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 养生保健 > 夏季养生防暑更要防寒 > 导航 > 夏季养生防暑更要防寒

手机壳会致癌,被窝里玩更要命!

夏季养生防暑更要防寒。

终生保健,终生康健;终生养生,终生康宁。古往今来,人们都普通注意养生!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我们该怎么进行科学的养生保健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手机壳会致癌,被窝里玩更要命!,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买来手机怕摔、怕磨,因此人们纷纷给它“戴”上“套”。殊不知,这样虽然保护了手机,却伤害了自己。这些手机壳虽然可爱华贵,但它竟然含有致癌物!如果在被窝里玩,会对人体造成更大伤害。

实验证实:

手机套确实含致甲醛、苯等致癌物Ys630.Com

日前,在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室内空气检测室进行检测发现,在手机正常使用的平均温度下,手机壳会释放出有毒物质甲醛,其中皮革材质的手机壳释放量最高,为0.25毫克/立方米,是室内空气国家标准规定值的两倍多。

调查还发现,地摊上买来的塑料手机壳苯释放量最高,为0.0494毫克/立方米,而商场买来的皮革手机壳苯释放量最少,为0.0191毫克/立方米,但两者均未超过室内空气国标的0.11毫克/立方米。

这些在路边地摊、小店中的手机壳多数没有标注规范的产品信息,有的甚至只套了个塑封袋充当包装。这些手机壳几乎都散发着不同程度的刺激性气味,有的还存在掉色现象。

专家建议:

少在被窝这类狭小空间里玩手机。苯和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致癌物,属于挥发性有机物,会从手机壳中释放出来。.

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研究员张金良说,除了致癌,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会引起头痛、头晕、乏力、免疫力降低,并出现瞌睡、记忆力减退或神经衰弱、精神抑郁等。长期慢性接触苯则可能损坏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

江苏省肿瘤医院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室薛开先研究员提醒,太劣质的手机外套,对身体肯定没有好处。假如使用的手机套里含有甲醛,在室外、办公室等大环境下,甲醛不会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但如果到了一个狭小的空间,比如在被窝里打电话发信息玩手机,手机套含有的甲醛可能就会影响身体。

教你一招:

选用手机壳一看二闻三手感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董金狮提醒消费者,如果非要用手机壳,一定要注意购买渠道,选购时注意一看二闻三手感。

首先,尽量不要选择颜色过于鲜艳的手机壳。因为颜色鲜艳的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属,经常接触会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对肾脏、肝脏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其次,有刺鼻气味的、呛眼睛的要小心。

最后,手感过软或过硬的、掉色的都要慎选。这类产品生产过程中很可能残留苯类有机溶剂。建议最好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纯皮革或硅胶材质手机壳,不要选择塑料制品。

此外,打电话、玩手机游戏或看视频,最好在通风处进行。打电话时尽量使用耳机;尽量避免儿童接触手机壳。

ys630.coM延伸阅读

手机壳释放甲醛和苯或致癌


手机壳到底会不会致癌?针对这个问题,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组,曾经邀请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的实验人员,进行了专业的实验。

节目组从地摊和商场购买了塑料、硅胶及皮革这3种常见材质的手机壳,其中,商场购买的手机壳都是品牌信息齐全的产品,而流动摊贩销售的手机壳没有标注生产厂商的名字。节目组将这些手机壳,送到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室内空气检测室进行了检测。手机壳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真的会释放致癌物质吗?

测试一 使用手机1小时 手机壳平均45度

节目组找来6位热心市民,请他们按照平时的惯用方式,打电话、刷微博、玩游戏……测试平时正常使用手机时,手机壳的温度能达到多高。

1小时后,节目组用红外线温度测试仪,测试每部手机的最高温度,6个手机壳外部的最高温度为39.3度-48.4度,估算下来平均温度为45度。

测试二 手机壳加热到45度 会释放苯和甲醛

实验人员将实验舱温度加热到45度,然后把手机壳放进去,1小时后6个手机壳被加热释放出的气体收集完毕。随后,实验员对这些气体进行苯、甲醛含量分析。

6个手机壳,无论是在流动摊贩还是在商场购买的手机壳,都释放了致癌物质苯,释放量在0.0191mg/立方米-0.0494mg/立方米之间。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对苯的浓度限制规定是0.011mg/立方米,实验时将手机壳密闭加热了1个小时,这样得出的苯释放量要比日常使用的情况高一些,基于这样的原因,手机壳的苯释放量并不算大。

不过,地摊上买来的塑料手机壳苯释放量更高,为0.0494毫克/立方米,而商场买来的皮革手机壳苯释放量则为0.0191毫克/立方米。

此外,还有4个手机壳甲醛超标。实验员用相同方式检测,2个硅胶手机壳、2个皮革材质的手机壳甲醛释放量都高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0.1mg/立方米,其中,甲醛释放量最高的皮革材质,甚至达到0.25mg/立方米,是室内空气国家标准规定值的两倍多。

结论:

苯和甲醛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致癌物,属于挥发性有机物,会从手机壳中释放出来。苯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大,国家采取了监管措施限制苯的使用,多用苯的同系物来取代苯作为有机溶剂,如果这些有机溶剂的纯度不高,那么其中可能会含有一定的苯。而甲醛可能来自手机壳上使用的粘合剂,也可能是硅胶壳使用的材料不够稳定散发出来的。

