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老人脚预防养生 > 导航 > 猝死急救流程

心源性猝死预防有高招

老人脚预防养生。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源性猝死预防有高招”,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广东清远市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心血管内科夏明凯教授介绍说,心源性猝死即已知有心脏病者,或可能尚不知有心脏病的人,出现急性症状,突然意识丧失、发生迅速的、不能预料的、自然的死亡,这3个限制成分,是心源性猝死定义的关键要素。

那么,目前在我国这种病的发病率究竟如何?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和预防这种疾病呢?

中老年人发病率高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30―60岁男性心电图异常占22.7%,指标高出普通人群12.4%。慈铭体检抽取北京7家分院和上海慈铭体检、金华慈铭体检共166075名30岁以上男性健康数据作为主体样本,并结合了慈铭体检全国22家分院的年度健康汇总报告分析发现,血脂异常的男性占总样本的34.0%,血压增高占27.5%,血糖增高占2.5%,超重或肥胖占44.9%,心电图异常占20.7%。其中,血脂异常、血压增高和心电图异常的男性占总样本比例,分别比普通人群高出11.9%、15.4%和12.4%。

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留德医学博士韩小红女士认为,人的动脉硬化其实从婴儿期已经开始,在出生后6个月后或45岁―75岁之间,都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峰,中老年人占心源性猝死的几率高达80%―90%。有的男性血脂异常、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比普通人群(所有体检者)更严重,与此类人群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应酬多,平时忽略自身健康有关。

韩小红指出,不过动脉粥样硬化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心脑血管事件,但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如果出现动脉粥样斑块的突然破裂和血栓形成,就会导致心梗等急性事件的发生。最可怕的是血栓形成前,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导致心肌梗塞、中风等意外。她指出,平时压力大、应酬多的中年男性,进行预测性检查非常重要。但简单的常规体检有时检测不出这类隐蔽性很强的疾病,这也是个别人体检不久就突发心梗猝死的原因。

九成心梗可科学预防

专家认为,科学预防,九成急性心肌梗死可控制,定期体检是预防心脏病最重要的手段。韩小红指出,猝死大体可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两类。其中心源性原因导致的猝死占绝大多数,一旦发生,存活机会甚低,如不及时救治,3―5分钟后就将死亡,它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高血压、高血脂、便秘、肥胖、劳累、情绪压抑等是诱发急性心肌梗塞、导致心脏骤停的危险因素。40岁以上的人是高发人群。

对此,韩小红建议,中老年人在常规体检时发现高血压、心界增大、心电图异常等,需要有针对性地增加化验血流变、心脏彩超和动脉检测等深度体检项目,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目前慈铭2007版新体检套餐已推出针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银发族等套餐和模块,下一步将结合现今社会常见病特别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病(包括心梗)特点,推出和开发包括此类专门预防心梗猝死的套餐。

ys630.COm精选阅读

心脑猝死可以预防


卫生部近十年的中国卫生统计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类疾病致死一直处于中国人疾病死亡原因的前列,且每年的发病率、致死率节节攀升。近年来,此类疾病更频频垂青中青年人群,特别是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知名企业高层领导,猝死的事件反复出现在新闻中。

这样的悲剧能否避免? 繁忙的都市人又该如何把握生活与事业的平衡点?本报特别综合整理了中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心脑血管疾病治疗

一线的权威专家洪昭光教授对此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办法,以飨读者。

什么是猝死

目前,猝死在国内外尚无统一定义,死亡时间不定。著名国际大型心血管病研究莫尼卡方案为了形成国际统一标准,特根据死亡的时间,将猝死定义为:1小时内死亡,6小时内死亡和24小时内死亡等3种,许多疾病如心、脑、血管、胰腺炎,还有剧烈运动等都可以造成猝死,而这里谈的主要是意外发生的心性死亡,一般发生在1小时内和6小时内。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现象,但中青年猝死却犹如晴天霹雳,对亲人是沉重的打击。一项调查表明,在人生43件生活负面事件中,中年丧偶位居榜首(得100分),远超过坐牢(得63分)带来的伤害。而如果是猝死,得分还要再增加几倍。除此之外,中青年处于事业发展巅峰期,承担重要的工作职责。

