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常识 > 含锌量高的蔬菜一览表 > 导航 > 含锌量高的蔬菜一览表

5种常用解表药功效一览表!十分难得,附名家用药心得,珍贵收藏

含锌量高的蔬菜一览表。

“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就养生常识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5种常用解表药功效一览表!十分难得,附名家用药心得,珍贵收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中药学定义: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辛能发散,可使外邪从汗而解,故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症。也即《内经》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义。

解表药的临床应用,有以下几点:

1.感受外邪,具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表症者。

2.表邪郁闭,麻疹透发不畅者;水肿初期或麻疹初期兼有表证者,以及其它疾病具有表证需要发汗解表者。

解表药虽能透过发汗解除表证,但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因此,凡自汗、盗汗、热病伤津以及阴虚发热等症,都应慎用。

跟据解表药的性能,可以分为发散风寒,发散风热两类。

今天先为大家总结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名中医论麻黄:

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致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黄治疗。

即使是表证已解,但仍喘咳的,还可以继续用麻黄治疗,这时可改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

用麻黄治疗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气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

桂枝还能温经,祛风寒、活血通络。可配合当归、赤白芍,川芎、红花、桃仁等,治疗月经后错或经闭不潮以及行经腹痛、腹部症块等证,配合片姜黄、防风治疗因风寒阻络、气血不畅所致的肩臂疼痛;

配合赤芍、红花、伸筋草等治疗骨节拘挛难伸,肢体疼痛等,配合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当归、附片等,治疗风、寒、湿所引起的关节疼痛、四肢疼痛。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名中医论荆芥

荆芥味辛,性微温,有发汗解表的作用。配防风、苏叶,用于辛温解表:配薄荷,银花、桑叶,用于辛凉解表;配防风、当归、川芎、苏梗,用于产后受风。荆芥与具他十温解表药不同的是风寒、风热的表证,都可以应用。

荆芥还可以透疹、止痒、治皮肤病。配蝉衣、葛根、薄荷等,叮治麻疹不易透山;配亦芍、苍木、黄柏、白藓皮,苦参等,可治风疹、湿疹、疥、癣等。

荆芥兼能清血分伏热,有理血止血作用。配地榆、槐花炭,可用于治疗便血;配藕节、黑山栀、白茅根,叫‘冶衄血,配当归、益母草、棕炭、川断炭,可治月经过多,崩漏、产后失血;配红花,可行恶血等。用于止血时,须炒炭用。

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名中医论羌活

羌活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表证,对身冷无汗,头痛明显的有显效。由于羌活兼有胜湿的作用,所以对夹有湿邪的感冒(恶寒、发热,身体沉重,骨节疼痛,嗜卧,才;愿转动翻身)具有特效。

羌活除用为辛温解表药外,“祛风湿”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对治疗风湿相搏而致的全身骨节疼痛,颈项疼痛,脊背强痛,脊柱骨节疼痛等,有良好作用。根据这种经验,近些年来多用它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都取得一定的效果。常与独活、桂枝、赤芍,红花、威灵仙,苡米、松节等同用。

羌活祛风湿与独活不同。羌活偏于祛上半身的风湿,善治脊,项、头、背的疼痛。独活偏于祛下半身风湿,善治腰、腿、足,胫的疼痛。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名中医论细辛

细辛的主要特点是有窜透开滞的效能。“辛”味能“开通”,可用它开胸中滞气,通肺窍,疏通关节,而治疗咳逆上气,寒痰喘嗽,眼风流泪,鼻塞不闻香臭,风寒痹痛等证。

细辛可入心,肾、肺、肝四经,故与桂枝、薤白,当归、丹参同用可治胸痹心痛;与独活、桑寄生,川断,乌药、当归同用,可治腰、膝、腹部疼痛:

与干姜、五味子,半夏、麻黄、杏仁同用可治寒饮犯肺的咳喘,与当归、赤芍、川芎、红花、白芷,瓜蒌同用,可冶妇人乳结疼胀,经血不行

与草决明、石决明,羊肝,木贼草、夏枯草同用,可治目痛,目痒,流泪等。

精选阅读

癌症治疗用药心得,十分难得,拿笔记下来


1、夏枯草:应用于淋巴癌或者其他癌症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效佳,常用量30--100克。取其解毒散结之效。

2、天花粉:一般应用于癌症肿块破溃,症见浓汁略稠,有臭味。如乳腺癌,皮肤癌,鼻咽癌等。用量一般15--60克,取其消肿排排脓之功。另外用于各种癌症引起的咽干,口渴,咽痛效果亦可,取其清热生津之效。

