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2019-10-28

最容易被忽悠的癌症信号

癌症病人冬季去哪养生。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随着时间的失衡,养生这个话题走入大众视野,养生已经不再是养身,同时也是养心。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养生保健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容易被忽悠的癌症信号”,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以前许多不能治疗的疾病在现在都可以很好的治愈。当然,如果我们及时做好预防的话。就不会出现不必要的疾病了。其实,好多东西在发生前都或多或少都给过我们暗示,只是我们没有加以重视,下面来看看让人迷惑的10种癌症前兆,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常见的,不是吗?

1.体重莫名骤减

体重在几个月中明显降低,而且原因不明,应注意胰腺癌、胃癌、食道癌或肺癌。

2.发烧

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在发病及治疗的某段时间,会因为免疫系统受影响而发烧,一些癌症还伴有疲劳等症状。

3.疼痛

大多数情况下,疼痛是癌症扩散的一大症状。不过,骨癌和睾丸癌早期就会发生疼痛。

4.皮肤异常变化

皮肤突然起色斑或者是面色变黄。

5.便秘或腹泻

便秘或腹泻频繁,尿血、尿痛或膀胱功能失常等,都可能预示肠癌或膀胱癌等。

6.口腔黏膜白斑

黏膜白斑病久拖不治,容易发展为口腔癌。

7.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异常

痰中带血应当心肺癌;大便带血要当心直肠癌或结肠癌;子宫颈癌或子宫内膜异位会导致阴道异常出血;尿血可能是膀胱癌或肾癌的一大症状;乳头分泌物带血则可能是乳腺癌信号。

8.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难

这些症状与胃癌和食管癌有关联,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9.出血

瘙痒、结硬皮或出血这些症状不太常见,但不容忽视。皮肤若出现异常斑块持续数周挥之不去,应及时看医生。

10.感冒老不好

鼻咽癌初期症状不明显,很难早期发现。如果出现流鼻血和一些感冒症状,如流鼻涕、咳痰等,却一直没好,或平时不常感冒的人,连续感冒就要有所警觉,尽快去医院检查。
 

ys630.coM延伸阅读

最容易被男人忽视的疾病


做男人不容易,肩负着重任。既要努力工作,完成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又是家庭的支柱,维持着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了完成这些,男人很容易忽略自己的健康,总认为自己没什么病,而不去看医生。统计表明有80%的重病患者是因为小病误成大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专家认为高血压、胃溃疡、食管裂孔疝、腕管综合征,是最容易被男人忽视的疾病。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不折不扣的沉默杀手,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除非经常测量血压,否则在它给你的身体带来严重伤害之前,你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高血压。


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在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时,血管壁上的侧压力。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


而最近也有研究表明,血压140/90mmHg也会对健康有害,所以有专家建议将正常血压界定标准降为120/80mmHg。


高发人群: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有可能患上高血压。尽管科学家并不确定什么原因导致了高血压,但是普遍认为和遗传基因、饮食习惯以及压力有关,肥胖也会导致血压升高。


症状:也许只有在你的血压非常高的时候你才会注意到它。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早期仅有轻微的自觉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燥、工作和学习精力不易集中并容易出现疲劳等。


诊断和治疗:所有的医院以及很多药店都可以测量血压。凡血压持续增高达到高血压标准,而又可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对初次发现血压高的病人,宜多次复查血压特别是非同日血压,以免将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所引起的暂时性血压增高,误诊为早期高血压。


减肥通常是治疗高血压的第一步,而且效果显著。注重饮食、多做运动,还有像沉思、瑜伽这样的精神放松也被证明对降低血压有效。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保证血压在正常范围之内,那就只能选择药物治疗。即使这样,也不能盲目选择减压药,一定要按照医嘱服药。


二、胃溃疡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


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有人连自己的胃里有个洞都浑然不知。然而成百上千万个男人确实如此。轻度的溃疡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即便是严重的胃溃疡也被很多人误以为是胃酸过多或者消化不良而忽视。其实如果诊断和治疗得当,胃溃疡很容易治愈。


大量研究表明,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专家说,在这个世界上十分之一的人会在有生之年患上胃溃疡。


高发人群:科学家并不确定幽门螺杆菌是如何传播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患此病,不管你每天吃粗茶淡饭还是生猛海鲜。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


症状:典型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溃疡的疼痛,通常在餐后2到3小时或者空腹的时候出现,而且持续几天到几周。通常进食或者服用抗酸性药物会缓解疼痛。


诊断和治疗:如果你的胃部不适,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目前,大夫已经可以通过抗体试验、内窥镜检查和呼气试验等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三、食管裂孔疝


男人总是认为肚子疼是小事,所以一种常见疾病食管裂孔疝,往往被他们忽视。


食管裂孔疝是指胃经食管裂孔疝入胸内,其危害在于破坏了远段食管与膈肌裂孔的正常关系从而导致胃和食管间的返流,少数情况下还会引起出血甚至穿孔。


专家估计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有四分之一会患上此病。


高发人群:科学家目前尚不确定此病的高发人群,但是有家族病史的人,患上此病的概率要高于常人。


症状:表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胃内容物上反感、上腹饱胀、嗳气、疼痛等。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感或针刺样疼,可放射至背部、肩部、颈部等处。平卧、进食甜食、酸性食物,均可能诱发并可加重症状。


诊断和治疗:医生主要依靠X线钡剂造影、食管镜及食管功能检查确诊此病。


食管裂孔疝可以采取内科保守的方法治疗,改善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且餐后不能立即平躺。适当服用抗酸药物及胃黏膜保护剂等也可以治疗。此外,减肥也会对治疗此病有益。如果以上办法都不能治愈,就只能采取手术治疗。

你被功能牙膏忽悠了吗


“我以前以为药物牙膏既然含药物,自然就能治病。可后来拔牙时问医生才知道,那都是误导。医生说,牙膏的本质就是日用品,不是药品。保持牙齿健康的关键还是要正确刷牙。”曾多次补牙的王女士这样告诉《市场报》记者。其实,有许多消费者都买过标注有美白牙齿、抗炎抑菌等疗效的牙膏后,可回家使用一段时间后,却发现这些牙膏无法达到宣传功效。

记者了解到,在铺天盖地的牙膏宣传广告中,一些牙膏企业故意模糊牙膏产品与口腔药物的区别,进行抗炎抑菌、清热解毒、防止蛀牙、口腔溃疡等医疗功效宣传,有的甚至声称经过临床验证来误导消费者。然而,这类产品往往对牙膏的成分却语焉不详。

《规定》明确将化妆品定义为“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皮肤、毛发、指甲、口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化、修饰和改变外观或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产品”。由此可见,牙膏、沐浴露等日化产品按照这一定义被首次列入化妆品行列,按化妆品的标识规范进行管理。

根据《规定》,化妆品标识中不能出现含糊标注,化妆品内含的所有成分、化妆品实际生产加工地都得标出来。标注方法和要求不符合相应标准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规定》还明确化妆品标识不得标注夸大功能、虚假宣传、贬低同类产品、明示或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不得标注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误解或者混淆的产品名称。这些条款都适用于牙膏、沐浴露等日化产品。

日前,《市场报》记者走访了北京的部分超市、商场后发现,仍有一些牙膏产品声称有治疗牙周炎、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医疗功效,还有部分牙膏标示有“抗菌”、“消炎”等字样,这些牙膏的价格明显比普通牙膏贵得多。

对此,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通知指出,鉴于目前部分化妆品生产企业仍有一定数量的化妆品包装库存,为节约资源,避免和减少浪费,执法查处期将推迟至明年10月1日开始。据悉,由国家认监委和卫生部制定的《口腔保健品的认证管理办法》以及《口腔保健用品功效评价标准》也将出台。届时,牙膏产品宣传“忽悠”消费者的情况将得到改善。

你被酸性体质忽悠吗?


酸性体质之说已经盛行了数年,由于此学说的创建者高明地偷换了医学概念,加上世俗医学的推波助澜,更有一些专家学者的保驾护航,使很多人成为了该学说的笃信者。

越来越多的人在被卷入这种学说之中时,《健康报》、《新世纪周刊》等权威媒体,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北医三院肾内科主任汪涛、美国亚利桑那州癌症研究中心的华人科学家张健纷纷对此提出质疑,指出“酸性体质”之说根本就是一个“伪学说”,是某些商家在故意偷换概念而已。

成千上万的人被一个“伪学说”忽悠,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是我们应该深刻反思的问题。

现在,全社会在倡导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和健康素养。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的结果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在增多,获得信息的方法变得更容易,但社会的发展也对人们提出了挑战,就是甄别良莠信息的能力。关于健康、保健、养生的各种信息和方法,现代人决不缺乏,所缺乏的恰恰是甄别它们好坏的能力,即科学素养的残缺。而科学素养的提高却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完成,也不是多读几本书。多听几个讲座就可实现的。如果一个人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他的健康素养也会很高。当一种新的健康理念出现的时候,科学素养高的人,会用自己的头脑分析判断其是否合乎常识,会去寻找支持它的依据,而不会轻易被“专家”、“业内人士”、“著名学者”等所迷惑,从而成为没有大脑的“追风族”,弄不好损了健康甚至还搭上了性命。

如果您还在被“酸性体质”忽悠着,请看看权威媒体和名副其实的健康专家是怎样说的。

酸性体质致病,是在偷换概念

北医三院肾内科主任汪涛,从事临床20年。作为博士生导师,自言对最新的医学名词都保持着一份关注。在被问到对酸性体质有多少了解时,他说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词。

