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中医养生 > 中医体质养生 > 导航 > 教你中医养生三七

中医教你分清你属于那种体质

中医体质养生。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忍饥者长寿,耐寒者体健。”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养生已经不再是养身,同时也是养心。进行中医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中医教你分清你属于那种体质》,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研究人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总结出人体有9种体质。那么,你属于哪种体质,在平时的生活、饮食习惯上又该注意什么?

1.平和质。特征:正常的体质。

调节:饮食有节制,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

2.气虚质。特征:肌肉松软,声音低,易出汗,易累,易感冒。

调节: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等。少食空心菜、生萝卜等。

3.阳虚质。特征:肌肉不健壮,常感到手脚发凉,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欢吹空调,性格多沉静、内向。

调节:平时可多食牛肉、羊肉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4.阴虚质。特征:体形多瘦长,不耐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总想喝水,皮肤干燥,经常大便干结,容易失眠。

调节:多食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等性温燥烈之品。适合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项目。

5.血瘀质。特征:皮肤较粗糙,眼睛里的红丝很多,牙龈易出血。

调节:多食山楂、醋、玫瑰花等,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可参加各种舞蹈、步行健身等。

6.痰湿质。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易出汗,且多黏腻。经常感觉脸上有一层油。

调节: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冬瓜等。因体形肥胖,易于困倦,锻炼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扩展阅读

体质测试 中医教你判断你是哪种体质


每个人都有一种体质,大多数情况这个体质是不同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判断出自己的体质呢?其实这个就需要做体质测试。判断出自己的体质才能更好的调理体质状况。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体质虚弱怎么调理吧!

如果是非正常的体质都会有一些表现的,身体的很多症状都会给我们提示,那么不同体质具体都会有哪些体现呢?应该怎么样来调理呢?

体质测试

正常体质

肤色润泽,唇红润,精力充沛,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红,脉和缓。患病较少,抵抗力较强,耐寒热,不需进补,食疗或进缓和的平补之品。

阴寒体质

属寒(实)体质,平素肢冷无汗,喜暖怕凉,常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口淡不渴,溲清长,舌淡苔白,脉紧或沉迟。

宜患风湿关节痛,宜感寒邪,怕阴冷潮湿气候,宜温阳散寒。应食温热食物,如羊肉、生姜、桂皮等。

阳虚体质

属虚寒体质。四肢多不温,怕凉喜暖,神疲,喜吃热食,睡眠偏多,便溏,尿清长,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而弱。得病多从寒化,宜患痰饮、肿胀、泄泻,阳痿等证,易感寒邪,易被湿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温阳补虚之品。

阴虚体质

属虚热体质,形体多消瘦,心烦颧红,手足心热,午后尤甚,口燥咽干,目干涩,眩晕耳鸣,睡眠差,便干燥,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宜患阴亏燥热的病变,怕燥热之邪,耐冬不耐夏。宜养阴补虚,甘寒退热。如百合、枸杞、麦冬、海参、西洋参等。

阳热体质

属实热类型。面色多红赤,怕热喜冷,烦渴多汗,喜冷食,得病易发高热,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得病多从热化,易患疮疡,怕热,耐冬不耐夏,宜食苦味清热的食物或饮料,如苦瓜、苦丁茶、莲子心等。

气虚体质

属虚的体质,面白少华,气短懒言,易出汗,食少,易疲乏,舌淡红,舌体胖大,脉虚缓。易感冒,病后迁延不愈,内脏易下垂,不耐受风邪、寒邪、暑邪。宜食山药、莲子或太子参、黄芪、黄精等。

气虚体质的人很常见的,这类体质的人群都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就是常常感觉到疲惫,很容易受风寒。如果我们有这类症状一定要注意调理。改变自身的气虚体质才能防病。

血虚体质

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肢体麻木,舌淡脉弱。宜补气生血。用当归、熟地、龙眼肉。

春季上火 中医教你分清虚实


人体里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这个火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但火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如体温应该在37℃左右,如果火过亢,人就会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红、肿、热、痛、烦等表现。

其实上火,一种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还有一种是机体内由于阴阳失调,阳热亢盛或阴虚阳亢,而引起上火症状。如情绪波动、中暑、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而火又分为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如果人体阴液正常,但是阳热过亢,这样就为实火。如果阴液不足就显得阳热过盛,这样就为虚火。

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小毛病,吃点药或者自我调节一下就可以了。实际上,有的上火情况比较轻,可以自己调节,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人,则应该引起注意。根据中医理论,上火也分阴阳虚实,而灭火,用药是不同的。下面就根据不同的上火类型介绍几种灭火药。