3、皂角刺:用于癌症肿块未溃或者已溃,未溃者引之消散,已溃者引之排脓。常用量30--60克,量小无效。

4、鸡血藤和石韦:此两味为对药,用于放化疗治疗癌症时引起的血细胞减少。这是沈绍功家传经验,验证于临床,经得起重复。 无论是白细胞还是红细胞等减少均效。常用量鸡血藤15克,石韦10克,石韦不能应用量大,对肾有刺激。由于是家传,用药机理无法解释。

5、石菖蒲和郁金:用于改善癌症病人的忧郁情绪,是沈氏所传的对药,我加于治疗癌症方药中,对神情抑郁,悲观的癌症病人确实起到了缓解的作用。常用量是每味药各10克。

6、山慈菇:现代医学证实,山慈菇是一味不可多得的治疗癌症的高效药物。能治疗多种癌症,如食道癌,胃癌,乳腺癌,甲腺癌 其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一般打粉应用,6--15克左右,我常常作为治疗癌症的基础用药,基本上每方必加。

7、牡蛎、浙贝母,玄参:此三味药既是程钟龄的消瘰丸,凡是没有破溃的癌瘤大多加用,效果非凡。一般用量:生牡蛎30克,玄参15克,浙贝母6--12克;生牡蛎和浙贝母最好打粉应用,效果较佳。浙贝母也可以应用川贝母,平贝母和大贝母 代替,但川贝价格昂贵。大贝母散结的效果比较优良。我现在正尝试应用,而且价格比较便宜。

8、生黄芪:生黄芪具有托毒生肌之效,不论虚实寒热之癌瘤都可以应用。一般用量30--200克,破溃的用量应该大些,如治疗乳腺癌已经破溃溃烂,应用量多在百克以上,同时还输液黄芪注射液30毫升,相当于生药60克。我们一般作为治 各种癌症的基础用药,作为各种抗癌药的一个动力。

9、仙鹤草:现代医学研究其有抗癌之效,我把其作为治疗各种癌症的基础用药。用量15--100克不等,仙鹤草不单是一味止血收涩之药,其补虚之功亦宏,有类似于激素样作用,干祖望称仙鹤草为中草药中的激素.,

10、生薏苡仁:现代研究其可以治疗各种癌症,我治疗癌瘤时基本上每方必用,常用量30克。有时嘱咐癌症病人每天早晨用薏苡仁熬粥代替早餐。既可以增加营养,又可以抗癌,一举两得。

11、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二药是医学界公认的治疗癌症有效的药物之一,可以治疗多种癌症。但是用量必须加大,最少的30 克打底,最大可以应用到200克。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一般不超过100克,这两药质轻,比较占空间。我应用此药,一般大手去抓,根本不用称重,每每都超过实际重量。

12、鳖甲:取其散结之性,多用于治疗乳腺癌和肝癌,效果比较不错。因其质地坚硬,多打粉应用,一般6--15克。

13、蒲公英:取其清热解毒而不伤胃,常用于乳腺癌,胃癌,食道癌的辅助治疗,用量多为15--100克,同时癌症伴感染用之 效果较佳。特别是癌症病人就用化疗,胃伤饮食难进,此时又伴有感染,而不伤胃的蒲公英正好派上用场。

14、败酱草,生地榆,苦参:此三味主要用于肠癌患者,败酱草用量一般较大,30--60克,苦参用量较小,一般10克即可,量大伤胃。生地榆一般用量15--30克,特别对于伴出血的肠癌效佳。

15、 五灵脂。蚕沙,细辛,徐长卿:此四药主要用于癌症的止痛。五灵脂和蚕沙可以应用各种癌症的疼痛。用量一般不超过10克即可。这也是从沈绍功治癌经验得来,确实有效,屡屡用之。细辛擅长治疗脑瘤引起的头痛,或者其他癌症转移到脑引起的头痛。用量一般在10--30克之间。超过10克时,应该久煎40分钟以上。细辛的毒素主要含在挥发油当中,久煎后一般不会引起毒副 作用。徐长卿具有镇静和止痛两方面的功效,一般用量15克左右。

16、元胡于川楝子:此二药相和即金铃子散,主要用于各种癌瘤引起的疼痛。止痛效果大家比较公认。一般应用元胡10--20克川楝子10克;元胡质地坚硬,比较难熬出有效成分,应该打粉冲服,川楝子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

17、山豆根和蚤休:主要用于治疗鼻咽癌,喉癌,口腔癌,腮腺癌等,山豆根有小毒,用量多在15克,蚤休又名重楼,七叶一枝花,近年价格昂贵,质地坚硬,多打粉应用,一般6--10克左右。蚤休还可以应用治疗其他的癌症,特别是伴有感染的效果特佳

