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老太太养生方法 > 导航 > 老太太养生方法

重阳话养生!快记住这句口诀:一高、二花、三个老太太!

老太太养生方法。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很多人身体不好,和他们不注重养生有关系。养生常识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重阳话养生!快记住这句口诀:一高、二花、三个老太太!”,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很多地方也叫老人节。古人认为九是阳数之极,农历的九月九日,恰逢两个阳数重叠在一起,所以叫重阳节。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千古绝唱,便是重阳诗篇中的佳作,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那么重阳节如何养生呢?养生专家总结了一句很好记的口诀:一高、二花、三个老太太。

重阳节养生口诀

一高:登高戴护膝

“一高”就是登高,这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活动。重阳节大多数是在仲秋或深秋,气候已经比较寒冷。很多人一到秋天都有“悲秋”的问题,此时登高一方面是有助于舒扩胸怀,举目远望,使人心旷神怡,有助于消愁。另外一方面,登高也是一种体力活动,秋天从事一些体力活动,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登山会给膝盖施加过多的压力,再加上登山中活动猛烈,可能会使髌骨被牵移离开原有部位,从而引发膝关节部位的疾病。登山时戴上护膝则能将髌骨固定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上,使其不易受损伤。

“二花”:茱萸粥、菊花酒

“二花”指的是茱萸和菊花。重阳时节吃这两花,是很好的养生方法。

茱萸:戴可辟邪,食可温补

作为中药,茱萸果肉味酸、涩,性微温,可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内热消渴等病症。

山茱萸粥是一款食疗方。可以补益肝肾,涩精敛汗,适用于肝肾不足、带下、遗尿、小便频数等。

取山茱萸(茱萸的一种)肉15~20克,粳米100克,将之洗净去核,与粳米同入砂锅内煮粥,熟时稍加白糖即可。

菊花:泡酒抗衰,制茶清咽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饮酒赏菊是古人在重阳节的保留项目,请注意,“就菊花”可不光是看,古人还将菊花泡酒畅饮。

要说做这个菊花酒也不难,用菊花加糯米、酒曲,按一般的酿制方法就可以制得一坛清新的菊花酒了。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去痿痹、延缓衰老等功效。

利用菊花散风清热的功效,配个玄参甘菊茶,还能对抗慢性咽炎。菊花1克,玄参、麦冬、桔梗各2克,甘草0.5克。将药材研成细末分装成每包6克备用。每次取1包热水冲泡饮用,每天2至3次。

“三个老太太”:泡脚时揉揉三处穴位

人的脚上有三个“老太太”,也就是三个带“太”字的穴位,分别是调理肾虚的太溪穴、调治高血压的太冲穴、补脾经经气不足的太白穴。它们分别住在肾、肝、脾经上,在泡脚同时揉揉他们,就等于给内脏做了次保养。

太溪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养生先养腿和脚,想要身体健康,就要重视腿脚的保健。除了常揉揉三个“老太太”外,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促进下肢的伸展,活络腿部关节和经络。例如行走、游泳、做养生操都是不错的选择,能帮助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腿部力量。

重阳节养生还需做好三件事

当心秋燥

燥为秋令,易伤津耗液。同时,秋季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

应对秋燥,应少吃辛味的葱、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养肝气。

温暖睡眠

睡眠是养生的重头戏。秋季夜里凉风习习,很容易受到“贼风”侵袭,使得疾病上身。因此,这个时节,入睡时一定要避风寒而卧。

避免盲补

秋季是进补的时节,很多老人在此时“贴秋膘”。不过提醒大家,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很多中药补品非常讲究体质的寒热,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时值重阳,赶紧把这篇文章发给家人、老朋友、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们吧!

祈愿更多老人安康喜乐:登高赏菊畅心志,老有所乐不知秋!