看似健康的中青年人缘何猝死

中青年猝死的诱因很多。从心理角度来说,个人对健康的漠视是导致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但社会因素也不可忽视,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很多人四处奔波,日夜操劳,容易产生烦躁情绪,而这种生活状态折射到人的体内,必然导致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产生一系列亚健康和生活方式疾病,最终导致生命的消逝。

从生理角度来说,心性猝死是在有一定内外病理隐患上的暴发事件。心性猝死的发病过程极为复杂,没有重复病例,具体过程尚未彻底弄清。但我们可以形象地将之理解为由定时炸弹(基本病理因素)加引爆操作(诱发因素)共同造成的。

定时炸弹就是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及其造成的心肌不同程度的缺血状态。再小的斑块一旦破裂,只要数分钟,即可因血栓造成冠状动脉严重堵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斑块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但临床上常见的30秒内的瞬间立即死亡则是由心电紊乱造成的心室纤颤(占90%)或心脏停搏(占10%)造成,其原因是过重的心理负担或体力运动负担造成心肌缺血诱发心电紊乱,心律失常。

猝死能有效预防吗

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有三类: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血管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心血管病常见的有:高血压病、心率失常、冠心病等,而冠心病是心脏猝死的最常见原因。

在冠心病患者的死亡中,有50%--60%为猝死,猝死即为瞬间发生或距症状起始1小时内的意外死亡。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的直接致死机制为心室颤动。而导致猝死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大量吸烟、高血压、心脏肥大、过度肥胖、过度紧张的生活方式等。因此,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1.定期体检:无论心脏病患者还是身体健康的人,都应定期进行体检,因为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脏性猝死,经常会找上貌似健康的人。特别是心脏有器质性病变,但症状不明显的中年人。

2.戒烟:吸烟的危害众所周知,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6倍,吸烟与其它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有协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成倍增加。

3.平衡膳食:选择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如鱼、鸡肉、牛奶、大豆等。宜吃植物食用油如花生油、菜子油、玉米油等,多食富含食物纤维的粗粮、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多食新鲜瓜果,控制甜食,低盐饮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用餐不宜过饱。

4.控制体重:防止肥胖。肥胖给心血管系统带来不利的负担,据研究资料显示,体重超重5公斤,心脏的负担即增加10%。

5.积极治疗原有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6.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精神过度紧张还会诱发心率失常,情绪激动很容易诱发冠心病等身心疾病,甚至还可以使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发生心肌梗塞等意外。因此要做好在紧张中松弛情绪,自我调整。

7.生活要有规律:规律的生活起居包括:按时起床、定时进餐、适量锻炼、按时睡眠、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8.适量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得到改善。步行是最简单而安全的运动。步行可以使心脏收缩加强,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多,从而使身体适应步行运动的需要,这对心脏也是一种锻炼。

9.其它:防寒保暖、谨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

据统计,大约有1/4的猝死病人在死亡当日有心绞痛、心悸、过度疲劳感或呼吸困难。因此,只要我们重视心脏性猝死早期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注意定期体检,认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部分病人的生命是可以挽救的。

猝死的前兆怎样预防


对猝死的前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关注过呢,因为在生活当中猝死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引起猝死的原因有很多种,心脏疾病造成的猝死也是比较多见的,所以对引发猝死的一些前兆,要注重例如,突然间的头皮,手心脚掌大量出汗,或者是在没有激烈运动,缺少睡眠,生病的情况下,伴有焦虑失眠等,这些症状都要重视。

心脏病猝死前兆一

心脏病发作前,身体上例如颈、后背、头皮、手心或者脚掌都会大量出汗,此时应提高警惕,当心猝死发生,最好停止活动休息,及时服用药物,必要时应立即拨打120。

心脏病猝死前兆二

在无激烈运动、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诱因的情况下,连续几天、几周甚至几月出现极度疲劳感,伴有焦虑、失眠、无症状惊醒等症状,此时应考虑心脏出现问题。

