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针挑疗法?

生姜养生疗法。

“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从古至今,关于养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或名言,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什么是针挑疗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针挑疗法首次出现于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距离今天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我国南方的勤劳的先民。挑针疗法取材十分方便,疗效也很好,很少有副作用。并且它除了单独使用,还可以搭配其他药物一同治疗,因此,广受人民大众习惯。那针挑疗法究竟是什么呢?

一、操作方法

本疗法包括挑液法和挑脂法两种。

1、挑液法(针挑四缝穴):

(1)选用三棱针(或圆利针、缝衣针),先予高压 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消毒,取出置于消毒盒内备用。

(2)洗净患儿手掌,术者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将患儿掌面第2、3、4、5指腹侧第一、二指间 关节横纹处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用消毒三棱针挑刺上述横纹中心,对准挑点,快速地向中心方向斜刺一分深度,稍提摇,术者以左手在第一指节腹面向针尖方向按准,随即出针,针口可见少许粘黄液体(也有清稀液体渗出量多),用指挤压,使液尽出,见血为度,再用消毒干棉球拭去。患儿两手8指均一一挑刺,血出则用干棉球压之,嘱患儿(或家长帮助)捏紧双拳,以压迫止血。

(4)疳积重者,刺出全是稠质粘液,轻者粘液夹血,未成疳者无粘液而见血。隔日或隔2、3日针挑1次,一般针挑3-6次,粘液渐少,直至无粘液,仅见血为止。

2、挑脂法(针挑疳积点):

(1)选用三棱针,先予高压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消毒,取出置于消毒盒内备用。

(2)洗净患儿手掌,术者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将患儿手第2、3、4、5指第一、二指节腹面正中,即疳积点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押手:因为挑脂要挑皮下脂肪层,取出脂肪团,容易出血,故要充分利用押手来压取脂肪和止血。可请助手协助。术者和助手用左手挟持住患儿手指,并以左手 拇指分别向自身方向,经过挑点,滑压几次,然后固定在挑点的旁边,用力压着不动。其目的是要排除局部血液,压迫止血,并使挑点皮肤张露,皮下脂肪易被挤出。

(4)术者右手拿针对准挑点中心,用“挑点法”,动作迅速地挑开皮层,进入皮下。皮下脂肪小体由于受到两个指头在旁的压力,很快便会向针口冒爆出来,然后用针尖边挑边刮,把分布在脂肪团上的稀疏纤维挑断,尽量挤出脂肪小体,最后用针体把针口残留的脂肪刮干净。

(5)术后针口涂上红汞,用消毒纱布垫封压住针口,再用绷带包扎,加压3-5分钟,以防出血。在未封压好针口前,术者和助手的押手不能放松,否则即可引起出血。

(6)术后嘱患儿(或家长)不要沾污伤口,5天后可以拆封。

(7)因其针口较深、押手挤压,出血较多,留有微小创口必须用纱布垫加压包扎。5天后不能拆封洗手,不能用手拿取他物,以防感染。

此法不及针挑四缝穴之简便、安全,而疗效相仿,故临床多用针挑四缝穴。

二.治疗机理

四缝为经外奇穴,与三焦、命门、肝和小肠有内在联系,临床观察有平肝泻心、理脾和胃作用,针之可调整三焦,燥湿驱虫,理脾生精。医家有专用本法治疗小儿疳证;也有以本法配合汤药,作为辅助疗法。有学者提出针挑四缝,不但能用于治疗,且有鉴别诊断和判断其预后的意义。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四缝穴可使唾液分泌增加,提高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肠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含量(消化强度)增加。对于营养不良合并佝偻病者,针刺四缝穴后,发现血清钙、磷均有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果钙、磷乘积增加,有助于患儿的骨骼发育与成长。

三.临床应用

疗法用于小儿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

扩展阅读

皮肤针疗法


皮肤针为丛针浅刺法,是以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它是我国古代半刺浮刺毛刺等针法的发展。《灵枢 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皮肤针法可以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促使机体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具及术前准备