来源:人民日报、央广网健康、新老人

本文图片及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规定支付文摘稿酬。

小编推荐

一天有三个最佳养生时段


一天有三个最佳养生时段

辰时(早上7~9点),胃经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最强,是营养输送到各个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辰时也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气血流注于胃经,营养丰富的早餐能给胃提供丰富的原料,从而发挥“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可见,养生要从养胃开始。

辰时养胃要注意以下几点:1.早餐要吃热的食物。人体气血得热则行,遇寒则凝,摄入冰冷的食物会使气血不畅,从而“内伤脾胃,百病由生”。2.早餐搭配合理。要有干有稀,谷类食物吸收后能快速补充能量,另外可以吃些鸡蛋、豆制品、瘦肉等,适当吃点果蔬。3.避免太油腻。吃太多肉类或太油腻的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可选择各种粥、燕麦片、豆浆、芝麻糊等。

午时(11~13点),心经当令。《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提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午时是人体阴阳交替、气血交换之时,《黄帝内经》中记载:“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午时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而此时阴气初生,可以小睡一会儿,使身体平衡过渡。午睡醒来可以搓搓手,手心有一个心包经的大穴——劳宫穴,搓揉该穴能提神醒脑,下午不易疲劳。

亥时(21~23点)三焦经当令。亥时入眠,百脉皆能得以濡养,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亥时安静入睡,百脉可以得到休养生息,三焦经气血充足,运气行水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人体各个部位都能分配到元气,第二天醒来才能精力充沛。

睡前做3件事有助眠作用。1.以指当梳:中医推拿功法中有一招叫“拿五经”,晚上睡前可将十根手指当作梳子,梳头3分钟以上,可以疏通五经,改善头部血液循环。2.温水泡脚:人体的肾经起于足下,温水泡脚可以温养肾经,达到补肾作用。3.捶背:“晚捶背,好入睡”,睡前可请家人帮忙,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轻拍轻叩背部,速度以每分钟60~80次为宜,每次20分钟以内即可

秋季养生防病的三个小常识


秋季要注意很多的养生效常识,因为秋季会很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啊,或者是乏力等等的情况。秋季也要预防疾病,很多人都会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如何才能安度秋季呢,一些养生的小常识应该了解。

调护运动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故要多呼吸新鲜空气,在清凉的晨风中散步、跑步,这不但是在进行“空气浴”,还接受了耐寒训练,使身体能适应寒冷的刺激,为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冬作充分的准备。 此外,郊游登山是一项适宜秋季的锻炼项目,不仅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也使得人的肺活量及心脏的收缩力增大。

调节湿度

我们都知道,秋季的到来也带来了很多冷空气,这些冷空气都把空气中的水分吹干了,所以一到秋季,我们就会明显感觉到空气变得干燥起来,所以在这个季节,我们时常会感觉口干舌燥,很想喝水,皮肤还会出现干燥现在。所以我们应该保持好卧室内的湿度,平时多喝一些水。秋季干燥,要注意空气的湿度的调节,秋季要多喝水,可以选择空气净化器来调节。

中药调护

根据秋季的特点,可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类制剂。另外,还可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进行保健,如西洋参、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胖大海等。中药有很多都有保健治疗疾病的作用,大家可以选择中药来进补,减少秋季疾病发生。

关于秋季应该如何预防疾病的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了吧,秋季是很容易出现秋燥啊或者是一些疾病等问题的出现的,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些养生的小常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

立春养生记住五个秘诀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为公历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之间,表示着春天的开始。从这一天一直到立夏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今年的立春恰好在2月3日。古语云: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但就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还会出现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通常2月4日是立春的正日子,但是今年的立春却是2月3日。天文专家表示,3日立春很罕见,上一次发生在1897年,距今120年,而再下一次则发生在2021年。

立春风俗

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一般在公历2月3日至5日。立有开始之意,立春也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台湾地区将立春定为农民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立春说: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指四季开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气候学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立春时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

立春养生秘诀

1.宜清淡

春季肝气旺,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脾胃弱的人春季要多吃山药、大枣、莲子粥,来控制过旺的肝气,预防慢性胃病及慢性肝炎导致的胃胀等症状的加重。立春过后,平日脾胃不好的人,一定要饮食清淡、适量,尤其应忌食羊肉等热性食物或海鲜等发物。

