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养生

2019-10-16

七窍连五脏,七窍变化知健康

五脏养生全书。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社会在发展,养生也逐渐成为很多人的关注焦点,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窍连五脏,七窍变化知健康”,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电影电视上我们常见的桥段就是七窍流血而亡,那么你知道七窍指的是哪些部位吗?七窍即眼二、耳二、鼻、口、舌。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七窍连五脏,七窍的变化会直接反应五脏的健康。

心开窍于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实际上,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也有赖于心神的健旺。通常来说,舌色红润即表示心之气血充足。

心主血脉,舌上血管最为丰富而浅表,因而舌也能灵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状态。心阳不足,则舌胖嫩或紫暗;心阴不足,则舌红绛;心血虚,则舌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肾开窍于耳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也就是说,肾气足者,就会听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肾阴虚的病人还经常会有耳如蝉鸣的现象。

另外,老年人出现的听力减退、耳聋失聪等衰老表现,也与老人肾气较弱关系密切。所以,听力较差的人,可以考虑是不是要补补肾气。

肝开窍于目

视力的好坏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营养。中医讲,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直接影响到视觉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出现如夜盲等问题;若肝经火盛,可见眼红肿痛;肝阴虚,可致眼糊干涩,或也可见眼珠不灵活、斜视等;肝气郁结过久,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肺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所以说,鼻子要想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就必须依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其实,“肺主气”的功能除了会影响呼吸,还有供给鼻子营养、保证鼻子通畅、预防鼻病的作用。

临床上,肺的某些疾病表现也常反映在鼻子上。如外感风寒影响到肺,就会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反之,如果鼻出现以上异常变化,即可推断肺脏病变。

脾开窍于口

“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口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脾的外在表现之处,当脾气健运,气血充足时,口唇得养,则唇红润泽;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唇失所养,则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光。

相关阅读

七窍连五脏,如何看脸知健康?


所谓七窍就是是面部的七个孔窍,在《内经》当中指出,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七窍,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意思就是说,通过观察五官的情况,就能够了解五脏的健康,真的这么神奇吗?一起了解一下吧!

1、心开窍于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一般心脏健康,心气足的话,则舌头转动灵活,能辨五味,一般舌头红润则代表心之气血充足。

心主血脉,舌头上面的血管非常丰富,通过观察舌头我们就能够反映出心的健康状态,如果心阳不足,舌头表现为胖嫩紫暗,如果心阴不足,那么舌头会呈红绛色,心血虚,舌头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2、肾开窍于耳

肾和耳朵的关系甚大,一般我们想要补肾,可以多多的按摩耳朵,一般肾亏虚的时候,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耳如蝉鸣的现象!

老人如果出现听力减退的情况,也应该考虑肾气较弱,所以如果听力出现问题,不妨可以尝试一下补补肾气,应该会有一定的效果!

3、肝开窍于目

一般我们都会说清肝明目,将肝和眼睛放在一起,可见二者联系是比较大的,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影响到我们的视力,如果肝血不足,会出现两眼昏花,视物不明的情况,如果肝经火盛,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眼红肿痛,肝阴虚,那么眼睛干涩模糊,肝气郁结过久的话,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4、肺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部分,而鼻子是呼吸出入的入口,如果鼻子想要保证正常的呼吸和嗅觉,肺气就需要调和,另外如果肺部出现问题,也会反映在鼻子上,如果外感风寒,就会鼻塞流鼻涕,如果肺热,鼻孔会干涩。

5、脾开窍于口

“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脾的外在表现部分,当脾气充足的时候,唇部红润有光泽,如果脾气失健运的话,唇色淡白没有光泽!

七窍通五脏,观察我们的五官就可以判断五脏健康,当然我们只能诊断,具体的临床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的症状或者方法才可以综合判断!

