女、乞巧、对月穿针、槿叶洗头、听悄悄话、印巧果等习俗,宁波各地方志均有相关记载。明代嘉靖《鄞县志》:七夕妇女陈瓜果乞巧。明嘉靖《镇海县志》:七夕妇女用槿叶汁燂(温水)汤梳栉,庭院陈瓜果乞巧。清代雍正《慈溪县志》:七夕妇女陈瓜果乞巧。清代康熙《象山县志》:七夕妇女陈瓜果乞巧等。

7、温州:送巧食

每逢七夕,温州民家女子便在庭院中陈列各种瓜果、糕饼,面对天穹穿针引线,向织女乞求智巧,曰乞巧。此俗已废。民间还有七夕吃巧食习俗。巧食系米粉拌红糖、蘸芝麻制成,有舌形、指形等。人们是夜把巧食抛在瓦背上,酬谢喜鹊搭桥之功,并望多给人间报喜。

七夕节,温州民间有吃麻巧和红豆饼的习俗。爷爷奶奶们会把亲手做的巧食(麻巧)送给孙儿孙女们,并刻意把巧食做成手指状,祝愿孩子们长大都有一双巧手。过去,温州人凡在这一天出生的,也会给取一个带巧的名字,比如男娃叫阿巧、巧弟,女娃叫巧姐、巧妹等。

8、嘉兴:七夕香桥会

在嘉兴,每年七夕,人们都会赶来参加七夕香桥会,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搭成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并在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在祭祀牛郎织女后,便将香桥焚化,象征着二人已经走过香桥,欢喜相会。

嘉善农村家家用西瓜祭牛郎织女,用脸盆接露水,谓露水为牛郎织女眼泪,抹眼和手,可使人眼目清亮,心灵手巧。桐乡濮院七夕有请机神的习俗。民国时期,嘉兴有童谣:七七星,扁担星,念巧七遍就聪明。夜晚斋星,供品以西瓜、藕、菱为主。

浙江各地七夕风俗各不相同,都有自己的特色,想要知道更多更具体的七夕习俗,请继续关注。

相关阅读

细数胶东七夕的习俗


导读:说到胶东七夕的习俗,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其实胶东七夕的习俗与很多地方不一样:拜七姐神、烙面果子、吃火烧、洗巧头这些习俗你听说过吗?

胶东七夕的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那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也是家喻户晓,情感万家。胶东七夕的习俗多,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1、拜七姐神

在胶东地区,多于七夕拜七姐神。年轻妇女穿上新装,欢聚一堂,于庭中盟结七姐妹,口唱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

不少地方还制作巧花,少女们用面粉制牡丹、莲、梅、兰、菊等带花的饼馍食品(或称巧果),还有巧菜,即于酒盅中培育麦芽(此即宋代的种生),用巧果、巧菜来祭祀织女。

2、烙面果子

胶东栖霞七月七有这样的风俗,按农时来说,有句农颜是六月六看谷秀,七月七看谷米。意思是到了农历的六月六田里的谷物开始秀穗,待到七月七颗粒已基本饱满,丰收在望。为了迎接丰收,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烙面果子的习俗。

做法是用油、牛奶、鸡蛋、糖把面粉和好,再用模子(磕子)印成各种样式的面果子,然后在锅中烤烙,名为磕饼。面果子形状大小不一,有圆的,有花、叶、桃等植物类的,有鱼、鸡、猫等动物类。面果子做好后用长线将其串在一起成长串,中间夹上早熟的苹果桃李等瓜果,尾部系上多色花布,挂在新高梁杆上供孩子们玩耍零食,或挂在墙壁为装饰品,或馈赠邻居孩子以示爱戴。

3、吃火烧

另外,栖霞西南部和招远东南部及莱阳西北部三县市交界处一般在7月6日做吃火烧(大和小的在锅里烤钹的面果子)。

为何要在7月6日?唐五代时,北方民间多以七月六日为七夕,宋太宗曾颁布令恢复古制,但至今仍有在七月六日过节的。胶东的招远、掖县、长岛等部分地区,多以七月六日为七夕,有招远人,性子急,拿着初六当初七之谚。

