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中医养生七原则 > 导航 > 七夕节养生知识

七夕节养生知识

2019-10-11

七夕节的习俗共渡七夕情人节

中医养生七原则。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只有进行科学的养生,我们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养生常识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七夕节的习俗共渡七夕情人节》,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节日,其中最爱单身男女欢迎的就是七夕情人节,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乞巧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吃巧食】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其中多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的食物。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扩展阅读

拥抱情人节拥抱时哪些动作激发性欲?


近年,很多国家的情侣们开始喜欢上一个节日——拥抱情人节。在12月14日那天,爱人们可以尽情拥抱,表达爱意。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海拉·卡斯博士研究发现,拥抱会刺激脑部垂体后叶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减轻压抑感、减缓衰老,让女人变漂亮,男人容光焕发,性爱次数和性爱质量也大大提升。为了教大家通过拥抱激发对方性欲,法国专家给出了“爱人拥抱指南”,教大家通过拥抱促进感情。

敞开怀抱,发出拥抱邀请。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项调查发现,很多夫妻婚后拥抱次数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在一方想要拥抱时,另一方却没有回应。指南指出,伸出双臂,对爱人说“抱抱”,是最好的拥抱邀请,在敞开怀抱时,也说明你心里有她(他)。

一手揽住腰,一手按摩后背。

背部的脊椎是一个汇集了全身多种神经的重要部位。因此,在拥抱女性时,可以用一只手揽住她的腰,另一只手轻轻地用指尖在其背部游走,这会让爱人轻轻颤抖,情不自禁地和你抱得更紧密。

拍拍她的屁股。

对女人来说,一个温暖的拥抱,不仅会让她内心感到安慰,更加相信婚姻与爱情,而且是最有效的前戏之一。因此,男人在拥抱女人时,手可以沿着腰一路向下,滑到臀部,然后用手轻轻拍打她臀部翘起的地方,也可以用手指在臀部轻轻画圈,这能强烈激起她的性欲。

从后面抱她(他)。

调查显示,无论男女都很喜欢有人从后面抱住自己。对女人来说,男人从后面拥抱她,亲吻她的脖子、背部、耳后,在她耳边说些情话,然后用手爱抚她的胸部、小腹,都会让她陶醉和快乐。对男人来说,爱人从后面抱住他,说明需要他,会激发起男人的保护欲望和被需要的感受。

边拥抱边亲吻。

拥抱时,女人可以把头靠在对方的肩膀上,默默的感受对方的爱意,然后抬起头,四目相对,深情亲吻。这时无论你们做什么,都是爱的指引,一切会变得顺其自然。

避孕方法不得不说的情人节女性避孕那点事


在七夕这个美丽浪漫的日子里每一对情侣都手牵着手、深情相约,夜晚的空气里弥漫着爱的味道,你们属于彼此,你们欢乐,你们翻云覆雨,你们忘我,你们投入,你们的眼里心里身体里,只有彼此。

当热情褪去,我们终究要回到现实的世界,我们要起床去上班,当你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宝宝”的到来,会让你措手不及。女性妊娠以后,人体与生殖有关的激素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当人流极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的紊乱、正负反馈的失调,出现子宫出血、闭经、不排卵等症。所以,激情过后,意外怀孕的女性准备做人流,万不可马虎。

目前有许多避孕的方式,从保险套、子宫避孕器、阴道环到口服避孕药等,虽然种类繁多,避孕效果都可达八、九成,但如果没有正确或医生的指示下使用,仍将可能有怀孕的意外发生,且所引起的副作用,也令不少女性大喊吃不消。

一些女性月经周期较准,认为通过计算安全期即可达到避孕的作用。大多数妇女的月经周期的时间为24-32天,排卵发生在第12-18天。排卵后24小时如果卵子未能受精,卵细胞会自行死亡。精子排出后,一般来说在三天以内能使卵子受精,但也有报道说性生活一星期后精子仍保留受精能力。所谓的“安全期”时间非常短,对于月经周期为28天的女性而言,这段“安全”的时间仅为1周左右。而且由于气候、饮食、情绪、环境等的变化,排卵时间也会发生波动,甚至发生额外排卵。所以,安全期避孕的方法绝对不是百分百可靠。

小编总结:在七夕浪漫过后了解一些紧急避孕的方法是不可获取的。这也是一种爱的方式,紧急避孕就是针对不安全或无保护房事后可能发生的妊娠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补救办法。所以两个人在一起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哦!

端午节吃粽子七禁忌 不能空腹吃粽子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端午佳节,市面上各种粽子诱惑着我们,但是端午吃粽子也要注意健康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吃粽子要注意哪些事情吧!