中医看七窍识五脏健康


所谓七窍,主要是指面部的七个孔窍,即眼二、耳二、鼻、口、舌。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所以五脏有病,往往能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

心开窍于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实际上,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也有赖于心神的健旺。通常来说,舌色红润即表示心之气血充足。

心主血脉,舌上血管最为丰富而浅表,因而舌也能灵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状态。心阳不足,则舌胖嫩或紫暗;心阴不足,则舌红绛;心血虚,则舌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肾开窍于耳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也就是说,肾气足者,就会听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肾阴虚的病人还经常会有耳如蝉鸣的现象。

另外,老年人出现的听力减退、耳聋失聪等衰老表现,也与老人肾气较弱关系密切。所以,听力较差的人,可以考虑是不是要补补肾气。

肝开窍于目

视力的好坏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营养。中医讲,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直接影响到视觉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出现如夜盲等问题;若肝经火盛,可见眼红肿痛;肝阴虚,可致眼糊干涩,或也可见眼珠不灵活、斜视等;肝气郁结过久,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肺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所以说,鼻子要想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就必须依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其实,肺主气的功能除了会影响呼吸,还有供给鼻子营养、保证鼻子通畅、预防鼻病的作用。

中医看七窍识健康


《内经》提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也就是说,通过观察五官的异常情况,就能了解心、肝、脾、肺、肾可能存在的病变。所谓七窍,主要是指面部的七个孔窍,即眼二、耳二、鼻、口、舌。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所以五脏有病,往往能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

心开窍于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实际上,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也有赖于心神的健旺。通常来说,舌色红润即表示心之气血充足。

心主血脉,舌上血管最为丰富而浅表,因而舌也能灵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状态。心阳不足,则舌胖嫩或紫暗;心阴不足,则舌红绛;心血虚,则舌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肾开窍于耳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也就是说,肾气足者,就会听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肾阴虚的病人还经常会有耳如蝉鸣的现象。

另外,老年人出现的听力减退、耳聋失聪等衰老表现,也与老人肾气较弱关系密切。所以,听力较差的人,可以考虑是不是要补补肾气。

肝开窍于目

视力的好坏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营养。中医讲,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直接影响到视觉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出现如夜盲等问题;若肝经火盛,可见眼红肿痛;肝阴虚,可致眼糊干涩,或也可见眼珠不灵活、斜视等;肝气郁结过久,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肺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所以说,鼻子要想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就必须依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其实,肺主气的功能除了会影响呼吸,还有供给鼻子营养、保证鼻子通畅、预防鼻病的作用。

中医告诉你为何七窍不能流血


本文导读:七窍即眼二、耳二、鼻、口、舌。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七窍连五脏,七窍的变化会直接反应五脏的健康。这就是为什么七窍不能流血的原因。


七窍即眼二、耳二、鼻、口、舌,而从中医的角度上看,身体各个部位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果按武侠剧里写的 七窍出血 ,那肯定是内脏受到的严重的伤害导致的。那么七窍跟五脏的具体联系是什么呢?

中医告诉你为何七窍不能流血

心开窍于舌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实际上,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也有赖于心神的健旺。通常来说,舌色红润即表示心之气血充足。

心主血脉,舌上血管最为丰富而浅表,因而舌也能灵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状态。心阳不足,则舌胖嫩或紫暗;心阴不足,则舌红绛;心血虚,则舌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肾开窍于耳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 也就是说,肾气足者,就会听力好。在病理方面,若肾精亏虚,则脑髓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肾阴虚的病人还经常会有耳如蝉鸣的现象。

另外,老年人出现的听力减退、耳聋失聪等衰老表现,也与老人肾气较弱关系密切。所以,听力较差的人,可以考虑是不是要补补肾气。

肝开窍于目

视力的好坏有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营养。中医讲,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直接影响到视觉功能。若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则两眼昏花、视物不明,出现如夜盲等问题;若肝经火盛,可见眼红肿痛;肝阴虚,可致眼糊干涩,或也可见眼珠不灵活、斜视等;肝气郁结过久,则能导致口苦目眩。