立春有什么风俗 立春如何养生 立春的养生方法

2.宜温补

告别大寒,进入立春,应适当减少进补,可顺应季节的变化多吃些温性的食物,比如大葱、生姜、大蒜糯米、胡萝卜等,能起到祛阴散寒的良效。

3.宜甘润

春天气候变化快,空气时而干燥时而湿冷,胃肠处于敏感的状态,常常出现没有食欲的情况。这时候应多吃甘味食物。要注意的是,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所谓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口感有点甜,更重要的是具有滋补脾胃的作用,多吃甘味食品可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甘味食物中首推大枣和山药,常吃这两样东西有助于提升人体免疫力。也可以将大枣、山药、大米、小米一起煮粥,能预防胃炎和胃溃疡的复发。此外,还有菠菜、芋头、红薯、土豆、黑木耳、桂圆、栗子等,都是不错的甘味食物。

4.忌辛辣

立春后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初春时期,人体呼吸系统抵抗力下降,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辛辣的食物刺激呼吸道,且损耗阳气,导致上火,更易感染病毒。

5.忌酸收

中医认为,春季对应五脏中的肝脏,容易肝气过旺。酸味容易入肝,且具有收敛之性,多吃不利于阳气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反而使本就旺盛的肝气更盛,伤及脾胃。具有酸性的食物如西红柿、柑橘、柠檬、乌梅等都不宜多吃。

女性长假也要养生 三个核桃健脑润肺


养生相信是很多人的选择,女性养生最重要的就是抗衰老,饮食抗衰老的方法是怎样的呢?今天,为女性朋友们介绍可以抗衰老的食物,快来看看吧。

女性养生吃5种食物

花菜:试验表明,花菜中含有大量抗癌酶,其含量远远超过其他含酶食品。此外,花菜中还含有可以防止骨质疏松的钙质、女性经常缺乏的铁元素以及有益于孕妇的叶酸。

草莓:草莓不但汁水充分,味道鲜美,还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益处。草莓可以改良肤色,减轻腹泻,缓解疾病。与此同时,草莓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

酸奶:酸奶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有效地防止肠道感染,提高人体的免疫功效。与普通牛奶相比,酸奶脂肪含量低,钙质含量高,还含有维生素B2、磷、钾以及维生素B12,这些元素都对人体大有裨益。

红薯:红薯中富含纤维、钾、铁和维生素B6,不仅能防止朽迈,预防动脉硬化,还能有效地预防肿瘤。

木瓜:木瓜中的维C远远多于橘子中的维C含量,而且木瓜有助于消化,还能防止胃溃疡。木瓜尤其有助于消化人体难吸收的肉类,因而能有效地预防肠道疾病。

与此同时,还有抗衰老的食物不要错过了。

女性抗衰老这样吃

三个核桃健脑润肺。

核桃的药用价值很高。小孩吃核桃补脑;中青年、上班族压力大,吃些核桃能缓解大脑疲劳,减轻压力;老年人吃桃核能抗衰老。

核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防治动脉硬化的功效。

此外,核桃中还含有锌、锰、铬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铬有促进胆固醇代谢和保护心血管的功能,高血脂患者和肥胖的人可以吃点。

四个桂圆开胃安神。

桂圆也叫龙眼,是珍贵的滋养强化剂。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有开胃、养血益脾、补心安神的功效。

中医里可用于治疗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春天人们容易困乏,吃几个桂圆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五颗红枣益气养血。

枣位居五果之首,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历来受到推崇。

从中医角度讲,红枣可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中医认为气是功能,血是物质,枣能气血双补,这在中药里很少见,因此枣的药用价值非常高。

鲜枣含维C特别高,是柑橘含量的8-17倍,是苹果的50倍以上,所以红枣被营养学界称为天然维生素丸。

中医入药以干红枣为主,干枣虽然维C含量比鲜枣稍微低一些,但是因为它含有多种其他营养成分,特别是含铁比较高,对于妇女补铁补血很有好处。

想要抗衰老就要靠吃,女性朋友们来试试以上这些食物吧。

秋天话养生!


秋天气候干燥,很多老年人都会犯咳嗽,因为这没日没夜的咳嗽,吴姨已经好几个晚上没睡好觉了。究竟该怎样摆脱这没日没夜的咳嗽呢?