美国亚利桑那州癌症研究中心的华人科学家张健花了1周的时间,查阅资料,和美国的同行讨论,多方论证。最后,他说他可以代表美国癌症研究中心的专家负责任地说。酸性体质是一个造出来的概念,纯属子虚乌有。

酸性体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体液中的pH值最好是偏碱性,那样才是最健康的状态。一旦偏了酸性。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小到感觉疲倦,大到癌症。一句话,你能想到的疾病,在酸性体质论者那里,都是因为体液偏酸的缘故。

人体体液正常的pH值在7.35-7.45之间。一旦低于7.35,就会引起酸中毒,症状是头晕、瞌睡、焦虑,甚至精神错乱;如果高于7.45,同样也会引起碱中毒。其后果不仅会引起肌肉痉挛,还会导致心脏问题。不管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一旦不能及时就医,都有生命危险。

人体通过一套缓冲机制使体液中的pH值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这套缓冲机制有3个环节:一个是碳酸和碳酸氢盐,一个是肾脏,另外一个就是血红蛋白。这3套缓冲机制就像过滤网和天平一样,自动调节体液里的酸碱度,让它们保持在一个正常的值。也正是因为这些缓冲机制,人体不管摄入什么食物,都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影响。

事实上,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是一个站不住脚的论述。在医学临床中,的确有很多酸中毒的情况发生,只不过不是酸中毒致病,而是因为服用了某些药物或生病了,才会出现酸中毒现象。一些常见的疾病如腹泻、肾衰竭,代谢类疾病如糖尿病,确实会引起酸中毒。而这些疾病的诱因,却和酸中毒没有一点关系。

身体偏碱是健康的,其实不过是酸性体质论者偷换概念的错误命题。以号称中国最早提出酸性体质概念的梁双林的理论为例,他们强调身体的ph值应该一直处于7.4才好。事实上,这就是一句废话。因为正常人体液的pH值就是7.4左右。而且,并不是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偏碱性才好。人体中有几个地方,必须偏酸才算健康。第一个就是胃,另一个是皮肤,健康的皮肤pH值应该是5.5,处于弱酸性的皮肤更不容易滋生细菌。女性阴道最理想的环境也是酸性的,一旦pH值大于4.5,就会引发炎症。除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也是呈酸性的。肾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体内的酸性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一个人的尿液呈碱性,反倒是不健康的。如果按照酸性体质论的观点,一个人的体液或血液pH值呈碱性才健康,那么皮肤、胃、阴道和尿液是不是也该呈碱性才符合逻辑。

酸性体质论就像一个到处都是漏洞的谎言一样,一个谎言需要另外一个更大的谎言来补上窟窿。事实上,他们也在试图补上这个窟窿,虽然他们没办法举证曾有任何新的研究发现,在哪本世界医学界认可的医学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他们倒也端出一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Otto Heinrich Warburg支持酸性理论的事例。酸性体质论者说这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就提过缺氧状态下,身体呈酸性,是癌症的根源。《新世纪周刊》委托张健博士对这位早在1970年就去世的物理学家的医学成果进行调查,事实证明,这位德国生物化学家所有的公开论著中,没有任何涉及酸性体质或者酸中毒的研究。自称最早提出酸性体质的梁双林,在采访中透露,他是2001年提出这个概念。不知道我国这些拼命推广酸性体质致病论的营养学家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成功进行一场穿越时空和生死的灵魂对话。至于他们提到的美国诺贝尔获得者雷恩,在美国医学界浸淫了十几年的张健教授,竟然连一点印象也没有,更别说用谷歌或百度去搜索了。

酸性体质论主推的重要理论,就是通过补充碱性营养剂或进行食物选择,让身体从酸性转向碱性。撇开食物并不能影响身体酸碱性的事实,如果真的想把身体变成碱性的,其实不必喝那些成分很可疑的矿泉水或根本不知道有多少科技含量的碱性补充剂。按照汪涛教授的临床实践,他的第一选择,是给酸中毒的患者开出最廉价的碱性补充剂――小苏打。这种一大袋也花不了几块钱的碱性补充剂,对付各种酸中毒最有效了。 不管酸性体质论者强调碱性体质最健康,是为了卖他们的碱性补充剂,还是本着以妤心,提醒饮食搭配不均衡的现代^多吃蔬菜少吃肉,每天看到从来不知道更新内容的酸性体质威肋论,我们就当是记得吃苹果的闹钟,千万别往心里去。每天被各种本来就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饮食论者牵着鼻子走,好好的人都该被折腾成病人了。实在害怕自己是酸性体质就成了病人的人,每天喝点苏打水,定时去医院检查一下,才是上上策。

健康是一种科学的理念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新世纪周刊(以下简称新世纪):您怎么看热炒“酸性体质”概念?

洪昭光:这个概念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跟“牛奶是牛吃的”一样。这种概念,可以不理。如果它确实关系到民生,那我们应该关注。但事实上,天天都有无数标新立异的新观点出来。

新世纪:但“酸性体质”的倡导者,还真是说到民生上去了,说“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洪昭光:他并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循证医学证据。

新世纪:很多人也乐于接受奇谈怪论。

洪昭光:这与科学素养有关。缺少质疑精神和实证精神,听风就是雨。盲目跟风。

新世纪:如何具体分析一些时下流行的健康观点?

洪昭光:健康的观点大体有三类:一是有循证医学论据的。比如吸烟有害健康。这不是胡说的,这是近50年6万项科研证明的。再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必须及早控制,健康的四大基石等,这些都是有科学论据支持的,国内外一致公认的。二是没有任何科学论据的。比如鸡血疗法、饮水疗法、红茶菌疗法、酸性体质论等,不但无效,还伤身体。三是有一些理论根据或临床实践,或由相关理论延伸的推测,但没有循证医学论据或严格的临床实践证实。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比如一天吃两个鸡蛋好还是一周吃两个鸡蛋好,食物生吃营养好还是炖补营养好。

新世纪: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去辨别一种健康观点的真伪?

洪昭光:很简单,三句话。第一,你看一看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是不是专业人员,看他有没有从事过本专业的科研教学或临床实践;第二,看他在本专业内有没有一定的学术地位;第三,看他提出的观点,有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如果都没有。那这个观点就很没谱了。有人喜欢用标新立异的观点颠覆主流,很多人喜欢听这个,一出新观点就叫好。但你可要注意,要颠覆主流观点,必须提出强有力的证据,不然你别信。

新世纪:以你从事健康教育十几年的经历看,中国人在健康方面最大的误区是什么?

洪昭光:科学素养差,缺少严肃严谨的科学态度。煽乎什么都信,热衷保健品,热衷各种健康理论。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原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所言: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愚昧,死于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现在有很多死亡都属于不必要的额外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中岛宏博士1992年指出:“全球有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而如果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600万人的死亡。”就是说,有一半人的死亡是属于提前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新世纪:如何活出健康状态?

洪昭光:健康很简单,就是别伤害自己。

新世纪:如果用健康打商业牌,或靠钱来买健康,会怎样?

洪昭光:后果就是,你花了很多钱,得不到健康。健康从本质上说是科学理念和生活习惯,不是商品。

酸性体质:要命的伪概念

90%的中国人都是酸性体质,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这个商家与一部分专家造出来的健康“新概念”,正在命中国人的心理软肋。

酸性体质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概念。无论西医临床研究还是中医理论,都不承认它的存在,它只是碱性补充剂生产商在卖弄概念,对健康有害无益。

众所周知,日常食物是分酸性和碱性的。酸性和碱性并不是指入口味道的酸碱感觉。而是指经人体代谢后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而言。

食物被消化吸收以后,最终产物除了水和二氧化碳外。所包含的元素分成两类,一类是成酸元素包括硫、磷、氮、氯等;另一类是成碱元素包括钾、钠、钙、镁等。如果某种食品代谢后成酸元素占上风,那就是酸性食物,反之,就是碱性食物。确定某种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靠口感,而是靠试验检测,即将该食物烧成灰烬,用试纸测试其酸碱值,更准确的做法是测定酸碱元素各自含量的多寡。

一般来说。蔬菜、水果、海藻类、牛奶等属于碱性食物;酸性食物则包括粮食、鱼、肉、蛋等。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规律,要确定某种食物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必须进行检测才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真正做过检测的食物并不多,很多科普作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也可以说是想象)来判断食物酸碱性的,这就导致大家说法不一,比如花生,有说是碱性的,也有说是酸性的,到底是什么性?其实没人作过检测。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学术界对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检测或研究是很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研究食物酸性或碱性的意义并不大。

与学术研究很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民间有关碱性食物、酸性食物的说法则很多,概括起来就是一切不健康的都和酸性食品有关,而碱性食品则和健康有关。

缺少必要的实测研究,不但导致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归类不一致,还导致在推荐比例上的众说纷纭,有人建议酸碱性食物的比例应以1:3为宜;也有人建议1:4;还有建议3:7的。这些比例,尤其是前两个和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宝塔)中推荐的各类食物数量的比例明显不符,因此用食物的酸碱性来指导人们的饮食是靠不住的。因此,中国营养学会今年1月份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中国营养学会编著,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明确指出:“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这些说法(酸性食物碱性食物以及酸性体质等)缺乏科学依据,因而不值得提倡”。

链接

酸性体质论的主要内容:90%的人体质在酸化

也许你难以置信,但确实有超过90%的人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体质慢慢走向酸化,这部分人经常会感觉头疼、头昏、耳鸣、睡眠不实、健忘、免疫力差、皮肤无光泽、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腰酸腿痛、四肢无力、腹泻、便秘等,但他们仅认为这些症状是疲劳所致或只是暂时现象,对预期的疾病危险毫无所觉。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体质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当酸素在体内不断堆积,量变引起质变,疾病就会产生。据统计,85%的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血脂症患者,都属于酸性体质者。