肺开窍于鼻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 肺主呼吸,鼻为呼吸出入的门户,所以说,鼻子要想发挥正常的通气和嗅觉功能,就必须依赖肺气调和,呼吸畅利。其实, 肺主气 的功能除了会影响呼吸,还有供给鼻子营养、保证鼻子通畅、预防鼻病的作用。

临床上,肺的某些疾病表现也常反映在鼻子上。如外感风寒影响到肺,就会鼻塞流涕、影响嗅觉;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反之,如果鼻出现以上异常变化,即可推断肺脏病变。


口唇者,脾之官也。 唇是口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脾的外在表现之处,当脾气健运,气血充足时,口唇得养,则唇红润泽;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唇失所养,则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光。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疾病不同,因此具体的病症情况还是需要到医院去接受专业的诊断才能发现的,切勿自行诊断。

窍穴按摩


【概述】

人有九窍,即两眼、两鼻孔、两耳、口、前阴、肛门。中医认为九窍是人体内脏与自然界相通的要道。五脏分别与九窍相连,如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前后阴。九窍生于先天而养于后天。按摩各窍及其周围之穴位,一方面能提高各窍的生理机能,防止各窍废用;另一方面能内通五脏,保持内脏功能正常,防治脏腑疾病的发生,强身延年。

【按摩疗法】

1.眼窍按摩法

眼是人体视觉器官,为肝之窍。按摩眼窍能补益肝血、清利头目、增强视力,使眼神明亮、视物清晰,防治近视、远视、老花、散光、白内障等各种眼疾。

(1)用两手示(食)指端分别从睛明穴,沿下眼眶分推至承泣穴,重复30次。

(2)用两手拇、示(食)指腹端对捏两眼眶周围的攒竹、丝竹孔、瞳子髂、承泣、睛明穴,从眶上各穴轮流捏至眶下各穴重复5遍。

(3)微闭双眼,将双手示(食)指或中指指腹端正对睛中穴轻按于上眼皮上,向眼内、外角方向各揉动20次。

2.耳窍按摩法

耳是人体听觉器官,为肾之窍。按摩耳窍能补益肾精、流通气血、增强听力,防治耳鸣耳聋等疾病。

(1)用两手拇、示(食)指分别对捏两侧耳轮及耳周各穴。轮流捏完各穴位1遍,重复进行5遍。

(2)用两手中指或示(食)指指腹端在两耳听宫、听会之间上下来回各擦30次。

(3)将中指指端塞入耳孔,深吸一口气,然后以气鼓耳孔,鼓后手指迅速拿出。

3.鼻窍按摩法

鼻是人体嗅觉器官,为肺之窍。按摩鼻窍能补益肺气、疏通督脉、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1)见本章头部穴位按摩(3)。

(2)用两手中指或示(食)指指腹顺鼻梁两侧上下来回推擦20次。

(3)用拇、示(食)两指指端分别按于两侧鼻孔,同时揉动20次。

(4)用一手拇、示(食)指指腹捏拿两侧鼻翼,捏紧放开反复进行20次。

4.口窍按摩法

口窍包括舌、唇、齿、咽喉等,口为脾窍,舌为心窍,齿为肾所主,咽喉为肺之门户,口窍与脾、心、肾、肺四脏关系密切。按摩口窍能生津健脾、益肾坚齿、清肺利咽、清心泻火,使牙齿坚固,有助食物消化,机体营养得到保证,体强健康长寿。