皮肤针是针头呈小锤形的一种针具,一般针柄长15-19cm,一端附有莲蓬状的针盘,下边散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用针具针支数目多少的不同,又分别称之为梅花针(五支针)、七星针(七支针)、罗汉针(十八支针)等。针尖不宜太锐,应呈松针形。针柄要坚固具有弹性,全束针尖应平齐、防止偏斜、钩曲、锈蚀和缺损。针具的检查,可用干脱脂棉轻沾针尖,如果针尖有钩或有缺损时则棉絮易被带动。

针具在使用前应注意消毒,一般可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

针刺方法

右手握针柄,以无名指、小指将针柄未端固定于小鱼际,针柄未端露出手掌后约2-5cm,以拇中二指夹持针柄,食指置于针柄中段上面。

叩刺分为三种:轻刺、重刺和中等刺法。轻刺用力较小,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愈短愈好。重刺用力稍大,针尖接触皮肤的时间可稍长。不论轻刺、重刺都应注意运用腕部弹力,使针尖刺到皮肤后,由于反作用力而使针弹起,这样可减轻针刺部位的疼痛。中等度刺法,用力介于轻刺、重刺之间。

叩刺速度要均匀,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匀地乱刺。针尖起落要呈垂直方向,即将针垂直地刺下,垂直地提起,如此反复操作。防止针尖斜着刺入和向后拖拉着起针,这样会增加病人的疼痛。针刺部位须准确,按预定应刺部位下针,每一针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01.5cm之间。

针刺部位

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局部叩刺,即在病变局部按经脉循行叩刺,或在其局部由外围向中心叩刺。另一种是按经脉辨证循经取穴。还有一种是整体叩刺,即先刺脊柱两旁,由背至骶,后刺项部及病变局部。对某些病变在脊柱附近及其他有关部位上所出现的一些特殊所见(如敏感点、条索状物,结节等)均为重点叩刺部位。上述三法可单独应用,也可结合应用。各部位叩刺顺序如下:

头部、项部、颈部、肩胛部、脊背部、骶部、上肢、面部、眼部、鼻部和耳部。

适应范围

主要的常见适应证有如下几种:

头痛、偏头痛,胸痛、胁痛,失眠,上下肢痛及腰扭伤,口眼喎斜,痹证,呃逆,痿证,胃脘痛、呕吐,腹痛,哮喘、咳嗽,遗尿,遗精、阳萎,心悸,眩晕,痛经,小儿惊风,目疾,鼻塞、鼻渊,瘰疬,

注意事项

(1)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锋参差不齐者,须及时修理。
(2)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包括穴位)均应消毒。重刺后,局部皮肤须用酒精棉球消毒并应注意保持针刺局部清洁,以防感染。
(3)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不宜使用本法。


中医火针疗法是什么呢


火针疗法是中医疗法当中的一种,这种疗法有着非常好的治疗功效,尤其是对于自己的身上出现疼痛的情况就有非常好的缓解效果,而且这种火针疗法历史是比较久远的,大部分来说都是在古代的时候就有这种疗法的,最重要的就是火针的粗细是直接的会影响到自己治疗的效果,不过怎么选择火针的粗细,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病情状况来进行判断的。

火针与毫针相比,不仅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的特点,而且具有治病范围广泛的优势。除了常见的内科、妇科病症外,火针在外科、皮肤科方面的应用,更是亳针、西药、中药无法替代的,如关节炎、面肌痉挛、末梢神经炎、神经性皮炎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火针的粗细直接与疗效有着密切关系。一般将火针分为粗、中粗、细三类。细火针的直径为0.5毫米,主要运用于面部的穴位及老人、儿童、体质虚弱的患者。中粗火针的直径为0.8 毫米,适用范围较广,包括四肢、躯干、所有压痛点和病灶周围。粗火针的直径为1.1毫米,用于针刺病灶部位,如窦道、痔疮、淋巴结核、痈疽、乳痈、臁疮、腱鞘囊肿、神经性皮炎等。