18、海藻与甘草:这个药对用于各种癌症表现为肿块坚硬,效果较佳。海藻15--30克;生甘草5--10克。《本草》十八反言言:“海藻反甘草。”但历代医家从临床出发,证明两药同时应用,不但没有副作用,而且治疗效果特佳。例如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癌,甲状腺癌,甲状腺瘤等。

19、丹参: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活血祛瘀,安神定志。是一位比较理想的辅助抗癌药。一般用量30克,作为治疗各种癌症的基础用药,基本上治疗癌症时每方必用。

20、生代赭石:此药似乎没有抗癌之功,但是可以治疗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和缺铁性贫血。也可以配合他药治疗食道癌和胃癌,一般用量30克左右,单治疗贫血一般我只取5--10克,取其以铁补铁之效。因为代赭石是含铁矿石。

21、三七:近代研究其有抗癌之性,各种癌瘤均可以用之。但我们比较多用于止血与止痛。用量6--10克,分两次冲服。

22、龙葵:近代研究其治疗膀胱癌和肠癌等疗效较佳,我多用于肠癌,用量15--30克,有小毒,不可骤然应用大剂量,应该循序渐进。

23、金钱草:现代医学证明其治疗肝癌,膀胱癌和肾癌效果不错,用量宜大,小则无效。多用50克以上,此药质地轻柔,熬药比较占空间。

24、鱼腥草和芦根:此二药我多用于治疗肺癌,而且还有利水之功效,用于肺癌引起的胸腔积液效佳。用量多在30克以上。

姜的20种食疗功,十分珍贵,收藏了


生姜甘辛而温,具有散寒发汗、温胃止吐、杀菌镇痛、抗炎之功效,还能舒张毛细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兴奋肠胃,帮助消化。鲜姜可用于“风寒邪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止气、止呕、祛痰下气”。干姜适于“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消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民间在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中,逐步摸索出许多用生姜治病的验方,而且具有良好疗效。­

l、治呕吐不止:生姜汁一汤匙,蜂蜜2汤匙,加开水3汤匙调匀,煮沸后一次服下。­

2、治风寒骨疼、关节疼:­

①生姜、葱白各适量,捣烂炒热,用布包好熨敷患处,一日数次。­

②生姜数片放患处,用艾条灸之。­

3、治胃病发作:生姜、桂皮各12克,加水适量煎汤服下,一日2次。­

4、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生姜25克切碎,放在一个猪肚中,加水用文火炖烂,分数次食用。­

5、治中暑昏厥:生姜、韭菜各适量,大蒜1头,共捣烂取汁灌服。

­

6、治急性菌痢:生姜25克,红糖50克,共捣成糊状,一日3次分服,连服数日。­

7、治产后腹疼:生姜、当归各150克,羊肉1000克,加水适量炖汤,分次服下。­

8、治跌打损伤、腰扭伤:生姜、芋头各半捣成泥状,加面粉适量调匀,贴敷患处,每日更换2次。

­

9、治急性肠胃炎:生姜5片,茶叶20克,大蒜1头,捣碎,煎水调红糖适量饮下,每日3次。­

10、治寒痢:生姜4片,茶叶15克,煎浓加半汤匙食醋,趁热饮服,每日3次。­

11、 治热痢:生姜 4片,茶叶15克,黄连6克,煎水晾凉饮服,每日3次。­

12、 治疟疾:生姜 4片,茶叶15克,煎水调红糖适量,趁热饮下,每日2次。­

13、治晕车晕船:生姜1片贴于肚脐,外贴1张伤湿止痛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14、治冻疮、冻伤:生姜适量捣烂,泡在适量的白酒中,取汁液加温擦拭患处,每日3次。­

15、治脚汗太多:生姜15克,枯矾15克,熬水洗泡脚,每日1次。­

16、治伤风咳嗽、虚寒久咳:生姜5片,加适量核桃肉、红糖捣烂食之。­

17、治红白痢疾:生姜、绿茶等份,加水适量煎浓饮之。

­

18、治妇女虚寒腹疼:生姜、红糖适量煎水服用。­

19、发汗解表、温肺止咳: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水趁热饮服。­

20、治风寒感冒:­

①生姜数片,白萝卜250克,红糖适量,煎汤趁热饮下,出汗即解。­

②生姜6克,葱白5根,红糖适量,煎汤热服,对感冒初起或症状轻有效。­

③生姜90克,白萝卜60克,荸荠60克,捣烂取汁,分3次用开水冲服,每日一剂。­

④生姜6克,葱白2恨,大枣4枚,煎汤服用,对症轻无汗、身困者有效。­

⑤生姜5克,葱白1根,绿豆15克,萝卜30克,大枣 4枚,煎水服用,每日3次,开水冲服,对感冒发烧、口渴而表未解者有效。­

⑥生姜、葱白各30克,食盐6克,白酒一盅。将生姜、葱白、食盐共捣成泥状,加白酒调匀,涂擦前胸、后背、肘窝、手心、脚心,对­

感冒身疼、关节酸疼、发热不降有效。­

⑦老姜10克煨热,切开擦百会、大椎或由大椎向下擦至命门,以皮肤微红为度,可消除恶寒怕冷、全身酸疼。­

生姜在细菌作用下可发酵腐烂,产生黄樟素物质,能诱发食道癌、肝癌,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故腐烂的生姜不能吃。 ­­