(1)先以上下门牙相对轻轻叩击30次,再以上下磨牙相对轻轻叩击30次。

(2)轻轻咬紧牙关,将两腮鼓起如口内含物.并用两腮和舌做漱口运作,连漱30次,待口内津液增加到一定程度,再分3次慢慢咽下,咽时最好能意念咽至脐下。

(3)丽手拇、示(食)指同时分开,用大拇指及虎口部托住整个下巴,其余四指自然伸直附于面颊两侧,再用两手拇指指腹端自下颌正中向两旁分推30次。

(4)用一手拇、示(食)指指端分别置于外金津、玉液上,两指相对用力捏按此两穴,至局部有酸痛感为度。捏后口中津液增多到一定程度后分3次咽下。

(5)将一手拇、示(食)指分开、示(食)指端按在人中穴上,拇指端按在承浆穴上,两指同时用力,将上下嘴唇并拢捏起,并按此两穴,至穴位有酸胀感为度。

5.阴窍按摩法

阴窍又称前阴,即外生殖器,为肾之窍。男女阴窍的解剖结构不同,男子阴窍包括阴茎和睾丸,女子阴窍包括阴蒂、阴唇和阴户。男女阴窍周围除了共有十二经脉穴位如横骨、曲骨、气冲、会阴及金门、关

七情对五脏的影响 七情伤五脏


本文导读:七情对我们的五脏有着直接的影响,它会直接伤及五脏,影响脏腑气机,下面我们来看看七情对五脏的影响都有哪些。


人有七情六欲,这所谓的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的七情对我们的脏腑都有关系,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任何一种情绪时间过于长久都会伤害身体。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脏腑生理和精神活动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情志反应,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和心理适应能力,损伤机体脏腑精气,导致功能失调,或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调节能力低下,因而导致疾病发生或诱发时,七情则成为病因,称之为 七情内伤 。

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五脏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和保持正常的物质基础。《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脏藏精,精化为气,气的运动应答外界环境而产生情志活动。因而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因此,若脏腑组织或气血发生病变,就会影响人的情志,如《素问 调经论》说: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灵枢 本神》说: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直接伤及内脏

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

即五脏所主七种情志损伤相应之脏。七情分属五脏,七情反应太过与不及则可损伤相应之脏。即心在志为喜,过喜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过悲则伤肺;肾在志为恐,过恐则伤肾。

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七情过激伤人发病,首先作用于心神,产生异常的心理反应和精神状态。《类经 疾病类 情志九气》对此解释说: 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七情内伤,既可单一情志伤人,又可两种以上情志交织伤人。由于心肝脾三脏在人体生理活动和精神心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情志内伤,最易损伤心肝脾三脏。

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潜病,是指病证已经发生存在但无明显临床表现的病证。潜病之脏腑是指潜病所在的脏腑。七情内伤不仅多损伤心肝脾三脏,而且还易于损伤潜病之脏腑。例如曾患胸痹、真心痛、飧泄、头痛等病证的患者,虽临床症状已经消失,但遇有情志刺激,最易首先出现原先所患病证的临床症状。

影响脏腑气机

情志内伤影响脏腑之气的运行,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素问 举痛论》说: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多发为情志病证

情志病,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包括:①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②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③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


七情变化对病情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情绪积极乐观,七情反应适当,当怒则怒,当悲则悲,怒而不过,悲而不消沉,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乃至痊愈。二是加重病情。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或七情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了解七情活动对病情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对把握病情发展变化,采取全面正确治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上面的文章为大家介绍了七情与内脏的关系,人有情绪很正常,但是任何一种情绪都不要让它持续太久,就算是大喜也要注意控制。

中医养生 五官变化反应五脏健康


现在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无论你多么年轻貌美或者看起来可爱,你都会在意脸上突然出现的痘痘或者斑,其实这都是内脏出了不同的问题。通过看你的五官就会知道你的健康程度。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五官的变化对应的是我们五脏的变化的,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这一变化,其实就是如何看五官治疗五脏疾病。

五官变化反应五脏健康

口与脾胃

口是食物进入的门户,与脾胃相关。从嘴唇的外观,即可看出一些脾胃问题。比如,嘴唇发乌,可能是脾胃虚寒,嘴唇颜色过红,可能是脾胃有火,如果嘴唇苍白,可能存在体内气血不足、贫血、营养不良、脾胃功能低下等问题,如果口角溃烂,可能是脾胃过热所致。