火针针刺的方法主要有五种:经穴刺法、痛点刺法、密刺法、围刺法、散刺法。经穴刺法是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辨经,在经穴上施以火针,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主要适用于内科疾病,针具以细火针、中粗火针为主。痛点刺法是在压痛点上施以火针的刺法,使局部经脉通畅,气血运行,适用于肌肉、关节、各种神经痛,针具以粗火针为主。密刺法是使用中粗火针密集刺激病灶局部的方法,以足够的热力改变局部气血循环,促进病损组织新陈代谢,适用于增生、角化性皮肤病。围刺法是火针围绕病灶周围行针刺的方法,可改善局部气血循环,促进组织再生,主要用于皮肤、外科疾患,针具以细火针为主。散刺法是火针疏散地刺在病灶部位上的方法,可温阳益气,改善气血运行,适用于麻木、拘挛和痛证,针具以中粗火针为主。

而且这种中医的火针疗法和其他的疗法是有完全不同的效果,这种疗法见效是最快的,不同于中医的其他疗法见效比较慢,而且疗效是比较显著的,所以一旦运用这种方法的话就可以很快的得到治疗的效果,最重要的就是所有的中药材都没有办法去替代的一种中医疗法,可以很好的去治疗关节炎的。

什么是封闭针


打封闭针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封闭疗法是使用一定剂量的麻醉药品注射到局部的组织内部,从而缓解疼痛的作用,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应急的治疗方法,对普通人来说,经常能够看到运动员打封闭的这样的手段,打封闭使用的药物也比较多,比如说普鲁卡因,糖皮质激素等等。

常用封闭药物

1.普鲁卡因具有较好的局部麻醉作用。局部注射1~3分钟后可阻断各种神经末梢、神经干的传导,从而抑制痛、触、压等感觉,药量及作用时间充足,亦能抑制运动神经,同时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易被吸收入血。局部麻醉药持续时间短,仅30~45分钟。普鲁卡因与糖皮质激素混合后不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故可用于封闭疗法。2.利多卡因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两倍,持续麻醉时间长一倍,毒性也相应加大,穿透性、扩散性强,主要用于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作用时间短暂,无蓄积性,反复使用,不抑制心肌收缩力,治疗剂量血压不降低。3.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减轻充血,降低机体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性浸润和渗出,抑制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肉芽组织的形成,防止炎症的粘连、瘢痕。此外,还有抗中毒、抗过敏、抗休克作用等。本品更多的是人工合成品,对糖的代谢作用强、对钠钾的代谢作用弱,主要影响糖和蛋白质的代谢,特别能对抗炎症,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用其抗炎作用。

注意事项

1.术前应熟悉注射部位的局部解剖,注射时回抽有无血液,避免伤及神经及注入血管内。2.明确注射部位,筋膜炎只封闭有压痛的筋膜;腱鞘炎封闭时,应将药物注入鞘管内;肌腱炎时封闭压痛区的肌腱及其附着的骨骼处;滑囊炎应将药物注入病变滑囊内。3.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腱鞘内感染或封闭部位内感染。4.合理用药。按规定剂量及方法封闭的注射部位准确,少量药物即可起效。如需再行封闭治疗,应间隔1~2周时间。反复多次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加重肌腱韧带的退变。5.一般如果封闭的部位准确,压痛及疼痛立刻消失。若封闭在张力大的区域,或封闭区域出血,疼痛会加重,特别是进行封闭的当天晚上;待消肿以后,疼痛才逐渐消失。6.注射后短期内出现肿胀、红热,应警惕感染。

什么是腹针疗法?


中医是我们勤劳的先民由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经验,而创造的传统医学。而腹针疗法就是中医中疗法的一种,它是从腹部进行针灸,以调节内脏,经络的从而治疗疾病的原理,而且副作用比较小,所以广受人民喜爱,那腹针疗法具体是什么呢?