4、乞求活动

另外,神话传说天上的织女向往人间,私自下嫁牛朗。王母娘娘用她的发簪划出一条天河将其二人分隔两边。每年的七月七由喜鹊搭桥相会。据说这一日有情人夜晚在葡萄架下约会能白头谐老,夜深还能听到牛郎织的私语。这一日及前几天如逢阴雨连绵,称其姐姐哭,即盼望相会的日子。从前民间小女有 生巧牙集体吃乞巧饭,举行请姐姐等乞求活动,以求心灵手巧。

入夜小女们各自拿着长串的预示丰收的小面果子,挂在井台边,围成一圈,圈中桌子上摆放上用各种豆子生成的嫩牙,俗称巧牙,请七仙女品尝并乞求传授手巧心灵。

5、洗巧头

栖霞民间庆七夕的民俗很多,如洗巧头,就是七月初七的早晨,女人不论是青年、中年或老年都要洗头。据说,这天洗了巧头,一年四季头脑清醒,遇事不迷糊。

另外还有七夕之夜在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脉脉言情的习俗。

胶东的七夕习俗很有趣,想要知道更多七夕的习俗,请继续关注。

有趣的宁波七夕的习俗


导读:宁波七夕的习俗花样多又有趣:妇女拜织女、槿叶洗头、听悄悄话、走仙桥你听说过这些习俗吗?在七夕来临之际,不妨来了解宁波七夕的习俗吧。

宁波七夕的习俗

每逢七夕,宁波民间有妇女拜织女、乞巧、对月穿针、槿叶洗头、听悄悄话、印巧果等习俗,宁波各地方志均有相关记载。

1、拜织女

七夕这天,妇女们聚集于宗祠或自家明堂内,在浩瀚星空之下,摆设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是用纸糊的,案上用茶、酒以及五子: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和瓜子作供品,寓意早生贵子;陈列瓜果、巧果、胭脂花粉、纸制的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鲜花等,琳琅满目,称为贺双星。姐妹们在香案扎制上下功夫,暗比高下,看谁制作得精巧。

2、印巧果

宁波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中要数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称乞巧果,款式繁多。宋朝时宁波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均含七夕乞巧之意。有模拟神话中牛郎与织女相会时脸上泛起幸福微涡笑靥儿花纹的巧果;有模拟天上织女织布梭的梭形面果;有模拟传说中牛郎掷给织女的牛拐子的三角形巧果。

3、凤穿牡丹纹样的金团

在宁波民间的七夕祭品里,有一种宁波独有的供品,那便是印有凤穿牡丹纹样的金团。凤,象征女性;牡丹,喻富贵人家。凤穿牡丹图样隐含了将待嫁的少女嫁入富贵之家的期盼。

4、槿树叶爿滰头

宁波老话牛郎织女碰头,槿树叶爿滰头。(滰在宁波方言中是洗的意思)七夕前一天,女子摘槿叶子,外加上橘子叶、紫苏等,放置于天井之中,承接织女之泪--露水,称天孙水,又称七夕水。旧时妇女于此日采摘槿树叶揉成汁液,放入水中洗头发,相传织女用槿叶汁洗头,故头发乌黑。

5、喜蛛结网

往昔七夕,在宁波坊间,妇女把活蜘蛛安于盒内,于次日观看,如见喜蛛结网,意味着乞得巧了。七夕过后,姑娘们要将自己所制作的小工艺品、小玩艺,彼此相赠,以示情谊。

6、走仙桥

也有以三条长凳搭桥,两条相接,另一条搁于上端,少女相扶走过凳子,称七女走仙桥。

7、葡萄架下听悄悄话

在宁波农村,七夕这一天,少女会独自一人去葡萄架下或生长茂盛的南瓜、茄子田塍里蹲着,敛声屏气,凝神谛听,依稀能听到织女的洗碗声,或许还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相会时低声密谈。未婚少女在遐想双星的浓情蜜意之余,趁机祈求牛郎织女保佑自己日后嫁个如意郎君,赢得纯真的爱情。

8、悬挂西瓜灯

旧时宁波人乞巧喜欢用瓜灯助兴,宁波民间有将七月称为瓜月的。宋代庆元(宁波)知府吴潜《鹊桥仙》: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制作瓜灯先将西瓜的瓤肉挖掉,再在西瓜的外皮上雕刻各种精美的浮雕图案,瓜内点上蜡烛,别具一格的观赏灯具就算制成了。