鼻与肺

鼻子是呼吸的通道和器官,与肺相关。如果鼻子看起来很红,可能是肺热所致,也可能是内火旺盛所致。鼻子出血或异常干燥,则可能是由于体内阴气不足,阳气过盛所致。

眼睛与肝

眼睛是重要的感觉器官,所谓“肝开窍于目”,眼睛与肝脏密切关联,得了肝病就会表现在眼睛上,出现双目发黄、两个眼角发青。眼睛看不清东西,可能与肝血不足有关,如果出现眼睛发红发胀,可能与体内肝火旺盛有关,如果眼睛发干,可能是阴血不足所致。

耳朵与肾

耳朵是听觉器官,《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因而得肾病的人会出现耳聋、耳鸣症状,反之,如果听力敏锐,说明肾器官较好。

舌与心脏

舌头是味觉器官,与心脏关联。如果舌尖颜色很深,可能是心脏有火,如果出现淤血、淤斑,可能是血循环不好,舌头长疮,可能是心火过旺。有些心脏疾病会导致舌头不灵活、舌蜷缩等问题。

如何保养五官

眼睛减龄方法

1、多吃黄绿色食物。如胡萝卜、玉米、西红柿、西兰花、猕猴桃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会在眼睛后部的光敏感组织中积累,帮助眼睛对抗紫外线,也能防止眼睛的功能性退变。

2、打乒乓球、多转动眼睛。打乒乓球时,眼睛随着快速运动的物体转动,可以起到调节、放松的作用,延缓老花、预防近视。

3、用眼不超过40分钟。用眼40分钟,应休息至少10分钟,好的放松方法就是看远处。夏秋出门一定要戴上太阳镜,防止紫外线让眼睛老化。

男人要健康 七种药膳帮你补五脏


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来源,食物能够补养五脏精气,协调人体精神活动。因此,食物借其五味补养五脏,亦能益智增神、强身健体。目前正值秋末冬初,是调养身体的好时期,下面向大家介绍补五脏的一些药膳疗方供大家参考。

健脾药膳:健脾药膳是选用健脾益气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药膳食品。此类药膳具有健脾益气、和胃调中之功效。适用于脾虚气弱之人,症见精神困倦、四肢软弱、气短懒言、头昏自汗、食欲不振、胃脘隐痛、便溏腹泻、舌质淡、苔白、脉缓无力等。

参枣米饭

党参10克,糯米250克,白糖50克。将党参、大枣放在沙锅内,加水泡发后煎煮30分钟左右,捞出党参、大枣,药液备用。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在大瓷碗中,加水适量,蒸熟后,扣在盘中,将党参、大枣摆在糯米饭上,药液加白糖,煎成浓汁后浇在枣饭上即成。可做早餐食用。此米饭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适用于体虚气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

白术猪肚粥

白术30克,槟榔10克,猪肚1只,生姜少许,粳米60克。将猪肚洗净,切成小块,同白术、槟榔、生姜煎煮,取汁去药渣,入粳米同煮成粥。猪肚捞出切块或片蘸麻油、酱油佐餐。早晚各服一次。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腹部虚胀、大便溏泻不爽等,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补肺药膳:补肺药膳是选用补肺益气、滋阴润肺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食品。它具有补益肺气、滋阴润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肺气虚弱或肺阴不足者。肺气虚症见气短懒言、咳嗽、痰清稀、喜暖畏寒、自汗、易感冒、面色苍白;肺阴虚症见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两颧发红等。

百合粥

鲜百合30~5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粳米洗净,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后改文火煮40分钟,放入百合煮熟即成。食时加入冰糖。早晚各服一次。具有益脾、定喘、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阴不足、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少痰、气喘、乏力、食欲不佳而时有虚热烦躁者。