一.基本内容

腹针疗法是从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安全、适应证广等优点,自该疗法推广以来,受到针灸界同仁及专家的普遍关注。

腹针疗法,是针刺腹部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腹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均有密切联系,手三阴经分别络于大肠、小肠、三焦,手三阳经分别络于胃、胆、膀胱,足三阴经分别络于肝、脾、肾,这些脏腑均位于腹部,此外,足阳明经别“入于腹里”,足阳明之筋“上腹而布”,足太阴经“入腹”,足厥阴经“抵小腹”,任脉“循腹里”,任脉络“下鸠尾,散于腹”。所以,各脏腑病变在腹部均有一定的反应,针刺腹部穴位,可以通调脏腑气血,从而治疗多种疾病。

二.基本技术

所需针具

腹针针具根据针具的不同直径分为A、B、C三类,分别为Φ0.22mm、Φ0.20mm、Φ0.18mm;

每类中又根据针具的不同长度分为I型、II型、III型,分别为50mm、40mm、30mm。

三.取穴方法

1、腹部分寸的标定:骨分寸取穴法。

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

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

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腋中线确定为6寸。

2、腹部分寸的测量:水平线法。

中庭穴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8寸。

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5寸。

侧腹部的腋中线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6寸。

四.针刺方法

1、针刺手法

进针时应避开神经、血管,根据处方的要求,按照顺序进行针刺。

(1)进针

准确度量,确定穴位后,采用套管针,快速弹入皮下。

针刺深度:浅刺—皮下;中刺—脂肪层;深刺—肌层。

(2)行针

①缓慢捻转不提插1-2分钟

②轻捻转慢提插1-2分钟

(3)出针

留针30分钟后出针,出针时按照进针顺序缓慢捻转出针。

五.主治病症

主治落枕、肋间神经痛、肩部扭伤、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用腹针疗法。分别取相对应的颈部、胸部、肩部、腰部、下肢部穴。也可配合体针疗法。

针灸技术之电热针疗法


1. 电热针的概念: 是根据电针原理发明的一种能使针体发热,当破入机体的一定穴位后治疗疾病的新的针刺治疗方法。

2. 电热针特点: 在针柄上用电阻丝加温至60℃,皮肤下层组织只增加了5℃。大部分的温度被循环的液体所扩散和带走。而电热针是在针体前部产生温度,温度可以直接影响被刺的针感层,最高温度可以烧灼针体周围的组织,起到火针的作用,但针柄及针体根部温度却增加甚微。电热针的出现增强了针刺的效果和治疗范围,实为针刺方法的创举。

3. 电热针工具 电热针为空心针体,直径为0.4~0.6毫米,最短的针为40毫米,内装有发热原件。由于发热原件安装的位置不同,针体发热部位也不相同,可以使针尖发热,也可使针体某段发热或整个针体发热。针体温度可调节在5~500℃。

4. 操作方法: 选好穴位或刺激部位,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下,再慢慢稍加捻转推针直达应有的深度,寻找针感,将针感增强到要求的程度。接通控制仪,旋开加温电钮,缓慢地使仪表指针上升。达到要求的温度后停止。根据需要留针15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预定时间后,关掉输出电源,除去通往控制仪的导线。 出针,出针时左手食指、中指压住针体的两侧,右手持针柄,稍加提插捻转出针,如发生针体粘连可多提插几次。此种针在液体较少的组织内,由于温度的关系,有时会与组织粘连,所以出针时不能硬拔。

5. 适应症 此种针术为治风湿寒证最理想的方法。治疗风湿及寒痹、如关节炎,肩周炎、肢体麻痹症,肌肉萎缩症等,可以取有效穴位,也可在压痛点上刺针。针体加温到45℃,时间为30~60分钟。每次只在重要部位刺1~3针则可。治疗胃肠虚寒证,如消化不良、泄泻、胃痛畏寒、背部寒冷引痛等,可刺胃俞两个穴位,加强45~50℃(病人感到微痛),30分钟后出针。 此外,电热针还可治疗会阴白斑症、癌症等。

6. 注意事项

① 电热针应禁止穿过血管或紧靠血管和神经纤维,避免烧伤血管引起出血和损伤神经纤维造成永久性麻痹。

② 对风温寒病证的治疗,其温度不能超过55℃。

③ 应用温度超过75℃时,要捻转提插针体多次,使针体脱离组织后才能慢慢出针,禁止直接提针拔出,因针体与组织有大面积粘连,硬提会将大块组织带出造成严重出血。如针体无法脱离组织,可以在组织内多停留几个小时,或在针体周围采用按压脱离法。

什么是灌肠疗法?


在医学发展如此迅速的现在,灌肠疗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早在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就出现了灌肠的医疗疗法。如今灌肠疗法通常用来治疗尿毒症,溃疡性肠炎,支气管肺炎等疾病。那么灌肠疗法究竟是什么呢?