实火

实火症状重、来势猛、病程短。一般来说,感染性疾病,如各种炎症等,都属此类。发热重、出汗多、咽干、小便黄、大便干等,是上述热性疾病的共性。

牛黄解毒片:可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牛黄清火丸:清热、散风、解毒,可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疼、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

肝火

肝开窍于目,肝有火可表现在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气暴躁易冲动,感觉压不住火,总想发脾气,有时甚至有胸肋疼痛感。

黄连羊肝丸:有泻火明目的作用,用于肝火旺盛、眼睛肿痛、视物昏暗等。

龙胆泻肝丸:清肝胆之火,用于肝胆火旺或湿热(对肾有损害,用前需咨询医生)。

肺火

中医:你属于哪种手脚冰凉?


一种手脚冰凉是虚寒的表现,通常以服用温寒的食物。虚寒的原因,有天生的,也有后天生活习惯造成的。所以应该提倡多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饮食起居规律有序,注意温寒添减衣物,不吃生冷食物等。另外有一种手脚冰冷,中医叫四逆。四就是四肢的末端;逆就是厥冷的意思。这种情况是因为血液循环不能达到四肢的末梢,因而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肢体寒冷。女性在特殊生理期间也容易因贫血而引起畏寒,还有就是因为肠胃出血,血液流失过多的人,也会有贫血畏寒现象。另外,中医学上还有一种叫血枯的病,就是血液干枯减少导致的贫血而畏寒,这是需要补血。如果血液淤阻,就要用破淤生新的治疗方法,破除淤血生出新血,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活血化淤。但这都得由专业中医师从脉搏和表现症状来判断决定归属于哪一类的怕冷。一、营养原则应多食具有补气、补血、补肾的性平、温热类食物。二、适宜食物可多食一些具有补肾阳虚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鸡肉,根据春夏养阳的法则,夏日三伏,每一伏可食用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补人体之阳。还可以吃韭菜、泥鳅来进行食补,药物则有肾宝、玉苁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另外,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以提高机体耐寒力。常见的温热食物有:牛肉、大蒜、辣椒、生姜、圆葱、山药、桂圆、当归等。三、饮食禁忌1.尽量避免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如冰冻饮品、冰激凌等。2.在吃温补食物的同时,尽量避免同时食用滋阴类食物,出现相互抵消滋补功效。四、其他摆脱畏冷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供参考)1.早上起床。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是改善畏冷的第一步,早晨是一天的开始,不要老是蜗居在被窝里,振奋一下精神起床,然后好好的运动一下身体吧。心情愉悦的睁开双眼,不仅能防止畏冷,还能提高一天的效率。2.运动身体。早晨起来运动身体,能使全身肌肉彻底的放松并舒展开来,防止由于全身僵硬导致的畏冷,人体经过一晚上的睡眠,往往处于血液不循环的状态,因此适当的运动放松身体很重要。3.吃饱早餐。新的一天从早餐开始,好的体质也从好的早餐开始。4.注意服装。切忌穿着紧窄的内衣,以及对身体有束缚的服装,不利于周身的血液循环。5.尽可能步行。步行是温暖身体的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6.通过午餐来温暖身体。进餐是改善畏冷的关键,通过一些高热量的午餐能够温暖身体。俗话说得好,中饭要吃的饱,一定要准时进餐,保证热量的摄取。多吃一些粥类,加入梅干菜等阳性食品,对暖身非常有效果。7.与人谈话有奇效。与朋友聊天是减压的特殊方式,对防止畏冷有奇特效果。8.补充适度水分。水分的补给是非常重要的,摄取水分的同时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更能使血液循环畅通,每天补充2升的水分为佳。9.晚餐。晚餐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能够温暖身体的阳性食品,阳性或阴性可以通过颜色等来识别。一些阳性食品主要为红颜色的暖色系食物,包括胡萝卜,生姜,梅干菜等。一些阴性食品多为白色或冷色系食物,如热带水果等,所以一定要适度选择。10.洗澡和洗脚。洗澡不仅能消除畏冷症状,更能调节身体状况,因而是十分重要的。平时也坚持每晚用热水泡脚,加入有疗效的中药会更好,如红花等。

11.呼吸法。感觉疲劳的时候,慢慢呼吸对畏冷症有很好的疗效,将手放在胸部,吸气的时候鼓起腹部,采用此类腹式呼吸法,能把氧气输送到体内的各个部分,促使血液循环,改善畏冷状态,在座位上就能轻松实行,亲身实践下吧。