生姜克杂症 ­­

慢性胃炎:姜20克切成薄片,大枣、桂圆各30克,红糖20克,加水500毫升煎煮15分钟,早晚服用,每日1剂。­

慢性萎缩性胃炎:­

生姜、木瓜米醋汤:生姜30克,木瓜500克,米醋500毫升,用沙锅炖煮,分次服用;­

生姜米醋汁:生姜100克切细丝,浸泡在250毫升米醋中,密闭贮存备3天后用,每日空腹时服用10毫升。­

胃及十二脂肠溃疡:猪肚、生姜汤:猪肚1只冼净,纳入切碎之生姜250克,扎紧肚­

口,放置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至肚烂,姜汁渗透到猪肚,食肚饮肠,每只肚吃3—4天,连服8—10只。­

急性肾炎浮肿尿少:姜皮、冬瓜皮汤:姜皮6克,冬瓜皮30克、车前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受寒腹痛:­

鲜姜、白胡椒、红糖汁:鲜姜9克,白胡椒7粒,打碎机打碎,红糖15克热开水300亳升冲。每日二次早晚。姜、陈皮、葱汤:姜9克,陈皮12克,葱5株,胡椒5克,水500亳升煎开服。­

腹泻:­

姜、炒鸡蛋:鲜姜10克切成碎丝,调和鲜鸡蛋3只,炒熟食用,食后喝红糖水350—400毫升,每日一次。生姜、茶叶汁:生姜、茶叶各9克,水500亳升煎服。­

风湿关节炎:生姜汁100亳升,冰糖100克,西瓜半个。把生姜汁、冰糖放入西瓜瓤内,再搁水煮,每日半个西瓜,分2次空腹温热服食。7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此方以在三伏天为宜。­

食物中毒:­

生姜、紫苏叶汤: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腹泻,取生姜、紫苏叶各30克,水600亳升煎,加红糖适量,每日分2次服。­

中草药中毒:­

生姜汁:误食生半夏、天南星发生舌肿、喉哑时,取生姜汁6亳升,温开水冲服,一日2次。­

宫冷不孕:­

生姜、红糖羔:鲜生姜500克,红糖500克,将生姜打碎机打成泥,混入红糖,蒸1小时,在月经期开始期用,每次1匙加200亳升热开水,每日3次,连服1个月。服药期间禁忌房事。­