癌症与酸性体质

癌症喜欢酸性体质。如果人体的体液酸性化,就会导致癌变。经过科学研究发现,癌细胞在酸性环境下活跃。癌细胞赖以生存的体液,其pH值在偏酸的6.85-6.95之间。

肥胖与酸性体质

酸碱平衡的状态,意味着人体代谢功能正常,人体强大的自稳功能随时随地都在调整、纠正着机体所发生的一切偏颇,但在酸碱失衡的状态下,脂肪细胞不能正常代谢,就慢慢地堆积起来了,从而形成肥胖。

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迫切,越是容易在波涛汹涌的健康潮流中找不着北。

去年的这个时候,台湾“排毒教父”林光常的好日子走到了头。4年里,他以《无毒一身轻》及《排毒餐》等著作掀起了岛里岛外一阵养生饮食热潮。但终因一追随者的病情恶化,遭检方起诉,并获刑7年。林光常一鸣惊人,凭的是他惊世骇俗的“健康理论”,著名的有“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水不可煮沸饮用”、“每天吃一个红薯可以保证不得癌症”等。这些颠覆主流的观点赢得了很多信徒。一时之间,长沙红薯贵,一些地区的牛奶销量受到了影响,显现出健康潮流的力量。

回顾30多年的养生健康史,打鸡血、饮水疗法、甩手疗法、红茶菌、醋蛋疗法、全民气功热,举国的健康潮流此起彼伏。最近,在“排毒热”过去一年后,又兴起了平衡人体酸碱度,崇尚健康的人士纷纷捧起碱性水,以抵挡酸性体质,强健体魄。

“这个世界上,最奥妙的莫过于生命了,产生各种说法一点也不奇怪。”依照著名的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的理解,正是现代人对健康的开始关注,出现了打着改善健康的幌子而进行的各种商业行为就很正常了。

事实上,到现在为止,很多疾病是怎么产生的,都没有定论。正是因为生命的不可预知性,将所能看到的方法用在延长寿命上,不过是人的本能而已。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才让很多打着为大众健康着想旗号的不法商家和各色没有多少专业背景的所谓健康专家们有了轮番登场的机会。以近几年推出的酸性体质概念为例,如果按照他们推崇的饮食方式,那就得尽量少地食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干脆做回食草动物。不用说别的,就冲90%的中国人都是酸性体质(所谓轻度酸中毒),那我们每天看到的就不是亚健康的中国人,而是必须住院的中国人。

很多人在壮年猝死或罹患癌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环境污染、使用了过多添加剂的食物、工作压力大、没有定时检查身体的习惯,甚至医学的发达使得很多病都成为可知的,都是造成现代人反而更不健康错觉的原因。事实上,2008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国人平均期望寿命男性为72岁,女性为75岁;1949年,中国人的平均期望寿命是35岁。

能吃得上鱼肉的现代人也并不比只能吞糠咽菜的旧中国人体质差,只不过现代人更注重生活的质量和自身的保养。掐中了现代人重视健康脉的商家们,推出某种产品来改变所有的身体不适状况,其实就是在用貌似正确的理论,从那些盲目“健康迷”的口袋里掏钱。单纯从商业的角度讲,任何一种营销都是在打概念牌,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为了赢利,就给想要健康的人们指了一条错误的路,那我们用什么样极端的方式拨乱反正都不过分。

事实上,想拥有健康说简单也非常简单。饮食均衡自然是第一位,锻炼身体也不可缺少。适当选用一些中医的养生保健方式,只要不妨碍身体本身。又能求心理踏实的,都不妨尝试。但那些有悖于基本科学常识的健康热潮。在加入之前。最好想一下可能带给身体的伤害。比如,决定不吃淀粉,而是期待使用所谓的“第六要素”或一瓶矿泉水就能一步到位,那不过是懒人把自己交给一个不负责任的向导,最后的健康之路会指向何方,没人可以保证。

如果自己没有太大的判断力,但至少我们得知道一些原则:靠一种东西解决所有问题的健康宣传或保健品都是骗人的;除非出于减肥目的,彻底和任何一种处于饮食金字塔中的食物绝缘都是不科学的;多去医院做常规检查,少听信没有专业背景的商家推销。总之一句话,锻炼身体、定期体检、均衡饮食、调节情绪,才是最靠谱的健康观。

比起那些碱性补充剂和弱碱水,洪昭光以健康使者的形象,把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主流的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方法虽然保守了点,但更实在。

喝绿茶防癌?可能被忽悠了


很多人都认为喝绿茶能防癌,绿茶富含黄酮类抗氧化物,从流行病学数据来看,经常喝绿茶的人患膀胱、结肠癌、胃癌、胰腺癌和食道癌的风险会低一些,但临床试验结果大多有冲突。对此,AICR(美国癌症研究所)认为目前尚缺乏证据以作出意见,NCI(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也认为当前尚不能确定饮茶益处与癌症的关系。

既然喝绿茶不防癌,那就吃点别的:

红薯: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赖氨酸、植物纤维、去氢表雄酮,能预防肠癌和乳腺癌。

南瓜:含极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还含有钙质和纤维素、色氨酸-p等,可预防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是预防癌症的好食品。

麦麸:麦麸是小麦主要营养成分的仓库,含有B族维生素、硒、镁等矿物质,很多植物纤维。有利于防治大肠癌、糖尿病、高脂高胆固醇血症、便秘、痔疮等。

萝卜及胡萝卜:含有大量维生素C,胡萝卜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所以它们具有极好的防癌作用。

蘑菇: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硒和丰富的维生素D,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利于预防胃癌和食管癌。

芦笋:含有硒和植物纤维等,可用来防治多种癌症。

苦瓜:苦瓜的抗癌作用是由于它含有一种类奎宁蛋白,能激活免疫细胞的活性,苦瓜种子中含有抑制细胞侵袭、转移的成分。

最忽悠女人的饮食谎言


【导读】最忽悠女人的饮食谎言,女人是最容易受骗的群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一些声称能变美或变健康的食物深信不疑,以下介绍最忽悠女人的饮食谎言。

最忽悠女人的饮食谎言

1.红枣和红糖是补血佳品

有说法称红枣和红糖含铁丰富,并且是红色,因此有助补血。其实红枣和红糖中所含的铁均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低,一般仅为1%~5%,而且吸收时容易受其他食物中膳食纤维、草酸、植酸的影响,所以它们的补铁效果往往较差。红枣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零食,膳食纤维、矿物质等含量都较高,可以常吃。红糖的营养价值比白糖高,可用其来代替白糖调味,但每天也不要超过25克。

2.吃猪蹄能美容

都说猪蹄富含胶原蛋白,对皮肤好,因此吃了能美容。其实胶原蛋白吃下去,需要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或肽,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被吸收后的氨基酸需要重新编组,组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并不会直接以胶原蛋白的形式出现在脸上。因此吃胶原蛋白最多只能增加氨基酸的供应,并不能美容。胶原蛋白本身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且猪蹄中富含脂肪,胆固醇偏高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少吃。

3.柠檬水能美白

很多女性都说柠檬水富含维生素C有助美白。事实上,柠檬并不是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水果,在冲泡时,用到柠檬的量很少,并且其中的维生素C并不会完全溶出,还被水进行了稀释,因此柠檬水中的维生素C含量并不高。柠檬水味道独特,几乎不含能量,而含有钾、少量的维生素C和类黄酮物质,是一种不错的饮品。

4.不吃主食能减肥

很多人都认为主食能量高,因此不吃主食有助减肥。其实1克脂肪产生9千卡的热量,1克碳水化合物产生4千卡的热量。而主食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因此说主食热量高是没有道理的。主食吃得少,可能引发疲劳、骨质疏松、皮肤变差、记忆力下降等多种问题。很多主食不但热量不高,还可以提供饱腹感,反而有利于减肥,比如燕麦、红豆、荞麦和黑米等。

5.吃木瓜有助丰胸

木瓜丰胸的说法自古流传,也有人认为木瓜酵素和维生素A能刺激女性荷尔蒙分泌,有助丰胸。古籍中记载的木瓜丰胸源自以形补形的理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木瓜酵素是一种蛋白酶,当其进入人体后,会被胃蛋白酶分解,失去酶的活性,根本没法发挥作用。维生素A也没有刺激雌激素分泌的作用,因此木瓜并没有丰胸的功效。木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其富含的胡萝卜素能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护眼,此外,其还富含维生素C、钾、镁等多种营养素,平时可以常吃。

6.吃豆制品导致乳腺癌

有说法称豆制品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容易引发乳腺癌等问题。其实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主要是大豆异黄酮,并不等于人体雌激素。它有双向调节作用,当体内雌激素低了它能弥补不足,可防治一些和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的疾病。许多研究表明,食用大豆制品不但不会因此患上乳腺癌,反而能降低其发生风险,建议每日食用30~50克大豆。

这些养生理念最容易被误读!