基本内容

一、药物配制

灌肠方药一般根据患者不同病情特点临时配制而成。经过煎煮后浓缩至一定剂量,装入容器备用。如用散剂,在使用时加入调匀即可。

二、使用方法

先备以肛管,外面涂少量石蜡油,使之滑润,以便插入时不致对肛门及肠粘膜产生刺激或损伤;然后将肛管插入肛门,其插入深度则根据所患疾病及病变部位不同而定,一般约10-30毫米之间;接着将已配制好的药液经注射针筒注入,或由灌肠筒滴入。灌肠液的多少及保留时间长短亦需根据病情而定。如尿毒症一般约为200-500毫升,保留2-3小时;肠梗阻一般约500毫升,保留1-2小时;溃疡性结肠炎一般约30-100毫升,保留4-8小时。

三.临床应用

本疗法除用于通便外,多应用于下列一些疾病:

肾功能衰竭

1、取生大黄、牡蛎、蒲公英灌肠,在控制条件下不用其他有影响的药物。对非终末期的肾功能衰竭者均能使氮质有所下降,症状消失或减轻,少数重度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可达8个月,中度可达1年以上。也可以大黄为主药配合其他药物予以溜肠。2、取大黄、槐花、崩大碗,水煎,灌肠。

3、取大黄、桂枝,水煎,灌肠。

4、取大黄、莱菔子、甘草、水煎,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1、取赤芍、丹参、益母草、川芎、牛膝、姜黄、乳香、没药、桃红、参三七,水煎,灌肠。

2、取菊花、地榆、十大功劳叶、苦参、黄芩、大飞扬、水煎,加入654-2保留灌肠。

3、取生地榆、老鹳草、五倍子、明矾,水煎,灌肠。

4、取五倍子、马齿苋,水煎后加青黛散(或锡类散)、参三七粉灌肠。

5、取白芨、血竭、紫草、儿茶、五倍子、甘草、青黛,水煎,灌肠。

6、取蒲公英、金银花、黄柏、赤芍、当归、甘草,水煎,灌肠。

7.取白术,枳壳,厚朴,麦冬,肉苁蓉水煎,灌肠。

肠梗阻

取厚朴、枳实、大黄、黄连、槟榔、沉香、广木香、橘皮,水煎,保留灌肠。用于麻痹性肠梗阻。

四.注意事项

1、配制灌肠液时应避免使用对肠粘膜有腐蚀作用的药物。

2、插入肛管时手法应轻柔,以免擦伤粘膜。如有痔疮者,更应审慎。3、灌肠液应根据病情保留一段时间,如某些病人不能保留,可采取头低足高仰卧位,灌肠液亦宜减少剂量。灌肠的时间一般以晚上临睡前为宜。

浅谈梅花针放血疗法


中医是博大精深的,有许多的中医疗法都因为有着奇特的疗法而被保留了下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做出贡献,中医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疗法,相比于西医更加的注重身体内部的平衡,因此,中医疗法对于身体内部平衡的调节办法比较多,梅花针放血疗法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疗法,下面就来看看介绍吧。

梅花针与放血疗法产生奇效的关键是对病人的病理的分析,并能判断病人的确切病因。并根据病人的阳性物来判断和治疗病人的疾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与总结,梅花针与放血疗法对肩周炎、气管炎、腰椎突出症、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皮肤病、肺气肿、面瘫、妇科病、糖尿病、骨刺、骨质增生等疑难杂症都有明豆疗效。

但梅花针与放血疗法淮疗毕竟是针刺治疗,产生皮肉之痛是必然的,故需要病人密切配合。虽然梅花针与放血疗法疗效快,但是气血毕竟是一种再生能力很强的物质,病人如果不注意保护保养,疾病仍声可能产生或再次侵袭机体。因此.通过适量药物、营养、休息和体育锻炼运动来巩固治疗效果,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从以上的介绍来看,梅花针放血疗法这种疗法是对于中医的发扬和技术的最佳展现之一,梅花针放血疗法是治疗一些面瘫、淤血等等内科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效果奇特。而且深受人们的青睐,所以,有兴趣的人士可以了解一下梅花针放血疗法。

火针疗法的副作用是什么?