冬天躺在被窝里脚出汗


冬天的时候天气是比较寒冷的,一般很多人冬天都会出现手脚冰冷的问题,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人,并不会出现手脚冰冷,反而躺在被窝里面以后还会出现脚出汗,冬天的时候出现脚出汗并不是特别正常的一种现象,一般这种情况是汗脚症。冬天躺在被窝里脚出汗应该要怎么办呢?下面来介绍具体的解决方法。

汗脚症, 冬季更严重, 弄不好会冻脚. 在烫脚水中加入白矾10-15克, 待白矾溶化水中后, 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烫脚15-20分钟,

每晚坚持一次, 连续烫脚5-6天为一疗程能治好汗脚症。

护理“汗脚”要点

在冬季,“汗脚”失去热量的速度比“旱脚”快25倍,容易遭受冻伤。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人体会自动关闭浅层皮肤的循环系统,造成对足部的供血不足。供血不足则意味着足部周围的皮肤组织发生坏死,从而造成足部开裂。为此,人们应对足部做以下保护:

1.脚出汗了,应把脚擦干,换上干袜子和干鞋具。2.有“汗脚”的人,每天至少换一次袜子,同时不要穿着袜子睡觉。3.“汗脚”应穿丙烯酸类的化纤袜子,而不穿纯棉的,这样可以吸走汗水。4.所穿的鞋袜不要太紧,以免妨碍足部的血液流通。5.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足部抹上一些防汗油。

在烫脚步水中加入白矾10一15克,待白矾溶化水中后,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烫脚15一20分钟,每晚坚持一次,连续烫脚5一6天为一疗程,很快,汗脚症就好了。 还要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青壮年有汗脚可以采用上法,疗效确切。

如果是正值发育期,汗腺分泌旺盛很正常,不宜长期、多次使用白矾。可以改用枯矾(白矾火煅后失去结晶水的产物,药店里可以买到)研成细粉,在清洁后用少许撒在脚趾部,即可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通常作用可以保持8— 12小时,且停药后对机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此法也可用于发育期的腋臭、体臭等症后的缓解。

手机玩不停 躺着玩当心患结膜炎


导读:手机的普及让很多人爱上了这个不大却很方便的小东西。而且现在手机有很多的功能,使得现在很多朋友一闲下来就抱着手机玩不停,但……

手机的普及让很多人爱上了这个不大却很方便的小东西。而且现在手机有很多的功能,使得现在很多朋友一闲下来就抱着手机玩不停,但是这样做有很多健康隐患的,为了自已的健康,一定要改掉这个习惯。

姿势太舒服 诱发结膜炎

躺着玩儿手机,身体是舒服了,但眼睛却比坐着或站着时更累。躺着玩手机会影响正常的眼压,无论侧躺还是仰躺,对眼压的影响都很微小,但在床上玩儿手机,无论躺着还是趴着,都会对眼睛的结膜造成威胁。因为长时间保持这几种姿势,容易使血液流向眼睛,导致眼部结膜血管的轻度充血,睑结膜也容易发生轻度乳头增生及形成滤泡等,起初,可能会有眦部(眼角)皮肤潮红、湿润、结痂的现象,如不加以注意,则会诱发结膜组织的慢性炎性病变,造成慢性结膜炎。

距离不适当 诱发近视眼

人躺在床上时,很难保证手机与眼睛之间的距离适当,尤其专注于手机游戏时,由于手机上的字和图片都较小,眼睛会不知不觉地离手机屏幕越来越近,长此以往,很容易诱发近视眼,特别是18岁以下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凸透镜,当看近物时(比如阅读),睫状肌收缩,牵引睫状体前移,晶状体曲度就会增大变凸。如果长时间注视近物不休息,导致睫状肌疲劳,就会造成睫状肌的痉挛,时间长了即会造成眼球长度、大小的改变,使睫状肌调节功能变差,晶状体曲度增大,改变屈光度,从而形成或加剧近视眼症状,还有可能形成白内障呢。

长时间玩手机容易眼睛干涩,并且因为太投入会影响人正常的活动,很多人为了看小说就耽误了上厕所的时间,所以影响了现代养生的工作,所以最好是不要长时间的玩手机,看看窗外的风景不是挺好的吗。

女性肾虚更要命!女人肾虚有什么症状表现


:人们经常以为补肾就是壮阳,与女人没什么关系。其实肾对女人同样重要,女人肾虚的比例比男人还高,那么女人肾虚有什么症状表现呢?下面为您介绍女人肾虚有什么症状表现,看看吧。

女人肾虚有什么症状表现?