心脏病猝死前兆三

心脏病患者经常感到肩膀、颈部、下巴、手臂疼痛,这是心肌缺血的信号,因为心肌缺血疼痛在传递至大脑中枢神经时,会同时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区域。

心脏病猝死前兆四

心脏病发作前的典型症状是突然、或者无缘由的心跳加剧,一旦发生心室性心搏过速,则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

心脏病猝死前兆五

很多心源性猝死患者在死亡前都反复出现胃肠道症状,不少人生前并没有胃病病史,这是心脏病发作的信号之一,肠胃不适是因为心血管出现异常。动脉由于脂肪沉积物堵塞将会减少甚至阻断血液传输给心脏,而这会引起心绞痛。

心源性肝损伤的危害有哪些


心源性肝损伤的危害,是我们不可忽视的,而且这些疾病还可能会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成为出现继发性出血或者是感染,以及造成急性肝肾肺功能障碍等这些危害。

(1)肝创面胆漏

可致胆汁性腹膜炎或局限性腹腔脓肿,也是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预防胆漏的方法是手术时细心结扎或缝扎断裂的大小胆管并安置引流管。发生胆漏后,在胆总管安置“T”形管引流,可降低胆道内压力促进愈合。

(2)继发性出血

多因创面处理不当,留有死腔或坏死组织而继发感染,使血管溃破或结扎线脱落而再出血。出血量大时,需再次手术止血,并改善引流。

(3)感染性并发症

有肝脓疡、膈下脓肿和切口感染等。彻底清除失去活力的肝组织和污染物,妥善止血,并安置可靠有效的引流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引流。

(4)急性肝肾肺功能障碍

极为严重而又难处理的并发症,预后不佳。多继发于严重复合性肝损伤、大量失血后长时间休克、阻断向肝血流时间过长、严重腹腔感染等。因此,及时纠正休克,留意阻断向肝血流时间,正确处理肝创面,安置有效的腹腔引流,预防感染是防止这种多器官衰竭的重要措施,也是目前对多器官衰竭最好的治疗。

揭秘容易“猝死”的原因症状及预防


健康导读:近日,湖北省武汉市一在读医学博士第5次捐精后,猝死在湖北省人类精子库取精室外一事,在沉寂一年后再次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这两年关于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生活在亚健康状态是猝死的主要原因。究竟什么是猝死?


如何预防猝死

什么是猝死?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猝死,我们才能够这对此问题找到适合的治疗和改善方法,那么究竟什么是猝死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看看能够得到哪些建议。


猝死的预防措施

医学定义:①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情况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

②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

特点:①死亡急骤,

②死亡出人意料,

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什么是猝死你知道了吗?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或者点击我们的在线咨询,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

猝死的原因是?

发生猝死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只有了解了猝死的原因,我们才能够为预防和治疗猝死提供依据,那么究竟猝死的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看看能够学习到些什么。


劳累猝死

发生猝死的几种原因:

1.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可以迅速出现休克、昏迷,以致猝死。

2.脑出血 高血压病患者易患脑出血,出血积存在颅内,无法排出,压迫脑组织而致猝死。

3.肺栓塞 瘀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动脉而猝死。

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暴饮暴食、酗酒是发病原因。造成胰脏出血坏死,外溢,发生自体消化所致。

5.哮喘 哮喘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袭下,突发呼吸道强力收缩,进而不幸丧命。

6.过敏 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药物过敏。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死亡.