中医教你如何根据体质选择凉席


本文导读:凉席的种类很多,想要挑选适合自己的凉席要看个人体质,下面让中医教你如何根据体质选择凉席。


凉席,是夏天家庭必备用品,凉席的种类很多,有竹席、草席、藤席等等,人们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不同的凉席,那么,不同体质的人该如何选择凉席?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1、温和型: 老人、小孩及体质虚弱者

草席、亚麻席

草席通常采用灯心草、蒲草、马兰草等编织而成,材质柔软,与皮肤的亲和力强,凉度较低。而亚麻席具有天然的纺锤形结构和独特的果胶质斜边孔,与皮肤接触会产生毛细孔现象,它遇热张开,能将吸收到的汗液及热量迅速传导出去,遇冷则关闭,保存热量,由此具备优良的透气性、吸湿性和排湿性,常温下可使人体的实感温度下降4℃左右,凉度适中。专家指出,幼儿更适合睡草席、藤席或亚麻席。这些凉席质地比较柔软、凉度适宜,对幼儿的皮肤摩擦损伤小,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婴儿腹泻的发生,而竹席和牛皮席往往容易使孩子着凉,不宜幼儿选用。对于爱蹬被子的幼儿,有一个小窍门,就是为宝宝贴身穿上紧身肚兜,这样即使着凉,也不会伤及腹部。

注意:草席的缺点是容易长螨虫。所以,在新草席使用前,最好在阳光下晒,反复拍打几次,再用温水拭去灰尘后在阴凉处晾干。第二年重新使用旧草席时,要用消毒水擦拭一遍,或用肥皂水洗去霉点;每天使用过的草席难免有汗水或灰尘,睡觉前应用温水擦拭。

2、冰凉型: 适合怕热、阴虚内热体质

冰凉席

将特制药水固定在凉席材料内,人躺在上面,有一种类似于躺在冰水上的冰凉感觉。如果按凉爽程度来分,排第一位的当属冰凉席。

注意:凉性大,老人、小孩及体质弱的人不宜使用。而且冰凉席的表面材料和内部填充物是用化学复合材料做的,有些人睡久了可能会过敏。

玉石凉席

凉度排在第二位的是玉石凉席,每块玉石之间留有一定间隙,增加了凉席的透气性。具有镇定安神作用,对烦躁失眠有很好的疗效。

缺点:触感寒凉,更适合怕热、阴虚内热体质的中青年人使用。

竹席

凉爽耐用且价格适中,最常见的有水竹凉席、竹条席以及用小竹片和塑料绳穿起来的麻将竹席。麻将竹席最为凉爽柔韧,且对背部有较好的按摩作用。

注意:透气性差、硬度大,铺垫不平时易折损。此外,由于夏天气温高,再加上人的体温升高,麻将凉席中粗大的塑料绳受热容易挥发毒性,不适合长期使用。

3、吸味型: 有体味、身体毒素较多者

竹炭席

竹炭席的竹子经过特殊的氧化处理,吸附性很强,具有除菌、防臭、吸附灰尘、清新空气、冰凉宜人的特性。虽然冰凉程度次于竹席,但比一般的凉席更吸汗。

注意:颜色较深。有些 竹炭席 只是在普通竹席中夹了炭布层。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凉席,使用时都要使室温不能与外界温差太大,尤其是不要长时间开空调。除特殊材质凉席外,使用期间要经常擦拭,保持席面清洁光滑,当空气湿度较高时,应保持房间通风透气,防止霉变。

4、中性型: 各种体质均可

牛皮席

在众多中性凉席中,牛皮席属于高档凉席,以整张水牛皮制作的最好。牛皮席四季可用,冬暖夏凉,吸汗性最好,非常适合出汗比较多的人。由于是皮料制作,和人体肌肤接触时会体现其特有的柔和爽滑。

注意:使用后席边容易起褶皱,真皮的皮层容易吸水而且挥发缓慢,在潮湿的季节可能会长霉。

藤席


由于藤席 性情温和 ,所以适合各类体质人群使用。目前,市面上的藤席有真藤和仿藤两种。真藤席价格偏贵,它吸汗效果好,透气性强,特别耐(,睡感也更舒服。而仿藤席则是用植物纤维、树木打碎组合而成,款式多样。相对于真藤席而言,仿藤席性软,能随意折叠,好存放,但透气性、舒适度没有真藤席好。

注意:藤席的凉爽度不如竹席,但舒适度比竹席更高,再加上结实耐(防虫透气性好,使用寿命是传统竹席的好几倍,可以铺在床上也可以铺在地板上,既可以当装饰也可以席地而坐。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如何根据体质选择凉席,知道自己的体质后,大家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凉席,不要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湿热体质