羊肺汤

羊肺1具,杏仁9克,柿霜、绿豆粉、酥油各30克,蜂蜜60克。先将杏仁去皮后研成细末,同柿霜、绿豆粉、酥油装入碗内,倒入蜂蜜后边调边加清水少许,至以上五味和匀成浓汁待用。羊肺用清水冲洗干净,挤尽血水,将药汁灌入羊肺内,装入容器,加水约500毫升,隔水炖熟,取出羊肺入碗,注入汤汁即成。食肺喝汤,佐餐食用。具有滋阴清热、益气养血、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久病体虚、阴虚内热、虚火灼肺、宣降失常之肺痿咳嗽、痰黏稠、多白沫、精神疲乏、形体消瘦、心悸气喘、口唇干燥等。

养心药膳:养心药膳是选用养心安神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药膳食品。它具有养心血、补心气、安心神、益心智的功效。适用于心气虚或心血虚引起的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心慌、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龙眼肉粥

龙眼肉15克,红枣3~6枚,粳米60克。先将粳米淘洗干净,龙眼肉、红枣洗净,同煮粥。早晚各服一次。此粥具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之功效。常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贫血,脾虚泻泄、浮肿,以及神经衰弱、自汗、盗汗等。

提示:用量不宜过大,须热服。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或舌苔厚腻者忌用。

补肾药膳:补肾药膳是选用补肾气、温肾阳、滋肾阴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食品。它具有温肾壮阳、填精生髓之功效,适用于肾虚症。肾虚症包括肾阴虚和肾阳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少寐健忘、遗精尿频、潮热盗汗、口干或形寒肢冷、喘逆等。

猪肾粥

猪肾2个,粳米50克,葱白、五香粉、生姜、精盐适量。将猪肾洗净,去筋膜,切细,粳米淘洗干净,同入锅内煮成粥,将熟入葱、姜、盐及五香粉调之。作早餐服食。此粥具有补肾强腰功效,主要适用于中年人肾气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疼痛、步履艰难、耳聋等症。

益肝药膳:益肝药膳是选用养肝柔肝、养血明目、熄风潜阳的中药,配合一定的食物,经烹调而成的药膳食品。它具有养肝、补血、明目,兼以滋阴潜阳、镇静的功效。适用于肝血不足阴不制阳而虚风内动者,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昏花或双目胀痛、干涩、性急易怒、两肋疼痛、手足麻木,甚至半身不遂,脉弦细数。

双决明粥

石决明25克,决明子10克,白菊花15克,粳米100克,冰糖6克。将决明子入锅炒至出香味时起锅。白菊花、石决明入沙锅煎汁,取汁去渣。粳米淘洗干净,与药汁煮成稀粥加冰糖食服。早晚各服一次,3~5天为一疗程。此粥具有养肝潜阳、清肝明目之功效。适用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头胀头痛或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眼干涩等症。

通鼻窍中药


通鼻窍的中药是对于我们缓解鼻塞以及鼻咽喉狭窄是有很高的疗效,特别是鼻炎患者,应该要知道哪些药物是可以通鼻窍的。通鼻窍的中药有苍耳子、辛夷以及鹅不食草等,大家可以了解这些药材的药用价值,并且在鼻塞的时候采用这些中药治疗,同时要注意中药的服用量,避免中毒。

1、苍耳子:这是一种具有宣通鼻窍、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等作用的中药,在临床中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药物。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鼻塞症状,还可以兼治风湿痹症,使用苍耳子的方法也非常多,包括了水煎取汁服用和研磨成粉吹入鼻腔等等。但是这种草药有小毒,因此不能长期服用。

2、辛夷:中医认为,辛夷的性味辛,温,可以归入肺经和胃经。主要功效和作用是宣通鼻窍以及发散风寒,可用来治疗外感风寒型鼻塞,使用方法一般为水煎取汁内服,患者在具体治疗时可以搭配其他药物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3、鹅不食草:这种中草药的性味辛,温,在人体当中主要归于肺经和肝经。其主要功效和作用是宣通鼻窍以及祛风散寒、化痰止咳,外用还可以散邪解毒消肿。临床中多使用鹅不食草制作成的成药治疗鼻炎、鼻塞等病症。