以上是对猝死的原因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猝死的原因很复杂,所以我们在分析猝死的原因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除了要考虑共性的因素之外还要 考虑个性的因素。

猝死的临床表现

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①心音消失;②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可致死;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⑤昏迷;⑥瞳孔散大。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有3种类型:室颤、窦性静止及心脏电机械分离。

猝死症状

1.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酒量突然下降,即使饮酒也感觉不到有滋味;

3.突然觉得有衰老感;

4.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

5.因为疲劳和苦闷失眠;

6.一点小事也会烦躁和生气;

7.经常头痛和胸闷;

8.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电图测试结果不正常;

9.体重突然变化大,出现将军肚;

10.几乎每天晚上聚餐饮酒;

11.一天喝5杯以上咖啡;

12.经常不吃早饭或吃饭时间不固定;

13.喜欢吃油炸食品;

14.一天吸烟30支以上;

15.晚上10时也不回家或者12时以后回家占一半以上;

16.上下班单程占2小时以上;

17.最近几年运动也不流汗;

18.自我感觉身体良好而不看病;

19.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

20.星期天也上班;

21.经常出差,每周只在家住两三天;

22.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则;

23.最近有工作调动或工作变化;

24.升职或者工作量增多;

25.最近以来加班时间突然增加;

26.人际关系突然变坏;

27.最近工作造成失误或者发生人际关系不和。

夏季怎么预防鼻子过敏 18高招帮到你


我们都知道夏季是过敏的高发期,要预防鼻子过敏,那就得做好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小细节。那么,具体地说,夏季怎么预防鼻子过敏才是合适呢?养生小编认为只要做好以下的18个小细节,那将会大大地降低过敏的发生率。

1.避开花粉高峰期。7月份到秋天结束的这段时间是野花、野草的繁盛期,建议避免在花粉、种子、户外霉菌浓度较高时出门。

2.戴上口罩。必须外出者,可以佩戴有过滤功能的口罩,如N95防尘口罩,避免过敏原从鼻腔和口腔入侵。

3.晚上洗头。爱用发胶的人,每天晚上最好洗头,否则这些化学产品很容易粘上过敏原。

4.泡澡放松。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克里夫特巴塞特博士称,压力可增加激素皮质醇水平,加重过敏。几分钟的冥想或者泡个热水澡都有助放松。

5.清洁鼻腔。过敏专家尼尔考表示:鼻子就像汽车的挡风玻璃,容易粘住过敏原。每天可用淡盐水或者非处方的鼻腔喷雾剂清洁鼻腔。

6.控制室内湿度。尘螨易在室温高于21℃、湿度大于50%的环境中繁殖。因此,应尽量保持室内湿度在40%~45%之间。

7.选择纯棉床品。为对抗尘螨,尽量选择棉质的床单和枕套。

8.每周给床品杀菌。《过敏、哮喘及免疫学年鉴》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称,床单、枕头每周至少用60℃的热水烫一遍,消灭所有尘螨。

9.请家政服务。清扫、吸尘会搅起尘螨及其排泄物,它们需要2个小时才能沉淀下来。如果找不到家政服务,可选择有高效空气微粒过滤网的吸尘器,并戴上过滤口罩做家务。

10.针灸。临床发现,针灸能极大地缓解过敏症状。从西医角度解释,针灸可能降低了人体压力激素水平,从而减轻了感染症状。

11.清除霉菌。霉菌经常隐藏在地毯下、墙壁上。用海绵、碎布蘸上5%的漂白剂,仔细擦洗就能解决问题。

12.保持空气新鲜。洗衣室、浴室都要安装排风扇,防止空气过于潮湿、空气循环不畅,滋生霉菌等。

13.清洗空调。至少每3个月更换一次空调滤网,每6个月清洗、检查空调内部卫生情况。

14.收起地毯。将地毯换成油布,或直接拿掉,露出硬木地板或瓷砖,就不易沾染过敏原。

15.远离宠物。所有带毛的动物都会携带一些过敏原,如果家中有宠物,则要阻止它进入卧室。

16.常给宠物梳理毛发。每天在户外用梳子蘸着清水,梳理宠物毛发,每周给它洗一次澡,可以减轻宠物带来的过敏风险。

17.打疫苗。免疫疗法的有效率可达85%。

18.如果采用了上述方式,过敏仍不见好转,就可能患上慢性非过敏性鼻炎。此时应避开空气清新剂、香水等刺激物,尝试清洗鼻腔,并请医生帮助。

本文由()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内容合作联系电话:020-84115797。

四高招预防“火车病” 健康坐车开心过年


导读:春节快到了,很多人都要回家过年,大家都习惯坐火车,那么这时候就要小心一些火车病的入侵了。那么如何健康坐火车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4个妙招帮助大家健康坐车回家,大家赶快来看看学学春节回家如何更安全更健康吧。

春运回家过年 小心火车病

2012年春运已经几天,火车票一票难求,但什么也无法阻挡人们回家的热情。小编提醒您,过年回家坐火车的时候除了要放火防盗,还要防火车病!