1、忌未熟先吃

包粽时,我们不要将粽包得太大,否则便难以将它弄熟。粽子必定要完全弄熟才可吃,不然对健康有损。

2、忌保存太久

已包好的粽比较好尽快吃掉,不宜保存太久,最多只保存3-4日,吃时亦要再次加热。此外,保存粽的地方亦要清洁卫生,比较好放于阴凉透风的地方。

3、忌大量进食

粽由糯米造成,但糯米却不易消化,所以患有或曾患肠胃病的人不宜多吃。此外,小朋友、老人家的消化功能亦较差,所以吃粽时必需有克制,并且尽量趁热吃,以免冷却后更难消化。

4、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宿病复发。

5、不吃过冷过硬的粽子:不宜食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有些人喜欢把粽子放冰箱后冰一段再吃,这样的粽子又硬又冷,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比较好取出来后,充分加热变软后再吃

6、不喝冷饮:吃粽子时不宜喝冷饮吃粽子的时候不要喝冷饮,喝冷的东西更轻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让人感觉到滞胀。

7、睡前不吃粽子:睡前两小时比较好别吃粽子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纤维质,含过多脂肪、盐、糖,专家建议睡前两小时比较好别吃粽子。

我国的端午节 端午节之后该如何养生


我国的气候在一年四季之中变化是很大的,很多时候都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来适时调整自己的饮食、穿着、作息习惯等。当然了,很多节假日也是天气气候变化的重要节点。那么,在端午节之后该怎么养生呢?

运动通调气血: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饮食强身防病:

古代过端午还有饮雄黄酒的风俗。在“本草”中对雄黄的药性早有记载,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功效。因为端午节后即进入炎热季节,各种病菌随气温升高而滋生,此时用雄黄杀虫解毒防病最为适时。

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它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以寄托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哀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国人到五月初五食粽子的习俗。北方的江米小枣粽子,以甜味素食凉吃为主。而南方则可分苏式和广式两大类:苏式粽子有糯米、赤豆、豆沙等素粽及鲜肉、火腿等荤粽;广式粽子则大多偏于荤食粽,有叉烧蛋黄、猪油豆沙、鲜肉蛋黄粽等。

端午正值立夏之后,食粽能于清淡中平补,在平补中清化,确实是一个适时的食补、食疗的绝妙处方。当然,食用时也应有所节制,糖尿病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

中草药避毒祛邪:

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它是一种药用植物,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有温气血、逐寒湿之功,又有芳香避秽之能。据说,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有的人家在堂屋、床头等处也挂上艾草。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所以古人称“艾”可以“避邪”,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

端午节前后有季节转换的特点,长江流域将进入梅雨时节,暑气加湿气容易对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等带来影响,也是比较容易生病的季节。从人与自然协调相适应的角度而言,应该注意科学养生,避免一些有害致病因素的侵袭。那么端午节如何养生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端午节养生注意5事项 中草药避毒祛邪

一、吃粽子搭配醋、茶、豆浆和乌梅汤

端午佳节粽飘香,总是让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但对于患有慢性病或是爱美想减重的民众而言,可得小心粽子惊人的热量!营养师表示,粽子的热量大多偏高,以一颗裹蒸粽为例,热量就约有1000大卡,成年女性吃了半个裹蒸粽就相当于摄取了一天1/3的热量,加上内馅多为胆固醇较高的食材,对于部分慢性病患者更应该酌量摄取。

在品尝粽子时尽量减少酱料的沾取,且要搭配天天五蔬果的健康观念,摄取五份蔬菜及水果,以平衡肉粽内所含的高油脂及补充不足的营养素,进而达到健康的均衡饮食,避免过了一个端午佳节,身上多了一层一层的游泳圈。

专家也建议可在品尝粽子后喝点茶叶。饮茶的保健功效虽然最近几年已陆续获得证实,但一般民众普遍有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只有特定茶种才能油切,但其实只要是茶类都可以减少体内脂肪、胆固醇的吸收,其中也以发酵程度较低的绿茶、包种茶及乌龙茶油切效果最好。

美食达人发明了粽子新的吃法,就是和豆浆一起吃,每天早上一个粽子一杯豆浆,对于上班族来说是既营养又便捷。由于粽子多半是用糯米制作的,在食用中务必控制数量,每次食用不宜超过60克为宜。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配喝茶水或豆浆等,以帮助吞咽和消化。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每天食用一个大肉粽或蛋黄粽等,摄入一定量的脂肪,可以有效的保持皮肤的弹性,增加肌肤的光泽度。