恶心呕吐:­

生姜、橘皮汤:生姜9克、橘皮9克,水500亳升,煎水分2次服,­

生姜、半夏汤:生姜6克,半夏6克,水500亳升,煎水分2次服。­

妊娠呕吐:­

生姜、红糖茶:生姜30克,红糖适量,水500亳升,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

姜、芦根汤:姜30克,芦根30克,水300亳升,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

蛔虫性肠梗阴:­

生姜、蜂蜜茶:生姜汁10亳升,蜂蜜10毫升,开水冲服,每日2剂,连服5天。­

生姜、蜂蜜茶:生姜200克,将生姜捣烂加水200毫升,煮沸3分钟,去渣取汁,蜂蜜­

100亳升冲服,每日1剂。­

阴痿:­

生姜、熟附、炖羊肉:生姜150克,熟附片15克,羊肉250克切片,文火炖服用。­

肩周炎:老生姜50克,葱白30克,白洒15毫升,共捣烂,炒热或微波炉打热敷患处,­

每次30分钟,一日数次。­

冻疮:­

生姜、胡椒、红糖汤:生姜10克,胡椒10粒,红糖25克,水500亳升煎服。­

干姜、红花、黄柏外用剂:干姜30克,红花30克,黄柏25克,加水500亳升浸泡10小­

时,煎至200毫升,去渣取汁,加95%的酒精200毫升混匀,擦冻疮处。­

骨结核:­

生姜汁外用方:生姜汁500亳升,榨汁打榨汁备用,100亳升加300亳升开水,用毛巾浸 湿,乘热熨患部。巾冷即换,以局部发热为度,一日1次。­

疖痈:­

鲜姜、鲜芋外用方:鲜姜100克、鲜芋头100克冼净去粗皮,共捣烂如泥,再加适量面­

调匀,外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敷1小时。­

手癣:­

生姜、白酒外用剂:鲜生姜汁250亳升,白酒500毫升,将生姜汁倒入酒中泡3天后­

用,每日2次早晚擦患处。­

足癣:­

生姜、食盐外用剂:生姜100克切片,食盐50克,加水500亳升放锅中煮沸,倒入盆中­

加水1000亳升,温度不烫伤未宜泡洗患处,每日2次早晚浸泡30分钟,一般3—7次可治愈。­

白癜风:­

生姜外用方:将生姜煨热后,轻轻擦患处,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每日2次。­

四肢麻木:­

生姜、陈醋外用剂:四肢循环不好,冷引起的四肢麻木,取生姜汁100亳升,陈醋100­

毫升,热水2000亳升,温度不烫伤未宜泡洗四肢,每晚上1次。­­

10大养生穴位,附高清穴位图,十分难得!受用一生,收藏了吧


日常生活中的你,是否总觉得哪哪都不舒服?像感冒、头痛、便秘、流鼻血等等这些小毛病时有发生。此时你的内心深处是否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病秧子?小毛病不断,大毛病没有?或许是久病成良医,觉得这些都是小毛,不需要理会,也不至于去医院。

虽然是小毛病,但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不得不重视。或许您觉得既然是小毛病,自己买点药吃就可以缓解症状,无须大惊小怪。但你是否知道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经常服用也是会对身体造成损伤的。那么,针对这些小毛病该怎么办呢?

在中医看来,这些都是“病”,得治。但是不需要大动干戈,也无需用药,简单几个穴位全部搞定。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吧,中医是如何治疗小毛病的!一、止疼就用合谷穴

合谷穴又称虎口,有清热、止疼的作用。中医说:“面口合谷收”,意思就是合谷穴对头面部的疾病,例如,头疼发烧,上火牙疼、咽喉肿痛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相当于身体自带的止疼药。

按摩手法:用拇指尖按住合谷穴往小拇指方向捏按,力度以感到酸、麻、胀为宜,按压3到5秒后放松,间隔3到5秒后再次按压,一般按压20到30次或3到5分钟即可,如果用于退烧,可用牛角梳和汤勺柄刮颈后的大椎穴,辅助退烧。

二、护心用内关穴

内关穴是心包经上最重要的穴位之一,由于心包经能够宽胸理气,强心,内关穴也是保护心脏的穴位,日常生活中点按该穴能够强心里气,缓解心慌、焦虑、恶心、妊辰呕吐、晕车呕吐等症。

按摩手法: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压,每次按揉三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和症状有所缓解。

三、腰痛用委中穴

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通畅腰背气血。

按摩手法:按揉委中穴时力道以稍感酸痛为宜,按压三到五秒后松开,一压一松为一次,连续按压二十次左右,值得提醒是,如果是肾虚引起的腰痛还是要以补肾为本。

四、养胃就用中脘穴

中脘穴有调理消化系统,活血的功效,胃不好的人尤其是胃隐隐作痛,不敢吃凉东西等胃寒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

按摩手法:胃刺痛时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十秒,松开,在压,如此按压三到五分钟一般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如胃胀、消化不良等,可用手掌轻揉中脘穴,促进消化。

五、养颜就用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肝经、脾经、肾经三条经络的交汇处,被称为女人的不老穴,是妇科疾病的首选穴,对于月经不调、痛经、腹痛、腹泻、失眠等效果良好。

按摩手法: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一分钟左右,停歇十秒后再揉,或顺时针的按揉此穴也可,从月经前三天开始,每天按揉三阴交穴10分钟,坚持三个月,可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要注意的是,孕妇要避免按揉三阴交穴。

六、咳嗽按揉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分处。咳嗽不止时,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穴,至有酸痛感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个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疗法。少商是井穴,在这里放血可以减轻咽喉的疼痛。这是因为肺怕热,喜清凉。少商放血就相当于将肺经过热的气血引出去,还肺一个清凉的天地。刺血的时候,先用酒精将针和皮肤都消毒,然后捏起一点点少商处的皮肤,用针快速在皮肤上刺两下,同时挤三到五滴血,然后迅速用棉棒轻轻按住,以便于止血。

少商穴最擅长治疗的一个病症是咳嗽。秋天时,很多人会时不时地咳嗽几声,严重的甚至咳出血来,咳得头痛。这时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七、止胃痛按揉足三里穴

胃痛时,可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痛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此外,情绪方面的问题,穴位按摩也能适当缓解,比如紧张不安,可以按揉劳宫穴。劳宫穴是调节自律神经的穴位,刺激这个穴位会缓解紧张。