多吃绿叶菜、每天喝8杯水……这些对于健康人或者多数人而言没有错,是健康理念,但是由于宣传的夸大或者人们断章取义的理解方式,这些理念最容易被误读。

被误读的理念之一:散步是最简单的锻炼方法。

如果你有心脏病,或居住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中,最好别轻易出门散步。研究表明,空气中的小颗粒能增加心脏病发作几率。遇到阴霾天气时,则应尽量在室内活动,并打开空调——它能让室内污染物水平下降50%。

被误读的理念之二:游泳是最好的有氧锻炼方式。

患哮喘的人请不要相信这种说法,因为游泳池中的氯能诱发哮喘发作。此外,家长也不要将未满7岁的过敏症儿童带进游泳池。

被误读的理念之三:应该多吃绿叶菜。

正在服用血液稀释剂华法林的人,最好不要在一天内摄入太多绿叶菜。华法林的功能是阻滞维生素K活性,从而避免血栓形成。而菠菜、莴苣等绿叶菜富含维生素K,吃多了会影响药效。

被误读的理念之四:每天要喝够8杯水。

没有一项研究能证明,达到平均健康水平的人每天应饮用1.6升(约8杯)水。人体近20%的水分是通过食物摄入的。过量饮水会破坏人体内的水盐平衡,并引起“水中毒”,甚至有可能导致死亡。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尿液颜色变淡,说明摄入的水分已经足够了。

被误读的理念之五:一旦发现血压有些高,就觉得应该降得越低越好。

血压降至120/80毫米汞柱,的确有助于降低心脏病发作几率或中风几率。但一项针对2.2万冠心病患者的研究表明,舒张压降至70毫米汞柱以下,心脏病发作甚至死亡几率增加1倍。

被误读的理念之六:完全从食物中摄取营养。

对爱吃素的人来说,一些必要的营养物质只能通过服用营养添加剂来实现,比如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等。如果你常感到浑身乏力,最好检查一下,看是不是缺铁。

这菜最容易被农药污染


因为很多的饮食问题我们的身体出现了多种的疾病,在饮食中我们需要注意很多的安全小知识这样才能吸收大量的营养而不会出现其他身体方面的疾病问题。

最容易被农药污染的蔬菜

大多数叶类蔬菜都会较常使用农药,如白菜、油菜、鸡毛菜等。食用这些蔬菜时,洗涤要格外仔细。

有不少人以为有虫眼的蔬菜使用农药较少,也就较为安全。岂不知,随着农药的推广使用,害虫的抗药性也日益增强。

而且,一些农药不能阻止虫子的生存,对人类却有一定的危害,所以食用有虫眼的蔬菜也不能掉以轻心。

此外,绿叶蔬菜的农药残留也是有季节性的,一般夏季的青菜施农药较多。

菜帮菜蒂农药多

专家指出,蔬菜的菜帮和菜蒂是农药残留最多的部分。比如大白菜近根部的菜帮子、柿子椒把连着的凹下来的部分,农药都比其他部位多,吃的时候最好丢掉。

为什么蔬菜上残留的农药总积聚在这些部位呢?专家指出,这和蔬菜的生长方式及喷药方法有关。

以大白菜为例,首先,喷药时因为重力作用,农药会顺着菜叶和菜秆流下来,聚在菜帮底下,因此,菜帮上的农药就会比较多。

其次,因为菜帮靠近地面,日夜风吹日晒造成农药减少或分解的几率比较小,因此菜帮上的农药残留就更加顽固一些。不过,比如蒿子秆、菜薹等没有明显菜帮的蔬菜,就不存在这种问题。

而青椒,虽然是挂着的,也仍然遵循这个规律。专家解释说,因为青椒的植株比较矮,喷施农药时常常是自上而下,会在青椒的蒂部积累许多农药。

因此,青椒等蒂部不平的蔬菜有这个麻烦,像其他的豇豆、黄瓜并不会有这样的担心。

因此,我们在吃蔬菜时,最好把靠近地面的菜帮子切掉。而青椒这类蔬菜,要把蒂抠掉再吃。

用这一物 2分钟就能去掉饭菜里的农药!

过去,对于蔬果中农药残留问题,通常使用的办法就是用水冲洗久些,但也不确定是否能冲洗干净,一项研究发现,竟然只要一包几十块钱的小苏打粉就能轻松去掉农药,而且在烹饪调理时也有妙用,或是用它来打扫、清洁、洗衣都可以,用途相当广泛,几乎是万能的物品。

小苏打(Baking Soda)是商业上的名称,它是一种纯天然的物质,可以自然分解、无毒性、不会污染环境,不刺激皮肤,一般碳酸温泉水中就含有很高成分的碳酸氢钠,对人体完全无害。

2分鐘去掉农药

小苏打粉一汤匙泡水,水变成微黄顏色,再把水果蔬菜放进去清洗。

用小苏打水去农药,简单又快速,只要将一匙的小苏打粉溶于水中,先把水果蔬菜放进去浸泡2分钟以上,然后再清洗,即可有效去除蔬果中残留的农药。

原理:小苏打粉其实就是碳酸氢钠粉,化学式是 NaHCO3! ,Na是钠带正电,放到自来水裡面,会跟水中带负电的氯结合变成氯化钠,也就是盐巴,这解决了自来水氯毒的问题。

再来就是H氢,氢带正电加入水中会结合带负电的水分子O2,变成OH弱硷水,一般大部份的农药都是酸性,因此弱硷水中和酸性之外,还能加速去除附著在蔬果上的农药。

这样浸泡2到3分鐘就OK了,就可以吃了。

六大方法清除瓜果蔬菜上的残留农药

蔬菜瓜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消费者餐桌上的一大隐患,也是我们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

一般情况下,生长周期短的绿叶菜或菜花、草莓等表面凹凸不平的果蔬中农药残留量较多,这是因为绿叶蔬菜叶片大,容易残留农药。特别是卷心菜、白菜等蔬菜,若是虫害多,每长一层就要打一次药;青椒、黄瓜、豆角、萝卜等根茎类蔬菜,西红柿、樱桃、油桃等薄皮类的果蔬,土豆、洋葱、萝卜、红薯、花生等直接埋在土里生长的果蔬,因农药不易或无法附着,农药残留量较少;而残留量最少的当属病虫害较少的茴香、香菜、辣椒、芥蓝等有异味的果蔬,以及猕猴桃、核桃、栗子等带厚皮的水果和坚果。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除残留农药,简单的说应该怎样洗菜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金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去除蔬菜瓜果中残留农药的方法:

1、浸泡水洗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农药的基础方法,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两三遍。

适用果蔬:叶类蔬菜,如菠菜、金针菜、韭菜花、生菜、小白菜等。

2、碱水浸泡法:有机磷农药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用碱水浸泡是去除农药污染的有效措施。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l水中加入碱面5-10g)5-15min,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适用果蔬:各类蔬菜瓜果。

3、去皮法:蔬菜瓜果表面农药量相对较多,所以削去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适用果蔬:苹果、梨、猕猴桃、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西葫芦、茄子、萝卜等

4、储存法:蔬菜在存放过程中,空气中的氧和蔬菜中的酶等活性物质能与残留的农药反应,使农药氧化降解,可减少农药残留量,降低其毒性。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一般存放15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水果。

适用果蔬:苹果、猕猴桃、冬瓜等不易腐烂的种类。

5、晾晒法:光谱效应会使蔬菜中部分残留农药被分解、破坏。经日光照射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对于方便储藏的蔬菜,最好先放置一段时间,空气中的氧与蔬菜中的色酶对残留农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

适用果蔬:白菜等。

6、盐水清洗法:使用1%-3%的淡盐水洗涤蔬菜不仅可以去除部分农药,而且可以除去菜根部位或者菜叶背面的纹里躲藏着的各种小虫。

适用果蔬:各类蔬菜瓜果

与此同时,尽量选择当地的、应季的蔬菜、水果,也是应对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家庭日常餐桌,应努力做到保持清洁、生熟分开、安全煮熟、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均衡饮食的好习惯。尽量做到每日营养均衡,食物种类选择多样,尽量少吃油炸、腌制、熏烤等不健康食物,减少在外就餐,响应光盘行动少吃剩饭剩菜,坚持体育锻炼等,对于保障身体健康,应对食品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

小苏达的更多用途

中和过多胃酸

胃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胃酸过多反而会伤胃。胃部灼热,甚至疼痛或有呃酸的现象时,可用0.5公克食用小苏打,加一杯200CC温开水,缓慢喝下,过一会儿会吐出胃酸与小苏打中和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症状立即获得纾解。

洗衣更干净

洗衣服时,放洗衣精时同时加入2/3量米杯的小苏打粉,可以增强洗净力,使衣物更洁白,而且不伤衣料。

衣领、袖口难洗的脏污,可以将适量的小苏打,溶于约摄氏50~60度热水中,将衣服浸入水中,再拿肥皂来搓洗衣领、袖口部位,清洁效果特佳。

超强去污剂

将橘子皮或柳丁皮入锅中,加水以小火煮约15分钟,就是一项天然清洁剂,如果再加入小苏打粉(约200:1)效果加倍。用来擦拭餐桌,甚至比较油腻的排油烟机或是瓦斯炉一擦就干净。