1、总想去卫生间。当身体素质下降时,肾气出现虚亏,膀胱会表现出气化无力,膀胱平滑肌的肌纤维张力就会出现下降,使得膀胱的伸缩性降低,肾关不固,就像大门关不严,所以会出现尿频和尿失禁现象。

2、总有熊猫眼。黑色代表肾,眼圈黑就表示肾虚。主水,肾虚则人体的水分代谢不利,导致水肿,甚至白带增多,通常眼睑是最先被人发现的。

3、秀发渐渐稀少。女性在超过20岁之后,肾气就开始渐渐衰退,肾脏的功能好坏表现在头发上。肾虚的人常常头发易断易分叉,没有光泽,容易出现脱发,个别白发现象。

4、莫名其妙发胖。肥胖的基本原因是痰、湿、滞,更进一步说,就是由于肾气虚导致了女性的发胖。

5、怕冷且容易拉肚子。肾阳为全身阳气的根本,生命活动全靠阳气鼓动,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身体,就会出现怕冷。别人觉得合适的温度是否总让你直打哆嗦,还有你穿的衣服是否总是比别人多,一受凉就拉肚子,还会觉得手脚冰凉。这些都是肾阳虚造成的,肾阳虚会使人易感觉冷。

6、失眠。肾阴虚则虚火内扰,让人烦躁,心肾不交则导致失眠、健忘。紧张的情绪、房事过度,或者食用大量温燥食物之后,都可能出现肾阴虚。

7、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反弹。

8、脸色苍白,原本红润的脸颊不见了。

9、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10、机能衰退,对房事不感兴趣质量不高等。

11、四肢无力。浑身没劲,四肢无力,也可能与肾虚有一定关系,因为肾是做强之官。

如有以上11种症状中的一种,都要引起注意了,说明你的肾脏需要调理了。

女人肾虚如何调理?

1、核桃3个,山药4小片,耳叶牛皮消少许,黑豆,黑芝麻、黑米各一把,枸杞一小把。黑豆、黑米、山药、茯苓,芡实,葛根先浸泡最少一个小时,然后把黑豆、茯苓,芡实,葛根、黑米、山药、黑米下锅,核桃敲碎下锅,煮沸,关火焖最少半个钟。放入黑芝麻、枸杞,耳叶牛皮消,煮沸熬半个钟,成糊状,加入冰糖。

2、常打太极拳。练习太极拳,最好是清晨在空气清新的公园内、树下、水边进行。

3、每天自我按摩腰部。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两侧,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次,每次约200下。

4、每天搓脚心。两手对掌搓热后,以左手擦右脚心,以右手擦左脚心,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

5、每天做缩肛运动。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呼气时,做缩肛动作,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30次左右。

6、胡萝卜两根,切成细线,与冷牛奶(加热过的)150克混合搅匀,加入适量盐。每日一杯,分3次服用,连续一周最为有效。

7、取核桃仁200克捣碎,与无花果、杏干、葡萄干各100克混合,加上蜂蜜100克,细心调和即成。每日饮用一食勺。

8、在1公斤白葡萄酒加入20克桂皮,20克人参,密封浸泡15天。然后启开,每天饮用一杯(50-80克)。

9、选择新鲜的狗肉250g,取黑豆50g,八角、茴香、桂皮、陈皮各10g,然后切适量的草果、生姜,一同放入炖锅内,然后添加适量的水待水煮沸后将以上食材放置锅里,熟后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即可。

10、选择超市购买的黑芝麻30g,粳米100g,枸杞子10g。注意日期,然后将以上三味洗净后放入锅中煮粥。熟后即可食用。

11、将150g猪肉洗净后切成片状,取枸杞子15g,龙眼肉20g洗净,人参6g温水泡十分钟同样切片,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以文火隔水炖至肉熟即可。

12、准备好首乌10g、山楂10g、玉竹10g、粳米20g。先将粳米洗净浸泡,再将首乌、玉竹切片后放入砂袋中,和泡好的粳米、山楂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粥,煮好后即可食用。

13、将准备好的30g枸杞子,鸽子去毛和内脏,混入适量的水放入炖锅内进行炖煮,炖熟加入适量的调味料即可。

女人肾虚有什么症状表现,女人肾虚如何调理,以上就是为您总结的内容,供参考。

玩ipad会影响精子质量


导读:电子数码产品现在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而生活产生巨大地影响。但是专家提出,ipad是电子产品,辐射强度并不低,天天放在腿上,对精子的影响不亚于笔记本。男性们要注意了。

玩ipad的男士要注意

要生一个健康的宝宝,男性精子的质量很重要。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男科的夏欣一博士说,他们对来医院准备生育的男性的精子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过统计,发现每3个备育男,就有1个精子质量差。
玩ipad会影响精子质量 夏欣一博士表示,在南京这样的城市,很多男人到30岁左右才准备结婚,到了35岁才生育。都说生育对女人的年龄要求高,其实,生育对男人的要求也高。因为,精子质量比较好的年龄段是20岁-30岁。 夏欣一的一项课题发现,在研究200名不孕不育患者中,高强度的电磁辐射、高温作业条件下,男性精子DNA完整性显著下降,碎片率达到30%,正常生育人群精子碎片率应该是10%左右。碎片率越高,越不易怀孕。

很多人都知道,笔记本放在腿上会影响精子质量,天天捧着ipad也会有影响。专家说,很多男性会坐在沙发里,用ipad就可以打发一个下午。此时,他们的阴囊被紧紧束缚,局部温度升高,精子质量不会好。此外,ipad是电子产品,辐射强度并不低,放在腿上的危害性不亚于笔记本。 男性保健 与会专家表示,强制婚检实际上是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一道关卡,强制婚检取消后的一段时间,南京的出生缺陷率有所提高。还有专家提出,ipad是电子产品,辐射强度并不低,天天放在腿上,对精子的影响不亚于笔记本。

天使综合症 33个月大的天天,见到谁都笑呵呵的。笑容的背后,却是家长的无奈天天是个智障儿,不会说话,胳膊腿无力,智力水平还停留在1岁前。 崔英霞说,孩子生下来时只有4.3斤重,一开始大家都没发现异常,但到1岁时,天天依然不会吐一个字,只是每天都乐呵呵的。
可爱的小孩 又过了1年,家人吃惊地发现,天天除了笑个不停,依旧不会说话,而且走路不稳。一家人开始了艰难的求医。在辗转了几个医院,原因一直不明。在天天33个月时,爷爷奶奶带着孙女来到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诊断结果让一家人痛哭流涕:天使综合征,一种没法治的基因病。

“致癌食物”真的会致癌吗?