八、痛经按揉十七椎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在中医临床中,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能对痛经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月经周期较准时的女性,可以事先“防患于未然”。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位置。在经前一周左右时间,按摩“三阴交”,对缓解痛经有很好疗效。如果月经已至,则可在经期按摩“十七椎”穴。“十七椎”在《千金翼方》中被称为“背部奇穴”,位于腰部的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棘突下。寻找此穴时,可以用手压一压,如果有明显的痛感,就是找对了位置。操作时,用拇指指关节加点力度,按揉该穴3~5分钟,感觉有轻微的痛感为度,不能只按,一定还要揉,才能让血脉畅通,疼痛才能缓解。

九、便秘点压天枢穴

便秘患者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感觉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有便感,然后屏气,以增加腹内压,稍后即可排便。

天枢穴以治疗肠胃疾病为主。主治疾病为: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实验和临床验证,针剌或艾灸天枢穴对于改善肠腑功能,消除或减轻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

十、颈部僵硬按揉肩井穴

现在有一种比较多发的头痛,叫颈性头痛,是由颈椎问题引起的,因为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导致颈部肌肉紧张,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痛。这种头痛可以按揉肩井穴缓解。位置在颈部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与肩头连线的正中。

按摩时,用中指按住对侧的肩井穴,并转动与肩井穴同侧的胳膊,按压力度以感觉到“舒服的微痛”为最佳。如果在办公室备一个小吹风机,休息时间温暖肩部,效果会更好

吃什么要心里有数,常见食物功效一览表


粳 米

性味甘、平。补中益气,补脾和胃,生津止渴。益肠胃,止泻痢。

小 麦

性味甘、平。养心安神,益肠益脾,除热止渴。

糯 米

性味甘、温。补中益气,补脾和胃,上泻、益肺气。

黑 豆

性味甘、平。入脾、肾经。养血活血、补肾阴、祛风、利水、消热解毒。

黄 豆

性味甘、平。归脾、胃、大肠经。健脾补中,解毒消肿、止痛。

绿 豆

性味甘、寒。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暑上渴。

赤小豆

性味甘、平。入脾、心、小肠经。健脾利尿,清利湿热,消肿,解毒排脓。

蚕 豆

性味甘、微辛、平。益脾健胃,和中止泻,凉血,降低血压。

扁 豆

性味甘、微温。补脾除湿,消暑解毒。

花 生

性味甘、平。入肺、脾经。润肺和胃,治燥治咳。

芝 麻

性味甘、平。补肝、润五脏,养血增乳、益寿延年。

豆 浆

性味甘、甘。补虚、清火、化痰、通淋。治淋弱。虚劳燥咳、肠燥便秘。

豆 腐

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

猪 肉

性味甘、咸、平。入脾、胃、肾经。滋阴,润燥、滋肾阴,补虚。

牛 肉

性味甘、平。入脾、胃经。补脾胃、益气血,止消渴及唾液。

猪 蹄

性味甘、咸、平。入胃经。补血通乳,托疮,填肾精而健腰脚。

羊 肉

性味甘、平。入肝经。温补气血,暖中祛寒,开胃健身,益胃气,补形衰。

兔 肉

性味甘、平、凉。入肝、大肠经。补中益气,止渴健脾,凉血解毒,利大肠。

狗 肉

性味甘、咸、酸、温。安五脏,暖腰膝,益肾壮阳,补胃益气。

鸡 肉

性味甘、微温。入脾、胃、肝经。温中,益气,补精,添髓。

鸭 肉

性味甘、寒。入脾、胃、肺、肾经。滋阳补益,利水消肿。

乌 鸡

性味甘、平。入肝、肾经。养阴退热,补益肝肾。消渴,骨蒸虚劳,赢瘦。

鹌 鹑

性味甘、平。入脾、胃、大肠经。补五脏,益中气,实筋骨,清热利湿。

鹅 肉

性味甘、平。补益养阴,利五脏,治消渴,解铅毒。

银 耳

性味甘、淡、平。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治咯血、便血、口干口渴、大便干结。

燕 窝

性味甘、微咸、平。滋阴清热,补益脾胃,壮阳、暖腰膝,缩小便。

鹿 肉

性味甘、温。入脾、胃、肾经。补中益气,调血脉,强筋骨,壮阳益精。

鲫 鱼

性味甘、温。入脾、胃、大肠经。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脉下乳。

鲤 鱼

性味甘、平、温。入脾、肾、肺经。利水消肿,下气通乳,止咳,清热解毒。

甲 鱼

性平甘、平。入肝经。养阴清热,凉血,治腰痛,崩漏,白带,脱肛。

鳝 鱼