春运回家过年火车病之一:呼吸系统疾病

大家都知道火车车厢封闭性很强,空气流通差,再加上春运时人多,车厢内空气质量通常很污浊,细菌也容易滋生。除感冒、流感外,混浊的空气也可能造成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突然发作。此外,不流通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通常很高,长时间吸入还会出现头晕、头疼、精神萎靡等。

因此坐火车回家过年的人,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宿疾的人,平时常用的喷雾剂等药品也要随身携带,一旦发作可保证有药可用;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较弱的人,可戴上口罩,防止细菌的侵扰,口罩最好多备几个,每隔3-4小时就更换一个新的。

春运回家过年火车病之二:静脉血栓

回家过年坐火车,对于长途火车的旅客,久坐或是久站之后,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足部、腿部浮肿,此外,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血栓。下肢出现血栓极危险,不但可能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出现晕厥等,一旦脱落,在血管内运行到心脏或肺部,甚至会导致死亡。

在火车上遭遇久站久坐时,要经常换换坐姿、站姿,即使没有更多的活动空间,也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做一些腿部、足部的小动作,每隔一小时做一次小动作,就可很好地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浮肿也可得到一定的缓解。

春运回家过年火车病之三:泌尿系统疾病

火车上的如厕问题本就比较麻烦,到了春运就更麻烦了。有些人为了在拥挤的火车上省点事儿,选择少吃少喝甚至不吃不喝,想上厕所时也是能憋多久就憋多久,但这些做法都会给泌尿系统带来麻烦,引起感染等。

其实吃好喝好是保证精力充足地回家过年挤火车的前提,水和新鲜水果是不能少的,充足的水分、维生素不但能应对车厢内的干燥,还能提高身体免疫能力,有助于防止便秘等。

春运回家过年火车病之四:病胃肠道疾病

饮食难规律是回家过年乘坐长途火车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拥挤、燥热的春运火车上,个人卫生也通常会大打折扣。因此,即便是冬季,胃肠道疾病也有了发作的良机,旅客腹痛、腹泻、呕吐等是回家过年火车上的常见问题。

在火车上要注意个人卫生,吃饭前也应用香皂洗手,如果怕断水,上车前最好准备消毒湿纸巾,吃饭前用湿纸巾擦手。如果吃坏了想呕吐,也不要强迫自己忍着,呕吐是身体对不适应环境的防护机制,吐完后毒素排出感觉会舒服一些。

回家过年是为了和家人团聚,若是在火车上惹出一身病来也是不什么好事情,对于常见的火车病,回家过年的人们要十分注意,谨防火车病,健康回家过好年!

春节坐火车如何才能健康度过

一年一度的春运又开始了,特别是近来受天气灾害影响,全国民航、铁路、公路部分航线、路段封航封路,使人群大量聚集,旅途中的食品安全难以控制,种种因素增加了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为保证市民春运旅途健康,南山区卫生局卫生专家提醒春运期间出行的市民要确保旅途健康。

途中饮食健康最重要

乘火车途中多吃碱性食品有利健康

卫生专家告知,春运列车和长途汽车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高发场所,在长途汽车和列车上,清洁用水一般有限,加之人多拥挤,行动不便,不少旅客往往忽略了洗手等日常卫生习惯,结果导致染上肠道传染病。

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博士陈昭斌说:出行市民首先要购买来自正规渠道的食品,旅途中不论是结伴同行还是认识的新朋友,共同进餐时都要注意饮食卫生。