9、月下乞巧

乞巧游戏分赛巧和桐叶卜巧两种。赛巧女孩对月穿针线,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姑娘们手执彩色丝线对着月影灯影将线穿过针孔,谓之赛巧。所谓卜巧,即以桐叶在水中投射的影子叩问自己是巧是笨。如桐叶之影像花、像云、像字或其他美丽形状,谓乞得巧。如针影或粗或直,无花或云的形态,则属乞得拙。

10、吃童子鸡

七月初七,镇海、北仑一带人家都有吃新鸡的习俗,宁波老话:七月七,吃新鸡。相传双星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俩便能长相厮守,为了让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遂有吃公鸡这一奇特的习俗,顺便也秋补一下。宁波老话讲好看是戏,好吃是鸡,老宁波认为,七月七吃新鸡,跟冬令进补同理,年轻人吃新鸡长身体,老年人吃新鸡强筋骨。

11、做巧芽汤

宁波民间尚有做巧芽汤的习俗,先于七月初一将谷种或绿豆放入小盒中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七夕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这天,剪芽做汤,给儿童吃,称巧芽。

12、相思雨

指望年年七夕天气总是风清月白、群星璀璨,显然是奢望。每逢七夕下雨的年份,虽然无法展开乞巧、赛巧、卜巧等活动,但老宁波会在斜风细雨中承接七夕雨水,宁波民间认为,七夕雨水乃双星相会时织女泣涕零如雨所致,称相思雨或相思泪,属圣水。人们集聚圣水,宝爱备至,以备经年炊饮、濯发或沐浴之用。

广东七夕节的七大习俗


导读:相对于北方人七夕吃巧果、吃饺子,广东七夕节的习俗与很多地方不一样:拜七姐、七夕取水、染指甲这些习俗你听说过吗?下面小编为你盘点广东七夕节的习俗。

广东七夕节的习俗

1、用苹婆来供奉

在广东民间有一习俗,每年的七月初七乞巧节都用苹婆来供奉。苹婆其名来自梵语,相传由唐代三藏法师从西域传入,并因七月初七又是牛郎与七姐相聚日,所以又称之为七姐果。苹婆是在七月初七前后上市,且它是岭南珍稀果品,又称凤眼果,上市期约半个月,故平时不易吃到。

2、拜七姐

在福建、广东及东南亚一带时兴七夕拜七姐。这是旧时女儿家的大节日。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3、七夕取水

过去,肇庆七月七落坑洗白白、到河里担水回家避邪,是农村常见的七夕仪式。广宁人普遍认为农历七月七这天河溪的水特别清凉,广宁人称之为七姐水,父母都会叫孩子去河溪里洗身,也许寓意着用七姐水冲去小孩子身上的污浊,以游泳锻炼身体,祈求孩子们强健平安。

有这样的传说,七月七当日山坑泉水更甘甜,是一年之中水质最好的时候。此时接取的山泉水,装回家中用水缸或瓦缸存放,据说放置一年都不会腐臭。有村民当天从山里接回来的水,放入冬瓜浸泡,喝下去具有解毒清热功效。如有大人小孩发生惊风热症等症状,可饮用这七姐水治病。

4、泛舟游石门沉香浦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

5、用脸盆接露水

七夕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说它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用它给小孩煎药杀虫效果好。中医认为,露水可以入药,可用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剂,或把治疗疥癣、虫癞的散剂调成外敷药,可以增强疗效。

6、染指甲

染指甲是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等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

7、泡七色花水

在惠州,有七夕泡一盆七色花水让女人更美的说法。七色花也就是七种花,必须是没有毒性的花,例如米兰花、玉兰花、香花草、茉莉花、玫瑰花、康乃馨、大红花等。相传在七夕午夜时,仙女与董永相会,如果看见有人把七色花泡的水盆放在露天的地方,就会施下仙水,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这个时候泡的花水,女人用来洗脸会更美。

广东七夕节的习俗已经为你介绍,这些习俗是不是很有趣,想要知道更多其他地区的七夕习俗,请继续关注。

七夕有穿针乞巧的习俗


导读:七夕有穿针乞巧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朝。那么穿针乞巧是什么?该怎么做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七夕穿针乞巧的习俗,这可以求得美满姻缘哦!