火针治疗方法是我国古代延续下来的一种治疗方式,俗称“烧针”,就是先用火将针烧红,然后通过快速刺入身体的方式治疗疾病。火针疗法可以帮助身体温经散寒,疏通经脉,对于风湿疼痛等也有很好的效果。不过这种操作方法看起来很危险,那么它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呢?

常见问题

1.火针针具的规范化

由上面的资料不难看出,火针针具取材多样,材料不一,甚至不少医家用钢丝、铁丝自制火针,很难保证火针的疗效及安全。笔者认为应使用统一的优质材料,研制出型号多样,适应于多种疾病的火针,以满足临床的需要,有利于火针的应用和推广。

2.加强火针治病机理的研究

任何一种有效的疗法都有其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火针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疗效,但对其治病机理的认识,目前知之甚少。尤其是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解释其主治机理,更显不足。只有明确火针疗法治病的机制,才能进一步为火针疗法的应用提供客观而科学的依据,更有利于火针疗法的发展。

3.减轻火针施术的痛苦

进一步改进火针针具的质地和粗细,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在增强其疗效和安全程度的同时,尽量减轻火针施术给病人造成的惧怕和痛苦。

4.继续扩大火针应用范围并明确其禁忌症在临床上,进一步探索火针治病的适应症,如近几年来应用火针美容、消痣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总之,火针疗法从古至今经历了数千年的积淀,已经形成鲜明的特色,具备确切的疗效。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不仅要很好地继承古人火针疗法的经验,而且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其得到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内涵,从而使这一古老而独特的针灸疗法更加适应社会发展与人类健康的需求。

火针疗法副作用有哪些


火针疗法在生活当中运用是比较广泛的,对治疗一些疾病或者是解决一些皮肤问题,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很多人会担心使用这种方法的话会存在副作用,其实火针疗法是否存在副作用,还是要看自适不适合这种治疗方法,而且有没有遵守它的一些禁忌原则。

一、基本概述

《灵枢?寿夭刚柔》云:“刺布衣者,以火焠之。“《灵枢?官针》云:“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张仲景《伤寒论》中有“烧针令其汗”,“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等记载。直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才正式定名为“火针”。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述最详:“频以麻油蘸其针,针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明代高武《针灸聚英》云:“人身诸处皆可行针,面上忌之。凡季夏,大经血盛皆下流两脚,切忌妄行火针于两脚内及足……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内,外皮无头者,但按肿软不坚者以溃脓。”说明火针在明代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代火针使用一般有两种情况:长针深刺,治疗瘰疬、象皮腿、痈疽排脓;短汁浅刺,治疗风湿痛、肌肤冷麻。

二、操作方法

①选用22-28号不锈钢针,针柄用布包裹,以不导热为宜。施术时,在患部及其周围用碘酒、酒精消毒,然后用2%-10%普鲁卡因(可混入0.2%的盐酸肾上腺素以防出血)作浸润麻醉,约2分后,将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左手固定患部,右手持针。迅速刺入患部或其周围,然后立即将针拔出。

②针刺的深度,视溃疡种类和病变深浅而定。每次针数的多少,根据病变局部面积的大小而定,一般1-3针。

③针刺间隔,1-2周针1次为宜。

三、禁忌症状

①火针刺激强烈,孕妇及年老体弱者禁用。

②火热证候和局部红肿者不宜用。

③高血压、心脏病、恶性肿瘤等禁用。

中医针炙中的电热针疗法


导语:电热针疗法是根据电针原理发明的一种能使针体发热,当破入机体的一定穴位后治疗疾病的新的针刺治疗方法。

1. 电热针的概念: 是根据电针原理发明的一种能使针体发热,当破入机体的一定穴位后治疗疾病的新的针刺治疗方法。

2. 电热针特点: 在针柄上用电阻丝加温至60℃,皮肤下层组织只增加了5℃。大部分的温度被循环的液体所扩散和带走。而电热针是在针体前部产生温度,温度可以直接影响被刺的针感层,最高温度可以烧灼针体周围的组织,起到火针的作用,但针柄及针体根部温度却增加甚微。电热针的出现增强了针刺的效果和治疗范围,实为针刺方法的创举。