4、白芷:此种药物的性味辛,温,主要可以归入肺经和胃经。具有非常好的通窍止痛、祛风散寒、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等作用。中医多把白芷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治疗头痛和兼通鼻窍,也就是说白芷的通鼻窍的作用并不是非常强。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可以通鼻窍的中药了,希望大家看完后对鼻塞等症状的防治有所帮助。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使用上述药物治疗鼻塞前一定要经过专业医生指导用药,同时还应该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才加快康复速度。

中医教你听声音辨知五脏的健康!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闻不仅指闻气味,还包括听声音。《黄帝内经》提出,呼、笑、歌、哭、呻为五声,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仔细倾听五声,便能大概了解五脏的情况,可以说五声是脏器健康的窗口。

发怒爱喊肝火旺。肝,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还大呼小叫,可能是肝出了问题,一般是肝火太盛,可以适当吃些有助于清火的寒凉食物,菊花茶、荠菜、丝瓜都有利于疏肝解毒。

平常习惯“长吁短叹”的人,可能为肝气郁结,柴胡、薄荷、苏叶可以疏肝郁、防气结。吐纳养生法“六字诀”中提到,常发“嘘”字音,对肝火旺、肝虚、眼疾都有保健作用。马上就要发怒的人多念几遍嘘字,也有助于自己调节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以免怒气伤肝。

狂笑不止有心病。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心气足的人就会爱笑,笑声听上去也很爽朗,适度的笑可以疏通心气。如果一个人经常不明原因地狂笑不止,就有可能是心出现了问题。同时,过多、过度的笑会耗伤心气。如果多笑一会儿、多说一点话,就觉得心慌,气不够用,多为心气虚,就要注意保养心气了。养心的关键是学会慢生活,工作时间特别紧张,下班了就要刻意放慢节奏。食补方面,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都能益心气养心阴。六字诀中,常读“呵”字音可以补心气,对治疗心悸、失眠、健忘也有好处。情绪波动、喜怒无常时可以吃些山楂干,酸味的东西有收敛作用,能阻止心气太过涣散,保护心脏,又能疏肝解郁,让心情平静下里。

唱歌没底气脾虚。脾,在志为思,在声为歌。因此,如果一个人歌声洪亮,脾就应该比较健康。相反,如果一个人脾胃有病,唱起歌来就会声音低微,没有底气。生活中,饮食不规律会把脾气打乱。养脾的关键时期在长夏(7月初~8月初),结合健脾、祛暑、化湿等方法进行调补,可以吃些绿豆、莲子、丝瓜、陈皮、鸭肉、鲫鱼等。六字诀中,常读“呼”字音可以培养脾气,对脾虚、腹胀、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处。

哭个没完肺气弱。肺,在志为忧,在声为哭。和脾类似,如果一个人哭声洪亮,说明肺气强盛。相反,如果总是声音很小地哭哭啼啼,就可能是肺气虚弱的表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如此。另外,即使哭能宣泄情绪,但还是不要经常哭,哭得涕泪交加会伤肺气,哭得浑身是汗会动了心气,就连流眼泪本身都会动肝气。养肺的首要工作是保持情绪开朗,别像林黛玉那样悲悲凄凄。另外,每天早晚细细嚼食核桃仁1~2枚,生姜2片,也能养肺气。六字诀中,常读“四”字音有助于外感伤风、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而气短等症状的治疗。

总是哼唧肾不好。肾,在志为恐,在声为呻。一个人如果总是哼哼唧唧,可能是肾出了问题,由于元气藏于肾,人的总体健康状况也不会太好。不过,人在极度痛苦或快乐时呻吟,是身体在调元气的表现。补肾要注意腰的保养,久坐伤肉,上班族要勤活动,伸个懒腰,搓搓腰背,都助于养肾。补肾的食物有羊肉、韭菜、龙眼、山药等。六字诀中,常念“吹”字音可以缓解腰腿无力、潮热盗汗、头晕耳鸣、阳痿早泄等症状。

七窍连五脏,七窍变化知健康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