秋咳是因肺“缺水”

很多老年人在秋天的时候特别容易犯咳嗽,那么咳嗽是否跟天气有关呢?秋天气候变化无常,尤其秋燥之邪极易通过口、鼻、呼吸道和皮肤等侵入人体,累及于肺7此时如果稍有不慎,就很易罹患感冒,引起燥咳之症。

秋季干咳不能单单认为是呼吸道的问题,秋季干燥,人体易缺水,而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这时人体会通过咳嗽的方式提醒我们该补水了。另外,人体还会通过皮肤干燥、便秘、声音沙哑等方式来提醒我们补水。

润肺可以“吃出来”

那么,秋燥咳嗽该怎样来调节呢?谭汉添表示,润燥最好的方式是食疗,此时,可多食银耳、杏仁、沙参、雪梨等食物来润肺止咳,也可试试以下的食疗方子来润肺止咳。

银耳玉竹炖乳鸽

材料:银耳、玉竹各30克,乳鸽1只,姜2片。

做法:清洗干净所有食材,冷水锅下鸽子,开大火煮滚后转小火再煮5分钟左右或至鸽子吐净血水;随后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水份。将所有食材放入瓦罐,并加入足够量的纯净水;盖上瓦罐,移入电子炖盅,加足够量的开水,隔水炖3小时;最后适当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清热,适于干咳少痰,大便干结等症状。

无花果罗汉果煲猪肺

材料:无花果50克,罗汉果1/3个,猪肺1个,陈皮适量

做法:把猪肺用水冲、并用手使劲挤出里面的血水;把猪肺切成件,再放在开水里面煮5分钟,煮过的猪肺用水洗并用手使劲挤干里面的血水;把其他材料洗净备好,砂锅内烧开水后下猪肺和其他材料开大火再烧开;关小火慢炖2小时,用盐调料即可。

功效:止咳润肺,适用于有慢性咽喉炎的患者。

百合沙参炖雪梨

材料:百合、沙参各30克,雪梨1~2个。

做法:把百合、沙参洗净待用,梨削皮去掉梨核,然后切成块。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1小时左右,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润肺,适用于肺痨久咳、咳唾痰血等症。

10月养生防病,记住这15句话就够了!


秋季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气温反复无常,体弱人群一时难以适应,疾病丛生。如果这段时间旧疾复发,或者增添新病,接下来的冬天就不好过了。

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呢?其实,民间的 15 句俗语、谚语中就包含了入秋所有的养生、防病要诀。今天,就请各位专家给咱们大家详细解读~

秋天宜收不宜散

湖北省中医药大学教授姚世明说:这句谚语正好应了中医的“秋收冬藏”,“收”的关键是收敛肺气,润肺养肺,要少辛多酸。

建议

多吃一些甘寒汁多味酸的果蔬,如梨、柚子、柑橘等水果及萝卜、冬瓜、山药、莲藕等蔬菜,常吃冰糖炖梨、百合炖梨、银耳莲子汤、冰糖燕窝、冬瓜炖鸭等食物,能有效缓解咽干、咳嗽、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医堂医师胡爱萍说:春夏两季,人体阳气以外发为主;秋冬时节,要注意阳气的收与藏。

建议

秋季运动要以静为主,可打打太极、跳跳舞、散散步等。

早睡早起很有必要,要延长睡眠时间,建议在都市生活的人应该由以前的晚11点之前睡觉提前到晚10点以前。

太子参(一般煲汤用,用量为 3 克/人)是非常好的养阴食物。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说:茄子营养丰富,但“饿死郎中爷”太夸张。

中医认为,茄子有清热、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可防治大便干结、痔疮出血等。

经常吃点茄子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并减少老年斑生成,还能防血压升高、调节胆固醇。

秋瓜坏肚

中国科学院教授杨力说:到了秋季,人的脾胃多处于虚弱状态,如果吃过多的瓜果会加重对脾胃的损害。

建议

入秋后食用瓜类应适度,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建议大家秋季可多吃应季水果,如梨、鲜枣和葡萄等。

秋不食姜

广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群雄说:但是在临床中由于人的体质不同,是否能吃姜因人而异。