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科主任戴传文也提醒市民在列车上吃饭不能过饱,切忌暴饮暴食;口味要清淡,就餐时不喝或少喝酒。戴传文说,乘坐火车的旅客应该适当多吃一些碱性食物,如海带、紫菜、豆制品,还应多吃新鲜苹果、刺梨和猕猴桃,以及粗粮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从而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在饮用水方面,白开水是最理想的饮品,其次是茶饮料,含糖量高的果汁饮料最好不要喝。

车厢内慎防挤出病

铁路交通运载能力大,所以拥挤程度较飞机、长途汽车要严重。

南山区卫生局医学博士曾忠铭说,拥挤的车厢内也是各种生理、心理疾病的高发地,每年一次的大迁徙,对于旅客的肠胃、呼吸、循环、心脑血管乃至精神都是一场考验,如何才能健康到家,曾忠铭提醒市民春节出行时要慎防挤出病。

大家都知道,饮食不规律是乘坐长途火车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春运列车上,个人卫生通常也会打折扣。因此,即便是冬季,胃肠道疾病也有了发作的机会,旅客腹痛、腹泻、呕吐等是春运中的常见问题。

曾忠铭建议,注意饮食卫生和尽量规律饮食是避免胃肠道疾病的前提。在列车上吃饭前应用香皂洗手,如果怕断水,上车前最好准备好消毒湿纸巾,吃饭前用湿纸巾擦手。如果想呕吐,也不要强迫自己忍着,呕吐是身体对不适应环境的防护机制,吐完后毒素排出,感觉会舒服一些。

火车上的如厕问题本来就比较麻烦,到了春运时就更麻烦了,过道里全坐满、站满了人,好不容易挤到洗手间,门口还有一串排队的。有人为了在拥挤的火车上省点事儿,选择少吃少喝甚至不吃不喝,想上厕所时也是能憋多久就憋多久,但这些做法都会给泌尿系统带来麻烦。

专家建议:吃好喝好是保证精力充足的前提,水和新鲜水果是不能少的,充足的水分、维生素不但能应对车厢内的干燥,还能提高身体免疫能力,有助于防止便秘等。另外,如果想去洗手间就不能忍着,人再多也应挤过去,排空体内的毒素、废弃物,有利于健康。

监考老师猝死无人知 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导读:监考老师猝死无人知,猝死的原因有哪些?江苏一女监考老师猝死无人察觉,猝死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吧。

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14日,江苏靖江一女老师监考时猝死,学生交卷结束才发现。热传网文痛批学生是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校长回应:学生很无辜,该老师坐教室最后面,后排学生以为老师睡着了。那么猝死的原因有哪些?

专家表示,患者在出现病症后一小时内死亡,一般都会被界定为猝死。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从表面上看,猝死发生突然,但实际上这一切的发生并非无声无息,在猝死前还是可以观察到一些征兆。据报道,在引起猝死的常见病因中,心肌梗死占38%,脑溢血占19%,其他还有肺动脉栓塞、心脏起搏器故障等。发生猝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可以迅速出现休克、昏迷,以致猝死。

2、脑出血

高血压病患者易患脑出血,出血积存在颅内,无法排出,压迫脑组织而致猝死。

3、肺栓塞

瘀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动脉而猝死。

4、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暴饮暴食、酗酒是发病原因。造成胰脏出血坏死,外溢,发生自体消化所致。

5、哮喘

哮喘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袭下,突发呼吸道强力收缩,进而不幸丧命。

6、过敏

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药物过敏。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死亡。

7、猝死症候群

此病多见于年轻人(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原因可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

8、葡萄球菌性暴发性紫癜

临床表现为在呼吸道感染康复过程中,突然发生病情恶化,病人多死于中毒性休克。

9、毒品、某些药品过量

也易造成猝死。

10、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

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为多见,少见有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夹层、低血钾、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及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药物、电解质紊乱等所致长Q-T综合征等。

猝死征兆可表现为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头晕、心绞痛、腹胀等,有的病例可有一种以上表现。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了,如有相关的疾病,要马上就医诊治。那么生活中如何预防猝死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中如何预防猝死