性味甘、温。入肝、脾、肾经。补虚除风湿,强筋骨,通血脉。

性味甘、咸、湿。补肾壮阳,滋阴健胃,增乳通乳。治阳痿、畏寒。

性味咸、寒。补骨髓,清热,散血,滋阴,健胃。

海 带

性味咸、寒。入肝、胃、肾经。软坚散结,清热利水,镇咳平喘,祛脂降压。

韭 菜

性味辛、温。入肝、胃、肾经。健胃提神,温中行气,止汗固涩。

大 葱

性味辛、温。入肺、胃经。发表,通阳,解毒。

白 菜

性味甘、平。入肺、胃经。解热除烦,通利肠胃。

芹 菜

性味甘、辛、凉。归肺、胃、肝经。降压利尿,凉血止血。

萝 卜

性味辛、甘、凉。入肺、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消炎,下气宽中,化痰止咳。

茄 子

性味甘、凉。入脾、胃、大肠经。散血止痛,去瘀消肿,清热利尿解毒,开胃。

冬 瓜

性味甘淡、凉、入肺、大小肠、膀胱经。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祛痰。

黄 瓜

性味甘、寒。入脾、胃,大肠经。清热利水。

胡萝卜

性味甘、平、微温。入肺,脾经。健脾胃,补中益气。治消化不良,久痢。

樱 桃

性味甘、涩、平。健脾开胃,调中益气,生津止渴,滋润皮肤。

甘 蔗

性味甘、涩、平。入肺、胃经。清热解毒,滋阴润燥,和胃止呕。

大 枣

性味甘、温。入脾、胃经。健脾和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

西 瓜

性味甘、寒。人心、胃、膀胱经。开胃,助消化,除烦止渴,解暑利小便。

核 桃

性味甘、温。入肾、肺经。补肾固精,养血,温肺定喘,润肠。

鸡 蛋

性味甘、平。人心、脾、肝经。滋阴润燥,安五脏,益气、镇心、止惊、养血。

味微酸、凉。入肺、胃口。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十分难得!一个穴位一味中药!太有用了!很全!


中医学上常说穴位,其实学名叫腧穴,分布于各条经络的某一固定位置,中医上通常用艾灸、按摩、推拿或是针灸等方式刺激这些穴位来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

所以把穴位比喻成治病的药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比如胃胀不消化就按大陵穴;肺肾阴亏就按尺泽穴等。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下哪些穴位治什么病症!

▌1. 大都穴 = 补钙药

▌2. 百会穴 = 万能药

百会穴「百病皆主」,意思就是什么病都能治。

可以说,此穴百病都会治,所以叫「百会」。注意百会穴不能重力按压。

▌3. 太冲、太溪、曲池 = 降压药

▌4. 人中 = 急救调气丸

按压人中可以调血气,阴阳结合,人就能醒。

▌5. 耳垂 = 急救药

与人中同样作用,因为按人中有后遗症。捏人中后人中处长期疼痛。可以调血气,阴阳结合,人就能醒。

▌6. 迎香、孔最 = 特效止鼻血药

如左鼻孔出血,用左手食指按左侧鼻迎香穴,右手大拇指按压左手大臂中点的孔最穴,并将头抬起,1~3 分钟内止血。如右鼻孔出血则反之。

▌7. 三阴交穴 = 补阴药

因为三阴交是三条经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处,等于三条地铁线在一个站点分上中下三层,可以换乘地铁线路。注意三阴交只能按摩。

▌8. 少商穴 = 金嗓子喉片

针刺少商穴排毒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9. 极泉穴 = 速效救心丸

极泉穴在腋窝顶点。

操作手法:用手指弹拨左臂腋窝顶点极泉穴处的肌腱,酸麻感会讯速向手的方向放射,可以在几分钟内缓解心脏不适。极泉穴,放射到中指为最好,也有的放射到无名指或小指。如果不发麻只发疼,如一查冠状动脉堵塞了 50% 。我们称随身带的救心丸。

▌10. 二个合谷、二个太冲 = 柴胡

俗称「开四关」,二个合谷,二个太冲,组合在一起真是绝了,就象柴胡一样,能疏肝理气,缓解压力。

▌11. 合谷穴 = 止痛药

止痛取穴法:找到第二掌骨的中点,紧握着骨头中点的边缘就是合谷穴,与第一种取穴法相比,这种方法取出的合谷穴止痛效果更好。合谷是止痛的特效穴,可治经痛、牙痛;还有组合穴位,这是药与穴位的组合,真是绝了。

▌12. 肩井 = 颈肩腰痛特效穴

拿肩井按揉法: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边线的中点。和足底涌泉穴在同一条边线上。颈肩不舒服时可以用拿肩井的方法按揉,拇指和四指相对,放在肩正中,一边捏一边往上提,就可以让肩部放松,预防肩颈疾病。

▌13. 臂合阳穴 = 颈通康片

治疗颈肩的疼痛。臂合阳穴。

位置:在手曲内横纹下 2~3 指腹中间有缝隙的地方,如果点对了酸麻感觉放射到中指,只能治疗颈肩的疼痛。

▌14. 合阳穴 = 杜仲壮骨丸

合阳穴:治疗腰背腿颈部疾病。

位置:在膝关节后小腿 2~3 指腹,如点对了酸麻的感觉放射到脚趾。道医理念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最后附上小妙招:一个穴位,帮您远离“老寒腿”!