养生导读:广州的天气湿热的时间很长,人体极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出现浑身无力、食欲下降等症状。中医称此为夏日伤寒或湿热病,气候环境是导致湿热的一大因素。

湿热体质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减少熬夜的次数,保证睡眠质量。另外,有空练练气功、瑜伽、太极这些舒展筋骨和身体的运动,非常适合湿热体质的人。同时,注意尽量避免在潮湿、炎热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衣着尽量保持以宽松为好。

体内湿热症状

从中医角度讲,湿气侵袭到上焦,就会出现有痰难咳或早起痰多的情况。湿属阴,热属阳,阴阳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寒热并存,就会出现湿热体质。湿热天气,这类人还会出现浑身黏糊糊的感觉。长期遭受湿热侵袭,体湿的人就会出现倦怠、不想动弹、脸上出油多、头发容易脏、舌苔腻等症状。还有不少人早上起来后口臭,不想吃饭或者吃饭后觉得胃胀,大便稀、黏,排起来费劲等症状。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如果出现脸上长痘痘、白带增多发黄等现象,也可能受湿热侵袭了。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湿热的侵袭,尤其是30~45岁的人,属生命中土的年龄段,体内湿气比较重,夏秋之交属中医所说的长夏季节,也对应五行中的土,内外相合,湿上加湿,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如果湿热侵袭到小孩,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腹泻、大便不顺畅。如果湿热侵袭到老年人,就可能出现下肢酸困、腰疼等症状。

夏秋高温高热易致湿热

入伏后气温不断升高,当人们生活无规律,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定时,或过食辛辣油腻之时,就会产生内热。此时,外热、内热一起来,人体极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出现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恶心等,中医称此为夏日伤寒或湿热病。这时,应该特别注意饮食调养,以清淡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莲子、山药等。忌食海腥鱼类、羊狗肉、冷饮等。

天气闷热也是湿热诱因

近来受闷热天气影响而夏季湿热的病人明显增多,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其中,胸闷、呼吸不通畅,浑身乏力、疲倦、头晕、腹胀、胃口不好,燥热、出汗很多或有汗出不出等三类情况尤为多见。夏秋天气闷热,对人们生活和身体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在闷热环境下,人体代谢旺盛时能量消耗较大,加上如果人体排汗不畅,造成湿气积聚,若疏于调理则容易导致湿热体质。

潮湿多雨也是诱因之一

在夏天特别是夏至后,很多地区都进入了雨季,如果身体素质不够好,湿热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要是脾虚再来凑凑热闹,就容易在身体内积累湿浊之气,特别是堆积在脏腑和经络里。这时,身体里的热就会不断炙烤这些湿浊之气,就像大热天用被子捂着东西一样,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化热,从而形成湿热。因此,生活中,不要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还可以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湿热或是吹空调惹得祸

室外温度升高时,人们都习惯躲到室内叹冷气,有的还越叹越冷,虽然免受酷暑之苦少出汗,却引来了一系列的病症。夏天人体的汗毛孔本来是张开的,人们每天都要在室内外进进出出,如果在烈日下出汗后突然回到空调场所中,骤降的温度会让张开的汗毛孔突然关闭甚至堵塞,侵入体内的寒气更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 另外,在空调环境中,人不出汗了,还会把本来应通过发汗外泄的湿浊留在体内,因而引发湿热病症。在夏天合理使用空调风扇很重要,空调温度不宜开得太低,白天应控制在24摄氏度以上,晚上控制在28摄氏度并伴有除湿状态,尤其晚上睡觉时不要直接吹风扇及空调风。

体质湿热如何调理

湿热体质,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多吃青菜尤其是有苦味的蔬菜,如苦瓜、芥蓝,以及可以去湿的冬瓜、丝瓜。可以把薏米、赤豆、绿豆熬粥。多喝苦丁茶、莲子心茶。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注意调理情致,防治有口苦、大便干燥、火气大、易烦躁、易脸红、小便黄赤等问题发生。

不能熬夜,烟酒不能碰,不能吃辣,少吃稀饭、汤面会膨胀的东西,尽量不喝冷饮,要进行忌口。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应早睡早起,室内经常通风换气,能不用空调尽量不用,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早起出来活动到出汗为止,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体内湿热,如果只表现为轻微的症状时,通过以上调理就会有所好转,如果症状严重通过调理效果不好的,最好找中医辨证施治后再调理。

中医教你分清你属于那种体质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