3. 电热针工具 电热针为空心针体,直径为0.4~0.6毫米,最短的针为40毫米,内装有发热原件。由于发热原件安装的位置不同,针体发热部位也不相同,可以使针尖发热,也可使针体某段发热或整个针体发热。针体温度可调节在5~500℃。

4. 操作方法: 选好穴位或刺激部位,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下,再慢慢稍加捻转推针直达应有的深度,寻找针感,将针感增强到要求的程度。接通控制仪,旋开加温电钮,缓慢地使仪表指针上升。达到要求的温度后停止。根据需要留针15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预定时间后,关掉输出电源,除去通往控制仪的导线。 出针,出针时左手食指、中指压住针体的两侧,右手持针柄,稍加提插捻转出针,如发生针体粘连可多提插几次。此种针在液体较少的组织内,由于温度的关系,有时会与组织粘连,所以出针时不能硬拔。

5. 适应症 此种针术为治风湿寒证最理想的方法。治疗风湿及寒痹、如关节炎,肩周炎、肢体麻痹症,肌肉萎缩症等,可以取有效穴位,也可在压痛点上刺针。针体加温到45℃,时间为30~60分钟。每次只在重要部位刺1~3针则可。治疗胃肠虚寒证,如消化不良、泄泻、胃痛畏寒、背部寒冷引痛等,可刺胃俞两个穴位,加强45~50℃(病人感到微痛),30分钟后出针。 此外,电热针还可治疗会阴白斑症、癌症等。

6. 注意事项

① 电热针应禁止穿过血管或紧靠血管和神经纤维,避免烧伤血管引起出血和损伤神经纤维造成永久性麻痹。

② 对风温寒病证的治疗,其温度不能超过55℃。

③ 应用温度超过75℃时,要捻转提插针体多次,使针体脱离组织后才能慢慢出针,禁止直接提针拔出,因针体与组织有大面积粘连,硬提会将大块组织带出造成严重出血。如针体无法脱离组织,可以在组织内多停留几个小时,或在针体周围采用按压脱离法。

火针疗法祛痘有效吗


要说祛痘方法各种各样,但是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合自己,或者都能够达到有效的祛痘效果,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的选择,而火针治疗法祛痘有一定的效果,它是利用针灸在灼烧后将皮肤上的痘痘刺破,对痘痘中的分泌物进行清理,达到祛痘功效的,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尝试生活中的其他祛痘妙法。

一、火针祛痘会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吗

对此,专家介绍说,火针祛痘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祛痘方法,是利用针灸针在烧热后,将皮肤上的痘痘刺破,在对痘痘中的分泌物进行清理,以此来达到去除的效果;这是一种非常简便的祛痘方法,爱美者无需担心会对肌肤造成伤害,能够很好的帮助解决痘痘的烦恼,能够在治疗后的一个星期左右就能明显见到效果,这无疑不是一种最佳的祛痘方式。

二、新鲜苹果祛痘

先将沸水倒在一片苹果上,等几分钟直至苹果片变软。再将之从水中取出,待其冷却至温热时贴于痘痘印上,保持20分钟。然后取下,脸用清水洗净。

专家点评:苹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贴在痘痘处,能起到滋润和消炎的作用,且苹果费用不高,值得一试。

三、以豆治痘

将绿豆熬煮,冷却后将豆渣敷于脸上,10~20分钟后取下即可,煮剩的绿豆汤最好一起喝下,效果更好。

专家点评:绿豆是一种解读下火的食品,又敷又服,对于因“虚火”旺盛而形成的痘痘效果更明显。

四、牙膏防痘痕

每天洗完脸以后,挤一点牙膏在手心,加一点水,把牙膏弄成糊状,然后抹在脸上,并进行按摩,5分钟左右后,牙膏完全均匀抹开,再用清水洗去,这样每天坚持下来很有效。

专家点评:有一些美白牙齿的药膏,其成分中含有双氧水,有助于减轻痘痘红肿、发炎,起到消毒作用。

什么是针挑疗法?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