“老寒腿”,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常因膝关节疼痛影响行走。进入冬季,温度变冷使得膝关节局部血管收缩、循环变差,易使得疼痛加重。要应对这个问题,不妨经常按揉膝眼穴!

膝眼穴,外膝眼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内膝眼为经外奇穴,有疏经通络、行气止痛之功。中医学认为,寒则血凝,经气不畅。膝关节一旦受凉,会加重局部气血凝滞,经络运行不畅而引起疼痛。因此,对膝眼穴进行按摩或温热刺激,有助于促进膝关节局部的气血运行,经络通畅,从而消除疼痛不适感。

取穴法:屈膝取穴,在膝关节髌骨斜下方两侧凹陷处。

按摩法:行指揉法,以拇指及食指分别置于同侧内、外膝眼,以微觉酸胀感力度按揉约5-10分钟,每日可行多次。也可边按揉、边用拇指及食指对捏内、外膝眼,以加强穴位刺激。

艾灸法:可用艾条点燃,置于距离膝眼皮肤约3-5厘米处进行熏灸,每次约20分钟,以皮肤微微潮红为度,每日可行1-2次。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穴位养生内容,喜欢的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带来更多更好的养生知识!

常见疾病的忌口表,太珍贵,值得收藏


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的时候,这时我们不仅要积极的寻求治疗,还要针对性的有所禁忌,比如常见的怕风,怕冷等情况,而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就是忌口,俗话说,病人不忌嘴,医生跑断腿,今天就给大家说一说常见疾病的饮食禁忌。

一般感冒

香蕉、橘子、芦笋子、猪肉、冰、羊肉、牛肉,食后可能导致风寒难除、痰更多病越剧。

慢性胃炎

冷饭生冷食物、酸酵食物,食可能导致腹胀闷痛、呕吐腹泻。

急性胃炎

油炸食物、酒、辣味糯米,误食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

鸡肉、豆类、竹笋、芹菜、咸菜、菠萝、香蕉、酒、辣椒、芥末、番石榴、浓茶、汽水、咖啡、橘子、甜食,误食可能导致病症加重减少药效,治疗后短期内误食病情容易复发,并忌过饱过肌。

胃肠胀闷

花生、番薯、研芽菜与豆类、蛋,误食可能导致更加胀闷。

肠炎

香蕉、番石榴,可能导致病变严重不易愈。

肺痈

鸭肉,误食可能导致增剧恶化。

肺结核

烟、辣椒,误食可能导致咳嗽加重。

急慢性肝炎

鹅肉、鸡鸭肉、肥猪肉、酒、麻油、茄、香肠、香蕉,病中误食可能导致病情加剧,愈复误食容易复发肾脏炎。

急性肺膜炎

鲫鱼,误食易起变症。

肾亏、白浊白带

啤酒汽水、咸鱼、笋干、咸菜,误食可能导致白带、白浊增多难愈。

咳嗽

冷水、冰淇淋、咸鱼、橘子,食后可能导致咳嗽会更厉害。

风湿病、关节炎

啤酒、香蕉、肉类,误食可能导致蕉症复发。

糖尿病

甜、盐、酒、辛类、蛋、豆类,误食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高血压

动物油、高脂肪、酒、辛辣、油炸食物,多食可能导致脂肪增加血管更容易硬化。

低血压

芹菜、洋葱、洋菇、芦笋,多食可能导致血压更低精神容易疲倦。

痔疮

烟、酒、辣椒、牛肉、煎炒、油炸食品,误食可能导致肛门肿痛加剧,便烦愈甚。

脑神经衰弱、失眠症

辣椒、酒、咖啡、葱、蒜、芥末、茶心,误食可能导致失眠愈甚病情加重。

骨折骨膜炎、跌打损伤

香蕉、酒、竹笋、酸菜、猪头骨肉、醋、花生、鸭肉,误食后可能导致患部即变黑青肿、难愈。

过敏性皮肤病、湿疹

鱼虾、蟹、乌贼、芒果、蛋等误食可致症状日益严重。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5种常用解表药功效一览表!十分难得,附名家用药心得,珍贵收藏》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含锌量高的蔬菜一览表”专题供您欣赏!

5种常用解表药功效一览表!十分难得,附名家用药心得,珍贵收藏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