虽然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人们提起身边的食物,总有种担惊受怕的感觉。经常被朋友告知某某食物致癌、酱油致癌、连炒菜用的豆油都成了引发肿瘤的罪魁祸首。那么,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可乐、方便面,甚至牛奶、豆浆这些食物真的致癌吗?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小编带你一起听听专家的解释。

牛奶

牛奶致癌的说法一直广为流传,其中一个说法就是,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细胞活跃生长与繁殖,引发癌症。陈君石研究员指出,IGF-1的全称是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它是生物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样蛋白质,对人体血糖控制、生长发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人体本身也含有IGF-1,一名成年人每日体内的生成量为一千万纳克。而市场上的牛奶中IGF-1含量约2.45纳克/毫升,远低于人体内的量。目前科学界评估认为,没有证据说明IGF-1是致癌因素。还有说法称,牛奶中的酪蛋白会致癌。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坎贝尔的一项大鼠实验,大鼠被给予致癌物黄曲霉素的同时,分别喂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结果显示吃酪蛋白的的大鼠发生的肝癌数量较吃大豆蛋白的大鼠多。但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却经常将黄曲霉素这一致癌物忽略了。陈君石表示,黄曲霉素本来就是强致癌物质,而且人们膳食蛋白质是多种来源的,不可能只吃某一种蛋白。因此,这一实验既引申不出酪蛋白可以致癌的结论,实验结果也不适用于人。假如没有致癌物,无论是酪蛋白还是大豆蛋白都不会引起大鼠发生癌症。所以,不能用这个动物实验来类推奶类的致癌效果。事实上,牛奶中富含优质的钙质,而且很容易消化吸收,对于消费者来说,每天食用一杯牛奶对于满足人体钙的需求还是有好处的。

隔夜菜

隔夜菜致癌说法的依据在于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陈君石研究员表示,隔夜菜因蔬菜种类的不同,在保存不当、存放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其中的硝酸盐确实可能转化为亚硝酸盐。不过,亚硝酸盐本身不是致癌物,只是可与人体摄入的其他食品、药品等中可能含有的次级胺反应形成致癌物--亚硝胺。但这种反应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有亚硝酸盐,不一定能生成亚硝胺,我们不能把亚硝酸盐等同为亚硝胺。同时,是否致癌还要看有多大剂量。实验表明,一般情况下隔夜菜中虽然亚硝酸盐含量有所上升,但含量有限,对人体健康并不会构成实质的影响。所以,只要保存得当,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会明显升高,而且比起食品安全标准允许的火腿肠、腌菜等的亚硝酸盐含量还要低不少,不需要太过担心。当然蔬菜现吃现做最好,如果吃不完,应该冷藏。

可乐

可乐致癌的说法最早来自美国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CSpI)发布了一份公告称可乐中的焦糖色素含4-甲基咪唑,并称这种物质可能致癌。其实,焦糖色素是一种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色素(举例)。用某些方法生产焦糖色的过程中的确会产生对动物具有致癌作用的副产物--4-甲基咪唑,但这并不等于焦糖色会致癌。科学界对焦糖色素的安全性研究相当充分,美国、中国和欧盟等国家中把它作为一种很安全的食品色素。至于其副产物4-甲基咪唑,美国FDA评估后不认为这种物质能给人体健康带来任何直接危险,只有当一个人每天喝1000罐以上的可乐时,才可能引发致癌风险;欧洲食品安全局也认为4-甲基咪唑不是问题.所以,可乐致癌并没有足够证据,按一般分量饮用可乐,不会因摄入过量4-甲基咪唑而影响健康。消费者应该明白,可乐中含有很多糖,不应该多喝,尽管它并不会致癌。

豆浆

豆浆致癌的说法一直以来在坊间流行,它的理由是豆制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引发女性乳腺癌等。其实,豆制品里的植物雌激素并不等于人体雌激素。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主要是大豆异黄酮,它有双向调节作用,在雌激素低的情况下可以弥补不足,有利于防治一些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的疾病,如更年期综合症和骨质疏松;在雌激素高的情况下,它与雌激素竞争受体,起到抑制作用,有利于预防乳腺癌。因此,人们大可不必担心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豆浆是一种营养很好的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日食用30~50克大豆,相当于每天800~1200毫升的豆浆,所以,适量喝豆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方便面