七夕有穿针乞巧的习俗

七夕风俗中流传时间最久、流传范围最广的当属乞巧。七夕活动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随着时代与地域的不同,七夕节这一天开展的活动也有着多种变化。不过,其中有一项竞赛性的游戏自始至终延续不绝,永远属于节日的中心环节之一,那便是月下穿针。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依其说法,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七夕夜晚女性们聚在一起比赛穿针的风俗,包括宫廷中都年年开展这一活动。

另外,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明确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由之可知,这一风俗至晚在南北朝时代(公元420-589年)已经确立,甚至可能上溯到汉代。

在乞巧风俗中,针是一种特殊的节日道具,乃古代女孩子必须会用的,做女红即针线活儿的必备。古代有专门用于七月七乞巧的针,这种乞巧专用针的针孔较大,有的还不止一孔,有双眼、五孔、七孔,多的达到九孔。

七月七当晚,如果能顺利穿针引线就是得巧了。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乞巧在古代很盛行,尤其是妙龄女孩更是乐此不疲。为何?其实这里面并非仅是乞求心灵手巧的需要,乞巧的潜意识里其实是乞爱,是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渴望穿针引线本身就是男女姻缘的隐喻。

此外,民间还有两种乞巧方法:一种是喜蛛应巧,它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时期,即在七月初七晚,将捉来的喜蛛(一种红色的小蜘蛛)放在首饰盒里或其他器皿里。第二天清晨,打开盒子观察蜘蛛结网的情况,如果网结得方圆得体、疏密有致,即预示着这位乞巧者心灵手巧。

另一种是投针验巧的方法,流行于明清时期。七月七日上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暴晒,待水面凝结成薄薄的一层膜后,把平日缝衣或绣花的针投入盆中,针便会浮在水面上。水中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云彩、花朵之形,就是得巧,如果出现粗如槌或弯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丢针的妇女是拙妇。

七夕拜魁星的习俗知多少


导读:七夕拜魁星,你听说过吗?在古代,七夕这天,女拜织女,男祭魁星,那么七夕拜魁星的由来,你想知道吗?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七夕拜魁星的习俗及由来。

七夕拜魁星的习俗

清代台湾及闽东一带,七夕这晚,天井里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两张香案,仕女聚会一堂忙于拜织女,而男子则忙于屠羊(公羊,留须带角)祭魁星。

七夕习俗的最初起源,在于星宿崇拜。民间又把七夕称为魁星节。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封建社会里,科考中举是文人的首要大事,既然是魁星主人间的科考,祈求它保佑自己文战获胜,也在情理之内。魁星的生日到了,更不能怠慢,文人雅士便聚集设供,以示敬仰。此时又正是夏末秋初,景色宜人,如此的心境,如此的氛围,当然是亦有雅人深致了。

关于魁星爷,还有一些传说故事: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甚至还写了一首打油诗取笑他的长相。但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则有点悲伤,说魁星爷并不是像有些人传说的那样,从秀才到状元一路高中,而是逢考必败,虽是满腹经纶,可惜无用武之地,悲愤之下便投河自杀了。他落到水中,竟被鳌鱼托起,独占着鳌头,鳌鱼托着他一路升天,成为魁星。

因为魁星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并且能独占鳌头,独占鳌头在古代意味着科举考试一举高中,由此认为他能左右考生的命运,所以每逢七月初七他的生日,读书人都要虔心敬拜。

至于为什么把魁星生日定在七月初七,而不是其他日期,未发现史料中有相应的记载。不过,选择这一日期的用意并不深奥,古代每三年有一次秋闱考试,时间是在八月,大考前祭拜魁星,其目的不言而喻。

另外,很显然,姑娘们把七夕定为乞巧日,文人们能不受到启发吗?不同的是,姑娘是向织女星乞巧,而文人是向魁星庆贺,其实,这些都是古代星宿崇拜的遗存。文人庆贺魁星生日的目的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向魁星乞求舞文弄墨之巧,使自己能够在八月的科考中夺魁,功成名就。

古人怎么祭拜魁星?在南方的福建龙岩,读书人在七月七日一定要戒食青蛙。这天,学子必买一只大青蛙,对着它作一番虔诚祭拜,祭拜后将青蛙放生。古人认为,青蛙就是魁星神的化身。

农历的七月七日不仅是七夕节,还是一个与书有关的节日晒书节。汉族民间传说魁星主文事,魁星在读书人心目中,地位崇高。因而,读书人都很注重这个日子,在这天会把书放在外面晒。

因魁星主文事而晒书的传说多少带有民间对晒书节的浪漫解读,晒书其实出于更为实际的目的:书籍长年累月堆放室内,易长虫、生潮,晒书便有了保护书籍的功效。

揭秘浙江各地七夕习俗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