1、坚持心脏基础疾病的治疗,常与家庭医生或者大医院的专科医生沟通联系。

2、秋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适量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和频率。

3、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应加强药物治疗,同时随身携带预防突发疾病的药物,比如中药救心丸、硝酸甘油等。

4、应重视身体检查,一般人群需要有意识的检查血糖、血脂、尿酸,以及心电图、心脏彩超等项目,如果出现某些指标偏高、心电图异常等情况,需要及时找专科医生咨询、诊治,将危险控制在萌芽状态。

5、一旦发生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吸困难甚至胸痛彻背、背痛彻心、大汗淋漓等症状时,第一时间拨打120,去大医院采取系统的救治。

以上就是一些猝死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猝死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健康生活 七妙招预防心脏猝死


导读:心脏是每个人身体里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了,但是往往有些时候会出现心脏猝死现象,心脏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何预防心脏猝死呢?心脏猝死急救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7个妙招,预防心脏猝死保护心脏效果都非常好,大家快来学学吧。

七大妙招预防心脏猝死 保护心脏利健康

如何预防心脏猝死呢?请看下文结束的7大妙招吧。

1.积极治疗原有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2.戒烟: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6倍,吸烟与其它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有协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成倍增加,尼古丁可使冠状动脉痉挛,加重猝死的风险。

3.合理膳食:选择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牛奶、大豆等。宜吃植物食用油如橄榄油、花生油、菜子油、玉米油、豆油等。多食富含食物纤维的粗粮、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多食新鲜瓜果,控制甜食,低盐饮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用餐不宜过饱。

4.适量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得到改善。步行是最简单而安全的运动。步行可以使心脏收缩加强,心跳加快,血流加速,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多,从而使身体适应步行运动的需要,这对心脏也是一种锻炼。

5.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精神过度紧张还会诱发心律失常,情绪激动很容易诱发冠心病等身心疾病,甚至还可以使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发生心肌梗塞等意外。因此要做好在紧张中松弛情绪,自我调整。

6.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睡眠、定时进餐、适量锻炼、适当休息、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7.防止肥胖:肥胖给心血管系统带来不利的负担,体重超重5公斤,心脏的负担即增加10%。

猝死原因有多少

猝死的原因很复杂,但总的都是因大脑过度兴奋,机体极度疲劳,使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脑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梗塞、脑中风、心力衰竭等。

节假日老年人容易过度操劳,情绪波动,使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老年人节假日尤其要重视预防和保健。

猝死是指表面上看似健康的人,或原有疾病已稳定或改善的病人,在遇到某些兴奋激动的事时,突然发生瞬间的死亡。

猝死的原因很复杂,但总的都是因大脑过度兴奋,机体极度疲劳,使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脑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梗塞、脑中风、心力衰竭等。

避免过度疲劳 谨防心脏猝死

电视、网络或报纸上时常会有某位成绩卓著的专家或勤奋敬业的学者在紧张劳顿的工作中猝然去世的新闻,很多人都将其称为过劳死。专家表示,过劳死仅是老百姓的说法,在临床医学中无此诊断。疲劳只是一种症状,最终导致死亡的是一些相应的疾病。

专家介绍,在过度疲劳引发的死亡中,心、脑血管疾病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心脏。心脏猝死是指因心脏原因引起的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通常从症状出现到死亡历时仅1小时。据我国的研究资料显示,中国人心脏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也就是每年心脏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4万人,在成年人中多见于35-70岁的男性,然而大量高危人群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风险的存在。

心脏猝死的原因有几十种,常见的有心室颤动(室颤)、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商丽华说,猝死的发生往往很快,大多数患者来不及到医院就已经死亡,但是猝死也不是不能预防的,如定期检查、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等。病人一旦发生猝死,如身边有一定抢救知识的人能给予即刻处理,一部分病人是可以存活的。除了医院的医护人员,社会一些相关部门如能通过电视、报纸学习一些急救知识,在最短的时间进行除颤等治疗,会大大提高猝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心脏猝死后把握急救10分钟