关于方便面有害的种种传言从十几年前开始后就从未间断:有说方便面有防腐剂、抗氧化剂,吃多了会变成木乃伊;方便面碗壁上有蜡层被吃下后会堆积在人体器官致癌等。陈君石研究员告诉我们,方便面虽然算不上什么健康食品,但关于它的有害传言也并不靠谱。方便面中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都是加工需要的合法食品添加剂,安全性都是经过科学评估的,只要依法使用,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至于担心方便面的碗里有石蜡也是杞人忧天。现在方便面生产中所用的纸杯其实是聚乙烯涂层纸杯,这种纸杯它能够经受泡面时的温度,还能非常好的隔水,涂蜡杯早已基本淘汰了。消费者需要明白的是,人体营养主要还是要看食物的多样化,方便面在当前的生活中往往不可缺少,但要注意如果只吃方便面并不能做到营养均衡,尽管不会致癌。

综上可知,可乐、方便面这些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牛奶、豆浆甚至成为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营养品,那么如果它们都成了致癌物,我们的日常饮食该怎么办?其实大家不用恐慌,虽然这些食物可能没什么营养,但是适量的食用,不会引发癌症,但是为了营养均衡,消费者应该多加注意。

常用手机致癌 如何使用才安全


导读:对于现在生活中的我们,手机可以说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之余,也给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各种困扰。很多人不清楚手机辐射危害到底……

对于现在生活中的我们,手机可以说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之余,也给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各种困扰。很多人不清楚手机辐射危害到底有多大,还有人会问:手机辐射会致癌吗?市场中卖的手机防辐射贴到底有没有用?小编带你一探究竟,揭开手机辐射的6大谜团。

日前,网上热传:手机上网会产生比平时多5-6万倍的电磁波,危害可比塑化剂。手机辐射到底怎么回事?手机辐射究竟会不会致癌?防辐射贴有用吗?关于网络上流传的手机辐射问题,究竟哪些是真的?

1、手机到底会不会致脑癌?

答案:不明确

2011年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下辖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对关于使用手机与脑瘤的科学文献做了梳理之后,宣布将手机辐射的致癌风险归为2B等级,2B的含意是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属于同一等级的还有咖啡和泡菜。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没有发现手机辐射与肿瘤发生有确凿相关性;手机辐射存在某些生物学效应,但其意义尚不清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采取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原则,科学使用手机,防止产生负面作用,影响人体健康。

2、手机在哪里用时辐射最强?

答案:地铁、汽车等交通工具

由于这些交通工具的车厢为金属外表,大量的手机电磁波在车内来回反射,电磁波密度大大超过国际安全标准,其辐射值比在房间内打手机的辐射值高两三倍,因此建议人们少在车内打手机。

所以说,如果排除和基站之间距离的因素的话,由于在交通工具上有可能受到干扰最大,此时手机会通过增强辐射来维持信号。

3、使用手机时,什么时候辐射最强?

答案:尚未接通时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附近的辐射电磁强度会较大,一部分辐射也就容易被人体头部吸收。一般来说,手机待机时辐射较小,通话时辐射大一些。

而在手机号码已经拨出而尚未接通,即握手状态时,信号传输系统还不够稳定,处于最大功率状态,辐射最大,约为正常通话时的2~3倍。

4、防辐射贴到底有没有用?

答案:没用

为了防止手机的辐射影响,手机制造商或是生产商都在意图降低发射功率。按照安全标准制造的手机,其辐射本来就不会引起人体健康危害。因此也没有任何必要使用那些从便宜到贵的所谓防辐射贴。

与此同时,由于手机基站的密集化建设,大大降低了发射功率,加之科学使用,基本上可以防止使用时的负面作用。所以也就没有必要使用防辐射贴。

事实上,手机在信号弱的时候会自动增强辐射功率,所以即便防辐射贴能屏蔽辐射又有何用?除非你不想让自己的手机工作了。那些防辐射贴卖家所说的95%以上防辐射效果,肯定是忽悠人。

如果你想要在通话时减少辐射伤害,最好选用耳机接听。

5、手机正在充电时可以接打电话吗?

答案:可以

使用合格的充电器不会引起漏电,也不用担心会触电而死。但由于电池使用寿命是按充放周期来计算的,所以,充电的次数直接影响着手机电池寿命。

若反复拔插电源会使得电池因反复的放充电而减少寿命。因此手机在开机状态下充电时,最好不要做接打电话等操作。

6、电池剩一格,辐射千倍大这句话,是真是假?

答案:假的

手机辐射的主要来源是手机的发射功率。手机的发射功率越大,对人体的辐射越大。同时,手机的发射功率越大,对电池的耗电量越大,但是反过来,电池量的大小对手机发射功率却是没有决定性作用的。

因此,电池剩一格时辐射是平时一千倍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手机套含甲醛可致癌?有点离谱


导读:为了手机更加美观,我们就会选择各式各样的手机套,但网上疯传的手机套含甲醛或致癌是真的吗?下面……

为了手机更加美观,我们就会选择各式各样的手机套,但网上疯传的手机套含甲醛或致癌是真的吗?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手机套含甲醛或致癌的真假吧。

手机套含甲醛或致癌真假?