擦拭门窗去除污迹

将抹布沾小苏打水擦拭门窗、流理台、卫浴设备、地板等,再用清洁湿抹布擦过,就光亮如新。

小朋友喜欢用蜡笔到处乱涂鸦,而造成污迹无法以水去除,这时可将拧干的湿布沾些小苏打粉来擦拭,即可丝毫不伤家具,把蜡笔污迹完全去除。

清除电脑键盘黑垢

电脑键盘、电器开辟盖板上用久了常形成一层难以去除的黑垢,将抹布浸入小苏打水中,拧干后擦拭电脑键盘、电器开辟盖板,然后再用清洁湿布擦拭1~2遍,就会焕然一新。

清除茶垢

用手或海绵沾小苏打粉来擦拭茶垢,效果比任何方法或清洁剂都来得快速,而且完全不会刮伤杯子等茶具。

锅子烧焦

在烧焦的锅子内放水和小苏打粉,将水煮滚,放置半小时再清洗。

保养微波炉

微波炉用完后常会有残余的食物痕迹和气味,很难去除。现在只要用沾湿小苏打水的抹布擦拭一遍,再用干经湿抹布擦拭一次,即可达到清洁和消除异味。

去淤塞

厨房洗槽、盥洗盆有轻微淤塞现象时,可以倒入1/4杯小苏打粉和1/2杯白醋,然后冲入热水,约3分钟就通畅了。

简易安全除臭剂

将小苏打装罐放到冰箱或车内,可使所有的臭味完全消失。在厨房垃圾桶里,撒些小苏打粉,可以消除恼人的臭味,也可抑制微生物繁殖。

小苏打粉也可以做为橱柜除臭剂,置于鞋柜、衣橱角落,三个月更换1次即可。

防脚臭

穿鞋之前,先在鞋内洒些小苏打粉,可以避免脚臭。

用于园艺

将小苏打水喷洒在树叶片上,再以湿抹布擦拭,可使叶片充满光泽。用稀释的小苏打水浇于绣球花根部,可以使其开出的花色更为深蓝。

女人6大疾病最容易引发癌症


女性疾病是影响女性健康的重要隐患,在众多妇科病中,有六种疾病比较容易发生癌变。在发生这些癌变其实都是有预兆的。哪些疾病容易引发癌症呢?专家提醒 女人6大疾病最容易引发癌症。

1、宫颈糜烂

这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由分娩、流产或手术操作损伤宫颈部,以及产褥期、经期不卫生及细菌感染而致病。

据资料统计表明,宫颈糜烂发生

宫颈癌者比未患此病者高7-12倍,故发现此病必须认真治疗,直到彻底治愈。

2、子宫内膜增殖症

该症虽属一种良性病变,但其中的腺瘤型者若增生程度严重,就有演变为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故对该类患者应做到严密随访,及时治疗。

3、

子宫肌瘤

这是中年妇女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起源于子宫壁上平滑肌组织,目前该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与内分泌紊乱有一定的关系。

子宫肌瘤若迅速增大,可压迫直肠、膀胱而引起排便、排尿困难,有部分患者可演变为恶性,故凡确诊为子宫肌瘤者,应密切观察和随诊,慎防发生恶变。

4、

千万不能这么吃饭最容易得癌症


代人生活条件普遍提高,对于饮食更是讲究。许多人吃得很杂,不注意就会引起身体不适,甚至会诱发癌症。那么你知道哪些食物一起吃容易致癌吗?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4组搭配着吃容易致癌的食物,赶紧来看看吧!

饮食误区:这么吃竟然会诱发癌症

1火腿与乳酸饮料易致癌

常常吃三明治搭配优酪乳当早餐的人要小心,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饮料(含有机酸) 一起食用,容易致癌。因为为了保存香肠、火腿、培根、腊肉等加工肉制品,食品制造商会添加硝酸盐来防止食物腐败及肉毒杆菌生长。当硝酸盐碰上有机酸(乳 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时,会转变为一种致癌物质---亚硝胺。因此,不要常常食用这类加工肉品,以免增加致癌风险。

2牛奶与巧克力易发生腹泻

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巧克力则含草酸,若二者混在一起吃,牛奶中的钙会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成一种不溶于水的草酸钙,食用后不但不吸收,还会发生腹泻、头发干枯等症状,影响生长发育。

3海鲜与啤酒易诱发痛风

海鲜是一种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的食物,而啤酒中则富含分解这两种成分的重要催化剂---维生素B1.如果吃海鲜时饮啤酒,会促使有害物质在 体内的结合,增加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从而形成难排的尿路结石。如果自身代谢有问题,吃海鲜的时候喝啤酒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以至于 出现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

4水果与海鲜不容易消化

吃海鲜的同时,若再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就会出现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因为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遇到水产品中的蛋白质,会沉淀凝固,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质。人们吃海鲜后,应间隔4小时以上再吃这类水果。

9种零食含有高量添加剂 多吃可致癌! 零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食物,尤其是女性和孩子的最爱。但是不是所有零食都是健康安全的,许多零食含有特别多的添加剂,伤害我们的身体。那么你知道哪些零食最好不要吃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揭开9种高添加剂零食的真面目,赶紧来看看吧!

揭开9种高添加剂零食的真面目

1方便面

一包方便面最多可有25种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有谷氨酸钠、焦糖色、柠檬酸、特丁基对苯二酚等。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产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2火腿肠

所含添加剂包括亚硝酸钠、山梨酸钾等。其中亚硝酸钠可能在体内生成致癌物亚硝胺。

3蜜饯

所含添加剂为柠檬酸、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其中苯甲酸钠会破坏维生素B1,并影响钙的吸收。

4果冻

山梨酸钾、柠檬酸及卡拉胶等添加剂运用最普遍。过多摄入山梨酸钾会导致过敏反应,并影响钙的吸收。

导读: 零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食物,尤其是女性和孩子的最爱。但是不是所有零食都是健康安全的,许多零食含有特别多的添加剂,伤害我们的身体。那么你知道哪些零食最好不要吃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揭开9种高添加剂零食的真面目,赶紧来看看吧!

5冰激凌

人工香精、增稠剂、人工合成色素等添加剂使用最普遍。而其中有的人工色素,国外规定不能用于食品。

6饼干

所含添加剂包括焦亚硫酸钠、柠檬酸、山梨糖醇。大量的焦亚硫酸钠会损伤细胞,具有生物毒性。

7奶茶

所含添加剂包括山梨酸钾、六偏磷酸钠等。后者过量会引起钙代谢紊乱。

8口香糖

口香糖可能含阿斯巴甜、山梨糖醇、柠檬酸等添加剂。过多的山梨糖醇会引起腹泻。

9薯片

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包括谷氨酸钠、-鸟苷酸二钠等。上述两种都是被禁止用于婴幼儿食品的。

8种食物养颜你吃了吗? 说起食物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我们每天都接触而有些我们却不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是非常丰富的,不同的食物有着不同的营养,我们对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有哪些了解呢?看看又有哪些是对我们人体最有益的,8种食物中的营养,尽显王者之风。

8种食物中也有大营养

1维生素C之王:鲜枣

柑橘、柠檬、猕猴桃这些通常被认为是VC含量第一名的食物,在甜脆的鲜枣面前通通要甘拜下风,因为每100克鲜枣果肉中的维生素C含量可以高达200-500毫克,一把鲜枣即可满足人体一天的维生素C需求。

维生素C是国外健康界非常推崇的天然排毒食物,它对增强免疫系统的能力、抵抗感冒等传染性病毒有明显作用。维生素C还可以帮助身体吸收铁元素。另外,VC还可以用来对付口腔溃疡或慢性肠胃炎。

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猕猴桃的VC含量更高一些。另外,红柿子椒、鲜辣椒、菜花,都是你想补充维生素C的好选择。

2蛋白质之王:大豆

绝大部分豆类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大豆(黄豆)的蛋白质含量更是高达40%左右,且比起动物蛋白;大豆蛋白不含胆固醇,比起其他的植物蛋白质,大豆蛋白的氯基酸更完整、更合理,所以,它被称为蛋白黄金绝对是实至名归。

蛋白质是身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我们的一举一动都需要蛋白质提供动力。另外,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体内蛋白质在不断消耗和更新,没有它,毁损的细胞就无法得到修复和新生,身体会快速老去,比起能量供应来,蛋白质修复再生的功能更重要、更神奇!

动物的肝脏和牛肉是动物蛋白的绝佳来源,而在植物蛋白中,各种豆类、坚果、鳄梨、苹果也都是好选择。

3铁元素之王:黑木耳

每100克黑木耳里含铁98毫克,比动物性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高出大概5倍,比绿叶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菠菜高出30倍。

没有铁,我们就没有新鲜的血液,它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如果缺铁,就会导致全身虚弱、烦躁健忘、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另外,铁元素还是不为人知的胃部营养剂,一旦缺乏,就会导致有害细菌在胃内聚集、繁殖,不但容易染上肠胃炎,还有患上胃癌的危险。

4维生素E之王:葵花籽

葵花籽是补充Ve的最佳来源呢,每100g葵花籽就能提供给你36.6毫克的维生素E,都快达到国际摄入量标准(20毫克)的两倍啦!维生素E是心脏年轻和健康的保证,它就像血管内部的润滑剂和清道夫,防止血液变稠凝固,促进血液良好循环。

另外,身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形成各种有害自由基,而维生素E却能直接吞掉有害基,消除它对人体细胞的侵蚀作用,还你光滑白皙的肌肤!

坚果类食物是一个丰富的Ve来源,杏仁、松子都是好选择;蔬果中含有维生素E的成员也不少,例如:莴笋叶、番茄、香蕉等。

5叶酸之王:鸡肝

鸡肝以每100g含1172.2微克叶酸的绝对优势占据了富含叶酸食物排行榜的第一名,排名第二的猪肝被远远甩在后面:

叶酸具有支持身体生产红血细胞的能力;叶酸可能还具有预防癌症的功效,身体缺乏叶酸的人患上肠癌的几率会比一般人多出12%.

叶酸大量的存在于绿叶蔬菜中,比如茴香、蒜苗和菠菜;水果中则存在于鳄梨、香蕉和木瓜当中。

6钙元素之王:奶酪

如果说奶制品是含钙食物的第一名,那奶酪绝对有资格做第一名中的冠军!就钙的含量而言,40克奶酪=200毫升酸奶=250毫升牛奶,小小一块奶酪中的钙含量和一大杯牛奶中的钙元素一样多呢!