当家人出现呼吸或心跳中止症状时,应在10分钟内进行如下抢救:

一是拨打120或999紧急呼救。

二是让患者头部后仰,下颌上抬,头部偏向一侧,使呕吐物尽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带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时造成危险。

三是做有效的心脏按压,具体方法是,两手手掌重叠,手指抬起,放在患者的心前区(胸骨下1/3部位偏左侧),垂直往下按压。

按压幅度为3~5cm,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同步采用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心脏辅以两次人工呼吸。据有关调查表明,关于心脏急救尽管81%的人知道,现场急救对病人有用;94.5%的人能认识到,简单急救很有必要;84%的人表示,会参加社区举办的急救培训,但88.4%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黄金抢救4分钟。

心脏病患者若出现头晕、头痛甚至意识丧失,有可能是发生脑血管疾病,若出现胸痛、胸闷首先要考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医师指出,在心脏骤停抢救过程中,每延时一分钟,生存希望将降低8%至10%,所以若发生不适,在等待急救车到来的时间内,心脏病患者家属的辅助救治是能起一定作用的。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分钟至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猝死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患者及照顾他们的人必须高度警觉,掌握抢救时间,及时送患者到医院治疗。

温馨提示:以上结束的那7个妙招不但保护心脏,并且可以有效预防心脏猝死。大家在闲暇时光一定要做做,这样利于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生活的更加美好哦。

​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原因有哪些呢?


正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一样,我们身体的每个器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心脏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同时它又是非常脆弱的,一些外来原因就会引起心源性晕厥,给我们的健康留下很大的隐患,那么到底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原因有哪些呢?

缓慢性心律失常  

引起晕厥的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心动过缓,伴有或不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虽然在所有年龄都可以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但老年人发生最多,传导系统的缺血或纤维化是常见的原因。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心血管药物也可以引起缓慢型心律失常。

窦房结自律性或传导性疾患可引起心搏停止或足以产生晕厥的心动过缓,也可由心脏传导系统抑制药物如奎尼丁、心得安等引起,亦可因麻醉诱导,手术,纵隔疾病,胸腹膜受刺激时反射性引起。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原因引起的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如严重窦房结传导阻滞,持久窦性静止,双结病变等,均易发生晕厥。约半数病窦患者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与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纤颤等交替发作(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并因窦性停搏发生晕厥,心率小于40/分钟晕厥可反复发作。

房室传导阻滞是诱发晕厥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原发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理基础是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硬化。因心肌功能完好,人工起搏治疗效果佳。继发性阻滞可见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前壁,也可见于下后壁),药物中毒(在一些患者中由于脑缺血可出现较长时间的精神混乱和神经系统症状,并偶可发生持续的智能受损。该型晕厥在一天中可发作数次,甚至在睡眠中也可发作。通常短暂,且稍后性心电图检查可能未发现任何心律失常。在某些病例中,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可发生于心脏停搏一段时间后,并引起猝死。 

快速性心律失常 

 在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心率,血容量,体位,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和外周血管反射的完整性是决定是否发生晕厥的因素。阵发性心动过速由于引起心输出量的突然下降可导致晕厥前状态或晕厥。其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引发晕厥很常见,可占到所有晕厥病例的11%,特别是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患者。左室功能不全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易合并室性心动过速。

患者多半不感觉心悸,发作后的恢复通常迅速而完全,不留神经系统和心脏的后遗症。室上性心动过速引起晕厥相对少见,一部分患者合并器质性心脏病。一般认为这类晕厥由血管紧张度的改变引起,而与心率的变化无关。这些心动过速最常由于阵发心房扑动、心房纤颤以及影响房室结或房室传导系统旁路的附加通道的折返所致。心房纤颤合并WpW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伴心动过速)可引起极快的心室率而诱发晕厥。

由此可见,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原因有很多种,并且带来的危害也是巨大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对我们心脏的保护。如果出现不舒服的症状也一定要记得及时缓解,必要时更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心源性猝死预防有高招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