关于手机套含甲醛或致癌问题,就有节目为此进行实验。手机套的危害有哪些?节目调查小组选择塑料、硅胶及皮革这3种材质的手机套分别加热到45℃,收集释放出的气体进行分析。结果却让不少小伙伴们都震惊了,这小小的手机套释放量最大的有毒物质竟早在2006年就被确定为1是类致癌物(即对人类及动物均致癌)的甲醛。

专家称,甲醛确实是致癌物,有可能引起白血病,户外或通风环境下对身体影响不大,如在被窝里等狭小空间内,甲醛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手机套的危害有哪些?苯作为一种有机溶剂,在常温下表现为无色液体,且具有明显的香味。然而,手机套等产品中所含的并非纯苯,而是苯基类高分子聚合物,基本没有毒性,而且在产品出厂时已经挥发。因此,日常生活中使用这类产品对身体的影响微乎其微,网上传的有点离谱。

手机套不利于散热

手机套尤其是硅胶材质的手机套不利于手机散热,容易导致机身过热的现象,特别严重的可能会引起爆炸。手机套的危害有哪些?实验也证明,同一款手机不套壳,主板可使用3年以上,而套壳则最多2年。实际上厂商设计手机时,就已经考虑过外壳的保护等问题,给手机加套,很多时候确实是多此一举。

怎样挑选手机套:

1、首先要看,不要颜色太花哨的,特别鲜艳的要小心。

2、第二个就是要闻,有刺鼻异味的,或者闻起来恶心的,或者呛眼睛的,要小心。

3、第三个就是拿手摸,过于柔软的、掉色的,或者摸完之后感觉手上有刺激的、异味的,或者摸完特别硬,强度特别大的,这些都要小心。

专家提醒,避免购买过于鲜艳、花哨的,有刺鼻异味或所谓皮质手机套,这几类手机套有害成分的含有量相对更高,最好是不用为好。

这样吃饭会致癌?


营养是我们健康的基础,通过合理膳食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调查显示,注重营养可以使癌症发病减少30%—40%,但我在工作中发现,人们对营养存在着普遍的误区。

误区一:需要多的营养就重要

从种类上来说,我们需要40多种营养素,有的量多一些,有的量少一些,有的是以克记的,有的是以微克记的。比如蛋白质,普通人需要60—90克,重体力劳动者需要上百克。钙需要800—1000微克,铁15—20毫克。但是不是我们需要量多的就重要,量少的就不重要呢?当然不是,比如蛋白质需要几十克,它是我们身体重要的组成物质,我们的免疫力需要蛋白的支持;而15毫克的铁不足,同样会形成缺铁性贫血等,影响孩子的发育。

误区二:营养不是越多越好

“营养”不能缺乏,但绝不是越多越好。还以蛋白质为例来说明“营养”适量的重要性。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如果摄入蛋白质不够,就会影响身高、体重以及智力等多方面的正常发育。因此许多人除了食物摄入蛋白质以外,还吃一点蛋白粉等。

但实际上,蛋白并不是越多越好,吃多了就意味着浪费,多余的蛋白会代谢出去。而且,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增多,由尿排出的含氮物质也增多,会加重肾脏的负荷,加速骨骼中钙的流失,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

误区三:食物分好与坏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专家的观点,把食物分成好和坏。有的食物被说是垃圾食品,有的则被称为万能食品。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观点。在营养上,我们把食物分成了五大类,首先是谷类和薯类,第二类就是动物类的食物,第三类是就是谷类和坚果类的,第四类就是蔬菜、水果,第五类就是纯能量食物。它们每一类都能提供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误区四:食物越贵越好

食物并非越贵越好。一枚鸡蛋提供的能量要比一只鲍鱼高,蛋白质的含量差不多,脂肪、胆固醇的含量鸡蛋要比鲍鱼高,鲍鱼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鸡蛋的两倍多,鲍鱼的钙、铁、硒要比鸡蛋的多好多,但鸡蛋中的维生素A、B1、B2都比鲍鱼多,尼克酸含量差不多,维生素C两者都没有。从数据来看,鲍鱼和鸡蛋的营养成分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个别营养素的含量有所差别,但价格差别就大了。一只鲍鱼的价钱可以买好几斤鸡蛋,所以并不是越贵的食物提供的营养物质越多。

误区五:四条腿的比不上没腿的

坊间流行一种说法:“四条腿的比不上两条腿的,两条腿的比不上一条腿的,一条腿的比不上没有腿的”。四条腿的指猪、牛、羊,两条腿的主要指鸡、鸭等,一条腿的指蘑菇等真菌类食物,没有腿的指鱼等水产品。

其实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四条腿、两条腿和没有腿的都属于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铁的含量差不多,猪肉的脂肪含量较高,可能不太受欢迎,但其维生素B1的含量比其他几种食物都高。蘑菇虽然脂肪和能量低了很多,但它的蛋白质、铁、硒、维生素A的含量都比另外三种食物少。

误区六:鸡蛋黄胆固醇高

很多人关心胆固醇的问题,我发现身边不少人吃鸡蛋的时候,都不吃鸡蛋黄,认为它会使胆固醇增高。其实,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胆固醇,我们内部的胆固醇是1000毫克,从外部摄入的是500毫克,一个鸡蛋黄只含有胆固醇50毫克。而动物内脏,比如我们吃的卤煮(北京小吃)里的内脏所含胆固醇量远 远高于鸡蛋黄,很多人往往不吃鸡蛋黄,却狂吃一顿卤煮,你的胆固醇摄入更易超量。

红肉多吃会致癌


健康名言录:

此项研究是由美国癌症协会的麦可?索恩等人来完成的。他们在1982〜1992年的10年间,对15万美国人进行了调查,主要是从饮食习惯来进行调查的。根据吃红肉的多少,这15万人被分成3组,看哪些人患直肠癌、结肠癌的几率较高。研究结果发现,吃红肉最多的一组患直肠癌的几率比吃红肉最少的一组要高2倍,患结肠癌的几率要高出40%;而吃禽肉和鱼肉多的人生病几率最小。索恩等人认为,长期吃汉堡包、香肠、牛肉及红肉制品等,大大增加了人们患直肠癌和结肠癌的风险。

其实,过去就有研究表明,吃过多的红肉会导致直肠癌和结肠癌这两种癌症,但是由于研究数据并不一致,又缺乏对饮食习惯的长期观察,因此,这一结论并不被大家所认可。美国癌症协会的研究是迄今以来最全面的,所以得到了广泛认可。

此外,欧洲科学家,对于那些每天吃两份牛肉、羊肉、猪肉或火腿和咸肉等红肉制品者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这些人罹患肠癌几率增加1/3。世界卫生组织因此也呼吁人们多吃鱼、少吃肉。不过研究人员表示,目前还并不清楚肉类食品中所含的哪些成分导致癌症。

专家们猜测,可能是由于红肉里的铁在烹制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毒物质,以及红肉在腌制过程中所产生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物质所导致的。研究还发现,当人们在食用这些肉类后,会有一种叫N-羟乙酰神经氨酸(Neu5Gc)的硅铝酸的物质直接进入人体,这种物质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从而引起有害的免疫反应,最终导致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生。

温馨提示:

科学家研究指出,尽管癌症与遗传因素有关,但80%的癌症与包括膳食在内的环境因素有关,合理的膳食习惯可以预防绝大部分癌症。诸多的科学研究也表明,蔬菜、水果对人体起着始终如一的保护作用,有助于人体抵御大部分肿瘤的侵害。特别是胡萝卜、西红柿、十字花科蔬菜、大蒜、洋葱、土豆、柠檬、葡萄、大豆、浆果类等,都是著名的抗癌蔬菜和水果。此外,吃少量肉时,尽量少吃白肉,要掌握减少危险的煮肉方法,最好用微波炉处理,用炖或水煮的方法所处理的肉产生致癌较物少,但是禁用炙烤或熏腌等方法处理。

教你一招:

想要让肉食的营养不在烹饪过程中流失,就要掌握好营养烹制肉类的诀窍。

留住冻肉营养:处理冻肉时要快速冻结,缓慢解冻,以免营养流失。因为快速冻结可以使肉中的水分被冻成小而均匀的冰晶,不至于破坏肌细胞膜的完整性。缓慢解冻时又能保证大部分肉汁被细胞重新吸收,可以有效地减少养分的流失。

加入蒜等调料:在吃肉的同时可以吃一些蒜,肉中的维生素B1和大蒜中的大蒜素结合,可提高维生素B1在胃肠道的吸收率和体内的利用率。对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消除身体疲劳,增强体质、预防大肠癌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附录

每日吃肉量不要超过500克,可尽量吃白肉,少吃红肉,每天吃肉量以200克为宜。

吃饭六误区会致癌


【导读】吃饭六误区会致癌,营养是我们健康的基础,通过合理膳食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调查显示,注重营养可以使癌症发病减少30%-40%,但人们对营养存在着普遍的误区,一起来了解下吃饭六误区会致癌。

吃饭六误区会致癌

误区一:需要多的营养

就重要从种类上来说,我们需要40多种营养素,有的量多一些,有的量少一些,有的是以克记的,有的是以微克记的。比如蛋白质,普通人需要60-90克,重体力劳动者需要上百克。钙需要800-1000微克,铁15-20毫克。但是不是我们需要量多的就重要,量少的就不重要呢?当然不是,比如蛋白质需要几十克,它是我们身体重要的组成物质,我们的免疫力需要蛋白的支持;而15毫克的铁不足,同样会形成缺铁性贫血等,影响孩子的发育。

误区二:营养不是越多越好

营养不能缺乏,但绝不是越多越好。还以蛋白质为例来说明营养适量的重要性。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如果摄入蛋白质不够,就会影响身高、体重以及智力等多方面的正常发育。因此许多人除了食物摄入蛋白质以外,还吃一点蛋白粉等。

但实际上,蛋白并不是越多越好,吃多了就意味着浪费,多余的蛋白会代谢出去。而且,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增多,由尿排出的含氮物质也增多,会加重肾脏的负荷,加速骨骼中钙的流失,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

误区三:食物分好与坏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专家的观点,把食物分成好和坏。有的食物被说是垃圾食品,有的则被称为万能食品。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观点。在营养上,我们把食物分成了五大类,首先是谷类和薯类,第二类就是动物类的食物,第三类是就是谷类和坚果类的,第四类就是蔬菜、水果,第五类就是纯能量食物。它们每一类都能提供我们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吃饭六误区会致癌