钙是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99%的钙质都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之中,用以打造身体的强健硬件.钙元素还能帮助身体加快脂肪的消耗,同时促进新陈代谢,排出毒素总体看来,乳制品、豆制品、海产品这三类食材是含钙质最丰富的食物,如果非要挑出更出色的补钙单品的话,芝麻、豆腐、虾皮、芹菜、山楂都绝不会让你失望。

减肥几大误区你被忽悠了多久?


误区一

吃薯易增肥

虽然市面上很多脂肪及热量含量高,易增肥的食物都跟薯字有关,如薯片,薯条。其实,薯类本为低卡路里食物,其是否容易致肥完全取决于全与烹调方法。

薯字所含营养比米麦还要高,热量与米相似,钙质比糙米高出五倍,铁质比白米多三倍,蛋白质、维他命C含量也相当丰富。

大家普遍认为薯字含有太多淀粉,事实上薯字与面包相比,碳水化合物要少近三倍。所以只要烹调方法正确,不要加入过多油分及盐分,薯是最好的饱腹食物。

误区二

晚上吃容易长胖

减肥人士普遍认为,晚上进食是最容易长胖的。NO!发胖的根本原因在于身体摄入的热量大于身体需要且消耗的热量。

所以晚上摄入一定的热量没有关系,若肚子极饿却不进食很容易引发胃痉挛等病症。但是进食时需要留意食物的分量及卡路里的含量,不要盲目进食过多,确保这些饮食是身体所需要的。

误区三

减肥期间不能吃甜品

NO!一桶冰激凌或一份蛋糕所含的热量与你正常进食一餐是差不多的。不要刻意克制自己对甜品的欲望,偶尔吃一顿甜品对减肥大计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事实上这还会减少你暴饮暴食的几率,能帮助你更好的长期控制自己的体重,但是不可过量。

误区四

放弃碳水化合物

大家普遍对碳水化合物摄入的理解存在一些误解。过量摄入精加工碳水化合物如面包,的确可能会造成体重的增加甚至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但事实上并没有研究证明如全谷物、水果、蔬菜或者豆类这些纯天然碳水化合物食物对健康或体重有什么负面作用。

恰恰相反,很多研究论证倡导大家尤其是减肥人士多摄入这些纯天然碳水化合物,对健康有益。

误区五:饮水会使身体发胖,要减肥就不能喝水

其实,只有饮水不足才会引起人体不断积储水份作为补偿,并使体内更容易积聚脂肪,导致肥胖。饮水不足还可能会引起人体新陈代谢功能的紊乱,致使能量吸收多,释放少。

所以对减肥者来说,饮水不足不仅达不到减肥目的,而且还会对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

误区六:吃辛辣食物可以减肥

有统计发现泰国印度等地很少出肥人,于是推断与他们平日嗜辣有关。因为吃辣容易流汗,而且吃一点点已令人有饱的感觉,所以有减肥效用。

但是,吃辛辣减肥若长久下去会影响胃部机能,有胃痛甚至胃出血的危险。而且吃太多刺激性食物亦会令皮肤变得粗糙,受不住着更出暗疮,绝对得不偿失!

误区七:每次坚持30分钟慢跑可减肥

每次坚持30分钟慢跑即可减肥。慢跑虽可达到有氧锻炼之目的,但减肥收效却甚微。实践证明,只有运动持续时间超过大约40分钟,人体内的脂肪才能被动员起来与糖原一起供能。

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量可达总消耗量的85%.可见,短于大约40分钟的运动无论强度大小,脂肪消耗均不明显。

误区八:空腹运动有损健康

人们总担心空腹运动会因体内贮存的糖原大量消耗而发生低血糖反应,如头晕、乏力、心慌等,对健康不利。

但美国达拉斯健美运动中心堆帕博士研究认为,饭前1-2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减肥。

这是由于此时体内无新的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较易消耗多余的脂肪(特别是产后的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运动。另外,由于运动量适宜,热能消耗较少,体内贮存的能量足够使用,不会影响健康。

误区九:不吃早餐

有人误以为不吃早餐能减少热量的摄入,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殊不知不吃早餐对人体伤害极大,无益健康,还会影响一天的工作。

误区十:固定食谱

这样做固然减少了许多东西的摄入,但久而久之会使身体缺少全面的营养成份,有害无益。

误区十一:多做20分钟的锻炼,把多吃的甜食或其他美味消耗掉

如果你为了消耗掉多吃的甜食,偶尔延长有氧锻炼时间不至于有什么不好,但如果成了习惯;

结果只能有害无利。假如你经常以延长锻炼时间作为过量饮食的借口,你实际上已把自己置于过度训练的境地中了,那么你的身体根本没有时间从过度训练的疲劳当中恢复过来。

当机体不能适应训练时,要达减脂的目的是很困难的,因为过量训练可导致分解代谢激素的过多分泌,这种激素附着在肌肉上,使肌肉不能合成。

所以,经常在一餐中过量食用的人,应在下一次有氧训练中稍稍增加点强度,或者减少下一餐的热量摄入。

8个快速减肥方法 新的一年和赘肉说拜拜

新年一年,还让难看的赘肉在身上横生吗?赶快寻找属于你的减肥方法把!快速减肥方法让许多女性都拥有凹凸有致的身材。爱美网今天分享8个最有效的减肥方法,新的一年,改变自己,从身材开始。

你身上的赘肉是不是让你很苦恼呢?每个MM都希望自己能再瘦一点,但是该怎样减肥才是健康又持久的呢?牢记下面8个减肥方法,你就能轻松又健康地甩掉你的小肥肉了哦!

1、多做有氧运动

多做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慢跑或快走),这样运动能有效帮你消耗热量。每天30分钟,每周五次。一般人慢跑一分钟消耗15千卡左右热量(体重越大消费越多),而一公斤的脂肪是3500千卡。如果每天慢跑30分钟,在饮食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一星期可减一公斤。专家建议一个星期减少一磅,这样才不会容易反弹。如果你之前没有健身的习惯,就从少量运动开始,再慢慢随之增强。不要一开始就进行强度很大的运动,这样会容易因为疲劳而放弃。运动要适量,强度过大的运动容易让你产生饥饿感,更容易导致暴饮暴食。

2、不要忘了力量训练

力量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增强肌肉,你的肌肉会帮你燃烧更多的卡路里,甚至是在你休息的时候。确保你每天做三次举重运动,如果没有举重设备的话可以选择仰卧起坐、爬楼梯等加强肌肉的锻炼。

3、补充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消化时间较长,给人持久的饱腹感,不容易感到饥饿。蛋白质可抑制促进脂肪形成的荷尔蒙分泌,减少赘肉的产生。最重要的是,蛋白质不会变成无法消失的热能囤积在体内。补充充足的蛋白质,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适量,而优质蛋白质更加有利于减肥。瘦肉、鱼、禽、蛋类等动物性食品属于优质蛋白。

4、更新你的食谱

每天吃同样的食物你可能容易厌烦,从而导致你吃得更多来让你自己感到满足。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你可以跟你的朋友交换健康饮食食谱,或者通过一些信息渠道来更新你的减肥食谱。

5、吃饭前喝杯水

吃饭前的30分钟喝一杯水。这样能帮你增加饱腹感,减少你对食物的欲望。那在你用餐的时候你吃的份量也就会减少。

6、每餐减少100卡路里

摄入的热量比消耗的热量少就是成功减肥的关键。聪明地从你的食物中适当地削减掉100卡路里的热量,那么就能直接减少热量的摄入。当然,不要一下子减少太多的热量,那样你会因为感觉能量补充太少而导致暴饮暴食。

7、重新评估你的目标

检查你的饮食日记,它能让你清楚你订的目标对你来说是不是合理的。如果你订的目标太不切实际,那么是时候开始重新定制你的减肥计划了。不要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重新开始。明确的可以实现的目标更容易激发你的信心。

8、睡眠充足

早睡早起有利于减肥。睡觉时间拖得越晚,就越容易感到肚子饿,容易让你不自觉的吃进多余热量。睡眠会消耗能量,减少体内积存的卡路里,所以充足的睡眠对减肥的你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哦!