如果想要快速润肠,可以适量的饮醋,由于醋的酸性成分与胃里的消化液差不多,因此,可以起到刺激肠胃、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食用时每次不要超过1小汤匙,食用后紧接着饮一杯温开水。端午以后暑热渐盛,这个时候喝一杯凉爽的乌梅汤不仅可以解暑,还能增进食欲、改善乏力心烦等症状。和粽子一起食用,还能缓解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

二、中草药避毒祛邪

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它是一种药用植物,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有温气血、逐寒湿之功,又有芳香避秽之能。据说,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有的人家在堂屋、床头等处也挂上艾草。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所以古人称“艾”可以“避邪”,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

此外,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或者泡酒饮用,都有很好的保健疗效,可以预防疾病。

端午之后湿热渐盛,各种真菌、细菌大量繁殖,人体湿热出汗,空气中的过敏原增多,蚊虫活跃,日照增强。于是,各种皮炎、湿疹、手足癣、荨麻疹、白癜风等皮肤类疾病开始多发。专家强调,将菖蒲、生艾叶、佩兰等香草混合,煎水洗澡,可以预防以上提及的皮肤病。菊科的佩兰有香气,煎水沐浴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预防感冒,防止蚊虫叮咬的作用。

为防治疾病,很多地方都有喝藿香的习俗。藿香有祛暑、止吐、治霍乱腹痛、驱逐肠胃充气等功效。以它入药的藿香正气类制剂,更是备受专家推崇。

三、夜卧早起、穿衣简单凉爽

端午节前后如何才能养阳呢?《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夜卧早起”与春天的养生原则是一样的,但是相对于春天来说,此时日照时间更长,白昼时间更长,所以睡觉应更晚一些,早上起得更早一些。当然也不能太晚,如果超过11点还不睡,那就不好了。最好是在十点半以前就寝。如果感到困的话,中午可以补个觉。按照子午流注的观点,午时是人体“合阳”的时候,此时休息也有利于人体阴阳的转化。总之一句话,你只要跟着太阳走,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就可以了,这样才利于人体阳气向外生发。

健康专家表示,酷暑季节,“简单、凉爽、美观、能保护皮肤”是着装所要遵循的原则。要想穿出健康,那就要穿着适当,并注意选择衣料,少穿紧身衣,以利身体内排出的汗气散发,要勤于换衣,防止汗液浸湿生细菌。

炎炎夏日,当衣料已经无法再省略的时候,你就要从衣衫的材质上下功夫了。而在众多材质中,纯麻、纯棉、丝绸类材质不仅迎合潮流口味又具有极佳的降温功能。因此,如果你不属于热带型人,那么这类面料的衣衫绝对应该是首选。

专家指出,夏天选择宽松、吸汗的衣服。尤其居家不必讲究,可以尽量选择凉爽宽大的衣服、衣服的质地最好是棉质的,不仅柔软、透气,而且吸汗性强。色彩上,可以选择清爽宜人的浅色系列,如白、淡黄、淡粉、浅绿、湖蓝、瓦灰、银灰色等。

四、运动养生推荐健步走

赛龙舟、蹴球、珍珠球、斗草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在端午节开展的体育运动。从古至今,端午节是一个提倡运动的节日。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运动养生正是抓住了这三个环节,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筋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

在日常生活中,“走”是简单易行有效的运动方式,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走为百练之组”。健步走健身,锻炼者可选择上午或傍晚锻炼,运动中身体放松、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臂自然摆动、两腿自然迈步,步幅较普通步子稍大,步速较普通步行稍快,保持精神饱满,呼吸自然有节律。走路时达到“头目清爽、足部发热,全身微微出汗、心情愉悦”状态为最佳。

五、精神调理忌恼怒气郁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容易烦躁忧郁。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最重要的是要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

首先,要有好的精神寄托。人是有思想和理想抱负的,一个人有了奋斗目标,才能使他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美好的信念可产生自觉的意志行动和积极的情感。生活中有许多活动,如绘画、书法、雕刻、音乐、下棋、种花、集邮、钓鱼、旅游等,均能使人精神有所寄托,并能陶冶人们的情感,从而起到移情养性、调神健身的作用。

其次,时时对自己的性格进行陶冶,要经常注意检查自己的情绪,如存在急躁、焦虑、忧郁、愤怒、狭隘等情绪时,一定要设法不使之再现,这就要加强学习、加强修养。《管子·内业》里曾说:“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在《黄帝内经》里介绍的圣人,一是“无恚嗔之心”,二是“无思想之患”,三是“以恬愉为务”。因此,有计划地进行修身养性之道,用豁达、微笑对待不称心的人和事是人们应具备的涵养。