误区四:食物越贵越好

食物并非越贵越好。一枚鸡蛋提供的能量要比一只鲍鱼高,蛋白质的含量差不多,脂肪、胆固醇的含量鸡蛋要比鲍鱼高,鲍鱼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鸡蛋的两倍多,鲍鱼的钙、铁、硒要比鸡蛋的多好多,但鸡蛋中的维生素A、B1、B2都比鲍鱼多,尼克酸含量差不多,维生素C两者都没有。从数据来看,鲍鱼和鸡蛋的营养成分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个别营养素的含量有所差别,但价格差别就大了。一只鲍鱼的价钱可以买好几斤鸡蛋,所以并不是越贵的食物提供的营养物质越多。

误区五:四条腿的比不上没腿的

坊间流行一种说法:四条腿的比不上两条腿的,两条腿的比不上一条腿的,一条腿的比不上没有腿的.四条腿的指猪、牛、羊,两条腿的主要指鸡、鸭等,一条腿的指蘑菇等真菌类食物,没有腿的指鱼等水产品。

其实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四条腿、两条腿和没有腿的都属于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铁的含量差不多,猪肉的脂肪含量较高,可能不太受欢迎,但其维生素B1的含量比其他几种食物都高。蘑菇虽然脂肪和能量低了很多,但它的蛋白质、铁、硒、维生素A的含量都比另外三种食物少。

误区六:鸡蛋黄胆固醇高

很多人关心胆固醇的问题,我发现身边不少人吃鸡蛋的时候,都不吃鸡蛋黄,认为它会使胆固醇增高。其实,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胆固醇,我们内部的胆固醇是1000毫克,从外部摄入的是500毫克,一个鸡蛋黄只含有胆固醇50毫克。而动物内脏,比如我们吃的卤煮(北京小吃)里的内脏所含胆固醇量远远高于鸡蛋黄,很多人往往不吃鸡蛋黄,却狂吃一顿卤煮,你的胆固醇摄入更易超量。

海鲜存久了会致癌


【导读】各种海产品和肉制品是亚硝胺类的重要来源,如果虾皮买来存放太久,可能导致生成大量亚硝酸盐,吃进身体后可能导致致癌物亚硝酸胺的产生,所以海鲜存久了会致癌,要避免吃些不新鲜的海鲜,下面就来看看小编推荐的海鲜存久了会致癌。

海鲜存久了会致癌

新买的虾皮一般都是白色,没有很明显的氨味。但在家里放了一两个月之后,颜色变成了粉红色,虾皮的氨味非常强烈。除了虾皮之外,各种海鲜干货都有类似的问题,比如海米、鱿鱼丝、小鱼干等,只是味道的浓烈程度略有差异而已。这是怎么回事?这样的虾皮还能吃吗?虾皮到底该怎么储存?

虾皮能长期保存,主要的抑菌因素是水分低,盐分大。两者缺一不可。但平时人们买到的虾皮一般都不是干透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海边空气潮湿,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干的虾皮更重一些,利润较大。这种没干透的虾皮,因为蛋白质含量高,是特别容易滋生细菌的。

如果在常温下储存,蛋白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先变成肽和氨基酸,再分解成低级胺和氨气,低级胺就是腥臭气的来源,氨气就是刺激味道的来源。

低级胺类不仅本身有一定毒性,更糟糕的是它们非常容易和水产品中少量的亚硝酸盐结合,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这类物质是促进食管癌和胃癌发病的重要化学因素。亚硝胺类物质的毒性是非常大的,有慢性毒性、致畸性和致癌性。它还有挥发性,从空气中吸入也会引起毒性反应。

各种海产品和肉制品是亚硝胺类的重要来源。不新鲜的腌鱼、腌肉、虾皮、海米、鱿鱼丝、干贝、鱼干等都有超标的可能。所以,一旦虾皮出现异味,不要可惜,要坚决扔掉。即便水洗之后,也不能放心。

建议大家在购买虾皮之后,马上存入冰箱中,取用之后再放回冰箱。这样可以大大延缓蛋白质分解的速度,在两三个月内保持正常味道,也就减小了产生致癌物的危险。

虾皮每日用量只有两三克而已,并非补钙的主要途径。如果多吃,不仅带来致癌危险,还会带来盐过量的问题,所以不要吃太多。

经常掏耳朵会致癌


耳褶心征是冠心病的重要征兆

正常人的耳垂一般都是平洁光滑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某些冠心病患者的耳垂,经常可以发现一条斜线或者皱痕。它是从耳屏间切迹,即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向外伸展到耳垂边缘的一条斜线或皱痕,有的深而长,有的浅而短,我把这种皱痕命名为耳褶心征.

耳褶心征的出现,能够提示冠心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所以它也被称为冠心病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等。出现耳褶心征的人可能得了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等疾病。国内外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冠心病病人出现耳褶心征的可能性很高,而正常人一般在24%以下。看来,耳褶心征能很准确地提示冠心病等疾病的存在。如果我们掌握这一特征,就可以提前发现疾病,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增加康复的机会。

经常掏耳朵会致癌

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不光是为了干净,还因为掏起来特别舒服、过瘾。

有的人耳朵痒了,常常挖耳勺、用发卡、火柴棍儿等掏耳朵,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经常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

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

长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我国自从废除理发师用剃头刀挖耳朵的做法后,外耳道乳头状瘤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在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的皮肤中有耵聍腺,能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

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黏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

忠告: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如果真的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手机壳会致癌,被窝里玩更要命!的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