方便面致癌被谣言忽悠啦


现在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关于癌症的传言也越来越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都成了致癌物,让大家感叹我们还能吃什么。其实,经过论证,一些致癌食物的传言只是没有常识的谣言,那些年你轻信的致癌谣言有哪些?今天科学家就为5种一直被大家误解的致癌食物平反,真相请看下文。

别再被这些致癌谣言忽悠了

牛奶

牛奶致癌的说法一直颇为流传,其中一个说法就是,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细胞生长与繁殖,引发癌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指出,IGF1的全称是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它是生物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样蛋白质,对人体血糖控制、生长发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人体本身也含有IGF1,一名成年人每日体内的生成量为一千万纳克。而牛奶中IGF1含量约2.45纳克/毫升,远低于人体内的量。目前科学界评估认为,IGF1并不致癌。

最易上当致癌误区

还有说法称,牛奶中的酪蛋白会致癌。它最早来源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坎贝尔的一项大鼠实验,大鼠被喂食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的同时,分别喂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结果显示酪蛋白相对更易促进黄曲霉毒素诱发癌症。陈君石表示,黄曲霉毒素本来就是致癌物质,没有它,无论是酪蛋白还是大豆蛋白都不会引起大鼠发生癌症。所以,不能用这个动物实验来类推奶类的致癌效果。事实上,牛奶中富含钙质,而且容易消化吸收,每天喝有利于补钙。

隔夜菜

隔夜菜致癌说法的支持者认为,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陈君石表示,隔夜菜因蔬菜种类的不同,在保存不当、存放时间过长的情况下确实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不过,亚硝酸盐本身不是致癌物,只是可与人体摄入的其他食品、药品、残留农药中的次级胺反应形成致癌物亚硝胺。同时,是否致癌还要看有多大剂量。实验表明,隔夜菜虽然亚硝酸盐含量略有上升,但含量有限,对人体健康并不会构成实质的影响。

方便面

关于方便面有害的种种传言从未间断:有说方便面含防腐剂、抗氧化剂,吃多了会变成木乃伊;方便面碗壁上有蜡层,被吃下后会堆积在人体内导致癌症等。陈君石告诉记者,方便面虽然算不上什么健康食品,但关于它的有害传言也并不靠谱。

方便面中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都是常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是经过科学评估的,只要合法使用,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最易上当致癌误区

至于担心方便面的碗里有石蜡也是杞人忧天。现在方便面生产中所用的纸杯其实是聚乙烯涂层纸杯,这种纸杯它能够经受泡面时的温度,还有非常好的隔水效果,而涂蜡杯早已被淘汰了。消费者需要明白的是,吃得是否营养主要还得看食物是否多样化,只吃方便面营养并不均衡,但是也不会致癌。

豆浆

有传言说,豆制品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可能引发女性乳腺癌等。其实,豆制品里的植物雌激素并不等于人体雌激素。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主要是大豆异黄酮,它有双向调节作用,体内雌激素低了它弥补不足,可防治一些和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的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雌激素高了,它会起到抑制雌激素的作用,可预防乳腺癌,因此,大可不必担心喝豆浆会导致乳腺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食用30~50克大豆,相当于喝800~1200毫升的豆浆。

可乐

可乐致癌的说法最早来自美国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美国公众利益科学中心(CSpI)发布的一份公告,它称可乐中的焦糖色素含4-甲基咪唑,并称这种物质可能致癌。其实,焦糖色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色素,生产过程中的确会产生副产物4-甲基咪唑。

科学界对焦糖色素的安全性研究相当充分,美国和欧盟等国家中把它作为很安全的食品色素。至于其副产物4-甲基咪唑,美国FDA评估后不认为这种物质能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只有当一个人每天喝1000罐以上的可乐时,才能引发致癌风险。

最易上当致癌误区

最易上当的致癌误区

误区一:大部分

乳腺癌具有遗传性

事实:只有5%至10%的乳腺癌是由brCA1和brCA2的突变所引起的。(brCA1:乳腺癌易感基因)

据美国癌症学会(简称ACS)称,即使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很多情况下都没有明确的基因突变,反而是与共同的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相关。

事实上,科学家仍没有找到乳腺癌的真正病因。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从未患者乳腺癌的女性与确诊患者或是高风险女性进行对比,从而找出病因。

误区二:胸小的女人患病机率较低

事实:是否患乳腺癌与胸罩的大小关系不大。所有乳腺癌细胞的发展都与乳腺导管或小叶有关,这两者的数量是所有女性都相同的,其主要功能是制造奶汁并输送至乳头。而乳房的大小,一般与脂肪的基质(纤维组织)的量有关,而这与患乳癌的机率几乎没有关系。

建议:所有40岁以上的女性都应进行定期的乳房X光检查。

误区三:乳腺癌一般都会有肿块

事实:约有10%的乳腺癌确诊患者乳房都不会出现肿块、疼痛、或是其它的异常症状。而在检测到的肿块中,80%至85%都是良性的,它们通常都是囊肿或是非癌肿瘤,这称为纤维腺瘤。也就是说,医生应对一切的乳房肿块或其它的乳房症状(尤其是以下列出的),进行相关检查。

最易上当致癌误区

1.乳房或乳头的触感或是外观的

2.乳房内或乳房附近的肿块,或是腋下增厚

3.乳房疼痛或乳头触痛

4.乳房大小或形状的改变

5.乳头或乳房皮肤

6.触摸时有温热感

7.乳房、乳晕或乳头出现鳞片状、发红或皮肤过敏,都有可能是尖脊凹陷,类似于橘子皮剥

8.乳头溢液

误区四:乳房X光检查能预防或降低患病风险

事实:定期的乳房X光检查并不能预防或是降低患乳腺癌的机率。该检查只能是确诊乳腺癌,从而使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降低16%。但是,通过X光检查确诊的大多数乳腺癌患者,一般患病时间都长达6-8年,而该检查对肿瘤的漏诊率高达20%。因此,所有妇女都应高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并且每年做一次乳房检查,及早发现乳房的异常。定期进行高品质的X光检查,以及临床乳房检查,是检测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能于乳腺癌最早期确诊。但我们仍需要更多这方面的信息,以做好乳腺癌的早期预防措施。

误区五:乳房X光检查会导致乳腺癌

事实:相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的好处,X光检查的辐射伤害显得微不足道。美国癌症学会建议,40岁以上的妇女应每年检查一次乳房。美国FDA规定的辐射量是相当低的,相当于平均每人从天然资源中吸收三个月以上的辐射量。据FDA称,如今妇女照X光时的辐射量较之20年前,已经降低了50倍,对身体长期的影响几乎为零。

最易上当致癌误区

鉴于乳腺癌病情的差异性,妇女们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向医生反映可能的致病因素。高风险人群40岁前就应开始做X光检查,或结合其它的更精密的检测方法,如核磁共振成像。

误区六:避孕药可致乳腺癌

事实:医生说,他们没有足够的证据去建议妇女们停用避孕药,以避免患乳腺癌。90年代中期的一些研究表明,节育者的患癌风险呈缓慢的上升趋势。但研究人员提醒说,现在避孕药的配方已经改变大多数含有剂量较低的可致乳癌的激素成分。该研究也表明,妇女在停用避孕药后,患癌的风险恢复到十年前。一些研究显示,患癌的风险可能取决于生活的种族或年龄段(非洲裔美国人和45岁后服用避孕药的妇女的患癌风险稍高),但也有研究表明,避孕药与乳腺癌毫无关联。

误区七:年轻妇女不会患乳腺癌

事实:虽然绝经后的妇女更容易患乳腺癌,但任何年龄段的妇女都有患癌的可能性。实际上,50岁以下的妇女患癌的比例占25%,且死亡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年轻妇女乳房密度较高,X光检查中难以检查出肿块。正因如此,妇女们最好从20岁开始,每月进行自我乳房检查,每三年做一次临床检查,40岁开始做X光检查。如果你有乳腺癌的家族史,你可同时要求做核磁共振。

有研究表明,乳腺癌年轻患者更容易发生brCA1和2的基因突变,相比于X光检查对乳腺癌36%的确诊率,核磁共振可达77%。如果你的乳房密度高,你的医生会要求你做数字X光检查。2005的一项研究显示,数字X光检查的确诊率与标准X光检查相比,对50岁以下妇女的高15%,对乳房密度高妇女的高11%。

最易上当致癌误区

误区八:除臭剂和止汗剂可致癌

事实:不用这些清洁用品,也不能使你远离乳腺癌。某电子邮件称,止汗剂会阻碍你体内的毒素排出,毒素在淋巴结处堆积而导致乳腺癌。在2002年,西雅图的费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结果表明除臭剂或止汗剂与乳腺癌没有关系,从而澄清了这一谣言。

而另一谣言推测,止汗剂中所含的某些化学物可能会致癌,如铝和苯甲酸酯,因发展中国家的妇女没有使用这类产品,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但是,毒素一般不会随汗液排出,如在欧洲,使用止汗剂的人并不多,但其乳腺癌的发病率却高于美国。最后,尽管200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苯甲酸酯存在于乳腺癌肿瘤中,但目前为止,仍没有研究表明,除臭剂和止汗剂中的这些或其它的化学物会导致乳腺癌。

误区九:戴胸罩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事实:我们没有科学性的或是临床性的证据来支持普通的或铁丝的胸罩会致乳腺癌的这一说法。一本名叫《衣装杀人》的书引发了这一误区,该书称,胸罩会阻碍毒性淋巴液从乳房中排出。

但这只是调查的结果,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自此,一些主要的医疗机构,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癌症学会,都对这一说法进行反驳。他们认为,如果不戴胸罩真的能减少患癌的机率,也只是因为她们偏瘦,肥胖是已知的致癌的危险因素。

误区十:遗留在发热的车中的塑料瓶装水能致癌

事实:该误区谎称,热的塑料瓶会分解出如二恶英类的有毒化学物质,进入到瓶子的水中,人喝了这些水之后,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其中包括乳腺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称,塑料本身不含毒素,太阳光线也不能使塑料分解出毒素。

最易上当致癌误区

美国大多数一次性的饮料瓶的原料都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过了大量的物质安全测试。某些证据表明,热能使塑料分解出叫双酚A(BpA)的化学复合物到水中,动物实验证实该物质具有雌激素效应该雌激素效应被认为有致癌风险。但是,美国销售的大多数一次性水瓶都是由不含BpA成分的塑料制造的,而且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与女性乳腺癌有关。为了安全,饮用水的水瓶应标有不含BpA标识,并可重复使用,或是水瓶底下标有1、2、3或5的回收标志。

误区十一:乳房X光检查正常,则不担心会患

乳腺癌

事实:X光检查是乳腺癌早期发现的最佳方式,但仍是不完美的,目前的建议仍然是40岁以上的妇女每年检查一次。研究表明,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乳腺癌患者,X光检查的漏查率高达20%。据爱心研究基金会称,X光检查只能降低16%的乳腺癌死亡率。因为一次检查显示正常,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发展成乳腺癌,因此目前的建议仍是每年做一次X光检查。