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其实我们古代的先哲圣人早就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准备,包括吃粽子。熏艾草、饮用雄黄酒等等,这些都是于当地当时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的。所以,在端午节前后也要多多注意气候变化给养生带来的影响。

说说重阳节那些对老人有好处的养生习俗吧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之含意。自古以来,重阳节便是人们辟邪驱灾和祈求高寿的重要节日,现在这个节日已经是我国的敬老节了。重阳节,是我国延续了千年的传统节日,古人为了庆祝,在这一天通常会有登高望远、遍插茱萸、放风筝、吃重阳糕、赏菊花、饮菊花酒以及推行敬老活动等习俗。重阳节的一些习俗都具有很好的养生作用,从这一方面来说,重阳节同样是个不错的“养生节”。

重阳节都有哪些好的养生习俗呢?

登高望远

金秋重阳,山色斑斓,秋景迷人,人们选择在这一天登高赏秋,可以抒发不良情绪,消除烦躁,缓解紧张情绪,减少精神上的抑郁情况。登山呼吸新鲜空气,能提高肺活量,加强新陈代谢,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适度的登山还可以活动筋骨,增强骨骼强健,提高睡眠质量。

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芳香植物,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具有逐寒祛风以及消积食,治寒热的功能。由于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重阳节遍插茱萸还能够起到除虫防蛀的功用。并且茱萸还有暖胃燥湿等功效,是六味地黄丸成分之一。所以,重阳节这一天除了按照习俗插茱萸之外,不妨制作茱萸酒或饮用茱萸茶,有补益肝肾和健脾胃等功效。

放风筝

放风筝是一种简单方便,运动强度不大的游戏活动,很适合老年人。放风筝要有跑有停,有进有退,不仅要抬头看天,还要左顾右盼,拉线、放线,所以这项运动能够充分的锻炼头部、颈部、肩部、和四肢。除了肢体运动外,放风筝还需考虑风向,随时收线放线,对于大脑和眼睛也能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能够促使老年人思维敏捷,防止患上老年痴呆症。

赏菊

重阳时清秋气爽,正逢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菊花有疏风、清热、平肝、降火等功效,所以秋季发生的咽喉痛、感冒、上火、食欲不振等情况,可以泡菊花茶喝、煮菊花粥,或者做汤的时候放一点菊花,也别有一般风味。闻菊花的香味还有助于改善头痛、乏力和精神紧张的功效。赏菊花不仅可以看到秋季的美好,同样也是一种精神养生。

饮菊花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这种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吃重阳糕

重阳节又被看作是敬老节,所以民间常常会制作重阳糕老孝敬老人,糕点中富含多种养生食物。重阳糕呈方块状,3块一叠,考究的要做9层,形似小宝塔,含重九登高之意,有的还要做两只面羊,象征“重阳”。用糯米制作的重阳糕香甜粉软,最上层铺有五彩缤纷的果脯和果仁营养丰富,很适合老人和孩子吃。

祝天下所有的老人平安喜乐、健康长寿!!!

端午节要吃些什么 端午节的传统饮食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佳节,想要过一个非常有仪式感的节日,那么一定不可错过端午节的传统饮食,端午节要吃些什么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我们不可错过的饮食。

端午节要吃些什么?

1、粽子

端午节要吃粽子相信人人都知道,以前的粽子口味比较担心,就是糯米加大枣白糖什么的,不过随着饮食的改善,人们在端午节吃的粽子口味越来越多,什么赤豆粽、蚕豆粽、白水粽、枣子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玫瑰粽、瓜仁粽等,任你选择。

2、鳝鱼

鳝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黄鳝,是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必吃的食物。鳝鱼肉质鲜嫩,口感鲜美,还有鳝鱼的营养价值也是不可忽略的,还可以滋补身体呢。

3、茶蛋和咸鸭蛋

端午节还有必吃的饮食就的“蛋”,不同地区吃蛋的口味不一样。在江西南昌等地方,有些地方的人们就喜欢吃茶叶蛋,另外有一些地区的人就喜欢吃咸鸭蛋。蛋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

4、大蒜

在河南、浙江等地区,在端午节这一天有吃大蒜的习俗,据说吃大蒜可以避“五毒”,有益健康,我们都知道大蒜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在日常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佐料,还可以应用在某些食疗中,比如大蒜水等。

以上就是端午节必吃的一些传统饮食,当然还有雄黄酒,不过雄黄酒不建议大家饮用,容易引起中毒问题。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2养生常识频道《七夕节的习俗共渡七夕情人节》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中医养生七原则”专题供您欣赏!

七夕节的习俗共渡七夕情人节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