建议

阴虚、湿热体质的人应减少大量进食生姜等辛温发散之品;内热症的病人(如肝炎黄疸、肺热燥咳、口臭、痔疮出血)亦不宜大量食用生姜。

脾虚胃寒的人早上含片生姜,会觉得胸前暖暖的,很舒服,振奋脾胃之阳气以御寒保暖。

一般而言,睡前不建议吃大量的生姜,因为可能会刺激到肠胃,影响入睡从而不利于养人体之阴。

秋贴肉膘

军事医学科学院食品与营养系博士芮莉莉表示:“以肉贴膘”对于现代人来说不一定全适用。

建议

对于那些身体瘦弱、贫血、低血压、怕冷的人,推荐趁秋凉来临适当吃点牛羊肉。

至于已经有高血脂、脂肪肝的人和体重超标的人群,尽量以蔬菜、水果、粗粮等代替。

秋天补得好,一冬病不找

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高颖说:身体较胖、血脂高的人适当食用脂肪含量相对较少的鸭肉、鲫鱼、鲤鱼等;

身体虚弱、四肢无力的老人可每周食用一次乌鸡或土鸡炖汤,以补充体力;畏寒怕冷的老人可以适当食用羊肉。

新鲜水果和蔬菜要结合身体需要:如若存在视力问题,如老花眼、眼睛干涩等,多吃橙黄色的水果蔬菜,如胡萝卜、南瓜、芒果等;

若牙龈常出血,多食用猕猴桃、脆冬枣、大白菜等;

健康人群首选当地时令水果蔬菜,同时保证深色蔬菜占所有蔬菜的一半。

四季脾旺不受邪

张湖德说:夏季人们常进冷食,脾胃功能下降,因此,进补前要先调理脾胃,茯苓、芡实、山药、豆角、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

《神农本草经》更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因此药膳粥是此时调节脾胃最好的饮食。立秋后早晨喝茯苓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

秋日登高望远

提倡秋季旅游,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登山望远。

张湖德说:老年人适合爬行一些山势平缓、海拔不高的小山,量力而行。有高血压、心脏病或骨关节炎、骨质严重疏松等基础病的老人,如果想登高,建议坐索道上山。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蛟河中医院中医师赵治国说:只有气温在 15~25℃ 时才适合秋冻,建议有类风湿、关节炎及年老体虚的北方老人需要及时关注温度变化并添衣保暖。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李定文教授说:用生姜、艾叶、威灵仙、木瓜、杜仲、延胡索、牛膝、桑寄生、陈皮、川芎各 5 克,煮水泡脚,可温阳理气、祛风祛湿、活血化瘀。

秋风起兮百病生

张湖德说:秋天百病易生正是源于秋风起矣。因此,尤其是深秋接近立冬时,起风时及时躲避,出门前做好保暖,晚秋出门最好戴条围巾。

燥邪伤人,耗人津液

燥邪伤津,会出现皮肤干燥、口干鼻燥、两目干涩等症状。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中医师成杰辉:多喝水是除“秋燥”解“秋乏”之良方。但只喝白开水让人索然无味,最佳方法是“朝盐水,晚蜜汤”。

早上喝点淡盐水(为防食盐过量,饮食中药扣除这部分盐),可以引火归元、降火利咽,晚上喝点蜜糖水,可以润燥养阴、滋养肺脏。这不仅补充水分,也是秋季养生、预防便秘、抗衰延年的饮食良方。

春困秋乏夏打盹

入秋后,炎夏造成的消耗一时未能完全补偿,不少人感到浑身疲软无力,疲惫倦怠,睡意连绵,这被称为“秋乏”。

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内四科主任何秋建议:调整生活起居;对于体质虚弱、年老多病者,一时“秋乏”不能解除,可适当服用补中益气丸、六君子丸、香砂养胃丸等中药,进行辅助治疗。

如果晚上能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白天还常打瞌睡,可能是某些疾病“作祟”,最好去医院排查脑血管病、心脏病、甲减等疾病。

秋风秋雨愁煞人

老年人、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以及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比一般人更易感染“秋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科医师倪开济建议:情绪不宜像夏天那样张扬,而应宁心安神,静心养气。多进行户外活动,或登高远足,或水中泛舟,或琴棋书画,或养花垂钓,或闻曲起舞。

15 句谚语、俗语,平时就是随便说说,没想到经过专家们一解释,还蕴含着这么多的防病养生的知识!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重阳话养生!快记住这句口诀:一高、二花、三个老太太!》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老太太养生方法”专题供您欣赏!

重阳话养生!快记住这句口诀:一高、二花、三个老太太!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