为了安全起见,你可以做自我乳房检查,特别要注意乳房外观或触感的变化。40岁以下的妇女每三年做一次临床检查,40岁以上的则应每年做一次临床检查和X光检查。你可以咨询医生最新的筛选技术某研究表明,与标准X光检查相比,数字X光检查对50岁以下妇女的确诊率高15%。对乳房密度高妇女的高11%。而X光检查对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确诊率为36%。数字核磁共振则可达到77%。美国癌症学会称,核磁共振检查与X光检查应结合使用,而不是将其代替。

误区十二:乳腺癌是可预防的

即使你可以解决乳腺癌的某些致病因素,如肥胖和缺乏锻炼,但仍然没有足够的信息,可以帮助妇女了解乳腺癌的病因,以完全避免该病的发生。

即使同是较高风险的乳腺癌致病因素,也是有差异的,如绝经后的肥胖与酗酒后的肥胖,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病因呢?专家说道,这些可能都不是病因,也没有促使病情发展,它只是与乳腺癌有某些关联。据称一种叫三苯氧胺的药物有助于降低某些高风险的妇女患病机率,而双乳房切除术可降低超过90%的患病风险。但我们仍需做更多的研究,才能应用于普通人群的治疗。要彻底避免乳腺癌,我们需进行更多的研究,特别是乳腺癌患者与无患癌者之间的差异研究。

6种小病最容易转变成癌症


导读:现在,一些癌症的发病几率是越来越偏高了,当人们如果开始患上了种些病,于是,就担心自己是不是已经与癌症扯上了某些关系了呢?……

现在,一些癌症的发病几率是越来越偏高了,当人们如果开始患上了种些病,于是,就担心自己是不是已经与癌症扯上了某些关系了呢?这虽然有些杞人忧天,不过一些常见病的确与癌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肝炎虽然病毒性肝炎患者只要活得够久,最终都会患上肝癌听起来有点绝对,但它的确是肝癌的最主要诱病原因之一。因此,高危人群必须定期检查,以早诊早治。

2.慢性溃疡性疾病口腔溃疡、胃溃疡十分常见,许多人常常不将这些小病当回事。但罗荣城表示,慢性溃 疡长期存在可能发生癌变。一般的口腔溃疡,经过适当治疗,7~10天就能痊愈,但如果同一处溃疡数周甚至一个月还不见好,就可能和口腔癌关系密切了。胃 溃疡也是这样,如果反复发作,胃黏膜反复受到破损刺激,就可能会恶变,发生胃癌。

3.糖尿病有研究者指出,糖尿病患者癌症的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明显的癌症包括子宫内膜癌、乳腺 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胰腺癌等。对此,罗荣城分析认为,这与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发病率高有关,也与高血糖有关。

4.胃肠道息肉许多胃肠道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尤其是腺瘤性结肠息肉,癌变率更高。有调查显示,结肠息肉患者结肠癌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发者可高出10倍。罗荣城说,胃肠道息肉癌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大小、类型、数目等,一经确诊即应治疗。

5.宫颈糜烂调查发现,有宫颈糜烂的女性,宫颈高度病变发病率显着高于无宫颈糜烂者。罗荣城说:宫颈癌症状与宫颈糜烂表现很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忽视,需要格外警惕。

6.乳腺囊性增生据统计,腺瘤样增生长期不愈的病例中,约20%可恶变,囊性乳腺增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机会是健康人的4倍。患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要定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有无癌变。

以上,是专家们征对6种小病最容易转变成癌症的解析,怎么样,你现在知道了吧。另外,有研究表明,增加血胰岛素水平的降 糖药也可能增加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

被癌症盯上的高危人群


导读:很多人一听到癌症这个词,立马谈病色变。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理和……

很多人一听到癌症这个词,立马谈病色变。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理和免疫学教授罗伯特史莱伯发现,如果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维持10年,那你就会成为癌症候选人,因为在这10年中,癌细胞不仅产生,而且会发展壮大,最终攻城掠地,侵犯身体其他器官。

成为癌症候选人,是我们长期不爱自己造成的结果。人的身体有60兆100兆个细胞,我们作为这个细胞共和国的国王,学会关爱它们,渴了给它们水喝,饿了给它们适当的营养,累了让它们休息,才能减少它们转变成癌细胞的几率。如果减少以下10种不良生活习惯,就能将我们从癌症候选人的名单里删除。

老喝滚烫水

很多喜欢闲暇时泡杯功夫茶,殊不知,这现冲现泡趁热喝的茶,可能为食道癌埋下隐患。原因就在于,滚烫的水会烫伤食道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可能发生癌变。调查表明,新疆哈萨克族人常喝滚烫的奶茶、潮汕人喜欢功夫茶、太行山区的人爱喝大碗烫粥,目前这些地区都成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的高发区。专家建议,食物或饮料如果觉得烫,千万别性急往下咽。带馅儿的食物可能外面不烫里面烫,吃的时候尤其要当心。喝热饮千万不要用吸管。

蔬果吃得少

大鱼大肉吃不够,蔬菜水果吃得少,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千万别小看这一生活习惯带来的危害。由着性子吃一是会造成肥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肥胖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有关。二是蔬菜水果含有很多膳食纤维,它们能促进肠道蠕动,带走有害物质。老不吃蔬菜水果,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三是导致缺乏维生素。研究显示,不吃胡萝卜的人比大量食用胡萝卜的人,因为缺少胡萝卜素,肺癌发病率要高7倍;缺乏维生素A,患肺癌、胃癌的可能性很大;叶酸与维生素B2缺乏,是食管癌高发的重要原因。专家指出,要保证身体需要,每天应吃400克以上的蔬菜,吃肉不要超过75克,体积相当于一副扑克牌大小。粗茶淡饭才是远离癌症的最好办法。

老是憋大便

想去大便,可偏偏工作太忙走不开,或一时找不到卫生间,只能使劲憋着。一回两回还行,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粪便里含有硫化氢、粪臭素、胆固醇代谢产物等多种致癌物,在肠道里积存久了,就会被重复吸收,刺激肠黏膜。天津市肿瘤医院一项调查显示,没时间排便已成为不少年轻人患上大肠癌的主要原因。专家建议,一定要抓住一天中便意最浓的时刻,一个是早晨起床后不久,一个是吃饭后。便意一般只会持续几分钟,一旦错过很难再捕捉到。早上实在没时间排便,可以调整到较空闲的晚上。吃完晚饭后散散步,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然后无论有无便意,定时去蹲蹲厕所。一般35分钟没有大便排出,就应该放弃,不要长时间呆在厕所看书看报。

夜晚不睡觉

很多人因为工作不得不熬夜加班;还有人赶时髦,天天泡酒吧,成了昼伏夜出的派对动物。英国科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1000余名3050岁的癌症患者,发现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之后才会休息。专家指出,熬夜一方面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另一方面,夜间灯光会破坏人体褪黑素形成,而这是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环,缺少它容易让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门来。熬夜最好不要超过12点。如果加班到凌晨,最好找一间窗帘有遮光布的房间睡觉,漆黑的环境有助于身体中褪黑素的生成。

坐下不想动

上班一坐就一天,回家陷在沙发里不想动千万别以为久坐的危害只是伤颈椎、脊椎。德国专家指出,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随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几率;日本医学家发现,胃癌患者大多平时吃得太饱和久坐不动;美国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运动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还易罹患前列腺癌。专家指出,工作每2个小时,必须起来活动15分钟以上。

爱钻牛角尖

如果你觉得生活中让你生气的事像道坎一样,怎么也迈不过去,思想钻了牛角尖,而且抑郁的心态持续一两年以上,就要小心了。临床发现,生活中爱较真、生气又不擅表达的人,植物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长期处于高度亢奋和紧张状态,是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要原因。工作中爱较真、过于追求完美的人,患胃癌与胰腺癌的较多。专家指出,豁达的心胸、愉悦的心情是癌细胞的天敌,平时要多培养兴趣爱好,遇到不快时做做深呼吸。

不用安全套

近年研究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元凶,而这种病毒的传播往往通过性行为。因此,尽量减少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恋中不安全的性行为,必要时使用安全套,是保护女性减少宫颈癌风险的一个重要方法。

常吸二手烟

除了众所周知的肺癌,吸烟还会导致鼻咽癌、口腔癌、食道癌,甚至膀胱癌、肾癌、胰腺癌和胃癌等,可谓一支烟在手,全身都遭殃。另外,研究表明,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比一手烟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最好赶紧掐灭手中的烟卷,离烟雾越远越好。

装修太豪华

除吸烟外,装修的刺鼻气味也是导致肺癌的罪魁祸首。很多建材里都含有致癌化学成分,装修越豪华,让身体受伤害的几率越大。对儿童来说,装修污染更有可能让他们患上白血病。专家建议,装修买家具、建材,千万别图便宜,一般来说,质量越次的产品味道越刺鼻;装修期间一定要开窗通风;装修结束后至少要晾两三个月才能入住。

家人有癌症

如果上一代患有乳腺癌、肺癌、食道癌、结肠癌等,后代患上癌症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很多。此外,上海癌症研究合作中心指出,每100对死亡夫妻中,至少有5对患夫妻癌。这与夫妻常年保持相同的生活习惯有关。所以,一旦反省到两人有不健康生活习惯,夫妻应认真对待,一起改正。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最好定期做个癌症检查,比别人更好地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最容易被忽悠的癌症信号的延伸阅读